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讲座2课件
合集下载
国学优质公开课ppt课件

个性化教学
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根据学 生的特点进行教学设计,满足
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跨学科整合
将国学与其他学科进行整合, 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培养学
生的综合素质。
国学教学的评估与反馈
过程性评估
在教学过程中进行评估 ,及时发现学生的学习 问题,调整教学策略。
终结性评估
在课程结束后进行评估 ,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 成果,为后续教学提供
国学与现代科技的结合
1 2 3
数字化国学
利用数字技术整理、保存和传播国学资源,如电 子书籍、网络课程等,方便更多人学习和了解国 学。
人工智能与国学
通过人工智能技术对国学进行研究和分析,挖掘 其深层价值和意义,为现代社会提供新的思考和 启示。
科技与国学的融合
借助科技手段创新国学传承方式,如虚拟现实、 增强现实等技术,让国学更加生动、形象地呈现 在人们面前。
国学中的人生观
人生观总结
国学中的人生观强调人的生命意 义和价值,认为人生应该追求内 心的平静和道德的完善,而不是
过度追求物质财富和名利。
儒家人生观
儒家认为人生的目标是追求仁、义 、礼、智、信等美德,通过修身齐 家治国平天下,实现个人价值和社 会价值的统一。
道家人生观
道家则主张无为而治,强调顺应自 然、回归本真,追求内心的平静和 自由,不受世俗名利的束缚。
国学对现代社会的启示
重视道德教育
国学强调道德修养的重要性,启示现代社会应注重培养公民的道 德素质和责任感。
弘扬中华文化
国学是中华文化的瑰宝,通过传承和弘扬国学,有助于增强民族自 豪感和文化自信。
追求和谐发展
国学倡导和谐、平衡的发展观,启示现代社会在追求经济发展时应 注重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共生。
中国风国学大讲堂通用教育PPT课件资料

第贰章 国学渊源演变
2024/2/8
“百米之台,起于垒土”,珍惜身边的 风景, 抓住每 一次机 会,一 步一个 脚印, 阶梯就 有可能 延伸到 远方的 梦和风 景。欣 赏的过 程既要 耐住风 景表面 简单、 重复继 而又复 杂、枯 燥的单 调,又 要感知 蕴藏其 中的可 摸可触 可感的 真水无 香的风 景。身 边的风 景看的 熟了, 更能品 出其中 的真味 。 “百米之台,起于垒土”,珍惜身边的 风景, 抓住每 一次机 会,一 步一个 脚印, 阶梯就 有可能 延伸到 远方的 梦和风 景。欣 赏的过 程既要 耐住风 景表面 简单、 重复继 而又复 杂、枯 燥的单 调,又 要感知 蕴藏其 中的可 摸可触 可感的 真水无 香的风 景。身 边的风 景看的 熟了, 更能品 出其中 的真味 。
“百米之台,起于垒土”,珍惜身边的 风景, 抓住每 一次机 会,一 步一个 脚印, 阶梯就 有可能 延伸到 远方的 梦和风 景。欣 赏的过 程既要 耐住风 景表面 简单、 重复继 而又复 杂、枯 燥的单 调,又 要感知 蕴藏其 中的可 摸可触 可感的 真水无 香的风 景。身 边的风 景看的 熟了, 更能品 出其中 的真味 。
传
/
承
/
中
/
华
/
文
/
化
2024/2/8
6
弘
/
扬
/
国
/
学
/
经
/
典
“百米之台,起于垒土”,珍惜身边的 风景, 抓住每 一次机 会,一 步一个 脚印, 阶梯就 有可能 延伸到 远方的 梦和风 景。欣 赏的过 程既要 耐住风 景表面 简单、 重复继 而又复 杂、枯 燥的单 调,又 要感知 蕴藏其 中的可 摸可触 可感的 真水无 香的风 景。身 边的风 景看的 熟了, 更能品 出其中 的真味 。
国学第2讲课件 ok

陕西黄帝陵公祭黄帝
五帝之颛顼(高阳氏)
