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 溢流重力坝

合集下载

重力坝的消能方式

重力坝的消能方式

重力坝的消能方式1. 引言重力坝是一种常见的大型水利工程结构,用于控制河流的水流和积水。

在大坝上方堆积的水压力对坝体产生巨大的压力,因此需要采取措施来减轻这种压力对坝体结构的影响。

消能是指将水流动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量或通过其他方式来减小水流冲击和侵蚀。

本文将详细介绍重力坝常见的消能方式,包括溢流坝、低能量消耗泄流、引导墩、护脚墩以及特殊材料等。

同时还将讨论每种方式的原理、优缺点以及适用条件。

2. 溢流坝溢流坝是最常见也是最简单有效的重力坝消能方式之一。

当洪峰过境时,溢流坝会通过设计好的泄洪孔或溢洪道将多余的水流引导到下游。

这样可以避免过多的水压对重力坝造成损害。

溢流坝原理:当洪峰超过了重力坝设计容量时,多余的水位将超过溢洪堰顶部高度,水流将通过溢洪堰流出。

优点: - 简单可靠,易于维护和操作。

- 适用于各种大小的重力坝。

缺点: - 需要足够的空间来建设溢洪堰,这可能会导致土地利用问题。

- 溢流过程中会产生较大的水力冲击,可能对下游环境造成影响。

适用条件: - 需要考虑下游环境对水流冲击的容忍度。

- 坝址上下游地形条件适宜。

3. 低能量消耗泄流低能量消耗泄流是一种通过设计合理的泄水结构来消耗水流动能的方式。

与溢流坝相比,低能量消耗泄流可以减小水流冲击和侵蚀。

低能量消耗泄流原理:通过合理设计泄水结构的形状和尺寸,使得水从高位向低位转化时动能损失较大,从而减小冲击力和侵蚀。

优点: - 减小了水力冲击和侵蚀对重力坝造成的影响。

- 可以更好地控制泄洪过程。

缺点: - 设计和建设较为复杂,需要考虑水流过程的各种因素。

- 需要对泄水结构进行定期维护和检查。

适用条件: - 对水力冲击和侵蚀要求较高的重力坝。

- 有足够的技术和经济条件来设计和建设低能量消耗泄流。

4. 引导墩引导墩是一种通过引导水流流向来减小冲击力的结构。

它通常位于重力坝下游,可以将水流引导到更安全的位置,从而减小对重力坝本身的冲击。

水工建筑物必考知识点精华版

水工建筑物必考知识点精华版

1、溢流重力坝:既要满足稳定和强度要求,又要满足水利条件要求。

孔口尺寸,溢流堰形态,以及效能方式溢流坝的溢流面组成部分,各部分的形态的确定为满足泄水的要求,其实用剖面是将坝体下游斜面修改成溢流面溢流坝面由顶部曲线段、中间直线段、下游反弧段组成顶部曲线段的形状对泄流能力和流态有很大的影响。

对于坝顶溢流式孔口,工程中常采用WES 曲线下部反射弧要求沿程压力分布均匀,不产生负压和不致引起有害的脉动,通常采用圆弧曲线,反射半径R=(6~10)h ,h 为校核洪水位闸门全开时反弧处的水深。

中间直线段与顶部曲线段和下部反弧段相切,其坡度由重力坝基本剖面决定溢流坝实用剖面是将溢流面曲线与坝体基本剖面拟合修改而成。

2、重力坝抗滑稳定分析抗剪强度公式:()∑∑-=P U W f K s∑W --作用于滑动面以上的力在铅直方向投影的代数和∑P --作用于滑动面以上的力在水平方向投影的代数和U ——作用在滑动面上的扬压力;(1分)f ——滑动面上的抗剪摩擦系数;(1分)K----按抗剪强度公式计算的抗滑稳定安全系数抗剪断公式:()∑∑'+-'=P AC U W f K s ''s K ——抗滑稳定安全系数;(1分)∑W ——滑动面以上的总铅直力;(1分) ∑P ——滑动面以上的总水平力;(1分) U ——作用在滑动面上的扬压力;(1分)f '——抗剪断摩擦系数;(1分)c'——抗剪断凝聚力。

