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六星铅锌金银多金属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标志
广西武宣-象州地区铅锌成矿带深部找矿前景及找矿思路探讨

广西武宣-象州地区铅锌成矿带深部找矿前景及找矿思路探讨广西武宣-象州地区铅锌成矿带深部找矿前景及找矿思路探讨武宣-象州地区位于广西北部,属于桂东铅锌多金属成矿带,是目前中国西南地区最著名、最具开发前景的铅锌多金属成矿带之一。
目前,地区内的铅锌矿资源已经被开采至浅部和中深部,但深部找矿前景广阔,如何正确地开展深部找矿,成为了业内共同探讨的问题。
一、武宣-象州地区铅锌成矿带深部找矿前景武宣-象州地区铅锌成矿带主要由银、铅、锌组成,其中银的赋存特别突出。
而银与铅、锌的富集形式不同,通常以脉状赋存于垂直岩脉或褶皱中。
此外,该地区矿体的形态、产状和成岩作用与成矿作用具有较大的关系,这就为深部找矿提供了基础和前提条件。
从目前已知的地质状态来看,武宣-象州地区成矿带深部找矿前景应该被认为是广阔的。
首先,该区矿体具有形态复杂、产状多样、富集多层次的特点,这提供了深部找矿空间的可能性;其次,该区地热条件较好,深部矿床的形成条件更具备;最后,该区地壳运动较活跃,物质更新速度较快,深部矿产资源的质量和数量都有望继续提高。
二、武宣-象州地区铅锌成矿带深部找矿思路1、深钻探寻找深部矿层深部找矿的首要任务是寻找矿体的存在和分布。
钻探是确定矿体存在的主要方法。
对于武宣-象州地区,地质情况相对复杂、富含特有的地热条件,所以,需要采用深钻探的方式来进行勘探。
2、地球物理方法勘探地球物理勘探方法是寻找深部矿体的常见手段之一。
在武宣-象州地区,适用的勘探方法主要包括重力、磁法、电法及地震等。
这些方法可以在从空间和时间两个维度上揭示矿体分布规律和寻找深部矿体。
3、新技术应用随着工业技术的发展,近年来新技术在勘探业务中的应用已经成为深部找矿的必要措施。
如利用激光雷达技术和高清相机技术对地表进行立体扫描和点云抽取,从而获取更详尽的地表信息,再通过3D建模技术对地质构造进行高精度重构。
这种非常规方法的应用,有助于提升矿物资源富集的空间和时间预测能力。
关于银金多金属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标志分析

关于银金多金属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标志分析[摘要]文章从某矿区为例,首先对于其地域的地质概况进行了介绍,尤其对于其岩石特征和分布规律,矿体特点,矿石特点,成矿期组合情况,围岩侵蚀变化进进行了介绍,在此基础上归纳总结了实现矿物控制的因素,并界定了找矿标志和方向,对于矿物工程的顺利进行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关键词]银金多金属矿地质特征找矿标志众所周知,在开展银金多金属矿开采的过程中,首先需要对其地质特征进行全面的调查和研究,结合各项数据资料和信息的归纳和总结,最终实现找矿标志的界定,保证后续工作的有效开展。
从这个角度来讲,我们应该积极探析银金多金属矿地质特征,保证在科学依据的基础上实现对于找矿标志的界定,只有这样才能够保证矿物开采事业的不断发展。
1某矿区的基本地质情况地质情况需要从区域地质概况,地层情况,地质构造,岩石性质,岩石结构变化特征等几个方面来阐释。
对于此矿区的地质情况,我们同样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诠释。
从地质概况来看,此区域整体行迹复杂,断裂构造发育特点明显,成矿热流体的运移和赋集效果都能够达到最佳状态。
首先,从地层情况来看,矿区内部有着大量的侏罗系上统满克头鄂博组一套酸性火山岩,岩性为霏细斑岩、黑色凝灰质晶屑熔岩和流纹斑岩;其次为分布在测区东南部白垩系下统火山及火山碎屑岩,岩性主要有凝灰熔岩、流纹斑岩,与侏罗统呈不整合接触。
其次,从构造上面来讲,在断裂作用下,其呈现出三组断裂情况:北西西-东西向性质的断裂,规模比较大,长度比较远,对于矿区的产状,矿化都起着关键性作用;北东向断裂,其呈现出破坏力大,断距较小,以切割作用发挥作用,使得断裂呈现出坡度;北西向断裂,其整体规模不是很大,在范围上疏于平推断层。
