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至2012年郑州市金水区5岁以下儿童死亡监测分析论文

合集下载

儿童死亡评审演讲稿

儿童死亡评审演讲稿

儿童死亡评审演讲稿1.为全面了解我市5岁以下儿童死亡情况,认真分析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原因,制订干预措施,降低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XX年11月30日我市召开“5岁以下儿童死亡评审会议”,会上,专家们对我市5岁以下儿童死亡进行了评审。

现将评审情况总结如下:一、评审现状XXX年我市五县两区产妇总数为XX,其中活产数为///人。

全市5岁以下儿童死亡人数///人,其中婴儿死亡数为///人,占总死亡人数的57.9%,新生儿死亡78人,占总死亡人数的33.5%,占婴儿死亡数的57.8%。

二、评审内容全市上报的5岁以下儿童死亡完整病例中抽取的7份病例,其中新生儿死亡病例4份,占总病例数的57%。

三、评审组织按照儿童死亡评审规范要求,新生儿死亡评审需妇产科、儿科、保健专家同时参加。

评审会议由濮阳市卫计委妇幼科科长///主持,评审委员会成员,///妇幼保健院副院长;///人民医院儿科主任医师;///人民医院妇产科主任医师;///人民医院妇产科主任医师;///医院儿科主任医师;///医院妇产科副主任医师;///院妇产科副主任医师;///医院儿科副主任医师;///医院儿科主任医师///产科主任医师;///产科副主任医师;///妇幼保健院儿科副主任医师;///妇幼保健院产科主任医师;///妇幼保健院产科主任医师;///妇幼保健院产科主任医师;///妇幼保健院妇科科主任医师;///妇幼保健院保健部副主任医师;///妇幼保健院儿科主任医师;///妇幼保健院ICU科副主任医师;///妇幼保健院儿科副主任医师。

三、评审目的1、进一步明确死因,特别是对县级讨论不能确定死因的死亡,做出最可能的死因诊断或推断。

2、根据新生儿死亡评审规范的要求,利用新生儿死亡影响因素分析表,从孕产妇/家属或母亲/养护人、医务人员、管理这三个方面的时间、认知、喂养、知识技能、动态监测、病例管理、沟通、药物供应、实验室检查、仪器设备等方面进行全面评审,确定每一例死亡是否可以避免,最后将评审意见填入新生儿死亡评审分析报告中,为进一步降低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提出关键性的指导意见。

5岁以下儿童死亡监测结果分析

5岁以下儿童死亡监测结果分析

玩具 枪 是 近年 来 盛行 的儿 童 玩 具 , 别 是 春 节前 后 , 种 玩 特 此 具几 乎是儿 童 玩耍 的必 备 “ 器 ” 武 。然 而 , 由此 而造 成 的 跟 部外 伤 屡屡 发生 , 至成为 儿 童 眼部 外 伤 的第 一 “ 手 ” 甚 杀 。轻 则 经药 物 保 守治 疗 , 而好 转 或 痊 愈 , 则 住 院 手 术 而 获 得 部 分 视 力 , 为 甚 重 更 者, 造成 失 明 , 为终 生 遗 憾 。我 科 于 2 0 成 0 6年 1 至 2 1 年 4 2月 00 月供 收治 因玩具 枪 而造 成 的 眼外伤 5 例 , 8 分析 如 下 。 1 临床 资料
5 以下 儿 童死 亡 率 , 衡 量 国家 和地 区 社会 经 济 、 岁 是 医疗 卫 生 及妇 幼保健 水 平 的重要 指标 。 女儿 童 占我 国总人 口的三分 之 妇 二, 因此妇 女 儿 童健 康 可 谓 民族 兴 盛 的 基 础 , 幼卫 生水 平 的 提 妇 高 是社会 文 明进 步和卫 生 事 业 发展 的重要 标 志 , 妇 幼 保健 事 发展 业是 提 高人 民生 活水平 的重要 保 障 。加 强 妇 幼卫 生 工作 , 于提 对 高 全 民族 健康 素 质 ,促 进 经 济 发展 和 构 建 和 谐 社会 具 有 重 要 意 义 。分析 5 以下 儿童 的死 亡率 和 死 因变 化 规律 , 出有 针对 性 岁 提 的干 预措 施 , 效地 降 低 5 以下 儿 童 死 亡率 , 当前 妇 幼 保 健 有 岁 是 工 作 的重要 内容之 一 。现 将我 县 2 0 年 5岁 以下 儿 童死 亡监 测 09 进 行分 析 。 1 资料 与方 法 1 资料来 源 : 我 县 5 以 下儿 童 生命 监 测 规 范要 求 , 乡镇 . 1 根据 岁 各 卫 生 院对所有 监测 对 象均 要 在 “ 登记 册 ” 上登 记 , 每 季度 对儿 童 并 生 存情 况进 行 观察 登记 1 , 直监 测 到 不满 5 岁 。每 半年 将 次 一 周 0 4 童死 亡监 测报 表 及死 亡卡 上 报 县妇 幼保 健 院 ~儿 1 方法 : “ . 2 按 中国 5岁 以下 儿童 死 亡 监测 方 案 ” 的要求 , 据 各 乡 根 镇 卫 生 院上 报 的儿 童死 亡报 告 卡及 半 年 、 年 儿 童死 亡监 测 表进 全 行整 理 、 总 、 汇 分析 。

