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经营绩效分析

合集下载

《2024年上市公司财务绩效评价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范文

《2024年上市公司财务绩效评价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范文

《上市公司财务绩效评价及其影响因素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资本市场的日益成熟,上市公司作为经济的重要主体,其财务绩效评价已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

本文旨在通过对上市公司财务绩效评价的方法和体系进行深入探讨,并研究影响其绩效的各种因素,以期为投资者、企业管理者及政策制定者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二、上市公司财务绩效评价方法及体系(一)评价方法1. 会计指标法:通过分析公司的财务报表,如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等,计算出一系列财务比率,如资产收益率、负债比率等,以评价公司的财务绩效。

2. 经济增加值法:以企业价值最大化为目标,通过计算企业经济增加值来评价企业的财务绩效。

3. 平衡计分卡法:将公司的战略目标分解为具体的财务和非财务指标,从而全面评价公司的绩效。

(二)评价体系上市公司的财务绩效评价体系应包括盈利能力、营运能力、偿债能力、成长能力等方面,这些指标综合反映了公司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三、影响上市公司财务绩效的因素(一)内部因素1. 公司治理结构:合理的公司治理结构能够提高公司的运营效率和管理水平,从而提升财务绩效。

2. 企业管理水平:企业管理者的素质、能力和经验对公司的战略规划、市场拓展、产品研发等方面具有重要影响,进而影响公司的财务绩效。

3. 公司创新能力:创新能力是公司持续发展的关键,通过技术创新、管理创新等手段提高公司的核心竞争力。

(二)外部因素1. 宏观经济环境:包括经济增长、政策环境、市场需求等因素,对上市公司的财务绩效产生重要影响。

2. 行业竞争状况:行业内的竞争程度、市场占有率等都会影响公司的财务绩效。

3. 法律法规和监管政策:法律法规和监管政策的变动可能对公司的运营产生重大影响,从而影响其财务绩效。

四、研究结论与建议(一)研究结论通过对上市公司财务绩效评价方法及体系的研究,我们发现:不同的评价方法和体系各有优缺点,应结合公司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评价方法;影响上市公司财务绩效的因素众多,包括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这些因素相互交织、共同作用。

我国上市公司的多元化战略和经营绩效分析——基于混合并购的实证研究共3篇

我国上市公司的多元化战略和经营绩效分析——基于混合并购的实证研究共3篇

我国上市公司的多元化战略和经营绩效分析——基于混合并购的实证研究共3篇我国上市公司的多元化战略和经营绩效分析——基于混合并购的实证研究1我国上市公司的多元化战略和经营绩效分析——基于混合并购的实证研究多元化战略在企业经营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它是指企业通过收购或内部扩张等方式,在不同的业务领域或产品线上进行经营,以实现风险分散和收益增长的目的。

然而,在实施多元化战略时,企业也面临着多种挑战,如如何定位和选择多元化领域、如何控制多元化带来的管理风险等。

本文将以混合并购为例,对我国上市公司的多元化战略和经营绩效进行探讨。

一、混合并购混合并购是一种既包括垂直并购又包括水平并购的综合性收购方式。

垂直并购是指企业在同一产业链上的不同环节之间进行收购,如下游企业收购上游企业,以保证原材料和供应的质量和稳定性。

水平并购则是指企业在同一行业内进行收购,增强企业市场份额和竞争力。

混合并购结合了垂直并购和水平并购的优势,既能够实现产业链的优化和扩张,又能够增强竞争力和占据更多的市场份额。

同时,混合并购还可以减少对单一领域的依赖,降低风险,提高企业的盈利能力和长期发展空间。

二、我国上市公司的多元化战略近年来,我国上市公司在实施多元化战略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据统计,在2019年,我国上市公司共完成了942笔M&A交易,其中混合并购交易占比达到了约60%。

可见,混合并购已经成为我国上市公司多元化战略的重要手段。

我国上市公司的多元化战略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利用自身强大的资金和品牌优势,通过混合并购的方式快速进军相关产业领域。

