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城铁十三号线客流量特征分析及几点思考

北京城铁十三号线客流量特征分析及几点思考
北京城铁十三号线客流量特征分析及几点思考

商场客流量调查报告

商场客流量调查报告 西单作为我区的中心商业区,是北京历史最悠久的三大商业街区之一,已成为我区实现经济强区战略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我区的六大功能街区之一,西单商业街内坐落着八家大型百货商场,其中有七家为大型亿元商场,每天承接了数以十万计的购物人群,已成为日益繁荣的现代化商业中心区,是反映我区经济风貌的一条亮丽风景线,而西单文化广场集休闲、展示、宣传、购物、娱乐等功能为一体,更是商业区的重要标志之一。 为了迎接20XX年奥运会,准确掌握西单商业街的发展状况,了解商业街承接能力和相关辅助设施的适应能力,为政府对商业街进行整体规划提供准确的客流量依据,西城区统计局商调队与团支部共同对西单商业街进行了客流量现状调查。 一、调查目的 分析西单商业街客流量变化趋势和原因,准确反映目前西单商业街接待能力,为政府进行商业街整体规划提供真实可靠的数据依据。对西单商业街不同层次顾客群体的购物需求,消费结构、及对西单商业街辅助设施的适应程度等问题的分析,来了解目前西单商业街的经营环境、适应群体,为有关部门对商业街的产业调整、设施建设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二、调查对象 本次客流量调查对象为步行、乘座公交汽车、乘座地铁及自驾车进入西单商业街的本市顾客和外地旅游者。 三、调查方法及实施方案 本次调查采用直接观察法取得客流量资料。为保证数据的科学性和准确性,每个监测点专人负责,只对进入商业街的人数进行统计,不进行走出商业街人数统计。 (一)调查时间 为了全面了解西单商业街客流量情况,及时反映不同调查时段人员流动状况,本次调查分别选取平常日、双休日、黄金周三个时期对客流量进行统计,力求更全面反映商业街的人员流动趋势。

地铁客流规律的分析

摘要 轨道交通对城市社会经济发展和缓解交通压力起到了巨大的作用。近些年,地铁的建设发展迅速。在地铁运营网络中,换乘站的作用不可忽略,然而随着客流量的不断增加,安全问题是地铁运营应考虑的首要问题。地铁大客流安全疏运涉及运营组织和行人动力学等诸多因素。论文以大连地铁西安路换乘站为研究对象,在对换乘站的实际调研的基础上,对该换乘站客流的组成规律及时间规律进行调查研究,分析了客流的各种影响因素,并找出了影响客流的关键因素。在调查结果的基础上,探讨在大客流环境下的客流组织方案及其在突发环境下的应急管理对策。最后本文提出,地铁单位应在客流高峰期间增加列车、缩短发车时间,防止候车站台出现大客流情况,并加强对突发大客流信息的收集,及时做好运营调整,组织工作人员疏散客流。本文的研究内容及结论可为国内外地铁换乘站的客运组织及管理提供参考。 关键词:换乘站客流组成客流密度应急管理

ABSTRACT Rail transit has played a huge role in urban socio-economic development. Also,rail transit has effectively ease traffic pressure.In recent years,metro's 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 is very rapid.In the metro operations network,the role of the transfer station can not be ignored.However,with the increase in traffic,safety is the most important issue to be considered subway operation. Safe transportation of large passenger flow in metro system involves a number of factors including operation organization and pedestrian dynamics, etc. This paper is study by Dalian Xi'an Road subway interchange station. On the basis of the transfer station's actual investigation, investigate and study the transfer station's composition rule and time pattern of passenger. The paper finds out the key factors affecting to the passenger and find out the key factors affecting of passenger. Traffic organization schemes in large passenger environment and emergency management measures in emergency environments are discussed on the basis of results of the survey. Finally, the paper propose that metro train units should increase train during the peak passenger flow and shorten the time of departure,prevent waiting platform passenger big traffic. Strengthening the collection of sudden large passenger information,in a timely manner to operational changes can evacuate passengers. The research contents and conclusion in the paper can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domestic and foreign passenger subway transfer station'spassenger organization and management. Key word:Transfer station Traffic composition Traffic density Emergency Management

商场客流分析系统用例

. . 商场客流分析系统 用例文档 2009/11/4 该文档主要对商场客流系统中的每个系统功能需求建立用例模型,对所有用 例进行文档化,以下将给出各个用例图或者用例列表,以及其相对应的详细用例

2 描述。文档主体 Part II 将分为 2 部分,第一部分根据已有的项目前景文档中的商场客流系统主要功能需求,建立起相应的用力模型。并丏对模型进行图形化,文档化。第二部分将根据已有的用力模型以及用例图(列表)对用例进行详细描述,列出用例的主要属性,包括 ID 号,参不者,前置条件,后置条件等等。 Contents Part I ●文档目的 ●维护日志 ●内容摘要 Part II ●用例图以及用例列表 ●用例描述 Part III ●度量数据

3 Part IV ●参考文献 ●Part I 文档目的 该文档旨在将商场客流分析系统中的所有实例进行文档化,以在实际中替代用户需求文档,藉此加强系统设计者对问题域必要信息以及涉众需求的理解。以在后面得设计开发阶段能够更好的对系统进行实现。 维护日志 内容摘要