5岁以下儿童死亡监测结果分析

5岁以下儿童死亡监测结果分析

5岁以下儿童死亡监测结果分析发表时间:2009-06-11T10:55:53.043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09年2月第4期供稿作者:黄秋野[导读] 5岁以下儿童死亡监测是一项群体性的工作,我市占地面积广,农村人群居住分散。

5岁以下儿童死亡监测结果分析黄秋野 (辽宁省铁岭市妇幼保健院辽宁铁岭 112000 ) 【中图分类号】R726.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5085(2009)04-0084-02 5岁以下儿童死亡监测是一项群体性的工作,我市占地面积广,农村人群居住分散。

为使监测上报工作准确,我院对基层专业人员定期进行儿童死亡专业方面的培训,将全市的儿童死亡漏报率降至最低。

现将2008年全市5岁以下儿童死亡监测情况报告如下:1 对象和方法1.1 对象 2008年全市监测区婴儿、新生儿、5岁以下儿童死亡情况。

1.2 方法是07年四季度和08年前三季度,每季度报告一次儿童死亡报告卡及0—4岁儿童死亡监测报表。

基层妇幼工作人员采用走访,座谈等多种形式定期深入各医院、急诊科、儿科病房、产科、新生儿室等地核对死亡名单,查询医院原始记录和各种登记,准确记录儿童死亡病例并查找儿童死亡漏报情况,还要注意死胎、死产和活产的区别。

2 监测内容和结果2.1 全年各监测区总计活产数是9460人,0岁死亡75人,死亡率是7.93‰;其中新生儿死亡46人,死亡率4.86‰;1--4岁儿童死亡21人,死亡率是2.22‰;0--4岁儿童死亡96人,死亡率是10.15‰。

2.2 5岁以下儿童死亡原因构成比。

见表1 2.3 5岁以下儿童死亡保健服务指标。

见表2 2.4 5岁以下儿童死前就医情况。

见表3表1 2008年5岁以下儿童死亡原因构成比死因死因顺位2008年死亡例数构成比顺位2008年死亡例数构成比1.先天性心脏病 15 15.6 15.意外窒息 22.12.出生窒息 11 11.5 16.血液及造血器官 2 2.13.早产或低出生体重 9 9.4 17.其他 2 2.14.其它先天异常 8 8.3 18.放弃喂养 2 2.15.肺炎 8 8.3 19.麻疹 1 1.06.颅内出血 6 6.3 20.结核 1 1.07.交通意外 5 5.2 21.白血病 1 1.08.其它神经系统疾病 3 3.1 22.腹泻 1 1.09.其它消化系统疾病 3 3.1 23.意外中毒 1 1.010.意外跌落 3 3.1 24.其它意外 1 1.011.其它肿瘤 2 2.1 25.循环系统疾病 1 1.012.神经管畸形 2 2.1 26泌尿系统疾病 1 1.013.新生儿硬肿症 2 2.1 27.诊断不明 1 1.014.其它新生儿病 2 2.1合计 96 100 表2 2008年5岁以下儿童保健服务指标保健服死亡地点死前治疗死亡诊断级别死因诊断依据务指标医院途中家中住院门诊未就医省市县区乡街村所未诊尸检临床推断人数 50 7 39 60 21 15 38 40 5 7 6 0 93 3百分比52.1 73 40.6 62.5 21.9 15.6 39.6 41.7 5.2 7.3 6.3 0 96.6 3.1表3 2008年5岁以下儿童死前就医情况年份城市农村2008 住院门诊未治住院门诊未治死亡数 % 死亡数 % 死亡数% 死亡数% 死亡数 % 死亡数 %合计 10 71.43 3 21.43 1 7.14 50 60.98 18 21.95 14 17.07 ------------------------------------------------------------------------------------------------------------------------------------------------------------------------------------------------------------------------------------------------------------------------------------------------------------------------------------------------------------------------------------------------------------------------------------------------------------------------------------------------------------------------------------------------------------------------------------------------------------------------------------------------------------------------------------------------------------------------------------------------ 2.5 5岁以下儿童死亡地点分布。

