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原生动物复习题

合集下载

1-1绪论、第一章和原生动物复习题

1-1绪论、第一章和原生动物复习题

绪论一、填空题1.动物学的研究方法一般有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法。

2.生物的主要分类阶元由大到小依次是_______、门、_______、目、_______、属、_______。

3.三名法依次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_和定名人的姓氏缩写构成的。

4.自然分类系统是以动物的形态结构为基础,根据_______、_______和_______上的许多证据进行分类,基本上能反映出动物界的自然演化过程及动物之间的_______。

二、判断题( )1.动物学是研究动物体的形态结构及其生命活动规律的一门科学。

( )2.动物分类上各个阶元均具客观性和主观性特点。

( )3.品种也是一个分类阶元,相当于亚种。

三、名词解释1.双名法2.物种3.分类阶元四、问答题1.什么是动物学?2.何为物种、品种、杂种?双名法是如何给动物命名的?第一章动物体的基本结构与机能一、填空题1.高等动物的组织有四种基本类型,分别是( )、( )、( )和( )。

2.结缔组织主要有( )、( )、网状结缔组织、脂肪组织、软骨组织、( )和( )七类。

3.肌肉组织有( )、( )、( )和( )四类。

4.横纹肌、心肌、平滑肌的肌细胞分别是( )状、( )状和( )状,其中心肌还具有对兴奋传导有重要作用的结构即( )。

5.神经组织由( )和( )细胞组成,二者均包括( )和( )两部分。

6.动物细胞特有的细胞器是( ),在电镜下呈( )状,主要是由许多( )组成,其主要功能是与( )有关。

二、判断题()6.动物的上皮组织是由许多排列紧密的细胞和少量细胞间质所组成。

()7.结缔组织具有连接、支持、营养、修复、保护、分泌、感觉等功能。

()8.横纹肌受意志支配又称为随意肌。

()9.血液也是一种结缔组织。

()11.组织是由结构相似、机能相关的细胞,依靠细胞间质结合起来,共同完成一定生理机能的细胞群。

原生动物部分课后练习题

原生动物部分课后练习题

第一章原生动物部分课后练习题选择题:1.原生动物伸缩泡的主要功能是()A.排除代谢废物B.排除多余水分C.气体交换D.吸收营养2.衣滴虫的有性生殖为()A.配子生殖B.接合生殖C.复裂生殖D.出芽生殖3.大草履虫生活的环境为()A.洁净、缓流的淡水中B.有机质丰富、缓流的淡水中C.有机质丰富、水流急的淡水中D.洁净、水流急的淡水中4.痢疾内变形虫侵入人体的形态为()A.小滋养体B.大滋养体C.四核包囊D.鞭毛体5.间日疟原虫侵入人体的形态为()A.动合子B.裂殖子C. 子孢子D.大滋养体6.多核大球型有孔虫的生殖为()A.孢子生殖B.二裂生殖C.配子生殖D.复裂生殖7.原生动物完成呼吸作用的细胞器为()A.纤毛与鞭毛B.表膜C.伸缩泡D.溶酶体8.下列原生动物中无性生殖为出芽生殖的是()A.大草履虫B.足管虫C.疟原虫D.绿眼虫9 .下列哪一项是原生动物的共有特征( )A.身体微小,全部营寄生生活的单细胞动物B.身体微小,全部水生的单细胞动物,营养方式多样化C.身体微小,分布广泛的单细胞动物,营养方式多样化D.身体微小,全部自由生活的单细胞动物,营养方式多样化填空题10.原生动物的身体是由_______构成的。

它们靠_____进行呼吸和排泄,以_____和______来完成消化功能,由于这些细胞器具有多细胞动物_____的类似作用,故称这些细胞器为____。

11.绿眼虫、变形虫和草履虫的运动细胞器分别为____、____和____。

12.草履虫的大核又称___核,它控制细胞的_____。

小核又称___核,它控制细胞的_______。

13.原生动物的营养方式多样,包括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营养。

大变形虫属于_______营养。

14 .间日疟原虫有两个宿主,在人体内进行_____和____生殖前期,在按蚊体内进行____和____生殖,一般认为,____是疟原虫的终末宿主。

动物学复习提纲 (上册)

