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岁以下儿童死亡分析
5岁以下儿童184例死亡监测资料分析与对策

8 ・ 5
24年 龄构成 从 年 龄构成 上 看 , 天~ O 2 . %) . 0 4 例( 1 4 , 7
1 4 例 (3 l ,天一 2 ( 1 6 ,8 4 例 天~ 4 2 . %)7 2 例 1 . %)2 天~ 5 9 9 (44 %)1 3 例 (79 %)2 天 之 内 的儿 童 死 亡 2. 6 ,岁~ 3 1. 3 。8
作 计划 、 理和决 策的重要依 据 。现将我 市 2 0 管 0 8年
14例 5岁 以下儿 童死亡 监测情 况进行 分析 ,并 提 8
出相 应 对 策
1 对 象 与 方 法
11范围与 对象 .
全 市 5岁 以下儿 童死 亡监 测是 以
人群 为基础 的监 测 , 户 口在 淄博市 范 围 内的 5岁 凡
2 结 果
由表 1可 见 。8 14例 5岁 以下 儿 童死 亡 主要 疾
病 死 因别 前 5位 主要 疾 病 死 因 为早 产 和低 出生 体
重、 先天 性心 脏病 、 出生窒 息 、 炎 、 肺 意外 中毒 、 自血
病 、 内 出血 。 5位疾病 死 因 占总死亡 的 6 . %。 颅 前 16 9
以下儿童均 为死亡监 测对象 。 1 . 2资料 来源 资料来 自全 市 5岁 以下 儿童死 亡监 测 报表 和儿童死 亡 报告 。按 照《 淄博市 5岁 以下儿
童死 亡监 测方案 》 以乡镇 ( , 地段 ) 为单位 监测 , 测 监 人员 统一 培 训 , 一 方 法 . 测资 料 通 过妇 幼 保 健 统 监 信息 网络逐 级上报 。 每季度 1 。 次 1 . 3统计 学方法 将资料 输入计 算机 采用 F x r opo系 统建 立数据 库 .应 用 S S /C 及 E I 计分 析软 P SP + P5统 件进行 统计分 析。
5岁以下儿童死亡情况分析

《5岁以下儿童死亡情况分析》摘要:5岁儿童新生儿占婴儿比例/% 20056033(55.00)45(75.00)15(25.00)73.33 20067845(57.69)66(84.62)12(15.38)68.18 200710954(49.54)83(76.15)26(23.85)65.06 20084521(46.67)34(75.56)11(24.44)61.76 20096634(51.51)53(80.30)13(19.70)64.15,顺位及构成顺位(%)项目2005年2006年2007年2008年2009年早产低出生体质量1(16.67)3(17.95)2(33.03)2(17.78)3(15.15)先天性异常2(15.00)1(30.77)1(36.70)1(26.67)1(27.27)肺炎3(13.33)4(14.10)5(3.67)4(8.89)5(7.58),出生窒息5(5.00)5(17.95)4(6.42)3(15.56)4(10.60)3讨论毒素等作用[4]。
采用本方中药灌肠,独特的直肠给药方式,药物有效成分经直肠黏膜吸收,直接作用于病变部位,既能改善局部疼痛与炎症症状,又可通过活血化瘀作用的机化吸收,使增厚、增粗的附件组织粘连消退、包块缩小,故对盆腔炎有显著的疗效。
物理疗法能促进盆腔局部血液循环,改善组织营养状态,提高新陈代谢,以利炎症吸收和消退[5]。
本研究中采用超短波+超声波治疗盆腔炎3个月经周期,可明显缓解慢性盆腔痛,增加受孕机会。
因为超短波穿透能力强,具有消炎、杀菌作用;超声波具有软化包块、解除粘连、疏通输卵管的作用。
综上所述,中药灌肠+物理治疗是对PID治疗的有益补充,抗生素、中药灌肠加理疗综合治疗盆腔炎可能是PID治疗的更优选择。
