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理学CPC案例式双语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合集下载

病理实验课CPC教学法应用探讨

病理实验课CPC教学法应用探讨

病理实验课CPC教学法应用探讨目的探讨CPC教学法在病理实验课教学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在试验组与对照组学生中分别采用CPC教学法和传统教学法进行病理实验课教学,并对比效果。

结果试验组学生成绩明显优于对照组。

结论CPC教学法在病理实验课教学中应用具有明显的优势,能显著提高病理实验课教学的质量。

所谓CPC,即临床病理讨论会(Clinic pathological conference),一般先由临床医师介绍患者诊治经过,再由病理医师展示病理尸检结果,病理与临床有关学科人员进行充分讨论,分析死因,总结经验教训[1]。

病理学是医学教育的主干课程,也是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之间的桥梁学科。

其知识量大、涉及面广,与临床联系密切,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

如何引导学生将所学的基础医学知识与临床有机结合,培养学生综合分析、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是病理教学中的一项重要任务[2]。

改变实验教学方式,在重点章节采用CPC教学法进行教学,由此让学生尽早接触临床,并能将病理学知识与临床知识有机结合。

通过实践发现,该教学法不仅能引导学生有效地掌握病理学知识,还能提高学生的临床分析能力,有利于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2010级同时开课的两个高专临床教学班的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即:2010级高专临床第一教学班和2010级高专临床第二教学班的学生。

其中2010级高专临床第一教学班共50例作为对照组,2010级高专临床第二教学班50例作为试验组。

两组学生均经过全国高等院校考试入学,随机分班,且对照组和试验组学生主要医学基础课成绩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对照组与试验组病理实验课学时总数相同,每次实验课均为4学时。

授课教师均为病理教研室的骨干教师,开课前集体备课,授课进度、授课主要内容相同[3]。

1.2.1 对照组按传统的实验课教学方法进行授课,即:实验课上教师先与学生一起复习有关理论内容,然后给学生讲解病理大体标本、病变组织投影或挂图,之后学生在老师指导下观察大体标本,使用显微镜观察病理组织切片,绘图,最后教师作简短总结。

病理学(双语)课程学习指南

病理学(双语)课程学习指南

病理学(双语)课程学习指南病理学是医学教育的核心桥梁课程, 是一门研究人体疾病发生的原因、发生机制、发展规律以及疾病过程中机体的形态结构、功能代谢变化和病变转归的一门基础医学学科,在医学教育体系中处于重要位置。

本课程对传统病理学的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方法等进行了革新,围绕培养既精通专业知识又具备专业外语应用实力的医学高素质人才为目标,应用先进教学手段,实施以问题为中心的CPC案例式双语教学。

特点融入马斯洛教育心理学原理,以问题(典型病例)为先导,开设了基础与临床多学科整合模块课程、应用卫星远程教育等先进教育教学手段,采用基于网络开放式、CPC案例讨论式、以问题为中心的双语教学法,并构建多元化考核体系,全面评价学生知识能力与水平。

教学模式开展CPC-CBL教学。

紧密结合临床实践,以典型病例(CPC 案例)为切入口,以CPC-PBL形式,采用全英或双语进行讨论式教学,引导学生带着问题展开思维,启发学生将理论与实践、基础与临床知识充分结合起来,实现以学生为主体,充分提高学生专业知识水平,实现早期接触临床实践。

考试模式课程建立了多元化的考核体系:实验考试采用逐个进行案例分析与病理标本描述诊断(面试);建立了CPC案例网络讨论学习与考试平台(中英文);组建美国执业医师(USMLE)模拟考试题库,建立了STEP-1病理学部分的考试题库并将其融合到期末考试的附加题中;本科选修课和硕士研究生专业课实行论文综述答辩形式考核,鼓励采用英文并给予加分。

学生培养1.定期开展临床病理讨论会(CPC)与远程CPC,结合病理学特点有机整合PBL与CBL教学方法,让学生感受国际教育氛围,激发学习热情,提高医学知识综合应用和英语口语表达能力。

2.利用国家重点学科平台,结合承担的国家与广东省研究课题,组织大学生亲赴食管癌高发现场,参与调查与咨询活动。

3.将科研与教学相结合,组织学生读书报告与临床病理讨论会。

安排学生课外上互联网查找并了解最新的国际科研动态,大大提高同学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科研思维能力,并将科研中的图片及数据资料用于教学课件中。

