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R-T治疗恶性血液病至今临床数据解读

合集下载

CAR-T细胞治疗难治或复发B细胞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I期临床试验数据管理计划

CAR-T细胞治疗难治或复发B细胞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I期临床试验数据管理计划

数据管理计划Data Management Plan一项评估 **** CAR-T 治疗难治或复发B 细胞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的 I期临床试验缩略语简表英文缩写英文全称中文含义AE Adverse EventCRA Clinical Research Associate临床监查员CRC Clinical Research Coordinator临床协调员CRF Case Report Form病例报告表DPL Data Project Leader数据经理DVP Data Validation Plan数据核查计划DMP Data Manager Plan数据管理计划DM Data Manager数据管理员EDC Electronic Data Capture 电子化数据采集系统GCP Good Clinical Practice药物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PI Principal Investigator主要研究者PM Project Manager项目经理QC Quality Control质量控制SAE Serious Adverse Event严重不良事件SAP Statistical Analysis Plan统计分析计划SDV Source Data Verification原始数据核对SOP Standard Operation Procedure标准操作流程SAS Statistics Analysis System统计分析系统TBD To Be Determined时间不确定UAT User Acceptance Test用户验收测试URL Uniform Resource Locator统一资源定位符概述为使临床试验的数据管理过程有章可循、有据可依,从而能保证数据管理工作的正确性和及时性,在承接数据管理项目后,DPL首先会根据GCP相关原则和临床试验相关内容(包括研究方案、CRF、需要使用的资源、研究的时间表,同时还需考虑xx公司的一些特殊要求,如数据库结构、变量名称与格式)制定一份全面而详细的DMP。

恶性血管肿瘤的诊断及治疗

恶性血管肿瘤的诊断及治疗

恶性血管肿瘤的诊断及治疗
张静菊;杨华
【期刊名称】《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年(卷),期】1999(025)006
【摘要】目的:探讨恶性血管肿瘤的诊断及治疗.方法:统计分析我院病理诊断比较少见和属多学科的恶性血管肿瘤59例.结果:其中血管外皮(肉)瘤20例,血管平滑肌肉瘤27例和血管肉瘤及其它肉瘤12例.发生肢体21例,头颈和躯干体表16例,口鼻、腹腔和泌尿系统等23例.所有病例均被误诊,有15例误诊为其它恶性肿瘤.复发1~4次者19例.除1例仅作活检外,其余病例均手术治疗.结论:恶性血管肿瘤主要靠病理诊断;手术是主要治疗手段;放射治疗对预防复发有重要作用,并可做为切除不彻底或切除后复发的首选治疗.
【总页数】2页(P744-745)
【作者】张静菊;杨华
【作者单位】第三临床学院,血管外科,长春,130031;第三临床学院,病理科,长春,13003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3
【相关文献】
1.恶性肿瘤抗凝治疗后肝素诱导血小板减少症的诊断与治疗进展 [J], 马军
2.恶性肿瘤相关物质联合检测在恶性肿瘤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 [J], 加尔肯古丽;沙
吾来提
3.恶性血液病患者接受CAR-T细胞治疗后相关并发症的诊断及治疗研究进展 [J], 陈丹
4.恶性肿瘤相关物质联合检测在恶性肿瘤诊断和治疗的价值 [J], 伍尤华
5.胸腔镜治疗恶性胸腔积液诊断治疗体会 [J], 苗国强;王宏伟;李学锋;纽乐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cart细胞疗法

cart细胞疗法

cart细胞疗法标题:探索细胞疗法在疾病治疗中的应用——以CAR-T细胞疗法为例引言:细胞疗法作为一种新兴的治疗方法,已经在医学领域引起了极大的关注。

其中,CAR-T细胞疗法是一种基于改良的T细胞疗法,通过改造患者自身的T细胞,使其具备更强的抗肿瘤能力。

本文将重点探讨CAR-T 细胞疗法的原理、治疗效果以及其在疾病治疗中的前景。

一、CAR-T细胞疗法的原理及流程(500字)CAR-T细胞疗法全名为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疗法(Chimaeric Antigen Receptor-T cell),主要通过工程改造T细胞,使其能够更好地与肿瘤细胞产生特异性的抗原识别,进而杀伤肿瘤细胞。