再次,从岩石性质来讲,此区域岩性为岩浆岩,呈现出一定的酸性,以黑云母花岗岩、花岗斑岩、正长岩、石英斑岩、霏细斑岩、流纹斑岩等,多以岩株、岩枝等形式出现。
2某矿区矿体地质特征2.1矿体规模形态矿体基本生产环境是片理化碎裂蚀变岩带,呈现出斜列式的特点,主要分布的区域在与矿区的北侧,其中,A区域碎裂蚀变岩带的总体长度为1500米,宽度范围在40-100米之间,并呈现出东西方向的分布特点,在其中的某处被被北东向断层等距给错断,其间距为60米左右。
论广西老厂铅锌矿的矿床类型

论广西老厂铅锌矿的矿床类型广西老厂铅锌矿位于中国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隆安县,是中国重要的铅锌矿矿床之一。
该矿床具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和潜在的经济价值,被广泛关注和研究。
本文将从矿床类型角度进行分析和阐述,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广西老厂铅锌矿。
1. 矿床地质背景广西老厂铅锌矿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南部,地处东经107°32',北纬23°20',普降600-1200mm,气候温和湿润,适合矿产资源的形成。
矿区地质构造复杂,主要为中生代花岗质岩体与侵入岩体构成了浅成矿条件和矿化基础,并且在地质时代上经历了不同的变迁,为矿床的形成提供了多样的地质条件。
2. 矿床类型广西老厂铅锌矿属于热液型矿床,是由热液作用形成的矿床。
热液是指在地壳深部产生的高温、高压流体,它在地下运移过程中,通过对围岩岩石的交代和溶解作用、对流体中气体和金属元素的挥发和迁移作用,造成了矿化作用。
热液型矿床的形成是在地壳构造和岩浆活动的作用下,通过流体释放和地下矿化等多种地质作用形成的。
3. 成因特征4. 地质特征广西老厂铅锌矿矿床的地质特征主要表现为构造和岩性特征。
构造特征主要表现为矿床的产状和赋存方式,广西老厂铅锌矿矿床多分布于断裂带、褶皱带等构造地带,矿床产状多呈NW向、NE向、N-S向等不同的产状形式。
岩性特征主要表现为矿床中矿石的产出和赋存形式,广西老厂铅锌矿矿床中铅锌矿石多以脉状、层状等形式存在,其中矿石赋存形式丰富多样,包括原生矿、角闪锌矿、菱锌矿、方铅矿等。
5. 地质资源量根据相关数据统计和调查研究,广西老厂铅锌矿地质资源量丰富,矿床蕴藏量大。
截止目前,该矿床已探明矿产资源量约为4500万吨,其中铅、锌矿石储量分别为300万吨和1200万吨。
在广西老厂铅锌矿附近还有多个尚未开发的矿床,具有潜在的找矿价值,未来发展前景广阔。
6. 开发利用价值广西老厂铅锌矿具有丰富的地质资源和巨大的经济价值,开发利用前景广阔。
广西桂平XXX铅锌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潜力分析

广西桂平XXX铅锌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潜力分析本论文是在热水成因矿床理论的基础上,对该矿床的热液进行探讨,最后总结出该矿床的成因和热液上的关系。
标签:铅锌铜矿床地质特征成矿条件1绪言广西桂平市XXX铅锌矿床是于2003~2005年发现的较好铅锌矿存在,值得进一步开展地质找矿工作。
对该区开展以铅锌矿为主的普查找矿工作主要任务是:开展1∶1万地质简测,大致查明矿区基本地质情况及成矿条件;对铅锌矿体、重晶石化硅化带和地化异常带,利用稀疏槽探工程进行追索,同时选择成矿有利地段进行物探测量工作,对深部矿体进行综合定位后进行深部钻探验证,了解矿体规模,产状、厚度、品位,初步了解矿石可选性能,估算推断和预测的资源量。
初步认为,该区具有较好的找矿潜力。
2区域地质背景广西桂平市XXX铅锌矿床位于贵港—平南铅锌铜成矿带的北东端,,大地构造位置则位于华南褶皱带西段大瑶山凸起的南缘与钦州残余地槽的交接部位。
出露地层以上古生界泥盆系碎屑岩、碳酸盐岩和硅页岩建造为主,周边分布有少量的下古生界寒武系砂、泥质复理石建造和中生界白垩系红色复陆屑类磨拉石建造。
其中,泥盆系中统四排组-应堂组为本区的主要赋矿层位。
3矿床地质特征3.1赋矿地层矿床赋存在中泥盆统四排组—应堂组中上段的泥晶白云岩向中细白云岩过渡部位。
矿化层为深灰色—灰黑色中厚层状含碳质白云岩,赋矿层上部为灰岩夹碳泥质灰岩、硅质页岩,下部为泥晶白云岩。
矿化白云岩中发育团包状、条带状、薄层状重晶石岩。
