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哮喘分级管理
儿童哮喘管理和预防的指南袖珍本

儿童哮喘管理和预防的指南袖珍本POCKET GUIDE FOR ASTHMA MANAGEMENT AND PREVENTION IN CHILDREN供医护人员使用的指南袖珍本2002年修订依据全球哮喘管理和预防策略的工作报告BASED ON THE WORKSHOP REPORT:GLOBAL STRATEGY FOR ASTHMA MANAGEMENT AND PREVENTIONREVISED(2002)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心肺血液研究所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NATIONAL HEART,LUNG,AND BLOOD INSTITUTE首都儿科研究所哮喘防治与教育中心译全球哮喘防治创议国家心肺血液研究所国立卫生研究院GLOBAL INITIATIVE FOR ASTHMA执行委员会(2002)传播委员会(2002)Tim Clark, M.D., U.K., Chair Martyn R. Partridge, M.D., U.K., ChairWilliam Busse, M.D., U.S.A. Gabriel Anabwani, M.D., BotswanaJean Bousquet, M.D., Ph.D., France Richard Beasley, M.D., New Zealand Stephen T, Holgate, M.D., DSc., U.K. Hisbello Campos, M.D., BrazilClaude Lenfant, M.D., U.S.A. Y uzhi Chen, M.D., ChinaPaul O’Byme, M.D., Canada Frode Gallefoss, M.D., NorwayKen Ohta, M.D., Japan Michiko Haida, M.D., JapanMartyn R. Partridge, M.D., U.K Javaid A. Khan, M.D., PakistanSoren Pedersen, M.D., Denmark. Ron Neville, M.D., U.K.Albert L. Sheffer, M.D., U.S.A. Albert L. Sheffer, M.D., U.S.A.Raj Singh,M.D., India Raj Singh, M.D., IndiaWan Cheng Tan, M.D., Singapore Jeyaindaran Sinnadurai, M.D., MalaysiaWan Cheng Tan, M.D., SingaporeRan Tomlins, M.D., AustraliaOnno van Schayck, M.D., NetherlandsHeather Zar, M.D., South Africa再版依据美国国立心肺血液研究所和世界卫生组织(NHLBI/WHO)的工作报告全球哮喘防治创议1995年1月第一次发行NIH 出版号02-36592002年的工作报告可在以下网址浏览: 翻译:沙莉刘传合赵京马煜校对:陈育智沈淑瑾单位:首都儿科研究所哮喘防治与教育中心地址:100020 北京市雅宝路2号电话:(010)85637766-5568; (010)85637766-5319传真:(010)85625323E-mail: acecbc@互联网址:译者的话哮喘是当今世界最常见的慢性疾病之一,2002年我国儿童哮喘流行病学调查显示2年内患病率为0.5-3%,个别地区则高达5%。
儿童支气管哮喘规范化诊治建议(2020完整版)

儿童支气管哮喘规范化诊治建议(2020完整版)支气管哮喘(以下简称哮喘)是儿童期最常见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近期国内成人哮喘问卷调查显示,我国20岁及以上人群哮喘现患率已达4.2%,远超以往预估值。
据此推测,我国儿童哮喘的患病情况有可能高于目前的预期水平。
当前我国儿科哮喘的诊治虽已取得较大进展,但仍有约30%的城市儿童哮喘未能得到及时诊断,并有20%以上的儿童哮喘未达到良好控制。
早期诊断、规范化管理和早期干预是提高儿童哮喘控制水平和改善预后的重要手段。