[参考文献][1]丰有吉,沈铿,马丁,等.妇产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11[2]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分会感染协作组.中国盆腔炎症性疾病诊治指南[J].中华妇产科杂志,2008,43(7):556-558[3]刘朝辉,廖秦平.中国盆腔炎症性疾病诊治策略[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9:29[4]王浴生,邓文龙,薛春生.中药药理与应用[M].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118;536;730;972;982[5]高梁昌,聂怀利,刘培泉.综合物理因子疗法治疗输卵管炎性不孕症疗效观察[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06,28(5):346-347[收稿日期]2011-03-035岁以下儿童死亡情况分析顾安信(广西武鸣县人民医院,广西武鸣530100)[摘要]目的分析5a来武鸣县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原因,探讨干预措施。
5岁以下儿童死亡分析报告推荐

5岁以下儿童死亡分析报告推荐根据全球卫生组织(WHO)的数据显示,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是一个重要的公共卫生指标,也是衡量社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
为了进一步探讨该问题,本报告将从全球范围内分析儿童死亡的主要原因,并提出一些建议和推荐措施,以减少这一现象的发生。
一、全球5岁以下儿童死亡原因分析1. 新生儿问题:许多新生儿死亡都是可以避免的,如早产、低出生体重和感染等原因导致的死亡。
提高孕期保健和医疗资源的投入,加强婴儿保健和营养教育,是降低新生儿死亡率的关键。
2. 呼吸道感染:呼吸道感染是导致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主要病因之一。
预防呼吸道感染包括提高儿童免疫力和卫生习惯,以及普及疫苗接种等措施。
3. 腹泻病:腹泻病是一个全球性问题,尤其在发展中国家更加突出。
改善饮用水质量、加强卫生教育和改善卫生设施等是预防腹泻病的重要手段。
4. 疟疾:疟疾是由受到蚊子传播的病原体所引起的。
加强对蚊子的控制和疟疾防治措施,如广泛使用防蚊措施、普及疟疾预防知识等,可以有效减少疟疾导致的儿童死亡。
5. 非传染性疾病:随着医疗水平的提高,非传染性疾病在5岁以下儿童死亡中的比例逐渐增加。
防止儿童肥胖、促进健康饮食和生活方式以及加强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等,是预防非传染性疾病的重要措施。
二、推荐措施和建议1. 提高基本医疗服务:加强基层医疗机构的建设和运营,提供高质量的儿童保健服务,包括孕期保健、儿童疫苗接种、常见儿童疾病的治疗等。
2. 加强营养教育:改善儿童饮食结构,提高营养水平,预防儿童营养不良和相关疾病的发生。
3. 推广健康生活方式:教育家长和儿童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如定期洗手、正确使用卫生纸、保持室内空气清新等,以预防传染病的发生。
4. 加大投入和减少社会不平等:政府应加大资金投入,改善基础设施条件,为儿童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和医疗服务。
5. 加强合作与信息分享:国际社会应加强协作和信息分享,共同应对5岁以下儿童死亡问题。
通过分享成功经验和最佳实践,促进各国间的合作和学习。
5岁以下儿童死亡分析报告范文

5岁以下儿童死亡分析报告范文5岁以下儿童死亡分析报告范文XX年我旗5岁以下儿童死亡监测工作顺利完成。
现将XX年全旗5岁以下儿童死亡监测主要结果分析如下:一、监测对象和方法1.监测范围全旗5岁以下儿童死亡监测是以人群为基础的监测,监测范围为全旗二十一处乡镇。
2.监测对象5岁以下儿童死亡监测对象为监测地区常见户及居住一年以上的流动人口家庭户中全部0-4岁儿童作为监测对象。
3.资料收集资料来自全市妇幼保健机构上报的儿童死亡监测报表及死亡卡片。
4.质量控制XX年我所根据妇幼卫生年报和三项监测质量控制的工作要求,对我旗八仙筒、东明、青龙山的年报和“三项监测”工作进行了质量控制,无活产数漏报、5岁以下儿童死亡漏报0例。
5.统计分析根据5岁以下儿童死亡监测基础数据汇总得到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婴儿和新生儿死亡率。
