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溢流重力坝设计知识

合集下载

第一节 非溢流重力坝

第一节 非溢流重力坝

α<90°, 在上游面可能出现拉应力。
一般α=90°, 上游1:0~1:0.2, 下游1:0.6~1:0.8 B=(0.7~0.9)H。
四川水利职业技术学院 水工教研室
第一章 岩基上的重力坝
四、非溢流重力坝的剖面设计 (二)实用剖面 坝顶宽度及构造
第一节 非溢流重力坝
1、应根据设备布置运行,检修,施工和交通等需要确定,并满足抗
行稳定计算和应力分析; (3)优化剖面设计,得出满足设计原则条件下的经济剖面; (4)进行构造设计和地基处理。
四川水利职业技术学院
水工教研室
第一章 岩基上的重力坝
四、非溢流重力坝的剖面设计 (一)基本剖面
第一节 非溢流重力坝
1、概念:在水压力、自重和扬压力等主要荷载作用下,满足稳 定,强度要求并使工程量的最小三角形断面。 2、基本要求(特点) α>90°, 在库空情况下,在下游回产生拉应力,不便施工。
二、重力坝的类型
4、按坝体结构分:
第一节 非溢流重力坝
实体重力坝、宽缝重力坝、空腹重力坝
四川水利职业技术学院
水工教研室
第一章 岩基上的重力坝
二、重力坝的类型
第一节 非溢流重力坝
5、按坝顶是否过水分:溢流重力坝、非溢流重力坝
溢流坝段 非溢流坝段
四川水利职业技术学院
水工教研室
第一章 岩基上的重力坝
三、重力坝的设计内容
②利用坝体自重在水平截面上产生的压应力来抵消由于水压力所引
起的拉应力,以满足强度要求。
四川水利职业技术学院
水工教研室
第一章 岩基上的重力坝
一、工作原理及特点
第一节 非溢流重力坝
2、特点——优点
(1)结构作用明确,设计方法简便 (2)泄洪和施工导流比较容易解决 (3)结构简单,施工方便,安全可靠 (4)对地形、地质条件适应性强

重力坝——§5非溢流坝剖面设计

重力坝——§5非溢流坝剖面设计

◎三、实用剖面
考虑到施工、交通、运行管理、承担其他荷载要求 ,重力坝实用剖面:坝顶应有足够宽度,坝顶高程 在库静水位以上应有一定波浪超高
• 1、坝顶宽度
一般取b为坝高的8%-10%,即b=(8-10)%H,且 b≥2m
当有交通要求or布置启闭机轨道时,应满足之。
◎三、实用剖面
• 2、坝顶高程
坝顶or放浪墙顶高程按下列二情况计算取大者: ▽坝顶1=▽设计洪水+Δh设计 ▽坝顶2=▽校核洪水+Δh校核 超高:Δh=h+h0+hc h——波浪超高,h0——波浪中心线在水面以上超高 hc——安全超高,根据坝级别差表1-11. 设墙时,坝顶不得低于最高洪水位,强顶不得低于
第二章 重力坝
◎.
• §1 概述 • §2重力坝荷载及其组合 • §3重力坝抗滑稳定分析 • §4重力坝应力分析 • §5非溢流坝剖面设计 • §6溢流坝设计 • §7重力坝坝身泄水孔 • §8重力坝材料与构造 • §9重力坝地基处理 • §10其他型式重力坝
§5 非溢流坝的剖面设计
◎一、设计原则、步骤
是工程中常用形式 上游起坡点高度一般在距坝底1/3-2/3坝高处。
◎三、实用剖面
3)上游面倾斜,起坡点设在基本剖面顶点
可更多利用水重增加坝体稳定,但不利于布置泄水管 孔进口设备
适用于基岩面f、c值较低情况。
◎四、坝顶构造
• 1、一般坝顶构造
坝顶上游设置与坝体连为一体的钢筋砼放浪墙,墙 高约1.2m,厚0.4-0.6m,与坝体有相同横缝,内设 止水。坝顶下游侧边石or栏杆。
设计原则: 满足稳定、强度要求、,并工程量最少 、运用方便、外形简单、便于施工。
设计要求:承受所有荷载条件下,满足上述要求 设计步骤:

授课题目:第二章 重力坝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非溢流坝的剖面...

授课题目:第二章 重力坝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非溢流坝的剖面...

