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心力衰竭诊断与治疗

合集下载

儿童心力衰竭的诊疗方案

儿童心力衰竭的诊疗方案

儿童心力衰竭的诊疗方案心力衰竭简称心衰,是指心脏工作能力(心肌收缩或舒张功能)下降使心排血量绝对或相对不足,不能满足全身组织代谢需要,出现肺循环和(或)体循环淤血的病理生理状态。

心力衰竭是儿童时期的危重症之一,特别是急性心衰,起病急,进展快,如不早期诊断及处理,则严重威胁小儿的生命。

【诊断要点】(1)症状:左心功能衰竭表现为呼吸困难、端坐呼吸、咳嗽、咳泡沫痰、咯血、心源性哮喘、急性肺水肿等肺循环淤血表现。

右心功能衰竭表现为腹胀、食欲缺乏、恶心、呕吐、水肿等体循环淤血表现。

心排量不足的表现为乏力、头昏、心慌、少尿等。

(2)体征:心浊音界扩大,心率增快,心音低钝,严重者出现舒张期奔马律。

左心功能衰竭可出现呼吸急促,肺部可及湿啰音、喘鸣音;右心功能衰竭可出现水肿、肝大、颈静脉怒张;心排量不足可出现末梢灌注不足的表现,如血压低、脉压窄,可有交替脉,四肢末梢发凉及皮肤发花等。

(3)X 线检查:心影扩大,肺淤血,肺水肿,有时可见胸腔积液。

(4)心电图检查:对心律失常及心肌缺血引起的心力衰竭有诊断价值。

【治疗要点】(1)病因治疗:如手术纠治先天性心脏病、控制感染、纠正贫血、抗心律失常、抗风湿等。

(2)一般治疗:保证休息,必要时镇静,半卧体位,必要时给氧,避免便秘或排便用力。

营养支持,婴儿宜少量多次喂奶,限制盐摄入。

(3)药物治疗:正性肌力药物、利尿药、血管紧转换酶抑制药、β受体阻滞药、改善心肌代谢药物等。

(4)非药物治疗:心室辅助装置、主动脉内球囊反搏、体外膜肺、心脏移植等。

【处方】1.西医处方处方1:地高辛,口服。

(1)负荷量:早产儿0.02mg/kg,足月儿0.02~0.03mg/kg,婴儿及儿童0.025~0.04mg/kg;首次剂量为上述剂量的1/2,余量分2次口服,每次间隔6h;末次给药后12h开始用维持量。

维持剂量:1/5~1/4负荷剂量。

(2)慢性心力衰竭稳定期常规应用地高辛维持量,注意监测血药浓度。

儿童心力衰竭诊断标准

儿童心力衰竭诊断标准

儿童心力衰竭诊断标准心力衰竭是一种严重的心脏疾病,对儿童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构成严重威胁。

