腹部基本病变x线表现
如何观察腹部X线平片 ——腹部X线平片常见病的诊断

• 在男性整个腹膜形成一个封闭的腹腔,而女性输卵管在腹腔内 有个开口,正常情况下,只是一个潜在裂隙,经子宫、阴道通 向体外。
• 如将腹膜全部展开,总面积可达22000cm2,是人体最大的浆 膜。腹腔内有少量积液,大约是15—100ml,多为草绿色,能 缓解腹腔内诸脏器间的摩擦。
• 诸脏器与腹壁间或脏器间腹膜的延伸和直接折叠部分,均多为 双层或四层腹膜,称为系膜、网膜韧带皱襞。腹膜的折叠之间 则形成复杂的间隙、隐窝和凹陷
腹部X线片所见
小肠在正常情况下成年人很少有气 体停留,一般经胃及指肠,小肠到 达结肠的时间在20-30分钟,因此 在检查过程可能有一小段小肠充以 气体但内径(3cm)正常,在多体 位观察有时候有小液平面形成,短 时间可消失,应认为是正常现象。 关于大小肠在X线平片上的区别很 重要,结肠带的特点,每一结肠带 之间距离较宽形状呈长方形,两个 结肠带之间有肠壁浆膜层切迹,空 肠呈环形皱襞,环状皱襞多而靠近 且距离相等,回肠比较光滑,环状 皱襞逐渐减少,内径较窄,位置多 在下腹靠近中部。
肠梗阻——机械性梗阻
腹部X线平片示:气液平面、肠管扩张(肠管黏膜呈弹簧状 提示小肠梗阻)。
肠梗阻——绞窄性肠梗阻
一般表现: 1. 肠管显著扩张 2. 肠内长气液平面 3. 肠壁间隔增厚 4. 心胸比率缩小 5. 腹腔积液
胃肠道-正常影像表现-基本病变

胃肠道影像检查方法--- X线造影检查
按检查方法分类 口服钡餐造影(oral barium opacification) :
食管、胃、小肠(十二指肠、空肠、回肠、回盲部及阑尾)
钡剂灌肠造影(barium enema) :结肠
空气灌肠造影:肠套叠
引入对比剂的种类
传统钡剂造影法: 钡剂单对比造影 粘膜法、充盈法、加压法
胃肠道正常影像表现 和基本病变
消化系统
消化管:
口腔、咽 食管 胃 小肠:十二指肠、空肠、回肠 大肠:盲肠、阑尾、结肠、直肠
消化腺:
肝脏、胆道系统、胰腺
其他:
脾脏
胃溃疡
胃窦癌
结肠癌
教学目的与要求
胃肠道影像检查方法 食管与胃肠道正常影像解剖 食管与胃肠道病变的基本影像学征象(掌握) 消化系统常见疾病的影像学诊断(掌握) 了解消化系统的放射学检查方法的比较和选择
炎性水肿
消化道黏膜皱襞改变
粘 膜 破 坏
消化道黏膜皱襞改变
粘膜平坦 黏膜和黏膜下炎
性水肿或肿瘤浸润 粘膜皱襞条纹状
影平坦、消失
消化道黏膜皱襞改变
粘膜纠集
多由纤维结缔组织增生、 瘢痕收缩引起,光滑、连续 少数由浸润型癌引起,僵 硬、不规则、连续性中断 粘膜皱襞呈放射状从四周 向病变区集中
消化道黏膜皱襞改变
气钡双重造影法
胃肠道影像检查方法--- X线造影检查
食道钡餐造影
食道钡餐造影-粘膜相 食道钡餐造影-充盈相
胃肠道影像检查方法--- X线造影检查
口服钡餐造影-胃充盈相 口服钡餐造影-胃粘膜相
口服钡餐造影
胃肠道影像检查方法--- X线造影检查
口服钡餐造影(加压法)清楚显示胃窦部小弯侧 胃溃疡:龛影及粘膜集中征象
如何观察腹部X线平片——腹部X线平片常见病的诊断

腹部X线平片的应用范围
腹部X线平片主要用于检查腹腔脏器 ,如胃、肝、胆、胰、脾等是否存在 异常。
也可用于检查肠道梗阻、穿孔、炎症 等病变,以及腹部外伤引起的脏器损 伤。
02
腹部X线平片常见病的诊断
胃肠道疾病的诊断
01
02
03
胃肠道穿孔
观察膈下新月状游离气体 影,有助于诊断胃肠道穿 孔。
肠梗阻
观察肠道扩张、积气及阶 梯状气液平面,有助于诊 断肠梗阻。
04
腹部X线平片的局限性
X线平片对软组织的分辨率有限