该疗法的核心技术是将人工构建的CAR基因导入到T细胞中,经过扩增和激活后再输回患者体内。

具体来说,CAR基因通常由以下三个部分构成:抗原识别区、共刺激分子和激活区域。

抗原识别区通常由单链抗体(scFv)构成,能够特异性识别肿瘤细胞表面的抗原。

共刺激分子通常是CD28或CD137,能够增强T细胞的活性和持久性。

激活区域通常是CD3ζ,能够能够激活T细胞并引发细胞毒性效应。

通过这种方式,CAR-T细胞能够识别并杀伤带有特定抗原的肿瘤细胞。

CAR-T细胞疗法的治疗流程包括以下几个主要步骤:首先,从患者体内提取T细胞,并通过采血或者淋巴细胞分离技术获取目标细胞。

其次,在实验室中将CAR基因导入T细胞中,并进行基因转导和扩增,以形成大量的改良T细胞。

最后,将改良后的T细胞再次输回患者体内,使其能够识别和攻击肿瘤细胞。

二、CAR-T细胞疗法的治疗效果(600字)CAR-T细胞疗法作为一种激进的治疗方法,具有很大的潜力。

截至目前,CAR-T细胞疗法已经在多种恶性肿瘤治疗上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为例,CAR-T细胞疗法被证明对患者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

一项在美国进行的临床试验显示,使用一种名为CD19 CAR-T的治疗方法,可以使80%的儿童ALL患者达到完全缓解状态。

CAR-T治疗

CAR-T治疗

CAR-T治疗01、什么是CAR-T治疗?嵌合抗原受体(CAR)T细胞免疫疗法是通过整合后基因修饰的T细胞来抵抗肿瘤细胞的有效过继细胞治疗。

研究已证实其在B细胞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B-ALL) 患者中的显著疗效,并被FDA认定为“突破性治疗”。

随后在CD 19-CAR-T治疗复发性/难治性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B-NHL)的研究中也显示出了良好疗效。

目前全球有3款CAR-T产品获得FDA批准被用于血液瘤的治疗,已在多个国家开展实体瘤治疗临床研究。

02、它是怎样发挥作用的?CD19是一种在B细胞表面表达的B细胞受体相关蛋白。

由于其在恶性B细胞上均匀表达,且仅在B细胞谱系中表达,因此被认为是最佳的治疗靶点。

抗CD19CAR是一种重组分子,由三部分组成:源自抗CD19单克隆抗体的单链可变区(scFv)、跨膜区、T细胞受体(TCR)的信号转导区(CD3ζ)。

为了改善CAR-T细胞扩增能力,进一步增强杀伤力和精准度,CAR的结构也在逐渐完善中,目前进展到第四代CAR的探索阶段。

正常T细胞与抗原呈递细胞(APC)(如树突状细胞)相互作用,通过T细胞受体(TCR)和其他共刺激结构域被激活(a)。

TCR 介导的抗原识别依赖于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分子上的多肽。

然而,CAR-T可以通过抗原识别结构域识别靶抗原,并且不依赖于MHC(b)。

当CAR-T识别特异性抗原时,细胞通过细胞内信号转导结构域被激活,发挥靶细胞毒性。

(i) 通过白细胞单采采集患者的单核细胞(ii) T细胞被分离、激活和扩增(iii) 使用逆转录病毒或慢病毒载体将CAR基因转染至T细胞中(iv)细胞克隆扩增(v) 将新创的CAR-T细胞产品输注到已接受淋巴细胞耗竭化疗的患者体内03CAR-T治疗会带来哪些风险?一旦T细胞被激活,他们的细胞毒性可能会导致副作用:(i) 靶向肿瘤毒性:即使在CAR-T细胞通过其在肿瘤组织上表达的靶点特异性激活的最佳情况下也会导致毒性。

CAR-T治疗恶性血液病至今临床数据解读

CAR-T治疗恶性血液病至今临床数据解读

迄今为止靶向CD19的CAR-T治疗恶性血液病临床试验结果解读摘要靶向CD19的嵌合抗原受体(CAR)T细胞在治疗B细胞恶性肿瘤患者取得令人瞩目的成果。

尽管这CAR修饰的T细胞靶向相同的抗原,其CAR分子设计不同,并且临床研究的关键环节已被研究。

目前还不清楚这些差异是否会对临床结果和治疗相关毒性产生影响。

在此,我们根据CAR分子设计和制备的不同,回顾了靶向CD19的CAR-T细胞在治疗B细胞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研究结果,比较这些研究之间的内在局限性并进行概述。