(1分)提高抗滑稳定性的工程措施:将坝的迎水面做成倾斜或折坡行,利用坝面上的水重来增加坝体的抗滑稳定;将坝基面开挖成倾向上游的斜面,借以增加抗滑力提高稳定性;利用地形地质特点,在坝踵或坝趾设置深入基岩的齿墙,用以增加抗力提高稳定性;采用有效的防渗排水或抽水措施,降低扬压力;利用预加应力提高抗滑稳定性3、拱效应:心墙坝由于心墙设在坝体中部,施工时就要求心墙与坝体大体同步上升,因而两者相互干扰大,影响施工进度。

重力坝

重力坝

挡水坝重力坝的剖面设计§3-4溢流重力坝的剖面设计泄水重力坝既时挡水建筑物,又是泄水建筑物一、溢流重力坝的泄水方式:1. 坝顶溢流2. 坝深泄水孔泄水溢流重力坝的作用:承担泄水、放水、排砂、放空水库和施工导流等任务二、设计要求:1. 满足稳定和强度要求外;2. 还需要按实际要求确定:位置选择、泄水方式的组合、泄量分配、3. 堰顶和泄水孔口高程与位置三、溢流重力坝(一)溢流重力坝的工作特点1、足够尺寸,良好体形、较大m;2、水流平顺、不产生振动或、负压,不免空蚀、空穴;3、不产生严重的冲刷;4、主流在河床部位,不产生折冲水流5、有控制灵活的下泄设备(二)孔口设计1、设计步骤:2、选定泄水方式,拟定泄水布置方案和若干剖面;3、初定孔口尺寸,按规定进行洪水标准的调洪演算,确定防洪库容、设计和校核水位以及相应的下泄流量;4、估算淹没损失以及枢纽造价,进行综合比较,确定最优方案。

(三)溢流坝的体形设计1曲线的组成:2曲线的设计要求:顶部曲线堰顶溢流曲线下游段:WES曲线:n=1.85;克奥曲线:给定坐标值和施工非常方便。

上游段:三圆弧曲线:给定方程的曲线:大孔口泄流设有胸墙下游段:φ一般取0.96,定型设计水头Hd=(0.75~0.95HMAX上游段同前。

反弧段:中间直线段3剖面设计(四)设计具体步骤:1. 洪水标准2. 孔口型式:开敞溢流式:大孔口溢流式:3. 孔口尺寸:溢流孔口尺寸与堰型、堰顶高程和单宽流量q等有关,由水力计算确定;初拟时,溢流堰净宽,设溢流孔每孔净宽为b,孔数为n个,令闸墩厚度为d,则溢流坝前缘总宽度。

4. 计算公式:堰流:孔流:5. 泄洪要求四、闸门和启闭机闸门类型:类型位置及作用启闭特点闸门类型工作闸门堰顶;调节下泄流量启闭力大、动水中启闭;平面闸门弧形闸门事故闸门紧急运用时动水中启闭;平面闸门检修闸门短期挡水,检修设备启闭力小、静水中启闭;平面闸门、浮箱闸门、叠梁闸门平面闸门弧形闸门的比较:平面闸门:结构简单、闸墩受力条件好,各孔口可以共用一个活动式启闭机;缺点:启闭力大,闸墩厚弧形闸门:启闭力小,闸墩薄;无门槽,水流平顺;缺点:闸墩长,受力条件差,。

泄水重力坝

泄水重力坝

堰面曲线方程如下: 堰面曲线方程如下:
n x n = KH 定型设计水头, 式中:Hd—定型设计水头,按堰顶最大 定型设计水头 作用水头Hmax 75%~95%计算 作用水头Hmax 的75%~95%计算
上传于世界工厂下载频道 本书由vince上传于世界工厂下载频道
对于设有胸墙溢流堰 的堰面曲线: 的堰面曲线:
2.反弧段 反弧段 溢流坝下游反弧段的作 用是使溢流坝面下泄的水流 平顺地与下游消能设施相衔 接。
上传于世界工厂下载频道 本书由vince上传于世界工厂下载频道
3.直线段 直线段
中间的直线段与坝顶曲线 和下部反弧段相切, 和下部反弧段相切,坡度一般 与非溢流坝段的下游坡相同。 与非溢流坝段的下游坡相同。 具体应由稳定和强度分析及剖 面设计确定。 面设计确定。
上传于世界工厂下载频道 本书由vince上传于世界工厂下载频道
7.横缝的布置 横缝的布置
①缝设在闸墩中间 ②缝设在溢流孔跨中
上传于世界工厂下载频道 本书由vince上传于世界工厂下载频道
溢流曲线和剖面设计 1.溢流面曲线 溢流面曲线 溢流面曲线由顶部曲线 段、中间直线段和下部反弧 段三部分组成。 段三部分组成。
上传于世界工厂下载频道 本书由vince上传于世界工厂下载频道
Q= C εσsL m
3/ 2 2gH0
当采用大孔口泄洪时, 当采用大孔口泄洪时,可用下式 计算出堰顶水头H0 Q = µA 2gH0 k
上传于世界工厂下载频道 本书由vince上传于世界工厂下载频道
5.闸门的类型与作用 5.闸门的类型与作用 闸门的类型与 水工闸门按其功用可 分为工作闸门、 分为工作闸门、事故闸门 和检修闸门。 和检修闸门。
2.确定溢流坝的下 确定溢流坝的下 泄流量 Q = QZ -αQ0 α

