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筋疗法经筋养生

合集下载

经筋疗法自学教程大全

经筋疗法自学教程大全

经筋疗法自学教程大全
经筋疗法是一种通过按摩和按压特定的经络和穴位来促进身体健康的方法。

它源自中国传统医学的理论,被认为可以调理内脏功能,舒缓疼痛,促进血液循环等。

下面是一些经筋疗法的自学教程,供参考。

1. 概述:了解经筋疗法的基本概念和原理,明确它与其他按摩疗法的区别和特点。

2. 经络与穴位:学习主要经络的走向和与内脏器官的关联,掌握常用的穴位名称和位置。

3. 推拿按摩:学习不同的推拿按摩手法,例如点按、搓揉、推拿等,了解每种手法的适用范围和技巧。

4. 经筋疏通:学会寻找和疏通经络的方法,如运用手指、拇指、掌心等按压和揉捏经络。

5. 穴位按摩:了解常用穴位的按摩方法和作用,例如气海穴、关元穴、足三里等。

6. 按摩顺序:学习按摩时的顺序和节奏,如从上往下、从外往内的按摩顺序。

7. 注意事项:了解经筋疗法的禁忌症和注意事项,例如孕妇、患有特定疾病的人群应避免按摩。

8. 自我练习:利用学到的知识和技巧,在自己身上进行自我按摩和调理,注意观察身体的反应和改善情况。

9. 学习交流:加入经筋疗法的学习交流群体,与其他爱好者分享经验和提问问题。

10. 持续学习:经筋疗法是一个广阔的学科,持续深入学习和研究可以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

以上是经筋疗法的一些自学教程概述,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请注意遵循专业人士的指导,在实践过程中确保安全和效果。

皮部经筋推拿技术综述

皮部经筋推拿技术综述

皮部经筋推拿技术综述皮部经筋推拿技术是一种传统的中医疗法,通过按摩、揉捏、拍打等手法刺激人体的皮肤、肌肉和经络,以达到调理身体、促进血液循环、缓解疼痛的效果。

本文将从技术原理、操作方法、适应症等方面对皮部经筋推拿技术进行综述。

一、技术原理皮部经筋推拿技术是基于中医理论的实践,认为人体经络分布于皮肤和肌肉之间,通过刺激经络,可以调理气血运行,调整阴阳平衡。

推拿手法的力度和频率可以引导经络的流动,促进气血循环,改善身体机能。

同时,推拿手法还可以刺激皮肤和肌肉的感受器,通过神经反射作用,调节内分泌系统,提高机体免疫力。

二、操作方法皮部经筋推拿技术主要通过手部进行操作,包括揉捏、推拿、拍打等手法。

在进行推拿时,按摩师需要根据不同的病症和部位选择合适的手法和力度。

揉捏手法主要是用拇指和其他手指按摩和揉捏经络和穴位,推拿手法则是用手掌按压和推动,拍打手法则是用掌根或拳头轻拍患者的身体表面。

按摩师需要根据患者的反应和感觉进行调整,以达到最佳的推拿效果。

三、适应症皮部经筋推拿技术适用于多种疾病和不适,特别是与皮肤、肌肉和经络有关的病症。

例如,颈椎病、肩周炎、腰肌劳损等常见病症可以通过推拿手法缓解疼痛、舒缓肌肉紧张。

皮部经筋推拿技术还可以改善血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对于疲劳、失眠、消化不良等症状也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总结起来,皮部经筋推拿技术是一种传统的中医疗法,通过按摩、揉捏、拍打等手法刺激人体的皮肤、肌肉和经络,以调理身体、促进血液循环、缓解疼痛。

