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三角洲主要港口群

长江三角洲主要港口群
长江三角洲主要港口群

长江三角洲主要港口群

我国幅员辽阔,海岸线长达1.8万公里,优越的自然环境和悠久的航运发展史为我国发展水路运输提供了良好的条件。我国外贸进出口90%以上的货物都是通过港口运输的。沿海地区成为我国经济最活跃、海洋运输最繁忙、经济核心城市分布最密集的地区,从其发展进程看,高度发达的沿海经济与沿海港口的发展密不可分。我国港口群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自北向南依次是环渤海地区、长江三角洲地区、东南沿海地区、珠江三角洲地区和西南沿海地区等五大港口群。

长三角港口群是我国沿海五个港口群中港口分布最为密集、吞吐量最大的港口群,拥有8个沿海主要港口、26个内河规模以上港口。以上海为首,长江沿江港口为身,浙江、江苏的沿海港口为两翼的上海国际航运中心“一体两翼”的格局已经成形。长江三角洲港口群依托上海国际航运中心,以上海港、宁波港、连云港港为主,为长江三角洲以及长江沿线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上海港作为长三角经济区域的龙头,区域辐射作用明显,港口配套设施、通关条件及航线网络均比较成熟,集装箱吞吐量连年位居中国港口第一位;宁波地处东海之滨,是兼备干散货与集装箱业务于一身的综合型港口,是长江三角洲及长江沿线地区大宗散货中转基地、国家战略物资储备基地;连云港港地处黄海之滨,是我国中西部地区最便捷的出海口,是连接大西洋、太平洋两大洋和美洲、亚洲、欧洲3大洲,沟通世界海陆运输的重要节点,其主要为散、杂货和液体化工品等货类提供装卸、堆存等服务。

一、上海港

上海港,作为世界著名港口,位于长江三角洲前缘。2010年上海港货物、集装箱吞吐量均位居世界第一,创造世界货物吞吐量最大港口的世界纪录。2011年在国际航运业陷入寒冬,集装箱运价以及舱位利用率一跌再跌的情况下,上海港集装箱吞吐量突破3000万标准箱。吞吐量的快速增长反映了上海港综合实力的不断增强。

上海港已经成为全球范围内货物吞吐量第二大港。上海港旨在通过产业整合,充分发挥协同效应和规模优势,提升集装箱码头、散杂货码头、港口物流和港口服务四大支柱产业能级。从业务种类的角度,其主要发展的是集装箱业务和散杂货业务:通过实施长江、东北亚和国际化三大发展战略,发掘长江黄金水道潜能,实现吴淞口、外高桥、洋山三大集装箱港区的功能性互补和整体化运作,凸现洋山深水港区的中转优势,逐步发展成世界集装箱第一大港;通过合理规划布局、

新码头建设与升级换代,完成黄浦江两桥间七大散杂货作业区的规划转移,形成吴淞口、外高桥、洋山、金山嘴四大散杂货功能性港区。

2007年以来上海港货物吞吐量总体保持了平稳发展,呈逐年缓步上升的态势。2012年,上海港完成货物吞吐量7.36亿吨。2003年~2012年的10年间,上海港货物吞吐量年均增长率为10.8%。上海港吞吐量发展变化情况如下图所示:

图1 上海港吞吐量发展变化

二、宁波-舟山港

宁波港年吞吐量排名已经进入世界大型港口的前5名。目前,宁波港逐步加强对腹地市场的研究,增强对腹地的渗透力,扩大营销网络,建设公共服务平台,形成营销合力,变间接腹地为直接腹地,发展国际中转和保税物流业务,提高港口吸引力和国际竞争力。从业务种类的角度,其主要发展的是集装箱装卸及相关业务、铁矿石装卸及相关业务、原油装卸及相关业务:通过建设国际一流深水枢纽港和国际集装箱远洋干线港,提升集装箱装卸及相关业务、铁矿石装卸及相关业务、原油装卸及相关业务的能力,并逐步发展成世界集装箱前8大港口之一。

图2 宁波-舟山港吞吐量发展变化

三、连云港

根据2013年1月数据显示,连云港已经成为中国第十大港口。连云港充分发挥港口优势,以长江三角洲地区、陇海兰新经济带为重点服务市场,以通用杂货和大宗货种专业化运输为核心竞争力,着重抓配套服务,已经成为全国范围内服务排行第一的服务性港口。从业务种类的角度,其主要发展的是大型干散货、液体散货的专业化装卸服务功能:通过调整结构、增强功能,适应船舶大型化和专业化的发展,逐步改造升级现有泊位并新建和整合大型泊位,提升大型干散货、液体散货的专业化装卸服务能力。

当前,江苏沿海开发战略开始实施,连云港再次站在潮头。当前,连云港应全力用好用活港口,优先发展港口物流业,在江苏沿海开发中有所作为。港口物流当为产业升级“重中之重”一直以来,港口都是连云港的核心战略资源与对外王牌。港口辐射对城市带动功能的发挥很大。当前,连云港应该将发展服务业兼顾先进制造业作为产业发展重点,而生产性服务业特别是港口服务业发展应该是连云港产业发展的重中之重。

加入物流业角逐已成为现代大型港口发展的目标,欧美等发达国家的港口为适应现代物流的发展,都纷纷在港口周围建起先进的物流中心或分拨中心,积极发展以港口为中心的物流业。

目前,连云港港仍以传统的装卸、储存、转运服务为主,围绕港口的物流园

区发展和建设比较滞后,在货物流通过程中提供的货检、分装、包装、贴标签等等物流增值服务比较薄弱,港口与城市经济发展和产业布局的联系不够紧密。他建议,连云港要重视引进国际、国内大型物流企业入驻,引进先进的物流技术和物流管理经验,建设园区物流信息平台,建设“箱、煤、焦、矿”等主要货种的货运交易中心,建成港口保税物流园区。向信息流、资金流和物流“三流合一”的现代物流业发展。

依赖腹地打好资源牌

连云连云港目前正在按照国家中部沿海连接南北、沟通东西的外向型海港中心城市的定位,加快建设成为现代化东方大港、国际性海滨城市、临港新型工业基地;在港口货物品类定位上紧紧围绕“箱、煤、焦、矿”(集装箱、原油、煤炭、焦炭、铁矿石)做文章。这种做法切合实际,值得坚持和推广。连云港港口建设不仅是连云港市自身发展的事情,更是江苏全省的重要事情,是全国的事情,是通过中国东西铁路大动脉的东部终点港,促进西部发展事情。因此,连云港应该以港口为核心,科学划定港口服务的腹地圈层,依据不同圈层的产业特征,制定对应的发展对策。