5岁以下死亡儿童医疗保健服务指标根据实际死亡卡片进行计算。
二、结果(一)一般情况全旗监测地区活产数为4077,男、女分别为2130例和1947例。
五岁以下儿童死亡26例,婴儿死亡21例,新生儿死亡15例,1-4岁儿童死亡5例。
(二)5岁以下儿童年龄别死亡率1、新生儿死亡率XX年全旗新生儿死亡率为4.17‰,XX年全旗新生儿死亡率与2012年比较有明显下降。
2、婴儿死亡率XX年全旗婴儿死亡率为5.15‰,较2012年有小幅下降,下降了0.89‰,3、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XX年全旗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为6.38‰,较2012年有小幅下降,与2012年比较,下降了0.59%。
(三)5岁以下儿童主要疾病死因别死亡率即构成比XX年全旗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主要死因、先天性心脏病、早产、其它先天异常、意外死亡,出生窒息前五位死亡原因占总死亡的84.6%。
三、讨论与建议1、全旗儿童死亡率总体呈下降的趋势XX年,我旗新生儿、婴儿、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总体呈下降趋势。
反映出我旗近几年来通过加大卫生资源投入和建设力度、完善妇幼卫生服务网络、重视基层产科质量等各项措施,提高了农村地区的妇幼医疗保健服务能力,改善了农村地区的妇女儿童健康状况。
327例5岁以下儿童死亡原因分析

意外伤 害及迟发性 Vt 。 i 缺乏导致 的死亡是 属于可 K 以避 免的死亡 。本 组 中有 1 3例 因意外伤害死亡 , 中 7 其 例窒息死亡均为 1岁 以下婴 儿 , 车祸、 而 溺水 、 坠落死 亡 的均在 3岁 以上 , 因此对 于婴儿要预 防窒息 , 幼儿主要预 5 以下儿童死 亡主要发 生在 7d一1 婴儿 , 岁 岁 男孩 明显多于女孩。5 以下 儿童死亡 的 主要原 因仍是先 天 岁
20 0 8年 第 2 0卷 第 1 l期
2 0 V0 O 【 l 0 8. l I 1 2 _
例) 早产低体重儿 l ; 6例 ; 意外死亡 1 3例 ( 窒息 7例 、 溺 水 1 颅 脑外伤 5例) 余为其他原 因死亡 。 例、 ;
3 讨 论
重儿或危重新生儿存活 , 增加了脑瘫发 病机会 , 也是今后
致死亡 l 例( 1 4例 为迟 发性 维生 素 K 缺 乏 ) 恶性 肿瘤 ; 死亡 1 ( 4例 白血病 5 、 例 神经母 细胞瘤 3例、 其他肿瘤 6
严重先 天发育 畸形 直接 导致死 亡 8 ,1 9例 30例死亡 儿童中生前有 16 (o3% ) 5 例 5.2 患先天性发 育畸形 , 单一
-
儿 少 卫生
・
37 5 2 例 岁以下儿童死亡原因分析
胡湘英 ,陈丽琴 1上 海 市静安 区妇幼保 健所 ,上 海 204 ; . 海交通 大 学 附属儿 童 医院 ,上 海 204 ) (. 00 2 2 上 000
为了解 5岁 以下儿 童 的主要 死 亡原 因 , 出孕 产期 找 该资料 由静 安 区医疗机构 的死亡监测人员按照《 国
例 ( 37 % ) 表 12 。 4 .3 ( ,)
5岁以下儿童死亡监测结果分析

玩具 枪 是 近年 来 盛行 的儿 童 玩 具 , 别 是 春 节前 后 , 种 玩 特 此 具几 乎是儿 童 玩耍 的必 备 “ 器 ” 武 。然 而 , 由此 而造 成 的 跟 部外 伤 屡屡 发生 , 至成为 儿 童 眼部 外 伤 的第 一 “ 手 ” 甚 杀 。轻 则 经药 物 保 守治 疗 , 而好 转 或 痊 愈 , 则 住 院 手 术 而 获 得 部 分 视 力 , 为 甚 重 更 者, 造成 失 明 , 为终 生 遗 憾 。我 科 于 2 0 成 0 6年 1 至 2 1 年 4 2月 00 月供 收治 因玩具 枪 而造 成 的 眼外伤 5 例 , 8 分析 如 下 。 1 临床 资料
