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莫言小说的民间特征_林巧云

合集下载

试析莫言小说创作的特色莫言小说的创作特色

试析莫言小说创作的特色莫言小说的创作特色

试析莫言小说创作的特色莫言小说的创作特色80年代,中国的文学理论领域笼罩着浓厚的西方情结,西方现代主义文学思潮影响着作家创作的内容和形式。

莫言深受魔幻现实主义的影响,其作品充满了神秘、诡异、朦胧、空灵的氛围。

在此基础上,他又不自觉地开掘民间的创作源泉,把自己得天独厚的语言艺术,深深扎植于高密东北乡的民族土壤里,广泛吸收了民间文化的生命元气,叙述了“高密乡”的悲欢离合。

在创作特色上,他用具有穿透性的语言、天马行空般的叙述,对中国历史、现实、社会、人性等进行个性化体验,并融合西方现代派,尤其是魔幻现实主义,来表现东方古老民族坚强而又懦弱、伟大而又卑微的品格,给人以耳目一新的陌生感与惊奇感以及悲剧的美。

一以“性”和“暴力”为创作的主要内容莫言的文本世界充满着对性和暴力的执着呈现。

与同时期先锋作家相比,莫言作品中的性与暴力是来自人的原始本能,是强悍的生命力的体现,充满着原始的张力与激情。

在莫言小说创作中,一方面描写了一种荡魂摄魄的“性爱”,另一方面描写了暴力。

莫言对性的描写是美的,并且有着一种荡魂摄魄的力量。

如小说《丰乳肥臀》中描写上官来弟与鸟儿韩的性爱,被苦难生活压抑了十五年的青春激情像野火一样慢慢地燃烧起来。

他双膝一软,跪在了来弟的身体前,用滚烫的、抖颤的嘴巴,吻着她的脚踝骨下边那块光滑的皮肤……在狂吻的间隙里,她喘息着说:“让那个哑杂种、让那个半截鬼死了去吧,烂了去吧,让乌鸦啄瞎他的眼睛吧……”小说中莫言用了大量文字来描写他们对爱情和性的正常需要,以及两个人结合过程中的内心世界。

在整个叙述中,没有丝毫的淫荡,而是充满了人生的辛酸、苦难和生命的悲凉。

又如《红高粱》中“野合”场面,给读者带来了强烈震撼力。

“我爷爷”和“我奶奶”这两个大胆的、追求自由的年轻人,在高粱地里演绎着他们的爱情,在野外忘情地交合,体现了他们强烈的生命意识。

不管在原作中,还是在改编的影片中,我们都不会觉得这个场面是猥亵的,相反我们读出的是庄严与悲怆。

论莫言小说的民间立场

论莫言小说的民间立场

论莫言小说的民间立场
焦会生
【期刊名称】《殷都学刊》
【年(卷),期】2008(029)004
【摘要】莫言小说的民间立场主要表现在抒写民间生活内容、表达民间思想倾向、运用民间语言等方面,充分体现了其与民间的血肉联系;莫言小说之所以具有民间立场,归根到底是由莫言的生活经历和艺术观念所决定的;莫言小说的民间立场对于消解"启蒙"心态和"先锋文学"那种远离百姓的弊端,对于建设和发展底层文学是有积极意义的.
【总页数】4页(P102-105)
【作者】焦会生
【作者单位】安阳师范学院,文学院,河南,安阳,455002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I206.7
【相关文献】
1.偏离于民间立场之外——评莫言长篇小说《生死疲劳》 [J], 梁小娟;陈祖如
2.民间立场与自由精神——论莫言对中国乡土小说的贡献 [J], 张懿红
3.普世精神·民间立场·先锋姿态——莫言小说世界解读 [J], 卢军
4."民间是每个人心底的故乡"——莫言小说创作的民间立场寻踪 [J], 程艳芳;牛维玲
5.民间立场与人性救赎——莫言小说《蛙》的民俗意蕴 [J], 蒋明智;黄震宇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天马行空,悲壮奇谲——论莫言小说的叙事风格

天马行空,悲壮奇谲——论莫言小说的叙事风格

天马行空,悲壮奇谲——论莫言小说的叙事风格
王学谦
【期刊名称】《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卷),期】2022(50)5
【摘要】尽管莫言创作时间跨度长、视野宽阔、变化多端,但是仍然有其基本的叙事结构,即先锋叙事。