对连云港来说,无论从港口服务的腹地角度看,还是从浙江省通过沿海战略实施加快苏北、苏中经济发展,提升苏南发展层次来看,连云港都应依据中央和省里给予的优先发展政策,率先解决连云港港口与沿江经济板块的链接问题,实现江海联动。

图3连云港港货物吞吐量发展变化

蒋自然-长三角集装箱港口体系的集疏演化_蒋自然_曹有挥

收稿时间:2017-02-22;修回时间:2017-04-10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41271136、4167113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41501142、41301126)作者简介:蒋自然(1983—),男,安徽全椒人,博士,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区域经济与港口物流。E-mail:jzr729@https://www.360docs.net/doc/835269773.html, 。 港口体系概念的提出发轫于港口地理学和系统论的有机结合,是指一定地域内一系列规模不等、职能各异、腹地交叉、相互联系的港口空间组合,是在一定程度上服务于重叠腹地的港口簇群[1]。港口体系的空间集疏演化一直是国内外港口地理学的热点研究领域,Taaffe 等通过对加纳、尼日利亚 沿海诸港空间相互作用过程的实证分析,发现港口体系内货流存在集中化趋势,并据此归纳出港口体系演化六阶段模型[2]。Rimmer 分别对新西兰和澳大利亚港口进行百年时序演化对比研究,结果表明,相较于新西兰港口体系空间的“四阶段”演化模式,澳大利亚明显多了一个去中心化(Decentraliza? 长三角集装箱港口体系的集疏演化 蒋自然1,曹有挥2 (1.浙江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中国浙江金华321004;2.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中国江苏南京 210008) 摘要:以长三角12个集装箱港口为研究对象,选取2000—2015年各港口的吞吐量数据,采用基尼系数及其分解技 术、重心偏移法和半径维数法等对长江三角洲集装箱港口体系的总体极化—离散格局、区域中心—外围格局、港口收敛—发散格局进行综合测度,并运用R/S 分析法研判港口体系的空间集疏演化趋势。研究表明:2000—2015年间,长三角集装箱港口体系总体上由极化向离散转型,其中组间差异是港口体系空间分异的主要原因;港口运量集中分布于港口体系的运量重心,但呈现出由中心向外围扩散的态势;多数港口属于向上收敛或向下收敛型港口,对港口体系空间集疏起到均衡化作用;另外,长三角集装箱港口体系在未来的空间疏散化现象和边缘港挑战效应将长期持续下去。关键词:集装箱港口;港口体系;空间集疏;演化趋势;长三角;长江经济带中图分类号:F552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8462(2017)08-0114-08DOI :10.15957/https://www.360docs.net/doc/835269773.html,ki.jjdl.2017.08.015 Spatial Distribution Pattern of Container Port System in Yangtze River Delta JIANG Ziran 1,CAO Youhui 1 (1.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Zhejiang Normal University ,Jinhua 321004,Zhejiang ,China ; 2.Nanjing Institute of Geography and Limnology ,CAS ,Nanjing 210008,Jiangsu ,China ) Abstract:With the throughput data of 12container ports in Yangtze River Delta from 2000to 2015,this paper measures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pattern of container port system in Yangtze River Delta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olarization-dispersion pattern,center-periphery pattern and convergence-divergence pattern,using the method of Gini coefficient and its decomposition technique,gravity displacement and radius dimension.To achieve this aim,this study researches the spatial evolution tendency of port system in Yangtze River Delta using the method of R/S analysis.The main results are summarized as follows:during 2000-2015,the port system is transformed from polarization to dispersion on the whole,and the discrepancy between groups is the main reason for the spatial differentiation;the distribution of port traffic is concentrated in the center of gravity of the port system,but it shows the trend of spreading from the center to the periphery;most ports belong to the upper-convergence or lower-convergence ports,which play a role in balancing the spatial structure of port system.In addition,the space evacuation phenomenon and the challenge of the periphery in container port system in Yangtze River Delta will continue for a long time. Key words:container port;port system;spatial distribution;evolutionary trend;Yangtze River Delta;Yangtze River Economic Belt 第37卷第8期经济地理Vol.37,No.82017年8月ECONOMIC GEOGRAPHY Aug.,2017

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规划全文完整

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规划 2016 年 6 月 目录

长江三角洲城市群(以下简称长三角城市群)是我国经济最具活力、开放程度最高、创新能力最强、吸纳外来人口最多的区域之一,是“一带一路”与长江经济带的重要交汇地带,在国家现代化建设大局和全方位开放格局中具有举足轻重的战略地位。为优化提升长三角城市群,在更高层次参与国际合作和竞争,进一步发挥对全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和引领作用,依据《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 年)》《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纲要》《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全国海洋主体功能区规划》,特制定本规划,作为长三角城市群一体化发展的指导性、约束性文件。 长三角城市群在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安徽省范围内,由以上海为核心、联系紧密的多个城市组成,主要分布于国家“两横三纵”城市化格局的优化开发和重点开发区域。规划范围包括:上海市,江苏省的南京、无锡、常州、苏州、南通、盐城、扬州、镇江、泰州,浙江省的杭州、宁波、嘉兴、湖州、绍兴、金华、舟山、台州,安徽省的合肥、芜湖、马鞍山、铜陵、安庆、滁州、池州、宣城等26 市,国土面积21.17 万平方公里,2014 年地区生产总值12.67 万亿元,总人口1.5 亿人,分别约占全国的 2.2%、18.5%、11.0%。 规划期为2016—2020 年,远期展望到2030 年。 图 1 长三角城市群范围图 第一章规划背景 长三角城市群正处于转型提升、创新发展的关键阶段,必须立足现有基础,针对突出矛盾和问题,紧紧抓住重大机遇,妥善应对风险挑战,实现更大跨越,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支撑。 第一节重大意义 以改革创新推动长三角城市群协调发展,有利于促进产业升级,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加快农业现代化,辐射带动周边区域和中西部地区发展,增强国家竞争力。 优化提升长三角城市群,是加快形成国际竞争新优势的必由之路。长三角城市群是我国参与国际竞争的重要平台。优化提升长三角城市群,全面