溢流重力坝的设计工程说明

溢流重力坝的设计工程说明

溢流重力坝的设计工程说明溢流重力坝是一种常见的水利工程结构,用于调节和控制河流的水位。

它通过溢流坝顶的溢洪道将多余的水流引导到下游,以防止洪水泛滥,并保护下游地区免受洪水的侵袭。

以下是对溢流重力坝设计工程的详细说明。

1. 引言溢流重力坝是一种基于重力原理的大型水利工程结构,主要用于调节河流的水位,防止洪水泛滥,并保护下游地区免受洪灾侵袭。

其设计工程需要考虑多个因素,包括地质条件、河道特征、设计洪水等。

2. 工程背景在进行溢流重力坝设计之前,需要对工程背景进行详细了解。

这包括研究河道的地质条件、附近地区的人口密度、经济活动等因素。

还需了解历史上可能发生过的洪灾情况,以便确定合适的设计标准和安全系数。

3. 水文学分析在进行溢流重力坝设计之前,需要进行详细的水文学分析。

这包括研究河流的径流量、洪峰流量、洪水历时等参数。

通过分析这些数据,可以确定设计洪水的大小,以便确定溢流重力坝的尺寸和容量。

4. 地质勘察地质勘察是溢流重力坝设计中至关重要的一步。

通过对工程区域进行地质勘察,可以了解地下水位、土壤类型、岩石层位等信息。

这些信息对于选择合适的坝址和确定抗滑稳定性非常重要。

5. 坝址选择根据地质勘察结果和水文学分析数据,可以进行坝址选择。

合适的坝址应具备以下特点:地势相对平缓,土壤稳定性好,附近无大规模开采活动等。

还需要考虑施工便利性和工程造价等因素。

6. 结构设计溢流重力坝通常由混凝土或砌体构成。

在进行结构设计时,需要考虑到坝体的自重和水压力对结构的影响。

根据设计洪水和河道特征,确定坝顶宽度、坡度、防渗措施等参数。

7. 溢洪道设计溢流重力坝的溢洪道是将多余的水流引导到下游的关键部分。

在进行溢洪道设计时,需要考虑洪水流量、坝顶高程、溢洪能力等因素。

通常情况下,溢洪道采用自由溢流或控制性溢流方式。

8. 坝基处理坝基处理是确保溢流重力坝稳定性的重要措施之一。

通过对坝基进行处理,可以提高坝体与地基之间的摩擦力,增加整个结构的稳定性。

溢流重力坝坝基防渗处理讲义

溢流重力坝坝基防渗处理讲义
23
● 消能工的设计原则
尽量使下泄水流的大部分动能消耗在水流内部的紊动 中,以及水流与空气的摩擦上;
不产生危及坝体安全的河床或岸坡的局部冲刷; 下泄水流平稳,不影响枢纽中其他建筑物的正常运行; 结构简单,工作可靠; 工程量小,造价低。
● 消能方式:
底流消能、挑流消能、面流消能和消力戽消能等。
11
单宽流量q确定以后,溢流孔净宽B (不包括闸墩厚 度)为:
B=
(m)
装有闸门的溢流坝,用闸墩将溢流段分隔为若干个 等宽的孔。设孔口总数为n,孔口宽度b=B/n,d 为闸墩厚度,则溢流前缘总宽度B1为:
B1=nb+(n-1)d (m)
12
开敞式溢流坝下泄流量
当采用开敞式溢流坝泄流时, 下泄流量Q溢
特点:消力戽是以模型试验为基础研究成功的一种消能方式。 它是利用一个较大的反弧半径和挑角形成的戽斗、在一定 尾水深度的作用下,使从溢流坝下游的高速水流在戽斗内 产生激烈的表面旋滚,并使出戽的高速水股在底部及尾水 中均产生旋滚,以达到较好的消能效果。30年首先在美 国大重力坝中采用,我国安康采用。
