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贵金属催化剂在燃料电池中的研究现状与发展
氢燃料电池催化剂的研究进展

氢燃料电池催化剂的研究进展近年来,氢燃料电池作为一种新型的绿色能源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而作为氢燃料电池的核心部件之一,催化剂的研究也备受关注。
本文将对氢燃料电池催化剂的研究进展进行探讨。
一、氢燃料电池的基本原理氢燃料电池是将氢气和氧气在催化剂的作用下,直接转化成水并释放能量,无二氧化碳等有害物质的一种绿色、高效的能源转化装置。
其基本反应方程式为:H2 + 1/2O2 → H2O + ΔG其中,H2为氢气,O2为氧气,H2O为水,ΔG为自由能变化。
该反应可以通过催化剂提高反应速率,从而实现高效利用氢气。
此外,氢燃料电池分为不同的类型,包括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等。
其中,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是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
二、氢燃料电池催化剂的种类催化剂是氢燃料电池中的核心部件,它可以提高反应速率,从而提高电池的功率密度和效率,同时也可以降低电池的投入成本。
根据催化剂所使用的材料,可以将氢燃料电池催化剂分为多种类型,包括贵金属催化剂、非贵金属催化剂、生物质催化剂等。
1.贵金属催化剂贵金属催化剂是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催化剂,主要包括铂、钯、铑、钌等。
其催化剂表面具有较高的氢吸附能力,能够提高电池的电化学性能。
然而,贵金属催化剂的成本较高,且容易受到污染和氧化的影响,也限制了其在大规模工业生产中的应用。
2.非贵金属催化剂非贵金属催化剂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催化剂。
其主要成分包括氮、碳、硫等非金属元素。
非贵金属催化剂具有成本低、静电性能好、催化活性高等优点。
其中,碳基催化剂是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
3.生物质催化剂生物质催化剂是以生物质为原料制备的一种新型催化剂。
其具有成本低、可再生、环境友好等优点。
研究表明,生物质催化剂在催化剂活性和稳定性方面均具有良好的表现。
三、氢燃料电池催化剂的研究进展在过去的几十年中,氢燃料电池催化剂方面的研究取得了重要进展。
其中,非贵金属催化剂和生物质催化剂的研究受到了广泛关注。
燃料电池的催化剂性能研究

燃料电池的催化剂性能研究燃料电池是一种高效、清洁的能源转化设备,其关键部件之一是催化剂,它在电化学过程中起到重要的催化作用。
随着全球能源需求的增加和对环境保护要求的提高,燃料电池的催化剂性能研究成为目前燃料电池技术领域的热点。
本文将就燃料电池催化剂的基本特性、研究方法以及应用前景进行介绍和分析。
首先,燃料电池催化剂的基本特性是指其在电化学反应中的活性和稳定性。
活性指催化剂对于电化学反应的催化效果,如氧还原反应(ORR)的活性,而稳定性则指催化剂在长期运行过程中的稳定性能。
在燃料电池中,常用的催化剂有贵金属(铂、钯等)和非贵金属(氮化碳、碳化硼等)两类。
贵金属催化剂具有较高的活性和稳定性,但成本较高,限制了其在大规模商业化应用中的推广。
非贵金属催化剂则具有成本低、储量丰富等优点,然而其活性和稳定性相对较差,需要进一步研究改进。
其次,燃料电池催化剂的研究方法包括实验和计算两个方面。
实验方法主要通过合成不同成分和结构的催化剂材料,并通过物理、化学和电化学表征手段来评估其性能。
例如,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X射线衍射(XRD)等表征技术,可以解析催化剂材料的形貌、晶体结构和元素分布等信息。
同时,电化学测试方法如旋转电极法(RDE)、循环伏安法(CV)和恒定电位法(CP)等可以评价催化剂在特定电化学环境下的活性和稳定性。