中国五大区域港口群

中国五大区域港口群 自北向南依次是环渤海区域、长江三角洲区域、东南沿海区域、珠江三角洲区域和西南沿海区域。 环渤海区域港口群主要由辽宁、津冀和山东沿海港口群组成,服务于中国北方沿海和内陆区域的社会经济展开。其间辽宁沿海港口群以大连东北亚国际航运中间和营口港为主,津冀沿海港口群以天津北方国际航运中间和秦皇岛港为主,山东沿海港口群以青岛、烟台、日照港为主。 长江三角洲区域港口群依托上海国际航运中间,以上海、宁波、连云港港为主,服务于长江三角洲以及长江沿线区域的经济社会展开。 东南沿海区域港口群以厦门、福州港为主,服务于福建省和江西等内陆省份有些区域的经济社会展开和对台“三通”的需要。 珠江三角洲区域港口群由粤东和珠江三角洲区域港口组成,依托香港经济、买卖、金融、信息和国际航运中间的优势,在安定香港国际航运中间方位的一同,以广州、深圳、珠海、汕头港为主,服务于华南、西南有些区域,加强广东省和内陆区域与港澳区域的交流。 西南沿海区域港口群由粤西、广西沿海和海南省的港口组成,以湛江、防城、海口港为主,服务于西部区域开发,为海南省扩大与岛外的物资交流供应运送保证。 https://www.360docs.net/doc/835269773.html,/252-cn-7781-news5489.html https://www.360docs.net/doc/835269773.html,/252-cn-7781-news5590.html https://www.360docs.net/doc/835269773.html,/252-cn-7781-news5588.html https://www.360docs.net/doc/835269773.html,/252-cn-7781-news5586.html 五大港口群特征 环渤海区域港口群: 作为中国重要的动力、原材料生产基地,其内地煤炭、矿产资源十分丰盛,一同,东北、华北也是中国重要的重化工业基地。虽然与长三角、珠三角比拟,环渤海区域经济展开相对落后,但由于榜首工业及第二工业中采掘业、冶金和石油化工等重化工业所占比重较高,对港口经济的展开,带来了极大的潜力。核算闪现,环渤海港口群内地工业添加值添加速度从2004年初步跨越珠三角和长三角,而且该趋势仍在继续中。一同,2001-2005年时辰,环渤海出资增速也连续五年逾越25%。固定资产出资的高速添加为环渤海区域将来经济长时辰添加打下基础。 长江三角洲区域港口群: ⑴展开速度快。不只原中间所属的港口方案起点高,基建力度大,设备上马快,投产运营好,不少当地港口的缔造速度和计划也异乎寻常。以深圳的蛇口、赤湾、妈湾等港区为例,都是10年之间拔地而起的;其他如珠海、惠州、中山、茂名、南海等港口一样成长灵敏,这些当地港口的功用、计划和功率都达到了恰当高的水准,成为港口群中一支重要的重生力气。 ⑵大小港口各显其能。虽然珠三角具有出色的建港资源,但各地在缔造和展开港口的进程中,不是盲目进步自己,求大求全,而是根据本区域经济展开的整体水平、港口地点的方位、进出货品的数量和流向,因地制宜地缔造相应等级的码头(泊位)。除广州、深圳等港口大进、大出、大手笔外,其他像中山、平和、南海的集装箱码头,茂名的原油码头,都是小中见大的榜样。 ⑶多力侧重。港口缔造周期长、出资大、回报低,在国家财力严峻的情况下,除保证关键外,难以满足许多港口的缔造需要。珠三角港口的缔造则依托社会力气,建议多元出资,鼓动货主自建,改变了方案经济的单一建港方式,如深圳港的蛇口、赤湾、盐田港区集装箱码头,广州港的电厂码头,珠海高揽港区的油品码头号,都是多渠道缔造港口的丰硕成果。 ⑷功用配套。广东省港口体系已底子构成,在动力、建材、粮食、化肥、滚装、集装箱运送等接卸、转运方面,做到了大中小联络,通常与专业联络,海港与河港联络。 ⑸一类、二类打开口岸侧重。珠三角港口群中的一类口岸,担当了外贸货品进出口的主角。二类口岸则仰仗毗邻港澳的有利条件,充分发挥许多小舟交游其间航程短、时辰少、成本低、功率高、机动灵活的优势,一类、二类口岸既各显“神通”,又相互支持、互补。 东南沿海区域港口群: 东南沿海港口群全部集中于港口岸线资源丰盛、优异深水港湾许多的福建省,由厦门港、福州港、泉州港、莆田港、漳州港等港组成。 珠江三角洲区域港口群:

长江三角洲城市群

长江三角洲 达4.8—6.7公里。平原上共有湖泊200多个。长江三角洲河川纵横,湖荡棋布,农业发达,人口稠密,城市众多。在全国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号称中国的“金三角”。传统意义的长江三角洲北起通扬运河,南抵杭州湾,西至南京,东到海滨,包括上海市、江苏省南部、浙江省北部以及邻近海域。面积约为九万九千六百平方公里,人口约7500万,是一片坦荡的大平原。这里岸线平直,海水黄浑,有一条宽约几千米到几十千米的潮间带浅滩。这个都市群汇集了产业、金融、贸易、教育、科技、文化等雄厚的实力,对于带动长江流域经济的发展,连接国内外市场,吸引海外投资,推动产业与技术转移,参与国际竞争与区域重组具有重要作用。 地理上意义的长江三角洲是我国最大的河口三角洲,泛指镇江、扬州以东长江泥沙积成的冲积平原,位于江苏省东南部、上海市及浙江省杭嘉湖地区。长江三角洲顶点在仪征市真州镇附近,以扬州、江都、泰州、姜堰、海安、栟茶一线为其北界,镇江、宁镇山脉、茅山东麓、天目山北麓至杭州湾北岸一线为西界和南界,东止黄海和东海。 按照国务院2008年关于进一步发展长三角的指导意见,正式确定将长三角扩大到两省一市,即江苏浙江全省,上海市。这个战略性规划兼顾了区域平衡和互补,将苏北和浙西南纳入长三角范围,在土地、资源、人才等层次上明显提升了长三角的实力和发展潜力,长三角占中国经济总量也由不足1/5提升到接近1/4,尤其是苏北和浙西南将成为最具增长潜力的地区,对拉动整个地区经济增长、促进长三角核心地区产业配置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长江三角洲

