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进的模糊综合评价法在洱海水质评价中的应用
改进模糊综合评价法在水质评价中的应用

模糊综合评价法是一种评价方法,它利用模糊数学理论来处理语言模糊、概念模糊和可能发生的误差,具有计算简易、结果易于解释和能
够直接得到综合识别结果等优点,近年来已经在水质评价中得到广泛
应用,并取得良好成效。
首先,模糊综合评价法在水质评价中能够充分发挥出评价指标的优势,把多个支持参数进行比较,以实现对水质的整体评价,从而加强治理
的针对性。
其次,模糊综合评价法能够加强水质评价的准确性,通过
设定不同的权重,计算机可以帮助人们根据实际情况做出更加合理的
评价结论,使水质评价在自然环境中更准确地反映出实际状况。
再次,模糊综合评价法具有易于操作和节约空间的优势,可以大大缩短水质
评价所需要的时间和空间,使其更适合于紧张的环境条件。
总之,模糊综合评价法在水质评价中得到广泛应用,具有良好的效果。
为了进一步提高水质评价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应当持续完善和开发未
来的水质评价算法,不断优化和改进模糊综合评价法的成果,以更好
地反映水体环境的实际状况,用技术支持水资源保护。
模糊综合评判法在水质评价中的应用

A p i a i n o z y Co pr he i e Ev l a i plc to f Fu z m e ns v a u ton
t ae a i fHu n b v r o W trQu l y o a g o Rie t
Zh g Ca xi n an i a g Zha ng Zha oni n a 。
( . le e f e h n a En n e ig, i a gie rn Ch n Th e Go g s re r e Un v i.,Yih n 4 3 0 Ch n ; c a g 4 0 2, i a
水 质 评 价 是 合 理利 用 、 护 水 资 源 的 科 学 依 据 . 保 传 统 的水 质 评 价 常 采用 环 境 综 合 指 数 法 一 其 综 合 指 , 数 法 用 一 个 简 单 的 数字 指 标 为 界 限 , 成 界 限两 边 分 造 为 截 然 不 同 的 等级 , 评 价 结果 失 真 .目前 , 采用 模 使 常 糊 数学 法 对水 质 进 行 综 合 评 价 , 隶 属 函数 描 述 水 质 用 分级 界 限 , 意 到实 际 上存 在 的界 限模 糊 性 , 评 价 结 注 使 果更 接 近实 际 .当评 判 因 素 较 多 时 , 用 一 级 综 合 评 运 判法 评 判 又很 难 做 到 合 理 权 重 分 配 , 成 评 判 结 果 不 造 理想 , 了克服 这 一 缺 点 , 采用 多级 模 糊评 判 方 法 . 为 常
模糊综合评价在水环境质量评价中的应用

模糊综合评价在水环境质量评价中的应用
海洋;苗群;和慧;刘志强;姚慧敏
【期刊名称】《青岛理工大学学报》
【年(卷),期】2007(28)6
【摘要】在水环境质量的评价过程中,通常涉及到大量的复杂现象和多种因素的相互作用,评价中存在大量的模糊现象和模糊概念.介绍了模糊综合评价法的原理及其评价方法,同时将人工神经网络引入模糊综合评价隶属矩阵的确定过程,利用人工神经网络构造隶属函数矩阵,并以青岛大沽河为例,利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其水质进行了评价,并取得了良好的评价效果.