例如,金融地产企业通过收购IT、电商、金融等领域的企业,实现了金融科技的快速发展。

二是通过多元化经营,实现资产配置、经营风险分散和战略定位的升级。

例如,汽车制造企业通过收购零部件、车联网、出行等领域的企业,增强了企业在整车和服务领域的竞争力,实现汽车产业的全产业链升级。

三是通过整合优质企业的资源和能力,使企业优势互补,提升企业的业务水平和经营绩效。

上市公司经营绩效的评价方法

上市公司经营绩效的评价方法
P = 0. 2816* f1 + 0. 2174* f2 + 0. 1096* f3 + 0. 1006* f4 + 0. 0986* f5 + 0. 0976* f6 + 0. 0946* f7
( 二) 旋转后因子负载矩阵
表 2 旋转后因子负载矩阵
Variable Factor1 Factor2 Factor3 Factor4 Factor5 Factor6 Stdx1 0. 3584 0. 1413 - 0. 6906 - 0. 0091 - 0. 0260 - 0. 0106 Stdx2 0. 9343 - 0. 0638 0. 0189 0. 0138 0. 0163 0. 0345 Stdx3 0. 8953 0. 2711 - 0. 0183 - 0. 0481 - 0. 0217 0. 0580 Stdx4 0. 8260 - 0. 0524 0. 0279 0. 0637 0. 0420 - 0. 0090 Stdx5 0. 0246 0. 9444 - 0. 0437 0. 0313 0. 0235 0. 0284 Stdx6 0. 0442 0. 9525 - 0. 0413 0. 0399 0. 0445 0. 0065 Stdx7 - 0. 0951 - 0. 7514 0. 0892 0. 0915 0. 0711 0. 0028 Stdx8 0. 0166 0. 0250 - 0. 0084 - 0. 0052 0. 9957 0. 0108 Stdx9 0. 0491 0. 0215 - 0. 0100 - 0. 0095 0. 0108 0. 9976 Stdx10 0. 2084 - 0. 0581 0. 8294 - 0. 0257 - 0. 0298 - 0. 0242 Stdx11 0. 0153 - 0. 0010 - 0. 0082 0. 0027 - 0. 0010 0. 0014 Stdx12 0. 0099 0. 0216 - 0. 0116 0. 9940 - 0. 0052 - 0. 0096

上市公司绩效分析报告

上市公司绩效分析报告

上市公司绩效分析报告一、引言上市公司是指在证券交易所上市的公司,具备一定规模和实力,在市场中展现出良好的运营能力和稳定的盈利能力。

本文将对某上市公司的绩效进行分析,以全面了解其运营状况和发展潜力。

二、公司概况该上市公司成立于XXX年,主要经营领域为XXX。

经过多年的发展,公司规模不断扩大,产品线逐步完善,市场份额不断提升。

目前,公司在行业内具有一定的竞争力和影响力,是市场上备受关注的企业之一。

三、财务指标分析1. 营业收入过去三年,该公司的营业收入呈现稳步增长的态势。

根据公司年度报告数据显示,在XXX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XXX万元,较上一年度增长XX%。