4 该文档主要对商场客流系统中的每个系统功能需求建立用例模型,对所有用例进行文档化,以下将给出各个用例图或者用例列表,以及其相对应的详细用例描述。 文档主体Part II 将分为2 部分,第一部分根据已有的项目前景文档中的商场客流系统主要功能需求,建立起相应的用力模型。并丏对模型进行图形化,文档化。 第二部分将根据已有的用力模型以及用例图(列表)对用例进行详细描述,列出用例的主要属性,包括 ID 号,参不者,前置条件,后置条件等等。 Part II 用例图以及用例列表

地铁13号线两座站环评简本

北京地铁13号线新增两座预留车站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简本) 北京中环瑞德环境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2011年9月

1.总论 (一)项目概况 项目名称:北京地铁13号线新增两座预留车站工程 项目概要:地铁13号线由西直门至东直门,线路全长约40.74km,共设车站16座,另外还有6座为建设时的预留车站,13号线线路图见图1-1。预留车站是指在13号线设计时,考虑了车站位置及设备系统增容扩容可能性及部分设备预留位置的车站。随着线路沿线土地的开发利用,近年来客流稳步增加。为缓解既有车站的客流压力,拟将其中清华东路站和建材城东站付诸实施。 清华东路站位于清华东路与双清路的交叉口北侧,建材城东站位于西三旗路和建材城东路交叉口东侧。 图1-1地铁13号线线路图 (二)建设内容与规模 (1)清华东路站:由于五道口站与上地站之间近5公里,故考虑在两站之间

的清华大学东侧预留清华东路站,该站位于清华东路北侧,预留为地面侧式车站。——由于现状为高架区间,拟实施为高架侧式车站。采用路中高架侧式三层车站,换乘方式:通道换乘。车站总建筑面积:8036m2。 (2)建材城东站:该站为预留站,位于现状建材城东路东侧,车站中心距现状路中心70m,距规划路中心135m,预留为高架侧式车站。采用路侧高架侧式二层车站,总建筑面积:5060m2。 (三)评价工作等级与评价范围 (1)生态影响评价范围与评价等级 根据HJ19-2011《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生态影响》中评价工作等级的划分,确定生态影响评价等级为三级,由于项目地位于城市中心区域,且进一步从简。评价范围为工程征地界外200m。 (2)大气环境评价范围与评价等级 由于地铁列车采用电力车组,无废气排放;增加车站为高架站,不设置风亭,没有废气污染物产生。根据导则HJ/2.2,进行大气环境影响分析即可。评价范围为车站周边200m。 (3)水环境评价范围与评价等级 评价范围为工程废水排放口。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HJ/T2.3-93),说明工程水污染物的类型、水量、水质、排放去向等情况,进行水环境影响分析即可。 (4)噪声评价范围与评价等级 评价范围为距离外轨中心线两侧150m的区域。 根据HJ453-2008《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城市轨道交通》中规定的评价等级划分原则,本次声环境影响评价按二级评价开展工作。 (5)振动环境评价范围与评价等级 评价范围为距离线路外轨中心线两侧60m的区域。 根据HJ453-2008《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城市轨道交通》中规定的评价等级划分原则,本次环境振动影响评价按二级评价开展工作。 (五)评价标准 1、环境质量标准

客流分析报告

客流分析报告 篇一:客流调查分析报告 东圃站B3、B7线客流调查报告 二巴二分公司邱模 12月12-18日,我单位组织人员对东圃站B3、B7线进行了为期一周(工作日)的驻点客流调查,现将部分调查情况(周四至下周二)报告如下: 一、调查安排 为保障本次调查的真实有效性,我单位对本次调查做了认真、充分的准备:一是由部门专人带队,安排了比较固定的、充足的调查人员,采取了一人盯一卡位、守候式调查的模式,提高调查数据的真实率;二是制定了本次调查专用的客流调查表格,对调查及取数口径进行了统一的培训,实现标准化度量,提高调查结果核对的准确率,具体安排如表1、表2示。 表1:调查人员安排表: 表二2:东圃站专项客流调查表 二、调查方法及统计口径 (一)调查方式:驻点客流调查。(二)统计口径: 1、统计时段范围:7:01-8:30时,首班按发班时间统计,尾班统计按入位时间统计。 2、所有统计时间均为北京时间,座位数取实际,核载人数均按95人(12米大巴车型)计。 3、入位时间:以车辆开门上客时间为准;发班时间:以车门关闭停止上客为准;留站人数:以车辆停止上客后的现场即时客流人数为准;现场车辆台数:为留站车辆数,即车辆发车后的即时剩余车数。 4、数据计算公式:满载率=上车人数÷核载人数×100%; 平均发班间隔=每班车发班间隔合计÷发班班次;平均上客时长=每班车上客时间合计÷发班班次;平均现场车辆台数=每班次后留站车辆数合计÷发班

