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骨神经解剖课件
合集下载
坐骨神经解剖

02 坐骨神经的解剖结构
CHAPTER
坐骨神经的组成
01
坐骨神经是人体最粗大的神经之 一,由骶丛发出,经过臀部和大 腿后侧,支配下肢的感觉和运动 功能。
02
坐骨神经由多条神经纤维组成, 包括感觉神经纤维和运动神经纤 维,负责传递来自下肢和臀部的 信息到大脑。
坐骨神经的分支
坐骨神经在臀部和大腿后侧发出多个 分支,包括闭孔神经、股后皮神经、 腓总神经等,这些分支支配着臀部、 大腿和小腿的肌肉和皮肤感觉。
坐骨神经解剖
汇报人:可编辑
2024-01-11
目录
CONTENTS
• 坐骨神经概述 • 坐骨神经的解剖结构 • 坐骨神经的应用解剖 • 坐骨神经的疾病与损伤 • 坐骨神经的研究进展
01 坐骨神经概述
CHAPTER
坐骨神经的定义
坐骨神经
坐骨神经是人体最粗大的神经,也是脊神经中骶丛的主要成分。它由腰神经和骶神经组成 ,起始于腰骶部的脊髓,在梨状肌下孔出骨盆,进入臀部,再下行入股后部,在腘窝上方 分为胫神经和腓总神经。
CHAPTER
坐骨神经与骨盆的关系
坐骨神经起源于腰骶神经丛, 穿过骨盆区域,支配下肢的运 动和感觉。
骨盆由髂骨、耻骨和坐骨组成 ,坐骨神经在骨盆中沿着骶髂 关节下行,位置相对固定。
骨盆骨折、炎症或肿瘤等疾病 可能损伤坐骨神经,导致下肢 功能障碍。
坐骨神经与下肢肌肉的关系
坐骨神经支配下肢的主要肌肉,包括大腿后侧和小腿的肌肉 群,如腘绳肌、小腿三头肌等。
这些研究为坐骨神经损伤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有望为患者带来更好的康 复效果。
坐骨神经与疼痛的关系研究
坐骨神经与疼痛的关系一直是研 究的热点,研究者们通过研究坐 骨神经的分布和功能,探讨其与
坐骨神经痛科普讲座PPT

什么是坐骨神经痛
原因:可能由椎间盘突出、脊柱管狭窄 、肌肉痉挛等导致。
坐骨神经痛的诊断
坐骨神经痛的诊断
病史询问:医生会询问疼痛的部位、程 度、起因等信息。 体格检查:医生会检查患者的臀部、腰 部和下肢,寻找可能的症状和体征。
坐骨神经痛的诊断
影像学检查:如X线、MRI等,用于观察 脊柱和周围组织情况。
维持良好姿势:避免长时间保持同一姿 势,尽量保持正确的坐姿和站立姿势。 加强腰背肌肉锻炼:通过定期运动,特 别是针对腰背肌群的锻炼,可以增强支 撑力。
预防坐骨神经痛的方法
合理使用软床及枕头:选择适合自己的 床垫和枕头,避免过硬或过软的睡眠环 境。
常见的坐骨神经痛误区
常见的坐骨神经痛误区
坐骨神经痛与腰肌劳损的区别:腰肌劳 损通常是由于肌肉的拉伸或劳累导致的 ,疼痛局部、不向下延伸。 年轻人不会得坐骨神经痛:坐骨神经痛 并不仅限于老年人,年轻人也有可能患 上。
坐骨神经痛的治疗方法
坐骨神经痛的治疗方法
保守治疗:包括休息、物理疗法、药物 治疗等,一般适用于轻度症状患者。 手术治疗:对于严重的坐骨神经痛,手 术可能是必要的,如椎间盘切除术等。
坐骨神经痛的治疗方法
康复治疗:通过康复训练、体育锻炼等 方法帮助患者恢复功能。
预防坐骨神经痛的方法
预防坐骨神经痛的方法
坐骨神经痛科普讲座 PPT
目录 什么是坐骨神经痛 坐骨神经痛的诊断 坐骨神经痛的治疗方法 预防坐骨神经痛的方法 常见的坐骨神经痛误区 坐骨神经痛的常见并发症:坐骨神经痛是一种疼痛症状,起 因于坐骨神经受压迫或损伤。 症状:包括臀部、腰部和下肢的疼痛、 麻木、刺痛等。
常见的坐骨神经痛误区
只有运动才会引发坐骨神经痛:虽然运 动可能会增加坐骨神经受压迫的风险, 但其他因素也可能导致疼痛。
《坐骨神经解剖》课件

详细描述