5 以下 儿 童死 亡 率 , 衡 量 国家 和地 区 社会 经 济 、 岁 是 医疗 卫 生 及妇 幼保健 水 平 的重要 指标 。 女儿 童 占我 国总人 口的三分 之 妇 二, 因此妇 女 儿 童健 康 可 谓 民族 兴 盛 的 基 础 , 幼卫 生水 平 的 提 妇 高 是社会 文 明进 步和卫 生 事 业 发展 的重要 标 志 , 妇 幼 保健 事 发展 业是 提 高人 民生 活水平 的重要 保 障 。加 强 妇 幼卫 生 工作 , 于提 对 高 全 民族 健康 素 质 ,促 进 经 济 发展 和 构 建 和 谐 社会 具 有 重 要 意 义 。分析 5 以下 儿童 的死 亡率 和 死 因变 化 规律 , 出有 针对 性 岁 提 的干 预措 施 , 效地 降 低 5 以下 儿 童 死 亡率 , 当前 妇 幼 保 健 有 岁 是 工 作 的重要 内容之 一 。现 将我 县 2 0 年 5岁 以下 儿 童死 亡监 测 09 进 行分 析 。 1 资料 与方 法 1 资料来 源 : 我 县 5 以 下儿 童 生命 监 测 规 范要 求 , 乡镇 . 1 根据 岁 各 卫 生 院对所有 监测 对 象均 要 在 “ 登记 册 ” 上登 记 , 每 季度 对儿 童 并 生 存情 况进 行 观察 登记 1 , 直监 测 到 不满 5 岁 。每 半年 将 次 一 周 0 4 童死 亡监 测报 表 及死 亡卡 上 报 县妇 幼保 健 院 ~儿 1 方法 : “ . 2 按 中国 5岁 以下 儿童 死 亡 监测 方 案 ” 的要求 , 据 各 乡 根 镇 卫 生 院上 报 的儿 童死 亡报 告 卡及 半 年 、 年 儿 童死 亡监 测 表进 全 行整 理 、 总 、 汇 分析 。
2001至201O年某市5岁以下儿童死亡原因分析

呈逐年下降趋势,早产和低 出生体质量、出生 窒息、意外窒息、肺炎、先天性心脏病为 5岁以下儿童主要死 因。死因顺位逐年 发生 变化,
出生 窒息 由 第一位 死 因逐 步降至 前 5 死 因之外 ,早 产和低 出生体质 量 、先 天性 心脏 病 的顺位逐 年 前移 。结论 降低 5岁 以下 儿童病死 率 , 位
明显低于双相气道正压通气组 ,C t s 明显高于双相 气道正压通 气组 ,提
( I),采用吸气末阻断法对系统静态顺应性 ( s)和气道阻力 PP Ct
(a R w)进行测定 。 1 统计 学分析 . 4
示V + V 与辅助. 控制通气组 、压力支持通气组均可 以根据 患者 实际吸气 需求调整供气 流量 ,减少患者 呼吸作用的 目的,顺应性较高 ,利于治 疗急性呼吸衰竭症状 。综上所述 ,V + V 与辅助 一 制通 气、压力 支持通 控 气模式治疗慢性 阻塞性肺疾病 急性 呼吸衰竭效果 较明显 ,值得 临床推
床荟萃 , 1 , () 7 —7 . 2 1 65: 63 9 0 2 3
机械通 气可 以为患者 改善气体交换 ,减少 慢阻肺 并急性 呼吸衰竭 患者的呼吸作功负荷 ,减少其 对于血流动力学 的干扰0】 。选择有效 的 合适 的机械通气方式 ,对于急性呼吸衰竭 患者 临床症状和提 高临床治 疗 效果 具有重要 的意义 。双相气道正压通 气是临床上较为 常用的通气 模 式 ,但是其恒定 的吸气流量 ,可能不 完全适用于患者 实际吸气量的 需 求 ,特别是对于一些 吸气努力性较强 的患者 ,可能引起患者 过度 , 造成呼 吸肌疲劳 。V + V 与辅助一 制通气的人机 协调性好,在压力控制 控 呼吸允 许强制呼 吸的吸气具有主动 的 自主呼吸 ,患者可 以 自主咳嗽 、 呼 吸,减少了镇静药 物的使用。V恒定保 障了 自主呼吸 的安 全性 ,避 t 免 了频 繁对吸气压力 的调整。吸气流速波 形属于减速波 ,气道 阻塞时
莫力达瓦旗5岁以下儿童死亡调查与分析

【 中图分 类号】R7 12 【 关键 词l 童监护 死亡原 因 流 行病学方 法 儿
为保证 5 岁以下 儿童死亡率报告得 准确 、 及时 , 们对 2 o 5 我 0O 岁以下儿童先天异 常 l 例 、 息9 、 7 窒 例 早产 6 、 例 肺炎与意外各 年全旗 2 个 乡 ( )5 以下儿童死亡 进行 了死 因复核 与分析 。 2 镇 岁 4 。 例 1对象和方法 2 4死 前 服务 利 用 情 况 死 亡 地 点 为 医 院 1 ,患 儿 家 3 . 9例 0 11 . 对象 ①对 全旗 2 0 年 1 1日至 1 月 3 00 月 2 1日出生儿童 例 , 中4 。 途 例 死前就 医者 、 院 2 例 ,门诊 8 , 住 9 例 未就 医 l 例 。 5 进 行 调 查 。