班次。 三、B3、B7线基本情况介绍 B3线配车67台,其中12米车42台,11.2米车25台,在7:01-8:30时段分为快线和慢线(短线)共计2个发班卡位;B7线配车48台,均为12米车型,分为B7快线和B7慢线。根据现场客流调查显示,因都为大巴车型,本次调查线路每班车上客情况 与车长关联不大,为合理比较总站发班客流核载情况,核载人数均按95人(12米大巴车型)计。 四、具体客流调查情况(一)B3线驻点客流调查情况 1、B3慢线(短线)调查分析 (1)基本发班情况:B3慢线(短线)日均发班12.75班,日均运载乘客981.25人次,平均发班间隔7分40秒,平均上客时间4分27秒,平均每班次载运76.96人次,满载率81.01%,现场平均留站车数为2.72台,具体见表3。 表3:B3慢线(短线)7:01-8:30时基本发班情况表 (2)客流匹配情况:根据现场调查显示,B3慢线(短线)现场留站人数呈现“~”型变化,在7:40-8:10分时段进入候乘高峰,然后进入降峰阶段,至8:21-30时时段再次出现候乘小高峰,其中8:21-30时段小高峰主要系B3快线停止运营时过渡乘客所引起的,线路真正的候乘高峰为7:40-8:10时,具体见表4。 表4:B3慢线7:01-8:30分留站人数变化情况图 由表5:B3慢线7:01-8:30分满载率变化情况图 根据表5数据,B3慢线(短线)在7:30时段后开始处于满载负荷状态(满载率超90%,下同)下运行,结合表4现场滞留旅客情况变化图分析:B3慢线在7:30时段前车容量有富余,在7:40-8:00时段逐渐出现运能不匹配,后在8:10-8:30时段运能逐渐超过客流变化,整个7:01-8:30时时段不匹配时间有限。 2、B3快线客流情况分析 (1)基本发班情况:B3快线日均发班11.5班,日均运载乘客859.25人次,平均发班间隔7分49秒,平均上客时间4分36秒,平均每班次载运74.72人次,

如何分析客单价及客流量

如何分析客单价及客流量 判断门店经营的好坏不能仅仅是从销售数据上来进行判断,有两个非常重要的数据,即客单价(平均交易金额)和客流量(交易笔数)。两者乘积就是每天的销售。目前,多数的零售版软件都具备了门店客单价和客流量的分析功能,管理者应该把分析客单价及客流量作为每天工作的一个重要内容。 很多的管理者在总结销售变化的时候讲的道理看着理由充分,头头是道,但是都是比较笼统的理由,泛泛而谈,实际不着边际。单单从销售金额的变化上讲,因为而形成销售变化的原因比较复杂。有自身的原因,如商场管理、部门配合、促销变化、员工服务、商品缺货率、商品调整、陈列等,有外部的原因,如竞争、天气季节变化、节假日影响、外部环境影响等等。如果笼统的从这些方面来进行分析总结,看起来理由很充分,有道理,但是实际上没有找到问题的根源,以及如何对症下药。接下来的工作对于销售是没有很大的帮助的。但是通过对客单价和客流量的分析,我们可以比较重点的找到问题产生的根源。做为管理者,就可以比较重点的采取措施去对症下药,而不必象个无头苍蝇一样到处乱撞,辛苦也是白搭。 因为笔者最近主要抓的是便利店的管理,就先从便利店的销售分析来谈这个问题。我把前不久的一次门店业绩分析会的过程公布出来,以便于更好的理解。我们先看一下下面这个表格。为做好进一步比较全面的分析,我把坪效分析加了进来。 参加部门及人员:各门店店长、商品部、配送中心、门店督导、财务、人力资源部、拓展部; 一、门店销售分析

类型: 1、交通要道 2、老居民区 3、商业区 4、学校 5、新居民区 6、城乡结合地 7、附近有大型超市(500M范围内) 8、购物不方面地带 9、医院 10、专业市场 二、门店经营状况说明: (一)、先从地理位置上讲,从以上数据得出: 1、因为消费力不强,位于纯粹老居民区的门店销售不好;如5、7店; 2、新居民区门店虽然客流量较差,但是由于消费力较好,所以客单价高;如4、8、10店; 3、位于学校门店虽然客交易量大,但是客单价偏低;如2、14店; 4、新居民区、商业区、交通要道结合地门店综合数据较好;如1、3、8、10店