计算方法主要通过分子动力学模拟、密度泛函理论(DFT)和过渡态理论等来研究催化剂的反应机理和表面性质。
这些实验和计算方法的相结合可以更全面地理解催化剂的性能和催化机制。
然后,燃料电池催化剂的性能研究不仅局限于基础研究层面,还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一方面,优化催化剂的性能可以提高燃料电池的效率和稳定性,从而推动其商业化和应用领域的拓展。
另一方面,催化剂的研究也与其他领域,如电解水制氢、二氧化碳还原等能源相关技术密切相关。
通过研究催化剂的结构和反应机理,可以深入了解电化学过程中的重要参数,为设计和合成新型的高效催化剂提供理论指导和技术支持。
燃料电池催化剂的研究及应用

燃料电池催化剂的研究及应用随着能源危机的日益严重,替代传统石化能源的清洁能源更加受到各国政府和企业的重视。
燃料电池是一种利用化学能对外输出电能的新型能源技术,具有高效、环保、安全等优点,被认为是未来可持续发展的主要方向之一。
作为燃料电池的核心部件,燃料电池催化剂的研究及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一、燃料电池催化剂的作用燃料电池催化剂是指能促进燃料电池反应过程的一类物质,常见的有铂族金属、过渡族金属等。
燃料电池催化剂在燃料电池中的作用是使电化学反应快速进行,同时也能防止电化学反应中的副反应。
例如,燃料电池中经常使用的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其产生电能的反应为氢气和氧气在催化剂的作用下,通过电解水反应产生水和电能。
其中催化剂的作用是将水分解反应的速度加快,同时也防止了氧气和氢气自行反应造成的火灾。
二、燃料电池催化剂的分类燃料电池催化剂可分为非贵金属催化剂和贵金属催化剂两种类型。
1. 贵金属催化剂贵金属催化剂以铂族金属为主,因其催化性好,电化学稳定性高被广泛应用。
但其生产成本高,且资源有限,制约了其在大规模应用中的发展。
2. 非贵金属催化剂与贵金属催化剂相比,非贵金属催化剂具有成本低、催化性能稳定等优点。
常见的非贵金属催化剂材料有碳材料、金属氮化物、钼、钴、铁等元素。
近年来,非贵金属催化剂得到了广泛关注,在燃料电池领域中的应用也日益增多。
三、燃料电池催化剂的研究进展燃料电池催化剂的研究领域包括催化剂合成、催化剂负载、催化剂表面结构等。
研究者们致力于寻找低成本、高效率的替代铂族金属的催化剂,并优化催化剂的结构,提高催化剂的稳定性。
1. 铂族金属催化剂的优化目前,铂族金属催化剂合成工艺已经相当成熟,在负载、表面改性等方面的研究也日益深入。
研究人员正在尝试通过优化合成工艺,改变催化剂晶体结构等方法,提高铂族金属催化剂的催化活性和选择性,同时延长其使用寿命。
2. 非贵金属催化剂的研发非贵金属催化剂因其成本低、催化性能稳定等优点,越来越受到研究者们的关注。
非贵金属单原子催化剂的制备与应用

非贵金属单原子催化剂的制备与应用1.概述催化剂是一种能够促使化学反应发生的物质,在化工生产、环保治理以及新能源开发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传统的贵金属催化剂如铂、钯、铑等,虽然活性高,但是资源稀缺,价格昂贵,限制了其在大规模应用中的发展。
非贵金属单原子催化剂因其丰富的资源、良好的催化性能和良好的催化稳定性,在过去几年备受关注,并在催化领域呈现出了重要的潜力。
2.非贵金属单原子催化剂的特点非贵金属单原子催化剂具有以下主要特点:1)丰富的资源:非贵金属如铁、钴、镍等,相对于贵金属拥有更为广泛的资源储备,因此具有更加可持续的生产前景。
2)单原子分散:非贵金属单原子催化剂能够使金属原子以单原子形式分散在载体表面上,相比传统催化剂具有更高的比表面积和更均匀的活性中心分布,从而提高了其催化活性和选择性。
3)优异的催化性能和稳定性:非贵金属单原子催化剂在氧化还原反应、氢转移反应、氢化反应等方面表现出优异的催化活性和稳定性,与传统贵金属催化剂相比具有更长的使用寿命和更低的成本。