为了及时准确地诊断儿童心力衰竭,以下诊断标准可供参考。

1.临床指标(1)心脏扩大:通过胸部X光片检查,心脏形态明显扩大,尤其是左心房和左心室。

(2)肺水肿:通过肺部听诊和X光检查,发现肺部有湿啰音和肺水肿征象。

(3)心输出量降低:儿童活动耐量明显下降,稍事活动即感心悸、气急,生长发育受影响。

(4)肝肿大:肝脏肿大、质硬、触痛,严重者肝脏表面有结节形成。

2.血液生物标志物(1)脑钠肽(BNP):心力衰竭时,由于心脏负荷加重,心肌细胞受压,导致BNP分泌增多。

血液中BNP浓度的升高可反映心脏功能受损程度。

(2)肌钙蛋白I(cTnI):心力衰竭时,心肌细胞受损,cTnI释放入血。

血液中cTnI浓度的升高可反映心肌细胞的受损程度。

3.影像学检查(1)超声心动图:通过超声波技术,观察心脏的结构和功能,判断心力衰竭的病因和程度。

(2)核磁共振成像(MRI):MRI可以清晰地显示心脏的结构和功能,对于评估心力衰竭的程度和病因具有较高价值。

4.心功能分级根据NYHA心功能分级标准,将儿童心力衰竭分为四级:(1)NYHA I级:日常活动无心力衰竭症状。

(2)NYHA II级:日常活动稍受限,休息时无自觉症状,一般活动下可出现心力衰竭症状。

(3)NYHA III级:低于平时一般活动即引起心力衰竭症状。

(4)NYHA IV级:在休息状态下也存在心力衰竭症状,不能进行任何活动。

5.其他因素(1)病因:患有先天性心脏病、心肌炎、心包炎等心脏疾病可导致心力衰竭的发生。

(2)诱发因素:呼吸道感染、贫血、甲亢等全身疾病可诱发心力衰竭的发作。

(3)遗传因素:家族中有心力衰竭病史者,个体发生心力衰竭的风险较高。

小儿心力衰竭诊断标准与治疗建议PPT课件

小儿心力衰竭诊断标准与治疗建议PPT课件

小静脉
3-5小时 10min
哌唑嗪 均衡扩张小动脉、 口服 20-50mg/kg 6-8小时
小静脉 卡托普利 均衡扩张小动脉、口服
小静脉
0.5-1mg/kg
6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8小时
硝酸甘油
小静脉
静滴 1-5mcg/kg/min
硝酸异山梨醇酯 小静脉 口服
0.5mg/kg/d
静推 0.5-20mcg/kg/min 18
4)心肌能量代谢赋活药
目前常用的有 ①果糖二磷酸钠(FDP):
外源性FDP可有助于修复糖酵解、增加磷酸肌 酸及ATP含量,此外FDP通过抑制中性粒细胞氧自由 基生成,从而减轻心衰所致组织损伤而起到保护心 肌的作用。
FDP用量为100-200mg/kg/d,每日一次静脉注射。 静脉速度应约10ml/min(75mg/ml)。
9
✓氨力农: 首剂静注0.75~1mg/kg,必要时可
再重复一次,然后5 ~ 10mcg/kg/min持 续静滴,副作用为心律紊乱、血小板减 少。 ✓米力农:
药效是氨力农的10倍,静注首次剂 量 为 每 次 5 0 mcg/kg,10 分 钟 内 给 予 , 以 后持续静脉点滴,0.25 ~ 0.5mcg/kg/min。
上述原则,必须结合患儿具体病情而定。
17
表 常用血管扩张剂作用部位、用法与剂量
药物 酚妥拉明
作用部位 小动脉
用法
剂量
疗效持续时间
静推 0.1-0.3mg/kg/次 5-10min
静滴 2.5-15mcg/kg/min
肼苯达嗪
小动脉 静滴 1-5mcg/kg/min
硝普钠 均衡扩张小动脉、静滴 0.5-8mcg/kg/min

小儿心力衰竭诊断与治疗PPT

小儿心力衰竭诊断与治疗PPT

定期随访:每3-6 个月进行一次随访, 监测病情变化
药物调整:根据 病情变化,调整 药物剂量和种类
生活方式调整:保 持良好的生活习惯, 如饮食、运动、睡 眠等
心理支持:提供心 理支持,帮助患者 及家属应对疾病带 来的压力和困扰
定期随访:定 期进行心电图、 超声心动图等 检查,监测病
情变化
药物治疗:遵 医嘱按时服药, 注意药物副作
胸部X线:观察心脏大小、 形态,判断心包积液、肺 水肿等
血液检查:观察血红蛋白、 白细胞、血小板等指标, 判断贫血、感染等
心导管检查:观察心脏内 部情况,判断心脏瓣膜功 能、心腔压力等
心肌酶学检查:观察心肌 酶活性,判断心肌损伤程 度等
小儿心力衰竭的病 因及发病机制
先天性心脏病:如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等 心肌炎:病毒性心肌炎、细菌性心肌炎等 心律失常:如心房颤动、心室颤动等 心肌病:如扩张型心肌病、肥厚型心肌病等 心包疾病:如心包积液、心包炎等 肺动脉高压:如先天性肺动脉高压、后天性肺动脉高压等
水肿:小儿心力衰竭的早期症状之一, 表现为四肢、面部、腹部等部位水肿
食欲不振:小儿心力衰竭的早期症状之 一,表现为食欲下降、厌食等
活动耐力下降:小儿心力衰竭的早期症状之 一,表现为活动后容易疲劳、体力下降等
咳嗽、咯血:小儿心力衰竭的早期症状 之一,表现为咳嗽、咯血等呼吸道症状
症状:呼 吸困难、 胸痛、心 悸、头晕、 乏力等
体征:心 率加快、 心音减弱、 心律不齐 等
实验室检 查:血常 规、生化、 心肌酶、 心电图等
影像学检 查:X线、 超声心动 图、CT、 MRI等
心导管检 查:心内 膜活检、 心室造影 等
基因检测: 遗传性心 脏病等
心律失常:心律失常可能导致心力衰竭, 需要鉴别诊断