地铁中的客流分析

地铁中的客流分析 发表时间:2016-11-08T11:57:48.957Z 来源:《低碳地产》2016年8月第15期作者:栗文泓 [导读] 轨道交通一日内小时客流通常是双峰型,这种规律在国内外轨道交通线路上几乎都是一样,只是程度不同而已。 深圳市地铁集团运营总部客运三分公司深圳地铁 518000 本文介绍了常用的客流的时间分布特征和空间分布特点分析的方法: 1 客流分析 1.1 客流的时间分布特性分析 1..一日内小时客流分布特性 轨道交通一日内小时客流随人们的生活节奏和出行特点而变化,通常是早晨渐增,上班和上学时达到高峰,午间稍减,傍晚因下班和放学又是高峰,此后逐渐减少,午夜最少。因此,轨道交通一日内小时客流通常是双峰型,这种规律在国内外轨道交通线路上几乎都是一样,只是程度不同而已。反映轨道交通线路分时客流不均衡程度的系数由公式(1-1)计算: 分时客流不均衡系数大于1,趋向于1表明分时客流分布比较均衡,越大表明分时客流越不均衡。当时,表明分时客流的不均衡程度比较大。位于市区范围内的地铁、轻轨线路的值通常为2左右;而通往远郊区市域轨道交通线路的值通常大于3。 2.一日内全日客流分布特征 由于人们的工作与休息是以周为循环周期进行的,这种活动规律性必然要反映到一周内全日客流的变化上来。与工作日的早、晚高峰出现时间比较,双休日的早高峰小时出现时间往往推迟,而晚高峰出现时间有往往提前。另外,星期一与节假日后的早高峰小时客流和星期五与节假日前的晚高峰小时客流,都会比其它工作日的早、晚高峰小时客流要大。 根据全日客流在一周内分布的不均衡和有规律的变化,轨道交通常在一周内实行不同的全日行车计划和列车运行图,以适应不同的客运需求和提高运营经济性。 3.季节性或短期性客流变化 在一年内,客流还存在季节性的变化,如由于梅雨季节和学生复习迎考等原因,6月份的客流通常是全年的低谷。另外,在旅游旺季,流动人口的增加也会使轨道交通线路的客流增加。短期性的客流激增通常发生在举办重大活动或遇到天气骤然变化的时候。对季节性的客流变化可采用实行分号列车运行图的措施;来缓和运输能力紧张状况。 4.车站高峰小时客流分布特征 车站高峰小时客流是确定车站设备容量或能力的基本依据。车站高峰小时客流分析,首先应确定进、出站高峰小时出现的时间,其次才是分析客流量的大小。此外,还应分析客流的发展趋势,随着轨道交通新线投入运营、既有轨道交通线路延伸,高峰小时进、出站客流会发生较大变化。而车站吸引区内在住宅、商业和文化娱乐等方面的发展也会是高峰小时进、出站客流发生较大的变化。 5.车站超高峰期客流分布特征 为了避免因超高峰期内特别集中的客流而影响乘客不能顺畅地进出车站,甚至影响列车的正常运行秩序。在确定车站设备容量或能力是有必要适当考虑车站客流在高峰小时内分布的不均衡。车站超高峰期的客流强度可用超高峰系数来反映,它是单位时间内的超高峰期平均客流量与高峰小时平均客流量的比值。超高峰系数一般可取为1.1~1.4。对终点站、换乘站和客流较大的中间站通常取最高限值,而其余车站则可取最低限值。 1.2 客流的空间分布特性分析 1.各条线路客流分布特征 各条线路客流不均衡的决定因素是沿线土地利用状况的不同,而轨道交通线网与接运交通的现状也是各条线路客流不均衡的影响因素。各条线路客流的不均衡包括现状客流分布的不均衡和客流增长的不均衡两个方面,它们构成了整个轨道交通线网客流分布的不均衡。 2.上下行方向客流分布特征 由于客流的流向原因,轨道交通线路上下行方向的最大断面客流通常是不均衡的。在放射状的轨道交通线路上,早、晚高峰小时上下行方向的最大断面客流不均衡尤为明显。 3.线路断面客流分布特性 在轨道交通线路上,由于各个车站乘降人数的不同,线路上各区间的断面客流通常各不相同,甚至相差悬殊。断面客流分布通常是阶梯型与凸字型两种情形,前者是指线路上各区间的断面客流为一头大,一头小;后者是指线路上个区间的断面客流为中间大、两头小。反映轨道交通线路单向各个断面客流不均衡程度的系数可由公式(1-2)计算: 断面不均衡系数值大于1。趋向于1表明断面客流比较均衡,越大表示断面客流越不均衡。当时,表明断面客流的不均衡程度比较大。位于市区范围内地铁、轻轨线路的值通常小于1.5;而通往远郊区市域轨道交通线路的值可能大于3。 在断面客流不均衡程度较大的情况下,为了运营的经济性,可采用特殊交路列车开行方案。断面客流分布为阶梯型时,可采用大客流

北京地铁发展历程及最新规划

开创基业 1965 年2 月4 日,毛泽东主席在报送的《北京地铁近期线路方案》上作了“精心设计,精心施工,在建设过程中一定会有不少缺点和错误,随时注意改正”的重要批示,同年7 月1 日,朱德、邓小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为北京地铁一期工程开工奠基,拉开了北京地铁建设的序幕。1969 年10 月1 日在祖国20 岁生日之时,中国第一条城轨交通——23.6 km的北京地铁一期工程建成通车。 北京地铁线网建设过程 (1) 地铁一期工程前期准备。上世纪50 年代初,中国开始规划在北京、沈阳、上海3座重要城市修建地铁,以作为平战结合的战备防御手段。 1956 年成立北京地铁筹备处开始筹建北京地铁一 期工程。