引言嵌合抗体受体修饰的自体T细胞在治疗难治性B细胞恶性肿瘤获得了较高的缓解率。

CAR是由胞外单链可变区(scFv)抗体衍生物构成的重组受体,与胞内T细胞受体信号域连接,使T细胞独立于HLA 对肿瘤具有特异性。

幼稚T细胞的增殖与分化,需要两种特异性抗原肽的相互作用:MHC与T细胞受体结合(第1信号)以及T细胞表面共刺激受体与靶细胞或特定的抗原呈递细胞相应配体相互作用的共刺激信号。

已经有数代CAR被开发并进行了临床试验研究。

第一代CAR为连接在T细胞受体/CD3复合体的CD3ζ内切域的靶向特异性scFv。

第一代CAR-T细胞表现出有限的扩增性和持久性,以及有限的抗肿瘤效应,第二代CAR加入了共刺激分子(如CD28、4-1BB)以提供第二信号,第三代CAR则是串联多个共刺激域。

不同机构构建的靶向CD19的CAR-T细胞在治疗儿童和成人复发B细胞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B-ALL),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和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B-NHL)表现出稳定高效的抗肿瘤效力。

各机构产品在CAR的设计、T细胞活化与转导方法以及细胞剂量上有所不同(表1)。

此外,异质患者群体CAR-T细胞注射剂量,淋巴细胞删除性化疗方案。

在本综述中,我们侧重于一些CD19-CAR-T治疗恶性血液疾病成熟和初步的临床研究,注重临床结果,相关毒性和体内T细胞的持久性,并根据治疗方案的差异对观察到的结果进行分析。

临床应用中的血液病治疗新方向

临床应用中的血液病治疗新方向

临床应用中的血液病治疗新方向血液病治疗在临床应用中面临着不断的挑战和变革。

近年来,随着医学科技的不断发展和突破,一些新的治疗方向和方法逐渐应用于血液病的治疗中,为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和机会。

本文将探讨血液病治疗中的新方向,并介绍相应的治疗方法和研究进展。

一、免疫治疗免疫治疗作为一种新的治疗血液病的方法,受到了广泛的关注。

其中,CAR-T细胞疗法是最为常见和有效的一种免疫治疗方法。

该疗法通过采集患者自身的T细胞,经过基因改造后,使其具有能够识别和攻击肿瘤细胞的能力,然后再将这些改造后的T细胞重新注入患者体内,从而达到治疗血液病的目的。

CAR-T细胞疗法已在某些特定类型的血液病治疗中取得了显著的疗效,为一些疑难病例提供了新的治疗选择。

二、基因治疗基因治疗是一种通过改变患者基因表达或基因功能来治疗血液病的方法。

近年来,基因编辑技术的突破,如CRISPR-Cas9系统,使得基因治疗成为可能。

通过这种技术,可以直接干预患者的基因序列,修复或替换有缺陷的基因,在基因水平上达到治疗血液病的目的。

基因治疗在某些遗传性血液病或基因突变相关的血液病治疗中显示出了潜在的治疗效果,为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希望。

三、靶向治疗靶向治疗是指通过抑制或干扰血液病细胞中特定的信号通路或靶点,从而抑制肿瘤细胞生长和扩散的治疗方法。

近年来,针对血液病细胞特定的突变或异常表达的靶向药物已经得到开发并应用于临床。

例如,一些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可以有效治疗一些特定类型的白血病,靶向治疗进一步提高了血液病治疗的精准性和个体化水平,为个体患者提供了更加有效的治疗方案。

四、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是一类通过抑制免疫抑制信号通路,增强机体对于肿瘤细胞的免疫应答能力的药物。

血液病中的某些类型,如霍奇金淋巴瘤和黑色素瘤等,对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具有较好的治疗响应。

这一新的治疗方向为这些类型的血液病患者带来了新的治疗机会,延长了患者的生存时间。

综上所述,血液病治疗新方向的不断涌现为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和机遇。

CAR-T疗法介绍、发展历程及细胞免疫治疗中存在的问题与挑战

CAR-T疗法介绍、发展历程及细胞免疫治疗中存在的问题与挑战
3.1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 11 3.2 弥漫大 B 细胞淋巴瘤 .............................................................................................................................................. 13 3.3 多发性骨髓瘤........................................................................................................................................................... 17 4. 细胞免疫治疗中存在的问题与挑战 ............................................................................................................................ 21 4.1 毒副反应 ................................................................................................................................................................... 21 4.2 实体瘤疗效不佳 ....................................................................................................................................................... 23 4.3 CAR-T 面临产业化难题,生产成本居高不下....................................................................................................... 24 5.国内 CAR-T 相关公司.................................................................................................................................................... 26