授课题目:第二章重力坝第一节概述第二节非溢流坝的剖面设计教学目的:掌握重力坝的特点、重力坝的分类、非溢流坝剖面设计的基本原则、基本剖面及实用剖面。

教学重点:重力坝的特点、重力坝的分类。

非溢流坝基本剖面及实用剖面。

教学难点:非溢流坝剖面设计的基本原则、基本剖面及实用剖面。

教学过程:组织教学:师生问好,清查人数。

复习提问:什么是水利枢纽?水利工程管理的内容是什么?导入新课:重力坝是主要依靠坝体自重所产生的抗滑力来满足稳定要求的挡水建筑物。

在世界坝工史上是最古老,也是采用最多的坝型之一。

非溢流坝剖面形式、尺寸的确定,将影响到荷载的计算、稳定和应力分析,因此,非溢流坝剖面的设计以及其它相关结构的布置,是重力坝设计的关键步骤。

讲授新课:第一节概述混凝土重力坝示意图一、世界上最高的重力坝我国已建的重力坝:刘家峡148m,新安江105m,三门峡106m,丹江口110m,丰满、潘家口等,其中,高坝有20余座。

其中三峡混凝土重力坝和龙滩碾压混凝土重力坝分别高达175米和216.5米。

重力坝坝轴线一般为直线,垂直坝轴线方向设横缝,将坝体分成若干个独立工作的坝段,以免因坝基发生不均匀沉陷和温度变化而引起坝体开裂。

为了防止漏水,在缝内设多道止水。

垂直坝轴线的横剖面基本上是呈三角形的,结构受力形式为固接于坝基上的悬臂梁。

坝基要求布置防渗排水设施。

二、重力坝的特点(一)优点:1、工作安全,运行可靠。

重力坝剖面尺寸大,坝内应力较小,筑坝材料强度较高,耐久性好。

因此,抵抗洪水漫顶、渗漏、侵蚀、地震和战争等破坏的能力都比较强。

据统计,在各种坝型中,重力坝失事率相对较低。

2、对地形、地质条件适应性强。

任何形状的河谷都可以修建重力坝。

对地质条件要求相对较低,一般修建在岩基上,当坝高不大时,也可修建在土基上。

3、泄洪方便,导流容易。

可采用坝顶溢流,也可在坝内设泄水孔,不需设置溢洪道和泄水隧洞,枢纽布置紧凑。

在施工期可以利用坝体导流,不需另设导流隧洞。

非溢流重力坝设计

非溢流重力坝设计

第三章 非溢流重力坝设计3.1基本剖面设计3.1.1剖面设计原则重力坝的设计断面应由基本荷载组合控制,并以特殊荷载组合复合。

设计断面要满足强度和强度要求。

非溢流坝剖面设计的基本原则是:①满足稳定和强度要求,保证大坝安全;②工程量最小;③优选体形,运用方便;④便于施工,避免出现不利的应力状态。

3.1.2基本剖面拟定图3.1重力坝的基本剖面是指坝的基本剖面是指在自重、静水压力(水位与坝顶齐平)和扬压力三项主要荷载作用下,满足稳定和强度要求,并使工程量最小的三角形剖面,如图3.1。

在已知坝高H 、水压力P 、抗剪强度参数f 、c 和扬压力U 的条件下,根据抗滑稳定和强度要求,可以求的工程量最小的三角形剖面尺寸。

3.1.3实用剖面的拟定一、坝顶高程的拟定坝顶高程应高于校核洪水位,坝顶上游防浪墙顶高程应高于波浪顶高程。

坝顶高程由静水位+相应情况下的风浪涌高和安全超高定出。

即∇=静+h ∆式中:h ∆=l z c h h h ++。

式中:l h ----为波浪高度;z h ----为波浪中心线超出静水位的高度;c h ----为安全超高。

1、超高值h ∆的计算(1)基本公式坝顶应高于校核洪水位,坝顶上游防浪墙顶高程应高于波浪顶高程,h ∆可由式计算,应选择三者中防浪墙较高者作为选定高程。

c z h h h h ++=∆%1 (2.1)式中h ∆—防浪墙顶与设计洪水位或校核洪水位的高差m ;%1h —累计频率为1%的波浪高度m ;z h —波浪中心线至设计洪水位或校和洪水位的高差m ;c h ——安全超高 ;c h 的取值,根据下表3.1表3.1故本设计坝的级别为2级,所以设计安全超高为0.5m ,校核安全超高为0.4m 。

对于h l%和h z 的计算采用官厅公式计算:3/14/500166.0D V h l =,0.810.4()c L h = 22l z h H h cth L Lππ= 式中: 0V ----计算风速,m/s, 在计算%1h 和z h 时,设计洪水位和校核洪水位采用不同的计算风速值。