坐骨神经在骨盆和下肢的骨关节处通过,这些部位的骨关节结构和位置对坐骨神经的功能产生影响。 此外,一些骨关节疾病,如腰椎间盘突出症,也可能压迫坐骨神经,导致疼痛和运动障碍。
坐骨神经与血管的关系
总结词
坐骨神经与血管在解剖结构上相互交织 ,共同维持下肢的血液循环。
VS
详细描述
在解剖结构上,坐骨神经与下肢的血管相 互交织,共同维持下肢的血液循环。坐骨 神经对下肢的血液循环具有一定的调节作 用,而血管也为神经提供营养和支持。因 此,当血管受到压迫或损伤时,可能会影 响坐骨神经的功能。
在大腿后部,坐骨神经分为胫神经和腓总神经,分别支配小 腿和足部的肌肉和皮肤感觉。
坐骨神经的毗邻结构
01
坐骨神经在臀部和大腿后部与梨状肌、股方肌等肌肉相邻。
02
在小腿和足部,坐骨神经与胫骨、腓骨等骨骼相邻,并与血管
、淋巴管等结构交织在一起。
坐骨神经在小腿和足部还有分支与足底神经、腓浅神经等相邻
0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
麻木感
受损神经支配的区域出现感觉 减退或麻木。
肌肉无力
受损神经支配的肌肉出现无力 或萎缩。
运动障碍
由于神经受损导致相应的运动 功能受限。
坐骨神经损伤的诊断与治疗
诊断
通过体格检查、神经电生理检查和影 像学检查(如MRI)进行诊断。
治疗
根据损伤程度和原因,选择保守治疗 (如药物治疗、物理治疗)或手术治 疗。常见的手术方法包括神经松解术 、神经缝合术和移植术等。
《坐骨神经解剖》 PPT课件
目录
• 坐骨神经概述 • 坐骨神经的解剖结构 • 坐骨神经的应用解剖 • 坐骨神经损伤 • 坐骨神经的相关疾病 • 总结与展望
坐骨神经在骨盆和下肢的骨关节处通过,这些部位的骨关节结构和位置对坐骨神经的功能产生影响。 此外,一些骨关节疾病,如腰椎间盘突出症,也可能压迫坐骨神经,导致疼痛和运动障碍。
坐骨神经与血管的关系
总结词
坐骨神经与血管在解剖结构上相互交织 ,共同维持下肢的血液循环。
VS
详细描述
在解剖结构上,坐骨神经与下肢的血管相 互交织,共同维持下肢的血液循环。坐骨 神经对下肢的血液循环具有一定的调节作 用,而血管也为神经提供营养和支持。因 此,当血管受到压迫或损伤时,可能会影 响坐骨神经的功能。
在大腿后部,坐骨神经分为胫神经和腓总神经,分别支配小 腿和足部的肌肉和皮肤感觉。
坐骨神经的毗邻结构
01
坐骨神经在臀部和大腿后部与梨状肌、股方肌等肌肉相邻。
02
在小腿和足部,坐骨神经与胫骨、腓骨等骨骼相邻,并与血管
、淋巴管等结构交织在一起。
坐骨神经在小腿和足部还有分支与足底神经、腓浅神经等相邻
0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
麻木感
受损神经支配的区域出现感觉 减退或麻木。
肌肉无力
受损神经支配的肌肉出现无力 或萎缩。
运动障碍
由于神经受损导致相应的运动 功能受限。
坐骨神经损伤的诊断与治疗
诊断
通过体格检查、神经电生理检查和影 像学检查(如MRI)进行诊断。
治疗
根据损伤程度和原因,选择保守治疗 (如药物治疗、物理治疗)或手术治 疗。常见的手术方法包括神经松解术 、神经缝合术和移植术等。
《坐骨神经解剖》 PPT课件
目录
• 坐骨神经概述 • 坐骨神经的解剖结构 • 坐骨神经的应用解剖 • 坐骨神经损伤 • 坐骨神经的相关疾病 • 总结与展望
《梨状肌与坐骨神经》课件

的皮肤感觉和肌肉运动。
在腘窝处,坐骨神经分为胫神经和腓总 神经,胫神经支配小腿后侧肌肉和足底 肌肉运动,腓总神经支配小腿前外侧肌
肉和足背感觉。
坐骨神经的分支与分布广泛,其功能对 于维持人体正常站立、行走和运动至关
重要。
03
梨状肌综合征
梨状肌综合征的症状
01