CRA_T129万元治疗案例

CRA_T129万元治疗案例

CRA_T129万元治疗案例
说到CAR-T细胞疗法的疗效,就不得不提到一个案例,那就是全球首个接受CAR-T疗法的Emily Whitehead。

xx年,年仅5岁的Emily被诊断出患有B细胞急性淋巴性白血病,由于病情复发且
十分凶险,便接受了CAR-T细胞免疫疗法。

令人惊喜的是,CAR-T 疗法起了作用。

就在今年,Emily迎来了她无癌生存九年的纪念日,她也成为这一史诗级疗法的代言人而被载入史册。

而在国内,xx注射液上市后,也为众多患者带来了福音。

今年,一名57岁患有弥漫大B淋巴瘤的患者在xx附属第一医院接受了靶向CD19自体CAR-T产品治疗,成为中国首例使用这一产品的获益患者,并在治疗后顺利出院。

xxx医院也传出了一则好消息,罹患弥漫性B大细胞淋巴瘤多年的xx,成为了CAR-T药品获批后,全国首位接受CAR-T药品回输治疗后被评估症状完全缓解的患者。

在遭遇复发且多种治疗方式已经不适用于她的情况下,她选择了CAR-T细胞治疗法。

结果振奋人心,接受了治疗的xx在检查后,发现体内暂时没有癌细胞,症状完全得到了缓解,并于8月26日出院回家。

xx 的痊愈出院,为其他即将接受治疗或是还在观望期的患者增强了信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迄今为止靶向CD19的CAR-T治疗恶性血液病临床试验结果解读摘要靶向CD19的嵌合抗原受体(CAR)T细胞在治疗B细胞恶性肿瘤患者取得令人瞩目的成果。

尽管这CAR修饰的T细胞靶向相同的抗原,其CAR分子设计不同,并且临床研究的关键环节已被研究。

目前还不清楚这些差异是否会对临床结果和治疗相关毒性产生影响。

在此,我们根据CAR分子设计和制备的不同,回顾了靶向CD19的CAR-T细胞在治疗B细胞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研究结果,比较这些研究之间的在局限性并进行概述。

引言嵌合抗体受体修饰的自体T细胞在治疗难治性B细胞恶性肿瘤获得了较高的缓解率。

CAR 是由胞外单链可变区(scFv)抗体衍生物构成的重组受体,与胞T细胞受体信号域连接,使T细胞独立于HLA对肿瘤具有特异性。

幼稚T细胞的增殖与分化,需要两种特异性抗原肽的相互作用:MHC与T细胞受体结合(第1信号)以及T细胞表面共刺激受体与靶细胞或特定的抗原呈递细胞相应配体相互作用的共刺激信号。

已经有数代CAR被开发并进行了临床试验研究。

第一代CAR为连接在T细胞受体/CD3复合体的CD3ζ切域的靶向特异性scFv。

第一代CAR-T细胞表现出有限的扩增性和持久性,以及有限的抗肿瘤效应,第二代CAR加入了共刺激分子(如CD28、4-1BB)以提供第二信号,第三代CAR则是串联多个共刺激域。

不同机构构建的靶向CD19的CAR-T细胞在治疗儿童和成人复发B细胞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B-ALL),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和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B-NHL)表现出稳定高效的抗肿瘤效力。

各机构产品在CAR的设计、T细胞活化与转导方法以及细胞剂量上有所不同(表1)。

此外,异质患者群体CAR-T细胞注射剂量,淋巴细胞删除性化疗方案。

在本综述中,我们侧重于一些CD19-CAR-T治疗恶性血液疾病成熟和初步的临床研究,注重临床结果,相关毒性和体T细胞的持久性,并根据治疗方案的差异对观察到的结果进行分析。

CD19-CAR-T在治疗B细胞恶性血液肿瘤中临床疗效CD19-CAR-T产品特点,淋巴细胞删除性化疗以及相关的临床结果总结与表1.靶向CD19 CAR-T细胞治疗成人B-ALL纪念斯隆-凯特琳癌症中心(MSKCC)和费雷德记癌症研究中心(FHCRC)公布的CD19-CAR-T治疗成人复发性B-ALL研究数据最多。