由于X线平片是通过组织密度差异来成像的,对于软组织等低密度组织的分辨率 较低,难以清晰显示。
在观察胃肠道等软组织结构时,X线平片可能无法提供足够的细节,需要结合其 他影像学检查手段。
X线平片对早期病变的检出率不高
由于X线平片对软组织分辨率的限制,对于早期病变的检出率 较低,尤其是对于微小病变或早期肿瘤。
02
X线平片通过观察不同组织对X线 的吸收程度差异,形成黑白影像 ,从而显示人体内部结构。
腹部X线平片的拍摄方法
患者需脱去上衣,露出腹部,根 据需要采取站立或仰卧位进行拍
摄。
拍摄时需保持呼吸均匀,避免因 呼吸运动产生的伪影干扰影像。
拍摄角度和曝光参数需根据不同 检查需求进行调整,以确保获得
清晰的影像。
结合临床资料
将腹部X线平片的观察结果与患 者的临床表现、病史等资料相 结合,进行综合分析。
识别腹部X线平片中的异常表现
肠道扩张
肠道扩张可能是由于肠 梗阻、肠麻痹等原因引
起。
膈肌抬高或下降
膈肌抬高或下降可能是 由于胸腔积液、腹腔积
液等原因引起。
腹膜后间隙模糊
医学影像学-腹部

肝转移瘤
概述:30-50%的恶性肿瘤可转移至肝,以消化道和
胰腺肿瘤多见
影像表现:USG首选,进一步选CT、MRI
CT、MRI:
平扫:多发低密度,或T1WI稍低信号,T2WI稍高信号, 边缘不光整,可有坏死 增强:30%呈“牛眼征”,中心低密度/信号,边缘环状 强化,最外缘又略低于正常肝。少数为富血供
CT、MRI 平片、CT:阳性结石为高密度 造影:阴性结石为充盈缺损 MRI:T1WI低信号,T2WI、MRCP为充盈缺损
胆结石
急性胆囊炎
病因:结石阻塞、细菌感染、胰液返流 影像表现:
平片:胆囊增大 造影:少用 CT:壁增厚(>4mm),增强后粘膜强化,浆膜层因水肿呈
低密度环状影
MRI:一般不用
基本异常表现-造影
功能改变:
张力改变:张力增高(牛角胃、痉挛)、张力降低( 无力胃、胃下垂) 蠕动改变: 运动力改变: 分泌功能改变:
基本异常表现-CT、MRI
结石、钙化: 空腔脏器:扩张、狭窄、积液、壁增厚(食管>3mm、胃
>5mm)
实质脏器:密度/信号改变(平扫、增强,数目、形态) 淋巴结肿大:
溃
疡
疡
影像表现-胃溃疡
愈合:龛影变浅变小,水肿带减轻或消失。大溃疡可
有瘢痕,但无龛影
恶变:
龛影周围出现小结节状充盈缺损 粘膜呈杵状增粗和中断 龛影周围不规则或边缘出现尖角征 治疗过程中龛影增大
影像表现-十二指肠溃疡
概述:>90%发生在球部,较小,多在前、后壁 龛影:呈小圆点,边缘大多光滑整齐,周围有一透明
绞窄性肠梗阻
腹部实质脏器闭合性外伤
主要依靠USG和CT 实质脏器包膜下破裂:包膜下血肿 实质脏器内破裂:脏器内血肿 实质脏器破裂(包膜不完整):腹腔内积血
消化系统影像学表现(详细、全面)

三、CT检查
分为平扫和增强扫描两种方式,主要应 用于肝胆胰脾、急腹症、胃肠道肿瘤、 腹腔积液等病变的检查
四、MRI检查
分为平扫和增强扫描两种方式,主要应 用于肝胆胰脾等器官检查
五、ERCP检查
应用于胆道系统
三、正 常 表 现
(一)食道
1、解剖特点:
肌性器官,分粘膜、粘膜下、肌层和外膜 四层,无浆膜层
1 粘膜破坏
☆概念 正常粘膜被病理 组织所替代
☆X线征 粘膜皱襞中断、 消失,代之以不规则的 钡斑影
☆意义 多见于恶性肿瘤
2 粘膜纠集
☆概念 粘膜及粘膜下病变癍 痕形成,导致附近粘膜向 病变区集中
☆X线征 粘膜呈放射状向病 变区集中
☆意义 多见于慢性溃疡
3 粘膜增粗和迂曲
☆概念 粘膜及粘膜下炎性浸润、 肿胀和结缔组织增生引起
临床特点: 便血,腹泻与便秘