双语教学模式在普通医学本科院校病理学课程中醛实践与探索

双语教学模式在普通医学本科院校病理学课程中醛实践与探索
o r di n a r y me di c a l c o l l e g e s a nd un i v e r s i t i e s
LIS h e n g Z o g i c a l T e a c h i n g a n d Re s e a r c h Of f i c e ,F a c u l t y o f Ba s i c Me d i c i n e , Xi a n Me d i c a l Co H e g e , S h a a n x i P r o v i n c e ,Xi a n 71 0 0 2 1 ,C h i n a
ma j o r w a s i f r s t e l e c t e d t o b i l i n g u a l t e a c h i n g i n p a t h o l o g y s i n c e 2 0 1 1 . O u r p a t h o l o g y t e a c h i n g t e a m i s S h a a n x i p r o v i n c i a l
t a n t b a s i c d i s c i p l i n e s o f me d i c i n e a n d i t i s a b id r g e b e t we e n b a s i c me d i c i n e a n d c l i n i c a l me d i c i n e . S o i t i s q u i t e n e c e s — s a r y t o c a r r y o u t t h e b i l i n g u a l t e a c h i n g o f p a t h o l o y. g I n o r d e r t o a d a p t t h e t e a c h i n g d e v e l o p me n t ,t h e me d i c a l E n g l i s h

病理生理学双语教学的探索与尝试

病理生理学双语教学的探索与尝试
【 探 索与 实践 】
病理生理学双语教学 的探索 与尝试

( 首都医科大学
雯, 刘慧荣
1 0 0 0 6 9 )
基础医学院生理 生理 学是一门沟通基础 医学与 临床 医学的桥 梁学科。 首都 医科 大学病理生理 学教研室在 2 0 0 9和 2 0 1 0级 5年制基础 医学专业学生的病理生理 学理论授课 中尝试实施 了双语教学 , 取得 了不错 的效果。 本文就病理生理学双语教
学 的 目的 、 教 学 计 划 的设 定 、 课 堂教 学 的 实施 及 评估 体 系的 完 善 等 问题 提 出 了一 些 感 受和 体会 。 关键 词 : 病理生理学 ; x t - i  ̄ 教 学; 基础 医 学 中 圈分 类 号 : G 6 4 2 . 4 文献 标 志码 : A 文章编号: 1 6 7 4 — 9 3 2 4 ( 2 0 1 3 ) 1 5 — 0 2 2 3 — 0 3
增加 了, 项 目经 费也有明显的增长 , 并 已着手各种科研成
果 的联合 申报 , 正 在朝 基地 建 设 的 目标稳 步 迈 进 。近 年 的
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基地的建设 , 需要不断地探索和 完善 , 以期建立一套 完善的机制。这里以一位前期 出站的
研 究 生总 结 为本 文 的结 语 。她 说 : 这 种新 型 人 才培 养 模 式
科研合作 , 已有过去的每年 2 ~ 3 项, 快速增长到 1 0 ~ 2 0项 , 效 果 明显 。
四、 需 进一 步 探 索的 问题 1 . 供需矛盾。随着双方合作的进一步加深 , 科研项 目
的探索初步获效 , 将有力地推动我院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 模式的转变 , 使学院培养的人才更加符合企业 、 行业 、 社会 的需要 , 同时也加强 了学校与企业之 间的合作 , 使双方在 发展过程 中相互支持 、 优势互补 , 最终实现共赢。

病理教学中PBL和CPC教学法应用与体会

病理教学中PBL和CPC教学法应用与体会

病理教学中PBL和CPC教学法应用与体会病理学在医学学科中的地位十分重要,其学科特点是主要研究疾病的形态结构改变,兼具较强的理论性与实践性。

要学好这门课,学生不仅要掌握好解剖学、组织学、生理学等基础知识,还要掌握大量抽象的概念及形态学的描述,并且能将知识与临床症状体征相联系。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以教师讲授为主的“灌输式”教学,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占据了主导地位,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位置。

近年来,虽然多媒体工具的使用丰富了课堂教学,让抽象的描述更为具体,但仍然没有改变教—学单向的传输模式。

这种模式难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师生互动不足,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

所以灵活多样地开展病理教学,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和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