它的技术原理基于中医理论,操作方法包括揉捏、推拿、拍打等手法,适应症广泛,特别是与皮肤、肌肉和经络有关的病症。

这种疗法的独特之处在于它能够从皮肤入手,通过刺激经络调理身体,对身体的整体健康有积极的影响。

皮部经筋推拿技术

皮部经筋推拿技术

皮部经筋推拿技术皮部经筋推拿技术是一种医疗技术,通过按法、揉法、擦法等手法刺激皮部和经筋,达到舒缓放松、镇静安神、醒神兴奋、温通气血等功效。

这种技术适用于内妇儿科疾病、运动前后以及常见的骨伤科病证等。

在基本操作方法方面,法是以手背面在施术部位进行不间断的往返滚动的手法,每分钟操作120~160次。

一指禅推法是以拇指端或罗纹面着力于施术部位,通过前臂的往返摆动带动拇指做屈伸运动的手法,每分钟操作120~160次。

摩法分为指摩法和掌摩法,都是在体表做环形运动的手法,每分钟操作100~120次。

抹法是用拇指罗纹面或手掌掌面着力于施术部位,沿皮肤表面做任意方向移动的手法。

这些操作方法都有其特点和适用范围,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

在操作过程中,要注意动作要求,如“沉肩、垂肘、悬腕、指实、掌虚”,以及操作频率和速度等。

通过正确的操作方法,皮部经筋推拿技术可以有效地治疗各种病症,带来健康和舒适的感觉。

1.指压法指压法是一种手法,使用拇指的罗纹面着力于施术部位,沿着皮肤表面做任意方向的移动。

可以使用单手或双手的拇指罗纹面紧贴于施术部位上,余下的手指放在相应的位置以固定助力。

拇指主动运动,可以做上下或左右、直线往返或弧形曲线的移动。

可以进行平推、分推、旋推和合推等不同的手法,具体根据施术部位的不同而灵活运用。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直接在皮肤上操作,需要涂抹介质,各种抹法均要遵循这一要求。

2.掌压法掌压法是一种手法,使用手掌的掌面着力于施术部位,沿着皮肤表面做任意方向的移动。

可以使用单手或双手的手掌紧贴于施术部位上,以肘关节的屈伸运动带动手掌,做上下或左右直线往返或弧形曲线的移动。

3.捏法捏法是一种手法,使用拇指与其余手指的掌面相对用力,捏住并提起皮肤和经筋等软组织。

三指捏法常用于颈项部及四肢部,五指捏法还可用于头部。

三指捏法:使用单手或双手的拇指与示中二指掌面相对用力,捏住施术部位的皮肤等软组织,捏紧后将皮肤等软组织上提再慢慢放下,再捏紧、提起、放下,反复操作。

经筋疗法的原理是什么

经筋疗法的原理是什么

经筋疗法的原理是什么
经筋疗法是一种中医疗法,其原理基于中医学的经络理论。

根据中医理论,人体内有一套经脉,这些经脉贯穿全身,类似于一个网络系统,通过这些经脉,气血可以流动。

经筋疗法认为,当人体的经络系统发生堵塞、疲劳、扭曲等问题时,会导致气血运行不畅,从而引发各种病症。

经筋疗法的目的就是通过刺激和调节经络,使气血恢复正常的流动。

它主要通过按摩、推拿、拔罐、针灸等手法来刺激经络和相应的穴位,以增强血液循环、舒缓肌肉、调整身体的能量平衡。

此外,经筋疗法还认为,人体的筋络与经络密切相关,筋是人体腱肌的主要成分,与经络相通。

经筋疗法还可以通过调整筋与经络的关系,来治疗肌肉和骨骼系统的疾病。

总之,经筋疗法通过刺激和调节人体经络和筋络系统,以促进气血的流通和调整身体的能量平衡,达到治疗病症和保护健康的目的。

壮医经筋疗法

壮医经筋疗法

壮医经筋疗法Cangyih Ginghginh Liuzfaz壮医经筋疗法是运用壮医经筋手法查灶、消灶、经筋针刺、经筋拔罐等三联疗法以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

一、适应证偏头痛、颈椎病、肩周炎、网球肘、胸椎功能紊乱症、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骨质增生症、腰三横突综合征、梨状肌损伤、腰腿腹三联征、退行性膝关节病变等多种病症:二、器具准备推拿按摩味、针灸针、拔罐器、了矾酒精:三、治疗方法1.体位:患者根据治疗部位应仰卧或俯卧在治疗味上,全身放松2.查灶:医者运用右手拇指的指尖、指腹及四小指的指合力,对经筋线作浅、中、深层次,由浅至深,由轻至重,以切、循、按、摸、弹拨、推按、拨刮、钳掐、揉捏等手法行检,诊查病灶之点、线、面。