第一节 非溢流重力坝

第一节 非溢流重力坝

(3)约束条件:求一组Xi→V(x)→最小
(4)选择求解方法:应用非线性规划问题求解法求解
四川水利职业技术学院 水工教研室
四川水利职业技术学院
水工教研室
第一章 岩基上的重力坝
四、非溢流重力坝的剖面设计 (三)优化设计(了解)
第一节 非溢流重力坝

1、概念:在全部可行方案中,利用数学手段,按设计者预定的 要求,从中选择出一个最优方案。 2、内容 (1)设计变量:n、m、H、顶宽B、上、下游起坡点高度等。 其中:H、B→预定参数;n、m、yn,ym…… 设计变量 (2)目标函数:坝体体积:V(x)
震,特大洪水时抢护等要求。
2、常态砼坝坝顶最小宽度 3m ,碾压砼坝为 5m 。一般可采用B= (8%~10%)H,有交通要求时,按交通规定确定。
3、当有较大的冰压力或漂浮物撞击时,还应满足强度要求。
4、坝顶路面应具有横向坡度,并设置相应的排水系统。 5、有交通要求时,两侧宜设人行道,且高出路面 20~30cm。
四川水利职业技术学院
水工教研室
第一章 岩基上的重力坝
三、重力坝的设计内容
第一节 非溢流重力坝
5)构造设计。根据施工和运行要求,确定坝体细部构造,包括廊 道、排水、分缝、止水等。
6)地基处理。地基的开挖、防渗(帷幕灌浆)、排水、断层、破
碎带的处理等。 7)溢流重力坝和泄水孔的孔口设计。堰顶高程、孔口尺寸、体型、 消能防冲设计等。 8)监测设计。包括坝体内部和外部的观测设计,制定大坝的运行、 维护和监测条例。
四川水利职业技术学院
水工教研室
第一章 岩基上的重力坝
四、非溢流重力坝的剖面设计
第一节 非溢流重力坝
任务:重力坝剖面设计的任务是在满足稳定和强度要求

水工建筑物重力坝设计计算书

水工建筑物重力坝设计计算书

一、非溢流坝设计(一)、初步拟定坝型的轮廓尺寸(1)坝顶高程的确定①校核洪水位情况下:波浪高度2h l=0.0166V5/4D1/3=0.0166×185/4×41/3=0.98m波浪长度2L l=10.4×(2h l)0.8=10.4×0.980.8=10.23m波浪中心线到静水面的高度h0=π(2h l)2/ 2L l=3.14×0.982/10.23=0.30m安全超高按Ⅲ级建筑物取值h c=0.3m=2h l+ h0+ h c=0.98+0.30+0.3=1.58m 坝顶高出水库静水位的高度△h校②设计洪水位情况下:波浪高度2h l=0.0166(1.5V)5/4D1/3=0.0166×(1.5×18)5/4×41/3=1.62m波浪长度2L l=10.4×(2h l)0.8=10.4×1.620.8=15.3m波浪中心线到静水面的高度h0=π(2h l)2/ 2L l=3.14×1.622/15.3=0.54m安全超高按Ⅲ级建筑物取值h c=0.4m=2h l+ h0+ h c=1.62+0.54+0.4=2.56m 坝顶高出水库静水位的高度△h设③两种情况下的坝顶高程分别如下:校核洪水位时:225.3+1.58=226.9m设计洪水位时:224.0+2.56=226.56m坝顶高程选两种情况最大值226.9 m,可按227.00m设计,则坝高227.00-174.5=52.5m。