【总页数】5页(P68-72)
【作者】海洋;苗群;和慧;刘志强;姚慧敏
【作者单位】青岛理工大学,环境与市政工程学院,青岛,266033;青岛理工大学,环境与市政工程学院,青岛,266033;青岛理工大学,环境与市政工程学院,青岛,266033;青岛理工大学,环境与市政工程学院,青岛,266033;青岛理工大学,环境与市政工程学院,青岛,266033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X824
【相关文献】
1.基于层次分析法的模糊综合评价在水环境质量评价中的应用 [J], 潘峰;付强;梁川
2.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在水环境质量评价中的应用研究——以平凉市为例 [J], 拜亚
丽
3.模糊综合评价法在地表水环境质量评价中的应用——以西安市曲江池水环境为例[J], 张彦波
4.模糊综合评价法在社区人群生存质量评价中的应用——广东省五个地区生存质量的模糊综合评价 [J], 史明丽;彭炜;方积乾;万崇华;周凤琼;吴少敏
5.城市水质指数法在地表水环境质量评价中的应用 [J], 王姗姗;张然;梁悦;尤佳艺;崔嘉宇;董圆媛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开题报告】模糊综合评价在海洋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应用

开题报告数学与应用数学模糊综合评价在海洋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应用一、选题的背景与意义随着经济的发展、技术的进步,人们对海洋的利用越来越深入,这过程中同时产生了海洋污染问题。
在倡导科学发展的今天,如何合理利用海洋资源,保护海洋环境已经是刻不容缓的重要课题。
在开发海洋、治理污染的过程中,我们需要有量化的指标来衡量海洋环境以帮助人们更好的开展工作,即需要海洋环境影响评价。
海洋环境影响评价中,涉及到大量的复杂现象和多种因素的相互作用,而且评价中存在大量的模糊现象和模糊概念。
而模糊综合评价是以模糊数学为基础,应用模糊关系合成的原理,将一些边界不清,不易定量的因素定量化,进行综合评价的一种方法。
因此,环境综合评价中,用模糊综合评价对信息进行定量化处理,评价出海洋环境的好坏,会有良好的效果。
本文希望通过运用模糊综合评价的方法,选取适当的隶属函数和评价标准,以长三角周边可取得相应数据的海域为例,综合评价出被评对象环境状况。
二、研究的基本内容与拟解决的主要问题本文的研究对象是长三角地区的海洋环境,待解决的问题是能定量的对海洋环境影响进行评价,由此找到了用模糊综合评价解决问题。
因此根据文章题目和研究对象及方法,可以将研究的基本内容分为以下几个部分:1 引言介绍写作意义和背景。
2 模糊综合评价介绍模糊综合评价,即综合考虑受多种模糊性因素影响的事物或系统对其进行总的评价。
模糊综合评价的一般步骤:第1步,确定评价对象集,构造评价因子集=;P U {}m u u u ,,,21 第2步,确定个评价因素的模糊评价矩阵;n ()ij r;()⎪⎪⎪⎭⎫ ⎝⎛==⨯mn m n n m ij r r r r r R 1111第3步,计算各评价指标权重系数=,=1;A {}m a a a ,,,21 ∑i a 第4步,计算评价结果,并进行排序。
R A B ⨯=3 确定海洋环境影响因素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水水质标准GB3097-1997》中的所列项目,选取其中几组易取得又有代表性的因素及标准,设计出评价因素集。
模糊数学在水质综合评价中的应用

模糊数学在水质综合评价中的应用模糊数学是一门交叉学科,既有数学的特性,也有灵活的算法,它同时具有工程和社会学的元素,在水资源环境科学研究中应用广泛。
本文旨在探讨模糊数学在水质综合评价中的应用情况及其优势。
一、模糊数学在水质综合评价中的应用模糊数学在水质综合评价中的应用主要有两个目的:一是改善水质综合评价模型;二是减轻水资源开发和环境保护行为的不确定性。
具体来说,模糊数学可以用来提高评价模型的精确性。
由于水资源的不确定性和工程复杂性,较精确的评价模型是必不可少的。
模糊数学通过概率和模糊逻辑的方法对水质综合评价模型的计算结果进行修正,使最终计算结果更准确,从而提高了水质综合评价效果。
其次,模糊数学也可以用于减轻水资源开发和环境保护行为中的不确定性。
模糊数学可以模拟各种情景,分析水质破坏的基准,以及在水质破坏异常情况下采取最优控制策略。