3.非贵金属单原子催化剂的制备方法非贵金属单原子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具有多样性,主要包括物理法、化学还原法、模板法等。
1)物理法:物理法主要包括溅射法、化学气相沉积法等。
这些方法主要利用物理手段将原子分散在载体表面上,常用于获得高比表面积和均匀的原子分布。
2)化学还原法:化学还原法主要是利用还原剂将金属离子还原成金属原子,并分散在载体表面上。
这种方法制备的催化剂具有活性中心分布均匀、催化性能稳定等优点。
3)模板法:模板法是利用模板分子的空间排列结构,在其周围沉积金属原子,形成单原子催化剂。
这种方法制备的催化剂具有较高的催化活性和选择性。
4.非贵金属单原子催化剂在能源转化中的应用非贵金属单原子催化剂在能源转化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主要包括水能源、电化学能源、生物质能源等方面。
1)非贵金属单原子催化剂在水能源中的应用:非贵金属单原子催化剂在水电解、水还原、水氧化等方面表现出优异的催化性能。
电催化剂在燃料电池中的应用研究

电催化剂在燃料电池中的应用研究燃料电池作为一种清洁高效的能源转换技术,在当今世界日益紧张的能源问题下备受关注。
然而,燃料电池的应用仍面临许多挑战,其中之一便是寻找高效的电催化剂。
本文将探讨电催化剂在燃料电池中的应用研究,并介绍一些已取得的成果和未来的发展方向。
电催化剂是燃料电池中的关键元素,它能够促使燃料电池中的氧化还原反应发生,从而释放出电子和离子,并产生电能。
传统的电催化剂常使用贵金属,如铂、钯等,由于其活性高且稳定性好,但价格昂贵限制了燃料电池的商业应用。
因此,研究人员一直致力于开发替代的非贵金属电催化剂,以降低燃料电池的成本。
近年来,许多研究表明过渡金属化合物是潜在的电催化剂替代品。
这些化合物具有丰富的电子结构和催化活性,可以在燃料电池中实现高效的氧还原反应。
例如,钴、铁、镍等过渡金属化合物被广泛研究,其中以钴基电催化剂的发展最为突出。
研究人员发现钴基电催化剂具有良好的催化活性和稳定性,尤其对于甲醇、乙醇等低碳氢化合物具有较高的电催化性能。
这使得使用钴基电催化剂的燃料电池成为可能。
然而,钴基电催化剂仍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
首先,其催化活性还不及贵金属催化剂。
因此,研究人员通过调控钴基催化剂的结构和形貌,以提高其催化性能。
例如,利用纳米材料的合成技术,可以制备出具有丰富活性位点的纳米结构电催化剂,提高其催化活性。
其次,钴基电催化剂的稳定性有待改善。
在长时间运行过程中,钴基电催化剂容易受到腐蚀和失活。
因此,研究人员正在寻找改进材料和跨界合作的方法,以提高钴基电催化剂的稳定性。
除了过渡金属化合物,碳材料也是另一种潜在的电催化剂替代品。
碳材料具有丰富的孔隙结构和电子结构,能够提供大量的反应活性位点。
石墨烯和碳纳米管等碳材料被广泛研究,其催化活性逐渐接近贵金属催化剂。
此外,通过掺杂其他元素,如氮、硫等,可以进一步改善碳材料的催化活性。
碳材料作为电催化剂的优势在于低成本、丰富资源和环境友好,有望成为燃料电池应用的主流选择。
燃料电池催化剂改性技术发展现状和挑战

燃料电池催化剂改性技术发展现状和挑战燃料电池作为一种新兴的清洁能源技术,被广泛应用于车辆动力、绿色能源等领域。
其中,催化剂是燃料电池中起关键作用的组成部分,其性能直接影响着燃料电池的效能和可持续性。
随着对燃料电池系统不断提高的要求,燃料电池催化剂的改性技术不断发展,以提高催化活性、耐久性和成本效益。
本文就燃料电池催化剂改性技术的现状和面临的挑战进行探讨。
一、燃料电池催化剂改性技术的现状当前,改性燃料电池催化剂技术主要有合金化、支撑剂改性和掺杂等。
合金化是指将两种或多种金属催化剂简单地合成一种材料,以提高其电化学活性。
例如,Pt和其他金属(如Co、Ni等)的合金化可以增加活性位点的数量,提高催化剂的电导性和稳定性。
支撑剂改性是将金属催化剂负载在具有高表面积、孔隙结构和化学稳定性的支撑材料上,以增加催化剂的活性和稳定性。
掺杂是指将一种或多种杂质元素引入催化剂中,以调控其电子结构和表面活性。