动物学复习提纲 (上册)

复习题能掌握常见无脊椎动物门的拉丁学名?绪论1、我国5大寄生虫:间日疟原虫、黑热病原虫、日本血吸虫、十二指肠钩虫、斑氏丝虫其中间寄主为什么,各寄生在动物的那个部位,能引起何种疾病?2、名词解释物种双名法第一章动物体的结构与功能1、动物包含哪四类基本组织?各类组织有哪些类型?其主要特征及其主要的机能是什么?2、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定义及之间的逻辑关系?第二章原生动物1、名词解释伪器官---滋养体---原生动物摄取营养的阶段,能活动、摄取养料、生长和繁殖,是寄生原虫的寄生阶段。

接合生殖--两草履虫个体暂时以口沟粘连在一起,并交换部分细胞质,大核退化,小核分裂,其中一个进行交换并结合成异形合子,然后虫体分开,各自进行个体分裂的过程。

刺丝泡---表膜下的一些小杆状结构,与表膜垂直排列,具防御的功能。

中间寄主终末宿主注意刺丝泡、杆状体、刺细胞各是哪类动物的防御器官2、列举几种主要的经济原生动物及其致病性、中间寄主各是什么?3、间日疟原虫的生活史及防治策略(重点)4、原生动物门各纲的代表特征如生殖方式、营养方式等?第三章多细胞动物的起源1、高等多细胞动物早期胚胎发育要经历那些共同阶段?卵裂有哪些方式,其代表动物是什么?2、名词解释原口动物----在胚胎发育过程中,原口发育为口,原口相对一端内陷裂开形成肛门,这种方式发育而成的动物。

包括:扁形动物,线形动物,环节动物,软体动物,节肢动物。

后口动物----在胚胎发育过程中,原口形成动物的肛门,在相反方向的一端由内胚层内陷形成口的动物。

棘皮动物以后的动物属于后口动物端细胞法----在胚孔的两侧,内、外胚层交界处各有一个细胞分裂成很多细胞,形成索状,伸人内、外胚层之间,是为中胚层细胞。

在中胚层之间形成的空腔即为体腔(真体腔)。

由于这种体腔是在中胚层细胞之间裂开形成的,因此又称为裂体腔,这样形成体腔的方式又称为裂体腔法。

体腔囊法----在原肠背部两侧,内胚层向外突出成对的囊状突起称体腔囊。

无脊椎动物学试题及答案

无脊椎动物学试题及答案

第二章 原生动物门复习题一、名词解释 1 2 赤潮 3 4 5 6 7生 8 9 10 11 1213 14 15 16 17二、判断与改错:(对的填“+”,错的填“-”) 1, 表膜就是质膜。

