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铁路技术经济优势共127页

合集下载

高速铁路技术经济优势

高速铁路技术经济优势

高速铁路技术经济优势1、经济快捷高速铁路技术水平的最大优势在于其速度快,这是高速铁路区别于普通铁路的最主要标志。

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高速铁路的速度都在不断提升。

法国、日本、德国、西班牙和意大利高速列车的速度也有进一步提升。

如果进一步调整,高速铁路的运行速度可以达到350~400 km/h。

与航空运输相比,高速铁路的竞争力在于其便于旅客出行、车次便利、受天气影响小。

2、安全舒适1.安全安全是当今人们出行选择交通运输方式时最关心的因素之一。

而高速铁路是在全封闭的环境中自动运行的,再加上一系列完善、可靠的安保措施,其安全程度远远高于其他交通工具。

高速铁路不仅安全性高,而且速度非常快,每趟列车大约相隔4 min,基本上可以做到旅客随到随走,不存在旅客滞留、购票难等情况。

同时,为便于旅客乘车,高速铁路基本上是规律化运行的。

另外,高速铁路运行平稳,车内基本设施齐全、座席宽敞,车内很安静,旅客在车内可以享受愉快的旅途生活。

2.舒适随着人们经济水平的日益提高,乘坐交通工具的舒适程度也成为人们出行选择交通工具的一个重要指标。

在这方面,高速铁路更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其线路平顺、稳定,列车运行平稳,震动和摆动幅度很小,而且每位旅客所占有的活动空间与汽车和民航相比都大得多,再加上设施先进、装备齐全,使乘坐高速列车出行非常舒适。

3、拉动城市发展高速铁路的另外一个技术优势是运量大。

在我国,以京沪高速铁路为例,京沪高铁设计运输能力为年单向发送旅客8 000万人,平均每天约为22万人。

此外,高速铁路作为城市发展的催化剂,对于城市功能的外拓、产业的升级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从高速铁路建设发展所形成的区域来看,其城市能级远远大于其他交通方式所形成的区域,因此,高速铁路对城市发展具有较大的拉动作用。

4、全天候运行高速铁路采用的是先进的列车运行控制系统,全部采用的是封闭性的自动控制系统,一般来说不会受天气条件的影响和限制。

与其他运输方式相比,高速列车有着按规定时间发车、运行与到达等优势。

机车车辆高速铁路的主要技术特征

机车车辆高速铁路的主要技术特征

高速铁路的主要技术特征与高速动车组铁道部高速铁路办公室范钦海2003年4月16日一、高速铁路的技术经济优势世界交通运输的发展史,从根本上讲就是以提高速度为主要目标的技术开发史。

由于火车速度高于轮船和马车,上世纪后半叶和本世纪初,铁路得到了大发展,井促进了整个社会经济的进步。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汽车和石油工业蓬勃发展,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中高速公路异军突起,航空运输日新月异,机型不断更新;铁路为之受到挑战,一度被视为“夕阳产业”。

在这种形势下,迫使铁路部门加快了提高行车速度的步伐,高速铁路应运而生。

经过半个多世纪的探索与试验,高速行车技术首先在日本取得了重大突破。

1964年10月1日最高时速210公里的东海道新于线的开通,标志着高速铁路技术已进入实用阶段,揭开了发展高速铁路的序幕。

十九年后法国又建成了最高时速270公里的东南新干线,它以低造价,旅行速度超过200公里/小时的世界纪录,将高速铁路技术推向了—个新的发展阶段。

这两条新干线不但是高速铁路不同发展阶段的标志,还以其明显的社会经济效益,先进的技术装备及优良的客运服务,享誉于全世界。

高速铁路为繁重的旅客运输开辟了新途径,已成为世界旅客运输发展的共同趋势,铁路亦为之受到了各国政府的重新重视。

图1为欧洲高速铁路的定义。

图 2与图3为欧洲对旅行时间、速度、运距的研究。

图1 欧洲高速铁路的定义图 2 欧洲关于旅行时间与速度、优势运距的研究图3 不同速度列车的优势运距高速铁路是当代世界铁路的一项重大技术成就,它使铁路固有的技术经济优势得以有效的发挥。