因此,如何提高哮喘诊断和规范化管理水平,已成为广大医师及卫生管理相关人员关注的重点。
鉴于此,参照近年来国内外最新发表的哮喘诊治指南及共识,纳入近期循证医学证据,结合国内儿童哮喘的临床诊治经验及研究数据,在"儿童支气管哮喘诊断与防治指南(2016年版)"(以下简称指南)的基础上,对儿童哮喘规范化诊治提出建议,以期为临床医生更好地管理儿童哮喘提供帮助。
本建议重点列出了需与儿童哮喘鉴别的常见疾病特点;对指南中哮喘诊断和监测的客观指标评估给出了更具体的建议;增加了难治性和重症哮喘的诊治流程;以列表的形式细化了哮喘分级治疗方案的选择和降级治疗的具体路径;进一步强调了医患沟通和患儿教育的重要性。
真诚希望广大医师在临床实践中多积累经验,针对本建议的内容、形式、指导性、实用性等方面积极反馈建议和意见,为未来编写出更适用于我国临床实践特点的儿童哮喘诊疗指南提供参考,共同推进儿科医疗服务体系的规范化建设。
一、概述1.定义哮喘是一种以慢性气道炎症和气道高反应性为特征的异质性疾病,以反复发作的喘息、咳嗽、气促、胸闷为主要临床表现,常在夜间和(或)凌晨发作或加剧。
呼吸道症状的具体表现形式和严重程度具有随时间而变化的特点,并常伴有可逆性呼气气流受限和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
2.发病机制及危险因素哮喘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目前主要认为,免疫机制、神经调节机制和遗传机制等多种机制共同参与了气道炎症的启动、慢性炎症持续过程及气道重塑。
儿童哮喘的分度标准

儿童哮喘的分度标准英文回答:Asthma is a chronic respiratory condition that affects both children and adults. It is characterized by inflammation and narrowing of the airways, leading to symptoms such as wheezing, coughing, shortness of breath, and chest tightness. In children, asthma can beparticularly challenging as their airways are smaller and more sensitive.To assess the severity of asthma in children, a grading system called the asthma severity classification is used. This system helps healthcare professionals determine the appropriate treatment plan for each child. The severity classification takes into account the frequency and intensity of symptoms, as well as the lung function.There are four levels of asthma severity in children:1. Intermittent Asthma: This is the mildest form of asthma. Children with intermittent asthma experience symptoms less than twice a week and have normal lung function between episodes. They may only require a short-acting bronchodilator, such as albuterol, as needed for symptom relief.2. Mild Persistent Asthma: Children with mildpersistent asthma have symptoms more than twice a week but less than once a day. Lung function is usually normal between episodes, but there may be a slight decrease. In