模糊数学可以通过可视化的模型,对不同的水资源开发和环境保护行为中可能存在的多种优化解进行评估,进而分析出最优的控制措施,从而减轻了水资源开发和环境保护行为中的不确定性。
二、模糊数学在水质综合评价中的优势模糊数学在水质综合评价中具有许多优势,其中最主要的有:(1)减轻不确定性:模糊数学技术可以极大地减轻水资源开发和环境保护行为中的不确定性,通过可视化的模型分析出最优的控制措施,从而降低水质破坏和环境污染的风险。
(2)改善评价模型:模糊数学可以通过概率和模糊逻辑的方法对水质综合评价模型的计算结果进行修正,使其计算结果更加准确,从而提高了水质综合评价效果。
(3)节约时间:模糊数学方法可以有效地帮助进行水质综合评价,减少了大量人力和时间,提高了评价效率。
三、结论模糊数学是一种不断发展的新兴学科,其在水质综合评价方面具有许多优势。
它可以改善水质综合评价模型,减轻水资源开发和环境保护行为中的不确定性,并且节约了大量的人力和时间,提高了评价效率。
因此,模糊数学在水质综合评价中的应用前景广阔。
模糊综合评价法在水环境质量评价中的应用

模糊综合评价法在水环境质量评价中的应用摘要:为提升水环境质量评价的客观性、真实性与准确性,响应生态文明建设要求、推进生态环保进程,本文研究模糊综合评价法在水环境质量评价中的应用。
介绍了模糊综合评价法的概念及应用原理;以某公园水体为例,分析模糊综合评价法在水环境质量评价中的应用,从准备工作、综合评价、结果分析三角度出发,列举应用策略,结合评价结果,提出相应的治理建议。
期望本文能够为相关工作者带来一定的参考作用。
关键词:模糊综合评价法;水环境;质量评价。
一、模糊综合评价法介绍在生态文明建设日益推进的时代背景下,水环境保护越发受到社会公众的一致重视。
目前看来,相关工作者多会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评估水环境的具体质量,具体而言,它是一种基于模糊数学模型的评价方法,其应用原理为结合模糊数学的隶属度,将定性评价转化为定量评价,进而准确评估得出水环境的具体质量,为环境保护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1]。
在实际应用中,工作人员通常会采用此种方式,搜集与水环境质量变化的连续性、分级界限的模糊性有关的数据信息,在综合考虑多种因素的基础上,评估水环境的实际情况,实践证明,该方法有着较好的应用效果,得出的数据信息清晰、真实、可靠,同时具有较强的系统性,工作人员可借助该方法得出的数据,解决一些难以量化的生态环保问题,保障环境治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水环境质量评价应用模糊综合评价法的具体策略(一)准备工作通常情况下,在水环境质量评价中,工作人员应统筹考虑如下几点因素:感官性因素、氧平衡因素、营养盐类因子、毒物因子、微生物因子。
本文选择某一位于郊野公园的水体进行研究,该水体具有较强观赏性,因此开始正式的评估前,工作人员需参照《特征水质参数表》中对生活娱乐设施水体提出的要求,设计水环境质量评价因素集合。
本文设计了如下几类集合:PH、总磷、总氮、溶解氧、高锰酸盐指数。
毋庸置疑,实际应用中,水环境的优劣具有较强的模糊性,在测定水环境遭受污染的具体程度时,工作人员很难把控好受污染的实际界限,这些均属于水环境质量评价中的模糊现象,需借助模糊综合评价法来解决,具体的处理步骤一般如下:确定评价因素集合、确定评语集合、建立隶属函数、确定评价因子对评语集合隶属度、构建模糊矩阵、确立权重集合、得出综合评价结果[2]。
模糊综合评价法在水质评价中的应用

模糊综合评价法在水质评价中的应用作者:宣卓来源:《绿色科技》2012年第02期摘要:指出了在水质评价中应用单因子评价法经常会遇到亦此亦彼的模糊概念。
探讨了通过模糊综合评价引入了模糊数学隶属度的概念,可以有效地解决在水质级别划定时由于中介过渡引起的亦此亦彼性,能为制定水体的环保政策和水污染防治规划起到借鉴作用。
关键词:模糊数学;模糊综合评价;水质评价收稿日期:2012-01-作者简介:宣卓(1972—),男,安徽肥东人,工程师,主要从事市政工程建设规划工作。
中图分类号:X70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944(2012)02-0156-031 引言水是生命之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资源,是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和基本条件。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水质污染加剧与人们对水质的要求越来越高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水环境尤其是水质问题逐渐成为制约人类社会稳定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因素之一。
