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心力衰竭(存)参考

合集下载

小儿心力衰竭(存)课件

小儿心力衰竭(存)课件
缓解心力衰竭症状。常用的利尿 剂有氢氯噻嗪、呋塞米等。
强心剂
强心剂可以增强心脏收缩力,提高 心输出量,改善心力衰竭症状。常 用的强心剂有洋地黄、地高辛等。
血管扩张剂
血管扩张剂可以扩张血管,降低血 压,减轻心脏负担,缓解心力衰竭 症状。常用的血管扩张剂有硝酸异 山梨酯、硝苯地平等。
非药物治疗
心脏再同步治疗
在病情稳定后,进行适当 的康复训练,如运动疗法、 心理辅导等,有助于促进 患儿的身心康复。
长期管理和监测
定期复查
在患儿出院后,定期进行心电图、 超声心动图等检查,以监测心功
能状况和评估治疗效果。
调整生活方式
指导患儿及其家长调整生活方式, 如合理饮食、适量运动、保持良 好的作息习惯等,以降低心力衰
竭的复发风险。
目的和目标受众
目的
本课件旨在帮助医学生、儿科医生和 护士了解小儿心力衰竭的病因、诊断 、治疗和护理,提高他们对小儿心力 衰竭的认识和处理能力。
目标受众
本课件适用于医学生、儿科医生、护 士以及其他从事小儿心力衰竭相关工 作的医护人员。

定义
小儿心力衰竭是一种由于心脏功 能不全导致的临床综合征,通常 表现为心输出量减少、组织灌注 不足和肺循环或体循环淤血。
详细描述
非药物治疗包括生活方式调整、饮食控制、运动康复等。对于小儿心力衰竭患者,合理 的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有助于改善病情,提高生活质量。在病情稳定后,适当的运动康
复也有助于增强患儿的体质和心功能。
案例四:小儿心力衰竭的长期管理和康复
总结词
长期随访,关注心理健康
VS
详细描述
小儿心力衰竭需要长期管理和随访,家长 需密切关注孩子的病情变化和心理状态。 在康复过程中,家长和医生需共同协作, 帮助孩子树立信心,积极面对疾病,提高 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小儿心力衰竭的科普知识PPT课件

小儿心力衰竭的科普知识PPT课件

治疗
治疗
药物治疗 - 利尿剂:减轻体内液体负担 - 血管扩张剂:降低心脏负荷,改善
心功能 - 心脏强化剂:增加心脏泵血能力
治疗
外科手术 - 修复先天性心脏病 - 植入心脏起搏器或力衰竭的科普知 识PPT课件
目录 介绍 什么是小儿心力衰竭 病因 症状 治疗
介绍
介绍
知识普及的目的是增加对小儿心力衰竭 的了解,提高预防和治疗意识 本课程将介绍小儿心力衰竭的定义、病 因、症状和治疗
什么是小儿心力衰竭
什么是小儿心力衰竭
小儿心力衰竭是一种心脏功能不全的疾 病,心脏无法提供足够的血液供应给身 体各部分 这种疾病通常由其他心血管疾病导致, 如先天性心脏病和心肌炎
病因
病因
先天性心脏病 - 出生时心脏发育异常,影响功能 - 缺血、缺氧等并发症导致心力衰竭
病因
心肌炎 - 心肌炎导致心脏肌肉受损 - 心肌无法正常收缩,影响心脏泵血
功能
症状
症状
呼吸困难 - 呼吸急促、浅表而快速 - 运动时特别明显
症状
疲劳 - 活动后疲乏感 - 焦虑、易怒、嗜睡等
症状
全身水肿 - 腿部和腹部的水肿 - 头部水肿可导致头痛、视力模糊

小儿心力衰竭的诊断标准

小儿心力衰竭的诊断标准

小儿心力衰竭的诊断标准
小儿心力衰竭的诊断标准:儿童出现呼吸、心率明显增加,还会出现全身浮肿或肝脏肿大,常伴有尿液减少,甚至无尿。

个别儿童会出现呼吸困难等临床症状,此时听诊,可发现心音明显低钝、呈奔马律。

而实验室检查主要为脑钠肽指标,正常值应<100pg/ml,如果指标升高,可考虑为心衰,还应完善心脏超声的检查项目,儿童比较常见的收缩性心衰一般在做心脏彩超时提示左心室舒张末期的射血分数,当左心室射血分数<40%时,称为射血分数降低性心衰,即收缩性心衰,而左心室射血分数≥50%则称为保留性心衰。