addition to a short-acting bronchodilator, these children may also require a low-dose inhaled corticosteroid, such as fluticasone, to control inflammation.3. Moderate Persistent Asthma: Children with moderate persistent asthma have symptoms daily and may experience nighttime awakenings due to asthma. Lung function is decreased, and there may be limitations in physical activities. In addition to a short-acting bronchodilator and a low-dose inhaled corticosteroid, these children may also require a long-acting bronchodilator, such assalmeterol, for better symptom control.4. Severe Persistent Asthma: This is the most severe form of asthma. Children with severe persistent asthma have continuous symptoms throughout the day and frequent nighttime awakenings. Lung function is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and physical activities are limited. In addition to a short-acting bronchodilator, a high-dose inhaled corticosteroid, and a long-acting bronchodilator, these children may also require oral corticosteroids for better control of inflammation.It is important to note that asthma severity can change over time, and regular monitoring by a healthcare professional is essential to adjust the treatment plan accordingly. Additionally, individual factors such as age, allergies, and response to medications can also influence the severity of asthma in children.中文回答:哮喘是一种慢性呼吸道疾病,影响儿童和成人。
目前gina对支气管哮喘的分级标准

目前gina对支气管哮喘的分级标准支气管哮喘是一种慢性疾病,其特点是气道炎症和不定期阻塞,导致呼吸困难和哮喘发作。
在临床上,根据疾病的严重程度和发作频率,医生通常会将支气管哮喘分为不同的级别,以便更好地管理和治疗疾病。
目前,世界卫生组织(WHO)和全球哮喘和过敏疾病学会(GINA)是世界范围内对支气管哮喘进行分级的权威机构。
而本文将主要介绍目前GINA对支气管哮喘的分级标准。
一、GINA对支气管哮喘的分级标准1.轻度哮喘:该类型的患者通常在每周内只出现少于一次的哮喘发作,夜间仅时有症状,肺功能试验显示FEV1(1秒用力呼气容积)大于80%的预期值。
2.中度哮喘:该类型的患者通常在每周内出现1-2次的哮喘发作,夜间症状频繁,肺功能试验显示FEV1在60%至80%的预期值之间。
3.重度哮喘:该类型的患者通常每周出现多次的哮喘发作,夜间症状频繁且严重影响睡眠,肺功能试验显示FEV1低于60%的预期值。
4.危重型哮喘:这是支气管哮喘的最严重类型,通常表现为持续性严重哮喘,夜间症状频繁且严重影响睡眠,肺功能试验显示FEV1低于30%的预期值。