该增长主要来自于公司产品销售量的增加和价格的上涨。

2. 净利润净利润是衡量公司盈利能力的重要指标。

通过对公司过去三年净利润数据的分析,可以看出公司盈利持续增长的趋势。

在XXX年,公司实现净利润XXX万元,同比增长XX%。

这一增长主要得益于公司产品成本的控制和市场竞争力的提升。

3. 资产负债率资产负债率是评估公司财务风险的指标之一。

分析该公司的资产负债率变化情况可以了解公司的偿债能力和资金结构。

从过去三年的数据来看,公司的资产负债率有所下降,显示出公司财务状况逐渐改善的趋势。

四、市场竞争力分析1. 市场份额公司的市场份额是衡量公司市场地位的重要指标。

通过对市场份额的分析可以了解公司在行业中的竞争力和发展前景。

在过去三年,公司的市场份额稳步提升,与主要竞争对手保持了一定的差距,具备一定的市场竞争优势。

2. 品牌影响力品牌影响力是公司在市场中树立起来的重要资产之一。

通过对公司品牌影响力的评估,可以了解公司在消费者心目中的形象和声誉。

经过市场调查和大量数据分析,该公司的品牌影响力较高,受到了消费者的广泛认可和喜爱。

五、风险与挑战尽管该公司在过去几年取得了显著的业绩和发展,但仍面临着一些风险与挑战。

首先,市场竞争激烈,随时可能出现竞争对手的崛起。

其次,宏观经济环境的不确定性对公司的经营带来一定的压力。

我国上市公司的并购绩效分析

我国上市公司的并购绩效分析

我国上市公司的并购绩效分析一、我国上市公司并购的现状近年来,我国上市公司的并购活动呈现出逐渐增多的趋势。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2018年我国上市公司的并购活动较2017年有所增加,涉及的行业涵盖了金融、制造、房地产等多个领域。

尤其是随着我国经济结构的不断调整和产业升级的需求,越来越多的上市公司通过并购来获取新的市场空间和资源优势,以此来提升自身的竞争力和盈利能力。

针对我国上市公司的并购活动,如何评价其绩效成为了一个重要的课题。

在对我国上市公司并购绩效进行分析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观察:1. 财务绩效财务绩效是评判并购活动成败的一个重要指标。

从财务角度来看,企业并购后的盈利能力、资产规模、成本控制等方面是否有所提升,是衡量并购绩效的重要标准之一。

一些研究表明,企业在并购后盈利能力的提升幅度并不尽如人意,甚至还有一部分企业在并购后出现了亏损的情况。

这表明财务绩效并不是每次并购都能达到预期效果,需要对并购活动进行更全面、深入的考量和评估。

2. 管理绩效管理绩效是评价企业并购绩效的另一重要指标。

企业并购后,新的管理团队是否能够有效整合资源、提升运营效率,实现各项指标的良性增长,对企业的绩效有着重要影响。

据研究发现,一些企业在并购后由于管理团队的不稳定以及管理体系的不完善,导致了企业运营效率的下降和员工稳定性的不足,对企业的绩效造成了负面影响。

3. 市场绩效市场绩效则是评价企业并购绩效的重要指标之一。

企业并购后,市场份额、市场品牌价值、客户满意度等方面的表现,直接反映了企业在市场上的竞争力和影响力。

一些研究结果显示,企业在并购后往往需要较长的时间来恢复市场的稳定与信任,部分企业甚至需要通过投入更多的资金和资源才能够实现市场的增长和拓展。

为了提升我国上市公司的并购绩效,有必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进和加强:1. 完善风险评估在进行并购活动之前,上市公司需要充分考虑并评估目标企业的风险因素,以及并购活动可能带来的不利影响。

云南白药上市公司财务绩效分析

云南白药上市公司财务绩效分析

云南白药上市公司财务绩效分析【摘要】本文对云南白药上市公司的财务绩效进行了分析。

首先通过市值分析,发现公司市值稳步增长;其次利润增长率分析表明公司盈利能力较强;再通过资产负债表和现金流量表分析,发现公司资产负债状况健康;最后通过竞争对手比较分析,确认公司在同行业中表现优秀。

云南白药的财务表现总体良好,具有较强的盈利能力和健康的资产负债状况。

该公司在市场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未来发展潜力巨大。

【关键词】云南白药、上市公司、财务绩效、市值、利润增长率、资产负债表、现金流量表、竞争对手比较、总体良好、盈利能力、资产负债状况、健康1. 引言1.1 云南白药上市公司财务绩效分析云南白药是一家知名的上市公司,其财务绩效一直备受关注。

本文旨在通过对云南白药的市值分析、利润增长率分析、资产负债表分析、现金流量表分析和竞争对手比较分析,全面探讨该公司的财务表现及绩效情况。

利润增长率分析则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公司的盈利能力的增长趋势,进而评估公司的经营状况和发展潜力。