3.2矿体形态、产状目前该区地表已圈出了三条含铅、锌、银的重晶石带,分别为号含矿带。
这三条含矿带总体呈NE向平行排列,相距0.2~1km,长度在5~6km之间,中部均受NWW向断层切割而发生错动。
对其中的ê、?号含矿带进行了深部钻探工程验证,发现了2~6层铅2锌2铜矿体。
矿体产于中泥盆统四排组-应堂组的中细晶白云岩中,而且严格受次级构造控制。
矿体空间上均赋存于背斜的两翼,呈层状、似层状、透镜状产出,与地层产状一致,并和构造同步褶曲。
广西贵港六班银铅锌矿地质特征和找矿标志

找矿技术P rospecting technology 广西贵港六班银铅锌矿地质特征和找矿标志吴启强(广西壮族自治区第六地质队,广西 贵港 537100)摘 要:广西贵港六班银铅锌矿是平天山地区新近发现的矿床,位于龙头山金矿北部,属于与花岗岩浆热液成矿系统有关的中温热液银多金属矿床。
文章在总结矿床地质特征的基础上,重点阐述了控矿因素和找矿标志,提出了下一步工作建议,对同类矿床的勘查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银铅锌矿;找矿标志;广西贵港中图分类号:P618.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5065(2020)22-0079-2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prospecting criteria of liuban silver lead zinc deposit in Guigang, GuangxiWU Qi-qiang(The Sixth Geological Team of Guangxi Zhuang Autonomous Region,Guigang 537100,China)Abstract: Liuban Ag Pb Zn deposit in Guigang, Guangxi, is a newly discovered deposit in Pingtianshan area. It is located in the north of Longtoushan gold deposit. It belongs to the mesothermal silver polymetallic deposit related to the granite magma hydrothermal metallogenic system. On the basis of summarizing the 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deposit, 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ore controlling factors and prospecting indicators, and puts forward suggestions for the next step, which has certain guiding significance for the exploration of similar deposits.Keywords: Ag Pb Zn deposit; prospecting criteria; Guigang, Guangxi贵港六班银铅锌矿最早为民采矿点,在龙头山金矿发现之后,才逐渐发现有金银铅锌矿[1]。
论广西老厂铅锌矿的矿床类型

论广西老厂铅锌矿的矿床类型广西老厂铅锌矿位于中国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邕宁区境内,是中国重要的铅锌矿矿山之一。
该矿床的形成与地质构造有着密切的联系,矿床类型较为独特。
本文将对广西老厂铅锌矿的矿床类型进行详细介绍。
一、地质背景广西老厂铅锌矿地处五峰构造带和龙州—钦州构造带交汇处,属于西南—东北走向的造山带。
在地质年代上,主要包括太古宙、元古宙、古生代和新生代。
该地区为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地下水丰富,岩溶作用发育,构造较为复杂。
二、矿床特征广西老厂铅锌矿主要有蚀变岩型和断裂控矿型两种矿床类型。
1. 蚀变岩型矿床蚀变岩型矿床又称黄铁矿—硫化物蚀变岩型矿床,是在地壳表面发生氧化蚀变作用的过程中形成的。