二、GINA对支气管哮喘分级的意义对支气管哮喘进行分级有助于医生更好地了解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有针对性地制定治疗方案。
同时,也有利于患者更好地认识和控制自己的疾病。
而不同分级的患者需要采取不同的治疗措施,比如对于轻度哮喘患者,通常只需要使用短效支气管舒张剂控制症状即可,而对于危重型哮喘患者,则需要常规使用长效支气管舒张剂和吸入类固醇等治疗方法。
三、GINA对支气管哮喘分级的局限性虽然GINA对支气管哮喘分级具有一定的临床指导意义,但也存在一些局限性。
首先,支气管哮喘的发作和症状是不确定的,很难准确判断患者所处的分级。
其次,分级标准是基于患者的症状和肺功能试验结果制定的,但并没有考虑到个体差异和环境因素的影响,因此在实际应用中可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四、GINA对支气管哮喘分级的临床应用尽管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但GINA对支气管哮喘的分级标准仍然得到临床医生和研究人员的普遍认可和应用。
哮喘控制评估表(ACT-C-Assessment)

哮喘控制评估表(ACT-C-Assessment)哮喘控制评估表 (ACT-C-Assessment)简介哮喘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严重影响着患者的生活质量。
为了更好地评估哮喘患者的病情控制程度,目前广泛使用的是哮喘控制评估表(Asthma Control Test,简称ACT)。
本文档将详细介绍ACT-C-Assessment,一种专门针对儿童的哮喘控制评估表。
ACT-C-AssessmentACT-C-Assessment是基于ACT而开发的专门用于儿童哮喘控制评估的工具。
它包含了一系列问题,旨在评估儿童哮喘症状的严重程度和对生活质量的影响。
以下是ACT-C-Assessment的主要内容:1. 日常症状- 哮喘发作频率:询问儿童在过去4周内哮喘发作的频率。
- 夜间症状:询问儿童在过去4周内夜间因哮喘而醒来的频率。
- 发作期间的活动限制:询问儿童哮喘发作期间是否受到了活动限制。
2. 肺功能- 最佳呼气流量(PEF):询问儿童在过去4周内的最佳呼气流量情况。
3. 哮喘控制- 用药情况:询问儿童在过去4周内是否按照医嘱正确使用哮喘药物。
- 哮喘控制情况评价:询问儿童自我感觉的哮喘控制情况。
4. 健康相关生活质量- 日常活动受限情况:询问儿童哮喘对日常活动的影响程度。
- 睡眠质量:询问儿童哮喘对睡眠质量的影响程度。
- 神经行为问题:询问儿童是否因哮喘导致神经行为问题的出现。
使用ACT-C-AssessmentACT-C-Assessment是一种简单而有效的工具,可用于评估儿童哮喘的控制程度。
在使用ACT-C-Assessment时,医生或医护人员会根据儿童的回答情况,评估其哮喘的控制情况,从而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通过定期使用ACT-C-Assessment,可以监测儿童哮喘的控制效果,并及时调整治疗计划。
结论ACT-C-Assessment是一种便捷且可靠的工具,用于评估儿童哮喘的控制程度和对生活质量的影响。
gina对支气管哮喘的分级标准

gina对支气管哮喘的分级标准1.支气管哮喘是一种慢性气道疾病,对呼吸道造成持续的炎症和收缩。
Asthma is a chronic airway disease that causes ongoing inflammation and constriction of the airways.2.根据GINA的标准,支气管哮喘可以分为4个不同的严重程度。
According to the GINA standards, asthma can be classified into 4 different levels of severity.3.第一级轻度持续支气管哮喘的患者通常有较少的症状和发作,可以通过使用急救雾化器来缓解。
Patients with mild persistent asthma at level one usually have fewer symptoms and attacks and can be relieved with the use of a rescue inhaler.4.第二级中度持续支气管哮喘的患者可能会出现较多的症状和发作,需要较长时间的治疗。
