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原生动物.

合集下载

普通动物学课件第三章原生动物门

普通动物学课件第三章原生动物门

滋养体
子孢子逸出
裂体生殖 裂殖子
孢子内子孢子



卵囊内孢子

卵囊内孢子母细胞
裂殖体
小配子母细胞
大配子母细胞
大配子
配 子 生 殖小配子
卵囊
合子 (受精卵)
孢子纲的生活史
第五节 纤毛虫纲
一、代表动物—大草履虫
形态结构:
调节水 分平衡 排泄
与表膜垂直排列 有孔开口于表膜 上,防御作用
大核:多倍体, 负责营养代谢; 小核:遗传
第一节 原生动物门主要特征
七、生殖: 无性生殖: 二分裂:核质均等分裂成两个相等个体 质裂:多核细胞,质裂形成多个个体 复分裂:核多次分裂 ,质裂成多个个体 出芽法:以出芽方式形成新个体 有性生殖: 配子生殖:同配、异配 接合生殖:2个虫体暂时附贴在一起,其细胞质可以 互相沟通,互换小胞核,后分开进行分配裂子。生如殖:草
第一节 原生动物门主要特征
八、包囊: 环境恶化时,细胞能分泌形成厚壳将自身包裹起来, 停止运动和取食; 环境适宜时,包囊破裂,恢复形态
第二节 鞭毛虫纲(Mastigophora)
一、主要特征 1、运动胞器:鞭毛,1-4条 2、营养:光合、渗透、吞噬 3、生殖: 无性:纵二分裂、出芽(夜光虫) 有性:配子生殖或整个个体结合 环境不良:形成包囊
团藻、衣藻、球藻等—浮游生物,鱼天然饵料
植鞭亚纲的常见种类
袋鞭虫
扁眼虫
衣藻
盘藻
唇滴虫
裸甲腰鞭虫
角鞭虫
夜光虫
钟罩虫
合尾滴虫
空球藻
实球藻
第二节 鞭毛虫纲(Mastigophora)
四、动鞭亚纲(zoomastigina) 黑热病 病原虫:杜氏利什曼原虫 媒介昆虫:白蛉子吸血传播 生活史:二分裂 在人或犬巨噬C内--无鞭毛体形式 在白蛉子体内--鞭毛体形式 危害:引起巨噬C的大量破坏和增生,使肝脾肿大,发高烧,贫血,毛

第三章+原生动物门

第三章+原生动物门

Trypanosome (锥虫) is a cause of African sleeping sickness .
第三节 肉足纲(Sarcodina)
一. 代表动物:大变形虫 Amoeba proteus
• 大变形虫直径约200微米-600微米。活的变形虫体形不 断地改变。
• 体表为一层极薄的质膜。在质膜之下为一层无颗粒、均 质透明的外质(ectoplamsm)。此外质之内为内质 (endoplasm),内质流动,具颗粒,其中有扁盘形的 细胞核、伸缩泡、食物泡及处在不同消化程度的食物颗 粒等。内质又可再分为两部分,处在外层相对固态的称 为凝胶质(plasmagel),在其内部是液态的称为溶胶质 plamasol)。
呼吸和排泄——体表;
无性繁殖——二分裂;
运动和摄食——伪足; 肉足(伪足)——变形虫体表临时形成的原生质突起,随 时形成伪足; 吞噬作用——变形虫用伪足将食物包围,摄进胞内形成 食物泡;
胞饮作用——在液体环境中的一些大分子化合物或离子 吸附到质膜表面,使膜发生反应凹陷形成管道,然后 在管道内端下形成一些液泡进入胞质内。
• 细胞膜纤薄。由于原生质的流动,使身体表面生出无定形的 指状、叶状或针状的突起,称为“伪足”,身体即借此而移 动。身体的形状轮廓也会随伪足的伸缩而有变化。伪足间可 自由包围融合,借此包裹食物进行消化。
1. 变形虫的结构及其功能
伸缩泡——排除体内多余的水分和排泄作用。 食物泡——体表形成,含营养物质。 核——遗传物质。 外质——形成伪足时,向外突起呈指状的原生质。 内质——分为凝胶质和溶胶质。
• 双联体维管的彼此相对滑动 。由臂上的ATP酶分解 ATP提供能量。
• 运动分为划动和波动。
绿眼虫结构及功能