2011-2013年郑州市新生儿死亡因素分析

2011-2013年郑州市新生儿死亡因素分析

2011-2013年郑州市新生儿死亡因素分析作者:武晓雯杨晓红来源:《中国卫生产业》 2015年第1期武晓雯杨晓红郑州市妇幼保健院,河南郑州 450052[摘要] 目的进一步探索新生儿死亡原因及影响因素,并提出相应的干预措施。

方法对2011年10月1日—2013年9月30日,郑州市八区六县(市)的新生儿死亡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

结果新生儿死亡率近几年进入了一个平台期,农村死亡率高于城市,但仍呈稳步下降趋势。

结论降低新生儿死亡是降低婴儿及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关键。

[关键词] 新生儿死亡;死因;分析;干预措施[中图分类号] R722.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5654(2015)01(a)-0178-03[作者简介] 武晓雯(1982-),女,河南郑州人,本科(学士),住院医师,从事全市5岁以下儿童死亡监测工作。

为掌握郑州市新生儿死亡的主要原因及新生儿死亡的动态变化趋势,同时为降低新生儿死亡率提供科学依据,现对郑州市2011年10月1日—2013年9月30日新生儿死亡资料整理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依据郑州市八区六县(市)上报的2011—2013年348776活产数和同期851例死亡的新生儿数。

采用卫生部下发的儿童死亡报告卡,利用县、乡、村三级网络逐级上报制度,由专人负责核查及信息统计上报,并每年进行2次市、区县、乡级质量控制。

1.2方法按照国务院关于印发中国妇女发展纲要和中国儿童发展纲要的通知[国发(2011)24号文要求,根据国际疾病分类(ICD10)对死因诊断和死因分类进行评价。

1.3统计方法该文统计收集了2011—2013年郑州市5岁以下儿童死亡数据,全部数据采用Excel 2003完成录入工作,手工统计数据进行分析,将数据按照新生儿、婴儿、5岁以下3个阶段进行分类,并对每个阶段细分为城市、农村,分析死亡率及其变化,并按照年龄构成、死因构成、地点及死亡前诊疗进行详细的分类数据综合对比分析,计数资料用率表示。

我市5岁以下儿童意外死亡9年监测分析及干预

我市5岁以下儿童意外死亡9年监测分析及干预

我市5岁以下儿童意外死亡9年监测分析及干预
叶胜娟;张爱香
【期刊名称】《基层医学论坛》
【年(卷),期】2007(011)014
【摘要】目的掌握渭南市5岁以下儿童意外死亡的现状和特点,探讨干预措施.方法对1997年~2005年我市5岁以下儿童死亡监测中意外死亡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997年~2005年我市5岁以下儿童意外死亡率为361.41/10万,意外死亡由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第五位死因上升到第四位,并且是1岁~4岁儿童的第一位死因.6种意外死亡中,意外窒息多见于婴儿组;意外中毒、交通意外多见于1岁~4岁组,5岁以下儿童组意外死因中意外窒息为第一位死因,意外中毒为第二位死因,交通意外为第三位死因.结论意外死亡作为儿童期可避免的死亡指标,应提高防范意识,采取综合措施,最大限度降低儿童因意外导致的死亡.
【总页数】303页(P657-959)
【作者】叶胜娟;张爱香
【作者单位】渭南市妇幼保健院,陕西,渭南,714000;渭南市妇幼保健院,陕西,渭南,714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1
【相关文献】
1.荣县2003~2007年5岁以下儿童意外死亡原因分析及干预措施探讨
2.125例5岁以下儿童意外死亡分析及干预对策
3.贵州省部分地区1995~2004年5岁以下儿童意外死亡状况分析及干预措施探讨
4.荣县2003~2007年5岁以下儿童意外死亡原因分析及干预措施探讨
5.我市5岁以下儿童意外死亡9年监测分析及干预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伤害监测系统05岁儿童伤害病例特征分析