(2)坝顶宽度的确定本工程按人行行道要求并设置有发电进水口,布置闸门设备,应适当加宽以满足闸门设备的布置,运行和工作交通要求,故取8米。

(3)坝坡的确定考虑到利用部分水重增加稳定,根据工程经验,上游坡采用1:0.2,下游坡按坝底宽度约为坝高的0.7~0.9倍,挡水坝段和厂房坝段均采用1:0.7。

(4)上下游折坡点高程的确定理论分析和工程实验证明,混凝土重力坝上游面可做成折坡,折坡点一般位于1/3~2/3坝高处,以便利用上游坝面水重增加坝体的稳定。

非溢流坝面设计

非溢流坝面设计

第一节非溢流坝剖面设计
非溢流坝段的基本断面呈三角形,其顶点宜在坝顶附近,基本断面上部设坝顶结构。

已知非溢流坝采用实体重力坝,基本剖面为上游坝坡采用1:0,下游坝坡采用1:0.6-1:0.8,坝顶宽度为坝高的8%-10%,且>3m,而坝高为157.2-68=89.2m,考虑通车情况取坝顶宽度为8m
坝底宽度计算采用公式(5)
(5)
式中T —坝底宽度
H —为坝高
—坝体混泥土容重取23.5KN/m3
—水的容重取10 KN/m3
β—坝上游面为铅垂面取0
a—扬压力折减系数取0.35
则由公式(5)计算可得下游坝底宽度为63.07m;
校核坝底宽度是否满足下游坝坡1:0.6-1:0.8的要求
H/(T-坝顶宽度)=1.57 满足要求
校核设计的剖面是否满足抗滑稳定安全不考虑动水压力和地震荷载
由书公式2—1,单位长度坝面自重=65436.7KN注:此式中H为校核洪水位156.3m;即A=(156.3-68)*0.5*63.07=2784.54m3;
单位长度静水总压力=36722.45KN注:此式的H用设计洪水位153.7m;
淤沙压力=3861.00KN
式中A为坝体面积,计算后得2859.60 m3
淤泥的浮重度取9KN/m3
挡水建筑物前泥沙的淤积高度取97.6m-68m=29.6m
淤泥的内摩擦角取1.2°
扬压力
=10382.63KN
浪压力
=39.76KN
校核代入公式(6)
带入以上数据得K=1.12 >1.10 满足要求。

《重力坝设计中的非溢流坝段剖面设计870字》

《重力坝设计中的非溢流坝段剖面设计870字》

重力坝设计中的非溢流坝段剖面设计1. 坝顶高程坝顶标高应高于检查洪水位。

上游坝顶标高应高于防波堤顶标高。

波浪墙顶与设计洪水位或洪水水位之间的高度差可以根据以下公式计算:∆h =h 1%+hz+hc(4-1)式中:h1%为累计频率为1%时的波浪高度,m;hz为波浪中心线高于静水位的高度,对于山区水库,波浪要素按官厅公式计算如下:hl=0.0166V05/4D1/3(4-2)L=10.4hl0.8(4-3)hz =(πhl2/L)cth(2πH/L)(4-4)H为坝前水深,m;hc为为安全加高。

V0——计算风速,m/s,正常蓄水位和校核洪水位时宜用相应洪水期多年平均最大风速的1.5~2.0倍。

校核洪水位四宜用相应洪水期的多年平均风速,m/s;D——吹程。

风区长度1.2km;L——波长,m表4.1 安全加高表本工程hc取0.5根据计算得出坝顶标高(或坝顶对波峰的高度),选取较大的值。

坝顶高程=设计洪水位+Δh坝顶高程=校核洪水位+Δh表4.2 坝顶高程计算成果表经过比较可以得到坝顶或防浪墙顶高程为294.307m,故最大坝高为:294.307~240=54.307m2. 坝顶宽度为了应用和施工,波峰需要一定的宽度。

坝顶宽度一般为8%~10%,不小于3米。

同时,为了满足需求的设备布局、操作、运输和设施,通过分析选择九龙滩水电站坝顶宽度6米的计算,外加3米(共9米宽)。

3. 坝面坡度坝址的岩体基本相同。

岩石基底相对完整,坚硬,f和c相对较大。

在上游坝面水的帮助下,大坝保持稳定,上游坝坡的坡度为直线,上游坡度系数n为0,m为0.75。

上游坝坡采用直型,应根据坝段实际坝段类型、坝顶宽度、坝顶宽度、坝顶基本剖面进行计算,并选择下游坡度点。

4. 地基防渗与排水设施拟定由于需要防渗,坝基应设置防渗帘和排水帷幕。

坝体排水管应靠近上游坝面,以尽快消除渗水,但坝面距离不得小于1/10~1/20(即坝前的水深 2.577m至5.154m),为了避免渗流坡度过大,可能会对混凝土的坝面进行淋滤破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非溢流重力坝设计知识
重力坝的基本断面一般是指在水压力(水位与坝顶齐平)、自重和扬压力等主要荷载作用下,满足稳定、强度要求的最小三角形断面。

★一、设计原则:(一)满足稳定和强度要求;(二)工程量少;(三)便于施工;(四)运用方便。

二、基本剖面
(一)因为作用于上游面的水压力呈三角形分布,所以重力坝面是三角形。

1.规律:①施工运用方便多做成a=90;②f较低时,为满足稳定,减小a角,利用水重;
③工程经验:m=0.6—0.8(下游坡)n=0—0.2(上游坡); 2.一般情况,坝体与坝基接触面之间摩擦系数及粘结强度越大、渗压折减系数越大,基本剖面底宽就越小,T主要由强度条件控制。