与其他交通运输方式相比,具有以下明显的十大优势:—、全天候。

高速铁路不受恶劣气候条件限制,列车按规定时刻到发与运行,规律性很强。

这是飞机、汽车及其他交通运输工具所不及的。

二、运能大。

输送能力大是高速铁路的主要技术优势之一。

目前各国高速铁路几乎都能满足最小行车间隔4分钟及其以下的要求。

日本东海道新干线高峰期发车间隔为3分半,平均每小时发车达11列,在东京与新大阪间的两个半小时的运营路程中,开行“希望”号1列、只停大站的“光”号7列以及各站都停的“回声”号3列,每天通过的列车达283列,每列车可载客1300多人,年均输送旅客达1.3亿人次,待品川站建成后,东京站每小时可发车15列。

高速铁路的经济贡献及发展趋势简述

高速铁路的经济贡献及发展趋势简述

高速铁路的经济贡献及发展趋势简述高速铁路的经济贡献及发展趋势简述摘要铁路是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产物,是促进世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

高速铁路是高新技术在铁路上的集中反映,它使交通运输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是当代经济、社会、科技、交通发展的必然产物。

它与汽车和民航等运输方式相比较,具有输送能力大,安全可靠,旅行舒适度高,受气候变化影响较少,节省石油和土地资源,保护生态环境,摆脱交通堵塞等优势,是解决大通道上大量旅客高速输送问题的最有效途径,将成为世界各国铁路的发展趋势。

我国是发展中国家,人口众多,物资量巨大,因此对铁路需求巨大。

而中国铁路曾经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客运速度慢、运输能力严重不足,“一票难求、一车难求”的现象十分突出,铁路已然成为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而由于高速铁路相对具有运载能力大、运行速度快、运输效率高等特点,因此高速铁路越来越受到重视,将对社会经济做出巨大贡献,具有良好发展前景。

一、高速铁路对社会经济发展的作用1.高速铁路建设拉动内需到2012年,我国铁路营业里程达到11万公里以上,其中新建高速铁路达到1.3万公里。

邻近省会城市形成1至2小时交通圈,省会与周边城市形成半小时至1小时交通圈,北京到全国绝大部分省会城市形成8小时以内交通圈。

到2020年,我国铁路营业里程将达到12万公里以上。

其中,新建高速铁路将达到1.6万公里以上,加上其他新建铁路和既有线提速线路,我国铁路快速客运网将达到5万公里以上,连接所有省会城市和50万人口以上城市,覆盖全国90%以上人口,“人便其行、货畅其流”将成为现实。

2009年我国铁路完成基本建设投资6000亿元,2010年计划投资额达8235亿元。

而在2010年至2012年的3年内,高铁计划投资额为9000亿元。

据测算,假定某年铁路基本建设投资额为6000亿元,能产生2000万吨钢材、1.2亿吨水泥的实际需求,能够提供600万个就业岗位;另有1000亿元的机车购置及更新改造投资,还将消耗钢材500万吨,并且提供80万个就业岗位;同时还将拉动机械、冶金、建筑、橡胶、合成材料、电力、信息、计算机、精密仪器等一条万亿元产业链的发展。

高速铁路的技术经济优势

高速铁路的技术经济优势

世界各国高铁建设第三阶段
日本高速铁路


世界上首条出现的高速铁路是日本的新 干线,于1964年正式营运。日系新干线 列车由川崎重工建造,行驶在东京-名 古屋-京都-大阪的东海道新干线,营 运速度超过每小时200公里。 日本的高速铁路“新干线”诞生于1964 年。当时的东京至大阪“东海道”线仅 用8年时间就收回全部投资。近40年来, 新干线技术不断进步,已经构成了日本 国内铁路网的主干部分。

高铁不仅改变了法国的经济面貌,也改变了法国人的 生活。高铁以小时而非以里程计算旅程,与公路和航 空运输展开竞争,拉近了大城市之间的距离,沿途城 镇吸引力大增,经济获得了长足的进步,里尔、图尔、 马赛等城市的房价因此而大幅上升。据统计,每天有 6.5 万人在不到一个小时的旅程内奔波于家庭和工作 地点之间。米歇尔和伊莎贝尔夫妇喜欢住在离巴黎45 分钟车程的旺多姆乡村,15年来,米歇尔每天起早贪 黑,与高铁“车友”们一起到巴黎上班,天黑回家, 而伊莎贝尔则在家照顾孩子,一家和和睦睦。玛丽亚 在巴黎上班,家住地中海沿岸的蒙彼利埃市,10年来, 每个周末乘坐高铁往返1500公里,单程只须3小时。 她说:“如果没有高铁,我根本不可能来巴黎上班。