02
03
臀部疼痛
梨状肌综合征的主要症状 是臀部疼痛,疼痛可能放 射至大腿后侧或小腿。
坐骨神经的功能
坐骨神经是支配下肢的主要神经,主要负责大腿后侧和小腿及足部的运动和感觉。
它还支配着大腿后侧的肌肉,包括腘绳肌和小腿肌肉,控制着腿部和足部的运动。
此外,坐骨神经还传递着来自下肢的感觉信号到大脑,使我们能够感知腿部和足部 的触觉、温度和疼痛等感觉。
坐骨神经的分支与分布
坐骨神经在臀部分为股后皮神经和腓总 神经,分别支配大腿后侧和小腿及足部
坐骨神经是支配下肢的主要神 经,其功能正常对于梨状肌的 正常活动也是至关重要的。
当坐骨神经受到损伤或压迫时 ,梨状肌的功能也可能受到影 响,导致肌肉萎缩或无力。
坐骨神经的损伤或病变可以影 响梨状肌的功能,进而影响下 肢的运动和姿势。
梨状肌与坐骨神经的相互关系在临床中的应用
在诊断和治疗坐骨神经痛时,了解梨状肌与坐骨神经的关系是非常重要 的。医生可以通过触诊和影像学检查来确定梨状肌的异常。
坐骨神经痛的治疗方法
药物治疗
口服或外用药物可以缓 解疼痛和消炎,如非甾 体类抗炎药、糖皮质激
素等。
物理治疗
如电疗、热疗、超声波 等物理治疗方法可以缓
解肌肉紧张和疼痛。
手术治疗
对于严重的坐骨神经痛 ,尤其是由于腰椎间盘 突出引起的,手术治疗
在腘窝处,坐骨神经分为胫神经和腓总 神经,胫神经支配小腿后侧肌肉和足底 肌肉运动,腓总神经支配小腿前外侧肌
肉和足背感觉。
坐骨神经的分支与分布广泛,其功能对 于维持人体正常站立、行走和运动至关
重要。
03
梨状肌综合征
梨状肌综合征的症状
01
02
03
臀部疼痛
梨状肌综合征的主要症状 是臀部疼痛,疼痛可能放 射至大腿后侧或小腿。
坐骨神经的功能
坐骨神经是支配下肢的主要神经,主要负责大腿后侧和小腿及足部的运动和感觉。
它还支配着大腿后侧的肌肉,包括腘绳肌和小腿肌肉,控制着腿部和足部的运动。
此外,坐骨神经还传递着来自下肢的感觉信号到大脑,使我们能够感知腿部和足部 的触觉、温度和疼痛等感觉。
坐骨神经的分支与分布
坐骨神经在臀部分为股后皮神经和腓总 神经,分别支配大腿后侧和小腿及足部
坐骨神经是支配下肢的主要神 经,其功能正常对于梨状肌的 正常活动也是至关重要的。
当坐骨神经受到损伤或压迫时 ,梨状肌的功能也可能受到影 响,导致肌肉萎缩或无力。
坐骨神经的损伤或病变可以影 响梨状肌的功能,进而影响下 肢的运动和姿势。
梨状肌与坐骨神经的相互关系在临床中的应用
在诊断和治疗坐骨神经痛时,了解梨状肌与坐骨神经的关系是非常重要 的。医生可以通过触诊和影像学检查来确定梨状肌的异常。
坐骨神经痛的治疗方法
药物治疗
口服或外用药物可以缓 解疼痛和消炎,如非甾 体类抗炎药、糖皮质激
素等。
物理治疗
如电疗、热疗、超声波 等物理治疗方法可以缓
解肌肉紧张和疼痛。
手术治疗
对于严重的坐骨神经痛 ,尤其是由于腰椎间盘 突出引起的,手术治疗
体表神经解剖:坐骨神经

体表神经解剖:坐骨神经
坐骨神经来源
坐骨神经由腰神经和骶神经组成。
来自腰4~腰5神经和骶1~骶3神经根,是所有神经中最粗者
走形
1 途经骨盆,并从坐骨大孔(梨状肌下孔)穿出,抵达臀部
2 在臀大肌深面向下行,依次横过闭孔内肌,上下孖肌及股方肌的后方,支配这些肌肉,并沿大收肌后面,半腱肌、半膜肌、股二头肌之间下降,在到腘窝以后,分为胫神经和腓总神经
梨状肌
梨状肌起于第2、3、4骶椎前面,分布于小骨盆的内面,经坐骨大孔入臀部,止于股骨大转子后面
坐骨神经体表定位
髂后上棘与坐骨结节之间的连线分为3等份,在其上、中1/3交接处做一点A,坐骨结节与大转子之间的连线也分为3等份,其内、中1/3交接处又做一点B,以上两点之间做一微向外突的弧线经臀横纹至腘窝上角,即为坐骨神经的表面投影
坐骨神经出梨状肌处的定位