交替,大便形状和习 惯改变,腹部肿块。
病理 分三型: ①增生型:肿瘤向腔内生长,呈菜花状,表面
可有浅溃疡。肿瘤基底宽,肠壁增厚;
②浸润型:癌瘤主要沿肠壁浸润,使肠壁增 厚,病变常绕肠壁呈环形生长,使肠腔呈向 心性狭窄;
1 直接征像:龛影
表现为类圆形或米粒状密度增高影,边缘 光整,周常有透明带,或有放射状粘膜纠集; 可以是单个或多个。
2 重要征像:
球部恒定变形 (呈山字、三叶 或葫芦形等)。
球部变形主要是 由于痉挛、疤痕 收缩、粘膜水肿 所致
பைடு நூலகம்
3 间接征像:
①激惹征:钡
剂到达球部后 不易停留,迅 速排出。 ②幽门痉挛。
☆意义 肿瘤征象
2、龛影
☆概念 食管或胃肠壁 局部溃烂,形成凹陷, 被钡剂充填所致
胃肠道基本病变的X线表现

胃肠道基本病变的X线表现发表时间:2009-09-03T15:58:50.857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09年第8期供稿作者:于德伦 (黑龙江省农垦总局普阳农场医院黑龙江绥滨 1[导读] 胃肠道基本病变的X线表现,是病理解剖和病理生理在X线上的反映。
胃肠道基本病变的X线表现于德伦 (黑龙江省农垦总局普阳农场医院黑龙江绥滨 156200)【中图分类号】R8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5085(2009)08-0249-02胃肠道基本病变的X线表现,是病理解剖和病理生理在X线上的反映。
当病变引起粘膜、管腔和功能改变时,可由造影检查显示;反之,则无所发现。
胃肠道基本病变的X线表现分为功能与形态两类。
功能异常可先于后者或由后者所致,也可单独存在。
发现功能异常时,应注意有无形态异常,因后者才是X线依断的基础。
一、形态异常形态异常(morphologic abonormal)是病变导管管腔大小、轮廓、粘膜、解剖位置等的变化在X线上的反映,多由器质性病变所致,分析其病理学基础,是X线诊断的首要步骤。
1、轮廓的改变(1)龛影胃肠道腔壁的缺损,被造影剂充填所形成的影像,称为“壁龛”或“龛影”。
龛影是溃疡的直接征象,在切线位是投影于胃肠轮廓线之外,呈三角形、柱形等,正面观为圆形或椭圆形,少数可为线形。
因溃疡边缘的水肿、炎性细胞浸润及纤维化,龛影的口部较窄且光滑整齐。
溃疡愈合期,因瘢痕收缩而致粘膜皱襞呈均匀的纠集。
龛影多见于溃疡病,且最具特征,也见于胃肠道结核、溃疡性结肠炎、克隆病等。
恶性肿瘤组织坏死脱落后形成的溃疡,造影时也形成龛影,但此种溃疡是在肿瘤基础上形成,因此,切线位时位于胃肠轮廓线内,其周边有不规则的充盈缺损,形态不规则,并有粘膜破坏等表现。
(2)憩室是胃肠道壁的囊袋状突出。
可为先天性,可为腔内压力增高使胃肠粘膜经薄弱区膨出,也可为邻近病变的粘连牵拉外突,或上述因素混合所致。
憩室及其邻近的粘膜正常而与龛影不同。
影像学诊断-消化影像胃肠疾病:腹部结核(Abdominal Tuberculosis)

X线表现
(一)溃疡型肠结核 部位: 好发于回盲部,常累及盲、结肠,也
可发生于空、回肠。 表现: (1)激惹征(跳跃征):常发生在
回盲瓣区域,钡剂通过迅速而不易充盈,末端 回肠可呈细线状。(2)变形:病变肠管呈轻 度不规则狭窄,结肠袋变浅甚至消失。(3) 龛影:溃疡较深时,病变段肠管呈不规则锯齿 状,常与正常段肠管相间。
肠结核。肠钡剂检查 粘膜相示肠粘膜破坏, 肠腔变形
正常升结肠 肠结核(增殖型)
小肠结核。小肠低张钡剂检查(A、B)示小 肠粘膜破坏,小肠边缘不规则,呈锯齿状
肠结核(溃疡型)