莫言是1980年代先锋潮流的产儿,从古代小说传统和民间传统的角度来理解莫言未必准确,莫言骨子里是非常现代的。

尽管莫言性格低调而谨慎,写小说却大胆、狂放,充满挑战性。

先锋叙事不仅是一种技巧,更主要的是一种世界观和人生观:对世界和人生的非理性式的认识。

《红高粱家族》业已完成莫言小说叙事的基本结构,后来的叙事都是《红高粱家族》这一基本结构演变而来。

《丰乳肥臀》的基本结构和《红高粱家族》几乎一致,混乱、动荡的历史,活跃其中的是除了英雄的母亲外,还有如爷爷那样的英雄个人。

对于世界的理解,一直没有变,但是,其中的人却发生了变化:从爷爷、奶奶那种英雄个人,变成了凶残的贪欲的人。

【总页数】7页(P85-91)
【作者】王学谦
【作者单位】吉林大学文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I206.7
【相关文献】
1.论莫言小说的叙事策略与审美风格——以《红高粱家族》《丰乳肥臀》《檀香刑》中英雄形象为中心的考察
2.论莫言小说写作风格的承续性——以莫言新作《生死
疲劳》为例3.借\"我\"一双慧眼,把莫言的文学世界看个清楚明白\r——评王西强的《莫言小说叙事研究:一种基于叙事视角和人称机制的文本细读》4.叙事交流视域
下的莫言小说研究——评姜春《莫言小说叙事研究》5.莫言与马尔克斯小说的叙事风格比较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论莫言20世纪八九十年代小说民间化的历史观念

论莫言20世纪八九十年代小说民间化的历史观念

论莫言20世纪八九十年代小说民间化的历史观念
曹金合
【期刊名称】《东方论坛》
【年(卷),期】2018(000)001
【摘要】莫言在对乡土社会的原生态风貌进行刻画和描摹的过程中,总是超越了时空的限制.在按照循环论、退化论、比较观等民间化的历史观念对现实生活中的人情世态、社会事件、人性弱点进行剖析和反思的时候,他更多地看到现实与历史脉络上的统一性和内在的鬼魂般的纠结.在民间化的视野中审视现实生活与历史真实的关系,在用文学的真实介入现实和历史的时空时,补充和完善了现实生活中的人和事件与历史背景的沟通渠道.
【总页数】6页(P30-35)
【作者】曹金合
【作者单位】洛阳师范学院文学院,河南洛阳 471934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I207.42
【相关文献】
1.论莫言20世纪八九十年代小说语义的极限实验色彩 [J], 曹金合
2.论莫言"新历史小说"中历史的民间想象的倾向 [J], 邓金洲
3."想象民间"与"再造历史"——试论莫言新历史小说创作 [J], 李国;刘千秋
4.明人的《西游记》研究与明代小说审美观念的历史演变——论"虚与实"、"幻与
真"、"奇与正"三组重要小说观念 [J], 曹炳建
5.历史的民间化叙述——读莫言的《檀香刑》 [J], 张群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浅谈莫言小说的文学特点

浅谈莫言小说的文学特点

浅谈莫言小说的文学特点莫言是中国当代最具影响力和知名度的作家之一,他的小说作品以其独特的文学特点而备受瞩目。

本文将从几个方面对莫言小说的文学特点进行浅谈。

首先,莫言小说的文学特点之一是注重现实主义描写。

莫言的作品往往以真实的历史背景为基础,通过对人物和事件的真实描写来展现社会的现实状况。

例如,在莫言的作品《红高粱家族》中,他通过对中国农村的生活细节和历史事件的描述,展现了中国农村社会的变迁和人性的复杂性。

这种对现实的描写既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又能使读者在阅读过程中对社会问题产生深刻的思考。

其次,莫言的小说具有浓厚的地域特色。

他的作品往往以中国农村为背景,通过对当地文化、土地和人物的描写,展现了浓郁的地域特色。

这些描写不仅使作品更加具体生动,也能够让读者更好地了解中国农村的独特风土人情。

例如,在莫言的《蛙》中,他以一个农村医生的视角,描绘了中国乡村医疗事业的艰辛和农民的生活状况。

这种地域特色的描写不仅丰富了小说的内容,也使读者对中国农村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此外,莫言小说的文学特点还包括对传统文化的回溯和批判。