延伸为今三角洲北界,地面高程6~8米。

浅水海湾不断淤浅,逐渐演变为湖荡罗布、河道交错的低平原。南岸沙嘴外侧滨海地区不断淤积成滨海平原。 三角洲上散布着一系列海拔100~300米的残丘,大部由泥盆系砂岩和石炭、二迭系灰岩构成,少数由燕山期花岗岩和粗面岩构成。 编辑本段气候 过去47年和25年期间,长江三角洲年均气温、年均最高和最低气温都显著增加,增温率都是冬季和春季 长江三角洲 较高,夏季最低。大城市站增温率明显高于小城镇和中等城市站,城市化效应对大城市气温基本上都是增温作用,其中对平均最低气温的增温率及贡献率最大,对平均最高气温都最小。长江三角洲气温变化趋势和增温率、城市化效应的增温率及增温贡献率与其他地区具有较好的一致性。 编辑本段历史 长江三角洲形成初期,人类就在这里从事渔猎和农耕。 经公元4~6世纪东晋、南北朝和12~13世纪南宋两次大移民,以及10世纪以来的河网建设,三角洲逐步发展成为我国著名的“鱼米之乡”和“丝绸之乡”。 近代工业兴起较早,内河航运发达,沪宁、沪杭铁路相继建成,上海和江苏省苏州、以及浙江省杭州、宁波、湖州、嘉兴等地先后发展为工业城市。

珠江三角洲港口之间的合作策略研究

珠江三角洲港口之间的合作策略研究 绪论 港口作为海陆运输的连接点和资源国际流通的重要驿站,在当今各国的社会经济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世界加工厂地位的确立,促使我国沿海、沿江港口的数量和规模都有了快速的增长。目前,已经初步形成三大港口群:长江三角洲港口群、珠江三角洲港口群以及环渤海湾港口群。从珠江三角洲三大港口发展现状和定位目标来看,三个港口之间的竞争非常激烈:深圳港崛起直接结果是截流了本该流向香港的物流项目,对香港龙头地位形成威胁;而广州港也发展强劲,并和深圳同时将发展目标定位于国际物流大都会。港深穗港口的这种无序竞争势必将影响华南地区经济的长远发展。如果以目前这种竞争态势发展下去,无论哪个港口最终胜出都恐怕不是一件好事。那么如何尽早结束这场毫无意义的“混战”,调整步伐,增强合作力,共同创造出一个区域港口物流合作的大一统时代呢?有一个答案,那就是走向“竞争与合作”。 关键词:以竞争的方式不断增强自身的整体实力,在市场经济环境的调控下不断优胜劣汰;以合作的模式集群化整合资源,不断的拓展市场。 一、珠江三角洲的三大港口 香港港 香港港是国际航运物流中心和贸易自由港,以集装箱运输为主.基础建设设施完备,高效的通关效率及服务体系,完善的航班航线,运输物流服务发达,金融、资金、技术力量雄厚,以及多年的港口经营管理经验优势,这些使得香港港在相当一段时间内仍将作为泛珠三角港口群发展的龙头. 由于香港港与周边港口相比,存在收费过高,远离经济腹地以及土地资源紧张等劣势,而且近年深圳港、广州港等各港口的迅猛发展无疑是对香港港产生了巨大的直接威胁,削弱了香港港在国际港口中的竞争优势. 深圳港 深圳港是内地仅次与上海港的第二大集装箱 干线港,已经连续四年稳居世界第四大集装箱港口,其优良的建港条件,东部盐田港区位于大鹏湾内,港区遮蔽良好,锚地宽敞,水深充足,没有回淤,是天然良港.西部港区离珠江入海口近,2007年铜鼓航道开通,使西部港区拥有了自己的出海航道,进出西部港区的船舶将不必绕经香港水道.低廉的港口使用费以及从香港引进的先进管理模式,靠近珠江三角洲这一发达的

心得体会: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

心得体会: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指出要以城市群为主体构建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格局,创新引领率先实现东部地区优化发展,建立更加有效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这对东部沿海地区尤其是长三角地区的区域合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目前,长三角区域合作已经走过了区域的布局合作和要素合作阶段,深化至体制机制的创新,长三角一体化进入了深层次阶段。在长三角一体化向纵深推进的同时,仍存在一些较为突出的问题,如城市功能定位与分工不明晰,同质竞争仍较普遍,跨区域合作的过程中还存在一系列现实与隐形的壁垒,城际交通互联互通和一体化管理仍有较大差距,区域环境保护与治理的长效联动机制尚未建立等。 未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要通过设立更高层级的协调发展机构,建立多领域、多层次的协调发展机制。通过开展长三角城市功能协同发展研究,形成有序的城市职能分工体系。通过完善快速交通和同城化网络,构筑区域综合交通网络体系。通过设立环境监管治理制度和生态建设专项基金,构建长三角生态协同治理机制。同时,要加

强区域顶层设计和系统谋划,联动实施推进创新体系建设等重大战略,协同推进上海“四个中心”、全球科创中心、自由贸易区等重要功能区建设。在此过程中,作为长三角地区的重要一员,需紧紧围绕顶层规划体系、产业分工协作、创新要素培育、区域交通一体、生态协同治理和体制机制创新等方面,积极主动对接和支持上海长三角龙头作用的发挥,加速长三角区域一体化进程,共同推动长三角地区的高质量发展。 积极融入长三角顶层规划体系 首先,瞄准长三角区域顶层规划设计。注重立足需求,统筹全局,突出重点,有序实施,积极深化实施《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规划》,呼应《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2017-2035年)》,加强与周边城市的分工协作,促进空间体系一体化发展。其次,加强与周边区域的无缝衔接。在涉及重大基础设施、产业布局、生态维护时,要重视与上海及长三角其它地区的无缝衔接,为融合发展提供具有前瞻性、统一性、可操作性的发展蓝图。再次,提升内部功能板块的能级。为积极呼应长三角建设世界级城市群的目标,要继续提升城市群内部的发展层次和水平。加快落实“1+3”重点功能区战略,着力打造扬子江城市群经济增长极,推动沿海经济带、江淮生态经济区、

港口及港口群的现状和发展

港口及港口群的现状和 发展 文件编码(008-TTIG-UTITD-GKBTT-PUUTI-WYTUI-8256)

国际物流阶段论文 ——我国港口群的分布特点及发展问题的探讨 所学专业:物流管理 任课教师:彭东华 所在班级: 学生学号: 学生姓名: 日期:2010年6月2日 摘要 随着经济的逐步发展,我国形成了五大港口群,自北向南依次是环渤海地区、长江三角洲地区、东南沿海地区、珠江三角洲地区和西南沿海地区。 港口群在发挥装卸集装箱船货物的运输功能外,还将参与组织各个物流环节业务活动及彼此之间的衔接与协调,逐步成为全球国际贸易和运输体系中的物流基地。 在新一轮的国际物流竞争中,随着世界海运业的船舶向大型化和超大型化发展趋势,中国五大港口群及内河港口都面临一个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和挑战。 中国沿海所规划的环渤海、长江三角洲、东南沿海、珠江三角洲和西南沿海五大港口群布局,符合我国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政府及相关管理部门出台港口群战略部署,显然各港口群之间首先是分工与协作,其次强调彼此之间的公平竞争。 关键字 港口群、港口物流、港城物流、竞争、合作、发展 目录 一、港口以及港口物流的概念 (04)