Patients with moderate persistent asthma at level two may experience more symptoms and attacks, requiring longer treatment.5.第三级重度持续支气管哮喘的患者通常会有严重的症状和发作,需要更加积极地进行治疗。
Patients with severe persistent asthma at level three usually have severe symptoms and attacks, requiring more aggressive treatment.6.第四级难治性支气管哮喘的患者通常会出现持续的严重症状和发作,需要进行持续的治疗和监控。
婴幼儿哮喘评分

婴幼儿哮喘评分
婴幼儿哮喘是一种常见的呼吸道疾病,在世界各地都存在着。
为了更好地管理和治疗患有婴幼儿哮喘的患者,医生们开发了一个叫做婴幼儿哮喘评分(Infant Asthma Score)的评分系统。
婴幼儿哮喘评分是一种用于评估婴幼儿哮喘病情的有效工具。
它考虑了许多与哮喘相关的因素,包括患者的呼吸速率、呼吸深度、呼吸难度、胸部收缩、饮食状况和睡眠质量等。
婴幼儿哮喘评分通常采用0-10分的等级评估,分数越高表示患者病情更为严重。
具体分数的含义可能会有所不同,但通常情况下,分数如下:
0-3分:婴幼儿哮喘比较稳定,症状不明显;
4-6分:婴幼儿哮喘症状加重,需要监控和治疗;
7-10分:婴幼儿哮喘症状严重,需要紧急治疗。
婴幼儿哮喘评分可以帮助医生更好地评估患者的病情,并制定更有效的治疗方案。
例如,当评分为4-6分时,医生可能会建议对患者进行更密切的监控,并使用相应的药物治疗;而当评分为7-10分时,则需要尽快采取紧急治疗措施,以减轻患者症状和预防哮喘发作的发生。
值得注意的是,婴幼儿哮喘评分仅作为医生评估和管理患者病情的一个工具,不能代替医生的诊断和治疗。
同时,婴幼儿哮喘评分也不能用于自我诊断和治疗,如果您怀疑自己或您的孩子患有哮喘,请及时咨询医生进行诊断和治疗。
总之,婴幼儿哮喘评分是一种非常有用的工具,它可以帮助医生更好地评估和治疗婴幼儿哮喘患者。
如果您的孩子患有哮喘,建议您定期进行评估,并遵照医生的治疗方案进行治疗,以尽快控制病情,保障孩子的健康。
中国儿科学会儿童哮喘治疗指南(2024)解读(全文)

中国儿科学会儿童哮喘治疗指南(2024)解读(全文)中国儿科学会儿童哮喘治疗指南(2024)解读(全文)前言为了提高我国儿童哮喘的诊断和治疗水平,中国儿科学会组织专家编写了《儿童哮喘治疗指南》(2024版)。
本指南根据国内外最新研究进展,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对儿童哮喘的诊断、评估、治疗和随访进行了详细阐述。
指南旨在为临床医生提供规范化哮喘治疗方案,提高患儿的生活质量。
指南概述诊断标准儿童哮喘的诊断标准包括:1. 反复发作的喘息、气促、胸闷和(或)咳嗽,发作时双肺可闻及散在或弥漫性、以呼气相为主的哮鸣音,呼气相延长。
2. 发作时具有以下至少一项:- 呼吸困难- 口唇及指(趾)端发绀- 哮喘症状导致夜间醒来- 哮喘症状影响正常活动3. 排除其他疾病引起的喘息、气促、胸闷和咳嗽。
评估方法儿童哮喘的评估分为:1. 初始评估:包括病史采集、体格检查、肺功能测试等。
2. 定期评估:根据病情变化,调整治疗方案。
3. 急性发作评估:针对哮喘急性发作,进行紧急处理。
治疗原则儿童哮喘的治疗原则包括:1. 急性发作期治疗:缓解症状,纠正低氧血症,预防进一步恶化。
2. 慢性持续期治疗:降低气道炎症,减少哮喘发作,改善肺功能。
3. 康复治疗:提高患儿体质,减少复发。
治疗方案儿童哮喘治疗方案分为四个级别,根据病情严重程度选择相应治疗措施:1. 轻度哮喘:吸入性糖皮质激素(ICS)联合长效β2受体激动剂(LABA)吸入治疗。
2. 中度哮喘:吸入性糖皮质激素(ICS)联合长效β2受体激动剂(LABA)吸入治疗,必要时添加短期口服糖皮质激素(OCS)。
3. 重度哮喘:吸入性糖皮质激素(ICS)联合长效β2受体激动剂(LABA)吸入治疗,长期口服糖皮质激素(OCS),以及长效抗胆碱能药物(LAMA)和(或)长效白三烯受体拮抗剂(LTRA)吸入治疗。
4. 危重症哮喘:吸入性糖皮质激素(ICS)联合长效β2受体激动剂(LABA)吸入治疗,长期口服糖皮质激素(OCS),以及长效抗胆碱能药物(LAMA)和(或)长效白三烯受体拮抗剂(LTRA)吸入治疗,必要时进行全身糖皮质激素治疗和辅助通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级 轻度间歇