( ) 2 ( ) 3面的突起物,与一基体相连,不受核的控制。

( ) 45156虫又可重新变绿。

( ) 78 ( )91011 (121314 )15 )16核偏在虫体的一边,较致密,疟色素较粗大。

( 17三、选择填空1( ABCD2( A B C3 锥虫多生活于脊椎动物的( )。

A B C D4主的纤维为食,也使宿主能很好地利用纤 维素,这种互为有利的生活关系称作( )。

A B 共栖 C D5 能诱导变形虫发生胞饮作用的最合适物质是( )。

ABCD6( )。

ABCD7( )。

A B C D8( )所特有。

ABCD9ABC呼吸D10ABCD11( )。

A B养C营养D12 能行内出芽生殖的原生动物是( 。

ABCD13是.ABCD14A B C D15( )。

A B C D16是( )。

A孢子生殖BCD和分裂生殖17( )。

ABCD18( )。

ABCD19( )。

ABCD20A痢疾内变形虫D虫?第二章原生动物答案1污染程度的生物,称指示生物。

如绿眼虫可作为重度污染的指标。

2繁殖过剩密集在一起时,可引起较大面积海水变色的现象,称为赤潮。

赤潮造成水中严重缺氧而引起鱼虾和贝类大量死亡。

3 吞噬作用:变形虫等动物没有胞口,当临时的前端接触到食物时,就伸出伪足,从各方面进行包围,将固体食物颗粒裹进细胞内部,这种取食方式称作吞噬作用4 胞饮作用:变形虫等单细胞动物靠身体临时的前端,象饮水一样摄食液体食物的现象称胞饮作用。

5 细胞内消化:单细胞动物摄食时,随着食物也带进一些水分,形成食物泡。

食物泡和溶酶体融合,由溶酶体所含的各种水解酶消化食物,整个消化过程在细胞内完成,此为细胞内消化。

某些6的结肠内变形虫。

7种体内的利益(彼此受益),如生活于白蚁肠中的超鞭毛虫。

动物学复习题5

动物学复习题5

动物学复习题5————————————————————————————————作者: ————————————————————————————————日期:第二章原始的多细胞动物一、名称解释1、逆转发育;动物极细胞内陷形成内层,植物极细胞形成外层;2、皮肌细胞:上皮组织占优势,在上皮细胞内含有肌原纤维,具有上皮和肌肉的功能。

3、弥散神经系统或网状神经系统:存在于体壁的两极或多极神经细胞互连成网状,称为神经网。

具有传导无定向,传导速度慢等特点,又称为扩散(弥散)神经系统4、辐射对称体制:通过中轴(从口面到反口面)有无数个切面可以把身体分为相等的俩部分二、填空题1、海绵动物体壁有两层细胞构成,从外到内为皮层由(扁细胞)和(孔细胞)组成;中胶层是没有细胞形态的胶状物质,含有4种变形细胞分别是(骨针细胞),(海绵质细胞),(原细胞),(芒状细胞);胃层由(领细胞)组成。

1、腔肠动物的体型分为(水螅型)和(水母型)两种,它们的(生活方式),(结构形态),(生殖方式)不同。

2、海绵动物的生殖细胞来源于(原细胞),腔肠动物的生殖细胞来源于(间细胞)。

3、腔肠动物世代交替中水螅型为(无性)世代,水母型为(有性)世代,其受精卵发育为具纤毛的(浮浪幼虫)幼虫。

4、腔肠动物的无性生殖方式为(出芽生殖),有性生殖为(配子生殖)5、腔肠动物的上皮细胞既有(上皮)的功能,又有(肌肉)的功能,因此称为(皮肌)细胞6、腔肠动物为真正的(两)胚层动物,首次出现了()消化7、腔肠动物可分为(水螅纲)(钵水母纲)和(珊瑚纲)三个纲10腔肠动物的海产种类在其个体发育过程中要经历的幼虫阶段为(浮浪)幼虫,河蚌在其个体发育过程中要经历的幼虫阶段为(钩介)幼虫11水螅的消化方式有(细胞内)消化和(细胞外)消化12水螅体壁的外皮肌细胞收缩可使水螅身体变(短),内皮肌细胞收缩可使水螅身体变(细)三、判断题1、海绵动物是两胚层动物。

(F)2、腔肠动物是两胚层动物。

动物学复习问答题

动物学复习问答题

第二章原生动物门1. 原生动物门的主要特征是什么?如何理解它是动物界里最原始、最低等的一类动物?原生动物群体与多细胞动物有何区别?答:①原生动物门的主要特征是:身体由单个细胞构成,因此称之为单细胞动物。

