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业类——蚕桑技术510311

合集下载

普通高职高专专业参考目录(试行)

普通高职高专专业参考目录(试行)

普通高职高专专业参考目录(试行)
此目录仅供在公开招聘岗位条件设置中对于高职高专学历层次专业条件设置的参考。

目录中的专业都有自己的专业代码,两位数的代表学科门类,如51农林牧渔大类;四位数代表专业类别,如5101农业技术类;六位数代表专业名称,如510101作物生产技术专业。

在进行岗位条件设置时,对于本岗位所涵盖哪些专业要表述清楚,例1:“35周岁以下,全日制大专及以上学历资源环境与安全大类专业”,此条件设置的专业即为52下所涵盖的所有专业,即5201资源勘查类—5209安全类;例2:“35周岁以下,全日制大专及以上学历铁道运输类专业”,那么所涵盖的专业为6001代码下的所有专业,即600101铁道机车—600113动车组检修技术;例3:“35周岁以下,全日制大专及以上学历铁道车辆专业”,那么仅为600102铁道车辆这一个专业符合招聘条件。

普通高等学校高等职业教育(专科)专业目录(2015年)。

蚕桑养殖技术与疾病防治

蚕桑养殖技术与疾病防治

蚕桑养殖技术与疾病防治蚕桑养殖是一项重要的农业产业,具有丰富的经济价值,对于提高农民收入和发展农村经济具有积极作用。

然而,在蚕桑养殖过程中,疾病常常成为影响生产的重要因素。

因此,掌握蚕桑养殖技术和疾病防治措施,对于提高蚕桑养殖效益至关重要。

本文将以蚕桑养殖技术为主线,探讨蚕桑养殖过程中常见疾病的防治方法。

一、蚕桑养殖技术1. 繁殖与选种蚕桑繁殖一般采取种蚕繁殖,通过对种蚕的选择与培育来获得优良的种源。

种蚕的选种应该遵循以下原则:优良的品种特性、抗病性强、高产、生长周期短、耐逆性好等。

此外,蚕桑养殖要注意定期的更新血统,避免繁殖过程中产生近亲交配,从而提高蚕桑的品质和产量。

2. 土壤准备与种植蚕桑生长需要适宜的土壤环境。

在选择桑树种植地区时,应该选择肥沃的土壤,并进行良好的土壤准备工作,包括耕地翻松、施加有机肥料等。

在桑树的种植过程中,要注意株距的合理布置,保证每株桑树有足够的生长空间和采光条件,以确保蚕桑的正常生长。

3. 饲养与管理在蚕桑养殖过程中,饲养与管理是关键环节。

首先,饲养环境要保持干燥、通风和清洁,以避免疾病的滋生。

其次,蚕桑的饲料要保证充足和优质,包括桑叶的选择和喂养时间的控制。

此外,蚕室的温度和湿度要适宜,要根据蚕室内外温度的变化及时调整温度。

对于幼虫和蛹期的蚕桑,还要注意喂养和补给适量的营养饲料。

二、常见疾病的防治方法1. 细菌性病害的防治细菌性病害是蚕桑养殖中常见的疾病之一。

防治细菌性病害的措施主要包括:加强卫生管理、加强蚕房通风、合理调节湿度、增强蚕桑的抗病能力等。

另外,还可以采用药物预防和治疗相结合的方法,选用适宜的药剂对病害进行防治。

2. 真菌性病害的防治真菌性病害是蚕桑养殖中另一个常见的疾病。

预防和控制真菌性病害的方法包括:严格控制蚕室的湿度,保持干燥通风;合理施肥,避免土壤酸碱度的变化;及时清理病害发生地的残渣等。

一旦发生真菌性病害,应采取及时有效的药物防治措施,避免病害的扩散和影响。

蚕桑技术专业

蚕桑技术专业

蚕桑技术专业
专业简介
学科:农林牧渔大类
门类:畜牧兽医类
专业名称:蚕桑技术专业
专业信息
培养目标:培养蚕丝业从事高产家蚕饲育,蚕丝、蚕桑等产品的加工工艺处理,现代蚕丝业管理与营销等技术指导和生产管理的高级应用性技术人才。

主要课程:土壤肥料、桑树培育、蚕桑良种繁育、桑蚕饲育、桑树保护、蚕病诊断与防治、茧丝工艺、蚕桑副产品加工、蚕业经营与管理等。

专业就业状况
毕业生由学校与省丝绸公司联合订单培养,面向全省县市级丝绸公司、桑蚕良种繁育公司、桑蚕技术推广站、丝织业公司、茧丝绸进出口公司、纺织品贸易公司、农业技术推广服务部门等就业,通过人事部门作为蚕业技术干部办理就业手续。