第3章 原生动物

第3章  原生动物
• 第三章
原生动物门(Protozoa)
1.夜光虫2.大变形虫3.棘尾虫和游仆虫4.团藻5.锥虫6.有孔虫7.间日疟原 虫8.披发虫9.草覆虫 (从左至右)
1、原生动物门概述
原生动物是动物界里最原始﹑最低等的动物。它们主 要特征是身体由单个细胞构成的,因此也称为单细胞动物。 构成原生动物体的单个细胞,一方面具有一般细胞所具有 的基本结构—细胞质﹑细胞核﹑细胞膜;另方面又具有一 般动物所表现的各种生活机能,如运动﹑消化﹑呼吸﹑排 泄﹑感应﹑生殖等。因此它和高等动物体内的一个细胞不 同,而和整个高等动物体相当,是一个能营独立生活的有 机体。
繁殖 包囊
眼虫无专门的呼吸和排泄的专 门构造,眼虫的呼吸与排泄都 是借体表的渗透作用来完成的 眼虫进行的是无性繁殖,不能进行交 配的,进行的是纵二分裂。 眼虫常行二裂生殖,环境不良时,可 形成包囊。在包囊中可行几次分裂, 当环境适合时,就破囊壁而出。从一 个包囊中可以逸出最多32各小眼虫, 所以说包囊是度过外界不良环境的手
它没有象高等动物那样的器官﹑系统,而是由细胞分 化出不同的部分来完成各种生活机能。如有些种类分化出 鞭毛或纤毛完成运动的机能,有些种类分化出胞口﹑胞咽, 摄取食物后,在体内形成食物泡进行消化,完成营养的机 能等。完成这些机能的部分和高等动物体内的器官相当, 因此称为细胞的器官,简称为细胞器(organelle)。 原生动物的身体微小,一般必需用显微镜才能看见。 这类动物分布很广,生活在淡水﹑海水以及潮湿的土壤中, 也有不少种类是寄生的。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端尖 表膜 体表覆以具弹性的、带斜纹的表膜。 眼虫的整个身体具弹性,能够使各部 分依存收缩和伸展(这种动作叫眼虫 式的运动)。 核 在虫体中部稍后有一个大而园的核。生 活时是透明的。 胞口 眼虫前端的凹陷处。 胞咽 胞口深入体内即胞咽。 储蓄泡 胞咽末端膨大部分为储蓄泡。

普通动物学第3章原生动物

普通动物学第3章原生动物
(ii)复分裂(multiplefission) 细胞分裂时,核先分裂多次,形成多个核后,细胞质再分裂,形成许多单核的子体,由一个亲体产生许多子体。主要见于孢子虫。
B 孢子生殖: 如疟原虫的大小配子受精后的合子先发育为卵囊,卵囊内形成多个孢子母细胞,再由孢子母细胞发育成许多个子孢子,每个子孢子发育成新个体。
第三节 肉足虫纲 代表动物——变形虫 结构特点:随着原生质的流动,体形经常变化
运动机制:细胞质溶胶质 凝胶质的转变是细胞骨架肌动蛋白和肌球蛋白动态的相互作用,肌动蛋白组装和去组装的结果。
伪足:变形虫在运动时,由体表的任何部位都可形成临时性的细胞突起,称为~,是变形虫的临时运动器
大多自由生活,少数寄生、共生。
二、肉足虫纲的主要特征
常见种类 太阳虫 球房虫(有孔虫)
太阳虫
1)引起人类疾病
如:痢疾内变形虫也成溶组织阿米巴,寄生在人的肠道里,能溶解肠壁组织引起痢疾。
2)为人类服务的
如:有孔虫可以揭示地层的地质年代 还能揭示地下结构情况,为寻找矿产、发现石油、确定油层和拟定油井位置,有指导作用
(ii)接合生殖(conjugation) 草履虫特有的生殖方式,即两个虫体暂时附帖在一起并发生细胞质和核物质交换,然后虫体分开并分裂
呼吸:通过体表进行 方式:需氧呼吸、厌氧呼吸、兼性厌氧呼吸 需氧呼吸:自由生活的种类; 厌氧呼吸:寄生种类,如疟原虫、球虫等。 3、兼性厌氧呼吸:如变形虫等。 排泄方式:通过体表进行,伸缩泡(contractile vacuole)主要用于调节水分平衡
2
分为三层:最外层 膜连续覆盖在体表和纤毛上,中间层和内层膜形成表膜泡镶嵌系统。
4
沟和嵴是表膜条纹的重要结构。
3
表膜是由许多螺旋状的条纹联结而成。