大转子(A),髂后上棘(B),坐骨结节(C),D为A和B的中点。
AB连线在梨状肌上缘。
D点垂直向下3-5cm为坐骨神经。
可以做坐骨神经阻滞定位。
腘窝处坐骨神经定位
在腘窝皮肤皱褶处划线,并向头侧作中垂线,中垂线上 8cm 处向外侧 1cm
易损伤部位
1 梨状肌综合征
梨状肌因急、慢性损伤,或加上解剖上变异,致易发生损伤性炎性改变,刺激或压迫神经,而产生腰腿痛
2 上、下孖肌,股方肌,闭孔内肌刺激压迫坐骨神经
3 股二头肌压迫坐骨神经
坐骨神经损伤机制
其路径由骨、肌腱、肌纤维及韧带围成, 当坐骨神经在通道行程中受到如外伤或寒冷等刺激因素引起的深层软组织的炎症、局部渗出、水肿使组织内压升高, 深部伴行静脉淤血, 压迫神经尤其是近端的坐骨神经滋养血管时, 即可出现相应较顽固的坐骨神经痛症状。
《坐骨神经痛》PPT课件

一、腰椎间盘突出:
病员常有较长期的反复腰痛史,或重体力劳动史,常
在一次腰部损伤或弯腰劳动后急性发病。除典型的根性坐
骨神经痛的症状和体征外,并有腰肌痉挛,腰椎活动受限 和生量前屈度消失,椎间盘突出部位的椎间隙可有明显压 痛和放射痛。X线摄片可有受累椎间隙变窄,CT检查可确 诊。
二、马尾肿瘤:
起病缓慢,逐渐加重。病初常为单侧根性坐骨神经痛,
多,可常和肌纤维炎同时发生。原发性坐骨神经痛(坐
骨神经炎)的主要发病原因为寒冷潮湿及扁桃腺炎、前
列腺炎、牙龈炎、鼻窦炎等其他炎症病灶感染,有的同
时伴发肌炎及肌纤维组织炎。
二、继发性坐骨神经痛
继发性坐骨神经痛由于邻近病变的压迫或刺激引起,
又分为根性和干性坐骨神经痛,分别指受压部位是在神
经根还是在神经干。根性多见,病因以椎间盘突出最常
临床表现
1.根性坐骨神经痛:起病随病因不同而异。最常见的腰椎 间盘突出,常在用力、弯腰或剧烈活动等诱因下,急性或 亚急性起病。少数为慢性起病。疼痛常自腰部向一侧臀部、 大腿后,腘窝、小腿外侧及足部放射,呈烧灼样或刀割样 疼痛,咳嗽及用力时疼痛可加剧,夜间更甚。病员为避免 神经牵拉、受压,常取特殊的 减痛姿势,如睡时卧向健侧, 髋、膝关屈曲,站立时着力于健侧,日久造成脊柱侧弯, 多弯向健侧,坐位进臀部向健侧倾斜,以减轻神经根的受 压。牵拉坐骨神经皆可诱发疼痛,或疼痛加剧,如Kernig 征阳性(直腿抬高试验(Lasegue征)阳性(病员仰卧, 下肢伸进、患肢上抬不到70度而引起腿部疼痛)。坐骨神 经通路可有压痛,如腰旁点、臀点、国点、踝点及跖点等。 患肢小腿外侧和足背常有麻木及感觉减退。臀肌张力松弛, 伸拇及屈拇肌力减弱。跟腱反射减弱或消失。
逐渐发展为双侧。夜间疼痛明显加剧,病程进行性加重。
坐骨神经痛课件课件

第18页,此课件共48页哦
第19页,此课件共48页哦
2 感染 椎间盘炎、骨髓炎及硬膜外脓肿通常表现为背 痛, 放射至下肢。体检局部压痛、肌紧张, 腰椎前凸消 失及活动受限, 并出现全身症状。直腿抬高试验可为阳 性, 血沉、C-反应蛋白、核素扫描及MRI检查均有助于诊
断。
第20页,此课件共48页哦
(3)可有或无坐骨切迹处坐骨神经干的压痛。 (4)有坐骨神经牵拉征,直腿抬高试验阳性,此征的存在
常与疼痛的严重程度相平行。局麻坐骨神经根或神经干 此征可消失。 (5)跟腱反射减退或消失,膝反射可因刺激而增高。 (6)可有坐骨神经支配区域的各种感觉的减退或消失,包 括外踝的振动觉减退,亦可有极轻的感觉障碍。
第31页,此课件共48页哦
5 肿瘤 肿瘤可分为神经外或神经内肿瘤, 又可分为良性或恶性。 周围神经肿瘤的临床表现因部位而异, 可表现为坐骨神经 痛、跗管综合征、进行性下肢麻木或无力、足下垂或痛 性包块, 不典型根性疼痛尤其是常规治疗无效时应引起警惕。