第7讲:小儿充血性心力衰竭

第7讲:小儿充血性心力衰竭

第7讲:小儿充血性心力衰竭
黄美蓉
【期刊名称】《临床儿科杂志》
【年(卷),期】2002(020)004
【摘要】@@ 充血性心力衰竭(简称心衰)是指各种原因引起心排量减少和心室充盈压升高,临床上以组织血液灌注不足及肺循环和/或体循环淤血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综合征,它不是一个独立的疾病.现代概念认为,心衰实质上乃是由于能量不足造成基因表达异常而引起的一种超负荷心肌病.心衰是小儿时期尤其是婴幼儿期较常见危重症之一,如不及时诊断,采取适当的治疗措施,可严重威胁患儿的生命.
【总页数】3页(P251-253)
【作者】黄美蓉
【作者单位】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新华医院上海儿童医学中心,上海,200127【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54
【相关文献】
1.探讨50例小儿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护理措施 [J], 于勤
2.常见脊柱病的整脊疗法讲座第十九讲少年驼背症、小儿功能性脊柱侧弯症和小儿肌性斜颈 [J], 吕选民
3.小儿充血性心力衰竭治疗分析 [J], 许伟力
4.米力农治疗小儿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疗效观察 [J], 陈德森;林鹏翔;李崇山
5.小儿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护理体会 [J], 陈艳丽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小儿充血性心力衰竭危害及预防PPT课件

小儿充血性心力衰竭危害及预防PPT课件

小儿充血性心力衰竭的危害有 哪些?
小儿充血性心力衰竭的危害有哪些? 生理影响
充血性心力衰竭会导致全身各脏器供血不足 ,影响生长发育。
长期心力衰竭可能导致器官功能衰竭。
小儿充血性心力衰竭的危害有哪些? 心理影响
患儿可能因疾病限制活动而产生焦虑和抑郁 情绪。
心理健康也需要得到重视和干预。
小儿充血性心力衰竭的危害有哪些? 社会影响
小儿充血性心力衰竭的危害及预 防
演讲人:
目录
1. 什么是小儿充血性心力衰竭? 2. 小儿充血性心力衰竭的危害有哪些? 3. 如何预防小儿充血性心力衰竭? 4. 家庭和社会的角色 5. 结论
什么是小儿充血性心力衰竭?
什么是小儿充血性心力衰竭?
定义
小儿充血性心力衰竭是指心脏无法有效泵出血液 ,导致身体各部位缺氧和液体潴留的状态。
共同努力,改善儿童的生活质量。
结论
呼吁行动
呼吁家庭、社会与医疗机构共同关注和预防小儿 充血性心力衰竭。
每个人的努力都能为儿童健康带来改变。
谢谢观看
健康的生活方式可以提高心脏健康水平。
如何预防小儿充血性心力衰竭? 疫苗接种
按时接种疫苗,预防病毒感染引发心脏病。
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也很重要。
家庭和社会的角色
家庭和社会的角色 家庭教育
家长应了解心力衰竭的相关知识,及时关注 孩子的健康变化。
家庭支持对Leabharlann 儿的康复至关重要。家庭和社会的角色 社会支持
患儿及其家庭面临较大的经济负担和照护压 力。
社会支持和医疗资源的配置至关重要。
如何预防小儿充血性心力衰竭 ?
如何预防小儿充血性心力衰竭? 早期筛查
对高危家庭进行心脏病筛查,及早发现潜在问题 。

小儿心力衰竭的护理

小儿心力衰竭的护理

小儿心力衰竭的护理小儿心力衰竭是指儿童心脏不能提供足够的血液流向全身,导致心功能减退的一种疾病。

心力衰竭包括左心衰竭和右心衰竭两种类型。

左心衰竭是心脏无法将足够的血液输送到全身,右心衰竭是心脏无法将足够的血液排出到肺部。

1.监测生命体征:定期检测儿童的血压、心率、呼吸频率和体温,以及观察皮肤表面的颜色、温度和湿度等,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2.输液治疗:根据医嘱,合理使用输液治疗,包括补充体液、纠正电解质紊乱、维持血容量等,以改善心功能。