第三章 原生动物门

第三章 原生动物门

纲Mastigophora、肉足纲Sarcodina、孢子纲Sporovoa和纤毛纲
Ciliata;虽然对于它们处于哪种分类等级存在争议;
一、鞭毛纲
(二)鞭毛纲的代表动物—绿眼虫(Eugzena viridis Ehrenberg)
• 生活环境:有机质丰富的水沟、池塘和缓流中,春夏季节繁殖, 水体呈绿色; • 形态结构:体呈绿色,梭形,前端钝圆,后端尖,虫体中部有1 大而圆的细胞核;体表覆以带有斜纹的表膜,坚韧而具有弹性, 使得绿眼虫保持一定形状,又能做伸缩变形运动; • 运动:鞭毛为运动胞器,自胞口伸出,鞭毛运动是微管相互滑动 的结果; • 感光性:鞭毛基部紧贴储蓄泡的有一个红色眼点(Stigma),靠近 眼点近鞭毛的基部有一个膨大的光感受器(Photoreceptor),眼点允 许光从一个方向射入感受器,因此绿眼虫必需随时调整运动方向, 趋向适宜的光线; • 营养:混养型,以自养为主;在有光的条件下进行光合作用自养, 制造的过多的糖类以副淀粉粒的形式储存在细胞质中,无光条件 下进行渗透营养;
二、肉足纲:伪足和阿米巴样运动
• • (一) 肉足纲的代表动物—大变形虫(Amoeba proteus Pallas) 生活在清水池塘或水流缓慢的浅水,在浸没水中的植物或其它物 体上的黏性物质中能够找到; 是变形虫中最大的一种,结构简单;外面一层薄的质膜,细胞质 分为2层:外质(ectoplasm)和内质(endoplasm),外质无颗粒,均匀 透明,内质有很多颗粒,包埋有细胞核、伸缩泡、处于各种消化 阶段的食物泡及食物颗粒和其它细胞器;内质分为处于外层的相 对固态的凝胶质和内层的呈液态的溶胶质; 叶状伪足:变形运动(Amoeboid movement)和摄食(吞噬作用)和排 遗(Egestion); 摄取液体食物的胞饮作用; 伸缩泡对体内水分平衡的重要性; 氧和二氧化碳通过质膜渗透完成;