资产负债表和现金流量表是评估公司健康程度的重要指标,通过对这两个方面的分析,我们可以了解公司的资产情况、负债情况和现金流情况,从而判断公司的财务健康程度。

竞争对手比较分析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云南白药在行业中的地位和竞争力,从而评估公司的市场地位和发展空间。

通过以上综合分析,我们可以得出结论,云南白药在财务绩效方面总体表现良好,具有较强的盈利能力,资产负债状况健康,为投资者提供了有力的参考依据。

2. 正文2.1 市值分析从市值总额来看,云南白药的市值总额是公司所有已发行股票的市价与总股本相乘得出的结果。

通过比较不同时间点的市值总额,可以看出市场对云南白药的评价变化趋势。

市盈率是反映一家公司当前股价与其每股盈利之比。

云南白药的市盈率可以帮助投资者评估公司是否被高估或低估,并且对比同行业公司的市盈率情况有助于了解公司在行业中的地位。

市净率是反映公司每股账面价值与市价之比。

房地产上市公司经营绩效评价

房地产上市公司经营绩效评价

房地产上市公司经营绩效评价一、引言房地产行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之一,房地产上市公司是该行业的重要参与者之一。

评价房地产上市公司的经营绩效,不仅对于公司内部的管理和决策具有重要意义,也对于投资者、政府监管机构和行业发展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本文将从几个关键的指标入手,对房地产上市公司的经营绩效进行评价。