莫言在作品中常常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反思,揭示其中的弊端和矛盾。

他以独特的叙事方式和细腻的描写,将传统文化与现实社会相结合,既展示了传统文化的瑰丽和深度,又揭露了其中的问题和隐患。

例如,在《檀香刑》中,莫言用一个禁欲僧人的故事,探讨了封建礼教对人性的压抑和摧残。

这种对传统文化的回溯和批判,使得莫言的小说具有了强烈的思想性和社会性。

最后,莫言小说的文学特点之一是重视个体情感和人性的探索。

莫言的作品往往以复杂的人性问题为核心,通过对人物内心世界的描写,展现了人性的多样性和矛盾性。

他善于通过细致入微的描写和对细节的关注,展现人物的内心变化和情感纠葛。

例如,在莫言的《丰乳肥臀》中,他通过对一个女性人物一生的描写,展示了她对家庭、爱情和权力的追求和坚持。

这种个体情感的探索不仅丰富了作品的内涵,也使读者更好地理解和认同人类的情感体验。

莫言小说的特点

莫言小说的特点

莫言小说的特点莫言是当代文学巨匠,作品繁多又都具有重量。

在我们阅读他的作品时,特别是以高密东北乡为背景的小说,我们会发现他运用儿童视角,弱智视角的叙事方式是最多的。

选用儿童视角来讲述故事,一直都是莫言的偏爱。

莫言在谈到这一点时说:"以前我没有意识到,后来被别人点破后我才发现采用儿童视角讲述故事原来是我的一种潜意识。

我想这可能和一个作家的出身、经历、生长环境及其创作心理有关系,是非常复杂的。

少年岁月吃的苦,生活环境的寂寞荒凉,无人理睬却又耽于幻想,所有这些都使我从小就对周围的世界充满了观望和想入非非。

而在这种情况下,儿童视角就成为了我讲述故事的首选。

然而,尽管我一直采用这一方式来构造故事,但却一直没能将这种方式用到极致。

"因此在他的小说里,我们看到了一些精灵似的孩子,《红高粱家族》中的"我爸爸"、《丰乳肥臀》中的上官金童、《檀香刑》中的赵小甲,《透明的红萝卜》中的小黑孩,《四十一炮》中的罗小通,《梦境与杂种》中的柳树根与柳树叶,《酒国》里的一个小妖精等。