②对 全 旗 2 0 年 1 1日至 1 月 3 日死 亡 的 5 以 下 00 月 2 1 岁 3讨论 儿 童 , 点 是 5 以 下 死 亡 没 有上 报 的 儿 童 进 行 调 查 。 重 岁 通 过本 次 调 查 , 现 出 5 以 下 儿 童 死 亡 率 较 19 年 下 降 了 体 岁 90 12 . 调查对 象的确定 ①户 口在调查地 区 , 包括 居住在调 查 9 5 ‰ , 19 年 有 所 回升 。 原 因 是 经 过 两 个 周 期 的项 目工 作 , .4 较 9 5 其 地区和在外地 工作的妊娠分 娩者。 ②户 口不在调 查地区而 居住在 提高了妇幼卫生的服务能力及服 务利用能力 , 中期有徘徊趋势 , 但 调查地区 1 以上者 。 年 说 明 工 作 中 存 在 着死 亡 漏 报 。因 此 , 们 要 继 续 加 强 三 网 监 测工 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4年5岁以下儿童死亡原因分析
【摘要】目的为了解我县5岁以下儿童死亡原因、特点与趋势,预防和减少儿童意外伤害的发生,保护儿童生命健康,提高儿童生命质量。
方法对2011年-2014年5岁以下儿童死亡报告卡进行整理分析。
结果2014年5岁以下儿童主要死因前五位依次为溺水17例,先天性心脏病13例,出生窒息6例,,意外窒息5例、其它消化系统疾病4例。
结论降低婴儿死亡率特别是新生儿的死亡率是降低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的关键,降低早产和低出生体重儿及先天畸形的发生率,提高新生儿窒息抢救水平,预防意外事故的发生科降低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
【关键词】5岁以下儿童监测镇死亡率死因干预措施
儿童死亡率是《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11-2020年)》的重要指标之一,也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文化、卫生状况和妇幼卫生工作质量、服务水平的主要指标。
通过对2011-2014年5岁以下儿童死亡报告卡的整理和分析,了解5岁以下儿童主要死亡原因,为进一步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降低儿童死亡率提供依据。
一、资料与方法
(一)资料
2011-2014年各医疗机构和乡镇上报的5岁以下儿童死亡报告卡,按“3+1”模式(当年前三个季度数据加上年度第四季度数
据)统计。
(二)方法
按照《5岁以下儿童死亡评审方案(试行)》的要求,对全县各医疗机构和乡镇进行监测。
在医疗机构死亡的5岁以下儿童,由医疗机构填写5岁以下儿童死亡报告卡,上报县妇幼保健院;非医疗机构死亡的5岁以下儿童,由所属镇防保站妇幼人员入户调查、核实,填写5岁以下儿童死亡报告卡,上报县妇幼保健院;同时镇防保站妇幼人员对辖区内所有5岁以下儿童死亡进行质
量控制,在质控中以查漏、补漏、防漏为重点,对质控出的5岁以下儿童死亡漏报,经核实后进行补报。
二、结果
(一)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及监测镇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
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2014年12.42‰;2013年为11.08‰;2012年为13.05‰;2011年为15.67‰。
监测镇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2014年14.45‰;2013年为13.69‰;2012年为12.13‰;2011年为17.97‰。
见图1、图2。
(二)2011--2014年全县5岁以下儿童死因分类及监测镇死因分类。
2011-2014年5岁以下儿童死亡共353例,其中溺水83例,先天性心脏病44例,早产、低出生体重36例,意外窒息31例,其它先天异常23例,肺炎23例,交通意外16例,出生窒息15例,白血病10例,其它意外10例,其它原因死亡共63例。