这些技术在改善燃料电池催化剂的性能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目前,Pt基催化剂仍然是燃料电池最常用的催化剂,但其高昂的成本限制了燃料电池的商业化应用。
因此,降低催化剂成本是目前改性技术的主要研究方向之一。
一种常见的策略是减少Pt含量,同时改善催化剂的活性和稳定性。
为此,研究人员发展了许多非贵金属催化剂,如过渡金属和合金化过渡金属氮化物。
例如,过渡金属卟啉化合物在燃料电池催化剂中的应用受到了广泛关注。
此外,金属有机框架材料也被认为是一种有潜力的Pt替代材料。
二、燃料电池催化剂改性技术面临的挑战尽管燃料电池催化剂改性技术取得了显著进展,但仍然存在一些挑战。
首先,改性催化剂的活性和稳定性问题仍然是研究的热点。
改性催化剂在燃料电池中需要具备良好的催化活性和长期稳定性,以满足实际应用需求。
尤其是在高温、高压、高湿度等恶劣环境条件下,催化剂容易发生聚集、脱落和失活等问题。
因此,如何提高改性催化剂的耐久性仍然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其次,改性催化剂的制备工艺和成本问题亟需解决。
非贵金属合金催化剂

非贵金属合金催化剂1.引言1.1 概述概述:非贵金属合金催化剂是一种新型的催化剂,其相对于传统的贵金属催化剂具有许多优势。
贵金属催化剂在催化反应中表现出色,但由于其成本高昂和稀缺性,限制了其广泛应用的可能性。
与此相反,非贵金属合金催化剂以其高效、经济和可持续的特点而备受关注。
本文旨在探讨非贵金属合金催化剂的定义、特点以及在催化反应中的应用。
首先,我们将介绍非贵金属合金催化剂的基本概念和定义。
随后,我们将详细阐述其相对于贵金属催化剂的优势和特点,包括其在催化反应中的高效性、催化活性的可调控性以及对环境的友好性。
接下来,我们将重点讨论非贵金属合金催化剂在各个领域中的应用。
无论是有机合成、能源转化还是环境保护,非贵金属合金催化剂都展现出广泛的应用前景。
通过实例分析,我们将探讨其在氢化反应、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等方面的应用,并详细介绍其中的反应机理和催化性能。
最后,我们将总结非贵金属合金催化剂的前景和挑战,并展望其未来的发展方向和应用领域。
随着科技和研究的不断进步,非贵金属合金催化剂将在催化领域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然而,其在催化剂设计、催化机理和活性控制等方面仍然面临一些挑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改进。
综上所述,本篇文章将通过对非贵金属合金催化剂的概述,展示其在催化领域中的研究进展和应用前景。
通过深入探讨其定义和特点以及在催化反应中的应用,我们将为读者提供对非贵金属合金催化剂的全面了解。
在未来的研究中,我们希望非贵金属合金催化剂能够得到更广泛的应用和进一步的发展。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本文共分为引言、正文、结论三个部分。
引言部分主要概述非贵金属合金催化剂的研究背景和意义,并介绍了本文的结构和目的。
通过引言部分,读者可以了解到本文将重点讨论非贵金属合金催化剂的定义、特点以及在催化反应中的应用。
正文部分是本文的主要内容,主要分为两个小节。
首先,在2.1节中,将详细阐述非贵金属合金催化剂的定义和特点。
这将包括对非贵金属合金催化剂进行界定,并介绍其在催化领域中的重要性和优势。
燃料电池催化剂的研究报告

燃料电池催化剂的研究报告燃料电池是一种将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的装置,其具有高效、环保、可再生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能源领域。
而燃料电池的催化剂则是其中关键的组成部分,对其性能和稳定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研究报告将对燃料电池催化剂的研究现状、问题和未来发展方向进行探讨。