针对上述局面,作者尝试在病理教学中使用问题为基础的学习法(Problem-based Learning,PBL)和临床病理讨论(Clinical Pathology Conference,CPC),使课堂变为师生能够交流的双向传输模式,既“授人以鱼”也“授人以渔”,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一、PBL教学法1.PBL教学法的定义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方法(Problem-based Learning,PBL),是基于现实世界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方式,由美国的神经病学教授Barrows于1969 年提出,目前在世界各地得到广泛应用。

它强调以学生主动学习为主,提倡以问题为基础的讨论式教学和启发式教学,是以临床问题作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引导学生把握学习内容的教学方法。

PBL教学模式以问题为主线贯穿基础与临床,联系多个学科知识,让学生在解决临床问题时学习隐含在问题背后的科学知识,形成解决问题的技能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应用这种教学方法可弥补传统教学中偏重知识传授、轻视能力培养的弊端,对于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其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很有帮助。

2.PBL教学法的实施步骤PBL教学法的实施过程是教师提出问题,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解决问题。

病理实验课CPC教学法应用探讨

病理实验课CPC教学法应用探讨
学, 随机 分班 , 且对 照组 和试 验组 学 生主要 医学基 础课 成绩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 意义 ( 0 0 ) 具有可 比性 。 P> .5 , 12 方法 . 对照 组与 试 验组 病理 实验 课 学时 总数 相 同 , 每
理问题形成书面文字上交 , 教师对每一份作业做详细批改。
进一步思考 , 生的 思维 始终处 于积 极 、 跃 、 动 的状态 。 学 活 主
[ ]王晓林. 理实一体化” 5 “ 模块教 学在《 人体形态学》 教学 中的应用
[ ] 中国医学创新 ,0 0 7 1 ) 12—13 J. 2 1 , (9 :4 4. ( 收稿 日期 :0 l 1 0 2 1 —l —1 ) ( 本文编辑 : 李静 )
[] 2 陈罡 , 罗殿中. 病理学实验课 中的病例分析教学法 [ ] 山西 医科 J.
大学学报 ( 基础医学教育版 )2 0 5 6 6 6—68 ,0 3,( ):2 2.
[ ] 晓环. 3 宋 病理教学中 P L B 教学模式 的应用与对 比[ ] 中国高等 J.
医学教育 ,0 8 1 : 2 . 20 ( )9— 2 [ 4]袁锦玉. 病理学病例 分析教学 法探讨 [ ] 卫生 职业教 育,0 5 J. 20 ,
高风险科室 , 职业危 害 的重点 防护 科室 。因此 , 是 建立 一支
1 复合型带教的介绍
护理学科 的发展 , 整体护理 的实施 , 护理人 才的需求 , 不
仅需要有一支层次高 、 精湛 、 技术 素质好 的带教 老师团 队 , 同
班的学生作为研究 对 象 , :00级高 专 临床第 一教 学班 和 即 21 21 00级高专临床第二教学 班的学生 。其 中 2 1 高专 临床 0 0级 第一教学 班共 5 0例作 为对照组 ,0 0级高专 临床第 二教学 21 班5 0例作 为试 验组。两组学生均 经过 全 国高等院校 考试入

病理学双语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病理学双语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两种 语 言 同步或交 叉授 课 的一 种教学 模式 与教 学 方
况、 对双语 教学效 果 的评 价 、 双语 教学 的需 求 以及 对 对双语 教学 的意见 和建 议 等。发放 问卷共计 13份 , 0 回收有 效问卷 13份 , 0 问卷有效率为 10 , 0% 所有数据
汇总后 应用 S S 1 . P S 2 0统计 软件包 进行分析 。
指导双语教 学正确 、 有效地 实施 , 进一步深化病理 学双语教 学改革 。
关键词 : 病理学 ; 双语教 学 ; 问卷调查
中图分类号 : R 6 文献标志码 : A 文章编号 : 29 3 0 5—15 (0 2 0 0 2 4 0 2 1 ) 3— 2 3—0 D I1 .9 9 JIS .0 5—15 .0 20 .6 3 O :0 3 6 / .S N 2 9 4 0 2 1.3 2
Ab t a t sr c : T x lr h u tb e mo e f i n u le u ai n i d c ls h os O e h n r d a d t r e o td ns fr sv n y a o e p oe t e s i l d lo l g a d c t n me ia c o l , n u d e n h e f u e t o e e — e r a b i o s
法 J 。双语 教 学 是 我 国 高 等 教 育 改 革 的 一 项 重 要 举措 , 目前 已有多 所高 等 院校开 展 了双语 教学 , 并取 得 了 显 著 的 成 效 l。 广 西 医 科 大 学 从 2 0 3 J 0 5级 七
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学生 中开始实行双语教学 , 选择
s se c ii d cn r d 0 9 o a g iMe ia i e s ywa u e e t n e e d n u sin ar a e n t ec aa tr y t m l c me ii e i g a e 2 0 f n n Gu n x d c l Un v r i ss r y d wi id p n e tq e t n i b s d o h h r ce — t h o e