1958 年7 月由铁道部第三设计院(天津)组建地铁设计局。同年8 月在北京成立地铁工程局,承担地铁设计、施工等各方面的准备,开展技术、经济比较与方案论证。 上世纪60 年代初,国家处于经济困难时期,撤销了地铁工程局,只保留了隶属于铁道部科学研究院的地铁设计处,从事地铁设计与技术研究。 (2) 地铁一期工程开工。1965 年2 月毛主席作出了重要批示,对北京地铁一期工程建设寄以厚望。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与支持,使北京城掀起了轰轰烈烈、军民协力的地铁建设高潮。 1969 年10 月1 日,北京地铁一期工程(苹果园站至北京火车站,23.6 km 线路,设17 座车站和1座古城车辆段)建成通车。 1970 年4 月15 日,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北京地下铁道运营管理处成立,1975 年11 月,地下管理处划归北京市管理,北京地铁实现了从战备型向运营生产型的转变。 (3) 北京地铁二期工程与复八线建设。1971 年3 月北京地铁二期工程开始建设,其线路沿北京内城城墙自复兴门至建国门,呈倒U 字型(2 号线北环线),线路17.2 km,设12 座车站及太平湖车辆段。 1981 年9 月15 日,北京地铁正式对外运营。 1984 年9 月20 日,北京地铁二期工程建成通车。 1987 年12 月28 日,2 号线形成环线运营。 1992 年6 月24 日,北京地铁复八线(复兴门站至八王坟)开工建设。1999年9 月28日,复八线建成开通。 1995年,由于当时地铁造价昂贵(7亿~8亿元/km),一些城市因资金问题而半途而废,国务院办公厅发出60号文件《暂停审批城市轨道交通项目的通知》,除北京、广州2 项在建地铁项目和上海2 号线外,所有项目一律暂停审批。直至1998 年国务院要求国家计委组织实施技术装备国产化工作并提前启动了城轨交通项目审批。 2000 年1月26日,北京地铁1号线全线贯通运营,即由苹果园站至四惠站(3 1 . 2 km)。加上2 号环线(23 km),北京共建成地铁线54 km。 (4)2002 年至2009 年,共建成7 条线路,共174 k m 。其中: 2002 年9月至2003 年1月,13 号线西线、东线先后通车(41 km); 2003 年12 月八通线通车(19 km); 2007 年10 月,5 号线通车(27.6 km);至此,北京地铁已开通的线路包括1 号线、2 号线、13 号线、八通线和5 号线,运营线路总里程142 km ; 2008 年7 月,10 号线一期(24.7 km)、奥运支线(5.9 km)、机场线通车(28.1 km); 2009 年9 月,4 号线通车(28.2 km);至此,北京市轨道交通共9条线路的运营网络里程达2 2 8 k m(图3)。

食堂人流量调查报告

交通工程调查报告学院:建筑工程学院 专业:土木工程 :夏航(9) 庆旭(4) 2014年12月6日

一、调查背景 1.学院《交通工程》课程的开展及其教学需求 2.与学生日常生活息息相关 二、食堂人流量调查 1.调查时间:2015/12/5 2.调查人:夏航庆旭 3.地点:怡园食堂 4.调查方法:人工计数法 5.调查目的:了解学生食堂人流的聚散情况 作为一名资深吃货,吃是我们每天都要研究的容,哪个食堂又出新菜肴啦,哪家的红烧肉好吃啦、、、、、、等等话题都是我们每天讨论的。当然,只有吃的好才能学的好。每到饭点无数的学生就像潮水一样涌向食堂,给食堂的交通造成了不小的压力。我们通过调查怡园师生食堂的的人流情况,了解了这个食堂的人流聚散情况。具体的调查情况如下: 1、食堂:怡园学生食堂 2、日期:2015/12/2 3、食堂入口:5道玻璃门 4、餐桌:147桌 5、面积:大约300平方米 6、餐厅示意图:

三、数据及现象分析 由以上数据可以看出食堂的人流较为集中在11:20-11:50、12:10-12:30 时间段,高峰时流量高达38人/分钟,而12:00-12:20这段时间,人数有较少,这主要是由于学校统一上下课,学生就餐时间相对集中。学生大多集中从靠左的2个入口进入食堂,因为这样可以较快的打饭。从实际情况来看,食堂大门设置合理,基本没有拥挤的显现,同时因为学校食堂采用的是刷卡制度大大的提高了打饭打菜的速度。从具体情况来看学生在打饭的时候都自觉排队,有较快的打饭速度,但是由于打菜窗口的缘故,在打菜的时候无法排队,在打菜窗口附近造成了大量的拥堵,极大的减慢了同学们的就餐速度,进而影响大多数同学的用餐体验。另一方面,虽然食堂一次可容纳500多同学就餐,可在高峰期,同学们就座问题依然很严重,很难找到座

客流统计系统原理【智能视频客流统计系统】

客流统计系统原理【智能视频客流统计系统】智能视频客流统计系统 Video Pedestrian Analysis System 目录 1、系统构 成 ........................................................ . (3) 1.1视频分析服务 器 (3) 1.2报表服务 器 ........................................................ (4) 1、系统构成 智能视频客流统计系统分为前端和后台两部分。如图一,前端由若干摄像机构成,主要负责采集视频信号,并将信号通过视频线缆传

输到后台。后台负责对信号进行采样、分析、处理和记录。并提供数据挖掘、报表浏览等服务。 后台从逻辑上可以分为视频分析服务器、录像存储服务器、SQL Server数据库以及IIS Web 服务器,后两者可在一台服务器上实现统称为报表服务器。视频分析服务器负责处理多路输入视频信号,在经过去噪、前景提取、色彩纹理特征匹配、跟踪、识别等计算机视觉算法后将得到的计数信息存放在SQL Server 数据库服务器。输入视频信号同时经过录像存储服务器保存在本地硬盘供将来查询。IIS web 服务器主要提供数据的分析与查询功能,它负责响应用户浏览器(支持IE 、FireFox 等等)的查询请求,应用先进的数据挖掘与分析技术对SQL Server 数据库中的流量记录进行分析处理,最终将结果以统计图表和报表形式反馈给用户。 图一客流统计系统拓扑结构图 1.1视频分析服务器 视频分析服务器运行视频客流统计系统软件,如下图二。每台主机最大承载16路视频信号输入,完成客流统计任务。另外,通过该软件可以实时浏览各路视频信号并保存录像,每个通道相关名称均显示在屏幕左上角,方便查看。双击小屏幕即可放大,其相应的实时客