在莫言的笔下,儿童是美丽的,聪明的,充满智慧的。

与对儿童的偏爱相对照,莫言的笔下的其他人物相形见拙。

其实,与儿童视角相联系的是莫言小说的梦幻色彩。

《透明的红萝卜》中的小黑孩,简直就是一个精灵,他具有说话的能力但一句话也不说。

他能看到别人看不到的景象,他精神恍惚经常处于梦幻的状态,最典型的莫过于关于透明的红萝卜的一段描述:"光滑的铁砧子,泛着青幽幽蓝幽幽的光。

泛着青幽幽蓝幽幽的光的铁砧子上,有一个金色的红萝卜。

红萝卜的形状和大小都像一个大个阳梨,还拖着一条长尾巴,尾巴上的根根须须像金色的羊毛。

红萝卜晶莹透明,玲珑剔透。

透明的金色外客包孕着活泼的银色液体。

红萝卜的线条流畅优美,从美丽的弧线上泛出一圈金色的光芒。

光芒有长有短,长的如麦芒,短的如睫毛,全是金色……"①然后就发生了小黑孩与小铁匠抢萝卜的一幕,最后又发生了小黑孩把所有的萝卜拔出来找那透明的红萝卜的结局。

莫言小说语言的民间特色研究

莫言小说语言的民间特色研究
语 前
l _
英言 小 说语 言 的民 间特 色研究
。 芦云 鸱
摘 要 :莫言小说之所 以成就 高,除 了他 的叙事风格 、美学手段等 方面外 ,其独 特的语 言特 色也是 重要 的一方
面,尤其是 小说语言的民间特 色。莫言小说语 言的民间特 色主要体 现在 方言和谚语的使用,方言和谚语 的使用使 莫言的经历和苦难意识得 到了深刻的体现。
的奇幻漂流> 解析 ,名作欣 赏,2 O 1 1 # - ,第2 期。 [ 4 ] 杨汝福 ,曲春玲 : 语 法隐喻 视角下< 少年P i 3 年 ,第6 期。
[ 5 ][ 1 9 ] 李锐 ,赵 伟 : 《 从 马 斯 洛 需 求 层 级 理 论 角度 解 读 少 年 派 的
面 、热 闹 )… … ( 5 )生 理 、 人 体
( 2)罗汉大 爷逼他 起来 干活 ,他 乜斜 着 眼 说: “ 你 算老几 ?老子是真正 掌柜的 ,我 是女掌
柜肚 子里 的孩 子 的 爹 。” ( 红 高 梁》 ) “ 乜 斜 ”, 是 指 斜 眼 睛 看 ,这 个 词 语 使 用 将 余 占鳌 不
( 3 )衣 着 、 食 物
子 、 火烧 … …
与苦菜花 …… ( 玫瑰玫瑰香气扑鼻 )
“ 接骨 草 ” “ 老鸦 芋头 ” “ 婆 婆丁 ” “ 野 茄子 ” “ 苦
菜 花 ” , 这 些 词 语 地 域 性 很 强 , 而 且 只 存 在 于 方 言 中 ,无
就 不 会 那 么 出色 ,就 显 得 相 对 地 生 疏 , 通 过 方 言表 达 ,可
“ 疃 ”,意味无节制 的暴饮暴食 。用在此处 ,一个铁
以 上 是 根 据 不 同 的 角 度 来 对 莫 言 小 说 中 方 言 词 语 进 骨 铮 铮 的 东 北 汉 子 就 展 现 在 我 们 面 前 , 一 个 精 忠 报 国 、 杀 行 了分 类 , 并 且 只 粗 疏 地 收 集 到 了 六 类 。 所 以 ,在 收 集 过 人 越 货 , “ 最 好 汉 英 雄 最 王 八 蛋 、 最 能 喝 酒 最 能 爱 ”的 充

莫言小说的民间特征

莫言小说的民间特征

莫言小说的民间特征莫言凭借着在当代文坛所取得的突出成绩而理所当然地成为了文学评论界的宠儿。

从80年代至今,不断走近民间是莫言小说创作风格总的发展趋势。

细观莫言的所有重要作品,不难发现,这些作品到处都洋溢着民间特征。

一、莫言小说民间特征的表现(一)小说以民间话语为主(二)传奇式的叙事手法(三)狂欢化的状态狂欢就是放纵似的一种欢快的状态,在狂欢中人们能够尽情地放松,以这种形式来把生活中所遇到的种种不如意统统宣泄出来。

莫言认为,表面的狂欢场景事实上是民间颠覆一切秩序的表现。

1、狂欢式的斗争历史在高密的祖辈们,有着非常多的让晚辈倍感珍惜的传奇故事,其中有名的要数抵抗德军在山东修筑铁路。

比如祖辈们为了引诱敌方的火车入海用青豆、小麦铺路,为了袭击德国鬼子用大粪做武器等,这些在正统们眼中看起来十分可笑的行为,作者却用狂欢式的口吻描述了出来,并且丝毫没有嘲笑之意。