优点:工程量较消力池小, 冲刷坑比挑流式浅,不存在 雾化问题; 缺点:下游水面波动大,易 冲刷岸坡,不利航运,戽面 磨损率高,增大了维修费用 。
在溢流坝段位置确定以后,应合理选择泄 水方式,并根据洪水标准和运用要求确定孔口 尺寸。
4
孔口设计
孔口设计涉及因素:
洪水设计标准、下游防洪要求、库水位雍高有无限 制、是否利用洪水预报、过水方式以及枢纽地形、地质 条件等。
设计步骤:
选定泄水方式,拟定若干种泄水布置方案。初步确 定空口高程、尺寸,按工程等级相应的洪水设计标准进 行洪水调节演算。求出各方案的防洪库容,设计和校核 洪水位及相应的下泄洪量等。然后估算淹没损失和枢纽 造价,进行技术经济比较,选出最优方案。

溢流重力坝

溢流重力坝
地基处理的措施,包括开挖与清理、固结灌浆、破 碎或软弱夹层的专门处理,断层防渗帷幕灌浆、钻孔 排水等。(本工程采用固结灌浆)
由于我们的能力有限,以上设计 部分不免会有许多不足或者错误之处,
如有发现,恳请给我们批评指出, 我们会进一步进行更正。
非常谢谢 徐晶老师、宋东辉老师 在设计过程中细心的指导!
溢流重力坝的消能方式采用挑流消能
挑流鼻坎示意图
溢流坝基本剖面设计
型幂曲线
坝顶细部结构布置
1-启闭机房;2-路灯;3-栏杆;4-人行道;5-公路;6-主闸门;7-检修闸门
重力坝的材料及构造
重力坝的材料
重力坝的建筑材料主要是混凝土。对于水工混凝 土,除强度外还应按其所处的部位和工作条件,在抗
渗、抗冻、抗冲刷、抗侵蚀、低热,抗裂性能方面提 出不同的要求。
分区的厚度一般不得小于2~3米,以便浇筑。
重力坝的材料及构造
坝体对各区混凝土性能的要求如图所示
坝体排水
为减小渗水对坝体的不利影响,在靠近上游面处布
设排水管。距上游面要求小于坝前水深的1/10 ~ 1/12,使渗透坡降在允许范围内。管距2~3m。管 径15 ~ 25cm,太小易堵塞。
排水管与廊道连接多采用直通式,且多在上游侧 (使廊道干燥)。
非溢流重力坝剖面设计设计原则1满足稳定和强度要求2工程量少3便于施工4运用方便5溢流重力坝要求既能挡水又能通过坝顶溢流设计内容1孔口设计2溢流面曲线和剖面设计3消能工的型式与设计溢流坝由顶部溢流面曲线段中间直线段和下部反弧段组成1顶部溢流段
重力坝的荷载及组合
重力坝
作用于重力坝的主要荷载有: ①自重; ②静水压力; ③扬压力; ④水自重; ⑤泥沙压力; ⑥浪压力; ⑦地震力;
水工混凝土除要求有足够的强度以外,还有一定

(完整word版)重力坝

(完整word版)重力坝

第4章溢流坝坝体设计一、泄水方式的选择溢流重力坝既要挡水又要泄水,不仅要满足稳定和强度要求,还要满足泄水要求。

因此需要有足够的孔口尺寸、较好体型的堰型,以满足泄水的要求;且使水流平顺,不产生空蚀破坏。

重力坝的泄水主要方式有开敞式和孔口式溢流,开敞溢流式的堰除了有较好的调节性能外,还便于设计和施工,同时这种形式的堰在我国应用广泛,有很多的工程实践经验。

故本设计采用开敞溢流式孔口形式,堰顶设置门.二、溢流坝剖面拟定溢流曲线由顶部曲线段、中间直线段和底部反弧段三部分组成。

设计要求:(1)有较高的流量系数,泄流能力大;(2)水流平顺,不产生不利的负压和空蚀破坏;(3)体形简单,造价低,便于施工.本设计采用的溢流坝的基本剖面为三角形.其上游面为直线面,即取上游的坡率为n=0,溢流面由顶部的曲线、中间的直线、底部的反弧三部分组成。