颛顼(音专需zhuān xū)相传是黄帝子昌意 的后裔,我国上古传说中的五帝之一,在天 神传说中是主管北方的天帝。居帝丘(河南 濮阳县),号高阳氏。 被黄帝征服的九黎族,到颛顼时,仍奉巫教, 杂拜鬼神。颛顼禁绝巫教、逼令顺从黄帝族 的教化。 当时南方苗族又逐渐向北发展,自颛顼到禹, 传说中常见苗族、黎族与黄帝族的不断冲突 又同化融合,到战国时期,已基本成为华夏 族的组成部分。所以,颛顼是中华儿女的人 文共祖之一。
灵芝草为什么能起死回生? 有一次,他把一棵草放到嘴里 一尝,霎时天旋地转,一头栽 倒。臣民们慌忙扶他坐起,他 明白自己中了毒,可是已经不 会说话了,只好用最后一点力 气,指着面前一棵红亮亮的灵 芝草,又指指自己的嘴巴。臣 民们慌忙把那红灵芝放到嘴 里嚼嚼,喂到他嘴里。神农吃 了灵芝草,毒气解了,头不昏 了,会说话了。从此,人们都 说灵芝草能起死回生。
河 蓟北 北
河 巴峡 巫峡 南
四 川 长
剑外
洛阳
东 江
襄阳
海
杜甫诞辰1300周年-但是杜甫很忙……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杜甫
剑外忽传收蓟北,
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
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
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
便下襄阳向洛阳。
2.“拱手而立”表示对 长者的尊敬,一般来说, 男子行拱手礼时应该 (A ) A. 左手在外 B.右手在外
神话故事 一次,神农氏在深山老林采药, 被一群毒蛇围住。神农氏寡不敌 众。 王母娘娘派青鸟衔着她的一颗救 命解毒仙丹来救他,青鸟将仙丹喂 到神农氏口里,神农氏逐渐从昏迷 中清醒。 青鸟完成使命后翩然腾云驾雾回 归。神农氏感激涕零,高声向青 鸟道谢,哪知,一张口,仙丹落地, 立刻生根发芽长出一棵青草,草顶 上长出一颗红珠。 这味草药取名“头顶一颗珠”。 后来,药物学家给它命名为“延龄 草”。
弘扬国学经典传承中华文化 主题班会课件(共28张ppt)

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译文】
孔子说:“只有那些有仁德的人,才能爱人和恨 人。”
孔子讲“仁”,不仅是要“爱人”,而且还有“恨 人”。只有做到了“仁”,才会有正确的爱和恨。
孔子诗词解析
【原文】 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译文】 孔子说:学习需要不断复习才能掌握。学了知识,
按时复习,这是愉快的事。这里既有学习方法,也有 学习态度。朋,这里指志同道合的人。有志同道合的 人从远方来,在一起探讨问题,是一种乐趣。
目录
壹 国学概念 贰 儒家思想 叁 国学经典 肆 国学教育
国学概念
壹
大国学概念 国学概念 国学的代表 国学变迁
大国学概念
“国学”,顾名思义,中国之学,中华之学。秦砖汉瓦,非秦(有英语 China为证)即汉(Han Studies),自汉代以降,国力鼎盛,海外又称大汉民族 之学为“汉学”,考据学虽然证实“汉学”一词至迟在南宋已较常见,狭义所指 为两汉时期的经学学术思想,而汉代人研究经学着重于名物、于训诂,后世因称研 究经、史、名物、训诂、考据之学为汉学;但海外所指汉学,或者又可理解为 汉民族之学,即对中国的研究,尤特指关于对中国的语言文化、文学、历史和 风俗习惯的研究,囊括中华六艺五术范畴。六艺指:礼、乐、射、御、书、数 等六艺,五术指:山、医、卜、命、相等五术。“国学“,更有宽泛的解释。 如把百家之术,如儒、释、道、兵、法、墨等百家之说统统收于国学囊中,如 此,则五术六艺诸子百家之说,都能统称为“国学”,其中除了佛教是外来宗 教,基本全是诞生于中华本土,所以,国学又称为“中国学”、汉学。
仁 义 礼 智 信
儒家的伦理思想
"仁义礼智信"为儒家"五常",孔子提出"仁、 义、礼",孟子延伸为"仁、义、礼、智",董仲舒 扩充为"仁、义、礼、智、信",后称"五常"。这" 五常"贯穿于中华伦理的发展中,他与五行说"金木 水火土",古人创作的"梅花篆字"梅报五福(平安、 健康、幸福、快乐、长寿)成为中国价值体系中的 最核心因素。三字经之中的"曰仁义,礼智信。此 五常,不容紊。"