儿童心力衰竭的诊断标准

儿童心力衰竭的诊断标准

儿童心力衰竭的诊断标准================心力衰竭是一种严重的心脏疾病,对儿童的身体健康产生极大的威胁。

为了准确诊断儿童心力衰竭,医生需要从多个方面进行评估。

以下是儿童心力衰竭的诊断标准:1. 临床症状--------1.1 心力衰竭的症状通常表现为呼吸急促、气喘、乏力、多汗、食欲不振等。

在睡眠时,可能会出现呼吸暂停或窒息的情况。

1.2 患儿可能会有焦虑、易怒等情绪表现,并可能出现生长迟缓和发育不良的情况。

2. 心功能检查--------通过心电图、超声心动图等检查,可以评估心脏的功能状况。

心力衰竭时,心脏的收缩和舒张功能可能减弱,心脏的形状和大小也可能发生变化。

3. 呼吸急促:呼吸次数-----------------儿童正常的呼吸频率为每分钟20-30次。

心力衰竭时,呼吸频率会加快,可能超过每分钟40次。

同时,呼吸音也可能变得异常。

4. 心动过速:心率次数-----------------正常儿童的心率在每分钟80-120次之间。

在心力衰竭的情况下,心率可能会加快,超过每分钟140次。

持续快速的心率可能导致心脏过度劳累,加重病情。

5. 心脏扩大--------在心力衰竭的情况下,心脏可能会扩大以适应增加的血液流量。

通过X光检查或超声心动图可以观察到心脏扩大的情况。

6. 其他症状--------可能会出现咳嗽、咳泡沫痰、皮肤苍白、四肢湿冷、尿少等症状。

严重者可能导致晕厥或休克。

7. 肝脏肿大--------心力衰竭可能导致肝脏肿大,因为心脏无法有效地将血液泵送到全身。

肝脏肿大的程度可以作为评估心力衰竭严重程度的一个指标。

8. 出现奔马律---------奔马律是一种在心力衰竭时出现的心音变化,听起来像马奔跑时的蹄声。

这是由于心率过快、心脏过度充盈和室壁震颤引起的。

奔马律通常提示严重的心力衰竭。

奔马律是医生诊断心力衰竭的重要依据之一。

(完整版)儿童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建议指南(2020年修订)

(完整版)儿童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建议指南(2020年修订)

(完整版)儿童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建议指南(2020年修订)心力衰竭(简称心衰)是儿科临床常见的急危重症之一,也是导致儿童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

2006年中华儿科杂志发布了“小儿心力衰竭诊断与治疗建议”,对我国儿童心衰的临床诊治发挥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近15年来心衰领域的新进展较多,为进一步规范儿童心衰诊治、康复管理及预防,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心血管学组、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儿童心血管专业委员会及中华儿科杂志编辑委员会委托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心血管学组心力衰竭协作组、儿童心肌病精准诊治协作组,征求全国儿科心血管相关专家意见与建议,根据国内外最新临床研究成果,参考2013年加拿大心脏协会与2014年国际心肺移植协会以及2018年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等发布的有关儿童和成人心衰的相关指南,结合我国国情及临床实践经验,撰写2020年修订版诊疗建议。

一、儿童心衰得定义与病因(一)儿童心衰的定义心衰是多种原因导致的心脏结构和(或)功能的异常改变,使心室收缩和(或)舒张功能发生障碍,心输出量不能满足机体的需求,同时引起神经内分泌调节障碍,对心脏及全身各器官造成影响的一组复杂临床综合征。