伤害监测系统05岁儿童伤害病例特征分析

病例特征分析2023-11-09•引言•伤害监测系统介绍•05岁儿童伤害病例特征分析•伤害监测系统在儿童伤害病例中的应用•结论和建议目录01引言伤害是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也是导致儿童伤残和长期健康问题的主要原因。

了解儿童伤害病例的特征对于预防和控制伤害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研究背景和意义研究目的通过对伤害监测系统中0-5岁儿童伤害病例的数据进行分析,了解儿童伤害病例的特征,为预防和控制伤害提供参考。

研究方法利用伤害监测系统的数据,对0-5岁儿童伤害病例进行统计和分析,包括伤害类型、性别差异、季节性分布、地区分布等。

研究目的和方法02伤害监测系统介绍定义伤害监测系统是一种用于收集、整理、分析和报告伤害数据的系统,旨在了解伤害发生的原因、类型、发生率、死亡率等特征,从而为预防和控制伤害提供科学依据。

重要性伤害监测系统对于预防和控制伤害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伤害数据的分析和了解,可以制定更加有效的预防措施,减少伤害的发生率和死亡率,提高公众健康水平。

伤害监测系统的定义和重要性历史伤害监测系统的发展可以追溯到20世纪80年代,当时一些发达国家开始建立伤害监测系统,以了解和预防交通事故和其他类型的伤害。

随着时间的推移,伤害监测系统逐渐发展成为一种全球性的公共卫生监测工具。

发展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公共卫生领域的不断发展,伤害监测系统也在不断发展和完善。

现代的伤害监测系统不仅包括传统的数据收集和分析方法,还结合了新技术和大数据分析方法,以提供更加准确和及时的数据和信息。

分类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伤害监测系统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型。

例如,根据监测范围和目的,可以将其分为全国性、地区性和医院性监测系统;根据数据来源,可以将其分为被动监测系统和主动监测系统。

要点一要点二应用伤害监测系统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如交通事故、意外伤害、自杀、疾病等。

通过对这些数据的监测和分析,可以为政府决策、公共卫生研究、预防和控制措施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郑州市儿童医院2004~2006年死亡儿童病因分析

郑州市儿童医院2004~2006年死亡儿童病因分析

郑州市儿童医院2004~2006年死亡儿童病因分析
吴文乾
【期刊名称】《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年(卷),期】2007(022)015
【摘要】目的了解郑州市2004~2006年患儿的死亡现状,探索有效干预措施.方
法对2004~2006年郑州市儿童医院死亡患儿进行回顾性分析,运用SPSS 12.0软件进行统计处理.结果死亡212例中,新生儿期为38.2%,婴儿期为44.3%,幼儿期为11.3%,学龄前期为4.7%,学龄期为1.0%.新生儿前3位死因依次为窒息、先天异常、早产;婴儿前3位死因依次为先天异常、肺炎、意外伤害;幼儿前3位死因依次为先天异常、意外伤害、肺炎;学龄前期儿童死亡前3位死因依次为意外伤害、先天异常、恶性肿瘤;学龄期儿童死因为心脏疾患.外科死亡患儿多为严重先天异常.结论
降低医院患儿死亡主要在于控制新生儿和婴儿死亡,应重点加强新生儿和婴儿疾病
防治,提高院前急救和院内危重病抢救技术.
【总页数】2页(P1191-1192)
【作者】吴文乾
【作者单位】郑州市儿童医院,郑州,450053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29
【相关文献】
1.黑河2004~2006年度0~4岁儿童死亡分析 [J], 孔繁香;李华;惠西茜;车琳
2.南通市2004~2006年儿童死亡原因分析 [J], 糜跃萍;黄建萍
3.江西省儿童医院2004~2006年1~4月份疾病病种分类分析 [J], 宫佳红;李小韵;李挺军
4.郑州市2000~2004年5岁以下儿童死亡趋势分析 [J], 周秀萍; 崔玲; 崔豫琳
5.2006年郑州市5岁以下儿童死亡监测分析 [J], 周萌泥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2010—2012年郑州市5岁以下儿童死亡原因分析