孔子说:“只有那些有仁德的人,才能爱人和恨 人。”
孔子讲“仁”,不仅是要“爱人”,而且还有“恨 人”。只有做到了“仁”,才会有正确的爱和恨。
孔子诗词解析
【原文】 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译文】 孔子说:学习需要不断复习才能掌握。学了知识,
按时复习,这是愉快的事。这里既有学习方法,也有 学习态度。朋,这里指志同道合的人。有志同道合的 人从远方来,在一起探讨问题,是一种乐趣。
目录
壹 国学概念 贰 儒家思想 叁 国学经典 肆 国学教育
国学概念
壹
大国学概念 国学概念 国学的代表 国学变迁
大国学概念
“国学”,顾名思义,中国之学,中华之学。秦砖汉瓦,非秦(有英语 China为证)即汉(Han Studies),自汉代以降,国力鼎盛,海外又称大汉民族 之学为“汉学”,考据学虽然证实“汉学”一词至迟在南宋已较常见,狭义所指 为两汉时期的经学学术思想,而汉代人研究经学着重于名物、于训诂,后世因称研 究经、史、名物、训诂、考据之学为汉学;但海外所指汉学,或者又可理解为 汉民族之学,即对中国的研究,尤特指关于对中国的语言文化、文学、历史和 风俗习惯的研究,囊括中华六艺五术范畴。六艺指:礼、乐、射、御、书、数 等六艺,五术指:山、医、卜、命、相等五术。“国学“,更有宽泛的解释。 如把百家之术,如儒、释、道、兵、法、墨等百家之说统统收于国学囊中,如 此,则五术六艺诸子百家之说,都能统称为“国学”,其中除了佛教是外来宗 教,基本全是诞生于中华本土,所以,国学又称为“中国学”、汉学。
仁 义 礼 智 信
儒家的伦理思想
"仁义礼智信"为儒家"五常",孔子提出"仁、 义、礼",孟子延伸为"仁、义、礼、智",董仲舒 扩充为"仁、义、礼、智、信",后称"五常"。这" 五常"贯穿于中华伦理的发展中,他与五行说"金木 水火土",古人创作的"梅花篆字"梅报五福(平安、 健康、幸福、快乐、长寿)成为中国价值体系中的 最核心因素。三字经之中的"曰仁义,礼智信。此 五常,不容紊。"
国学基础知识 ppt课件

13
(一)考求文字的真相
1、研究字形结构的文字学 2、研究字音的音韵学 3、研究字义的训诂学
法门寺纯金四门塔 唐代
2020/11/24
14
甲骨文
金文
大篆
小篆
2020/11/24
15
浮
海
云
水
长
朝
长
朝
长
朝
长
朝
长
朝
长
朝
长
朝
消
落
2020/11/24
16
1、百姓 战国以前,多为贵族的总称(当时贫民无姓)。商代贵族总称“百姓”。战国以后, “百姓”多为贫民的通称,与“民”同义。《孟子·滕文公上》:“乡里同井,出入相友,守望相助, 疾病相扶持,则百姓亲睦。”
14、白身 百姓大多没有官职,因而又称“白身”,亦称“白士”、“白丁”。高适《送桂阳孝 廉》:“桂阳少年始入秦,数经甲科犹白身。”《晋书·羊祜传》:“以白士而居重位,何能不以盛 满受责乎?”刘禹锡《陋室铭》:“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15、庶人 亦单称“庶”,亦作“庶民”、“黎庶”, 古时对贫民百姓的称谓。。“庶”,众 多。“庶人”即众人,指百姓。《左传·襄公九年》:“其庶人力于农穑。”
(四)吴宓 “兹所谓国学者,乃指中国学术文化之全体而言。”“本院所
谓国学,乃取广义,举凡社会之方法,西人治汉学之成绩,亦皆 在国学正当之范围以内,故如方言学、人种学、梵文等,悉国学 也。”
(五)邓实 “国学者何?一国所有之学也。有地而人生其上,因以成国焉,
有其国者有其学。学也者,学其一国之学以为国用,而自治其一 国也。”(《国学讲习记》)
②代表人物: 先秦:孔子、孟子、荀子 汉代:董仲舒 唐代:韩愈、李翱 宋朝:周敦颐、邵雍、程颐、程颢、朱熹、陆九渊 明朝:陈献章、王守仁、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 清朝:戴震、阮元、曾国藩
国学讲座2课件

力量感凸显。这几句诗中未写“我”,但前 两句意象明显带有象征性。
概念式语句、明晰的句法、 精确的指义、易于公式化
语句直接出自于内心体验、语 法松散、模糊性朦胧性的指义