该类型矿床的特点是矿石呈浅表蚀变,矿石中主要包含黄铁矿、蚀变铅、锌矿及其他硫化物。
在广西老厂铅锌矿,蚀变岩型矿床分布广泛,蚀变程度较深,蚀变矿物细粒度较小。
这种类型的矿床多分布在岩溶作用发育的地质构造部位,是矿区的主要矿床类型之一。
2. 断裂控矿型矿床断裂控矿型矿床主要由走滑断裂构造的裂隙中堆积而成,是在断裂运动作用下产生的。
在广西老厂铅锌矿,断裂控矿型矿床呈线状分布,在构造运动活跃的部位形成。
该类型的矿床以硫化物矿物为主,矿石质地较硬,是矿区另一重要的矿床类型。
三、成因机制广西老厂铅锌矿的矿床类型形成与地质构造、岩浆活动、热液活动、氧化还原作用等多种地质作用有着密切的联系。
在地质构造方面,喀斯特地貌的形成为矿床类型提供了良好的发育环境;岩浆活动则为矿床的物质来源提供了条件;热液活动则是矿床成矿作用的主要介质;氧化还原作用则在矿床成矿作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等。
四、资源前景广西老厂铅锌矿床类型多样,矿产资源富集,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和开发潜力。
对该矿床类型的深入研究和勘探将为我国的铅锌资源开发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
同时也将为地质学、矿床学等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重要的实际材料。
可以预见,广西老厂铅锌矿的矿床类型将为相关领域的科研工作带来新的突破和进展。
广西恭城县鸡笼山矿区铅锌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

广西恭城县鸡笼山矿区铅锌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摘要:广西恭城县鸡笼山铅锌矿区位于老厂穹隆中部,出露地层有寒武系边溪组二段(∈b2)、三段(∈b3)、四段(∈b4),泥盆系下统莲花山组下段(D1l1)。
矿体主要产出于寒武系边溪组(∈b)层位中,受北东向断裂构造控制,沿断裂破碎带充填,呈似层状、不规则脉状产出,倾向南东及北西,倾角一般60~80 °;全矿区共发现6条矿体。
矿床属中温热液断裂充填型脉状矿床。
其找矿标志有:北东—北北东向的张扭性断裂带、地表风化带有铁染或褐铁化显示、轻变质的角砾岩带、受成矿标高控制、含矿地段硅化、白云石化、黄铁矿化、绢云母化等多种热液蚀变叠加的地段是找矿有利的地段。
关键词:广西恭城县鸡笼山铅锌矿区;矿床地质特征;矿区勘查、开发简史;找矿方向广西恭城县鸡笼山铅锌矿区位于恭城县城西北312 °方位,直距28 km处,南面 4 km为恭城县岛坪铅锌矿,矿区中心地理座标为东经110°37′30″、北纬25°04′15″。
矿区位于老厂穹隆中部、老厂复式背斜东北翼。
老厂穹窿基底(即加里东构造层)由寒武系浅变质砂岩、板岩夹碳酸盐岩组成;区域上出露地层有寒武系边溪组二段(∈b2)、三段(∈b3)、四段(∈b4),泥盆系下统莲花山组下段(D1l1)。
穹窿构造内部已发现铅锌多金属矿30多处,其中,大型铅锌矿一处(老厂铅锌矿),小型铅锌矿十余处(回头山铅锌矿、川江铅锌矿、崧坪龙铅锌矿、桃花江铅锌矿、七星界铅锌矿等),小型铜矿两处(劳江铜矿、瓦屋铜矿)。
区域地质图,见图1。
1矿床地质特征1.1地层矿区出露主要地层有寒武系边溪组二段(∈b2)、三段(∈b3)、四段(∈b4),泥盆系下统莲花山组下段(D1l1)。
矿体主要产出于寒武系边溪组(∈b)层位中。
据地层岩性组合的特点,自下而上简述如下:1.1.1寒武系边溪组二段(∈b2)大面积分布于矿区中西部。
主要岩性为灰绿色石英杂砂岩、泥质粉砂岩和黑色泥岩夹深灰色纹层状灰岩、白云质灰岩或白云岩、泥灰岩。
广西博白县六林金多金属矿区地质特征与矿床成因浅析

矿产资源M ineral resources 广西博白县六林金多金属矿区地质特征与矿床成因浅析雷 达(广西第六地质队,广西 贵港 537100)摘 要:六林矿区位于云开台隆与博白拗陷的接合部位的西南段,属于博白 ̄岑溪铅锌钨金银多金属成矿带西南段。
矿区出露地层以泥盆系为主,其次为奥陶系沿断裂呈断块产出。
矿区构造是以NE向断裂为主。
矿区内金多金属矿体多产于NE向断裂中,受断层严格控制。
矿区的矿床成因类型属中低温热液矿床。