1、定型设计水头的确定:①初步估算H,可假定。

由于收缩系数与上游作用水头有关,则可先假设侧收缩系数,求出H,在核算侧收缩系数值。

因堰顶高程和水头未知,先按自由出流计算,则取,然后再校核。

由题意知Q=32800,取m=0。

502,设=0。

90,则==14。

9m②计算实际水头H。

查图和表得边墩形状系数为0。

7,闸墩形状系数为0.45,因1,=10.2=0。

91用求得的近似值代入上式重新计算=14.82m,则所求的值不变,这说明以上所求的=14。

82m已知上游河道宽为1000m,上游设计水位为225.7m,河床高程为153.5m,近似按矩形断面计算上游过水断面面积=1000=72200=0.45m/s则堰的设计水头=14。

81m2、堰顶高程堰顶高程=上游设计水位=225。

7153。

5=210.89m下游堰高=210。

89153.5=57.39m,=3.872。

0,下游水面比堰顶低,0.15,满足自由出流条件,以上按自由出流计算的结果是正确的。

即=14.82m,=14。

81m,堰顶高程为210。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下游折冲水流及其防止
发生原因: 开启部分泄水孔,下游水流不能迅速在平面上扩散,在主流 两侧容易形成回流,主流受到压缩,使水流单宽流量增加, 流速在长距离内不能降低,引起河床冲刷。如两侧回流强度 不同,水位不同,还可将主流压向一侧,形成折冲水流。 危害: (1)冲刷河床和河岸; (2)影响航运; (3)电站尾水形成回流,抬高尾水,损失电能(落差减小)采取 防止措施: ①布置上,尽量使溢流坝下游水流与原河床主流位置方向一 致; ②运用管理,闸门均可开启,或对称开启; ③布置导流墙
设有胸墙的溢流面曲线
上述两种堰面曲线是根据定 型设计水头确定的.当宣泄 校核洪水时,堰面出现负压 值应不超过3—6m水柱高。
x2 y 4 2 H d
3.中间直线段 中间直线段与坝顶曲线和下部反弧段相切,坡度与 非溢流坝的下游坝坡相同。 4、溢流坝下游反弧段 下部反弧段是使沿溢流坝面下泄的高速水流平 顺地转向的工程设施,要求沿程压力分布均匀,不 产生负压和不致引起有害的脉动压力。通常采用圆 弧曲线,其反弧段半径应视下游消能设施而定。
Q=Qs-aQo
2、单宽流量的确定
单宽流量的大小是溢流重力坝设计中一个很重要的控制 性指标。单宽流量一经选定,就可以初步确定溢流坝段的 净宽和堰顶高程。单宽流量愈大,下泄水流的动能愈集中, 消能问题就愈突出,下游局部冲刷会愈严重,但溢流前缘短, 对枢纽布置有利。因此,一个经济而又安全的单宽流量, 必须综合地质条件、下游河道水深、枢纽布置和消能工设 计多种因素,通过技术经济比较后选定。 工程实证明对于软弱岩石常取q=20~50m3/(s·m); 中等坚硬的岩石取q=50~100 m3/(s·m);特别坚硬的岩 石q=100~150 m3/(s·m);地质条件好、堰面铺铸石防冲、 下游尾水较深和消能效果好的工程,可以选取更大的单宽 流量。近年来,随着消能技术的进步,选用的单宽流量也 不断增大。在我国已建成的大坝中,龚嘴的单宽流量达 254.2m3/(s·m),目前正在建设中的安康水电站单宽流量 达282.7m3/(s·m)。而委内瑞拉的古里坝其单宽流量已突 破了300m3/(s·m)的界限。