儒家:入世 道家:出世 佛家:厌世、超世
出世的 精神
做入世 的事业
儒佛圆融的人生境界
道德理 想主义
宗教现 世主义
审美浪漫 主义
8
Ø 珍惜历史、保护历史,就是保护我们自己 的记忆
Ø 学习国学经典,本质就是找回丢失了很久 的民族记忆
定公问:“君使臣,臣事君,如之何?”孔 子对曰:“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 (《论语·八佾》)
Ø 朱熹引尹焞《论语解》:“君臣以义合者也,故 君使臣以礼,则臣事君以忠。”
Ø 《二程遗书》卷五:“父子君臣,天下之定理, 无所逃于天地之间。”
婴儿
成人
婴儿
成人
不同的经验系统,使我们与古圣贤很 隔膜。犹如一个只会下围棋的人,碰 上一个只会设计计算机程序的人。
6
Ø古者包羲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 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 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 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 情。(《周易·系辞传上》)
2013-9-27
Ø 陈鼓应《老子今注今译》,商务印书馆
心的经典:圣严法师讲心经 陕西师大出版社
般若波罗密多心经讲记,复旦大学出版社
说文解字 资治通鉴 世说新语 孙子兵法 闲情偶寄
2
2013-9-27
汤可敬.说文解字今释.岳麓书社1997 沈志华,等.资治通鉴(文白对照).中华书局2009
余嘉锡.世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 不亦乐乎?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t 爱好学习,广交朋友,有自己的坚守。
概念式语句、明晰的句法、 精确的指义、易于公式化
语句直接出自于内心体验、语 法松散、模糊性朦胧性的指义
儒家:入世 道家:出世 佛家:厌世、超世
出世的 精神
做入世 的事业
儒佛圆融的人生境界
道德理 想主义
宗教现 世主义
审美浪漫 主义
8
Ø 珍惜历史、保护历史,就是保护我们自己 的记忆
Ø 学习国学经典,本质就是找回丢失了很久 的民族记忆
定公问:“君使臣,臣事君,如之何?”孔 子对曰:“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 (《论语·八佾》)
Ø 朱熹引尹焞《论语解》:“君臣以义合者也,故 君使臣以礼,则臣事君以忠。”
Ø 《二程遗书》卷五:“父子君臣,天下之定理, 无所逃于天地之间。”
婴儿
成人
婴儿
成人
不同的经验系统,使我们与古圣贤很 隔膜。犹如一个只会下围棋的人,碰 上一个只会设计计算机程序的人。
6
Ø古者包羲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 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 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 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 情。(《周易·系辞传上》)
2013-9-27
Ø 陈鼓应《老子今注今译》,商务印书馆
心的经典:圣严法师讲心经 陕西师大出版社
般若波罗密多心经讲记,复旦大学出版社
说文解字 资治通鉴 世说新语 孙子兵法 闲情偶寄
2
2013-9-27
汤可敬.说文解字今释.岳麓书社1997 沈志华,等.资治通鉴(文白对照).中华书局2009
余嘉锡.世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 不亦乐乎?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t 爱好学习,广交朋友,有自己的坚守。