北京地铁13号线首末车时间表

北京地铁13号线首末车时间表车 站名称首车时间 全程末班车 时间 半程末班 车时间 车站名称开往 西直 门 (下 行) 开往 东直 门 (上 行) 开往 西直 门 (下 行) 开往 东直 门 (上 行) 往 霍 营 站 往 回 龙 观 站 西 直门- 05: 35 - 22: 42 2 3: 45 - 大钟寺05: 24 05: 38 23: 31 22: 45 2 3: 48 - 知春路05: 22 05: 40 23: 29 22: 47 2 3: 50 - 五道口05: 19 05: 43 23: 26 22: 50 2 3: 53 - 清 华 东 (暂缓开通) 上地05: 14 05: 49 23: 21 22: 55 2 3: 58 - 西二旗05: 10 05: 52 23: 17 22: 58 0: 01 - 龙泽05: 05 05: 57 23: 12 23: 03 0: 06 - 回龙观05: 03 05: 59 23: 10 23: 06 0: 09 -

霍营05: 00 05: 00 23: 06 23: 09 - 0: 09 立水桥05: 54 05: 05 23: 01 23: 14 - 0: 04 北苑05: 51 05: 08 22: 58 23: 17 - 0: 01 望京西05: 44 05: 15 22: 51 23: 25 - 2 3: 54 芍药居05: 41 05: 18 22: 48 23: 28 - 2 3: 51 光熙门05: 39 05: 20 22: 46 23: 30 - 2 3: 49 柳芳05: 37 05: 22 22: 44 23: 32 - 2 3: 47 东直门05: 35 - 22: 42 - - 2 3: 45 注:东直门站往西直门站的全程末班车发车后,由东直门站发出列车的终点站为回龙观站。 西直门站往东直门站的全程末班车发车后,由西直门站发出列车的终点站为霍营站。 ※遇特殊情况需临时调整时,以北京市地铁运营有 限公司公告为准。

商业客流量分析原则

商业客流量分析指标 客流量是零售业非常关键的指标,同样客流量是商场、大型超市、连锁店、机场、展览馆等公共场所在管理和决策方面不可缺少的数据。销售量数据的由来直接产自于客流量,且销售量与客流量将直接形成正比关系,商家们对销售数据与客流数据需要保持同样的重视。因此,商场需要对客流量有足够细致和全面的数据支持,在基础上对其产生清晰、深入的认知,进而寻找到优化和提升的机会。 商场客流分析的指标: 1、进店客流量:进入到商场或者是某一块区域有效经营范围的顾客数量,一般来讲客流量越高越好; 2、光顾量:针对某一区域或者店铺、专柜统计被浏览的次数,如果一个区域被一个顾客光浏览了多次就会多次累积; 3、平均滞留时长:每次在商场的停留时间可以看出顾客对商场某个商品是否有兴趣; 4、成交率:指在某一块区域达成消费的顾客占光顾客流量的比率,自然是越高越好. 商场客流量统计的分析 外围客流统计:通过视频摄像头检测进入商场的大门、天桥、地下车库等进行人流量统计,取得商场的总体人数和长期整体客流趋势。进行针对性营销. 楼层客流统计:通过对商场各个直梯、扶梯对进行商场到达各个楼层的人数进行统计、爬楼率分析,辅助商场经营活动分析. 区域客流统计:针对各个楼层的不同区域进行统计分析,洞悉商场不同业态影院、餐饮、百货等客流吸引率,进行业态配比分析。 商场客流量统计的应用 通过统计客流的数量和方向,了解出入口通道设置的合理程度; 通过统计主要楼层客流状态,分析爬楼率合理调整商场品牌、品类组合; 统计各个区域的吸引率和繁忙度,分析商场内部动线变化; 统计每场营销的客流量,评估并优化营销、投资的效益; 根据客流变化,更有效分配导购、物业管理、商场服务人员,优化工作人员的数量和编排,从而达到顾客满意服务及最佳成本 通过客流量人群转化率,提高商场服务质量; 通过伟商场提供客流量下降的预报警机制,从而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如营销投资、环境改善、租户组合的调整; 客观决定租金价位水平; 增加经营性资产的收益(广告位、场地等)