另一个比较严重的问题是马赛隧道的消 防问题。由于法国有关法规规定,只有 10公里以上的隧道才装备消防设备,而 马赛隧道只有7835米,因此除了在列车 车头挂有灭火器以外,隧道里没有任何 消防设施。不少乘客反映,万一列车在 隧道里发生火灾,后果不堪设想。为此, 他们强烈要求铁路当局解决隧道消防问 题。

如学生在假期可以购买廉价的火车通用月票 周游法国和周游欧洲。国营铁路公司利用假 期旅客增多变相提价,在法国绝无可能。这 就给铁路经营带来种种困难,也是造成亏损 的原因之一。反过来,铁路公司要求国家解 决其亏损问题。政府便提出了“计划合同” 的办法,让铁路公司把投资技术改造与经营 部分分开,政府只负责解决经营亏损部分。 亏损仍然解决不了,国家又决定将铁路公司 一分为二,投资与技术改造分为两个公司。

高速铁路技术的创新发展与经济影响

高速铁路技术的创新发展与经济影响

高速铁路技术的创新发展与经济影响
一、引言
随着科技的进步,高速铁路技术也在不断创新发展,对经济社会的影响越来越大。

本文将从技术创新、建设成本、运营效率等方面探讨高速铁路技术的发展对经济的影响。

二、技术创新
1. 列车设计
高速铁路列车的设计水平不断提升,采用先进的轨道、牵引、供电技术,使运行速度更高、安全性更好。

2. 信号系统
高速铁路采用先进的信号系统,能够实现列车的自动控制和调度,提高列车的运行效率。

三、建设成本
高速铁路的建设成本较高,但其投资回报率也相对较高。

高速铁路的建设可以促进经济发展,改善交通状况,拉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四、运营效率
1. 时间效率
高速铁路的运行速度快,能够大大缩短乘客的出行时间,提高出行效率。

2. 能源效率
与传统交通工具相比,高速铁路的能源利用效率更高,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

五、经济影响
高速铁路的发展对经济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促进城市之间的联系和交流,推动地区经济发展。

2.刺激相关产业的发展,如铁路设备制造、旅游业等。

3.提高区域经济的竞争力,吸引更多投资和人才流入。

六、结论
高速铁路技术的创新发展对经济的影响是全方位的,不仅提高了出行效率,也对相关产业的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

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创新,高速铁路将进一步推动经济的发展。

以上是关于高速铁路技术的创新发展与经济影响的详细分析,希望能够为大家带来启发。

我国高速铁路的技术经济优势分析

我国高速铁路的技术经济优势分析

我国高速铁路的技术经济优势分析孟庆南郑州大学管理工程学院【摘要】在综合交通体系中,高速铁路的技术经济优势尤为显着,这引起世界各国对高速铁路的关注。

建设高速铁路,已成为世界潮流。

本文立足中国国情,从多个角度对中国高速铁路与相关运输方式的技术经济特征进行分析比较,指出了我国发展高速铁路的必要性。

【关键词】高速铁路技术经济优势比较1964年,第一条高速铁路———东海道新干线诞生于日本。

东海道新干线通车后显示了巨大威力,每天运送旅客高达6万多人次,10年后,日运客量更是达到34万人次,大大缓解了日本干线铁路运输的压力。

高速铁路是世界“交通革命”的一个重要标志。

一、中国国情需要高速铁路发挥其技术经济优势中国作为一个典型的大陆性国家,内陆深广,幅员辽阔,经济联系和交往跨度大,加上人口众多,且分布严重不均匀,这就决定了中国需要有一种强大的交通运输方式来加强不同区域的经济联系。

中国虽是世界第三能源大国,可人均能源占有率很低,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十分之一。

石油进口对外依存度逐年提高,2010年超过55%,预计2020年将超过美国,达到60%-70%。

石油作为不可再生能源,一旦供应中断,中国将陷入严重的能源危机。

这种形势下,中国发展资源节约型交通运输体系迫在眉睫。

就目前经济发展阶段来说,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我国无法避免能源持续消费增长,未来能源安全形势将会变得越来越严峻,我国只有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模式,才能尽快步入能源消费的健康轨道。

而铁路属于资源节约型运输方式,加快铁路发展和转变经济发展模式是相互推动、相互促进的。

我国处于城镇化进程的加速期,到2020年将提高到60%左右。

以前有句话说“要想富,先修路”,可见交通的发展是在城镇化过程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城镇化与城市发展过程中,需要运能大的轨道交通来解决高密度、高强度的旅客运输需求,而如果地区铁路系统发展滞后,无疑会严重制约城镇化与城市发展进程。