2、狂欢式的叙述语言巴赫金在阅读陀思妥耶夫斯基写的小说时提出了关于小说的复调理论。

他认为在作品中可以有不同的声音,这些声音是独立的,也正是这种不同价值的声音从而构成了真正的复调。

[2]在所谓的复调小说中,主人公往往拥有双重身份,他不只是议论的对象,同时也要发表意见。

莫言的很多小说就是用这种复调的形式来创作的。

在表现作品叙述语言的狂欢的同时,莫言还将大量的俗语、民间歌谣、还俚语等方言式的语言运用到作品中。

这样的运用就使得作品呈现出一种不拘一格的形态,把传统的语言抛到了脑后,使作品的语言更加富有冲击力。

(四)敢于审丑丑,在莫言小说中占据着不小的篇幅,其中原因有以下两点:其一,这与作者从小在民间的苦难经历息息相关。

苦难的民间生活经历,使得他对于一切痛苦、丑陋以及凄惨的现象熟视无睹,甚至近乎麻木。

其二,这与作者身为老百姓的民间立场相关。

莫言用老百姓的身份,使得丑能够更完整的展现在读者们面前。

二、莫言小说的民间艺术特色(一)乡音谚语、俗语是我国民俗文化的语言精华,它往往指的是百姓在日常生活中积累起来的方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责任编辑 李佳怡]
156
(一)雅俗杂糅的民间式语言 民间话语是一种民间叙事立场与姿态,是国家 控制较为薄弱的边缘地带,虽然也受“庙堂意识形 态”的影响与控制,但它还是一如既往地延伸着自己 的话语空间,从而形成了“阳春白雪”和“下里巴人” 共存的杂糅文化形态。莫言小说将日常用语、政治术 语、流行歌曲、脏话粗语、商业用语等杂糅在一起,形 成了一道独特的文学风景线。在《民间音乐》中,作家 用大段雅语赞颂小瞎子演奏的民间音乐,“那最初吹 出的几声像是一个少妇深沉而轻软的叹息……堤上 人的感情在音乐的波浪中起伏”,委婉动听的箫声征 服了民间大众,暗示了民众对高雅民间文化的向往。 莫言小说的“雅”不是过分夸张的、唯美的语言状态,
二、莫言小说的民间话语
民间立场就是一种民间文化姿态,需要用特定 的文化符号来表现,而民间话语就是民间文化姿态 的重要载体。莫言不断在民间文化道路上探索写作 之路,探寻传统知识分子的民间话语体系,以“为老 百姓写作”为话语姿态,将雅俗杂糅的民间话语纳入 创作文本之中,建构了立体化的民间话语方式,拓宽 了民间写作的空间。
而是民间之俗的“雅”,是民间通俗语言形式的审美 雅化,如《神嫖》中的季范先生放荡不羁,将衣袍等送 给乞丐,却能做出发乎情、止乎礼的嫖妓行为,将嫖 妓提升到“圣贤般”的高雅境界。
“俗化”也是莫言小说的重要特征,这种“俗化” 不是刻意丑化民间话语系统,而是真实再现被主流 话语所压抑的民间话语形态,这种俗化式的叙述建 构了莫言小说的民间话语形态。[1 ]陈思和认为,莫言 小说的艺术生命力在于他将自己的艺术语言扎根于 高密东北乡的民族土壤之中,汲取了民间文化的生 命元气。如《草鞋窨子》中,于大身讲故事时故意留扣 子,不自觉地吊起听者的胃口,颇有说评书的味道; 《檀香刑》中民间、庙堂、知识分子等各种声音相互交 叉,形成了一个众声喧哗的话语场,对“闩死太监小 虫子‘阎王闩’的恶心”“凌迟钱雄飞时的残忍”等淋 漓尽致的描述,表现出一种语言狂欢。《红蝗》中,作 家对九老妈掉进污水的过程进行了详细描写,将腐 烂的虫尸、污浊的水沟等展现于读者面前,带给读者 强烈的审美冲击;作家还对四老爷热衷于野外大便 的生理行为进行了描述,这种难登大雅之堂的生理 行为变成神圣的行为,“四老爷蹲在春天的麦田里拉 屎看起来是拉屎……看到了一种像淤泥般的、暗红 色的精神在天地间融会贯通着”,拉屎仿佛汲取了无 尽的民间智慧,变成了天人合一的民间狂欢。