高职专科专业目录汇总

高职专科专业目录汇总

510207 510208 510209
森林生态旅游 森林防火指挥与通讯 自然保护区建设与管理
510210
木工设备应用技术
5102林业类 5102林业类 5102林业类 5102林业类
5103畜牧业类 5103畜牧业类 5103畜牧业类 5103畜牧业类 5103畜牧业类 5103畜牧业类
510210
540203
城市信息化管理
540301
建筑工程技术
540302
地下与隧道工程技术
540303 540304
土木工程检测技术 建筑钢结构工程技术
540401
建筑设备工程技术
540402
供热通风与空调工程技术
540403
建筑电气工程技术
540404
建筑智能化工程技术
5404建筑设备类 5404建筑设备类 5404建筑设备类
520907
职业卫生技术与管理
530101
发电厂及电力系统
530102
供用电技术
530103
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
530104
高压输配电线路施工运行与维护
530105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与自动化技术
530106
水电站机电设备与自动化
5301电力技术类 5301电力技术类 5301电力技术类 5301电力技术类
5405建设工程管理类
540404
建筑智能化工程技术
540405
工业设备安装工程技术
540406
消防工程技术
540501
建设工程管理
5405建设工程管理类
540502
工程造价
5405建设工程管理类 5405建设工程管理类 5405建设工程管理类

最新普通高等学校高等职业教育(专科)专业目录(包含历年增补)

最新普通高等学校高等职业教育(专科)专业目录(包含历年增补)
510206 资源保护 类
与利用
野生动植 物保护人 员
自然保护 区和草地 监护人员
森林资源 保护与管 理
野生动物 与自然保 护区管理
5102 林业
森林生态
510207

旅游
森林经营 和管护人 员
旅游及公 共游览场 所服务人 员
旅游服务 与管理
森林资源 保护与管 理
旅游管理
森林防火 5102 林业
510208 指挥与通 类
畜牧兽医
宠物繁育 与饲养
5103 畜牧
实验动物
510307
业类
技术
特种经济
特种动物
动物饲养
动物科学
养殖
人员
5103 畜牧 510308
业类
饲料与动 物营养
饲料质量 检测与管 理
饲料加工 工艺与设 备
饲料加工 人员
农业生产 服务人员
畜牧兽医
畜禽生产 与疾病防 治
动物科学
特种经济 特种动物
动物饲养 养殖
海洋渔业 科学与技 术
水产技术 人员
5104 渔业
水族科学
510403

与技术
水产苗种 繁育人员
水产养殖 人员
淡水养殖
水族科学 与技术
水产技术
人员
5104 渔业
水生动物
510404

医学
水产技术
水产养殖
淡水养殖
人员

动植物疫
海洋渔业
海水生态
病防治人
科学与技
养殖


5104 渔业
渔业经济
510405
生产与检
畜牧兽医

普通高等学校高等职业教育(专科)专业目录最新版(2015-2018)