Intestinal tuberculosis
X线表现
结核性腹膜炎 (1)小肠分节舒张、胀气和动力减退。 (2)平片示大量腹水时腹部密度增高。 (3)钡餐见肠曲间距分开,或者肠管
增殖型:大量结核性肉芽组织和纤维增生,使 粘膜隆起呈大小不等的结节、肠壁增厚、肠腔 变硬狭窄。
病理
腹膜结核: 不同程度的腹腔渗液,腹膜粟粒结节
形成并增厚,肠系膜、肠管和肠系膜淋 巴结粘连成团,其间有较多的干酪样坏 死病灶。 肠系膜结核:
主要为肠系膜淋巴结肿大及干酪样变 并相互融合。
临床概况
临床表现
异常集中,异常分布排列,异常充盈, 外压性改变。
X线表现
肠系膜结核 一般很少有直接征象,淋巴结钙化为病愈
后标志
间接征象: 常表现为肠功能紊乱,肠曲不 规则舒张,分节和胀气。激惹征象及外 压性改变
诊断、鉴别诊断及比较影像学
诊断 有肺结核病史者,出现慢性腹痛、
低热、腹水,X线钡餐及钡灌肠检查发现 回盲部肠管有典型的激惹(跳跃)征, 肠管狭窄、僵硬,尤其侵犯回盲瓣区, 使回盲瓣增厚时应考虑肠结核。
急腹症影像学基本病变表现

一、X线检查
(一)X线平片
1. 腹腔积气:①游离气腹;②局限性气腹 2. 腹腔积液 3. 实质脏器增大 4. 空腔脏器内积气、积液并内腔扩大
腹部空腔脏器穿孔
一、X线检查
(一)X线平片
5. 腹内肿块影 6. 腹内高密度影 7. 腹壁异常 8. 查
Thanks
1. 钡剂、空气灌肠检查 2. 泌尿系造影检查
肠套叠
二、超声检查
(一)超声检查
1. 异常气体与液体 2. 实质脏器外伤 3. 急性炎症与结石
三、CT检查
(一)CT平扫
1. 异常气体及液体 2. 异常钙化灶 3. 腹内脏器外伤 4. 腹内肿块
CT异常表现
三、CT检查
(二)CT增强扫描
1. 实质脏器 2. 肠管及肠系膜 3. 腹部大血管 4. 腹膜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 • • • •
龛影X线表现: 不同相位表现: 侧位(切线位)-—龛影 正位—钡斑; 形状、大小:乳头状、三角状、胼胝 状或蟹状,直径可从数毫米~数厘米。
• • • • •
龛影位置:可位于胃肠道轮廓 线之外,也可位于胃肠道轮廓 线之内。 龛影常见病:胃肠道各种良恶 性溃疡
• • • • •
• • • • •
l 胃细微结构异常:胃小区胃小 沟大小不一或破坏消失。 价值在于显示诊断早期病 变,可见于良性,亦可见于恶 性病变。
• 三、管腔大小的异常 • l 狭窄 • l 扩张
• • • • •
狭窄:超过正常范围的持久性管腔缩 小称为狭窄。 常见原因:炎性狭窄、痉挛性狭 窄、癌性狭窄、外压性狭窄、粘连性 狭窄。
腹部基本病变x线表现
腹部平片的异常表现
• • • • • • • • •
1、腹腔积气: 表现形式:游离性、限定性 l 游离性:某种病因导致腹腔内积气且随体位 改变而游动,该气体则称游离气腹。体位不 同表现形式不同。常见原因有两种----空腔 脏器穿孔、腹腔术后 l 局限性的气腹,腹腔内的气体局限于某处, 不随体位改变而移动。如肝脓肿、胆管内积 气等。
腹部平片的异常表现
• • • • • •
2、腹腔内积液: 炎症、外伤、肝硬化、低蛋白症等均 可导致腹腔积液,简称腹液。 腹液聚积于腹腔的最低处(Douglus 腔、肝肾隐窝)。 有时腹腔内既有积液也有积气。
腹部平片的异常表现
• • • • • • • •
3、实质脏器增大 l 轮廓外形增大临近脏器受压移位 4、空腔脏器内积气、积液并管腔扩大 l 常见于梗阻性病变,也可见于炎症和外伤。对 于梗阻性病变,要明确梗阻的部位、梗阻的程 度及梗阻的类型。 l 认识不同肠段胀气的表现、不同部位梗阻的典 型表现,小肠及其系膜扭转的表现。