(二)儿童心衰的病因心衰可发生于胎儿期或儿童期任何年龄段,病因呈高度异质性,可为先天性或获得性,不同年龄段的病因亦不相同,心肌炎、心肌病、严重心律失常和代谢性疾病等在任何年龄段均可能导致心衰。

感染、运动、贫血、电解质紊乱和酸中毒等是诱发心衰的常见因素。

儿童心衰的病因分类及代表性基础疾病或因素如下:1.心室功能不良:(1)心源性疾病或因素包括①心肌病(扩张型心肌病、肥厚型心肌病、限制型心肌病、心肌致密化不全、致心律失常性右心室心肌病、心内膜弹力纤维增生症、代谢性心肌病、线粒体心肌病);②感染及免疫介导的心肌损伤[感染性疾病、风湿性疾病(风湿热、系统性红斑狼疮)];③心肌缺血或梗死[左冠状动脉异常起源于肺动脉、左冠状动脉主干闭锁、伴冠状动脉瘤的川崎病、冠状动脉炎、早发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疾病(如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④心律失常(完全性心脏传导阻滞伴心动过缓、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室上性心动过速、室性心动过速);⑤先天性心脏病(congenital heart disease,CHD),包括伴心室功能不良的复杂CHD及其术后;⑥药物、毒物或放射线暴露[抗肿瘤药(柔红霉素等)、抗精神病药物、重金属中毒、药物滥用、放射性损伤]。

儿童心力衰竭的诊断与治疗

儿童心力衰竭的诊断与治疗
情进展。
心理支持
对患儿及家庭提供心理支持, 帮助他们应对疾病带来的心理
压力。
康复与生活质量改善
康复训练
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适当的康复 训练,如运动疗法、呼吸训练
等,提高心肺功能。
生活指导
指导患儿及家庭调整生活方式 ,避免过度劳累和情绪波动,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
营养支持
根据病情需要,提供适当的营 养支持,保证患儿生长发育的 需要。
儿童心力衰竭的诊断与治疗
• 儿童心力衰竭概述 • 儿童心力衰竭的诊断方法 • 儿童心力衰竭的治疗方法 • 儿童心力衰竭的预防与预后
01
儿童心力衰竭概述
定义与分类
定义
心力衰竭(简称心衰)是一种由 于心脏结构和功能异常导致心输 出量降低,不能满足机体需求的 临床综合征。
分类
儿童心衰可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 类型,急性心衰需紧急处理,慢 性心衰则需长期治疗和管理。
社会支持
鼓励患儿参与正常的社交活动 ,提高生活质量,减轻家庭负
担。
THANKS
感谢观看Βιβλιοθήκη 超声心动图诊断超声心动图通过高频声波显示心脏的 结构和功能,是诊断心力衰竭的常用 方法。
通过超声心动图可以观察心脏的收缩 和舒张功能,评估心脏的射血能力和 瓣膜功能,以及检测心脏内血流情况 。
核素心功能检查
核素心功能检查是一种无创性检查方法,通过注射放射性核素标记的化合物,利 用核医学成像技术观察心脏的代谢和血流情况。
该检查可以评估心脏的收缩和舒张功能,以及心肌的代谢状态,对于诊断心力衰 竭和评估治疗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血液检查与生物标志物
血液检查可以检测心肌酶、肌钙蛋白等生物标志物,这些标 志物在心力衰竭时可能升高,有助于诊断和评估病情。