普通高等学校高等职业教育(专科)专业目录最新版(2015-2018)
普通高等学校高等职业教育(专科)专业目录
序号
专业大类
1 51农林牧渔大类
2 51农林牧渔大类
3 51农林牧渔大类
4 51农林牧渔大类
5 51农林牧渔大类
6 51农林牧渔大类
7 51农林牧渔大类
8 51农林牧渔大类
9 51农林牧渔大类
10 51农林牧渔大类
11 51农林牧渔大类
12 51农林牧渔大类
13 51农林牧渔大类
专业类 5101农业类 5101农业类 5101农业类 5101农业类 5101农业类 5101农业类 5101农业类 5101农业类 5101农业类 5101农业类 5101农业类 5101农业类 5101农业类 5101农业类 5101农业类 5101农业类 5101农业类 5101农业类 5101农业类 5101农业类 5102林业类 5102林业类 5102林业类 5102林业类 5102林业类 5102林业类 5102林业类 5102林业类 5102林业类 5102林业类 5102林业类 5102林业类 5102林业类 5103畜牧业类 5103畜牧业类 5103畜牧业类 5103畜牧业类 5103畜牧业类 5103畜牧业类 5103畜牧业类 5103畜牧业类 5103畜牧业类 5103畜牧业类 5103畜牧业类 5103畜牧业类 5103畜牧业类 5103畜牧业类 5103畜牧业类 5104渔业类 5104渔业类 5104渔业类 5104渔业类 5104渔业类 5201资源勘查类 5201资源勘查类
56 52资源环境与安全大 5201资源勘查类 57 52资源环境与安全大 5201资源勘查类 58 52资源环境与安全大 5201资源勘查类 59 52资源环境与安全大 5201资源勘查类 60 52资源环境与安全大类 5201资源勘查类 61 52资源环境与安全大 5202地质类 62 52资源环境与安全大 5202地质类 63 52资源环境与安全大 5202地质类 64 52资源环境与安全大 5202地质类 65 52资源环境与安全大 5202地质类 66 52资源环境与安全大 5202地质类 67 52资源环境与安全大 5202地质类 68 52资源环境与安全大 5202地质类 69 52资源环境与安全大 5203测绘地理信息类 70 52资源环境与安全大 5203测绘地理信息类 71 52资源环境与安全大 5203测绘地理信息类 72 52资源环境与安全大 5203测绘地理信息类 73 52资源环境与安全大 5203测绘地理信息类 74 52资源环境与安全大 5203测绘地理信息类 75 52资源环境与安全大 5203测绘地理信息类 76 52资源环境与安全大 5203测绘地理信息类 77 52资源环境与安全大 5203测绘地理信息类 78 52资源环境与安全大 5203测绘地理信息类 79 52资源环境与安全大 5203测绘地理信息类 80 52资源环境与安全大 5204石油与天然气类 81 52资源环境与安全大 5204石油与天然气类 82 52资源环境与安全大 5204石油与天然气类 83 52资源环境与安全大 5204石油与天然气类 84 52资源环境与安全大 5204石油与天然气类 85 52资源环境与安全大 5204石油与天然气类 86 52资源环境与安全大 5205煤炭类 87 52资源环境与安全大 5205煤炭类 88 52资源环境与安全大 5205煤炭类 89 52资源环境与安全大 5205煤炭类 90 52资源环境与安全大 5205煤炭类 91 52资源环境与安全大 5205煤炭类 92 52资源环境与安全大 5205煤炭类 93 52资源环境与安全大 5205煤炭类 94 52资源环境与安全大 5205煤炭类 95 52资源环境与安全大 5205煤炭类 96 52资源环境与安全大 5206金属与非金属矿类 97 52资源环境与安全大 5206金属与非金属矿类 98 52资源环境与安全大 5206金属与非金属矿类 99 52资源环境与安全大 5207气象类 100 52资源环境与安全大 5207气象类 101 52资源环境与安全大 5207气象类 102 52资源环境与安全大 5207气象类 103 52资源环境与安全大 5208环境保护类 104 52资源环境与安全大 5208环境保护类 105 52资源环境与安全大 5208环境保护类 106 52资源环境与安全大 5208环境保护类 107 52资源环境与安全大 5208环境保护类 108 52资源环境与安全大 5208环境保护类 109 52资源环境与安全大 5208环境保护类 110 52资源环境与安全大 5208环境保护类 111 52资源环境与安全大 5208环境保护类 112 52资源环境与安全大 5208环境保护类 113 52资源环境与安全大 5208环境保护类

蚕桑技术专业冷门吗就业方向有哪些

蚕桑技术专业冷门吗就业方向有哪些

蚕桑技术专业冷门吗就业方向有哪些在高考志愿填报时,有些同学对蚕桑技术这个专业的相关情况很感兴趣。

下面是由编辑为大家整理的“蚕桑技术专业冷门吗就业方向有哪些”,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本文。

蚕桑技术专业冷门吗蚕桑技术专业属于冷门专业,虽然与蚕打交道是必然的,但它是专门研究蚕的各种特性和应用的专业。

很少有人知道,更别说报考这个专业了。

然而,蚕业领域专业人才匮乏。

毕业生一般都在专业研究机构就业。

蚕桑技术专业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人文素养,掌握蚕桑生产、蚕种繁育、蚕茧收烘、蚕种经营管理基本知识,具备现代蚕业生产、建设、管理、推广、经营、服务能力,从事桑、蚕、茧、种等生产、技术、经营、管理、服务等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蚕桑技术专业就业前景“专”和“精”也决定了蚕学专业的培养人才,注定会受到市场认可。