第3章 原生动物门2015

第3章 原生动物门2015
2015年秋 2015年秋
动物学
动物学
(3)纤毛纲的常见类群:
①全毛目(Holotricha)
全身具纤毛:草履虫、结肠小袋虫、小瓜虫等。
②缘毛目(Peritrichida)
纤毛仅分布于围口边缘1-几圈,逆时针运动:钟形虫。
③旋毛目(Stylonychia)
纤毛仅分布于围口边缘1-几圈,顺时针运动:喇叭虫。
2015年秋
2015年秋
动物学
动物学
③黏孢子虫类
鱼类、两栖类和爬行类等体表或内脏寄生的原虫, 也有人认为其为后生动物的多细胞动物。对渔业生 产有较大危害。
2015年秋
2015年秋
动物学
动物学
3.2.4 纤毛纲
(1)代表动物——草履虫 (Paramecium cauratum)
① 表膜、纤毛与刺丝泡
②体表无坚韧的表膜,仅有极薄的细胞质膜。
细胞常明显分化为外质与内质,内质包括凝胶质和溶胶 质;虫体有的裸露、有的种类有石灰质或几丁质的外壳或有硅 质的骨骼。
③繁殖多为二分裂,有的种类有有性生殖。形成包囊 者极为普遍。生活于淡水、海水中,也有寄生种类。
2015年秋 2015年秋
动物学
动物学
(3)肉足纲的重要类群
2015年秋
2015年秋
动物学
动物学
① 表膜:眼虫体表覆以具弹性、带斜纹的表膜
(pellicle),由质膜折叠而成,每一条纹的一边有向 内的沟,另一边有向外的嵴,沟与其邻接条纹的嵴相 关联,使眼虫保持一定形状,又能作变形运动。
② 鞭毛与运动:
2015年秋
2015年秋
动物学
动物学
(2)鞭毛纲的主要特征:
2015年秋

生物竞赛动物学教学课件第三章 原生动物

生物竞赛动物学教学课件第三章 原生动物

中国五大寄生虫病: 黑热病、疟疾、血吸 虫病、丝虫病、钩虫 病
27
一个被感染的白蛉子,在其消化道内有很多活动的 利什曼原虫,称为前鞭毛体,体梭形,中央有一个 核,核前有一基体,由基体伸出一根鞭毛。
当白蛉子叮人时,将原虫注入到人体,主要在人体 内脏的巨噬细胞内发育,鞭毛消失呈一种圆形或椭 圆形的小体,称为无鞭毛体,无鞭毛体外具有细胞 膜,内有胞质、胞核、基体(将来的鞭毛即由此发 出)。这种不活动的无鞭毛体在巨噬细胞里,以巨 噬细胞为营养,长大,不断地进行繁殖。繁殖的方 法是二分裂。当繁殖到一定数量时,巨噬细胞破裂, 这样无鞭毛体出来又侵入其他的巨噬细胞,如此引 起巨噬细胞的大量破坏和增生,使肝脾肿大,发高 烧,贫血,以至死亡。死亡率可达90%以上。
此外也有群体,如盘藻、团藻。团藻对分析和 了解多细胞动物的起源问题很有意义。
23
生活在海水中的,如夜光
虫,属腰鞭毛目,由于海水波
动的刺激,在夜间可见其发光,
因而得名。有2根鞭毛,一根大
(又名触手),一根小。繁殖
有分裂法和出芽法,后者在虫
体表面生出很多小个体,脱离
母体后发育成新个体。如果这
类动物繁殖过剩密集在一起时,
大多数原生动物的 有性生殖行配子生 殖,即经两个配子 的融合或受精形成 一个新个体的生殖 方式。同配生殖 (有孔虫)、异配 生殖(团藻)。
10
接合生殖(conjugation)
纤毛虫所具有的生殖方式,即两个虫体以口沟 部分相接触,发生胞质融合,各自的小核经分 裂形成二个小核,互换小核,并与自身的小核 融合,形成新的小核,然后二个草履虫分开, 经分裂,每个草履虫形成四个新个体。
2
4.呼吸和排泄
主要通过体表进行。伸缩泡只能排出一部分代谢废物, 主要是调节水分。伸缩泡广泛存在于淡水生活的原生 动物