-国学基础知识讲座PPT课件

有庠,术有序,国有学。”
4
《礼记集说》卷六 :
“古者二十五家为闾,同在一巷,巷首 有门,门侧有塾,民在家者,朝夕受教于 塾也;五百家为党,党之学为庠,教闾塾 所升之人也;术当为州,万二千五百家为 州,州之学曰序,《周礼》春秋以礼会民 而设于州序是也,序则教党学所升之人; 天子所都及诸侯国中之学谓之国学,以教 元子(天子嫡长子)、众子(天子的庶子) 及卿大夫士之子,与所升俊秀之士焉。”
敦煌壁画 莫高窟第 322窟 初唐
25
高度发达的建筑艺术
26
27
28
栩栩如生的雕刻艺术
29
30
31
32
博大精深的文化艺术 书法艺术
33
34
绘画艺术
35
36
需要提请注意的是:考据、义理、经世、 辞章之学,并非截然独立,而是必须结合成 一个整体,才是完整的国学。
考据之学是接受和检验知识之学,由 外向内,应该臻于至真。辞章之学发抒情 意,描状自然之态,由内向外,应该臻于 至美。义理之学是体,经世之学是用,体 用结合,内外兼修,旨在造福人群社会, 应该臻于至善。
如研究人群血统演进的?氏族学?记载人类活动的?史学?的?氏族学?记载人类活动的?史学?研究人群战争的?兵学?研究人群组织研究人群战争的?兵学?研究人群组织管理的?政治学?研究社会秩序维护的管理的?政治学?研究社会秩序维护的?刑法学?研究财政食货的?经济学??刑法学?研究财政食货的?经济学?研究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外交学?研究研究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外交学?研究人群相处规范的?礼俗学?研究学识经人群相处规范的?礼俗学?研究学识经验传递的?教育学?等都可概称为社会验传递的?教育学?等都可概称为社会科学
5
国家级学校的称谓,历代有所变化。
4
《礼记集说》卷六 :
“古者二十五家为闾,同在一巷,巷首 有门,门侧有塾,民在家者,朝夕受教于 塾也;五百家为党,党之学为庠,教闾塾 所升之人也;术当为州,万二千五百家为 州,州之学曰序,《周礼》春秋以礼会民 而设于州序是也,序则教党学所升之人; 天子所都及诸侯国中之学谓之国学,以教 元子(天子嫡长子)、众子(天子的庶子) 及卿大夫士之子,与所升俊秀之士焉。”
敦煌壁画 莫高窟第 322窟 初唐
25
高度发达的建筑艺术
26
27
28
栩栩如生的雕刻艺术
29
30
31
32
博大精深的文化艺术 书法艺术
33
34
绘画艺术
35
36
需要提请注意的是:考据、义理、经世、 辞章之学,并非截然独立,而是必须结合成 一个整体,才是完整的国学。
考据之学是接受和检验知识之学,由 外向内,应该臻于至真。辞章之学发抒情 意,描状自然之态,由内向外,应该臻于 至美。义理之学是体,经世之学是用,体 用结合,内外兼修,旨在造福人群社会, 应该臻于至善。
如研究人群血统演进的?氏族学?记载人类活动的?史学?的?氏族学?记载人类活动的?史学?研究人群战争的?兵学?研究人群组织研究人群战争的?兵学?研究人群组织管理的?政治学?研究社会秩序维护的管理的?政治学?研究社会秩序维护的?刑法学?研究财政食货的?经济学??刑法学?研究财政食货的?经济学?研究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外交学?研究研究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外交学?研究人群相处规范的?礼俗学?研究学识经人群相处规范的?礼俗学?研究学识经验传递的?教育学?等都可概称为社会验传递的?教育学?等都可概称为社会科学
5
国家级学校的称谓,历代有所变化。
国学的基本内容讲义ppt课件

小学:开启中国文化 之门的管钥
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 的,应 当按照 消费者 的要求 增加赔 偿其受 到的损 失,增 加赔偿 的金额 为消费 者购买 商品的 价款或 接受服 务的费 用
小学的概念
小学属于“语言文字学”。因为是古代 小学生的东西,所以叫“小学”。
汉字有三个要素:形、音、义,由此滋 生出:
什么是经学?