一、研究现状目前,常用的燃料电池催化剂主要有铂族金属催化剂、非贵金属催化剂和过渡金属催化剂。
铂族金属催化剂具有良好的电催化活性和稳定性,但其昂贵的成本限制了其在大规模商业应用中的推广。
非贵金属催化剂则具有低成本和丰富的资源优势,但其电催化活性和稳定性仍然需要进一步提高。
过渡金属催化剂则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新型催化剂,具有较高的催化活性和较低的成本,但其在长期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问题亟待解决。
二、问题与挑战燃料电池催化剂研究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与挑战。
首先,如何降低催化剂的成本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铂族金属催化剂的高成本限制了燃料电池的商业化应用,因此需要寻找替代材料或改进合成方法来降低成本。
其次,催化剂的电催化活性和稳定性仍然需要进一步提高。
虽然非贵金属催化剂和过渡金属催化剂在活性和稳定性方面有一定优势,但其与铂族金属催化剂相比仍然存在差距。
此外,催化剂的寿命问题也是研究的重点之一。
在实际应用中,催化剂往往会受到腐蚀、中毒等因素的影响,导致其催化性能下降,因此需要研究新型催化剂材料和改进催化剂结构,提高其稳定性和寿命。
三、未来发展方向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与挑战,燃料电池催化剂的研究将朝着以下几个方向发展。
首先,需要寻找更为廉价的替代材料来降低催化剂的成本。
例如,非贵金属催化剂中的碳基材料、金属氮化物和过渡金属化合物等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
其次,需要进一步提高催化剂的电催化活性和稳定性。
通过调控催化剂的晶体结构、表面形貌和成分,优化其催化性能,提高其电催化活性和稳定性。
此外,研究人员还可以利用纳米技术、合成化学等方法来设计和合成新型催化剂,以提高其性能和寿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有希望在燃料电池中代替Pt的氧还原催化剂
[1] R W Reeve. J. Electrochem. Soc., 1998, 145(10): 3463~3471. [2] Tatiana Romero, Int.. J. Hydrogen Energy, 1998 ,23(11):1041~1044. 2005-5-18 SeminarⅡ 非贵金属催化剂在燃料电池中的研究 6
N4螯合物(酞菁),金属离子呈现下面的活性顺序Fe>Co>Ni>Cu≈Mn[3]
大环配体
Fe2+而言活性顺序为N4>N2O2>N2S2>O4>S4[4]
载体
载体表面存在碱性基团催化活大于经酸性气体处理的。
热处理温度
催化活性中心
N4-M C-Nx-M
SeminarⅡ
非贵金属催化剂 在燃料电池中的研究
研究生:王晓丽 导 师:张华民 研究员
报告内容
研究背景 研究现状
过渡金属原子簇合物催化剂 过渡金属螯合物催化剂 金属碳化物催化剂 金属氮化物催化剂 其他催化剂
总体评述
2005-5-18 SeminarⅡ 非贵金属催化剂在燃料电池中的研究 2
研究背景
燃料电池存在的问题:
稳定性(寿命) 可用性(CO中毒) 成本问题(Pt催化剂)
开发新型、价格低廉的非贵金属催化剂成为燃 料电池电催化剂的主要研究方向。
2005-5-18 SeminarⅡ 非贵金属催化剂在燃料电池中的研究 3
研究现状
1. 过渡金属原子簇合物催化剂 2. 过渡金属螯合物催化剂 3. 金属碳化物催化剂 4. 金属氮化物催化剂 5. 其他催化剂
3) 催化剂的稳定性不够好,制备过程复杂,因而还有待于对其 进一步研究。 4) 催化剂价格低廉、资源丰富,并且对氧的还原具有一定的催 化活性且使用寿命比较长。
最有希望在燃料电池中代替Pt的氧还原催化剂
[5]S T Oyama. Catalysis Today ,1992 ,15(2):179~200.