二、我国港口发展现状及特点 (04) ㈠、我国港口发展现状 (04) ㈡、我国最近几年港口发展的特点 (05) 三、我国五大区域港口群 (05) 四、五大港口群之间物流合作与竞争体系 (05) 五、我国在港口发展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06) ㈠、港口物流基础设施方面存在的问题 (06) ㈡、我国港口物流发展中存在的物流系统化问题 (06) ㈢、我国港口物流在软环境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07) 六、我国港口发展应采取的战略和措施 (07) ㈠、建立港城物流合作与竞争体系 (07) ㈡、加快专业人才的培养 (07) ㈢、提高物流系统整体化、规模化程度 (08) ㈣、强化港口物流服务理念 (08) ㈤、五大港口群之间的竞争与合作 (08) 我国港口群问题的探讨 一、港口以及港口物流的概念 港口,作为一个从事货物装卸、搬运、储存以及加工的场所,其生产运作所形成的物流,就称为港口物流。货物的运输方式主要有铁路、公路、水运、航空、管道等,而港口在物流服务链中处于十分重要的位置。港口是一个货物的集散地和各种运输载体的换装点,是水运货物流动的“车站”,它是水路、陆路、铁路等运输的起点和终点。港口物流是一个特殊的物流产业,物流企业的产业分为三个层次:核心产业、形式产业和延伸产业,核心产业是货物的装卸;形式产业就是利用不同的装卸机械设备和安全保障体系的条件下完成对货物的装卸、运输、储

我国港口及港口群的现状和发展

国际物流阶段论文 ——我国港口群的分布特点及发展问题的探讨 所学专业:物流管理 任课教师:彭东华 所在班级: 学生学号: 学生姓名: 日期:2010年6月2日

摘要 随着经济的逐步发展,我国形成了五大港口群,自北向南依次是环渤海地区、长江三角洲地区、东南沿海地区、珠江三角洲地区和西南沿海地区。 港口群在发挥装卸集装箱船货物的运输功能外,还将参与组织各个物流环节业务活动及彼此之间的衔接与协调,逐步成为全球国际贸易和运输体系中的物流基地。 在新一轮的国际物流竞争中,随着世界海运业的船舶向大型化和超大型化发展趋势,中国五大港口群及内河港口都面临一个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和挑战。 中国沿海所规划的环渤海、长江三角洲、东南沿海、珠江三角洲和西南沿海五大港口群布局,符合我国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政府及相关管理部门出台港口群战略部署,显然各港口群之间首先是分工与协作,其次强调彼此之间的公平竞争。 关键字 港口群、港口物流、港城物流、竞争、合作、发展

目录 一、港口以及港口物流的概念 (04) 二、我国港口发展现状及特点 (04) ㈠、我国港口发展现状 (04) ㈡、我国最近几年港口发展的特点 (05) 三、我国五大区域港口群 (05) 四、五大港口群之间物流合作与竞争体系 (05) 五、我国在港口发展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06) ㈠、港口物流基础设施方面存在的问题 (06) ㈡、我国港口物流发展中存在的物流系统化问题 (06) ㈢、我国港口物流在软环境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07) 六、我国港口发展应采取的战略和措施 (07) ㈠、建立港城物流合作与竞争体系 (07) ㈡、加快专业人才的培养 (07) ㈢、提高物流系统整体化、规模化程度 (08) ㈣、强化港口物流服务理念 (08) ㈤、五大港口群之间的竞争与合作 (08)

中国沿海港口名称及长江港口名称

中国沿海港口的名称(自北向南) 辽宁省:丹东、大连、鲅鱼圈、营口、盘锦、锦州、葫芦岛、 河北省:秦皇岛、京唐、曹妃甸、天津、黄骅 山东省:东营、潍坊、莱州、龙口、蓬莱、烟台、威海、龙眼、石岛、海阳、青岛、日照、岚山注:以上是渤海湾及山东港口 江苏省:连云港、大丰、上海、 浙江省:乍浦、嘉兴、宁波、舟山、台州、温州 注:以上是长三角港口 江苏省:太仓、常熟、南通、江阴、张家港、泰州、镇江、扬州、仪征、南京 安徽省:马鞍山、芜湖、铜陵、池州、安庆 江西省:九江 湖北省:武穴、黄石、鄂州、武汉、嘉鱼、洪湖、石首、荆州、枝江 湖南省:岳阳 注:沿长江流域行驶的港口名称(长江港口) 福建省:宁德、福州、莆田、湄洲湾、泉州、厦门、漳州古雷港 广东省:汕头(揭阳)、汕尾、惠州、深圳、香港、广州、佛山、南沙(原番禺区)、东莞、中山、珠海、阳江、茂名、湛江、海安(与海口对立的港口) 广西省:梧州、北海、钦州、防城 海南省:海口、马村、洋浦、八所、三亚 台湾:高雄、台中、基隆、花莲 横琴岛在珠海,岙山在舟山,揭阳在汕头,大鹏湾在深圳,镇海、石浦在宁波 1、漳州古雷港:要求至少是3000吨的船才能去,并且一定要拖轮,船长在121米以下的船用一条拖轮,如果超出了121米,要用两条拖轮,并且是要从厦门调拖轮过来,一条拖轮拖一次大约是一万二左右,一进一出算两趟。所以相对而言,古雷港的码头费用很高 2、温州?台州港:这两个码头的船只能在4500吨以下才能进去装货。 3、东营和盘锦港:都是用车过地磅运货,装卸货会比较麻烦,通常船东会要求做板交接,并且东营港有要求船载重在5000吨以下,吃水6米以下。从2014年的1月7日开始,除了正常的资料外还要再附加一份生活污水处理资料证书才可以装货。 4、上海金山港:一定要3000吨以上的船才能靠,也要拖轮,码头费用较高,海事还查得严。 5、青岛丽星,丽东,黄岛红星码头,大连福佳:这些码头首次去装货时要审核资料,如Q88审核。相对手续会烦琐些,所以在确认装货之前要提前做审核。 6、长江内港:所有进长江的船都必需要引航员。船要过南京长江大桥的话船的桅杆高度要在27米以下。

长三角城市群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发展趋势分析(一)