3.给予氧气:根据儿童的具体情况,使用氧气治疗,可改善氧合情况,减轻心脏负担。

4.给予适度的饮食:根据儿童的年龄和病情,给予适量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等,避免过量或不足,保持正常的营养状态。

5.控制液体摄入量:限制过量饮水或饮料的摄入,减少心脏过度负担,防止水肿和肺水肿的发生。

6.定期监测体重:定期检测儿童的体重变化,早期发现水肿情况和容量负荷情况的改变。

7.给予药物治疗:根据医生的嘱咐,按时给予抗心力衰竭药物,如洋地黄、利尿剂等,稳定心功能。

8.保持室内安静和休息:为儿童提供一个安静、舒适的环境,减轻心脏负担,促进儿童休息和恢复。

9.疾病教育和康复指导:对家长进行相关疾病知识的教育,指导他们良好的护理儿童,监督药物使用,并制定康复计划。

10.配合医生治疗:根据医生的嘱咐,及时反馈儿童病情的变化,配合医生进行治疗,定期复查。

需要注意的是,护理工作应该根据儿童的具体情况和医生的嘱咐进行,同时,家庭的护理和关怀也是非常重要的。

患有小儿心力衰竭的儿童需要家长的理解和支持,提供计划合理的饮食和生活方式,以及良好的心理支持,帮助儿童更好地应对病情,促进康复。

小儿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科普知识课件

小儿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科普知识课件
这可能导致生长发育迟缓、运动耐力下降等问题 。
什么是小儿充血性心力衰竭? 病因
主要病因包括先天性心脏病、感染、心肌炎等。
这些因素会影响心脏的结构和功能,导致心力衰 竭。
什么是小儿充血性心力衰竭? 流行病学
小儿充血性心力衰竭在婴幼儿中较为常见,尤其 是有心脏问题的孩子。
早期诊断和干预可以显著改善预后。
小儿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症状有 哪些?
小儿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症状有哪些?
常见症状
包括呼吸急促、疲劳、食欲减退、体重增长 缓慢等。
这些症状可能在日常生活中被忽视,因此需 要家长的细心观察。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小儿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症状有哪些? 严重症状
如发绀、咳嗽、出汗过多等,可能提示病情 加重。
及时就医可以避免严重并发症的发生。
如何诊断小儿充血性心力衰竭? 辅助检查
心脏超声、心电图和胸片等检查能够帮助明确诊 断。
这些检查能提供心脏结构和功能的信息。
如何诊断小儿充血性心力衰竭? 血液检查
通过检测血液中的生化指标,评估心脏功能及其 他相关情况。
定期监测有助于调整治疗方案。
小儿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治疗方 法有哪些?
小儿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药物治疗
常用药物包括利尿剂、ACE抑制剂等,用于减 轻症状和改善心脏功能。
药物治疗需要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切忌自行 用药。
小儿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非药物治疗
营养支持、适度的运动和心理关怀也是重要 的治疗措施。
良好的生活习惯有助于提高孩子的生活质量 。
小儿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手术治疗
对某些先天性心脏病患者,手术可能是必要 的治疗方案。

小儿心力衰竭的诊治指南

小儿心力衰竭的诊治指南

小儿心力衰竭的诊治指南的负荷量可达30-40ug/kg。

静脉使用时,负荷量为0.02-0.03mg/kg,维持剂量为0.01-0.02mg/kg/d,必要时可加大剂量;(2)多巴酚丁胺:常用剂量为2~5mg/kg,每日3~4次,口服或静脉注射,必要时可加大剂量。

2.利尿剂:(1)袢利尿剂:如呋塞米,常用剂量为0.5-2mg/kg/d,静脉给药时剂量减半;(2)噻嗪类利尿剂:如氢氯噻嗪,常用剂量为0.5-1mg/kg/d。

3.血管扩张剂:(1)硝酸甘油:常用剂量为0.5-1mg/kg/d,口服或静脉注射;(2)ACEI类药物:如依普利、贝那普利等,常用剂量为0.1-0.3mg/kg/d,口服。