2005-5-18
SeminarⅡ 非贵金属催化剂在燃料电池中的研究
12
4. 金属氮化物催化剂
Cathey等人[6]1979年,研究氮化物在酸性电介质表现 出一定的O2还原反应催化活性,但其性能远不如传统 的Pt催化剂。 Deng等人[7]研究了溅射法制备的Co-C-N混合物在碱性 溶液中对氧还原具有很好的催化活性。其中 Co0.68C0.16N0.16.的催化剂活性最高,对氧还原起催化作 用的有效组分是Co2+/Co3+氧化还原电对,该催化剂上 氧还原反应主要以四电子途径进行。
2. 过渡金属螯合物催化剂
分类
金属酞菁化合物:
酞菁铁(FePc) 四羧酸酞菁铁(FePcTc) 四羧酸酞菁钴 (CoPcTc)
2005-5-18
金属卟啉化合物:
四苯卟啉钴(CoTPP) 四苯卟啉铁(FeTPP)
SeminarⅡ 非贵金属催化剂在燃料电池中的研究
7
催化活性
中心金属原子
[3] F Back, 1973, 28a: 1009 2005-5-18 [4]H Jahnke, The Electrochem. Soc., Princeton, NJ, P. 303 8
SeminarⅡ 非贵金属催化剂在燃料电池中的研究
小结
1) 催化活性中心的性质尚且说法不一。
2) 催化活性仍然不能与传统的Pt催化剂相比,目前公开报道的 最好结果是相同条件下Pt活性的65%[5]。
Chevrel phase, PbM6S8
2005-5-18
SeminarⅡ 非贵金属催化剂在燃料电池中的研究
5
催化效果
Mo4.2Ru1.8.Se8活性比阴极 Pt/C催化剂低30~40%,而 价格仅为Pt的4% [1] MoxRuySez /cabon 作为氧还 原电催化剂,单池效率为31 %,且未发现有随时间明显 衰减的趋势[2]
图4 WC为催化剂的电极在H2+1% CO中,H2氧 化反应电流的改变量与电压的关系
2005-5-18
SeminarⅡ 非贵金属催化剂在燃料电池中的研究
11
碳化物催化活性的影响因素
制备方法
气相化学沉积法(CVD) 程序升温还原法(TPR) 热分解法
碳载的碳化物 活化处理条件
碱液活化 浸入H2O2 合金化
[6] W N Cathey, U.S.,Bur.Mines,Rep.Invest.,.1979. [7] Z C Deng, J.Electrochem.Soc.,145(10):3507~3512. 2005-5-18 SeminarⅡ 非贵金属催化剂在燃料电池中的研究 13
小结
1) 催化活性比较低,稳定性比较差,目前尚处于研究和开发阶段。
2005-5-18
SeminarⅡ 非贵金属催化剂在燃料电池中的研究
4
1. 过渡金属原子簇合物催化剂
Mo6-xMxX8
X = Se、Te、SeO、S等, M = Os、Re、Rh、Ru等
催化活性受过渡金属种类 和化学计量比的影响
Mo3.7Ru2.3Se8>Ni0.85Mo6Te8>Mo4.2Ru1.8.Se8.
O2还原 阴极催化剂
2005-5-18
SeminarⅡ 非贵金属催化剂在燃料电池中的研究
10
抗CO性能
CO对阳极反应的毒化作用虽然能 检测到,但非常小,由于CO毒化 作用而使阳极电流减小的比例小 于6%。 CO对WC催化剂的毒化作用是非 常缓慢的。 低程度中毒的催化剂是非常容易 还原的,其催化剂的活性可以恢 复,且CO在再生的催化剂的吸附 减弱了。
2005-5-18 SeminarⅡ 非贵金属催化剂在燃料电池中的研究 9
3. 金属碳化物催化剂
金属碳化物是通过金属盐或金属混合物在还原气氛下高温 还原和碳化处理制得。 被誉为“准铂催化剂”
种类
WC
WC+ M (M=Ni, Co, Fe,Mo) TaC TaC+M Ni33Ta41C26, Co22Ta49C29 甲醇和H2氧化 阳极催化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