消能方式 底流消能、挑流消能、面流消能和消力戽消能等。 2.底流消能 底流消能是在坝下设置消力池,消力坎或综合式消力池 和其它辅助消能设施,促使下泄水流在限定的范围内产生水 跃。主要通过水流内部的旋滚、摩擦、掺气和撞击达到消 能的目的,以减轻对下游河床的冲刷。底流消能工作可靠, 但工程量较大,多用于低水头、大流量的溢流重力坝。 3、挑流消能 挑流消能原理:利用溢流坝下游反弧段的鼻坎,将下泄高 速水流挑射抛向空中,抛射水流在掺入大量空气时消耗部 分能量,而后落到距坝较远的下游河床水垫中产生强烈的 漩滚,并冲刷河床形成冲坑,随着冲坑逐渐加深,大量能量 消耗在水流漩滚的摩擦之中,冲坑也逐渐趋于稳定。该消 能方式优点:简单、经济、工期短;缺点:尾水活动比 较大,雾化大,影响电站工作。鼻坎挑流消能一般适用 于基岩比较坚固的中、高溢流重力坝。
一 溢流坝的剖面
溢流重力坝既能挡水又能通过坝顶溢流。因此, 坝体设计除要稳定和强度计算与非溢流坝相同外, 还涉及到泄流的孔口尺寸、溢流堰形态用断面是将 三角形上部和坝体下游 斜面做成溢流面,且溢 流面外形应具有较大的 流量系数,使泄流顺畅, 坝面不发生空蚀。
5、消力戽
适用:尾水深、变幅小、无航运要求,下游河岸有一定抗冲 能力。 特点:消力戽是以模型试验为基础研究成功的一种消能的方 式,它是利用一个较大的反弧半径和挑角形成的戽斗、 在一定尾水深度的作用下,使从溢流坝下游的高速水 流在戽斗内产生激烈的表面旋滚,并使出戽的高速水 股在底部及尾水中均产生旋滚,以达到较好的消能效 果。30年首先在美国大苦力坝中采用,我国安康采用。 优点:工程量较消力池小,冲刷坑比挑流式浅,不存在雾化 问题; 缺点:下游水面波动大,易冲刷岸坡,不利航运,戽面磨损 率高,增大了维修费用。
差动式挑流鼻坎
优点:设置高低坎,射流挑离鼻坎时上下分散,加剧了挑射水舌在空 气中的掺气和碰撞,,加大空中耗能,减小入水的单位面积上 的能量,下游波动也小些,可提高消能效果,减小冲刷坑深度 。 型式:矩形和梯形齿坎; 缺点:但冲刷坑最深点距坝底较近,鼻坎上流态复杂,特别在高速水 流作用下易于空蚀。矩形侧壁易产生较大负压;梯形施工复杂。
溢流坝的堰面曲线
溢流坝由顶部溢流 面曲线段、中间直 线段和下部反弧段 组成 。
1-顶部溢流段; 2-直线段; 3-反弧段; 4-基本剖面 5-薄壁堰; 6-薄壁堰溢流水舌
1.顶部曲线段 (1)为控制流量的关键部位。 (2) 规范规定: 溢流坝段的堰面曲线,当采用开敞式溢流孔时可采用幂 曲线;当设有胸墙时,可采用孔口泄流的抛物线。。 溢流坝顶曲线的形状对泄流能力及流态影响很大。当采用坝顶溢流 孔口时,其坝顶溢流面曲线常采用非真空剖面曲线。采用较广泛的非真 空剖面曲线有克-奥曲线和幂曲线(或称WES曲线)两种。
弧形闸门
平面闸门 检修闸门 浮箱闸门 叠 梁 活动式:门机
2.启闭机
固定式:卷扬式启闭机
(二)闸墩、工作桥和交通桥 闸墩用来分孔,承受闸门传来的水压力,支承 工作桥和交通桥
2.闸墩厚度
闸墩厚度与闸门形式有关。采用平面闸门时需设闸 门槽,工作闸门槽深0· 5~2· om,宽1~4m,门槽处的闸 墩厚度不得小于1~1.5m,以保证有足够的强度。弧形 闸门闸墩的最小厚度为1.5~2.0m。如果是缝墩,墩厚 要增加o.5~1.0m。由于闸墩较薄,需要配置受力 钢 筋和温度钢筋。
3、溢流坝段的总长度 (1)单宽流量q确定以后,溢流前缘总宽度L L= Q溢/ q (m) 装有闸门的溢流坝,用闸墩将溢流段分隔为若干个等 宽的孔。设孔口总数为n,孔口宽度b=L/n,d为 闸墩厚度,则溢流前缘总宽度L0为: L0 =n×b+(n-1)d (m)
三、溢流坝的结构布置
(一)闸门和启闭机 工作闸门 1.闸门 事故闸门 平面闸门