6 其它 营养缺乏(如脚气病、恶病质)、中毒或代谢紊乱等 也可引起疼痛、感觉异常及远端肌肉无力, 可表现为急性或 慢性, 感觉迟钝或异常通常呈袜套分布, 病因治疗有效。 细菌或寄生虫感染、HIV感染均可引起痛性神经病。目前, 对HIV感染应予高度关注。
第6页,此课件共48页哦
2.坐骨神经炎
常伴随各种类型的感染及全身性疾病发生,如上呼吸道感染。因
坐骨神经较为浅表,受潮、受寒时易发生坐骨神经炎,全身性疾 病发生坐骨神经炎时应注意有无胶原病及糖尿病等并发。
坐骨神经痛大多数为单侧,不伴有腰、背痛;疼痛一般为持续
性,亦可为发作性,椎管压力增加时症状加重,亦可沿坐骨神经
坐骨神经
第4页,此课件共48页哦
第19页,此课件共48页哦
2 感染 椎间盘炎、骨髓炎及硬膜外脓肿通常表现为背 痛, 放射至下肢。体检局部压痛、肌紧张, 腰椎前凸消 失及活动受限, 并出现全身症状。直腿抬高试验可为阳 性, 血沉、C-反应蛋白、核素扫描及MRI检查均有助于诊
断。
第20页,此课件共48页哦
(3)可有或无坐骨切迹处坐骨神经干的压痛。 (4)有坐骨神经牵拉征,直腿抬高试验阳性,此征的存在
常与疼痛的严重程度相平行。局麻坐骨神经根或神经干 此征可消失。 (5)跟腱反射减退或消失,膝反射可因刺激而增高。 (6)可有坐骨神经支配区域的各种感觉的减退或消失,包 括外踝的振动觉减退,亦可有极轻的感觉障碍。
第31页,此课件共48页哦
5 肿瘤 肿瘤可分为神经外或神经内肿瘤, 又可分为良性或恶性。 周围神经肿瘤的临床表现因部位而异, 可表现为坐骨神经 痛、跗管综合征、进行性下肢麻木或无力、足下垂或痛 性包块, 不典型根性疼痛尤其是常规治疗无效时应引起警惕。
6 其它 营养缺乏(如脚气病、恶病质)、中毒或代谢紊乱等 也可引起疼痛、感觉异常及远端肌肉无力, 可表现为急性或 慢性, 感觉迟钝或异常通常呈袜套分布, 病因治疗有效。 细菌或寄生虫感染、HIV感染均可引起痛性神经病。目前, 对HIV感染应予高度关注。
第6页,此课件共48页哦
2.坐骨神经炎
常伴随各种类型的感染及全身性疾病发生,如上呼吸道感染。因
坐骨神经较为浅表,受潮、受寒时易发生坐骨神经炎,全身性疾 病发生坐骨神经炎时应注意有无胶原病及糖尿病等并发。
坐骨神经痛大多数为单侧,不伴有腰、背痛;疼痛一般为持续
性,亦可为发作性,椎管压力增加时症状加重,亦可沿坐骨神经
坐骨神经
第4页,此课件共48页哦
坐骨神经痛的课件

物理治疗
热敷:通过热敷缓解肌肉紧张和疼痛 冷敷:通过冷敷减轻炎症和肿胀 电刺激:通过电刺激缓解疼痛和促进血液循环 超声波治疗:通过超声波促进组织修复和缓解疼痛 牵引治疗:通过牵引缓解神经压迫和减轻疼痛 运动疗法:通过运动增强肌肉力量和改善关节功能
手术治疗
手术适应症:保 守治疗无效,病 情严重,神经受 压明显
坐骨神经痛的分类
继发性坐骨神经痛:由于其 他疾病或损伤引起的坐骨神 经疼痛
根性坐骨神经痛:由于椎间 盘突出、椎管狭窄等引起的
坐骨神经疼痛
原发性坐骨神经痛:由于坐 骨神经本身病变引起的疼痛
干性坐骨神经痛:由于坐骨 神经干病变引起的疼痛
神经根性坐骨神经痛:由于 神经根病变引起的坐骨神经
疼痛
坐骨神经痛的病因
避免长时间弯腰或提重物, 减少对腰椎的压迫。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戒烟 限酒,避免过度劳累。
定期进行体检,及时发现并 治疗相关疾病。
坐骨神经痛的保健方法
保持良好的坐 姿:避免长时 间保持同一坐 姿,适当调整 坐姿,避免腰 部和腿部的过
度劳累。
适度运动:选 择合适的运动 方式,如游泳、 瑜伽、慢跑等, 增强腰部和腿 部肌肉力量, 减轻坐骨神经
功能恢复:经过康复训练, 患者可以恢复日常生活功能
心理支持:患者需要心理支 持和鼓励,以保持积极的心