②它们虽然在形态结构上有的比较复杂,但只是一个细胞本身的分化。

③原生动物除单细胞的个体外,也有由几个以上的个体聚合形成的群体,很像多细胞动物,但是它又不同于多细胞动物,这主要在于细胞分化程度的不同。

多细胞动物体内的细胞一般分化成为组织,或再进一步形成器官、系统,协调活动成为统一的整体,组成群体的各个个体,细胞一般没有分化,最多只有体细胞与生殖细胞的分化。

体细胞没有什么分化,而且群体内的各个个体各自具有相对的独立性。

2.原生动物门有哪几个重要纲?划分的主要根据是什么?答:原生动物门有4个纲:鞭毛纲、肉足纲、孢子纲和纤毛纲。

大量的工作证明,细胞器类型及其微管带的类型为分类依据。

3.掌握眼虫、变形虫和草履虫的主要形态结构与机能特点,并通过它们理解和掌握鞭毛纲、肉足纲和纤毛纲的主要特征,并初步了解这些动物在科学或实践上的价值。

答:①眼虫体呈绿色,梭形,长约60μm,有一个大而圆的核。

体表覆以具弹性的、带斜纹的表膜。

进行光合作用,在无光的条件下,通过体表吸收水中的氧,排出二氧化碳。

鞭毛纲的主要特征:一般身体具鞭毛。

以鞭毛为运动器。

鞭毛通常有1~4条或稍多。

少数种类具有较多的鞭毛。

营养方式分为自养型(光合营养)和异养型(渗透营养和吞噬营养)。

繁殖:无性繁殖一般为纵二分裂,有性繁殖为配子结合或整个个体结合。

在环境不良的条件下一般能形成包囊。

近年来,用眼虫作为有机物污染环境的生物指标,用以确定有机污染的程度。

由于眼虫有耐放射性的能力,因此其对进化水的放射性物质也有作用。

②变形虫结构简单。

体表为一层极薄的质膜。

在质膜之下为一层无颗粒、均质透明的外质。

外质之类为内质,内质流动,具颗粒,其中有扁盘形的细胞核、伸缩泡、食物泡及处在不同消化程度的食物颗粒等。

动物

动物
13) 鳍由(支鳍骨)、鳍条和连附鳍条的鳍膜三部分组成。
14) 心脏中只含缺氧血的动物是(A)A.软骨鱼类B.两栖类; C.爬行类;D.鸟类
15) 下列动物中具有动脉球的是( C )。A.七鳃鳗 B.鲨鱼 C.鲫鱼 D.蛙
16) 圆鳞是(D )体表的鳞片。A. 文昌鱼;B.软骨鱼C. 七鳃鳗; D. 硬骨鱼。
动物生物学复习题
1)原口动物以( 裂体腔法 )形成中胚层,后口动物以( 体腔囊法 )形成中胚层。
2.1 原生动物(Protozoa)复习题:
1) 疟原虫寄生在人、灵长类、鸟类和爬行类的( 红血细胞)及( 肝脏)。
2) 原生动物的运动有游泳、缓慢滑行等。主要有三类运动器,即(鞭毛)、(纤毛)和(伪足)。
17.七鳃鳗;D. 软骨鱼。
18) 下列哪类动物的肝胰脏混合?(A)A. 鲤鱼; B 鳝鱼; C. 小黄鱼 D.带鱼;
2.14.3 两栖纲 ( Amphibia )复习题
1 ) 古生代的(石炭)纪和( 二叠 )纪是两栖类最繁茂的时代,称为两栖类时代。
3) 猪带绦虫侵入猪体的时期是(A)。A. 六钩蚴 B. 囊尾蚴 C. 成虫
4) 血吸虫侵入人体的时期是(D)。A. 六钩蚴 B. 囊尾蚴 C. 成虫. D.尾蚴
5) 扁形动物外胚层与内胚层之间,由中胚层形成的(C)填满内部器官间的空隙。
A.上皮组织 B. 实质组织 C.结缔组织 D. 肌肉组织
3) 海星纲的个体发育中需经纤毛幼虫,( 羽腕幼虫 )和短腕幼虫期。
4) 棘皮动物成体身体为(C)对称,幼体为( A ) 对称。
A.两侧对称 B. 无对称 C. 辐射对称 D.球形对称
5) 水管系统为(D)特有器官,主要的功能是运动。