二、盈利能力评价盈利能力是评价房地产上市公司经营绩效的重要指标之一。

盈利能力的好坏直接影响公司的生存和发展。

下面介绍一些常用的盈利能力指标:1.净利润率:净利润率是衡量公司净利润与销售收入之间关系的指标。

净利润率越高,说明公司能够有效地控制成本和运营,实现盈利能力的提升。

2.毛利率:毛利率是衡量公司销售收入与成本之间关系的指标。

毛利率越高,说明公司的销售能力和成本控制能力较强。

3.资产收益率:资产收益率是衡量公司利润与资产之间关系的指标。

资产收益率越高,说明公司对于投资资产的利用效率较高。

三、财务稳定性评价财务稳定性是评价房地产上市公司经营绩效的另一个重要指标。

财务稳定性的好坏直接影响公司的长期生存和发展。

下面介绍一些常用的财务稳定性指标:1.有息负债率:有息负债率是衡量公司有息负债与总资产之间关系的指标。

有息负债率越高,说明公司的财务稳定性越差。

2.流动比率:流动比率是衡量公司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之间关系的指标。

流动比率越高,说明公司的偿债能力较强。

3.速动比率:速动比率是衡量公司流动资产减去存货后与流动负债之间关系的指标。

速动比率越高,说明公司的短期偿债能力更好。

四、市场表现评价市场表现是评价房地产上市公司经营绩效的另一个重要指标。

市场表现的好坏直接影响公司的股价和市值。

下面介绍一些常用的市场表现指标:1.市盈率:市盈率是衡量公司股价与每股收益之间关系的指标。

市盈率越高,说明市场对公司的未来增长前景有较高的预期。

2.股价收益率:股价收益率是衡量公司股价相对于过去的收益的指标。

股价收益率越高,说明公司的股价上涨空间较大。

广西制造业上市公司经营活动营运资金管理绩效分析

广西制造业上市公司经营活动营运资金管理绩效分析

债表 中所有流动资产项 目和流动负债项 目的年初 、年末值 ,包 括货 币资金 、应收账款 、存货 、短期借款 、应付账款及其他应
表1 2 O O 7 —2 O 1 1年可 比样本在行业间的分布情况
代码 C O C 4 C 6 C 7 C 8 C 9 合计
样本量 ( 家)
职工薪酬等) ÷ ( 营业收入 / 3 6 0 )
其他应 收款 一应付 职工薪酬 一其他应付 款) 和采购渠 道 的营 运资金 ( 材料采购 +预付账款 一应付账款 、应付票据) 。这种 分类弥补了传统方法的不足 ,能够将流动资产和流动负债 的各 个项 目涵盖在 内,清晰地反 映营运资金在渠道上 的分 布状 态 , 这种分类 不是对传统分类的否定 ,而是强调将经营活动营运资
转期 ,计算公式主要如下 : 经营活动营运 资金 周转期 ( 按渠道)=经营活动营运资金 ( 按渠道) ÷ ( 营业 收入 / 3 6 0 )= ( 采 购渠道 营运资金 +生 产 渠道营运资金 +营销渠道营运资金) ÷ ( 营业收入 / 3 6 0 ) 采购 渠道营运 资金周 转期 =采购渠 道营运 资金 ÷ ( 营业 收入 / 3 6 0 )= ( 材料 存货 +预付账 款 一应付 账款 、应 付票 据
等) ÷ ( 营业 收入 / 3 6 0 ) 生产 渠道 营运 资金周 转期 =生产 渠道营运 资金 ÷ ( 营业
为营 销渠道 的营运资 金 ( 产 品存货 +应收 账款 、应收 票据 一
预收账款 一应交税费) 、生产渠道 的营运 资金 ( 在产 品存货 +
收入 / 3 6 0 )= ( 半成品存货 +其他应 收款 一其他应付款 一应付
素简单地分为存货 、 应收账款 、应付账款 3 个部分 。基于渠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上市公司财务绩效影响因素分析学生姓名:***学号:**********班级:经济学13012015年10月18号上市公司经营绩效影响因素分析摘要: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我国证券市场不断规范发展,它已经成为市场经济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上市公司的经营质量也成为证券市场健康发展的生命线,乃至成为国民经济健康发展至关重要的因素之一。

近一些年来,伴随着资本市场的迅猛发展,国内外上市公司不断涌现出一些重大的问题,如银广厦、德隆等系列案件,美国安然公司的会计造假案件、世界通讯这样的大公司顷刻之间就破产的案件等等,这些重大事件的不断出现使得证券市场和投资者受到严重的伤害,使得资本市场的信用基础遭受到一次次的重大打击。

因此,如何公正、客观的评价上市公司的经营绩效,分析影响经营绩效的因素,以及有效提高其经营经营绩效措施的研究,对于上市公司的健康成长以及全国经济的稳定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文运用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的方法,在国内外学者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针对我国上市公司的现状,通过对沪深两市A股315上市公司的2014年的基本信息和年度财务报告进行实证研究。

关键词:公司绩效财务指标相关分析回归分析引言企业绩效评价是指对企业的经营业绩、运营效率等各方面因素的综合评价。

企业绩效评价的产生由于现代企业中的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以及代理行为的出现,在19世纪中后期现代公司制度诞生后,公司所有者为了加强资本所有权控制而提出的。

随着工业化的发展扩大,战略思想不断调整,企业管理变得日益复杂,所有者由于自身能力以及其他种种原因,不得不聘请专业人士对企业进行经营管理;另一方面,随着资本市场的出现和发展,企业所有者将越来越分散,不可能全部的所有者都参加企业的经营管理,股东们只能按照相关法律来像是自己的表决权。

在这种情况下,为防止没有所有权的经营者侵犯没有经营权的所有者的权利,所有者就借助事后评价的方式,对一段时间内企业的经营绩效进行评价,从而了解企业的发展是否符合自身的意愿,是否实现了股东利益最大化,以及实行对经营者形成机理与约束,公司绩效的评价也正式融入企业管理之中。

本文对公司绩效的影响因素做出了实证方面的分析。

我国企业绩效评价的产生背景与西方国家不同。

我国企业绩效评价的产生不是出于增强企业诚信、优化资源配置及提高企业竞争力的需要,而是国家为加强对国有企业的管理和控制,保证企业实现政府目标而采取的计划管理措施之一。

然而,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企业的绩效评价不再只是作为国家管理和考核企业的基本手段,众多的企业利益相关者越来越关注企业过去一段时期内业绩表现,并且越来越关注企业未来发展潜力。