态应对疾病
坐骨神经痛的康复计划
药物治疗:根据病情,选择适当的药物进行治疗,如非甾体抗炎药、抗抑郁药等。 物理治疗:包括热敷、冷敷、电刺激、超声波等,以缓解疼痛、改善血液循环。 康复锻炼:进行适当的康复锻炼,如腰部肌肉锻炼、拉伸运动等,以增强腰部肌肉力量,减轻对坐骨神经的压迫。 生活方式调整: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保持正确的坐姿、避免久坐、适当运动等,以减轻对坐骨神经的压迫。 心理治疗: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以促进康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运动障碍:足和趾不能背屈,因足下垂,患者 步行时必须用力提高下肢,髋 、膝关节高度屈曲, 呈现跨阈步态。
3、感觉障碍,见于小腿前 、外侧面及足背皮肤。
学习交流PPT
12
• 胫神经损伤表现为:
1 、由于小腿后群肌瘫痪,足呈背屈和外翻位,呈 现 “钩状足 ”畸形。
2 、运动障碍,足不能跖屈,不能屈趾,不能以足 尖站立,内翻力
学习交流PPT
6
学习交流PPT
7
坐骨神经 :
支配大腿后群
腓神经 :
( 1 ) 、腓浅神经支配小腿外侧的腓骨长肌和腓骨短 肌,管理小腿
外侧皮肤感觉 。(2)、腓深神经支配小腿前群肌和足背 肌,第一趾
间隙背面的皮肤感觉。
胫神经:
胫神经支配小腿后群肌和足底肌鞋;皮支分布于小腿 后面和足底
皮肤。
学习交流PPT
学习交流PPT
4
坐骨神经来源、走行
• 坐骨神经(L4、L5、S1-S3) • 最粗大、最长 • 出口:梨状下孔 • 走行:臀大肌深面
坐骨结节与大转子之间 在股二头肌深面 在腘窝上方分为胫神经和腓总神经 (可有变异:分支平面)
学习交流PPT
5
坐骨神经所支配的肌肉
• 臀部:闭孔内肌、上下孖肌、股方肌、髋关节 • 大腿:大收肌、半腱肌、半膜肌、股二头肌
① 髂胫束 ② 隐静脉裂孔
(卵圆窝) ③ 三个肌间隔
学习交流PPT
20
骨筋膜鞘
前骨筋膜鞘:
容纳股前群肌肉、股动、 静脉、股神经和腹股沟深 淋巴结。
学习交流PPT
21
骨筋膜鞘
内侧骨筋膜鞘:
容纳股内侧群肌肉、 闭孔动、静脉和闭孔神经 等。
后骨筋膜鞘:
容纳股后群肌肉和坐
骨神经等。
学习交流PPT
22
(三)肌腔隙与血管腔隙
减弱。
3 、感觉障碍主要在小腿后面及足底。
学习交流PPT
13
学习交流PPT
14
• 大腿血管神经解剖
学习交流PPT
15
一 腹股沟浅淋巴结
位置:
腹股沟浅淋巴结分上、下两群。
收纳范围:
上群收纳脐以下腹壁、臀部、会
阴、外生殖器、肛门的淋巴。
下群收纳足和小腿内侧,大腿的
浅淋巴、臀部、会阴的部分淋巴。
注入部位:
• 坐骨神经经梨状肌下孔出骨盆到臀部,在臀大肌 深面向下行,依次横过闭孔内肌,上下籽肌及股 方肌的后方,支配这些肌肉,
• 并沿大收肌后面,半腱肌、半膜肌、股二头肌之 间下降,途中发出肌支至大腿的屈肌,坐骨神经 在到腘窝以前,分为胫神经和腓总神经,支配小 腿及足的全部肌肉以及除隐神经支配区以外的小 腿与足的皮肤感觉。
位于股静脉上部周围 及与股管内。
收纳下肢、会阴部、 臀部等处的淋巴,其输 出管注入髂外淋巴结。
学习交流PPT
29
6.股神经及其分支
股神经经肌腔隙进入股三角,
位于股动脉外侧。
股神经的分支有:
肌支:支配股前群肌
和耻骨肌。
皮支:分布于股前面皮肤主
要皮支为隐神经,向
下进入收肌管。
学习交流PPT
30
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供参考! 感谢您的支持,我们努力做得更好!