二)慢性心衰的药物治疗1.ACEI类药物:如依普利、贝那普利等,常用剂量为0.1-0.3mg/kg/d,口服。

2.β受体阻滞剂:如美托洛尔、比索洛尔等,常用剂量为0.5-2mg/kg/d,口服。

3.醛固酮拮抗剂:如螺内酯,常用剂量为1-3mg/kg/d,口服。

预后】小儿心衰的预后与病因、病情严重程度及治疗及时性相关。

病因明确、早期诊断、及时治疗,预后较好;病因不明、病情严重、治疗不及时,预后较差。

推荐的毛化甙C剂量为:对于成人为20-30ug/kg,婴幼儿为30-40ug/kg,年长儿为25-30ug/kg。

静脉注射剂量为上述量的3/4.对于心肌病变患者(如心肌炎),剂量应适当减少。

首次剂量为负荷量的1/2,余量分为2次,每次间隔6-8小时。

最后一次负荷量用后12小时,开始给予维持量,每次为负荷量的1/8-1/10,每天2次,间隔12小时。

对于急性心衰,也可以静注毛化甙C(西地兰),负荷量为:新生儿20g/kg,2岁40 g/kg。

首次用负荷量的1/2-1/3,余量分为2-3次,每次间隔6-8小时。

β-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主要适用于对毛地黄制剂疗效不显著或有毒性反应以及血压偏低的心衰患儿。