双语教学模式在普通医学本科院校病理学课程中的实践与探索

双语教学模式在普通医学本科院校病理学课程中的实践与探索

双语教学模式在普通医学本科院校病理学课程中的实践与探索【摘要】本文探讨了双语教学模式在普通医学本科院校病理学课程中的实践与探索。

首先介绍了病理学课程的重要性与挑战,随后详细介绍了双语教学模式的特点及在病理学课程中的应用。

实践经验分享部分分享了教师们在实施双语教学模式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

对学生反馈与效果评估进行了总结和分析。

在论述了双语教学模式在病理学课程中的可行性和优势,并展望了未来发展方向。

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为其他病理学课程的教学提供一些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双语教学模式, 普通医学本科院校, 病理学课程, 实践, 探索, 重要性, 挑战, 应用, 经验分享, 学生反馈, 效果评估, 可行性, 优势, 展望, 发展方向.1. 引言1.1 双语教学模式在普通医学本科院校病理学课程中的实践与探索病理学是医学专业中的重要基础课程,对医学生的学习和临床实践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学生往往面临着语言障碍和知识理解的困难。

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培养跨文化交流能力,越来越多的医学院校引入了双语教学模式。

本文将围绕双语教学模式在普通医学本科院校病理学课程中的实践与探索展开讨论,旨在探讨双语教学模式在病理学课程中的应用效果,分享实践经验,探讨学生反馈和效果评估,并最终评估双语教学模式在病理学课程中的可行性和优势,展望未来发展方向。

通过本文的探讨,希望为推动医学本科院校病理学教育的改革和提高教学质量提供参考和借鉴。

2. 正文2.1 病理学课程的重要性与挑战病理学作为医学领域的重要学科之一,在医学本科教育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通过病理学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深入了解疾病的本质及发生机制,为日后的临床诊断与治疗提供坚实的基础。

病理学课程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病理学是医学的基础学科之一,其研究内容涉及到疾病的形态学、生理学和病因等多个方面。

对于医学生来说,掌握病理学知识不仅有助于理解疾病的本质,还能够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重要支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组织学 实验 教学 , 得 了较 好 的效果 。 留学 生教 育 取
已成 为我校 教学工 作 的一项 重 要组 成 部 分 , 摸索 和
完善适 合来华 留学 生 特 点 的教 学方 法 和 教学 模 式 , 对进一 步开展 留学 生教 育将发挥 积极 的作用 。
参考文献 :
[ ] 钱旭 , 1 张婵 , 雷亚宁 , 留学生组织学与胚胎学教 学体会 [ ] 等. J.
异 。教 师对 教学各 环节 严格 把握 , 强考核 , 加 根据 出
1 ( ) 6 4— 2 . O 5 :2 6 6
作 者 简 介 : 钱 旭 , ,9 8— 5生 , 士 , 师 . 女 17 0 硕 讲
[ 收稿 日期 : 20 09—1 0 2—3 ]
病 理 学 C C 案 例 式 双 语 教 学 改 革 的 探 索 与 实 践 P
科与临床学科整合 。要实现基础与临床整合 , 必须 进行课 程 体 系 和 教 学 内 容 的改 革 , 新 设 置 和 组 重
合 。汕头 大学 医学 院将 传 统 病 理 学 课 程 与 相 应
合 教学 内容 、 以新 进 展开拓 医学 视 野 、 以临床 问题带
动 医学 知识 综合 应 用 , 组 形成 系统 疾 病 模 块课 程 重