上个世纪90年代,全国很多院校的蚕桑技术专业因招生不理想而“夭折”。

目前,全国仅有西南大学、山东农业大学和安徽农业大学三所院校有这个专业。

目前全国蚕桑科研院所的中间力量已经断层,基层也缺少大量的技术人才,市场需求量大,就业形势十分看好。

今后高等教育的发展、高校专业的设置,还是要以社会发展、市场需求为导向,积极调整专业结构,培养社会紧缺的人才,而不能仅仅在学校培养成本等方面上做文章,更不能一味贪大求全。

拓展阅读:蚕桑技术专业就业方向毕业后适宜从事栽桑养蚕、茧丝加工、蚕业资源调查及桑蚕副产物综合利用、蚕业经营管理及丝绸贸易等方面的工作。

在各级蚕丝绸公司的产供销部门、外贸部门、各级丝厂、蚕种场、茧庄等部门从事从事技术推广与开发、生产管理与经营、教学与科研等工作,也可在学校、研究机关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

普通高等学校高等职业教育(专科)新旧专业对照表(2015年)

普通高等学校高等职业教育(专科)新旧专业对照表(2015年)
商品花卉
510131
食药用菌(部分)
8
510108
植物保护与检疫技术
510109
植物保护
合并
510110
植物检疫
9
510109
茶树栽培与茶叶加工510106
茶叶生产加工技术
更名
10
510110
中草药栽培技术
510107
中草药栽培技术(部分)
合并
510130
药用植物栽培加工(部分)
11
510111
烟草栽培与加工
新增
46
510314
畜牧业经济管理
510354
现代畜牧业经营管理
更名
5104渔业类
47
510401
1510401
水产养殖技术
合并
510402
水生动植物保护
水产养殖技术
510405
城市渔业
1510404
渔业综合技术
48
510402
海洋渔业技术
510403
海洋捕捞技术
更名
49
510403
水族科学与技术
510406
动物防疫与检疫
510307
动物防疫与检疫
保留
37
510305
动物医学检验技术
510325
动物医学检验
更名
38
510306
510331
宠物医疗与保健
合并
宠物养护与驯导
510326
宠物护理与美容
510327
宠物训导与保健
510320
宠物养护与疫病防治
39
510307
实验动物技术1510315
实验动物养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实践性教学环节 主要包括实验、实训、实习、毕业设计、社会实践和顶岗实习等。
实验实训可在校内实验室、校外实训基地开展完成;社会实践、跟岗
实习、顶岗实习由学校组织可在蚕种场、茧站、丝绸公司等企业和蚕
桑研究院所等机构开展完成。本专业实践性教学主要有桑苗繁育、桑
树种植、桑园管理、蚕体解剖、蚕种催青、小蚕饲育、大蚕饲养、蚕
督导制度,严明教学纪律,强化教学组织功能,定期开展公开课、示 范课等教研活动。
(三)学校应建立毕业生跟踪反馈机制及社会评价机制,并对生 源情况、在校生学业水平、毕业生就业情况等进行分析,定期评价人 才培养质量和培养目标达成情况。
4
蚕病防治技术
物病,节肢动物病,中毒症,消毒,蚕病综合防治
家蚕品种和良种繁育制度,原种催青,原蚕饲育,
5
蚕种生产技术 蚕种检验选择保护,制种技术,蚕种保护,蚕种浴
消和整理,蚕种的人工孵化,原种和原原种培育
蚕茧收烘与茧丝加 蚕茧收烘技术:蚕茧品质、茧丝品质、蚕茧收购、
6
工技术
茧站管理、蚕茧干燥与贮藏、生丝制造与检验分级
物安全知识; 3.掌握桑树种植、桑树病虫害防治的基本知识和技术规程; 4.掌握桑蚕饲养、蚕病防治的基本知识和技术规程; 5.掌握蚕种生产、蚕种保管的基本知识和技术规程; 6.掌握蚕种检疫检验的基本知识和技术规程,检验结果分析、判
断与处置的基本要求; 7.掌握蚕茧收烘与加工的基本知识和技术规程; 8.熟悉蚕种生产保管、蚕茧收烘加工常用仪器设备的工作原理及
1
桑树栽培技术
桑园中耕、除草、培土、施肥、灌溉,桑叶收获
植物病害基本知识;昆虫基本知识;病虫害调查及
桑树病虫害防治技
2
预测预报;植物病虫害的防治方法及其原理;桑树