长三角城市群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发展趋势分析(一) 编者按高新技术产业集群是长江三角洲新型工业化和接受国际先进制造业转移的有效方式。剖析区域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发展趋势是研究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发展规律的基础。长江三角洲由于独特的区位优势、人力资本优势及城市群的比较优势,正在迅速形成我国区域高新技术产业成长的地区竞争优势。这是推动长江三角洲产业升级和城市竞争力的重要力量。研究长江三角洲先进城市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的发展趋势,对构造我国区域高新技术产业国际竞争优势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研究了长江三角洲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发展趋势。 吸引有技术竞争力的世界跨国公司及其研发机构区域集聚是长江三角洲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竞争优势构建的重要组成部分 与传统产业集群不同,区域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对有技术竞争力的跨国公司和研发机构的区域集聚具有特别的依赖性。这在长江三角洲区域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发展中表现得十分突出。其一,高新技术供给能力是影响高新技术产品集群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高新技术、新知识的生产与供给能力即研发能力直接关系到区域高新技术产业集群水平。有技术竞争力的跨国公司及其研发机构的集中对区域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的作用不可低估。其二,形成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化扩散的制度安排是区域高新技术产业集群规模效应和溢出效应迅速形成的核心。这离不开有技术竞争力的跨国公司。其三,区域高新技术产业集群要求形成分工与合作的新技术、新知识供求机制。通过有技术竞争力的跨国公司和研发机构的集群进入,能促进区域高新技术研发的竞争合作新机制的形成,并能促进国内研发机构的集聚,形成研发活动的合作机制和学习机制。其四,在对有技术竞争力的跨国公司和研发机构的区域集群有效学习示范下,能促进本土科技企业和研发机构的迅速成长,形成本土科技企业和研发机构集群供给优势,进而进_步放大基于国际直接投资(FDI)的长江三角洲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的溢出效应。吸引有技术竞争力的跨国公司区域集聚是长江三角洲先进城市高新技术产业集群迅速形成的直接动因。这方面上海、苏州和无锡都取得了重要进展。上海园区集聚的跨国公司是该行业享有一定地位和技术竞争力的跨国公司。上海化工区总投资金额超过了80亿美元,30家企业几乎全是外商独资或中外合资,世界三大化工巨头英国石油、德国拜耳和巴斯夫公司在该园区集聚投资。而规划面积2平方公里的浦东微电子产业带,国际知名芯片公司集聚效应也十分明显,目前该园区建成或在建的微电子项目达到66个。其中,8家投资额过亿美元的企业,均以境外投资为主。包括:中芯国际30亿美元、宏力16.3亿美元、华虹NEC12亿美元、泰隆10亿美元、英特尔5亿美元、IBM3亿美元、威宇2亿美元、贝岭1.3亿美元。到2003年底,苏州吸引世界500强的91家企业投资了240多个项目,超1亿美元以上的项目超过100个。到2003年底,苏州吸引世界500强的91家企业投资了240多个项目,超1亿美元以上的项目超过100个。全市出口对外资的依存度接近100%,投资和就业的依存度均超过了40%。外商投资企业成为长江三角洲高新技术产业化的主体力量。苏州高新企业中,外商投资企业占了45%。苏州沿苏沪高速重点发展高新技术产业集群效应蓄势待发。无锡沿高速公路沿线IT产业集群和江阴港新材料产业集群发展势头很好,小天鹅、申达、华晶、威孚等重点企业集团,成为利用外资高新技术产业化的主导企业。华晶集团加盟香港华润集团,以设计、芯片制造、封装测试等为主业,成为无锡IC产业集群的重要微观主体。无锡沿高速公路沿线IT产业集群和江阴港新材料产业集群发展势头很好,小天鹅、申达、华晶、威孚等重点企业集团,成为利用外资高新技术产业化的主导企业。 吸引世界﹁流跨国公司参与了区域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微观基础再造,在无锡市区域创新体系建设中取得了的重要进展,世界一流的跨国公司已成为无锡IC产业集群的重要微观主体,成为无锡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微观基础再造的主要对象。目前无锡拥有世界500强跨国公司企业52家。无锡希捷集中了国际领先的研发技术和生产能力,硬盘驱动器的技术每三月更新一次。无锡电子、机械、化工、医药四大重点特色产业集群经济效应开始产生。通用电气、

珠三角港口简介

珠三角港口简介 深圳、香港、广州码头 目前深圳市大型港口企业如盐田国际、招商港务、赤湾港航、海星港口、蛇口集装箱、赤湾集装箱码头等均为中外合资企业。目前我们常接触的国际集装箱码头主要有盐田、蛇口、赤湾。其中盐田港含盐田西港区码头,赤湾与妈湾码头连在一起。各码头均有网上电子查询网站,可24小时查询到有关集装箱的实时资料。此外,还设有电子数据交换系统(EDI)和电子报表服务(e-Report),每日定时向船公司传送有关集装箱装卸、堆存等的最新动态。 SCT??YICT??CCT??MAWAN 盐田港区目前已建成9个集装箱专用泊位及4个通用泊位,已有34家世界着名船公司挂靠盐田港,盐田港的建设有一期(2个集装箱专用泊位)、二期码头工程(3个集装箱专用泊位)及三期码头工程(4个集装箱专用泊位)。盐田港西港区(YWT)主要是弥补盐田不能靠驳船这一缺陷而建立的,它位于深圳盐田国际集装箱码头(YICT)的西部,现有1万吨级泊位、万吨级泊位各1个,以经营支线集装箱船舶业务为主。盐田与蛇口港间距离约是35公里,因此如在盐田提不到柜而在蛇口或梅林等箱站提柜时,将会产生至少额外二个多小时的拖柜时间及异地提柜费用。深圳海关总辖大鹏海关及蛇口海关,关区号是一致的。(深圳海关关区包括深圳、惠州两市) 蛇口集装箱码头与珠江流域和华南沿海各主要港口连为一体,开发支线和驳船运输的条件得天独厚。今天,蛇口集装箱码头已经成功开发了往返蛇口与珠江三角洲的“珠三角公共驳船快线”,服务范围涵盖黄埔、顺德、江门、中山、珠海、佛山等主要码头。目前蛇口“珠三角快线”驳船经营人有新柏鸿船务有限公司、水陆集运容奇有限公司、广运船务有限公司、厦门鹭丰船务有限公司、浩达船务有限公司等,具体到哪个地区码头要看交通厅船舶批文上驳船公司有没有申请这个服务。为安全起见,无论是有吊机的驳船,还是自航驳船,如果所装集装箱的总重量超过驳船载重量的百分之八十,蛇口集装箱码头将拒绝装船操作,海事处将会抽查,如果违规操作会有巨额罚款。蛇口港建设分一期工程(蛇口三突堤1#、2#泊位)、二期工程(3#、4#泊位),三期工程也正在规划之中(5#号泊位也已经投入使用)。招商港务也位于蛇口港区,从事港口装卸、货运代理、陆路运输拖运及驳船支线服务业务。SCT码头一直与招商港务在集装箱泊位的使用上互相合作。 赤湾港航和赤湾集装箱码头所经营的码头均位于深圳西部赤湾港区,赤湾港航从事散杂货及集装箱的港口装卸和仓储、运输等业务;赤湾集装箱码头有5个集装箱班轮泊位和1个驳船泊位,从事集装箱的港口装卸、仓储运输等业务。深圳海星港口位于妈湾港区,有6个泊位。主要经营钢材、粮食、矿砂、木材、散装水泥、花岗岩等散杂货及集装箱运输。“华南驳船快线”则是SCT和CCT的合作项目,旨在为当地货主及班轮公司提供一条更为便捷、经济的快速通道。2003年,随着“快线”服务覆盖范围逐渐发展到了华南沿海各主要码头,“珠三角公共驳船快线”也就水到渠成地改为了“华南公共驳船快线”。目前,“华南公共驳船快线”的服务已覆盖至广州(黄埔)、顺德、江门、中山、南海、佛山、湛江、茂名、珠海、广西等13个港口,并将于不久延伸至海南、澳门等地区。 广州港口基本知识介绍 广州港沿岸多达十几个港口码头,分别有广州集装箱码头公司新沙港区(简称新沙)、黄埔港务公司码头(简称旧港)、广州市东江口码头有限公司(市港澳码头)、外运码头、广州集装箱码头公司(简称集司)、广裕、乌冲、新风、建祥、嘉利、穗港、全通、广保通、罗冲围、东江外运仓码头等,外围还有莲花山、南沙码头等。既是散什货集散地也是集装箱集散地,其是广东、广西、湖南、江西、云南、贵州六省公路、铁路的交通枢纽,也是珠江、北江、西江出海交汇地,深具要塞意义。 A广州港口的优、缺点:

深度解剖中国五大港口群 环渤海港口群投资过度

2017年9月4日港口行业专题报告 深度解剖中国五大港口群:环渤海港口群投资过度 -----港口整合篇(上) 摘要: ● 环渤海的3500亿固定资产及在建工程为长三角和珠三角4-5倍。根 据我们统计的超过30个中国大型港口数据,目前环渤海地区因干散货吞吐量庞大,总吞吐量高于长三角和珠三角约一倍以上的水平,但是环渤海港口群固定资产及在建工程已达到惊人的近3500亿的规模,较长三角和珠三角港口群的4-5倍,利息支出和折旧费用将大幅承压总体回报率。 ● 环渤海未来三年投资计划依然庞大,区域性港口整合势在必行;长三 角和珠三角总体盈利情况良好。我们认为环渤海港口群投资过剩,部分港口债务负担过重。如执行未来三年投资计划(总计约600亿)将进一步恶化竞争环境。我们认为区域性港口整合势在必行,这将帮助合理有效利用环渤海港口资源,减少区域港口间的恶性竞争。2017年6月,我们很欣慰的看到招商局集团计划主导辽宁省港口整合。最后,我们预计长三角和珠三角港口群总体盈利情况较健康,未来大型港口回报率有望保持平稳或小幅走高。 徐运义 张文 兴业研究 兴业研究 分析师 分析师

●港口需求增速放缓为主基调。考虑到2016年下半年的高基数和港口 货物需求端的不确定性,我们认为2017-18年港口吞吐量增速小幅放缓可能性较大。我们预计集装箱,干散货和油品增速放缓至个位数。 ●港口权益和债券概况。债券方面:港口企业为区域性垄断商业模式, 一般现金流情况较好,我们认为部分高收益债品种具备一定的投资价值。从港口存量债券来看,丹东港集团、江苏大丰海港、营口港务集团和珠海港控股集团旗下相关债券收益率较高,主要因为财务杠杆较高且盈利情况较一般。权益方面:由于珠三角、长三角业务量边际改善更大,区域内港口公司涨幅要明显好于环渤海尤其是东北地区港口公司。除了基本面因素外,大湾区和雄安新区概念也刺激了珠海港,深赤湾和唐山港等权益今年以来的表现。中长期来看,考虑到航运企业大船化趋势,我们认为珠三角和长三角地区部分大型集装箱深水港口具备一定的投资价值。 2

中国五大港口群

中国五大港口群发展的特点及发展的重点货种 环渤海地区港口群主要由辽宁、津冀和山东沿海港口群组成,服务于中国北方沿海和内陆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 特点:作为我国重要的能源、原材料生产基地,其腹地煤炭、矿产资源十分丰富,同时,东北、华北也是我国重要的重化工业基地。虽说与长三角、珠三角相比,环渤海区域经济发展相对落后,但由于第一产业及第二产业中采掘业、冶金和石油化工等重化工业所占比重较高,对港口经济的发展,带来了极大的潜力。统计显示,环渤海港口群腹地工业增加值增长速度从2004年开始超越珠三角和长三角,而且该趋势仍在继续中。同时,2001-2005年期间,环渤海投资增速也连续五年超过25%。固定资产投资的高速增长为环渤海区域未来经济长期增长打下基础. 重点货种:煤炭、集装箱、油品、粮食、滚装 长江三角洲地区港口群依托上海国际航运中心,以上海、宁波、连云港港为主, 服务于长江三角洲以及长江沿线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 货种:集装箱、煤炭、矿石、钢材、石油、陆岛滚装 东南沿海地区港口群以厦门、福州港为主,服务于福建省和江西等内陆省份部分地 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和对台“三通”的需要。 特点:东南沿海港口群全部集中于港口岸线资源丰富、优良深水港湾众多的福建省,由厦门港、福州港、泉州港、莆田港、漳州港等港组成。 重点货种:粮食、陆岛滚装 珠江三角洲地区港口群由粤东和珠江三角洲地区港口组成,依托香港经济、贸易、 金融、信息和国际航运中心的优势,在巩固香港国际航运中心地位的同时,以广州、深圳、珠海、汕头港为主,服务于华南、西南部分地区,加强广东省和内陆地区与港澳地区的交流。珠江有八大口入海,河网水系发达,港口众多,水上交通极为便利。改革开放20年来,珠江三角洲初步建立起了市场经济体制和外向型经济体系。珠江三角洲人思想解放,改革开放的思想深入人心,从而最早形成了思想意识和经济体制的优势。 特点:一是发展速度快。不仅原中央所属的港口规划起点高,基建力度大,设施上马快,投产运营好,不少地方港口的建设速度和规模也异乎寻常。以深圳的蛇口、赤湾、妈湾等港区为例,都是10年之间拔地而起的;其他如珠海、惠州、中山、茂名、南海等港口同样成长迅速,这些地方港口的功能、规模和效率都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准,成为港口群中一支重要的新生力量。 二是大小港口各显其能。虽然珠三角具有良好的建港资源,但各地在建设和发展港口的进程中,不是盲目拔高自己,求大求全,而是根据本地区经济发展的整体水平、港口所处的位置、进出货物的数量和流向,因地制宜地建设相应等级的码头(泊位)。除广州、深圳等港口大进、大出、大手笔外,其他像中山、太平、南海的集装箱码头,茂名的原油码头,都是小中见大的典范。 三是多力并举。港口建设周期长、投资大、回报低,在国家财力紧张的情况下,除保证