水质是多因素影响的综合结果,污染物之间关系复杂,对水质的影响程度不一,具有一定的模糊性。
模糊综合评价法用隶属函数剖析水质分类界限,有效克服了评价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亦此亦彼性,保证了评价结果的准确及客观性。
2 模糊综合评价法概述模糊综合评价是一种基于模糊数学的评价方法,其根据模糊数学中的隶属度原则把定性评价转化为定量评价,即对受到多因素影响的对象做出一个综合的评价。
它能很好地解决评价过程中出现的模糊的、难以量化的问题。
2.1 建立评价对象的因子集和评价集假设参与评价的因子有m个,则评价因子集为:U={U1,U2,…,Um};假设水质级别划分为n 级,则评价集为:V={V1,V2,…,Vn}。
2.2 建立评价因子的权重集由于各因子的影响程度一般不相同,为了反映各因子的重要程度,对各因子Ui应赋予一个相应的权数ai(i=1,2,…,m),这些权数组成了权重集A~={a1,a2,…,am},其中,ai的计算公式为ai′=ci/si;ai=ai′/∑mi=1ai′;i=1,2,…,m。
改良模糊综合评价法在水质评价中的应用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工业C2015年6期 127改良模糊综合评价法在水质评价中的应用陈 喆中国建筑材料工业地质勘查中心辽宁总队,辽宁 沈阳 110032摘要:基于传统模糊综合评价法原理,通过对评价指标选择、权重确定、模糊运算分析三个环节进行改良,建立了一种分辨率高、简便有效的地表水质量评价模型,并将其应用于辽河流域的水质评价中。
改良后的模糊综合评价法能够更实际、更客观地反映多指标共同作用下的地面水环境质量状况,这为制定水环境宏观决策提供了必要的科学参考。
关键词:模糊综合评价法;水质评价;辽河流域 中图分类号:X8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810(2015)06-0127-021 前言我国是一个城市水安全问题比较突出的国家,保障城市水安全的任务十分紧迫。
本文通过对传统模糊综合评价法的改良,定量地评价浑河水质的污染程度,明确隶属度评价等级,确定各种污染指标的权重,定性的得到水质类别,实现对各监测样本的质量等级综合评判,从而为河流的管理决策提供比较可靠的判断依据。
2 改良的模糊综合评价法 2.1 模糊综合评价基本原理模糊综合评价就是应用模糊变换原理和最大隶属度原则,考虑与被评价事物相关的各个因素,对其所作的综合评价。
其原理可以用一数学模式来表示:(1)式中:A ——评价指标的权重经归一化处理得到的一个1³m 阶行矩阵;R ——由各单指标评价行矩阵组成的一个m ³n 阶模糊关系矩阵;B ——综合评价结果,它是一个1³n 阶行矩阵的形式。
2.2 模糊综合评价步骤模糊综合评价法具体步骤是通过单指标评价,分别计算各个评价指标的在个评价等级的隶属度,建立模糊关系矩阵;然后确定各评价指标在所有指标中的相对重要性,即指标权重;最后通过模糊关系运算对水质进行分析评价。
2.2.1 评价指标的选择。
本文引用统计学中的累积频率法(cumulative frequency method),通过各污染指标对某一标准的超标倍数百分比的累积频率,选取对环境综合影响较大的几个指标作为评价指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改进的模糊综合评价法在洱海水质评价中的应用 张 倩 李国强 诸葛亦斯 余 晓 谭洪武 杜 强
3.1.1 隶属度函数的计算 由于常规水质指标以数值小者为优,水质等级越高,其标准值越低,且
水质的隶属度呈线性分布,故用降半梯形分布函数 表 [19] 示,公式如下:
第 1 级(首级)环境质量,当 j=1 时,
1246 mm,年平均气温 15.7 ℃。洱海水位 1966 m 时(85
高 程), 南 北 长 42.0 km, 东 西 宽 最 大 8.8 km, 最 小
3.05 km, 最 大 水 深 21.3 m, 平 均 水 深 10.8 m[8], 湖 面
面 积 252.9 km2, 湖 岸 线 长 129.14 km, 蓄 水 量 27.94 亿