第3章 原生动物门

第3章 原生动物门

3.3.3肉足纲的重要类群 约8000种,依伪足形态的不同分二 个亚纲。 3.3.3.1根足亚纲 伪足为叶状、指状、丝状或根状。
痢疾内变形虫
滋养体:多指原生动物摄取营养 的阶段,能活动、摄取养料、生 长和繁殖,是寄生原虫的寄生阶 段。 包囊:指原生动物不摄取养料的 阶段,周围有囊壁包围,抵抗不 良环境能力强,是原虫的感染阶 段。
胞饮作用:变形虫能摄取一些液体 食物,如在含有蛋白质、氨基酸或某些 盐类的液体环境中。这些分子或离子吸 附到变形虫质膜表面后,使膜发生反应 凹陷下去形成管道,然后在管道内断裂 形成一些液泡,将吸附物包裹其中移到 细胞质中,这些液泡和溶酶体结合形成 多泡小体,经消化后营养物质进入细胞 质.这种现象很象饮水一样,故称为胞 饮作用 。
第3章 原生动物门
原生动物在五界系统中属于原生生 物界。一般认为原生动物约有3万多种, 也有的人认为有4.4万种,其中化石种类 2万种,营自由生活的1.7万种,寄生的 约0.68万种。
3.1 原生动物门的主要特征
1、原生动物是世界上最原始、最 低等的单细胞动物。也有群体状态。 2、具有一般动物细胞所没有的特 殊细胞器(如胞口、胞咽、伸缩泡、鞭 毛等 ),表现类似高等动物的各种生活 机能,如运动、消化排泄、感应等。
3.2.1 代表动物—眼虫 (Euglena)
有机质丰富的水沟、池沼 或积水。
3.2.1.1 形态结构与机能 1、表膜:带有斜纹的表膜
2、鞭毛与运动
3、趋光性与营养:
4、水分调节、排泄与呼吸 绿眼虫在有光时,能利用光合作用 放出的氧进行呼吸作用,利用呼吸作用 产生的二氧化碳进行光合作用;无光时, 则通过体表吸收水中的氧表膜泡、动纤丝与刺丝泡
2、摄食与消化 3、伸缩泡与水分调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质裂(plasmotomy),这是一 些多核的原生动物,如多核变形虫、 蛙片虫所进行的一种无性生殖,即核 先不分裂,而是由细胞质在分裂时直 接包围部分细胞核形成几个多核的子 体,子体再恢复成多核的新虫体。
(5)孢子生殖
——为配子生殖后的复分裂繁殖方式
疟原虫的大 小配子受精后的 合子先发育为卵 囊,卵囊内形成 多个孢子母细胞, 再由孢子母细胞 发育成许多个子 孢子,每个子孢 子发育成新个体。
第二章 原生动物门 (Protozoa)
原生动物门的主要特征 鞭毛纲(Mastigophora) 肉足纲(Sarcodina) 孢子纲(Sporovoa) 纤毛纲(Ciliata) 原生动物与人类的关系 原生动物的系统发展
原生动物门的主要特征
什么是原生动物?——主要特征 为什么说原生动物是最原始、最低等的 动物?
有性生殖:配子生殖和接合生殖
配子生殖(gamogenesis): § 大多数原生动物的有性生殖行配子生殖,即经过两个配子
的融合(syngamy)或受精(fertilization)形成一个新个体。
接合生殖:
草履虫特有的有性生殖方式,二个草履虫以口沟部分相接触,发生胞 质融合,各自的小核经分裂形成二个小核,互换小核,并与自身的小核融 合,形成新的小核,然后二个草履虫分开,经分裂,每个草履虫形成四个 新个体。
主要特征
B、营养机能: • 植物性营养:反映原生动物的原始性。(少数) • 动物性营养:通过胞口吞食其它生物或有机碎片,残渣 由胞肛排出,如草履虫 •渗透性营养: 寄生或腐生的 种类,借体表 的渗透作用, 吸收周围环境 中的有机物质 作为养料
主要特征
C、呼吸机能:体表呼吸
D、排泄机能:体表排泄。伸缩泡(contractile vacuole) 是原生动物的
主要特征
3、少数原生动物是由几个或多个细胞聚合形 成群体:各个体具有相对的独立性,细胞分 化程度低或无分化,个体之间通过原生质淡水、海水,或潮湿的土壤 中,也有少数寄生类群。全球已记述约30,000多种。因分类 系统不统一,导致分类复杂,工作起来极困难。