“经”指儒家经典,关于儒家 经典以及以儒家经典为研究 对象的学问就叫经学。
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 的,应 当按照 消费者 的要求 增加赔 偿其受 到的损 失,增 加赔偿 的金额 为消费 者购买 商品的 价款或 接受服 务的费 用
关于经
《说文》说:“经,织纵丝也。”
《释名》说:“经,径也,常典也。”
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 的,应 当按照 消费者 的要求 增加赔 偿其受 到的损 失,增 加赔偿 的金额 为消费 者购买 商品的 价款或 接受服 务的费 用
二、当下讲国学的意义
1、唤回中国人的自尊 2、挑战西方价值观 3、修复中国人为人类未来筹划的能力
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 的,应 当按照 消费者 的要求 增加赔 偿其受 到的损 失,增 加赔偿 的金额 为消费 者购买 商品的 价款或 接受服 务的费 用
“晋”字,《说文》:“进也,日出万物 进。从日,从臸。” 《仪礼·大射仪》郑注: “古文箭作晋。”因箭前射,故《释名》 说:“箭,进也。”
司马相如《子虚赋》说:“左乌号之雕弓, 右夏服之劲箭。” 鲁、秦、豫、晋之命名。
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 的,应 当按照 消费者 的要求 增加赔 偿其受 到的损 失,增 加赔偿 的金额 为消费 者购买 商品的 价款或 接受服 务的费 用
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 的,应 当按照 消费者 的要求 增加赔 偿其受 到的损 失,增 加赔偿 的金额 为消费 者购买 商品的 价款或 接受服 务的费 用
小学的概念
小学属于“语言文字学”。因为是古代 小学生的东西,所以叫“小学”。
汉字有三个要素:形、音、义,由此滋 生出:
什么是经学?
“经”指儒家经典,关于儒家 经典以及以儒家经典为研究 对象的学问就叫经学。
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 的,应 当按照 消费者 的要求 增加赔 偿其受 到的损 失,增 加赔偿 的金额 为消费 者购买 商品的 价款或 接受服 务的费 用
关于经
《说文》说:“经,织纵丝也。”
《释名》说:“经,径也,常典也。”
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 的,应 当按照 消费者 的要求 增加赔 偿其受 到的损 失,增 加赔偿 的金额 为消费 者购买 商品的 价款或 接受服 务的费 用
二、当下讲国学的意义
1、唤回中国人的自尊 2、挑战西方价值观 3、修复中国人为人类未来筹划的能力
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 的,应 当按照 消费者 的要求 增加赔 偿其受 到的损 失,增 加赔偿 的金额 为消费 者购买 商品的 价款或 接受服 务的费 用
“晋”字,《说文》:“进也,日出万物 进。从日,从臸。” 《仪礼·大射仪》郑注: “古文箭作晋。”因箭前射,故《释名》 说:“箭,进也。”
司马相如《子虚赋》说:“左乌号之雕弓, 右夏服之劲箭。” 鲁、秦、豫、晋之命名。
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 的,应 当按照 消费者 的要求 增加赔 偿其受 到的损 失,增 加赔偿 的金额 为消费 者购买 商品的 价款或 接受服 务的费 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Ø 珍惜历史、保护历史,就是保护我们自己 的记忆
Ø 学习国学经典,本质就是找回丢失了很久 的民族记忆
定公问:“君使臣,臣事君,如之何?”孔 子对曰:“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 (《论语·八佾》)
Ø 朱熹引尹焞《论语解》:“君臣以义合者也,故 君使臣以礼,则臣事君以忠。”
Ø 《二程遗书》卷五:“父子君臣,天下之定理, 无所逃于天地之间。”
v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 不亦乐乎?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t 爱好学习,广交朋友,有自己的坚守。
我最希望孩子记住的孔子教言