8
• 小腿和足 的全部肌肉
学习交流PPT
9
学习交流PPT
10
坐骨神经的感觉分布
• 胫神经:小腿后面和足底的皮肤 • 腓总神经:小腿外侧、足背、趾背的皮肤
(除隐神经支配区以外的小腿与 足的皮肤感觉)
学习交流PPT
11
• 腓总神经损伤表现
1 、由于小腿前、外侧群肌瘫痪,使足跖屈,呈现 “马蹄内翻足”畸形。
坐骨神经解剖
学习交流PPT
1
坐 骨 神 经 解 剖 位 置 及 毗 邻
学习交流PPT
2
坐骨神经
• 坐骨神经是人体最粗大的神经,起始于腰骶部 的脊髓,途经骨盆,并从坐骨大孔穿出,抵达 臀部,然后沿大腿后面下行到足。管理下肢的 感觉和运动,由腰神经和骶神经组成。是所有 神经中最粗者。
学习交流PPT
3
腹股沟浅淋巴结的输出管注入腹
股沟深淋巴结或髂外淋巴结。
学习交流PPT
16
二 髋关节动脉网
以“臀部十字吻合”为
重点,位于臀大肌深面。
组成:
①两侧为旋股内、外侧动
脉的分支;
②上部为臀上、下动脉的
分支;
③下部为第一穿动脉。
学习交流PPT
17
三股 部
一)股前内侧区
(一)浅层结构 (二)深筋膜(阔筋膜 ) (三)肌腔隙与血管腔隙 (四)股三角 (五)收肌管
二)股后区
学习交流PPT
18
(一)股前内侧区
(一)浅层结构
1. 浅动脉:3条
腹壁浅动脉
旋髂浅动脉
阴部外动脉
2. 浅静脉:
大隐静脉的5条高位属支。
3. 皮神经:
股神经前皮支
股神经内侧皮支
股外侧皮神经
闭孔神经皮支
学习交流PPT
19
(二) 深筋膜(阔筋膜 )
为全身最厚的深筋膜, 致密坚韧。阔筋膜在股 部形成下列三种结构:
位置:
位于股前内侧区上1/3部,为一
底向上、尖向下的三角形凹陷。股
三角向下通收肌管。
股三角周界:
上界:腹股沟韧带
下外界:缝匠肌内侧缘
下内界:长收肌内侧缘
前壁:阔筋膜
后壁:髂腰肌 耻骨肌 长收肌
学习交流PPT
25
股三角内容及其排列
内容:
股神经 股鞘及包含内容 腹股沟深淋巴结
主要内容的位置关系:
(从外向内依次为)
位置:
位于腹股沟韧带与髋 骨之间,是腹、盆腔与 股前区的重要通道,被 髂耻弓分为二部:
外侧的肌腔隙 内侧的血管腔隙
学习交流PPT
23
血管腔隙
周界:
前界:腹股沟韧带 后界:耻骨肌筋膜及耻骨梳韧带 内侧界:腔隙韧带 外侧界:髂耻弓
血管腔隙通过的结构:
①股鞘
②股动脉
③股静脉
④股管
学习交流PPT
24
(四) 股三角
股神经
股动脉
股静脉
股管
学习交流PPT
26
3. 股动脉及其分支
(1)3条浅动脉
腹壁浅动脉
旋髂浅动脉
阴部外动脉
(2)股深动脉
旋股内侧动脉
旋股外侧动脉
穿动脉(4-5条)
学习交流PPT
27
4. 股静脉及其属支
股静隐静脉。
学习交流PPT
28
5. 腹股沟深淋巴结
学习交流PPT
31
3、感觉障碍,见于小腿前 、外侧面及足背皮肤。
学习交流PPT
12
• 胫神经损伤表现为:
1 、由于小腿后群肌瘫痪,足呈背屈和外翻位,呈 现 “钩状足 ”畸形。
2 、运动障碍,足不能跖屈,不能屈趾,不能以足 尖站立,内翻力
学习交流PPT
6
学习交流PPT
7
坐骨神经 :
支配大腿后群
腓神经 :
( 1 ) 、腓浅神经支配小腿外侧的腓骨长肌和腓骨短 肌,管理小腿
外侧皮肤感觉 。(2)、腓深神经支配小腿前群肌和足背 肌,第一趾
间隙背面的皮肤感觉。
胫神经:
胫神经支配小腿后群肌和足底肌鞋;皮支分布于小腿 后面和足底
皮肤。
学习交流PPT
学习交流PPT
4
坐骨神经来源、走行
• 坐骨神经(L4、L5、S1-S3) • 最粗大、最长 • 出口:梨状下孔 • 走行:臀大肌深面
坐骨结节与大转子之间 在股二头肌深面 在腘窝上方分为胫神经和腓总神经 (可有变异:分支平面)
学习交流PPT
5
坐骨神经所支配的肌肉
• 臀部:闭孔内肌、上下孖肌、股方肌、髋关节 • 大腿:大收肌、半腱肌、半膜肌、股二头肌
① 髂胫束 ② 隐静脉裂孔
(卵圆窝) ③ 三个肌间隔
学习交流PPT
20
骨筋膜鞘
前骨筋膜鞘:
容纳股前群肌肉、股动、 静脉、股神经和腹股沟深 淋巴结。
学习交流PPT
21
骨筋膜鞘
内侧骨筋膜鞘:
容纳股内侧群肌肉、 闭孔动、静脉和闭孔神经 等。
后骨筋膜鞘:
容纳股后群肌肉和坐
骨神经等。
学习交流PPT
22
(三)肌腔隙与血管腔隙
减弱。
3 、感觉障碍主要在小腿后面及足底。
学习交流PPT
13
学习交流PPT
14
• 大腿血管神经解剖
学习交流PPT
15
一 腹股沟浅淋巴结
位置:
腹股沟浅淋巴结分上、下两群。
收纳范围:
上群收纳脐以下腹壁、臀部、会
阴、外生殖器、肛门的淋巴。
下群收纳足和小腿内侧,大腿的
浅淋巴、臀部、会阴的部分淋巴。
注入部位:
• 坐骨神经经梨状肌下孔出骨盆到臀部,在臀大肌 深面向下行,依次横过闭孔内肌,上下籽肌及股 方肌的后方,支配这些肌肉,
• 并沿大收肌后面,半腱肌、半膜肌、股二头肌之 间下降,途中发出肌支至大腿的屈肌,坐骨神经 在到腘窝以前,分为胫神经和腓总神经,支配小 腿及足的全部肌肉以及除隐神经支配区以外的小 腿与足的皮肤感觉。
位于股静脉上部周围 及与股管内。
收纳下肢、会阴部、 臀部等处的淋巴,其输 出管注入髂外淋巴结。
学习交流PPT
29
6.股神经及其分支
股神经经肌腔隙进入股三角,
位于股动脉外侧。
股神经的分支有:
肌支:支配股前群肌
和耻骨肌。
皮支:分布于股前面皮肤主
要皮支为隐神经,向
下进入收肌管。
学习交流PPT
30
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供参考! 感谢您的支持,我们努力做得更好!