基于以上认识,结合洱海长序列水质监测数据,采用组合赋权的模糊综合评价法对洱海水质和 富营养化进行评价。
收稿日期:2018-11-08 基 金 项 目 : 中 国 水 科 院 基 本 科 研 业 务 费 项 目(W E O 145C 162018) 作 者 简 介 : 张 倩(1 993-), 硕 士 生 , 主 要 从 事 水 环 境 研 究 。 E - m ail: 495545527@
小。因此,结合熵权法对各指标的作用具有均衡考虑的特性,同时层次分析法和熵权法具有很好的
无偏性,所以将层次分析法和熵权法计算的权重作算术平均,使权重赋值更加合理。公式为:
A = ( A1 + A2) 2
(8)
3.1.3 综 合 评 判 指 数 的 计 算 本 文 采 用 加 权 平 均 的 综 合 评 价 法 , 充 分 保 留 水 质 原 始 数 据 和 过 程 数
贫 营 养(Ⅰ) 37 1.4 0.02
0.001 1
中 营 养(Ⅱ) 12 2.96 0.06
0.004 2
轻 度 富 营 养 化(Ⅲ) 2.4 6.29 0.31
0.023 4
中度富营养化(Ⅳ) 重度富营养化(Ⅴ)
0.55
0.17
13.33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28.25
1.2
4.6
0.11
0.66
10
65
3 评价方法简介
养逐渐向中营养转变。与单因子评价结果相比,采用改进的模糊综合评价法能更好地反映洱海近 20 年水质的动
态变化特征。
关键词:水质评价;改进的模糊综合评价法;单因子评价法;洱海
中图分类号: X8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3244/ki.jiwhr.2019.03.009
1 研究背景
洱海是我国为数不多水质良好的高原内陆湖泊,既是大理州主要的饮用水源地,又是苍山洱海 风 景 名 胜 区 和 国 家 级 自 然 保 护 区 的 核 心 区[1], 其 水 质 状 况 深 受 大 理 市 、 云 南 省 乃 至 国 家 的 高 度 关 注 , 洱海水质的好坏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安全具有重要影响。同时洱海的富营养 化问题一直是洱海最为突出的水环境问题之一,也是洱海水环境治理的关键。
rij
=
ìïïïï1si,j + 1 - xi íïïïï0si,j + 1 - sij
î
第 n-1 级环境质量,当 j=2,3,…,(n-1)时,
( ) xi < si,j + 1 > sij ( ) sij ≤ xi ≤ si,j + 1 ( ) xi > si,j + 1
(1)
ìï0
rij
=
ï ï í ï ï
— 226 —
改进的模糊综合评价法在洱海水质评价中的应用 张 倩 李国强 诸葛亦斯 余 晓 谭洪武 杜 强
2 评价区域和评价指标
2.1 流域概况 洱海流域位于金沙江、澜沧江和元江
三大水系分水岭地带,属澜沧江-湄公河水系,流域
面 积 2565 km , 2[7] 年 均 降 水 量 961 mm, 年 蒸 发 量 为
3.1 组 合 赋 权 的 模 糊 综 合 评 价 法 传 统 的 模 糊 综 合 评 判 是 基 于 水 环 境 中 存 在 复 杂 和 不 确 定 的 模 糊 关 系 , 应 用 模 糊 数 学 理 论 进 行 水 质 评 价 的 方 法 。 [15-16] 首 先 建 立 隶 属 度 矩 阵 , 根 据 各 单 项 污 染 因 子 对 水质的影响程度给出不同的权重,再进行复合运算,最后形成综合评价集合。该方法的缺点在于 权重的差异会直接影响综合评价的计算结果。权重确定的方法通常有层次分析法、熵权法等。层 次分析法仅仅是两个指标之间对比评价,不能反映出各指标之间的关系,通常会造成最大污染指 标 过 高 ; [17] 而 熵 权 法 削 弱 最 大 指 标 , 使 其 权 重 分 配 变 小 。 因 此 , 仅 使 用 其 中 一 种 方 法 均 不 够 全 面 , 致 使 评 价 结 果 缺 少 客 观 性 。 [18] 本 文 采 用 组 合 赋 权 的 模 糊 综 合 评 价 法 , 利 用 熵 权 法 的 均 衡 性 修 正 层 次 分析法使权重分配更加合理。
cij = rij
m
å rij
i=1
(4)
③计算某个指标的熵值:
å E j
=
-
æ ç è
i
m =1
rij
fij
lncij
ö ÷ ø
lnm
(5)
④计算权重:
— 228 —
( ) å A2j = 1 - Ej
æ ç
n