31 ・ 0
山西 医 科 大 学 学 报 : 础 医学 教 育 版 ,00年 3月 ,2 3 基 21 1 (
勤情 况 、 验操作 、 实 实验 报告 、 出席及 值 日情 况 , 设定
2 重视 语 言培训 师 生间有 效积 极 的沟通交 流是教 学成 功与否 的
实验成 绩 , 纳入 学生 总成绩 。在实 验考核 方式上 , 并 经过几 年 的实践 , 目前 我 们 采 用 的是 期 中多 媒体 幻
区 , 生的 口语 却 带 着 浓 重 的地 方 口音 , 异 非 常 学 差
大 , 而增加 了师 生 间语 言交 流 的 障碍 。教 研 室 的 从 教 师大 多为 医学专 业 毕业 而非 英 语 专业 毕 业 , 为 作 非 英语母 语 国家 的教 师 用英 语 进 行 教学 , 就 对 授 这
山 西 医 科 大 学 学 报 : 础 医 学 教 育 版 ,20 基 09,1 ( :4 1 2) 12—
1 4 4 .
课 教师 提 出了更高 的要求 。要 求教 师既具备 扎实 的 专 业知 识 , 要具备 流利 的英语 口语 和较 强 的表 达 还
能力 , 特别是 在实 验 教 学 中要 求 更 高 。通 过 加 强 学 习与训 练 、 体备课 、 讲制 度 及 听课 点 评 , 好 地 集 试 较
( 见表 1 , 系统 疾病 模块 中开 展 C C 临床病 理讨 )在 P(
论) 案例 式 双语教 学方 法 。
基础 、 临床 多学科 有机 渗透 和融通 , 以疾 病 为 中心 整
表1 病 理 学 与 多学 科 整 合 的 模 块 课 程
中教师 与学生充 分运 用英语 , 讨论 式互动 式教与学 , 从 而使 学生能更 好 地 掌握 本 专业 知 识 , 同时拓 宽 视
交流 , 这迫切需要我 国医学从事人员具备 良好的专
业 能力 和外语 水平 , 大 限度 地 接 受 国外 最 新 医学 最
信 息 、 国际 接轨 , 握世 界 医学发展 方 向和最新研 与 把
语 教学 ” 时发 展 , 主 要 目的 是 通 过 在教 学 过 程 应 其
1 1 整 合基础 与 临床 , 成 系统 疾病 模块 . 组
《 科 本
医学教 育 国际标 准》 出了课 程 计划 应 该将 基础 学 指
医科大学学报 : 基础医学教育版 …0 0年 3月 21

31 ・ 1
保 证 了教学 质量 。 3 重视 实验 考核
[ ] 张军明, 2 任艳华 , 刘芬 , 组织学与胚胎学教学共享资源库 的 等. 建设 和应用 [ ] 山西医科 大学学报 : 础医学教 育版 ,0 8 J. 基 20 ,
由于 留学生 的生 活 环境 和 文 化 背景 的差 异 , 决 定 了其 实验课 课 堂 中的表现 与 国内学 生具 有一些双语 教 学 ; 教 学 改革 ; 案 例 式 中 图分 类 号 : R 6 G 4 . 3 6 2 0 文 献标 识码 : A 文章 编 号 i 10 7 4 (00)3— 30— 0 8— 2 9 2 1 0 0 1 0 4
国际医学迅 猛发 展 , 国际交 流 日益 扩展 , 国医 我 学 水平 的进步依 赖 于与其他 医学 发达 国家进 行广泛
郑 少燕 苏 敏 田 东萍 刘淑 慧 ( 汕头大学医学院高教研究室, 汕头 554 ; 汕头大学医学院病 , , , 。 101
理 学教 研 室 )
摘要 : 高等 医学院校专业课程 实施双语教 学, 是适应 医学教 育 国际化发展 的重要 举措之 一。从培 育双语教 学 团队、 编写双 语教材和建设双语学 习平 台等方面 , 索和构建 了病理 学 C C案例 式双语教 学模式 , 探 P 并在教 学 实践 中取得 显著成效 , 值得推
灯考 核结构 结合期 末切 片光学 显微镜 镜下 考核结构
关 键 。但 我 校 招 收 的 留学 生 来 自不 同 的 国 家 和 地
的方式 , 这种 方式 弥补 了幻灯 图片考核 的单 一性 , 同
时检测 了学 生运用 显微镜 观察 的能力 。
经 过三 年 的教 学 实践 , "n 利 完成 了留学 生 我1 f i
野, 培养 国际意识 , 于学 习中逐渐 习得或 强化英语 能
力 。 1 改 革的 内容
究 成果 。 因此 , 培养 既 精 通 专业 知 识 又具 备 专 业外
语应用实力的医学高级人才 , 成为我 国医学科学发 展 的客 观需 要 , 等 医学 院校 专 业 课 程 有 效 的“ 高 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