地铁客流与列车发车间隔的优化分析

地铁客流与列车发车间隔的优化分析 发表时间:2019-01-02T11:04:22.293Z 来源:《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27期作者:顾佳节[导读]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轨道交通运输行业发展迅速,地铁作为轨道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促进城市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苏州市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运营分公司江苏省苏州市 215000 摘要:地铁作为轨道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稳定,安全,时间准确的特点,在当今城市的发展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为乘客提供优质的服务,对缓解交通压力起着最重要的作用。由于地铁的轨道单一,在实际运行过程中,不同时间段,不同日期的客流量都有很大差异。为了满足人民日常出行的需要,调度中心要根据客流与载客的实际情况对列车的发车间隔时间进行优化与分析,以提高列车的运 行效率。本文通过对客流量的分析,对地铁发车间隔的优化措施做简要的探究。 关键词:地铁客流;轨道交通;行车调整;发车间隔;优化分析;地铁 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轨道交通运输行业发展迅速,地铁作为轨道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促进城市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地铁已经成为越来越多乘客出行的首选,在这样的前提下,地铁的客流量逐年递增,地铁客流量受早晚上班高峰,节假日,天气的变化等因素的综合影响。客流量的增多与流量变化的不确定性,时刻影响着地铁的服务质量,给人们的乘车出行带来了不便。本文针对地铁行车间隔的优化与调整做重点的分析与介绍。 一、客流问题对乘坐地铁出行的影响 地铁是大中城市重要的轨道交通运输工具,而近年来随着选择地铁乘客的增多,以及早晚高峰与节假日客流的影响,地铁也会经常出现乘车难的问题。图(1)是某市18年3月至7月地铁客流量增长曲线图,可以看出3月到7月客流量一直呈上升趋势,今年九月二十二日,当日由七条地铁线路,其日流量已经创纪录的达到了六百五十万次,二十二日是中秋小长假的第一天,加上近日台风的影响,大部分市民选择地铁出行。客流量的突然增多,增加了地铁运营的负担,为了缓解运行压力,当天由该市地铁调度指挥中心进行协调与安排,额外增加了双向共五组列车,最终才缓解了当日的交通压力。客流量问题导致了乘客出行的不便,为保证市民的安全,并减少客流带来的影响,必须通过调整地铁发车间隔与发车数量,来解决客流量问题给乘车出行带来的影响,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乘车需求。 图(1)18年3月至7月某市地铁客流量增长曲线 二、地铁运输过程中的客流量分析 地铁运输过程中客流量主要受时间环境的影响,下面分别对地铁日流量,周六周日流量,节假日流量进行分析:(一)日客流量分析如图(2)某地铁1号线周一客流量图,从全天的流量图可以看出,在清晨7点到9点以及傍晚17点到19点两个时间段是乘客流量最大的时间段,这两个时间段正是早晨上班与晚上下班的时间,其余时间段内客流量平稳,起伏不大,根据该地铁1号线每日的乘客流量分析图,绘制出每月以及全年的地铁客流量分析图,从而掌握该线路全年的日流量。地铁调度中心再根据全年的日流量制定发车间隔计划,提高对乘客的服务质量[1]。

客流统计分析系统设计方案

精点客流统计分析系统 设计方案 (大型商超专用方案)

目录 1.概述 (3) 2.方案设计 (4) 2.1商超客流统计实现方式 (4) 2.2功能说明 (5) 2.3特点及优势 (6) 3.系统配置清单 (8) 4.附件 (9) 4.1智能客流统计分析原理 (9) 4.2设备介绍 (10)

1.概述 客流分析是一项重要的市场研究手段,国外几乎所有大型商场和连锁商业网点在进行市场和管理决策前都必须进行的环节。随着商业竞争加剧,商业模式逐步由传统坐商向极具主动性的行商转变,对日常客流特征进行分析显得尤为重要。 客流分析是通过对商场、连锁店客流量进行连续精确检测,获取其随时间的变化趋势和不同网点间的对比统计,并在此基础上结合部信息系统,深层分析过往客流特征,揭示其与商场营运策略、营销技术和部管理间的在关系,客观评价已有推广效益,规划未来的市场策略,为管理决策者提供极有价值的信息。 智能视频客流统计系统,采用FIRS先进人数统计算法,实时视频监控的同时对进出商场/ 超市人群流量进行分析统计,在标准环境下人数统计精确度高于95%以上。为用户提供实时、直观、准确的客流量数据,有利于管理层更高效的管理和组织工作。

2.方案设计2.1 商超客流统计实现方式 智能视频分析技术,来实现对商超出门口处的人进行出入统计,系统连接架构如下: 在每一个商超进出门口的正上方,安装1台摄像机,摄像机镜头垂直朝下,拍摄通过该门口进入或出去的人,拍摄的视频图像通过智能人数统计服务器设备,服务器将根据人体头部的特征,判定是人或是其他物体,分辨出进、出的人的行动方向,统计出人流数量的结果。

771公交站点客流量调查报告

成都公交771客流量调查报告 班级:运管15-1 组员:刘雪梅(20153860) 韩双凤(20153226) 唐琴琴(20153798) 龚雪(20153530) 刘望(20153186) 彭阳(20153001)

一、调查目的 城市公共交通现状调查的目的在于了解现状公交客运需求情况,掌握现状公交线网的基本情况,诊断现状问题,为城市居民小区出行调查提供补充。 二、调查内容 (一)本次所跟的公交路线是771路,平均发车间隔为2分 钟。 (二)成都公交771路到达各站上下客人数。 (三)公交站点所经路线的基本情况,即线路号名称和车辆 核定载客座位数等。 (四)周边交通状况分析。 三、调查方法 随车调查以两人为一小组,具体分工:前门一人统计771路公交车沿线各站点上车人数和各沿线的基本情况,后门一人统计沿线各站点下车和留站人数。 四、调查工具 手表或者手机、纸和笔。 五、调查要求 (一)调查必须从始发站或者终点站开始。 (二)每小组共完成4趟(早、午、晚和平峰)早高峰应在7:30—9:00时间段进行;午高峰应在11:30—13:00时间段进行;晚高峰应在17:00—18:30时间段进行。 六、调查实况 (一)调查表设计