通过对该类矿床成因进行分析,以期对该区寻找此类型矿床提供有益参考。
关键词:金多金属矿;中低温热液矿床;成因分析;六林矿区;广西博白县中图分类号:P61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5065(2020)10-0107-2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genesis of Liulin gold polymetallic ore area, Bobai County, Guangxi ProvinceLEI Da(The Sixth Geological Team of Guangxi,Guigang 537100,China)Abstract: Liulin Mining Area is located in the southwest part of the junction of Yunkai platform uplift and Bobai depression, which belongs to the southwest part of Bobai Cenxi lead zinc tungsten gold silver polymetallic metallogenic belt. The main exposed strata in the mine area are Devonian system, followed by Ordovician system along the fault block. The structure of the mining area is dominated by NE faults. The gold polymetallic ore bodies in the mining area are mostly distributed in NE faults, which are strictly controlled by faults. The genetic type of the deposit in the mining area belongs to the middle and low temperature hydrothermal deposit.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genesis of this type of deposit, we hope to provide a useful reference for the exploration of this type of deposit in this area.Keywords: gold polymetallic ore; medium low temperature hydrothermal ore deposit; genetic analysis; Liulin Mining Area; Bobai County, Guangxi1 区域地质背景矿区位于云开台隆与博白拗陷的接合部位的西南段,属于博白~岑溪铅锌钨金银多金属成矿带西南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支、 燕 山期 活动 强烈 , 控 制 了区 内一 系列有 色金 属 矿
1 区域 地 质 背 景
研 究 区地处 古特 提斯 构造 域 和太平 洋构 造域 的
广 西六 星铅 锌金 银 多金属 矿床 位 于南 宁市武 鸣
复合部 位 ¨ , 具体 构 造 位 置位 于 大 明 山复 式 背 斜 与 昆仑关 深 大断裂 结 合 部 位 的西 侧 , 隶 属 于 大 明 山多 金 属矿 集 区 。区域 地 层 除 奥 陶 系 、 志 留系 和 侏 罗 系缺 失外 , 从寒 武 系 到第 四系 均 有 出露 。寒 武 系 主 要分 布在 昆仑 关岩 体外 围南 部 以及 大 明 山背斜 的核 部, 岩性 主要 为一 套复 理石 或类 复理 石 碎屑 岩建 造 ,
山 复式背 斜轴 向近南 北 , 长 1 5 k m, 宽1 0 k m, 南 东部 被 昆仑关 花 岗岩基 所 截切 。南 丹一 昆仑 关 断裂 呈北
以期 对该 区进 一步 的 多金 属找 矿工作 有 所帮 助 。
西 向展 布 , 倾 向南 西 , 倾角 5 0 。~ 8 0 。 , 切 割 了寒 武 系