MSKCC团队在美国血液学会(ASH)公布了他们利用CD28共刺激域(19-28ζ)CAR治疗46例成人患者阶段性成果。

患者高风险特点包括≥3次的一线治疗(n=26),接受过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n=18)以及费城染色体阳性(n=14)。

T细胞输注前,25例患者具有形态学的疾病负荷(骨髓原始细胞≥5%或髓外浸润),21例患者有微小残留(骨髓原始细胞<5%),45例可评估患者中有37例达到或维持形态学完全缓解(CR),36例可评估患者中有30例经流式细胞检测微小残留为阴性(MRD-)。

完全缓解率没有对年龄、疾病负荷、一线治疗次数以及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等因素进行分类。

37例CR患者中13例曾接受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但接受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和没有接受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患者6个月总生存期(OS)没有差异(分别为79%和80%)。

6个月OS患者保持MRD-占80%。

18例患者在随访期复发,其中3例患者检测不到CD19的表达。

在ASH会议上FHCRC的研究人员公布了CD19-CAR-T治疗29例成人患者I期临床试验的最新研究结果。

与MSKCC的主要差异在4-1BB共刺激域(vs CD28)以及CD4+与CD8+细胞单独单独培养并按1:1的比例进行输注。

这个小组近期公布的前期临床研究表明,定义了T 细胞组成的CD19-CAR-T产品,最有效的经转导的T细胞亚群(即CD4+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更多,尤其幼稚CD4+ CAR-T细胞可极强促进具有中央记忆表型的CD8+CAR-T细胞的抗肿瘤效应),总剂量更低单个患者间剂量更均一,并且可能产生增效作用。

10例患者曾接受过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CAR-T输注前骨髓原始细胞比例中位数为17%(围:0~97%)。

可评估的12例患者接受环磷酰胺(Cy)淋巴细胞删除性化疗有10例患者获得骨髓缓解,10例患者中7例复发(中位复发时间66天)。

5例患者经CAR-T细胞再处理无应答。

研究人员推测更强的淋巴细胞删除性化疗可增强T细胞的持久性,后续的患者采用氟达拉滨(Flu)25mg/m2 x3天和环磷酰胺60mg/kg的方案。

所有接受Cy/Flu的患者都获得骨髓CR,并且接受Cy/Flu 方案的患者无疾病生存期比接受Cy单药方案的患者长。

输注后获得/维持CR的患者MRD状态尚未确定。

CD19-CAR-T治疗儿童B-ALL费城儿童医院(CHOP)/宾夕法尼亚大学(UPenn)研究者对含4-1BB共刺激分子靶向CD19的CAR-T(CTL019)治疗25例儿童复发B-ALL进行详细的报道。

12%患者为第一次复发,88%患者复发次数≥2次,72%患者曾接受过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

白细胞采集术后,患者接受主治医师的临时治疗。

最新结果显示在CTL019输注前62%患者具有形态学疾病负荷,38%患者有微小残留。

6例初次复发的患者中有3例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不到CD19的表达,CTL019细胞持续存在。

2015年ASH年会上研究人员对CTL019治疗53例儿童/青壮年复发难治B-ALL患者最新结果进行报告(表1)。

41例可检测的B-ALL,12例患者MRD-。

53例患者有50例获得/维持形态学CR,50例可评估患者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有45例患者MRD-。

20例输注CTL019复发的患者中,13例原始细胞CD19阴性。

根据西雅图儿童医院的初步报告,使用含4-1BB共刺激域(JCAR017)有利于提高复发难治性B-ALL的完全缓解率,尽管成熟的研究数据尚未被报道(NCT02028455)。

美国国立癌症研究所(NCI)的研究者进行了20例CD19-CAR-T治疗儿童复发性B-ALL 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进行了研究。

与CHOP相反,65%患者之前没有进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

20例患者中有14例获得/维持CR,14例中12例MSD-。

这12例患者中有10例随后进行了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除了这10个人其他都未进行造血干细胞移植。

CD19-CAR-T输注后不足6个月有4例患者复发,2例在输注后获得MRD+的完全缓解,2例在输注后获得MRD-的完全缓解,但未接受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