八年级生物上册第二章动物的生殖和发育复习题1试题

八年级生物上册第二章动物的生殖和发育复习题1试题

卜人入州八九几市潮王学校两栖动物、鸟的生殖和发育3.有人说“既能生活在水中,又能生活在陆地上的动物就是两栖动物。

〞比方乌龟、鳄鱼等动物,该观点是否符合科学道理?试发表自己的见解。

4.在干旱的沙漠地区很少有青蛙等两栖动物,这是什么原因?5.我们为什么要保护青蛙?请你结合两栖动物生殖和发育所需的环境想一想,哪些因素会影响青蛙的生存和繁殖?在保护青蛙方面,除了保护其生活环境外,你还有哪些更好的建议?第三节鸟的生殖和发育根底知识梳理一:鸟的生殖1.上图分别是青蛙和鸟的受精卵,比较两者受精卵,在构造上有哪些异同点?2.右图是鸟卵的构造示意图,在预习课本的根底上,先标出各局部的名称,再推测出各局部的功能。

卵壳、卵壳膜、卵黄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气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系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卵白:_______________________卵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胚盘: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一个未受精的鸟卵其实只有一个卵细胞,这个卵细胞的构造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三局部,其中最重要的局部是______,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鸟的发育:1.未受精的鸟卵中只有一个细胞,而受精的鸟卵由母体产出时,细胞的数目已不止一个,你知道是什么原因吗?2.爱迪生小时候曾想坐在鸡蛋上孵小鸡,但没有成功,你知道原因吗?3.受精卵产出前:在已经开场发育。

受精卵产出后:由于外界低,胚胎停顿发育,需由孵化才能继续发育。

4.孵卵:鸡和野鸭等多由_________担任孵卵任务,家鸽和鹳等那么是由__________轮流孵卵;帝企鹅等少数种类由________担任。

5.鸟卵孵化期的长短与鸟卵的大小有什么关系?6.早成雏的鸟有什么特点?举例说明哪些鸟的雏鸟是早成雏?晚成雏的鸟有什么特点?举例说明哪些鸟的雏鸟是晚成雏?7.有育雏行为的是早成雏的亲鸟还是晚成雏的亲鸟?为什么鸟被人们誉为“农林卫士〞?总结:1.鸟在繁殖期间有哪些繁殖行为呢?2.列表比较昆虫、两栖动物和鸟类的生殖和发育方式,并简要分析不同生殖方式对环境的适应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原生动物门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
1. 指示生物;
2. 赤潮;
3. 吞噬作用。

4. 胞饮作用;
5. 细胞内消化;
6. 共栖;共生;8. 滋养体;9. 保虫宿主;10. 中间宿主;11. 终末宿主;12. 裂体生殖;13. 孢子生殖;14. 接合生殖;15. 动纤系统;16. 刺丝泡;1
7. 应激性。

二、填空题
1. 原生动物的分类体系争议较大,但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有、、
和等4大类群。

2. 眼虫具有趋光性是由于其有和。

3. 眼虫通过在有光的条件下利用光能进行,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糖类,这种营养方式称为。

4. 在无光的条件下,眼虫也可通过吸收溶解于水中的有机物质,这种营养方式称为。

5. 眼虫在有光的条件下,利用所释放出的氧进行呼吸作用,无光的条件下则通过吸收水中的溶解氧。

6. 形成是眼虫对水池干涸等不良环境条件的一种适应。

7. 根据营养方式的不同,可将鞭毛钢分为和两个亚钢。

8. 植鞭亚钢最显著的特征是和。

9. 常见的植鞭毛虫有、、、和。

10. 寄生于动物和人体的鞭毛虫有、和。

11. 动鞭亚钢最显著的特征是和。

12. 有一种只用生活的鞭毛虫既有鞭毛又有伪足,特称为;这类动物对探讨与的亲缘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13. 变形虫在运动是,由体表任何不为形成临时性的细胞质突起,称为。