3.消灶分三步第一步,壮医经筋手法。

医者先用右手手畹在病变部位来旧滚动3~5遍,使局部充分放松发热:然后采嗣时关节之尖(鹰嘴)、钝(眩骨内髁)、硬(前臂尺骨面)、软(前臂内侧面)旧个部位配合拇指及凹小指倾着病变部位的经筋线进行全线按、揉、点、推、弹拨、捏拿等分筋理筋手法,手法要“中灶”,力量从轻到重,刚中有柔,柔中有刚,刚柔相济。

第二步,壮医经筋针法。

以“固灶行针”为原则:医者左手固定病灶,右手持2寸或3寸毫针,对准病灶快速进行,要求以“中灶调气”为目的,可根据不同病灶选用“一孔多针、局部多针、透针穿刺、移行点刺、尺筋分刺、轻点刺络”等多科;针法,使针刺部位出现酸、嘛、张或传电感为宜.不留针。

第三步,经筋拔罐法。

采用闪火拔罐法在针刺病灶部位或经筋浅上拔罐10分钟即可。

四、注意事项1.做好解释工作,取得患者配合协作。

2.手法时注意患者状况,操作细致,直巧力,忌蛮力,以防折伤。

3.针法刺激要按患者的承受能力,因人、因病施法。

4.严格无菌操作,防止感染。

5.严防刺伤重要部位及脏器。

6.拔罐注意火力和时间,严防烧伤及起泡。

五、禁忌证1.年老体弱者禁用。

2.严重心脏病患者禁用。

3.严重皮肤病患者禁用。

经筋病与经筋疗法概述

经筋病与经筋疗法概述

经筋病与经筋疗法概述[5]肖一公.自拟祛风蠲痹汤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疗效观察[J].中医药临床杂志,2007,19(4):319-320.[6]梁树旗.风寒湿灵散外治类风湿性关节炎140例[J].江苏中医,2000,21(7):19.[7]牟科媛,周文生.五金汤外敷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46例[J].广西中医药,2003,26(5):32.[8]应森林,孟静岩,李尚珠,李彦.解毒消瘀膏外治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研究[J].天津中医,2001,l8(2):17-19. [9]尹百顺,张国强,刘月振.针灸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62例[J].中国针灸,2007,27(9):698.[10]刘冀东.针灸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64例[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07,2l(3):110-111.[11]肖炜,王春雷,黄泳,吴玉华.薄氏腹针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3O例[J].中医外治杂志,2008,17(4):38-39. [12]段昭侠.穴位注射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观察[J].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05,27(4):30-31.[13]韦嵩,沈鹰,黄摄文,钟社光.蛇毒注射液穴位注射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顽固性肿痛32例[J].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2000,24(4):276-277.[14]黄奎炎,黄禹.太乙雷火神针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6O例[J].中国民间疗法,2008,16(8):17-18.[15]牛俊明,彭海霞,赵红星.铺灸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6O例临床观察[J].光明中医,2007,22(l2):43-44.[16]姚欣艳,李淑君,范伏元,章青梅.中西医结合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临床观察[J].中华中医药学刊,2008,26(8): 1815-1816.[17]刘晓英.中西医结合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体会[J].基层医学论坛,2008,12(13):445-446.[18]郭萍.中西医结合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82例[J].河南中医,2007,27(6):58.[收稿日期]2008-11-17经筋病与经筋疗法概述牛白璐1,陈勇1,胡幼平(指导)2(1、成都中医药大学2002级七年制研究生,四川成都610075;2、成都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四川成都610075)[中图分类号]R224.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2814(2009)04-271-02经筋疗法治疗经筋病前景广泛,概述如下。

培训经筋疗法感想

培训经筋疗法感想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健康养生理念的日益重视,中医养生疗法逐渐走进了人们的视野。

在众多中医疗法中,经筋疗法以其独特的疗效和简便的操作方式,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青睐。

我有幸参加了经筋疗法的培训课程,通过这段时间的学习和实践,我对经筋疗法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收获了许多宝贵的感悟。