病害及防治;桑树害虫及防治
蚕与环境,蚕室蚕具,养蚕准备,催青收蚁,小蚕
3
养蚕技术
饲养,大蚕饲养,上簇采茧
蚕病基本概念,病毒病,细菌病,真菌病,原生动
求精的工匠精神,较强的就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掌握蚕桑技
术的专业知识和技术技能,面向蚕桑业,能够从事丝蚕和种蚕饲养、
蚕种生产和蚕种经营管理、蚕茧收烘和丝产品销售服务工作的高素质
技术技能人才。
六、培养规格
本专业毕业生应在素质、知识和能力等方面达到以下要求。
(一)素质
1.坚定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在习近平新时
种繁育、蚕茧收烘、茧丝加工、蚕桑副产物综合利用等实训、社会实 践、毕业设计(论文)、岗位实习等。实训实习既是实践性教学,也 是专业课教学的重要内容,应注重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应严格执 行《职业学校学生实习管理规定》。
5.相关要求 学校应结合实际,开设安全教育、社会责任、绿色环保、管理等 人文素养、科学素养方面的选修课程、拓展课程或专题讲座(活动), 并将有关内容融入到专业课程教学中;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到专业课 程教学和有关实践性教学环节中;自主开设其他特色课程;组织开展 德育活动、志愿服务活动和其他实践活动。 (二)学时安排 总学时一般为 2800 学时,每 18 学时折算 1 学分。其中,公共基 础课总学时一般不少于总学时的 25%。实践性教学学时原则上不少于 总学时的 50%。其中,顶岗实习累计时间一般为 6 个月,可根据实际 集中或分阶段安排实习时间。各类选修课程学时累计不少于总学时的 10%。 八、教学基本条件 (一)师资队伍 1.队伍结构 学生数与本专业专任教师数比例不高于 25:1,双师素质教师占 专业教师比例不低于 60%,专任教师队伍要考虑职称、年龄,形成合 理的梯队结构。 2. 专任教师 具有高校教师资格和本专业领域有关证书;有理想信念、有道德 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具有蚕学相关专业本科及以上学历, 扎实的桑、蚕、茧、丝生产、加工的相关理论功底和实践能力;具有 信息化教学能力,能够开展课程教学改革和科学研究;每 5 年累计不
识,有较强的集体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 5.具有健康的体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掌握基本运动知识和一
两项运动技能,养成良好的健身与卫生习惯,良好的行为习惯; 6.具有一定的审美和人文素养,能够形成一两项艺术特长或爱好。 (二)知识 1.掌握必备的思想政治理论、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中华优秀传统
文化知识; 2.熟悉农业相关的政策和法律法规,以及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生