莫言认为,情欲是人的本能,压抑情欲就是扼杀 生命。《模式与原型》中,又丑又傻的狗见到男女之间 的情事,产生了强烈的性饥渴,但没有人愿意与他相 好,就连瘸腿瞎眼的都嫌弃他,心灵扭曲的他竟然烧 死了自己的亲娘。《金发婴儿》中的连队指导员孙天 球不许战士看裸女雕像,自己却去偷窥,不喜欢妻 子,就剥夺了妻子的情欲,致使妻子与黄毛私通。莫 言笔下的生命不会顺从,不会依赖别人的救赎,以独 特的方式抗争着,争取生存的空间,在饥饿、死亡、苦 难面前展现出顽强的生命力。如《大风》中“我”和爷 爷遭遇到了雷鸣般呼啸而来的大风,但爷爷毫不畏 惧,双手紧抓小车,双腿牢牢站于地上,大风过去之 后,车上仅剩一棵草;《欢乐》中满身鳞皮的男孩儿性 格坚韧,他爹打他,他绝不屈服,就吞食沙土,直呛得 翻白眼,以自我戕害的方式抗争父亲。正是通过庞杂 的文化时空,发现了民间强大的生命力,使莫言作品 展现出前所未有的生命力。[6 ]
论莫言小说的民间特征
◎林巧云
(安阳工学院,河南 安阳 455000)
学术视点
一、前 言
现当代文学一直在庙堂、广场、民间这三个空间 进行抉择,寻求文学创作的立足点,发现自身的艺术 价 值 ,文 学 家 们 或“ 居 庙 堂 之 高 ”,宣 传 主 流 意 识 形 态 ,或“ 处 江 湖 之 远 ”,批 判 现 实 政 治 、关 注 民 生 ,或 “归隐山林”,选择民间叙事。何为民间呢?学者陈思和 认为,民间是与国家相对的概念范畴,是非精英文化、 非权力形态的视野与空间。文学创作的民间立场就是 要作家抛弃精英知识分子那种居高临下的启蒙心态, 站在普通民众的视角感受与发掘深厚的民间文化,抒 写真切的民间生活和底层民众的精神世界。
莫言的文学创作源于民间的生活记忆与生命体 验 ,正 是 立 足 于“ 高 密 东 北 乡 ”并 超 越 了“ 高 密 东 北 乡”,才成就了莫言的文学成就。因此,应将民间生活 作为创作之源,不断从民间文化中汲取营养,创作出 更多优秀的文学作品。
[参考文献] [1]吴刚.论莫言小说的民间特征[J].韶关ng Literature
总第 452期
展现了民间卑微者的尊严与血性,赞扬了民间反抗 的崇高意义。
民间义理建立于人的本能之上,没有主流社会 的道貌岸然,但却有着淳朴敦厚的原始生命力,莫言 常用民间义理颠覆传统道德规范,如《民间音乐》中, 美貌动人的花茉莉与年轻有为的副科长丈夫离婚, 嫁给了云游四海的小瞎子,民间的小瞎子超过了庙 堂上的副科长,这无疑是异于常人的价值选择,也是 对传统道德的反抗。《红高粱家族》中,余占鳌杀死了 与母亲通奸的天齐庙和尚,杀死了单廷秀父子并占 有了戴凤莲,这种不合理、不合情、不合法的行为却 为莫言所颂扬,这无疑是民间义理战胜传统道德的 具体体现。
(二)外延的民间行为话语 行为是民间话语与个性心理的外在延伸,是一 种自然的情绪表达方式,莫言以言说的经验、肉体的 真实展现了民间话语的独特表现空间。[2 ]如罗汉大 爷与钱雄飞受刑的场面,就是一种赤裸裸、血淋淋的 残暴,表现了一种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刚烈与节 操,令人肃然起敬。 莫言小说的人物行为常常承载着浓重的民间义 理和道德思维,他试图用反抗性的行为挣脱外在规 范对民间话语的束缚,表现民间不甘压迫的对抗姿 态和自由奔放的精神状态。在取材于真实事件的《天 堂蒜薹之歌》中,高羊、高马带头冲砸县政府,用切实 的反抗行动争取生存话语权,然而被当权者污蔑为 土匪行径、违法乱纪的打砸抢,高羊、高马、四婶等人 被关进看守所,这无疑是对现实社会的辛辣讽刺。 《红高粱家族》中余占鳌既不服从于共产党的胶高大 队,也不归顺于国民党的冷支队,而是以桀骜不驯的 姿态活跃于东北乡的大地上,虽败成光杆司令,但依 然坚持自己的立场。莫言小说中的民间反抗行为是 无声的话语倾诉,虽然这些反抗罕有成功,但失败中