反之,摩擦系数和粘结强度越小,渗压折减系数越小,坝底宽度就越大,且主要由抗滑稳定条件控制。

★三、实用剖面
(一)坝顶宽度(课本49页);(二)坝顶高程(课本49页);(三)剖面选择(课本51页)
(四)溢流重力坝既能挡水又能通过坝顶溢流。

因此,坝体设计除要满足稳定和强度要求外,还要满足泄水要求。

在溢流坝段位置确定以后,应合理选择泄水方式,并根据洪水标准和运用要求确定孔口尺寸。

四、溢流重力坝的剖面设计
溢流重力坝的孔口型式有开敞式坝顶溢流和大孔口溢流式两种。

(一)溢流面由顶部溢流面曲线段、中间直线段和下部反弧段组成。

1.溢流堰面曲线★常采用非真空剖面曲线。

①开敞式溢流堰面曲线②大孔口堰面曲线
★③堰顶附近允许出现的负压值为:在常遇洪水位闸门全开时不得出现负压;校核洪水位闸门全开时出现的负压值不得超过3m~6m水柱;正常蓄水位或常遇洪水位闸门局部开启时(以运用中较常出现的开度为准),可允许有不大的负压值,其值应经论证后确定。

★常遇洪水位,系指频率为20年一遇以下洪水时的水库水位,在常遇水位下,溢流堰运用机会较多,容易遭受空蚀,特别在门槽部位,应引起注意。

2.溢流面中间直线段;
3.溢流坝下游反弧段半径;
4.溢流坝剖面布置
五、溢流坝孔口设计
(一)孔口设计涉及因素 (二)设计步骤
(三)孔口型式
1.坝顶溢流式
优点:①闸门承受的水头较小,孔口尺寸可以较大; ②闸门全开时,下泄流量与堰顶水头H 03/2成正比,超泄能力强; ③闸门在顶部,操作方便,易于维修,安全可靠; ④能排水及其他漂浮物。

堰头设闸门——大中型——调节库水位和下泄流量 堰头不设闸门——小型——结构简单,管理方便
2、大孔口溢流式:上部设胸墙,降低堰顶高程。

(胸墙:固接胸墙,活动胸墙) 优点:可根据洪水预报提前放水,提高了调洪能力。

3.孔口尺寸 :确定孔口尺寸时应考虑的因素:①满足泄洪要求; ②孔口宽度越大,闸门尺寸越大,启门力越大,启门和启闭机的构造就较复杂; ③孔口高度越大,q 大,溢流坝段越短;孔口宽度越小,孔数多、闸门多,溢流段总长也相应加;④q 大,消能困难,为了对称均衡开启闸门,以控制下游河床流态,孔口数目最好采用奇数。

4.装设闸门的溢流坝,常用闸门将溢流坝段分割成若干个等宽的溢流孔口.
5.堰流孔口的总宽度决定于总泄量和单宽流量(q )。

★①单宽流量q 的确定。

L Q q 溢
L-溢流段净宽 ②溢流孔口下泄量确定
(课本54页)
★六、溢流重力坝的消能防冲设施
(一)选择消能工的依据:地形、地质、枢纽布置、水头、流量、下游水深及其变幅等进行技术经济比较。

(二)底流式消能(课本55页)
1.水流条件及消能措施(在坝趾下游设消力池,消力坎等。

底流消能工作可靠,但是工程量大)。

2.护坦结构:①护坦的作用:保护河床不受高速水流的冲刷;②长度:底流式消能延伸致水跃末端,其他型式,也需在坝趾下游设置护坦;③厚度:满足稳定要求;④材料:采用抗蚀耐磨砼。

(三)挑流消能(适用于基岩比较坚固的高、中坝)(课本55页)
(四)面流式消能(适用于中小型工程,水头低,下游水深大且变幅小)。

(五)消力戽消能(适用:尾水深、变幅小、无航运要求,下游河岸有一定抗冲能力)。

★七、下游折冲水流及其防止
(一)发生原因:开启部分泄水孔,下游水流不能迅速在平面上扩散,在主流两侧容易形成回流,主流受到压缩,使水流单宽流量增加,流速在长距离内不能降低,引起河床冲刷。

如两侧回流强度不同,水位不同,还可将主流压向一侧,形成折冲水流。

(二)危害:1、冲刷河床和河岸;2、影响航运;3、电站尾水形成回流,抬高尾水,损失电能(落差减小)采取防止措施:①布置上,尽量使溢流坝下游水流与原河床主流位置方向一致;②运用管理,闸门均可开启,或对称开启;③布置导流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