2010—2012年郑州市5岁以下儿童死亡原因分析

2 0 . 7 0 %; 5岁 以下 儿 童 死 亡 原 因顺 位 为 早 产 和 低 出生 体 重 、 出生窒息 、 先天性 心脏病 、 意 外窒息 、 肺炎 、 其 他 先 天 异
常、 交通意外 、 诊断不 明, 构 成 比分 别 为 1 5 . 6 3 %、 1 1 . 4 7 %、 8 . 8 1 %、 8 . 5 7 %、 6 . 8 8 %、 6 . 8 8 %、 5 . 3 1 %、 4 . 8 3 % 。结 论
华, 徐
佶. 休 闲体育 与社会 体育 辨析 [ J ] . 体 育 文 化 导
适 当 引导体 育 消 费 。⑤ 培 训 各 层 次 的体 育 指 导 员 , 均衡 地 分 配于社 会 , 以满足 社会 群众 的体 育需 求 。
刊, 2 0 1 3 , 3 1 ( 5 ): 3 9 .
5岁 以下 儿 童死 亡率 是衡 量 一 个 国家 和地 区 的 文 化经 济 、 医疗 保健 水 平 的重要 指标 之 一 , 降低 5岁
例, 总例数 为 3 3 6 0 1 8例 , 其 中死亡 例数 1 6 5 7例 。 1 . 2 研 究 方 法 依 据 《 中 国 5岁 以 下 儿 童 死 亡 监
郑 州市 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 2 0 1 0—2 0 1 2年呈逐年下 降趋势 , 但新生 儿死亡 率所 占比重仍 然较 大 , 早产 和低 出生体
重 及 出 生 窒 息 是 导 致 死 亡 的 最 主 要 原 因 之 一 。加 强 围 产 期 健 康 宣 教 及 产 前 检 查 , 提 高分娩质 量 , 减 少 出 生 缺 陷机 率 对 降 低 5岁 以 下 儿 童 死 亡 发 生具 有 重 要 意 义 。 [ 关 键 词 ] 5岁 以下 儿 童 死 亡 ; 原 因分析 ; 对 策 [ 中 图分 类 号 ] R 1 7 4 [ 文献标识码 】 B [ 文章编号 ] 1 0 0 8— 9 2 7 6 ( 2 0 1 3 ) 0 6— 0 7 1 5— 0 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0年至2012年郑州市金水区5岁以下儿童死亡监测分析【摘要】目的了解2010年至2012年郑州市金水区5岁以下儿童死亡情况及主要死因。

方法对金水区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和构成比,对死亡原因构成及死亡地点和年龄分布情况进行分析。

结果金水区城区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与乡镇有显著性差异,乡镇高于城区,5岁以下儿童死亡中早产低体重、出生窒息是死亡的重要成因,途中死亡和发弃治疗的比例偏高,应提高5岁以下儿童监护人对儿童的危险因素的防范意识和应急应变能力,新生儿死亡占46.5%为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重点人群,提示在降低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的工作中加强全区产科及围产期保健门诊的业务技能,提高围产期保健质量,加强高危孕产妇的管理,要加强nicu和儿科抢救设备的更新及不断提高医务人员的医疗技术水平,全面提高婴幼儿的救治成功率,从而降低我区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发生率。

【关键词】 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
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是反应儿童健康状况的一项重要指标,是卫生行政部分进行妇幼卫生管理和制定相关政策的重要依据。

同时,5岁以下儿童病死亡率直接反映了0-4岁儿童生存状况,还是儿童营养、预防接种、当地医疗水平的反映。

为准确掌握我区5岁以下儿童死亡情况及相关因素,进一步制定干预措施,不断提高儿科及新生儿科救治水平。

现将我区2010年至2012年219例5岁以下儿童死亡情况分析如下。

1 对象和方法
1.1 监测对象监测对象为2010——2012年金水区本地户口及居住一年以上流动人口中全部孕满28周,娩出后有心跳、呼吸、脐带搏动、随意肌缩动四项生命体征之一而后死亡的5岁以下儿童。