首先,经筋疗法让我认识到中医养生的重要性。

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人们往往忽视了身体的保养,导致各种疾病频发。

而经筋疗法通过调整人体的经筋,疏通经络,达到调和气血、强身健体的目的。

这种疗法不仅注重治疗疾病,更注重预防和保健,使我深刻体会到了中医养生理念的博大精深。

其次,经筋疗法的操作简便,易于掌握。

在培训过程中,老师详细讲解了经筋疗法的理论基础和具体操作方法。

我发现,经筋疗法并不像其他中医疗法那样复杂,它主要通过按摩、拉伸、点穴等方式,对人体的经筋进行调理。

这种疗法不仅适合专业人士学习,也适合普通民众自我保健。

再次,经筋疗法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

在培训期间,我们学习了多种经筋疗法,如推拿、拔罐、刮痧等。

通过实际操作,我感受到了经筋疗法的神奇魅力。

比如,在治疗颈椎病时,通过按摩颈椎周围的经筋,可以缓解疼痛,改善颈椎的生理功能。

这种疗法对于慢性病、疼痛性疾病等有着显著的治疗效果。

此外,经筋疗法还注重个体差异。

在培训中,老师强调了在治疗过程中要因人而异,根据患者的体质、病情等因素,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这使我认识到,中医养生疗法并非一成不变,而是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运用。

最后,经筋疗法让我更加热爱中医文化。

在培训过程中,我了解了中医的起源、发展以及与西方医学的区别。

这使我深刻感受到了中医文化的博大精深和独特魅力。

作为一名中国人,我为自己能够学习并传承这一古老而神奇的医学体系而自豪。

总之,这次经筋疗法的培训让我受益匪浅。

我不仅学到了一门实用的养生保健技能,还对中医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在今后的生活中,我将继续学习经筋疗法,并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中,为自己和身边的人带来健康和快乐。

经筋疗法经筋养生

经筋疗法经筋养生

经筋养生疗法经筋疗法发掘创始人—黄敬伟教授:全国少数民族“名老民族医”,中国名医列传(当代卷)入选者1996年7月主编《经筋疗法》专著填补我国经筋疗法空白、创建了络连属成份新型医学.黄敬伟1956年2月毕业于广西卫校后留校任教。

1958年9月考入广州中医学院医疗系深造,毕业后多年从事中医、针灸临床与教学工作。

1997年~2010年受聘于中国中医研究院针灸研究所客座教授,2000年~2010年受聘于北京藏医院教授,70年代后致力于经络连属成分——中医经筋学研究,成效显著.1995年4 月完成《经筋疗法》专著,该书得出版填补了我国经筋疗法空白,扩大了我国非药物治疗阵容。

国家给予黄敬伟教授“在研究经络连属成分方面具有突出贡献,开创了我国经筋辩证论治新纪元”得荣誉。

经筋疗法传承人—黄艺教授:黄敬伟教授嫡传弟子,国际经筋学会联合会名誉主席,世界针灸学会联合会世针培训学校客座教授黄艺,经筋疗法嫡传人。

在跟随父亲(黄敬伟教授)得三十多年里,进行了大量得临床实践以及科研工作。

1996年在中国中医研究院针灸研究所进行临床助教,2001年后进入了北京民族医院(暨北京藏医院)经筋科工作,2002年,受哈萨克斯坦共与国前总理巴尔金·巴耶夫得邀请到哈萨克斯坦共与国工作、学习,2009年参加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任务,暨《民族医药发展关键技术示范研究》项目得子课题“黄敬伟壮医药医技医术得抢救性传承研究”课题工作。

该课题于2011年8月通过国家科技部验收。

2010年黄艺成立了自己得保健中心,2016年创立了经筋养生系列产品。

9月1号,养生协会与电台记者来到嘉与堂健康管理有限公司进行了黄艺教授真人得采访。

在下周得18套电视养生节目播放经筋养生,咱们一起期待吧在《黄帝内经·素问》篇中有言:“就是故谨与五味,骨正筋柔,气血以流,腠理以密,如就是则气骨以精,谨道如法,长有天命。

”特别强调“骨正筋柔”对人体健康得重要性.现代人大都骨不正、筋不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经筋养生疗法经筋疗法发掘创始人—黄敬伟教授:全国少数民族“名老民族医”,中国名医列传(当代卷)入选者1996年7月主编《经筋疗法》专著填补我国经筋疗法空白、创建了络连属成份新型医学。