小儿心力衰竭诊断标准与治疗建议

小儿心力衰竭诊断标准与治疗建议
呼吸困难
医生在听诊时可以闻及心音低钝、遥远等体征,心脏叩诊浊音界扩大。
心脏扩大
通过超声心动图检查,发现心室收缩功能下降,射血分数降低。
射血分数下降
心力衰竭标志物
检测脑钠肽、N-端脑钠肽前体等心力衰竭标志物,其水平升高提示心力衰竭。
血液检查
小儿出现贫血、白细胞增多或减少、血小板减少等血液系统异常表现。
婴儿型心力衰竭通常由先天性心脏缺陷、心肌炎、心律失常等引起。
婴儿型心力衰竭的症状包括喂养困难、体重增加缓慢、呼吸困难等。
儿童型心力衰竭通常在1岁至14岁之间发生。
儿童型心力衰竭常常由心肌炎、风湿性心脏病、心律失常等引起。
儿童型心力衰竭的症状包括乏力、运动不耐受、咳嗽等。
儿童型心力衰竭
青少年型心力衰竭通常在15岁至18岁之间发生。
目的和背景
准确的诊断小儿心力衰竭并给予及时的治疗措施对于改善患儿的预后和长期生存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本指南旨在为儿科医生提供小儿心力衰竭的诊断标准和治疗建议,以帮助临床医生更好地处理该病,提高患儿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重要性和意义
02
小儿心力衰竭的诊断标准
1
临床诊断标准
2
3
小儿出现劳力性呼吸困难、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或端坐呼吸等表现,且活动耐力下降。
05
小儿心力衰竭的预防措施
预防心力衰竭的发生
控制基础疾病
积极治疗原发疾病,如心肌炎、先天性心脏病等,以避免心力衰竭的发生。
定期进行心电图、超声心动图等相关检查,以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导致心力衰竭复发的因素。
定期检查
严格遵循医生的建议,按时按量服药,不随意更改药物剂量或停药。
坚持药物治疗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控制饮食、适当锻炼、保持心理健康等,以降低心力衰竭复发的风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等有宫内窘迫史或窒息病史应考虑本病的可能 • 房室辩返流性杂音是重要体征之一,但并非所有患儿均有 • 心电图广泛T波低平或倒置是常见的表现,如果胸前导联
ST段压低则为特征性表现 • 彩超显示重度三尖瓣返流和肺动脉压力增高是诊断本病的
重要指标该检查在除外其它心血管疾病具有重要价值 • 诊断时应注意与青紫型先心、新生儿肺透明膜病、持续胎
2020/11/14
18
心律失常与心衰
2020/11/14
心律失常合并心衰治疗:
• 1.临床常用的如心律平、异博定、心 得安等均有明显的负性肌力作用, 应用后会使心肌收缩力进一步减弱 将加重心衰
• 2.对无症状非持续性室性或室上性心 律失常不主张积极抗心律失常药物 治疗。可首选西地兰、地高辛且应 静脉给药,既能强心、改善心功能 又有利于转律
传导阻滞等
一般来说当心率快于160~180/min或 心率慢于40~50/min心排血量受到 影响,进而影响心功能。
• 阵发性室上速 是儿科常见的快速性心律失 常,如心率快于160~ 180/min,且持续24~48h以 上,不能及时转律时,则可 并发心衰和(或)心源性休 克,近年有心动过速心肌病 的报告是指由持续性或频繁 发作的r动过速引发的心脏 扩大和(或)心功能不全
-受体阻滞剂、螺内酯(保钾利尿剂,防止醛固酮的成纤 维细胞活化,可预防和逆转心肌间质纤维化及外周血管的 重构;)一般不能用地高辛类药物
2020/11/14
17
心律失常与心衰
在儿科临床上可并发心力衰 竭的心律失常包括 -持续性心动过速 -心室颤动 -室上速 -持续性房颤伴快速心室率
时 -心室率过慢的完全性房室
2020/11/14
13
先心合并心衰的特点及治疗
大的左向右分流先心并发心衰的治疗原则是降 低体循环阻力,减少左向右分流量