(三)失语的民间表达 新时期以来,民间文学迎来了春天和希望,民间 言说庙堂的作品大量涌现,但庙堂也有自己的底线, 莫言的民间创作就受到许多约束和批判,如《红高粱 家族》《丰乳肥臀》等就受到官方评论家的质疑。[3 ]精 英知识分子用自己的话语体系为民间代言,掩盖了 民间喧哗的声音,如伤痕文学、知青文学等看似民间 式的反抗,实质是被改造的民间话语形式,莫言小说 叙述抛弃了装腔作势的斯文风格,采用了有着丰富 生命力的民间话语,挖掘被消解的、自由自在的民间 生活状态。如《红高粱家族》中莫言用余占鳌式的民 间血性抒写了宏大的抗日事件;《儿子的敌人》 中在 战争面前无能为力的孙寡妇,关心的不是战争的胜 负,而是小儿子孙小林的生死,当士兵尸体被抬到孙 家时,民兵队长与卫生员因敌我阵营问题而争论不 休,孙寡妇却接受了这具尸体,她认为应好好安葬 “死去的儿子”。在《丰乳肥臀》中,莫言书写了民间失 语的历史状态,在上官鲁氏看来,无论是共产党人鲁 立人,还是国民党返乡团的司马库、皇协军的沙月 亮,都不过是普通的一条生命,她眼里没有党派、阶 级和政治斗争,她只是希望按照生命本能冲动活下 去。[4 ]
莫言生长于农村,小学未毕业就回家务农,在乡 间土地上摸爬滚打了 20 多年,饱尝了乡间生活的酸 甜苦辣,贫瘠的黑土地用丰富的民间语言、民间宗 教、民间传说、民间艺术滋养了他,使他的作品深深刻 上了民间文化的烙印。与赵树理、刘绍棠、张玮的乡土 小说不同,莫言没有用高高在上的知识分子眼光俯视 众生,而是将自己作为乡土大地的一员,从民间价值 立场出发,抒写苦难大地的沧桑变迁,聆听说不尽的 民间苦难,使作品呈现出浓重的民间文化特征。
[J].文学自由谈,1988(1). [5]周罡.犹疑的返乡之路:论莫言民间文化立场的回
归与游离[J].小说评论,2002(6). [6]张文颖.来自边缘的声音:莫言与大江健三郎的文
学[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7.
[作者简介] 林巧云(1980— ),女,河南光山人,硕士,安阳
工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中国现当代文学。
对于民间社会的弱势群体而言,生存是主要任 务,而食物是生存的基本需求,莫言小说就有许多关 于食欲、生存的抒写。如《丰乳肥臀》中为了喝上教会 的行善粥,人们冒着严寒向县城前进;为了一个馒头, 校花乔其莎向猥琐的炊事员献上了贞操。《牛》中,只 有队长与公社兽医能够享用被骟掉的牛蛋,牛死了以 后,生产队长想着怎样分肉,但公社干部却以隔离消 毒的名义将牛扣下,分给公社干部。[5 ]在《酒国》中,当 权者吃厌了山珍海味,就想着办法吃“红烧婴儿”,折 射了人们精神的空虚与荒芜。
社会科学版,2005(5). [2]曹金合.以民间为旗:论莫言小说创作的民间意识
[J].哈尔滨学院学报,2007(1). [3]王光东.民间的现代之子:重读莫言的《红高粱家
族》[J].当代作家评论,2000(5). [4]张 志 忠 . 陌 生 化 —— —感 觉 的 重 构 :谈 莫 言 的 创 作
三、莫言小说的民间精神
莫言出生于社会底层,他讨厌虚伪、无聊、空洞 无物的高雅,渴望火热的生命与赤裸裸的原欲,并不 断从质朴、真诚的乡土民间汲取独立、自由的精神力 量。从价值立场上看,莫言小说有着鲜明的民间立 场,他始终站在农民立场审视苦难大地的沧桑变迁, 诉说民间大地的苦难与不幸,还原被主流意识形态 遮蔽的民间历史。如《天堂蒜薹之歌》以真实事件为 题材,描绘了官员的贪污腐败、肆意妄为,《丰乳肥 臀》则揭示了战争给老百姓带来的种种苦难。“在民 间口述的历史中,没有阶级观念与阶级斗争……甚 至没有明确的是非观念”,莫言不以主流价值观为评 价标准,而是以民间好恶来评价人物,如《红高粱家 族》中 的“ 我 爷 爷 ”“ 我 奶 奶 ”,《丰 乳 肥 臀》中 的 司 马 库、上官鲁氏,都是敢爱敢恨、离经叛道的化外之民, 莫言对他们进行了赞扬与歌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