14. 变形虫不能消化的食物残渣,通过质膜排出体外的现象称为。

15. 变形虫结构简单,容易培养,是研究生命科学的好材料,经常用来探讨、
和等问题。

16. 根据伪足形态的不同可将肉足纲分为和。

17. 寄生于人体的重要变形虫有。

18. 痢疾内变形虫的形态按其生活过程可分、和3种类型。

19. 是痢疾内变形虫的致病阶段。

20. 是痢疾内变形虫的感染阶段。

21, 寄生于人体的疟原虫主要有、、和等4种,过去所说的瘴气,其实就是。

22. 间日疟原虫一生中需经历和两个寄主。

23. 寄生于人体内的疟原虫在和内发育。

24. 通常把疟原虫侵入红细胞以前,在肝细胞里发育的时期称为。

25. 过去一些学者认为,红细胞前期疟原虫完成发育进入体液和血液后有3个途径:一部分,一部分,另一部分。

26. 从肝细胞出来的疟原虫进入红细胞后的发育时期称为。

27. 疟原虫在红细胞内的生长发育一般可分为、、、
和等5个时期。

28. 疟原虫在蚊子体内进行和生殖。

29. 除疟原虫外,常见的孢子虫还有、、和等。

30. 用染色方法可见纤毛虫表膜下排列有序的基体。

31. 草履虫的无性生殖方式为,有性生殖方式为。

32. 根据纤毛的多少和分布的位置将纤毛虫分为、和等3类。

34. 自由生活的原生动物的呼吸与排泄主要通过进行。

35. 当环境适宜时,草履虫行生殖,环境条件不适宜时行生殖。

36. 在白蚁肠中共生的原生动物是纲的。

37. 原生动物的三种运动胞器分别是、和。

38. 能寄生于人体肝细胞的两种原生动物分别是和。

三、判断与改错题(对的填“T”,错的填“F”并改正)
1. 眼虫体表覆以具弹性的、代斜纹的表膜,表膜就是质膜。

()
2. 表膜使眼虫保持一定形状,从而使眼虫不能做收缩变形运动。

()
3. 眼虫的鞭毛是细胞表面的突起物,与一基体相连,不受核的控制。

()
4. 基体对眼虫的分裂起着类似中心粒的作用。

()
5. 在黑暗条件下培养绿眼虫,只有几周就失去叶绿素;若这样连续培养长达15年后,眼虫将会永远失去绿色。

()
6. 若用高温、抗生素、紫外线等处理眼虫,使其丧失绿色,只要再返回阳光下,眼虫又可重新变绿。

()
7. 夜光虫生活于海水中,在海水波动的刺激下,因在夜间可见其发光而得名。

()
8. 鳃隐鞭毛虫寄生于鱼鳃,使其呼吸困难而死亡。

()
9. 大变形虫喜欢生活于有机质丰富、重度污染的水体中。

()
10. 表壳虫的外壳由细胞本体分泌而成。

()
11. 砂壳虫的壳是由分泌的胶状物混合了自然界的小沙粒构成的。

()
12. 根据有孔虫的化石不仅能确定地质年代,而且还能找到煤矿。

()
13. 放射虫由于在内、外质之间一一几丁质的中央囊,故适于底栖生活。

()
14. 有机体内环境对疟原虫不利时,进入红细胞的裂殖子即发育成大、小配子母细胞。

()
15. 疟原虫大配子母细胞的特征是核在虫体中部,较疏松,疟色素较细小。

()
16. 疟原虫小配子母细胞的特征是核偏在虫体一边,较致密,疟色素较粗大。

()
17. 草履虫一般生活在清洁、缓流的小溪沟中。

()
四、选择题(单选或多选)
1. 眼虫制造过多食物常形成一些半透明的()贮存于细胞质中,这是眼虫类的特征之一。

A. 淀粉粒
B. 副淀粉粒
C. 食物泡
D. 叶绿体
2. 眼虫的无性生殖方式是()。

A. 纵二分裂
B. 横二分裂
C. 外出芽生殖
D. 内出芽生殖
3. 锥虫多生活于脊椎动物的()。

A. 消化道内
B. 肝脏内
C. 血液中
D. 淋巴液中