1.国内外文献综述1.1国外相关研究1891年美国“科学管理之父”泰勒创立了科学管理理论之后,以美国为主的西方国家对绩效管理和绩效评价方法的研究开始逐步深入。

在20世纪80年代以后,企业绩效管理和绩效评价在西方国家开始流行,并得到较为深入的实践探索和推广应用。

20世纪初,财务状况综合评价先驱者之一亚历山大·沃尔在他的《信用晴雨表研究》和((财务报表比率分析》论著中提出,在评价企业信用能力指数时要综合评价企业的财务效益状况。

沃尔选择了7个财务比率指标,分别给定不同的权重,并确定每项指标的得分。

虽然沃尔的财务比率评价方法存在许多问题,但他提出的综合评价企业财务效益方法为公司绩效评价的发展引入新的思路。

1950年美国杰克逊·马丁德尔(JaeksonMartindell)提出了一套比较完整的公司管理能力评价指标体系,主要包括公司的社会贡献、组织结构、收益的健康状况、以及对股东的服务、研究与发展、董事会业绩分析、公司财务政策、公司生产效率、销售组织、对经理人的评价等。

马丁德尔的评价方法也是采用访谈的形式对各项指标进行打分,并将本公司的评价分数与该公司的历史业绩和行业标准进行对比,以判断公司的管理绩效。

同期,美国著名管理学家彼得·德鲁克(Pcter·M·Druthers)在通过实证研究后提出公司绩效评价八项指标,并指出利润最大化虽然是企业追求的主要目标,但不是唯一目标。

随着多部门企业组织形式的发展,投资报酬率指标的应用得到广泛拓展。

20世纪70年代,麦尔尼斯(Melnnes)在业绩指标体系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他通过对30家美国跨国公司1971年的业绩进行评价分析后,提出企业最适用的业绩评价指标为投资报酬率,其次是预算比较和历史比较。

泊森(Persen)和莱西格(Lezzig)在通过对400多家跨国公司的经营状况调查分析后,提出企业绩效评价的财务指标还有销售利润率、每股收益现金流量及内含收益等。

这一时期,经营利润和现金流量成为企业绩效评价的重要指标。

目前,国际上较为流行的战略绩效指标评价体系方法是“平衡计分卡法”(Balaneedseoreeard)。

它是由美国著名管理会计学家,哈佛大学Robert·s·Kaplan和美国复兴方案公司总裁David·P·Norton在90年代提出的一套用于评价企业战略经营业绩的体系。

财务绩效评价仍然是当今国外企业评价的主流。

西方国家主要运用杜邦财务分析体系和沃尔比率综合分析法对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进行综合评价,并已经形成了一套成熟的方法体系。

1.2国内相关研究1993年在会计制度改革的同时,财政部出台了《企业财务通则》,通则规定了八项评价指标,包括资产负债率、流动比率、速动比率、应收账款周转率、存货周转率、资本金利用率、销售利税率和成本费用利润率。

这些指标从企业偿债能力、营运能力及获利能力来反映和评价企业的经济效益,改变了过去仅从政府的角度评价企业资金利用率的现象。

1995年财政部公布了《工业企业经济效益评价指标体系》,指标增加到10个,从投资者、债权人以及企业对社会贡献等三个方面进行综合评价。

1997年国家经贸委、国家计委和国家统计局公布新《工业企业经济效益评价指标体系》,以后国内对企业综合评价的研究颇多。

1999年6月财政部、国家经贸委、人事部、国家计委等四部委联合颁布的《国有资本金绩效评价规则》,其中,工商类竞争型企业评价指标体系由基本指标、修正指标、评议指标三个层次构成来反映企业盈利能力、偿债能力、营运能力和成长能力的财务状况。

中国诚信证券评估有限公司自1996年以来,与《中国证券报》合作,每年对上市公司的经营绩效进行综合评价。

其评价的方法为综合指数法,选取的指标包括:净资产收益率、资产总额增长率、利润总额增长率、负债比率、流动比率及全部资本化率。

在这种评价方法下,各上市公司的最后得分是在各单项指标考核评分的基础上,乘以每项指标的权重(各指标权重分别为:55%、9%、13%、7%、7%、9均,然后相加得到总评分。