黄敬伟1956年2月毕业于广西卫校后留校任教。

1958年9月考入广州中医学院医疗系深造,毕业后多年从事中医、针灸临床和教学工作。

1997年~2010年受聘于中国中医研究院针灸研究所客座教授,2000年~2010年受聘于北京藏医院教授,70年代后致力于经络连属成分——中医经筋学研究,成效显著。

1995年4 月完成《经筋疗法》专著,该书的出版填补了我国经筋疗法空白,扩大了我国非药物治疗阵容。

国家给予黄敬伟教授“在研究经络连属成分方面具有突出贡献,开创了我国经筋辩证论治新纪元”的荣誉。

经筋疗法传承人—黄艺教授:黄敬伟教授嫡传弟子,国际经筋学会联合会名誉主席,世界针灸学会联合会世针培训学校客座教授黄艺,经筋疗法嫡传人。

在跟随父亲(黄敬伟教授)的三十多年里,进行了大量的临床实践以及科研工作。

1996年在中国中医研究院针灸研究所进行临床助教,2001年后进入了北京民族医院(暨北京藏医院)经筋科工作,2002年,受哈萨克斯坦共和国前总理巴尔金·巴耶夫的邀请到哈萨克斯坦共和国工作、学习,2009年参加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任务,暨《民族医药发展关键技术示范研究》项目的子课题“黄敬伟壮医药医技医术的抢救性传承研究”课题工作。

该课题于2011年8月通过国家科技部验收。

2010年黄艺成立了自己的保健中心,2016年创立了经筋养生系列产品。

9月1号,养生协会和电台记者来到嘉和堂健康管理有限公司进行了黄艺教授真人的采访。

在下周的18套电视养生节目播放经筋养生,咱们一起期待吧在《黄帝内经·素问》篇中有言:“是故谨和五味,骨正筋柔,气血以流,腠理以密,如是则气骨以精,谨道如法,长有天命。

”特别强调“骨正筋柔”对人体健康的重要性。

现代人大都骨不正、筋不柔。

尤其都市人长期伏案久坐、低头使用电子产品、缺乏运动致使身体经筋劳损,再加上极易外感风寒湿邪、饮食过嗜、生活不规律、心理七情所伤、自身体质阳气不足,几乎每个人身体都有经筋病变——头、颈、肩、背、腰、脊柱、四肢等各个部位的痹症、筋结,造成各种疼痛不适,进而影响脏腑功能,引发周身疾病。

可以说经筋是人身体重要的生命线,筋伤百病生,筋柔百病消。

通过坚持练习站桩,配合针灸、经筋按摩等治疗手段,可以有效对治现代人普遍存在的经筋顽疾。

《黄帝内经·灵枢》第十三篇:经筋一、足太阳之筋,起于足小趾,上结于踝,邪上结于膝,其下循足外侧,结于踵,上循跟,结于腘;其别者,结于腨外,上腘中内廉,与腘中并上结于臀,上挟脊上项;其支者,别入结于舌本;其直者,结于枕骨,上头,下颜,结于鼻;其支者,为目上网,下结于頄;其支者,从腋后外廉结于肩髃;其支者,入腋下,上出缺盆,上结于完骨;其支者,出缺盆,邪上出于頄。

其病小趾支跟肿痛,腘挛,脊反折,项筋急,肩不举,腋支缺盆中纽痛,不可左右摇。

治在燔针劫刺,以知为数,以痛为输,名曰仲春痹也。

二、足少阳之筋,起于小指次指,上结外踝,上循胫外廉,结于膝外廉;其支者,别起外辅骨,上走髀,前者结于伏兔之上,后者,结于尻;其直者,上乘沙季胁,上走腋前廉,系于膺乳,结于缺盆;直者,上出腋,贯缺盆,出太阳之前,循耳后,上额角,交巅上,下走颔,上结于頄;支者,结于目眦为外维。

其病小指次指支转筋,引膝外转筋,膝不可屈伸,腘筋急,前引髀,后引尻,即上乘(月少)季胁痛,上引缺盆、膺乳、颈维筋急。

从左之右,右目不开,上过右角,并蹻脉而行,左络于右,故伤左角,右足不用,命曰维筋相交。

治在燔针劫刺,以知为数,以痛为输,名曰孟春痹也。

三、足阳明之筋,起于中三指,结于跗上,邪外上加于辅骨,上结于膝外廉,直上结于髀枢,上循胁属脊;其直者,上循(骨干),结于膝;其支者,结于外辅骨,合少阳;其直者,上循伏兔,上结于髀,聚于阴器,上腹而布,至缺盆而结,上颈,上挟口,合于頄,下结于鼻,上合于太阳。