长三角地区物流发展情况调研

长三角地区物流发展情 况调研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长三角地区物流发展情况调研 刘贺物流管理1024班学号25 [摘要] 长三角区域是我国近年来经济发展领先的区域,随着长三角经济一体化程度越来越高,长三角区域港口物流随之迅速发展。本文提出长三角区域港口物流业发展现状和发展特点,并指出长三角区域港口物流业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 长三角区域;港口物流;港口发展 1 近年来,现代港口物流在传统港口物流的基础上已经有了很大的飞跃。传统港口物流实现的是“港到港”的服务,而现代港口物流要求的是“门到门”的服务。这就要求构筑与港口物流业发展相配套的现代综合运输网络体系,进一步拓展港口物流业务。在功能上,现代港口物流不再只具有简单的装卸搬运功能,由于采用了现代化的通讯技术和自动化运输、仓储等技术,同时还具有运输、中转、仓储、加工包装、分拣、配送、信息处理、保税以及其他各种辅助服务功能,从而使港口从交通枢纽转变为内涵更广、层次更高的物流网络节点。港口群在发挥装卸集装箱船货物的运输功能外,还将参与组织各个物流环节业务活动及彼此之间的衔接与协调,逐步成为全球国际贸易和运输体系中的物流基地。长江三角洲地区港口群依托上海国际航运中心,以上海、宁波、苏州港为主,服务于长江三角洲以及长江沿线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在新一轮的国际物流竞争中,随着世界海运业的船舶向大型化和超大型化发展趋势,长三角区域港口物流面临一个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和挑战。 2 长三角区域港口物流发展现状

长三角区域指以上海为中心的大都市经济圈,包括上海市,江苏的南京、苏州、无锡、常州、镇江、扬州、南通、泰州,以及浙江的杭州、宁波、湖州、嘉兴、绍兴、舟山、台州,共计16个城市,该区以仅占全国 %的土地面积,%的人口,创造了占全国近 20%的国内生产总值,近35%的进出口总额,近35%引进外资总额,以及占总数50% 以上的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长三角区域被认为是我国目前经济发展速度最快、总量规模最大、内在潜质最佳、发展前景好的经济区,加快这一区域的发展,必将带动、牵引和辐射整个华东地区、长江经济带乃至全国经济的快速发展。[2] 长三角区域港口物流发展的优势 1.良好的地理位置和港口条件 长江三角洲地处我国T 字型生产力布局轴线的结合部,是联结沿海和中西部地区的天然纽带,在长江流域与沿海及国外的运输联系中,该区域起着江海陆联运中枢的作用;同时长江下游是长江干流上的深水泊位分布区段,南京以下全年可通航两万吨级船舶,安庆以下全年可通五千吨级船舶,因而本区是长江沿岸与沿海及远洋的部分大宗内外贸易货流中转运输的枢纽地域。其次,长江三角洲临近西太平洋航线,随着世界经济重心向西太平洋和亚太地区的转移,依托上海国际航运中心,本区将成为长江流域与环太平洋区域经济联系的重要门户。 2.畅通的集疏运条件 长三角地区已初步形成了密集的铁路公路网,交通十分便捷。公路在现已建成的以沪宁、沪杭、杭甬为骨干的高速公路网的基础上,正积极推进“321”战略,打造“半日交通圈”。“321”战略是指在长三角都市圈内中心城市“3小

长江三角洲城市群规划及发展

长江三角洲城市群规划及发展

一、长江三角洲及城市群的概述 ?长江三角洲位于我国东部沿 海、沿江发达地带,长江三角 洲城市群交汇部,区位优势突 出,经济实力雄厚,其核心城 市上海是世界最大城市之一。 其总面积约为5万平方公里。这 里是我国河网密度最高的地区, 平均每平方公里河网长度达4.8- 6.7公里。平原上总共有湖泊200 多个。长江三角洲河川纵横, 湖荡棋布,农业发达,人口密, 城市众多。在全国经济中占有 重要地位,号称中国的“金三 角”。其主要城市有上海、南 京和杭州等。长江三角洲既是 地理区域又是经济区域。

长三角城市群经济领先区域 ?近年来,长三角以其良好的基础 设施、发达的科技教育和日趋完善 的投资环境,成为国内外投资者关 注的“热土”。2004年上半年,这 一地区以占全国2%的陆地面积和约 占10%的人口数量,创造了全国 26%的GDP,完成了全国37%的外贸 出口额,吸引了全国52%的实收外 资,其经济总量领先于我国另外两 大城市群——珠江三角洲和京津唐 地区。 ?近年来长三角占中国经济总量也 由不足1/5提升到接近1/4,尤其是 苏北和浙西南将成为最具增长潜力 的地区,对拉动整个地区经济增长、 促进长三角核心地区产业配置有极 其重要的作用。

长三角城市群发展区域 ?长江三角洲城市群是世界第六大城市群,根据城市发展理论 和对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趋 势与走向的分析,目前长江三 角洲城市群的发展已进入城市 带发展规律的第二阶段。即着 重发展中心城市城郊地区,加 强城市功能定位,加快整个城 市带城市网络高级化。

1.长三角城市群经济社会整体发展策略 ·区域内具有综合服务功能的核心城,上海。 ·区域内新兴的中心城市,如苏州、无锡。 ·区域内重要功能型城市,如旅游与加工产业中心苏州、无锡,行政文化和商业中心南京、杭州,港口集散中心宁波、舟山、大小洋山等。 ·区域内欠发达地区中心城市,如上海的崇明、苏北的扬州、南通,浙北的嘉兴、湖州。 ·区域内中心城市的郊区城镇;如上海的松江,杭州的萧山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