此类药物为环磷酸腺苷(cAMP)依赖性正性肌力药,同时具有外周血管扩张作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3/27
18
4.血管扩张剂: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
制剂、硝普钠、酚妥拉明。
5.其他药物治疗:如心衰伴有血压下降
时可应用多巴胺(5~10ug/kg/min),如血压下 降显著,应给予肾上腺素(0.1~1ug/kg/min)。
儿童时期以风湿性心脏病和急性肾炎所致的 心衰最为多见。
2020/3/27
5
(二)、发病机制
心肌肥厚
代偿机制、体液因子的改变
心脏工作能力下降
心肌收缩力增强
病 心输出量增加
量增加
病因持续存在 心肌损害 心室重塑
心率增快 心输出量降低
心力衰竭
三、临床表现
年长儿心力衰竭:左心衰竭时主要表现为肺循环瘀血,
2020/3/27
13
洋地黄制剂的用法:
病情危重者可首先给予西地兰或地高辛静 注, 首次给予洋地黄化总量的1/2,余量分 两次,每隔4~6小时给予
多数病人于8~12小时内达到洋地黄化
12小时后可以给予维持量,常用地高辛维 持量口服
2020/3/27
14
洋地黄药物使用注意事项:
用药前了解患儿在2~3W内洋地黄使用情况 用前双人核对药物、剂量、用法、姓名、时
2020/3/27
7
四、诊断:
临床诊断指征:
1、安静时心率增快,婴儿大于180次/分,幼儿大于160次/分, 不能用发热或缺氧解释者。
2、呼吸困难,青紫突然加重,安静时呼吸达60次/分以上。 3、肝大达肋下≥3cm,或短期内肝肿大,而不能以横膈下移等
原因解释着; 4、心音明显低钝,或出现奔马律。 5、突然烦躁不安,面色发白或发灰,不能用原有疾病解释者; 6、尿少、下肢浮肿,除外营养不良、肾炎等原因造成。
吸氧和保持呼吸道通畅 对气促和青紫的病 人应及时给予吸氧。同时需要保持呼吸道通 畅。有严重肺水肿的病人可以应用正压通气。
2020/3/27
12
2.洋地黄制剂:
洋地黄g、>2岁为
0.03~0.05mg/kg (总量不超过1.5mg) 静脉剂量为口服量的1/2~2/3; 毛花苷丙 静脉剂量为<2岁0.03~0.04mg/kg、>2岁为 0.02~0.03mg/kg
(一)病因:
1. 原发性心肌损害:
缺血性心肌损害
心肌病、心肌炎
心肌代谢障碍性疾病
2.心脏负荷过重:
前负荷过多:左向右分流、瓣膜反流等
后负荷过重:肺动脉或主动脉狭窄、高血压
2020/3/27
4
小儿时期心衰以1岁内发病率最高,尤以先 天性心脏病患儿最多见。也可继发于病毒性 心肌炎、川崎病、心肌病等。
其特点为乏力、劳累后气急、咳嗽、呼吸困难、端坐呼 吸、肺部湿罗音和哮鸣音、心尖区第1心音低钝和奔马 律。
右心衰竭时主要表现为体循环瘀血,其特点为食欲减退、 腹痛、颈静脉怒张、肝颈返流征阳性、肝肿大有压痛、 浮肿、尿量减少。
婴幼儿心力衰竭:呼吸浅快(R50-100次/分)、喂
养困难、体重增长缓慢、烦躁多汗、哭声低弱、浮肿首 先见于颜面及眼睑等部位。
2020/3/27
16
洋地黄中毒时的处理
(1). 洋地黄中毒时应立即停用洋地黄及利尿剂, 同时补充钾盐观察。一般12~24小时症状即可消 失。但肾功能不全及房室传导阻滞时忌用静脉 补钾。
(2). 钾盐治疗无效并有明显早搏或心动过速时可 给予苯妥因钠口服(5~10mg/kg/day,分3次)或 静脉注射(1~2mg/kg/次)。
2020/3/27
9
婴儿心衰分级评分(Ross评分)
——————————————————————————
0分
1分
2分
——————————————————————————
喂养情况(每次)
喂奶量(ml)
>100 70~100 < 60
喂奶时间(min) < 40
> 40
体检
呼吸次数(/min)
< 50 50~60 > 60
小儿心力衰竭
2020/3/27
1
一.心力衰竭的概念 二.病因和发病机制 三.临床表现 四.诊断 五.治疗
2020/3/27
2
一、心力衰竭概念
心力衰竭简称心衰,是指心肌收缩或舒张功能 下降,即心排出量绝对或相对不足,不能满足 全身组织代谢需要的病理状态,是小儿危重急 症之一。
2020/3/27
3
二、病因及发病机制
(3). 有明显心动过缓或传导阻滞时,可静脉注射 阿托品0.01mg/kg/次,如无效可按装起搏器。
2020/3/27
17
3、利尿剂的应用
当使用洋地黄制剂心力衰竭仍未能完全控制 或伴有明显水肿时,宜加用利尿剂。
急性心功能不全时可使用速尿静脉注射。 慢性心功能不全时可使用双氢克尿噻和保钾
利尿剂口服。
去除诱因:如控制感染、纠正心律失常、纠正 电解质紊乱、纠正贫血及营养不良等
卧床休息,同时保持患儿安静,避免烦躁、哭 闹,必要时可适当应用镇静剂。
饮食:应给予少量多餐易消化和营养丰的食物 低盐饮食,婴儿宜少量多次喂奶。
2020/3/27
11
一般治疗
控制液体量 静脉补液时每日液体总量宜控 制在75ml/kg,同时要注意电解质和酸碱平衡。
间 监测心率,新生儿<120次/分、婴儿<100次
/分、幼儿<80次/分、儿童<60次/分停用 避免与钙剂一起使用 及时纠正低血钾
2020/3/27
15
小儿洋地黄中毒的表现
(1). 最常见的表现为心律失常,如房室传导 阻滞、室性早搏以及阵发性心动过速等;
(2). 其次为恶心、呕吐等胃肠道症状; (3). 神经系统症状,嗜睡、头昏、色视等较少见。
心率(/min)
<160 160-170 >170
呼吸形态
正常 异常
末梢充盈
正常 减少
第三心音

存在
肝肋下缘(cm)
<2
2~3
>3
——————————————————————————
注:0~2分无心衰;3~6分轻度心衰;7~9分中度心衰;
10~12分重度心衰
2020/3/27
10
五、治疗
一般治疗:
2020/3/27
8
四、诊断
上述前四项为临床诊断主要依据。尚可结合其 它几项及及下列1~2项检查进行综合分析。
其他检查:
1.胸部X线检查 :可见心影增大,心脏搏动减弱、 肺纹理增多,肺门或肺门附近阴影增浓,肺 血增多。
2.心电图检查 :有助于病因诊断和指导洋地黄 的应用
3.超声心动图检查 :明确心脏的原发疾病、测 定心功能及血液动力学参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