表12011-2014年5岁以下儿童死亡原因别死亡率(1/万)和构成比(%) 2011年 2012年 2013年 2014年死因分类死亡率构成比死亡率构成比死亡率构成比死亡率构成比
溺水33.48 22.32 28.25 21.65 28.42 25.64 31.98 25.76 早产、低出生体重24.1 16.07 9.42 7.22 12.79 11.54 3.76 3.03 意外窒息12.05 8.04 13.45 10.31 9.95 8.97 9.41 7.58 先天性心脏病10.71 7.14 18.83 14.43 12.79 11.54 24.45 19.69 出生窒息 5.36 3.57 1.35 1.03 5.68 5.13 11.29 9.09 其他先天异常13.39 8.93 12.11 9.28 5.68 5.13 0 0
肺炎8.03 5.36 13.45 10.31 4.26 3.85 5.64 4.55 其他意外9.37 6.25 1.35 1.03 1.42 1.28 1.88 1.52 交通意外 4.02 2.68 5.38 4.12 9.95 8.97 3.76 3.03 腹泻 2.68 1.79 0 0 0 0 1.88 1.52 白血病 4.02 2.68 2.69 2.06 4.26 3.85 3.76 3.03
2011-2014年监测镇5岁以下儿童死亡共77例,其中溺水19例,先天性心脏病5例,早产、低出生体重3例,其它先天异常3例,肺炎3例,其它原因死亡共44例。
表22011-2014年监测镇5岁以下儿童死亡原因别死亡率(1/万)和构成比(%) 2011年 2012年 2013年 2014年死因分类死亡率构成比死亡率构成比死亡率构成比死亡率构成比溺水38.31 22.22 28.55 23.53 50.47 36.84 20.64 14.29 肺炎0 0 0 0 14.42 10.53 10.32 7.14 早产、低出
12.77 7.41 0 0 7.21 5.26 0 0
生体重
先天异常0 0 21.41 17.65 0 0 0 0
先心病 6.39 3.7 7.14 5.88 7.21 5.26 20.64 14.29
(三)2011-2014年全县及监测镇5岁以下儿童死亡年龄段分布图5 2011年-2014年5岁以下儿童死亡年龄段分布图
三、结论
(一)根据2011-2014年5岁以下儿童死亡分析,我县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在 2011-2013年成逐年下降趋势,但在2014年有所上升,其原因为出生的活产数下降造成,实际儿童死亡数均较交往年明显减少。
(二)2011-2014年我县坚持每年针对产儿科医护人员进行产儿科适宜技术培训,并与《母婴保健技术服务资格证》
的考取相结合,针对孕产期高危、产时异常、新生儿窒息复苏等进行培训,从源头上降低我县新生儿死亡。
(三)通过2011-2014年的儿童死亡原因分析,我县新生儿死亡原因首位由过去的早产和低出生体重转变为出生窒息;婴儿死亡原因首位由过去的早产和低出生体重转变为先天性心脏病;5岁以下儿童死亡原因首位仍然是溺水。
四、预防措施
(一)加强围产期保健管理,提高新生儿救治技术。
首先必须加强围产期保健管理,积极开展孕产期保健宣传教育,如孕期营养、疾病预防等,结合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督促孕妇定期进行产前检查;加强对高危孕产妇的筛查及管理,积极治疗妊娠并发症和合并症,最大限度的减少早产和低出生体重儿及先天异常儿。
同时加强产儿科适宜技术培训,重点普及新生儿窒息复苏技术,产儿科医护人员必须熟练掌握新生儿窒息复苏技术,减少出生窒息,降低因新生儿疾病导致的死亡。
(二)加强出生缺陷三级预防,降低先天异常儿的出生。
加大预防出生缺陷宣传力度,提高并规范高危妊娠的筛查、转诊、管理,普及孕中期B超胎儿的畸形筛查、21-三体综合征筛查等,降低先天异常儿出生率。
(三)加强安全知识宣传,高度重视意外伤害。
积极开展安全知识宣传教育,提高家长与儿童的安全保护意识是预防儿童意外伤害与死亡的重要措施。
提高家长对儿童的监护意识与对危险源的监管能力,是避免5岁以下儿童发生意外伤害与死亡的重要防范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