牧业
大类(51) (5103) (039)
(5-03-03-01)
主要岗位群或技 术领域举例
丝蚕和种蚕饲养 蚕种生产和蚕种 经营管理 蚕茧收烘和丝产 品销售服务
职业资格证书和 职业技能等级证
书举例
蚕桑工 特种经济动物饲
养员
五、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理想信念坚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
一定的科学文化水平,良好的人文素养、职业道德和创新意识,精益
少于 6 个月的企业实践经历。 3.专业带头人 原则上应具有副高及以上职称,能够较好地把握国内外行业、专
业发展态势,与行业企业保持密切联系,了解行业和用人单位对蚕桑 技术专业人才的需求实际,教学设计、专业研究能力强,牵头组织开 展教科研能力强,在本区域或本领域有一定的专业影响力。
4. 兼职教师 主要从桑、蚕、茧、丝生产、加工的相关企业、机构聘任,具备 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职业道德和工匠精神,具有扎实的蚕桑技术专 业知识和丰富的实际工作经验,具有中级及以上相关技术职称,能承 担专业课程教学、实习实训指导和学生职业发展规划指导等专业教学 任务。 (二)教学设施 主要包括能够满足正常的课程教学、实习实训所必须的专业教室、 实训室和实训基地。 1.专业教室基本条件 满足电源、光照、温控、安全条件,配置课桌、黑板、基本教具、 网络接口或网络环境。安装应急照明装置,并保持良好状态,符合紧 急疏散要求、标志明显、保持逃生通道畅通无阻。 2.校内实训室(基地)基本要求 (1)校内实训桑园 建立低干密植专用桑园苗木繁殖园,桑园配备喷灌、手扶拖拉机、 小型拖拉机、小型旋耕机、机动喷雾器等。主要承担桑树栽培技术、 桑树病虫害防治、养蚕技术、养蚕制种实习等课程的室外实训项目。 (2)校内规模化养蚕实训室 配备标准化蚕室 1500 平方米、附属房屋 500 平方米(地下室、 催青室、冷藏室等),蚕室应具有升降温设施(暖气、空调)、自动加
2.图书、文献配备基本要求 图书、文献配备能满足人才培养、专业建设、教科研等工作的需 要,方便师生查询、借阅。其中专业类图书、文献主要包括:行业政 策法规资料,有关职业标准,有关桑、蚕、茧、丝生产加工的技术、 标准、方法、操作规范以及实务案例类图书等。 3.数字资源配备基本要求 建设和配置与专业相关的一定数量的多媒体素材(如图形/图像、 音频、视频和动画)、教学课件、数字化教学案例库、虚拟仿真软件、 数字教材等专业教学资源库,种类丰富、形式多样、使用便捷、动态 更新、满足教学。 九、质量保障 (一)学校和二级院系应建立专业建设和教学质量诊断与改进机 制,健全专业教学质量监控管理制度,完善课堂教学、教学评价、实 习实训、毕业设计以及专业调研、人才培养方案更新、资源建设等方 面质量标准建设,通过教学实施、过程监控、质量评价和持续改进, 达成人才培养规格。 (二)学校、二级院系应完善教学管理机制,加强日常教学组织 运行与管理,定期开展课程建设水平和教学质量诊断与改进,建立健 全巡课、听课、评教、评学等制度,建立与企业联动的实践教学环节
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深
厚的爱国情感和中华民族自豪感; 2.崇尚宪法、遵法守纪、崇德向善、诚实守信、尊重生命、热爱
劳动,履行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具有社会责任感和社会参与意识; 3.具有质量意识、环保意识、安全意识、信息素养、工匠精神、
创新思维; 4.勇于奋斗、乐观向上,具有自我管理能力、职业生涯规划的意
养蚕技术、蚕病防治技术、蚕种生产技术、蚕茧收烘与茧丝加工技术
等。
(3)专业拓展课程 包括蚕桑文化、市场营销、农业生态与环境保护、蚕业经营管理、
蚕桑副产物综合利用、农产品质量安全、农业企业管理等。
3.专业核心课程主要教学内容与要求
序号

专业核心课程
主要教学内容与要求
桑树生物学特性,桑苗繁育,桑园建立,树型养成,
教学方法、提升教学效果。 (三)教学资源 主要包括能够满足学生专业学习、教师专业教学研究和教学实施
需要的教材、图书及数字化教学资源等。 1.教材选用基本要求 按照国家规定选用优质教材,禁止不合格的教材进入课堂。学校
应建立有专业教师、行业专家和教研人员等参与的教材选用机构,完 善教材选用制度,经过规范程序择优选用教材。
操作技术规程。 (三)能力 1.具有探究学习、终身学习、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熟悉农村工作方法,熟知生产技术规程,具有良好的语言表
达和文字写作能力,能够在工作中进行有效沟通;
3.具有一定的信息加工能力和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4.能进行桑树育苗、桑树种植、桑园管理及桑树病虫害防治和技 术指导; 5.能进行丝蚕饲养、种蚕饲养及其蚕病防治和技术指导; 6.能进行蚕种制种、蚕种冷藏管理和技术指导; 7.能规范进行蚕种检疫检验操作,对检验结果分析、判断与处置; 8.能规范进行蚕茧收烘与茧丝加工和技术指导; 9.会使用和维护常用检疫检验仪器设备。 七、课程设置及学时安排 (一)课程设置 课程包括公共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 1.公共基础课程 根据党和国家有关文件规定,将思想政治理论、中华优秀传统文 化、体育、军事理论与军训、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心理健康 教育等列入公共基础必修课;并可将党史国史、劳动教育、劳动教育、 大学语文、高等数学、公共外语、信息技术、创新创业教育、健康教 育、美育、职业素养等列入必修课或选修课。 学校应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开设具有本校特色的校本课程。 2.专业课程 一般包括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专业拓展课程,并涵盖 有关实践性教学环节。学校自主确定课程名称,但应包括以下主要教 学内容: (1)专业基础课程 一般设置 6~8 门。包括:农业应用化学、植物与植物生理、土 壤肥料、农业气象、蚕体解剖生理、田间试验与统计分析等。 (2)专业核心课程 一般设置 6~8 门。包括:桑树栽培技术、桑树病虫害防治技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