经济快速增长,人口规模大爆发,城市化进程加快,这些是当前我国经济的主要特征,也是助推能源消费增长的重要因素。

浅析高速铁路的技术经济优势

浅析高速铁路的技术经济优势

【推进铁路跨越式发展】浅析高速铁路的技术经济优势廖 弘(广州铁路(集团)公司党校,广东广州516000)【中图分类号】U292191+5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8279(2006)01-0041-02 速度是一项指标,一种资源,更是一种财富。

在当今运输市场的激烈竞争中,谁拥有高速度,谁就占据了市场的制高点,就拥有了发展的主动权。

世界高速铁路的发展历史已充分证明了这一点。

我国铁路目前的运输速度还不高, 2004年,我国旅客列车平均旅行速度为6414km/h,旅客列车平均技术速度为7317km/h,直达特快旅客列车的旅行速度为11912km/h,旅客列车最高运行速度为200km/h;货物列车的旅行速度为3215km/h,货物列车的技术速度为4617km/h。

我们要抓住时机,加速发展高速铁路,这是铁路跨越式发展的一项重要战略任务。

经过高速铁路的运营实践,各国逐渐趋同对“高速铁路”的简单定义,即“运营速度达到250km/h及以上的铁路。

”高速铁路具有的一系列技术经济优势得到了世界各国的高度评价,主要表现在以下十个方面:一、输送能力大输送能力大是高速铁路的主要技术优势之一,具体体现在密度、速度、定员这三方面。

密度方面。

目前各国高速铁路几乎都能满足最小行车间隔4min及其以下(日本可达3min)的要求。

速度方面。

速度是高速铁路技术水平的最主要标志,各国都在不断提高列车的运行速度。

法国、日本、德国、西班牙、意大利、韩国、英国的高速列车最高运行速度均达到了300km/h。

如果作进一步改善,运行速度可以达到350~400km/h。

定员方面。

高速铁路速度高,并不等于定员少。

如新干线列车的平均定员为1178人,最高为1634人,最低为 辩证思维方法如果在企业管理中能够灵活运用,则会有助于提高领导艺术和领导方法。

五、确立创造性思维方式。

创造性思维是运用已知的信息,突破常规,以独特的视角发现或产生某种新颖、独特的具有企业效益、社会效益或个人价值的新事物、新思想的思维活动。

高速铁路的优势

高速铁路的优势

高速铁路的优势1运行速度高速度是高速铁路的技术核心,也是其主要的技术经济优势所在。

高速铁路是陆上运行距离最长,运行速度最高的交通运输方式。

近几年相继建成的高速铁路,其最高运行速度都在300~350km/h左右,预计几年内将突破350km/h。

如果旅客出行的附加时间以高速公路为零,高速铁路为1.0h,航空为2.5h(上飞机前1.5h,下飞机后1.0h),汽车平均运行速度取120km/h,飞机巡航速度取700km/h,高速铁路最高运行速度分别取210km/h,250km/h,300km/h和350km/h,从旅客总的旅行时间进行比较,最有利吸引范围为:小汽车:优势距离在200km以内;航空:优势距离在1000km以上。

高速列车:速度为210km/h,优势距离仅为300-500km;速度为250km/h,优势距离为250—600km;速度为300km/h时,优势距离为200—800km;速度为350km/h时,优势距离为180—1100km。

2运输能力大高速铁路旅客列车最小行车间隔可以达到3分钟,列车密度可达20列/h。

每列车载客人数也比较多,如采用动力分散方式及重联客车,其列车定员可达1,200—1,500人/列,理论上每小时的输送能力可以达到2×24,000—2×30,000人。

四车道的高速公路每小时的输送能力约为2×4,800人,2条跑道的机场每小时的吞吐能力约为2×6,000人。

可见高速铁路的运输能力是高速公路和民用航空等现代交通运输方式不可比的。

表1 广铁集团已开通的高速铁路发送旅客量(单位:万人):随着经济的发展及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其潜在的客流量是很大的。

我国需要发展高速度、大运量的公共交通体系:高速铁路运输能力大的特点在我国将得到充分发挥。

3安全性能好安全是人们出行选择交通运输方式的首要因素。

尽管各种现代交通运输方式都竭力提高自身的安全性能,但交通事故仍时有发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