-
m
Eij
ö ÷
è i=1 ø
(6)
改进的模糊综合评价法在洱海水质评价中的应用 张 倩 李国强 诸葛亦斯 余 晓 谭洪武 杜 强
第 17 卷 第 3 期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学报
2019 年 6 月 Journal of China Institute of Water Resources and Hydropower Research
Vol.17 No.3 June,2019
文 章 编 号 :1672- 3031(2019)03- 0226- 07
的研究结果 , [14] 见表 1。本文选取洱海桃源、塔村、小关邑、龙龛、湖心 5 个监测站点,各监测点的
分布位置见图 1。
表 1 水体富营养化评价指标和评价标准
评价因子 透明度/m 高锰酸盐指数(/ mg/L) 总氮质量浓度(/ mg/L) 总磷质量浓度(/ mg/L) 叶绿素 a 浓度(/ mg/L)
=
ìïïïï0xi íîïïïï1sij
- si,j - 1 - si,j - 1
( ) xi < si,j - 1 ( ) si,j - 1 ≤ xi ≤ sij ( ) xi > sij
(3)
其 中 : xi 表 示 评 价 指 标 i 的 实 际 检 测 浓 度 值 ; si,j - 1, sij , si,j + 1分 别 表 示 第 i 项 指 标 对 应 的 第 j-1、 j、 j+1
①根据环境背景和区域水质特征,确定评价指标 U={u1,u2,,ui ,,un,};
( ) ②构造判断矩阵 C= cij
,以单项污染指数作为评价标度,建立不同准则层相对重要度的两两
n×n
比较的判断矩阵;
③求出最大特征值,并对判断矩阵 C 进行一致性检验,确定权重。
(2)熵 权 法 。“ 熵 ”是 体 系 混 乱 程 度 的 度 量 , 可 以 用 来 度 量 数 据 中 的 有 效 信 息 的 数 量 和 重 要 , 从 而
xi sij
si,
j
- si,j - 1 - si,j - 1
+ 1 - xi
ï î
si,
j
+
1
-
sij
第 n 级(中间级)环境质量,当 j=n 时
( ) xi < si,j - 1 > sij ( ) si,j - 1 ≤ xi ≤ sij ( ) sij ≤ xi ≤ si,j + 1
(2)
rij
改进的模糊综合评价法在洱海水质评价中的应用
张 倩,李国强,诸葛亦斯,余 晓,谭红武,杜 强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水环境所,北京 海淀 100038)
摘要:针对单因子评价法评价结果未能较好地反映近年来洱海水环境治理效果这一问题,本文系统收集了洱海
1992—2015 年的水质监测数据,采用层次分析和熵权法组合赋权的模糊综合评价法,选用多个水质指标,从水
是洱海唯一的天然出湖河流,最终汇入澜沧江。流域
水系详见图 1。
2.2 评价指标及标准 本文系统的收集了洱海 5 个监
测 点 1992 年 —2015 年 逐 年 水 质 数 据 以 [11-13] 及 大 理 州 环
境 监 测 站 2016 年 内 汛 期(6—10 月)和 非 汛 期 的 水 质 数
级水质类别标准值。
3.1.2 权重的计算
(1)层 次 分 析 法 。 层 次 分 析 法 是 对 评 价 指 标 之 间 进 行 两 两 比 较 , 根 据 不 同 准 则 层 的 相 对 重 要 度 构
建判断矩阵,最终得出权重。该方法适用于定性与定量指标间存在层次阶梯结构的评判问题。具体
步骤如下:
目前,洱海水质评价结果显示近 20 年来洱海水质基本未发生变化。实际上,自 1990 年代初期洱 海水质逐年变差,为了恢复洱海水质,大理市政府相继采取了污染源治理、加强水资源调控、提高 洱海自净能力等一系列举措。但单因子评价法选取最差指标进行评价,评价结果未能反映出洱海采 取的一系列污染控制和治理措施的效果,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人们对各项工程和非工程措施效果的判 别,不利于洱海水环境的保护与治理。同时,近年来对洱海富营养现状及趋势变化的定量分析较 少,因此,有必要选取更为全面、准确、方便的评价方法,以提高湖泊水质评价的精度。改进的模 糊综合评价法对隶属度矩阵和权重进行了优化,提出以水质标准上下限的中间值作为隶属函数的界 限值,以及针对不同权重的特点,对权重赋值方式进行有效结合,形成优势互补的组合赋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