地高新使用争论 有人认为该情况下应用地高辛并非取其强心作用而是利用其减 弱交感神经活性的作用,从而减少身体的高代谢状态以保护心 肌的泵功能
2020/11/14
14
先心合并心衰的特点及治疗
2020/11/14
10
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
主要治疗措施:
• 维持体循环:如有缺氧、酸中毒、低血压、体 温过低、低血糖、低血钙应按具体情况及时治 疗,心衰时需酌情应用洋池黄与利尿剂等,必 须注意洋地黄剂量,以免引起中毒,可用正性 肌力药物如多巴酚丁胺,剂量为2~ 10g/Kg.min
• 降低肺动脉高压:一氧化氮吸入对肺小动脉具 有高度选择性故不影响体循环压力
• 另外一些患儿出生后由于胎儿循环向成人 循环过渡难以适应,临床表现呈进行性发 展
2020/11/14
3
新生儿心力衰竭的几个特点
病因特点 • 先天性心脏病最多,占83.8% • 其它为肺炎、心肌病变及心律失常
2020/11/14
4
新生儿心力衰竭的几个特点
症状及体征特点
• 患儿共同的表现为喂养困难、气促、心动过速、奔马 律、肺部闻及罗音、肝脏肿大
19
心律失常与心衰
• 3.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逆传型合并心衰须禁用洋地黄制剂, 必要时可予胺碘硐按每次2.5~5.0mg/min静脉缓注,若 末转律于15~30min后还可以重复1次,有效后可75~ 150mg静滴维持,胺碘硐的负性肌力作用较弱,对心功 能影响不大,相对安全,但如果用量过大、给药过快也会 加重心衰,故须谨慎
23
重症心肌炎并发心衰的诊断、治疗
• FDP:提供心肌能量改善心肌收缩力增加心排量与洋 地黄有协同作用。还能减少氧自由基生成,延长细胞 寿命。用量为75~250mg/kg(1~2.5ml/kg.d)每日 一次,连用10~14天。
• 控制心衰:心肌炎对洋地黄极为敏感,易出现中毒现 象,故多选用速效速排的制剂,如西地兰或地高辛, 剂量为一般有效量的2/3即可。急性心衰控制后1~2天 停药。
酚妥拉明的应用--患儿伴有肺炎及心衰 酚妥拉明可使肺血管骤然扩张,使左向右分流量加大,左心
容量负苘更加重,可能会超过了其它药物对心脏的支持 作用,反而出现急性肺水肿
-大剂量静脉快速应用酚妥拉明〔每次>0.5mg/kg〕 -合用多巴酚丁胺 并使用输液泵持续24h静滴,酚妥拉明
剂量不超过1ug/kg.min;多巴酚丁胺常用5ug/kg.min, 一般不超过10ug/kg.min
儿循环、新生儿心肌炎等鉴别
2020/11/14
8
新生儿窒息后心肌损害
主要治疗措施:
– -般冶疗:吸氧、保温、纠正 低血糖、高浓度氧气吸入有助 于解除肺血管收缩、改善心肌 缺氧缺血状况
– 洋地黄: 有心力衰竭时予快 速饱和,维持2~7天
– 利尿剂:选用速尿,应用2~7 天
– 辅助呼吸:PaO2<50mmHg 时应使用呼吸器
– 一氧化氮吸入:可有效降低肺 动脉压力和阻力,改善窒息新 生儿高肺循环压力和阻力的状 态,对防止心衰降低病死率具 有重要意义
2020/11/14
9
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
又称持续胎儿循环,多为足月儿,是由多 种病因〔缺氧、酸中毒、低血压、体温过 低、低血糖、低血钙等〕所引起的新生儿 出生后肺循环压力和阻力持续增高,使由 胎儿型循环过渡到正常“成人”型循环发 生障碍,以至于在动脉导管和卵园孔水平 出现右向左分流,从而导致严重的低氧血 症和青紫,如处理不及时可发生心衰, 前病死率高达50%
减少心肌炎症反应;氢化考的松15~20mg/kg.d或地塞 米松0.3~0.6mg/kg.d静滴。病情好转改为口服,逐渐 减量,疗程4~6周。 • 静注丙球:400mg/kg.d连用3天或一次应用1000mg/kg。 丙球可阻断免疫反应提供特异抗体和中和病毒抗原。静 滴时应注意速度避免加重心衰。
2020/11/14
2020/11/14
20
儿童胃食管反流的临床诊治步骤