主要特征
除具细胞的基本结构,尚分化形成执行各种功能的细胞器。多项功能在一个细胞 中进行,但任何一项功能都不完善。 从现生动物的情况看,多细胞动物是发展的主流,因此单细胞动物是原始的。
主要特征
2、其生理活动是由各种细胞器官(organelle)来执行和完成的。 A、运动机能:鞭毛(flagellum)、纤毛(cilium)、伪足(pseudopodium) 等 胞器司运动。
鞭毛纲主要特征
身体一般具1~4条鞭毛;
营养方式为光合营养、或为渗透营养,或为吞噬营 养(phagotrophy); 无性繁殖为纵二分裂,有性繁殖为同配生殖或异配 生殖,在不良环境下可形成包囊。
光合营养:依靠体内色素体进行光合作用制造食物。 渗透营养:通过体表渗透吸收周围溶解状态的物质。 吞噬营养:吞噬固体食物颗粒或微小生物。
鞭毛纲:运动胞器为鞭毛;自养 或既能自养又能异养; 繁殖为纵二分裂。 肉足纲:以肉足为运动和摄食的 胞器。 孢子纲:常具孢子;寄生;渗透 营养。 纤毛纲:运动胞器为纤毛;横二 分裂,接合生殖。 原生动物研究专家——沈蕴芬院士
鞭毛纲(Mastigophora)
代表动物——眼虫
主要特征
重要类群 与人类的关系
眼虫
生境:有机质丰富的水 沟、池沼或缓流中。 结构:单细胞个体:由细 胞膜(表膜——质膜,上 有沟、嵴)、细胞质和细 胞核构成。 运动胞器:鞭毛。 营养方式:光合营养 (phototrophy),或渗 透营养osmotrophy)。 生殖方式:纵二分裂。
鞭毛
纵二分裂
核有丝分裂, 核膜不消失, 胞器复制, 虫体自前端 向后端裂开
主要特征
1、原生动物是动物界最原始、最低等、最微小、最简单的单细胞动物。
绝大多数的原生动物是显微镜下的小型动物,最小的 种类体长仅有2—3μm,例如寄生于人及脊椎动物网 状内皮系统细胞内的利什曼原虫(Leishmania),大 型的种类体长可达7cm,例如海产的某些有孔虫类 (Foraminifera),淡水生活的旋口虫 (Spirostomum)可达3mm,新生代化石有孔虫例 如钱币虫(Nummulites)竟达19cm,这是原生动物 在个体大小上曾经达到过的最大记录。但是大多数的 原生动物体长在300μm以下,例如草履虫 (Paramoecium),在150—300μm之间。 原生动物作为一个动物体来讲是最简单的,而作为一 个细胞来讲是最复杂的。
(2)出芽生殖(budding reproduction),实际也是一种二分裂,只 是形成的两个子体大小不等,大的子细胞称母体,小的子细胞称芽体。
主要特征
(3)复分裂(multiplefission), 分裂时细胞核先分裂多次,形成许多 核之后细胞质再分裂,最后形成许多 单核的子体,复分裂也称裂殖生殖 (schizogony),多见于孢子虫纲。
鞭毛纲重要类群
根据营养方式分为: 植鞭亚纲(Phytomastigina) 特点:有色素体或无色素体但具表膜和储存有副淀粉粒;进行光合营养, 或渗透营养;生殖方式为纵二分裂。 常见类群:盘藻(Gonium)、团藻(Volvox)、夜光虫(Noctiluca)、 沟腰鞭虫(Gonyanlax)和小丽腰鞭虫(G.calen-ella) 。
排水、调节渗透压平衡的细胞器官 E、循环机能:细胞质的流动 F、 感应性(应激性):动物对
外界的刺激能做出应答
主要特征
G、生殖机能
无性生殖:二分裂、出芽生殖、多分裂、质 裂、孢子生殖
有性生殖:配子生殖、接合生殖
主要特征
(1)二分裂 (binary fission)是原生动物最普遍的一种无性生殖,一 般是有丝分裂(mitotic),分裂时细胞核先由一个分为二个,染色体均 等的分布在两个子核中,随后细胞质也分别包围两个细胞核,形成两个 大小、形状相等的子体,二分裂可以是纵裂,如眼虫;也可以是横裂, 如草履虫;或者是斜分裂,如角藻(Ceratium)。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