布在 沟谷 与河 流两 侧 。其 中寒武 系 和泥 盆系是 区域
重要 的含 矿层位 , 区 内一 系 列 多金 属 矿 床 ( 点) 多 产
2 0 0 7年 , 广 西第 四地 质 队在 该 区 昆仑 关 岩体 西 部 外 围开展 普一 详查 工作 , 圈定 出 4条工 业 矿体 , 同 时发
[ 收 稿 日期 ] 2 0 1 3一 叭 一3 0 [ 第 一作 者 简介 ] 王新利 , 男, 1 9 8 1年生 , 硕 士, 工程师 , 从事矿产地质勘查及矿床学研究工作 。
4 9 6
第 4卷
第 5期
王新利 等 : 广 西 六 星铅 锌 金 银 多 金 属 矿 床 地 质 特 征 及 找 矿 标 志
存 于 中上 寒 武 统 黄 洞 口组 碎 屑 岩 建 造 中 , 成 矿 与 南 丹一 昆 仑 关 深 大 断 裂 及 昆 仑 关 花 岗 岩 体 密 切 相 关 , 岩 体 外 围 的放 射 状 断 裂 直 接 控 制 着 矿 体 的 就位 产 出 。 矿 床 成 因类 型 属 于热 液 充 填 型 脉 状 矿 床 , 热 液 期 形 成 了P h —z n —A g等 金属 元 素 , 表 生 期 的次 生 富 集 作 用 形 成 了 A u 。文章对 上述 特征进 行研究 , 并 探 讨 了 矿 床 的找 矿 标 志 , 以 期 对 区 内多 金 属 矿 产 勘 查 有 所 帮 助 。
区 内的钨矿 和银 矿床 , 而 对铅锌 矿 床关 注 甚 少 。
斜 的外 围 , 由碎 屑岩一 碳 酸盐 岩建 造组 成 , 泥盆 系一
二 叠系 为碳 酸 盐 台地 相 , 三 叠 系 为 浅 海 陆棚 环 境 。
白垩系一 新 近 系为 陆相沉 积 , 第 四系为 冲洪 积层 , 分
( 1 .鑫 达金 银 开 发 中心 , 北京 1 0 0 0 3 8 ; 2 .广 西 第 四地 质 队 , 南宁 5 3 0 0 3 1 )
摘
要
广 西 六 星 铅 锌 金 银 多 金 属 矿 床 是 近 年 来 大 明 山地 区 昆仑 关 花 岗 岩 体 外 围 找 矿 的典 型 成 果 之 一 。 矿 床 赋
现 了 6处 潜 力 较 好 的 矿 化 点 , 取 得 了一 定 的 成 果 。
于其 中 ( 图1 ) 。 区域 构 造 以北 西 向为 主 , 典 型 的 有 大 明 山复 式
背斜 及南 丹一 昆仑 关 区域性 深 大断 裂 ( 图 1 ) 。大 明
本文 即通 过对 六星 铅锌 金银 多金 属矿 床地 质特 征 和 找矿 标志 研究 分析 , 初 步探讨 控 矿 因素和 矿床成 因 ,
为半 深海 相沉 积 。泥 盆 系至 三叠 系分 布于 大 明山背
县 太平 镇上 江 乡 , 距 南 宁市 区约 5 0 k m, 矿 区 中心 地 理 坐标 为 : 东经 1 0 8 。 3 5 0 0 ” , 北纬 2 3 。 0 6 1 5 ” 。矿床 所 处 的大 明山地 区是 著名 的丹 池锡锑 钨 铜铅锌 多 金属 成矿 带重 要组 成部 分 , 亦 为南 岭 多 金 属 成矿 省 的重 要组 成部 分 ¨ 。自1 9 7 7年 广 西 冶 金 地 质 勘 探 公
司 2 7 2地 质 队在 本 区 开展 地 球化 学 找 矿 工作 开 始 ,
大 明 山一 带 的找 矿 工作 几 上 几 下 , 至 今 尚未 取 得 根 本性 的突破 。 区 内现 已发 现 1 0 0多处 矿 产 地 , 其 中 大 型矿床 1 处( 大 明 山钨 矿 床 ) , 中型 矿 床 2处 ( 两 江 铜矿 和上 林钒 矿 ) 。前 人 研 究 的热 点 多 局 限于
第 4卷
第 5期
矿
产
勘
查
Vo1 . 4 No . 5 S e p t e mbe r, 201 3
2 0 1 3年 9 铅 锌 金 银 多 金 属 矿 床 地 质 特 征 及 找 矿 标 志
王 新 利 , 王 林 , 李 宏 伟 , 陆建 辉
关 键 词 地 质 特 征 找矿 标 志
铅 锌金银多金属矿床
广 西 六 星 文 献标 识码 : A 文章 编 号 : 1 6 7 4— 7 8 0 1 ( 2 0 1 3 ) 0 5 — 0 4 9 6— 0 7
中图分 类 号 : P 6 1 2 ; P 6 1 8 . 4 2 ; P 6 1 8 . 4 3 ; P 6 1 8 . 5 1 ; P 6 1 8 . 5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