3.闸墩的长度和高度 闸墩的长度和高度,应满足布置闸门、工作桥、交通桥 和启闭机械的要求 。 4.边墩和导墙 溢流坝两侧设边墩也称边墙,一方面起闸墩的作用, 同时也起分隔溢流段和非溢流段的作用。
四、溢流坝的下游消能措施
通过溢流坝下泄的水流具有很大的动能,常高达几百万 甚至3000万kW,如此巨大的能量,若不妥善进行处理,势 必导致下游河床被严重冲刷,甚至造成岸坡坍塌和大坝 失事。 1.消能工的设计原则 (1)尽量使下泄水流的大部分动能消耗在水流内部的 紊动中,以及水流与空气的摩擦上; (2)不产生危及坝体安全的河床或岸坡的局部冲刷; (3)下泄水流平稳,不影响枢纽中其他建筑物的正常运 行; (4)结构简单,工作可靠; (5)工程量小,造价低。
二、孔口尺寸的拟定
溢流坝孔口尺寸拟定包括过水前缘总宽度,堰顶高程, 孔口数目、尺寸等其中孔口拟定和布置涉及因素许多 如:洪水设计标准、下游防洪要求、库水位雍高有无 限制、是否利用洪水预报、过水方式以及枢纽地形、 地质条件等。 1.下泄流量的确定 溢流孔口尺寸主要取决于通过溢流孔口的下泄洪水流 量Q,根据设计和校核情况下的洪水来量,经调洪演算 确定下泄洪水流量Q,再减去泄水孔和其它建筑物下 泄流量之和Qo
第五节 溢流重力坝
溢流重力坝的工作特点
溢流重力坝既能挡水又能通过坝顶溢流,又是泄水建 筑物,它主要承担泄洪保坝、输水供水、排沙、放空水 库、施工导流等任务。溢流坝除具有非溢流坝相同的工 作条件外,同时又要满足泄洪要求,因此,坝体设计除 要满足稳定和强度要求外,还要满足下列要求: 1、要有足够的泄水能力(孔口尺寸、孔口体形、流量 系数) 2、除了满足强度稳定条件外,还要满足泄洪要求(要 尽量减小高速水流带来的问题:负压、振动;下游流态 平瞬,减小局部冲刷;控制水流设备)
设计要求:
1.有足够的孔口尺寸、良好的孔口体形和泄水时具有较高 的流量系数。 2.使水流平顺地流过坝体,不产生不利的负压和振动,避 免发生空蚀现象。 3.保证下游河床不产生危及坝体安全的局部冲刷 4.溢流坝段在枢纽中的位置,应使下游流态平顺,不产生 折冲水流,不影响枢纽中其他建筑物的正常运行。 5.有灵活控制水流下泄的设备,如闸门、启闭机等。
4、面流式消能
适用于中小型工程,水头低,下游水深大且变幅小。 消能特点:利用鼻坎将主流挑至水面,在鼻坎附近表面主流与 河床之间形成逆向旋滚。使高速水流与河床隔开,避免对坝趾 附近河床的冲刷,主流在水面逐渐扩散消能,反向旋滚也可消 除一部分能量。 优点:面流消能不需设护坦和其他加固措施 缺点:高速水流在表面、伴有强烈的波浪、绵延数里,影响电站 运行及下游通航,易冲刷两岸
(1)鼻坎挑流消能设计 包括:选择合适的鼻坎型式、鼻坎高程,挑射角度、 反弧半径、鼻坎构造和尺寸、计算挑射距离和最大冲 坑深度。挑流形成的冲坑应保证不影响坝体及其它建 筑物的安全。 (2)常用的挑流鼻坎型式 连续式、差动式、窄缝式和扭曲式等
连续式鼻坎
优点:构造简单,易于施工,射程远,水流平顺,很 少产生空蚀,水流雾化较轻。 缺点:掺气作用较差。适用于尾水较深,基岩较为均一、坚 硬及溢流前沿较长的泄水建筑物。 鼻坎高程:一般高出下游最高水位1~2m,现有低鼻坎挑流低 于下游最高水位,如浸窝。 鼻坎挑射角一般θ=20~35°,深水河θ=15~20°。(在45 °以内,角 度愈大,挑射距离愈远,但入水角度也大,冲刷坑也愈深),R 过小时,水流转向不平顺;过大时,鼻坎向下游延伸太长,增 大工程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