v 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 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 浮云。 t 在物质财富、生活享受的诱惑面前,你能 怎样?人的高贵与否就看其物质欲望的多 少与大小。 t 财富当然无罪,但是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Ø 吕留良《四书讲义》卷三七:“君臣以义合,合 则为君臣,不合则可去,与朋友之伦同道,非父 子兄弟可比也。”
Ø孟子告齐宣王曰:“君之视臣如手足,则 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 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 寇仇。”(《孟子·离娄下》)
4
2013-9-27
子曰:无为而治者,其舜也与?夫何为哉? 恭己正南面而已矣。(《论语·卫灵公》)
第二阶段
v 两种形式
t “读经运动” t “国学班”
“读经运动”
台湾《时报周刊》报导,新浪网加以转载 ——“王财贵带动2000万人读四书五经”
“读经运动”
国学年——2005
v 中国人民大学开办国学班 v 中国社科院成立“儒教研究中心” v 12月,广州 “全国首届儒教学术研讨会” v 蒋庆《关于重建儒教的构想》的文章 v 在大众文化层,在这年,以孔子诞辰为
v 公民道德是从人的道德派生的,是低 于人的道德的社会底线道德。
第二阶段
Ø 重建中国文化的责任意识 Ø 民间性的文化实践 Ø 被认为有商业炒作的嫌疑
第三阶段
v 从办国学班、国学馆,到百家讲坛 v 现代传播手段,媒体参与国学活动 v “三国” 节目造就了“学术超男”和“易粉”、
“乙醚” v “论语心灵鸡汤”造就了“魅力女性第一” v “史记”也使王立群一举成名,身价倍增 v 起而抵制的“十博士”遭到大多数网民“反抵制”
系 v 推荐五条孔子教言
“国学”是什么
v 东西方文化冲突之时产生的概念 v 日本20世纪初兴起“支那学”
t 狩野直喜:日本研究中国文学史的先驱之一 t 1919年,青木正儿等人创办《支那学》杂志 t 1926年,出版狩野直喜《支那学文薮》
1
2013-9-27
“国学”是什么
v 近义词:“国故”、“国粹”、“传统 文化”
Ø 儒道两家在一般的政治理念上差别很大,儒主有 为,道主无为。但儒家最深处的政治观也是无为, 与道家相通。
Ø 什么是无为?“恭己”,即政治的对象不是“民” 或“公众”,而是“己”。手段仅是“恭”。恭 己,则可实现无言的教化。
Ø 老子的无为,是把“为”放在暗中,使人不觉。
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专气致 柔,能如婴儿乎?涤除玄鉴,能 无疵乎?爱民治国,能无为乎? 天门开阖,能为雌乎?明白四达, 能无知乎?(《老子》第十章)
v 概指一切研究中国传统文化的学问 v 初起时的词义色彩
t 专业性强 t 倾向于保守
“国学”发展的三阶段
v 打倒孔家店后的“国学”重估 v “国学实践” v “国学炒作”
第一阶段
新文化运动“打倒孔家店”,彻底清 算封建旧文化。
第一阶段
文化保守派提出“保存国粹”、“整 理国故”主张。
第一阶段
v 章太炎等“国故派” v 吴宓等“学衡派” v 清华国学研究院中的王国维、梁启超、
载营魄抱一, 能无离乎?
载营魄,能 抱一无离乎?
承载 魂 魄 承载 阳 阴
专气
抟气
《逍遥游》:“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玄鉴
黑镜
5
2013-9-27
Ø 每个人都承载着阴和阳,能否让它们合而 为一,不再分离呢?
Ø 能否把气不断积聚,并让它变得特别柔, 柔得像婴儿那样呢?
Ø 我们沾满了灰尘的镜子,能否拂去尘土, 使之光洁如新呢?
天都:南方七星中的星宿。 分野:以天上十二星次与地上的行 政区域相对应。
7
2013-9-27
Ø南山塞天地,日月石上生。 高峰夜留景,深谷昼未明。
塞:充塞。 景:日光。
Ø 两诗写出了终南山的雄浑、奇伟、变幻。 Ø 王维写得自然、潇洒。诗中有我,但却近
乎“无我之境”。 Ø 孟郊以极度的夸张突出终南山之高峻、奇伟,
Ø乾称父,坤称母。予兹藐焉,乃混然 中处。故天地之塞,吾其体;天地之 帅,吾其性。民吾同胞,物吾与也。 (张载《西铭》)
Ø塞,指可充塞在空间中的有形之物。 Ø帅,指具有统帅作用的精神性东西。 Ø与,交往。
分析思维、概念思维、 定义思维
整体性思维、感悟 式思维、感性化思
维
材 料 三
Ø太乙近天都,连山到海隅。 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 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 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
2013-9-27
“国学热”中的一点思考