8
• 小腿和足 的全部肌肉
学习交流PPT
9
学习交流PPT
10
坐骨神经的感觉分布
• 胫神经:小腿后面和足底的皮肤 • 腓总神经:小腿外侧、足背、趾背的皮肤
(除隐神经支配区以外的小腿与 足的皮肤感觉)
学习交流PPT
11
• 腓总神经损伤表现
1 、由于小腿前、外侧群肌瘫痪,使足跖屈,呈现 “马蹄内翻足”畸形。
坐骨神经解剖
学习交流PPT
1
坐 骨 神 经 解 剖 位 置 及 毗 邻
学习交流PPT
2
坐骨神经
• 坐骨神经是人体最粗大的神经,起始于腰骶部 的脊髓,途经骨盆,并从坐骨大孔穿出,抵达 臀部,然后沿大腿后面下行到足。管理下肢的 感觉和运动,由腰神经和骶神经组成。是所有 神经中最粗者。
学习交流PPT
3
腹股沟浅淋巴结的输出管注入腹
股沟深淋巴结或髂外淋巴结。
学习交流PPT
16
二 髋关节动脉网
以“臀部十字吻合”为
重点,位于臀大肌深面。
组成:
①两侧为旋股内、外侧动
脉的分支;
②上部为臀上、下动脉的
分支;
③下部为第一穿动脉。
学习交流PPT
17
三股 部
一)股前内侧区
(一)浅层结构 (二)深筋膜(阔筋膜 ) (三)肌腔隙与血管腔隙 (四)股三角 (五)收肌管
二)股后区
学习交流PPT
18
(一)股前内侧区
(一)浅层结构
1. 浅动脉:3条
腹壁浅动脉
旋髂浅动脉
阴部外动脉
2. 浅静脉:
大隐静脉的5条高位属支。
3. 皮神经:
股神经前皮支
股神经内侧皮支
股外侧皮神经
闭孔神经皮支
学习交流PPT
19
(二) 深筋膜(阔筋膜 )
为全身最厚的深筋膜, 致密坚韧。阔筋膜在股 部形成下列三种结构:
位置:
位于股前内侧区上1/3部,为一
底向上、尖向下的三角形凹陷。股
三角向下通收肌管。
股三角周界:
上界:腹股沟韧带
下外界:缝匠肌内侧缘
下内界:长收肌内侧缘
前壁:阔筋膜
后壁:髂腰肌 耻骨肌 长收肌
学习交流PPT
25
股三角内容及其排列
内容:
股神经 股鞘及包含内容 腹股沟深淋巴结
主要内容的位置关系:
(从外向内依次为)
位置:
位于腹股沟韧带与髋 骨之间,是腹、盆腔与 股前区的重要通道,被 髂耻弓分为二部:
外侧的肌腔隙 内侧的血管腔隙
学习交流PPT
23
血管腔隙
周界:
前界:腹股沟韧带 后界:耻骨肌筋膜及耻骨梳韧带 内侧界:腔隙韧带 外侧界:髂耻弓
血管腔隙通过的结构:
①股鞘
②股动脉
③股静脉
④股管
学习交流PPT
24
(四) 股三角
股神经
股动脉
股静脉
股管
学习交流PPT
26
3. 股动脉及其分支
(1)3条浅动脉
腹壁浅动脉
旋髂浅动脉
阴部外动脉
(2)股深动脉
旋股内侧动脉
旋股外侧动脉
穿动脉(4-5条)
学习交流PPT
27
4. 股静脉及其属支
股静隐静脉。
学习交流PPT
28
5. 腹股沟深淋巴结
学习交流PPT
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