心力衰竭伴室性心律失常的治疗原则:
– 对无症状非持续性室速不主张积极抗心律失 常药物治疗;
– 室颤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的持续性室速应立即 电复律;
– 血流动力学稳定的持续性室速首选胺碘酮, 其次为利多卡因,无效者电复律
2020/11/14
21
重症心肌炎并发心衰的诊断、治疗
• 新生儿由于颈短及伴有呼吸困难,颈静脉扩张的观察 受到限制,更由于病情发展快仅少数患儿伴周围组织 水肿,在新生儿期除有严重的右心病变引起右心衰竭 外区分左右心心力衰竭是困难的,患儿常表现为全心 衰竭,如不及时治疗可达濒死状态,可呈循环衰竭表 现,最后出现心动过缓、心音减低、呼吸快伴广泛湿 罗音、肝明显增大等
• 4.在临床上对快速性心律失常并发心衰且病程短病情较轻 者可选用西地兰、速尿、多巴胺等治心衰,然后再予小剂 量异博定或心律平静脉缓注,有时可达治疗目的
• 5.对病程短的缓慢性心律失常并发心衰,应用异丙肾时注 意给药剂量和速度,否则易发生室性心律失常,反而加重 心衰,如用药效果下好应及时安置心脏起博器。
• 如患儿心肌炎引起的Ⅲ度A-VB合并心衰应及时置入起 博器,愈早愈好。
2020/11/14
24
心衰药物的选择、应用进展
心脏收缩功能降低 应用洋地黄、利尿剂、血管扩张剂和ACEI 心脏舒张功能降低 选择利尿剂、血管扩张剂、ACEI以及钙拮抗剂B受体阻滞剂等
2020/11/14
25
心衰药物的选择、应用进展
• 冶疗原发病如重症肺炎、AIRS等
2020/11/14
11
先心合并心衰的特点及治疗
• 小儿时期心衰发病年龄绝大多数在3岁以下,发病原因中以先心引起者 最多见占80~90%,其中以左向右分流型最多,梗阻型也可以发生, 以心衰发生年龄可推断心脏畸形类型
• 出生时心衰:主要见于左心发育不良综合征、大的体循环动-静脉瘘等。 • 生后1周内心衰:见于大动脉转位、未成熟儿的PDA、左心发育不良
2020/11/14
12
先心合并心衰的特点及治疗
治疗原则
1 控制心衰 急性心力衰竭的治疗往往涉及到利尿 剂血管扩张剂和收缩性药物三者的选择
-充血性心衰而无灌注不足时宜用利尿剂 -严重心衰伴血压正常或偏高是应用血管扩张剂的有
力指征 -当充血和灌注不足同时存在时只要动脉不低可合并
应用血管扩张剂和利尿剂。如血压降低则再加用收 缩能性药物
小儿心力衰竭诊断与治疗
新生儿心力衰竭的临床表现特点
以周围循环衰竭为特征 • 心力衰竭时心率不一定快 • 心力衰竭时左心与右心心力衰竭 • 心力衰竭与末梢循环衰竭同时存在
2020/11/14
2
新生儿心力衰竭的几个特点
生理解剖特点
• 新生儿心肌中收缩肌成分少,泵能力低, 交感神经未完全发育成熟
• 由于胎儿循环特点,左心储备量低
2020/11/14
16
先心合并心衰的特点及治疗
2 消除病因和诱因 包括手术诒疗,不必强调年龄,防止 因心衰反复发生而失去手术治疗的机会;内科治疗对贫血、 感染、心律失常等的治疗
不同类型先心所致心衰在选择用药方面区别: • 容量负荷过重;选用利尿剂、ACEI类药物、洋地黄、多
巴酚丁胺等,不用阝-受体阻滞剂及钙拮抗剂 • 阻力负苘过重:选用ACEI、钙拮抗剂、Ang2拮抗剂、阝
2020/11/14
22
重症心肌炎并发心衰的诊断、治疗
强调綜合治疗,其要点为: • 一般治疗:卧床休息、吸氧、烦躁者应给镇静药,入液
量600~800ml/m2.d,适当选用抗生素以消除感染因子。 • 早期抗病毒治疗病毒唑10~15mg/kg.d,同时应用干扰
素5~10万单位疗程7~10天; • 肾上腺皮质激素:促进心肌酶的活力,改善心肌功能,
另外两种可降低左向右分流的方法: (1)血管扩张剂:最常用的是ACEI(如依那普
利等),可减少左向右分流并改善体循环灌注, 可防止心脏重构逆转心室肥厚现作为一线药物 (2)通过输浓缩红细胞提高血红蛋白12~ 14g/L这将减少肺血流量并能给组织提供足够 的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