讲课人:杜华平 (江西师大文学院)
杜华平 yuqiaozi@
v 有新浪博客:渔樵子的山涧 v 主要从事领域
t 中国古代诗歌 t 文化生态
v 已出版著作
t 聊斋志异:鬼狐世界的梦幻(团结出版社) t 诗词曲赋鉴赏(武汉大学出版社)
内容提要
v “国学”是什么 v “国学活动”发展三阶段 v 当前“国学热”的本质 v “国学”与当代中国文化建设的关
力量感凸显。这几句诗中未写“我”,但前 两句意象明显带有象征性。
概念式语句、明晰的句法、 精确的指义、易于公式化
语句直接出自于内心体验、语 法松散、模糊性朦胧性的指义
儒家:入世 道家:出世 佛家:厌世、超世
出世的 精神
做入世 的事业
儒佛圆融的人生境界
道德理 想主义
宗教现 世主义
审美浪漫 主义
8
Ø 陈鼓应《老子今注今译》,商务印书馆
心的经典:圣严法师讲心经 陕西师大出版社
般若波罗密多心经讲记,复旦大学出版社
说文解字 资治通鉴 世说新语 孙子兵法 闲情偶寄
2
2013-9-27
汤可敬.说文解字今释.岳麓书社1997 沈志华,等.资治通鉴(文白对照).中华书局2009
余嘉锡.世-9-27
江西师范大学文学院 杜华平
对理解中国传统 文化很重要
常读常新 毕生珍藏
确定标准
世界公推
文理科背景兼宜
诗 书 礼 易 春秋
五经
九经
尔雅 孝经 论语 孟子
诗 仪礼 礼记 周礼 尔雅
书
礼
五经
九经
孝经 论语
易 曲礼、… 大学 中庸 孟子
春秋
帕斯卡尔
用不着整个宇宙都拿武器对着他;经常只一口气、一 滴水就足够置他于死地。然而,纵使宇宙毁灭了他, 人却仍然比要他命的东西高贵得多。因为他知道自己 要死,知道宇宙所具有的优势,而宇宙对此却一无所 知。所以,人的全部的尊严在于思想。
我最希望孩子记住的孔子教言
v 朝闻道,夕死可矣。
t 以理性为标准,坚守信念,为了信念愿意 付出生命的代价。
我最希望孩子记住的孔子教言
v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t 敢于坚持自己的信念
我最希望孩子记住的孔子教言
v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t 被人误解、遭人诬陷、受人打击时,记住 这话,我们的人生会更加精彩。
陶今雁.唐诗三百首详注.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09 金性尧.宋诗三百首.陕西师大出版社2010
3Leabharlann 2013-9-27唐圭璋.宋词三百首笺注.人民文学出版社2013 阴法鲁.古文观止译注.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Ø 我们生活于没有历史感的空间中而不知, 但阅历沧桑后,人人心底都有怀旧的“廊 桥”
Ø 我们从历史中走来 Ø 历史是一个民族共同的时间记忆
不计名利,包含文化责任感,认真进行国 学实践的民间力量,仍然在顽强坚守着 中国教育学会高中委员会和台湾素书楼文 教基金会就是这样的坚守者
中国文化的希望在孩子
热爱中国文化,愿意好好读点包括《论语》 《孟子》《老子》《史记》《唐诗三百首》 在内的青少年很多 主张、鼓励或者支持孩子读传统元典的家 长也越来越多
t 2004年,许嘉璐、季羡林、任继愈等联 合发布《甲申文化宣言》
2
2013-9-27
南怀瑾
v 南怀瑾说:“我常说,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 亡国都不怕,最可怕 的是一个国家和民族 自己的根本文化亡掉 了,这就会沦为万劫 不复,永远不会翻 身。”
第一阶段
Ø 文化启蒙性质 Ø 学术探讨性质 Ø 名家的倡导与推动
v 陈寅恪观点:由于以儒学“三纲六纪” 为核心的中国文化早已转化为社会制度, 从制度层面来看,它已不可救疗,完全 失去了构建社会制度的价值。
“国学” 与中国当代文化建设
v 我的看法:在现代化的进程上需要回头 到传统中寻求动力、寻找资源。但是, 解救中国文化的当今问题,光靠国学又 是乏力的。
中国教育的希望在民间
Ø论语 Ø老子 Ø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周易、庄子、孟子、华严经
1
2013-9-27
□南怀瑾《论语别裁》 □钱穆《论语新解》 □孙钦善《论语本解》 ■朱熹《论语章句集注》 ■刘宝楠《论语正义》
Ø李泽厚《论语今读》,三联书店
钱穆《四书释义》,可为通解之助。
□林语堂《老子的智慧》 □李存山《老子(注译)》 □冯达甫《老子译注》
陈寅恪 v 抗日战争时期,西南联大刘文典、金岳
霖、陈寅恪
第一阶段
v 港台50年代以来“新儒学复兴” t 1958年,张君劢、牟宗三、唐君毅、徐 复观发表《为中国文化敬告世界人士宣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