在国内证券界有相当影响力的《上市公司》杂志从1999年开始进行“沪市50强上市公司”评选活动,采用主营业务收入、净利润、总资产和市值4个指标。

先计算4项指标的单项得分,根据单项指标由大到小对沪市全部参选上市公司进行单项排名。

总的来说,我国对企业财务的综合评价,除与上述西方国家的财务评价类似外,重点集中在经济效益评价。

1.3. 股权结构与公司绩效相关文献股权结构主要分为股权性质和股权集中度,股权性质是指股权为谁所有,比如国有股、法人股、内部人持股、外部人持股等;股权集中度是指大股东和中小股东所持有的股份占公司总股本的比例。

鉴于本文研究的需要,只关注股权集中度。

(1)股权集中度对企业业绩具有积极影响的研究一些学者认为股权集中度越高,股东可以通过加强对管理层的监督而对公司绩效产生积极作用。

Shleifer 和Vishny(1986)认为股权的集中有利于企业业绩的提高,他从“大股东监督”理论出发,指出股份集中于少数股东,可以激励大股东去监督经理层,从而减少管理者的自利行为和机会主义,提高企业业绩。

Jensen 和Meckling(1976)从委托代理理论的角度出发,认为股东持股比例越高,基于自身利益,委托人更有动力采取激励或约束措施去解决与管理层的代理问题,从而降低代理成本,增加公司价值。

Demsetz(1983)指出,公司业绩与股权结构间没有显著的相关关系。

他以会计利润率作为业绩的衡量指标,以十大股东持股比例之和来衡量股权集中度,并进行线性回归分析,数据显示两者没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故而他指出股权结构是股东出于其自身的利益,在资本市场上进行交易而内生成的,体现了股东对公司的影响结果,因而无论股权是集中或是分散,都只是股东追求利益最大化的结果,股权集中度与企业业绩并无系统性关系。

Morcketal(1988)则采用Tobin’s Q 值和会计利润率两个指标衡量企业业绩并实证分析其与股权集中度的关系,同样也发现两者并没有显著的关系。

(2)股权集中度对企业业绩具有消极影响的研究有些学者从大股东利益侵占这一角度认为股权的集中会降低公司业绩。

Fuers和Kang(1998)以1992-1993 两年的上市公司的数据作为研究样本,结果是,股东持股比例在50%以上的上市公司,持股比例越高,企业价值越低。

国际性的研究也表明股权集中度过高时,大股东的控制权高于对现金流所拥有的权利时,大股东会为谋取私人利益而牺牲企业利益,从而降低公司的价值。

LeeCh&Leahy(1991)认为股权的集中会导致股票收益率的降低,从而影响企业业绩,股权集中度与企业业绩是显著的负相关关系。

2.研究设计2.1样本的选择本文选取沪深两地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 各指标采用2014年的年度数据作分析。

为了本文的研究目的, 本文选取各个行业的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

本文研究数据主要来自锐思数据库。

2.2研究变量的设计本文选取净资产收益率作为衡量公司业绩的指标, 选取每股收益率, 资产收益率, 资产负债率, 公司资产规模, 股东个数,前五大股东持股比例之和,前经验研究的结果显示总资产的大小会影响其经营绩效。

研究结果表明资产规模在1 %的显著水平上与总资产收益率和净资产收益率正相关, 陈共荣研究表明公司规模在10 %的显著水平上与净资产收益率正相关, 赵帅研究表明公司资产规模在5 %的显著水平上与净资产收益率正相关。

因此, 本文选取公司资产规模作为影响公司经营业绩的一个解释变量。

关于公司规模这一指标的度量, 以上学者都用了取公司年末总资产的自然对数作为衡量规模大小的标准, 所以本文也采用公司年末总资产的自然对数来对公司规模进行衡量。

许多学者的研究都表明,公司的成长性与经营业绩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汪辉的研究显示,公司的成长性与公司市场价值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可以在1 %的水平上通过检验;杜莹研究表明公司的成长性与总资产收益率和资产收益率在1 %的水平上显著正相关;张锦铭、赵帅的研究结果也表明公司的成长性越好, 公司的绩效越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