1.2 资料收集辖区17家省、市、区、乡级5岁以下儿童监测医院的专职监测人员按上报流程,将每季度统计的活产数和填写《郑州市五岁以下儿童死亡报告卡》上报至金水区妇幼保健所,区保健所对上述数据汇总和分类统计。

1.3 质量控制建立辖区5岁以下儿童监测控制制度,每半年一次对监测医院活产数进行核对,对五岁以下儿童死亡进行漏报调查,并组织专家对每例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诊断、治疗情况进行评审。

1.4 统计分析采用spss13.0进行统计分析,计算城乡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和构成比,对死亡原因构成进行排序,对城乡五岁以下儿童死亡进行卡方检验,检验标准α=0.05,对五岁以下儿童的死亡地点和年龄分布情况进行分析。

2 结果
2.1 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全区三年活产数共计52507例,5岁以下儿童死亡219例,死亡率为4.17%,呈逐年下降趋势,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城乡比较:全区三年城市5岁以下儿童死亡137例,死亡率为
3.48%,乡村5岁以下儿童死亡82例,死亡率为6.24%,具体情况见表1。

3 讨论
3.1 全区三年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为
4.17,显著低于【十二五河南省妇女儿童发展纲要】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8.69%的目标要求,并呈逐年下降趋势,三年死亡率较为平稳无波动,证明我区在基层妇幼保健网络建设和儿童系统化管理工作取得良好成效。

3.2 统计数据显示城区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为3.48%,乡镇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为6.24%,两者有显著性差异,乡镇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高于城区,乡镇5岁以下儿童死亡仍为我区预防和控制死亡率的重点。

从死亡地点分析,资料显示随着城镇化水平的提高我区的就医转诊条件明显改善,危重儿童的抢救和治疗基本上都能在省市级医疗机构进行。

但在途中死亡和发弃治疗的比例占到23.7%,说明提高5岁以下儿童监护人对儿童的危险因素的防范意识和应急应变能力尤为重要,应在社区广泛开展儿童保健和疾病预防及应急知识的健康教育。

3.3 全区三年5岁以下儿童死亡数据统计显示新生儿死亡占
46.5%仍为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重点人群,新生儿中的早产低体重、出生窒息是死亡的重要成因,提示在降低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的工作中加强全区产科及围产期保健门诊的业务技能,提高围产期保健质量,加强高危孕产妇的管理,加强围产期保健相关知识的健康教育,增强高危孕产妇的自我保健意识,从而减少危重新生儿的发生。

同时各助产机构应选择更有效的助产技术、提高新生儿窒息复苏的抢救水平,以降低新生儿死亡的发生。

资料显示肺炎和先心是造成婴儿死亡的重要原因,提示预防重症肺炎的发生和做好产前诊断服
务是降低婴儿死亡的重点工作,我们一方面要加强生殖健康教育、遗传咨询和产前诊断防止先天畸形的发生,另一方面加强计划免疫和提倡肺炎疫苗的接种以降低先心和重症肺炎的发生,更重要的是加强nicu和儿科抢救设备的更新及不断提高医务人员的医疗技术水平,全面提高婴幼儿的救治成功率,从而进一步降低我区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发生率。

参考文献
[1] 钟新艳.2000——2005年太原市5岁以下儿童死亡情况分析[j].中国健康教育,2007,23(3):214-215.
[2] 黄炎,吴勇.长沙市2000——2006年5岁以下儿童死亡情况分析[j].医学临床研究,2008,25(6):1091-1092.
[3] 刘静.南京市5岁以下儿童死亡情况分析及预防措施[j].现代预防医学,2008,35(20):3956-3957.
[4] 杨惠兰.常州市钟楼区5岁以下儿童死亡情况分析[j].现代预防医学,2007,34(15):2891-2892.
[5] 杨东梅,王敏,王静竹.吉林省2005年5岁以下儿童监测结果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07,22(6):781-782.
[6] 朱艳霞.2004年广州市花都区5岁以下儿童死亡情况分析[j].中国病案,2006,7(8):42.
[7] 杨琳琳,张永,徐耀东,等.广州市流动人口儿童保健现况抽样调查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04,19(1):82.
[8] 刘玲.儿童期意外伤害及预防[j].医学与社会,2001,14(2):
3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