4. 多鞭毛虫生活于白蚁消化道内,以分解宿主的纤维为食,也使宿主能很好地利用纤维素,这种互为有利的生活关系称为()。

A. 寄生
B. 共栖
C. 捕食
D. 互利共生
5. 能诱导变形虫发生胞饮作用的最合适物质是()。

A. 纯净水
B. 糖类溶液
C. 氨基酸溶液
D. 自来水
6. 原生动物的伸缩泡最主要的作用是()。

A. 调节水分平衡
B. 排除代谢废物
C. 排除未消化的食物残渣
D. 进行气体交换
7. 变形虫最常见的生殖方式是()。

A. 孢子生殖
B. 配子生殖
C. 二分裂生殖
D. 出芽生殖
8. 刺丝泡为下列动物中()所特有。

A. 眼虫
B. 草履虫
C. 变形虫
D. 孢子虫
9. 刺丝泡的生理机能主要是()。

A. 生殖
B. 摄食
C. 呼吸
D. 防御
10. 根据最近的研究结果表明()。

A. 疟原虫在红细胞内寄生,行渗透性营养
B. 疟原虫是寄生于宿主组织的间质内,性渗透性营养
C. 疟原虫营消化道内寄生,形成包囊度过不良环境
D. 疟原虫以胞口摄取营养,不是细胞内寄生,而是细胞间寄生
11. 草履虫的营养方式是()。

A. 渗透型营养
B. 光合型营养
C. 吞噬型营养
D. 混合型营养
12. 能行出芽生殖的原生动物是()。

A. 变形虫
B. 夜光虫
C. 钟形虫
D. 喇叭虫
13. 能行光合作用的原生动物是()。

A. 变形虫
B. 草履虫
C. 绿眼虫
D. 疟原虫
14. 不由昆虫传播的寄生原虫是()。

A. 痢疾内变形虫
B. 疟原虫
C. 杜氏利什曼原虫
D. 锥虫
15. 疟原虫红细胞外期的生殖方式是()。

A. 孢子生殖
B. 裂体生殖
C. 二分裂生殖
D. 配子生殖
16. 疟原虫在蚊体内进行的生殖方式是()。

A. 配子生殖和孢子生殖
B. 孢子生殖和裂体生殖
C. 裂体生殖和配子生殖
D. 配子生殖和分裂生殖
17. 杜氏利什曼原虫的传播介质是()。

A. 白铃
B. 中华按蚊
C. 致乏库蚊
D. 采采蝇
18, 生殖方式为横二裂和接合生殖的动物是()。

A. 绿眼虫
B. 大草履虫
C. 大变形虫
D. 间日疟原虫
19. 弓形虫属原生动物门的()。

A. 纤毛纲
B. 肉足纲
C. 孢子纲
D. 鞭毛纲
20. 能形成赤潮的原生动物是()。

A. 草履虫
B. l绿眼虫
C. 痢疾内变形虫
D. 腰鞭毛虫
五问答题
1. 原生动物门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2. 单细胞动物与多细胞动物的单个细胞有何区别?
3. 单细胞动物的群体与多细胞动物有何区别?
4. 鞭毛纲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5. 简述杜氏利什曼原虫的形态、生活史及防治原则。

6. 何谓变形运动?变形运动的机理是什么?
7. 肉足纲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8. 简述痢疾内变形虫的形态、生活史及防治原则。

9. 简述间日疟原虫的生活史、危害及防治原则。

10. 疟疾复发的根源是什么?
11. 疟原虫的超微结构观察显示出哪些新观点?
12. 孢子虫纲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13. 纤毛纲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14. 研究原生动物有何经济意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