• • • • • •
2、异物 外来物体占据胃肠道空间,使该区 不能被钡剂充填 3、压迹 腔外病变压迫胃肠道,使该区不能 被钡剂充填
• • • • • •
二、粘膜的异常 l 粘膜破坏 l 粘膜皱襞平坦 l 粘膜皱襞增宽迂曲 l 粘膜皱襞纠集 l 胃细微结构异常
• • • • • • •
• 胃肠道基本病变 • X线表现
一、轮廓的(改变)异常
• l 轮廓的向外突出 • 1.龛影
• 2.憩室
l 轮廓的向内凹陷 1.充盈缺损
2.异物
• 3.瘘及窦道 • •
3.压迹
• • • • • •
l 轮廓的向外突出: 1.龛影 概念:胃肠道壁溃烂形成凹陷为钡剂充盈, 在切线位时突出于胃肠道管腔轮廓之外的 含钡影像,称为龛影;轴位观呈火山口状, 被钡剂充填,称为钡斑。
• • • • • • • • • • •
4、腹腔内其他的异常: l 腹内肿块 1、单纯软组织块影2、块影合并密度异 常3、假肿瘤征 l 腹内高密度影 1、结石2、钙化3、异物 l 腹壁异常 1、腹脂线异常2、腹壁软组织肿胀 3、腹壁肌张力异常 l 下胸部异常 膈下疾患可表现于下胸部异常征象
• • • • • •
扩张:超过正常范围的持久性管腔增大称 为扩张或扩大。 张力性扩张:没有通过障碍、无液体、 气体聚集,蠕动低下。 狭窄近段扩张:有通过障碍及液体、 气体聚集,蠕动可增强。
• 四、位置及可动性的异常 • l 位置异常 • l 可动性异常
• • • • • •
l 位置异常 1、移位(因压迫、推移或粘连) 2、异位(先天发育异常) l 可动性异常 1、活动度受限(粘连牵拉或固定) 2、活动度增大(固定不良或腹水)
• • • • •
五、功能性异常 l 张力异常 l 蠕动异常 l 动力异常 l 分泌功能异常
• • • • • • •
张力异常 1、张力增高2、张力减低 l 蠕动异常 由蠕动波的数目、深浅、速度和方向 反应 1、蠕动增强2、蠕动减弱 3、逆蠕动
• • • • •
l 运动力异常 1、动力增强2、动力减弱 l 分泌功能异常 1、分泌功能亢进(常见) 2、分泌功能减低
2.憩室:突出于管腔轮廓之外的囊袋 状含钡影,其与龛影不同:①类圆形, 大小可变;②有粘膜纹伸入其内;③ 可收缩排空;④憩室本身可继发各种 病变。
• • • •
3. 瘘及窦道:突出于管腔轮廓之外的不 规则钡影;其特点:①形态不规;②随 体位形态、大小、范围均可变;③属继 发性改变,有原发性疾病征象。
粘膜破坏:表现为正常的黏膜皱襞消 失,代之以杂乱不堪的钡影。常见于 恶性肿瘤。 l 粘膜皱襞平坦:表现为黏膜皱襞的条 纹状影变得不明显,甚至完全消失。 见于粘膜下恶性肿瘤浸润,粘膜下层 炎性水肿(如溃疡龛影周围)。
• • • • • • •
粘膜皱襞增宽迂曲:透明条纹状影增宽, 扭曲。见于粘膜下层炎性浸润、肿胀、 组织增生,粘膜下静脉曲张。 l 粘膜皱襞纠集:表现为皱襞从四周向病 变区集中,呈放射状。常为慢性溃疡产 生的结缔组织增生、瘢痕收缩引起, 亦可见于癌。
• • • •
l 轮廓的向内凹陷 1、充盈缺损: 概念:胃肠道壁的肿块向腔内突 出,致局部未被充盈的影像。
• • • • • • • •
Ø 充盈缺损X线表现: 观察相位不同形态可有变化,单个或 多发, 形态不一,轮廓可光或不光, 固定 或活动, 带蒂或广基。 Ø 充盈缺损常见病: 各种良、恶性肿瘤、炎性肉芽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