研究者对复发患者再次进行CAR-T输注(第一次输注后2-2.5个月),没有出现客观应答。

CD19 CAR-T治疗CLL和B-NHL尽管首次探讨CD9-CAR-T治疗CLL和B-NHL患者,并且缺乏成熟数据报告。

Upenn的研究者使用CTL019治疗40例复发难治性CLL患者。

他们以摘要的形式报告了II期临床剂量优化研究,26例复发难治性CLL患者在淋巴细胞删除性化疗后随机接受5x107 (n=13) vs. 5x108(n=13) CTL019。

高风险包括P53/17p染色体异常(n=10)以及依鲁替尼耐药(n=2)。

23例患者中有9例获得客观应答,包括5例获得CR,在这些CR患者中MRD状态未报道,剂量与应答关系并不明显。

3例患者在获得响应后疾病进展,表现出CD19阴性侵袭性淋巴瘤(n=2)或CTL019丢失(n=1)。

最近,研究人员发表了一份详细的CTL019探索性治疗14例成人复发性CLL的后续报告。

患者前期治疗次数中位数为5,6例患者有染色体缺失。

14例患者有8例出现明显的客观反映,4例患者在CTL019输注后获得CR,获得CR的患者在3个月后进行免疫球蛋白重链深度测序分析得出MRD为阴性。

所有获得PR患者在治疗后5-13个月出现复发,获得CR的患者未出现复发,中位数为40个月(围:21~53个月)。

NCI的研究中使用CD19-CAR-T治疗8例患有复发性CLL和B-NHL的患者。

除了淋巴细胞删除性化疗,患者在细胞输注后接受IL-2治疗直至毒性消除。

响应持续了7-18个月,1例获得CR的CLL患者发生B细胞再生障碍。

该小组随后使用低剂量CAR-T细胞对15例化疗难治性DLBCL和其他惰性B-NHL进行治疗,并且不使用IL-2。

7例可评估的难治性DLBCL 患者有4例获得CR,其中3例获得持久应答(9-22+个月),3例CLL患者通过流式细胞术对骨髓进行检测,评价为获得持久性CR(14~23+个月)在2015ASH年会上,UPenn和FHCRC的研究者展示了CD19-CAR-T细胞治疗成人复发难治性B-NHL的初步成果。

UPenn报告了38例成人复发难治性B-NHL患者在淋巴细胞删除性化疗后使用CTL019。

24例患者接受了CTL019方案的规定使用剂量,22例可评估患者中有15例产生了客观应答,包括7/13的DLBCL和7/7的滤泡性淋巴瘤(FL),获得CR的比例尚不清楚。

在FHCRC的试验中,CD4+和CD8+细胞以1:1的比例扩增与输注,这与他们在B-ALL 中的研究相似。

FHCRC报告中28例B-NHL患者中有16例曾接受造血干细胞移植(自体13例,异体3例)。

12例基于环磷酰胺淋巴细胞删除性化疗的患者大部分CAR-T细胞持续性短,与FHCRC在成人ALL中的研究经验相似,观察到了鼠源CAR转导的毒性T淋巴细胞介导的应答反应。

12例患者中有6例观察到客观应答反应(CR 1例[DLBCL],PR 5例),5例患者再次治疗未出现进一步的临床反应。

同样,在随后的16例患者中淋巴细胞删除性化疗增加使用氟达拉滨,观察到客观反映率为67%,(CR 42%),8例DLBCL有6例产生客观应答(CR 3例),3例FL有2例获得CR。

额外6例复发难治性CLL患者,在输注4周后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有5例患者外周血和骨髓的原始细胞得到完全清除。

MSKCC的研究者还报道了复发难治性PET阳性和/或骨髓浸润B-NHL患者,在进行大剂量化疗和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后接受5x106-1x107 19-28z CAR-T细胞/kg剂量的CAR-T挽救性治疗。

截至2015年ASCO年会,11例入组患者有6例获得CR,其中4例仍在持续CR(13~21+个月)CD19-CAR-T细胞毒性所有的CD19-CAR-T试验都报道了治疗相关性毒性反应,特别是CRS,神经毒性和B细胞发育不全,虽然观察到的毒性严重程度不相同。

CRS是在CAR-T输注后数小时到数天发生的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其特征为促炎性细胞因子的增高和T细胞的活化与扩增,临床症状包括发烧,肌痛,乏力,在严重情况下,出现与毛细血管渗漏综合征相关的缺氧,低血压,偶发的肾功能不全以及凝血功能障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