太阳为目上网,阳明为目下网;其支者,从颊结于耳前。

其病足中指支胫转筋,脚跳坚,伏兔转筋,髀前踵,(疒贵)疝,腹筋急,引缺盆及颊,卒口僻;急者,目不合,热则筋纵,目不开,颊筋有寒,则急,引颊移口,有热则筋弛纵,缓不胜收,故僻。

治之以马膏,膏其急者;以白酒和桂,以涂其缓者,以桑钩钩之,即以生桑炭置之坎中,高下以坐等。

以膏熨急颊,且饮美酒,敢美炙肉,不饮酒者,自强也,为之三拊而已。

治在燔针劫刺,以知为数,以痛为输,名曰季春痹也。

四、足太阴之筋,起于大指之端内侧,上结于内踝;其直者,络于膝内辅骨,上循阴股,结于髀,聚于阴器,上腹结于脐,循腹里,结于肋,散于胸中;其内者,着于脊。

其病足大指支内踝痛,转筋痛,膝内辅骨痛,阴股引髀而痛,阴器纽痛,上引脐两胁痛,引膺中脊内痛。

治在燔针劫刺,以知为数,以痛为输,命曰孟秋痹也。

五、足少阴之筋,起于小指之下,并足太阴之筋,邪走内踝之下,结于踵,与太阳之筋合,而上结于内辅之下,并太阴之筋,而上循阴股,结于阴器,循脊内挟膂上至项,结于枕骨,与足太阳之筋合。

其病足下转筋,及所过而结者皆痛及转筋。

病在此者,主癎瘈及痉,在外者不能挽,在内者不能仰。

故阳病者,腰反折不能俛,阴病者,不能仰。

治在燔针劫刺,以知为数,以痛为输。

在内者熨引饮药,此筋折纽,纽发数甚者死不治,名曰仲秋痹也。

六、足厥阴之筋,起于大指之上,上结于内踝之前,上循胫,上结内辅之下,上循阴股,结于阴器,络诸筋。

其病足大指支内踝之前痛,内辅痛,阴股痛转筋,阴器不用,伤于内则不起,伤于寒则阴缩入,伤于热则纵挺不收,治在行水清阴气;其病转筋者,治在燔针劫刺,以知为数,以痛为输,命曰季秋痹也。

七、手太阳之筋,起于小指之上,结于腕,上循臂内廉,结于肘内锐骨之后,弹之应小指之上,入结于腋下;其支者,后走腋后廉,上绕肩胛,循颈出走太阳之前,结于耳后完骨;其支者,入耳中;直者,出耳上,下结于颔,上属目外眦。

其病小指支肘内锐骨后廉痛,循臂阴,入腋下,腋下痛,腋后廉痛,绕肩胛引颈而痛,应耳中鸣痛引颔,目瞑良久乃得视,颈筋急,则为筋痿颈肿,寒热在颈者。

治在燔针劫刺之,以知为数,以痛为输。

其为肿者,复而锐之。

本支者,上曲牙,循耳前属目外眦,上颔结于角,其痛当所过者支转筋。

治在燔针劫刺,以知为数,以痛为输,名曰仲夏痹也。

八、手少阳之筋,起于小指次指之端,结于腕,中循臂,结于肘,上绕臑外廉、上肩、走颈,合手太阳;其支者,当曲颊入系舌本;其支者,上曲牙,循耳前,属目外眦,上乘颔,结于角。

其病当所过者,即支转筋,舌卷。

治在燔针劫刺,以知为数,以痛为输,名曰季夏痹也。

九、手阳明之筋,起于大指次指之端,结于腕,上循臂,上结于肘外,上臑,结于髃;其支者,绕肩胛,挟脊;直者,从肩髃上颈;其支者,上颊,结于頄;直者,上出手太阳之前,上左角,络头,下右颔。