(二)随车调查实况图

七、调查分析 (一) 线路基本情况 1.运行路线:从锦绣大道北出发,万盛路、大学城西、大学城东、杨柳河、温江体育馆、航天路口、城市公园光华大道口、同兴路口、同兴西路、涌泉西、涌泉东、光华大道骑士大道口、建信奥林匹克花园、凤凰、康河三组、光华大道二段、到终点站地铁非遗。返程:下车后于光华大道五洲路口调头后回原线行驶。马厂村站更名为地铁非遗博览园站,涉及路线319、309、761、904、347、22路。 2.771路公交如今是温江区最早发班、最晚收班的公交车,所以在深夜从成都市区到温江区的市民也有公交车可坐。起点站首末车时间06:00—22:45(去);07:00—23:30(回),

商场客流分析系统用例

. .. . 商场客流分析系统 用例文档 2009/11/4 该文档主要对商场客流系统中的每个系统功能需求建立用例模型,对所有用例进行文档化,以下将给出各个用例图或者用例列表,以及其相对应的详细用例描述。文档主体 Part II 将分为 2 部分,第一部分根据已有的项目前景文档中的

2 商场客流系统主要功能需求,建立起相应的用力模型。并丏对模型进行图形化,文档化。第二部分将根据已有的用力模型以及用例图(列表)对用例进行详细描述,列出用例的主要属性,包括 ID 号,参不者,前置条件,后置条件等等。 Contents Part I ●文档目的 ●维护日志 ●容摘要 Part II ●用例图以及用例列表 ●用例描述 Part III ●度量数据 Part IV

3 参考文献 Part I 文档目的 该文档旨在将商场客流分析系统中的所有实例进行文档化,以在实际中替代用户需求文档,藉此加强系统设计者对问题域必要信息以及涉众需求的理解。 以在后面得设计开发阶段能够更好的对系统进行实现。 维护日志 日期人员维护 2009.11.4高鑫威文档编写 2009.11.4杜波,顾荣,龚小敏文档修订 2009.11.4杜波文档排版,美化 容摘要

2 该文档主要对商场客流系统中的每个系统功能需求建立用例模型,对所有用例进行文档化,以下将给出各个用例图或者用例列表,以及其相对应的详细用例描述。 文档主体 Part II 将分为 2 部分,第一部分根据已有的项目前景文档中的商场客流系统主要功能需求,建立起相应的用力模型。并丏对模型进行图形化,文档化。 第二部分将根据已有的用力模型以及用例图(列表)对用例进行详细描述,列出用例的主要属性,包括 ID 号,参不者,前置条件,后置条件等等。 Part II 用例图以及用例列表 ID 名称 UC01 图像采集分析 UC02 图像采集 UC03 图像转化为数据 UC04 实时数据存储 UC05 数据曲线 UC06 实时客流曲线 UC07 组合曲线分析 UC08 选择加入客流方向(维度)

北京地铁:13号线晚高峰2分40秒一趟

8月5日起,13号线缩短平日晚高峰时段列车运行间隔,由3分钟缩短至2分40秒,整体运力提高12.5%,开行列车增加8列达到525列。这是13号线第5次缩短间隔。 立水桥站换乘每小时增1500人次 据地铁公司统计,在13号线缩短运行间隔之前,晚高峰时段立水桥站13号线换乘5号线的小时最大客流量为5500人次左右,按3分钟的运行间隔计算,客流量约为916人次。其中,从该站换乘去往天通苑北方向的乘客为650人左右,约占换乘总人数的75%。 立水桥站预计,13号线晚高峰缩短间隔后,在每趟车换乘量不变的情况下,小时最大换乘量将达到7000人左右,较之前增加约为1500人次。 地铁公司表示,立水桥车站将根据站台客流情况及换乘情况引导乘客安全、快速地完成换乘工作,在晚高峰时段加强开往天通苑北方向站台人员的值守力度,对电梯口、楼梯口等重点部位加强疏导,引导乘客分散乘车。列车司机也通过列车广播的方式引导车厢内的乘客秩序。 日均客运量10年增11倍 据介绍,13号线西段2002年9月开通,2003年初全线开通,当年客运量仅有0.23亿人次,日均不过6万人次左右。10年来13号线的客流每年都在增长,2009年客流突破1亿人次达到1.63亿,2011年突破2亿人次达到2.28亿,今年1—7月份客流已达1.54亿人次,日均客流73万人次左右,客运量最高日是今年3月8日的94.62万人次。 北京地铁相关负责人介绍,此前,13号线曾经历过4次缩短发车间隔,2007年13号线列车最小间隔由4分钟缩短为3分30秒,运力提高14.29%;同年再缩短间隔至3分,运力提高16.67%;2011年早高峰列车间隔由3分钟缩短至2分40秒,运力提高12.5%;同年双休日平峰间隔由6分30秒缩短至5分30秒,运力提高18.18%。 另据了解,自去年13号线启动屏蔽门安装工程以来,截止到今年7月初,13号线已完成9座车站的门体安装及通信、供电系统配套改造,其中北苑站和光熙门站已完成绝缘地板铺设。目前,龙泽站、立水桥站、霍营站、知春路站、大钟寺站正在进行门体安装。 此外,13号线从今年年初开始陆续将原来的照明系统更换为LED照明,车厢内的照明将比以前更亮,目前此项改造工作正在进行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