其病当所过者,支痛及转筋,肩不举,颈不可左右视。

治在燔针劫刺,以知为数,以痛为输,名曰孟夏痹也。

十、手太阴之筋,起于大指之上,循指上行,结于鱼后,行寸口外侧,上循臂,结肘中,上臑内廉,入腋下,出缺盆,结肩前髃,上结缺盆,下结胸里,散贯贲,合贲下抵季胁。

其病当所过者,支转筋,痛甚成息贲,胁急吐血。

治在燔针劫刺,以知为数,以痛为输。

名曰仲冬痹也。

十一、手心主之筋,起于中指,与太阴之筋并行,结于肘内廉,上臂阴,结腋下,下散前后挟胁;其支者,入腋,散胸中,结于臂。

其病当所过者,支转筋前及胸痛息贲。

治在燔针劫刺,以知为数,以痛为输,名曰孟冬痹也。

十二、手太阴之筋,起于小指之内侧,结于锐骨,上结肘内廉,上入腋,交太阴,挟乳里,结于胸中,循臂下系于脐。

其病内急心承伏梁,下为肘网。

其病当所过者,支转筋,筋痛。

治在燔针劫刺,以知为数,以痛为输。

其成伏梁唾血脓者,死不治。

经筋之病,寒则反折筋急,热则筋弛纵不收,阴痿不用。

阳急则反折,阴急则俯不伸。

焠刺者,刺寒急也,热则筋纵不收,无用燔针,名曰季冬痹也。

足之阳明,手之太阳,筋急则口目为僻,眦急不能卒视,治皆如右方也。

经筋养生,是专门针对人体经筋进行调理和保养的养生方法.通过对经筋的内调外养,使得经筋的功能得以正常发挥,身体柔软,灵敏,脏腑平衡,经络通畅,气血充盈,从而达到防病健体,抗衰美颜的目的.经筋病理基础主要论述经筋性结构受创或慢性劳损后,经筋性组织保护性挛缩、扭转、牵拉或位移,或失去平衡时,经筋性组织内部就会产生一系列挤压、挛缩、积聚、粘连、瘢痕等病理性改变;迫使经筋性内循环系统产生阻碍,致筋路受阻、气血瘀滞、营养不良、神经传导不畅及紊乱,形成恶性循环,是导致临床各类经筋性病症的主要因素。

古人有云:“有诸内,必行于外”、“病藏于内,证形于外”。

薛己《正体类要。

序》指出:“肢体损于外,则气血伤于内,营卫有所不贯,脏腑由之不和。

”说明形体内外之间,在生理上是相互连系,相互协调;在病理上是相互转变,互以影响。

经筋性病症会影响内脏功能活动,内脏病变也会反应到体表经筋之上。

这就是筋性内脏病产生的重要机制。

治病也分外治法和内治法,内服外用务求达到全面治疗目的。

经筋,即人体筋肉系统之缩称,以十二经筋为核心,它是总括人体全身皮肤,肌肉、肌腱、筋膜、韧带等的有机联体结构。

经筋养生即通过各种方式有目的的保养经筋,使其正常功能得以发挥,通过保养经筋以达到防病健身,预防衰老,延年益寿的目的。

肝主筋,属木。

所以养筋要顺应肝的性质,木曰曲直,能屈能伸。

筋喜温,就是要在温暖的环境中,身体的筋会变温变软更容易发挥筋的功能;筋喜柔,就是要平缓柔和的拉筋,并且要一张一弛地进行。

经筋主司运动,如果经筋的功能不能正常发挥,就会很容易导致关节病变,也就是我们现在常见的腰椎病、颈椎病、膝关节病、肩周病等等一系列问题。

所以经筋养生是现代人保养身体的最佳选择。

经筋养生,做1次能看出外在塑性提升,并且感觉人轻松,局部特别堵做完后有点酸胀痛;经筋养生,做1个月感觉气色好些,毒素开始减少,全身经络畅通,皮肤细腻光滑,人更有精气神了;经筋养生,做1年别人会从你身上看到常人没有的健康及活力,身体没那么容易疲倦;经筋养生,做10年会比同龄人年轻5到10岁,延长寿命,身体活力十足;筋越柔软人越年轻,经筋养生贵在坚持。

经过多年的临床认证,是真正的绿色疗法,绿色养生,对人体也是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