二级 轻度持续
三级 中度持续
四级 重度持续
治疗前严重程度评估
日间症状
<1次/周 发作间歇无症状
>1次/周 但<1次/天 可能影响活动
每日有症状 影响活动
持续有症状 体力活动受限
夜间症状 ≤2次/月 >2次/月 >1次/周———
<20%
≥80% ———— 20~30%
儿 童
❖ 在儿童和成人的流行病学调查中不断提示哮喘诊断不清,其结果导致治疗的不当
哮
喘
诊
断
及
治
疗
(2002)
[哮喘的定义]
❖
支气管哮喘是由多种细胞(如嗜酸性粒细胞、肥大细胞和 T 淋巴细胞、嗜中性粒细胞、
气道上皮细胞等)和细胞组分参及的气道慢性炎症性疾患。
[哮喘的定义]
❖
这种慢性炎症导致气道反应性的增加,并引起反复发作的喘息、气急、胸闷或咳嗽等
症状,常在夜间和(或)清晨发作、加剧,通常出现广泛多变的可逆性气流受限,多数患
儿可自行缓解或经治疗缓解。
易患因素 特应性 性别 致病因素 室内致敏原 室内螨 动物过敏原 蟑螂过敏原 真菌 室外致敏原 花粉 真菌 职业致敏
哮喘发作的危险因素
诱发因素 呼吸道感染 小样出生儿 饮食 空气污染 户外污染 户内污染 吸烟 被动吸烟 主动吸烟
以下情况应注意
❖ 如果病人反复感冒,发展到下呼吸道,或持续10天以上才恢复,使用抗哮喘药物治疗后
才好转,则应考虑哮喘。
❖ 如果按照哮喘治疗效果不理想时,应排除支气管异物、支气管淋巴结结核、先天性上下
气道畸形、心源性哮喘等可具有喘息、气促或胸闷的疾病。
症状 肺功能受损 气道高反应 气道炎症 气道重建 哮喘发病金字塔
轻度间歇或持续
轻度持续
轻度持续
中度持续
中度持续
重度持续
重度持续
重度持续
中度持续
中度持续 重度持续 重度持续 重度持续
哮喘的药物治疗
快速缓解用药
❖ 速效吸入型 2受体激动剂 ❖ 短效口服 2受体激动剂 ❖ 抗胆碱能药物 ❖ 甲基黄嘌呤 ❖ 全身性皮质激素
长期控制用药
❖ 吸入型糖皮质激素 ❖ 吸入长效 2激动剂 ❖ 口服长效 2激动剂 ❖ 抗白三烯药物 ❖ 甲基黄嘌呤 ❖ 色甘酸钠/尼多克罗米 ❖ 全身激素减量疗法
性。6岁以上患儿若有条件可在治疗前后测呼气峰流速()或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1), 治疗后上升≥15%者为阳性
以下情况应注意
❖ 一些年幼儿其发病的最初症状是反复或持续性咳嗽,或在呼吸道感染时伴有喘息,经常
被误诊为支气管炎或肺炎(包括急性呼吸道感染—),并被给予无效的抗生素或镇咳药物 治疗。此时给予抗哮喘药物治疗是有益的,并有助于诊断婴幼儿期哮喘,故具有以上特点 的婴幼儿还是可以采用婴幼儿哮喘的诊断名称。
60~80% ————
>30%
≤60% ————
>30%
治疗期间严重程度分级
❖ 当患儿已经处于规范化治疗期间,哮喘病情严重程度的分级,则应根据其目前的严
重程度和目前的治疗级别进行综合判断
治疗期间严重程度分级
目前严重 程度分级
轻度间歇 轻度持续 中度持续 重度持续
轻度间歇
原先治疗级别 轻度持续
重新综合判断分级
哮喘诊断程序
❖ 病史, ,过敏原皮试 ❖ 最大呼气流量及其变异率( ) ❖ 肺功能(1) ❖ 支气管扩张剂试验( 1%) ❖ 气道反应性测定(201) ❖ 血特异性(食物和吸入过敏原)测定 ❖ 诱导痰 计数 ❖ 抗哮喘的试验性治疗
诊断标准—儿童哮喘
❖ (1)反复发作的的喘息、气促、胸闷或咳嗽; ❖ (2)发作时双肺闻及散在或弥漫性以呼气相为主的哮鸣音,呼气相延长; ❖ (3)支气管舒张剂有显著疗效; ❖ (4)除外其他疾病所引起的喘息、气促、胸闷或咳嗽 ;
诊断标准—儿童哮喘(所有年龄组)
❖ (5) 对于症状不典型的患儿,同时在肺部闻及哮鸣音者,可酌情采用以下任何1项支气
管舒张试验协助诊断;如果肺部未闻及哮鸣音,且1>75%者,可做支气管激发试验或运 动试验,若阳性可诊断为哮喘:
支气管舒张实验
❖ (1)速效β2受体激动剂溶液或气雾剂 ❖ (2)以0.1%肾上腺素0.01皮下注射(最大不超过0.3次) ❖ 在进行以上任何1种试验后的15~30分钟内,如果喘息明显缓解,哮鸣音明显减少者为阳
哮喘的分期
❖
为了便于规范化治疗和管理,根据患儿临床表现,将哮喘全过程划分为急性发作期
()、慢性持续期()及临床缓解期()。临床缓解期是指哮喘患儿症状、体征消失,1或
≥80%预计值,并维持4周以上
治疗前哮喘病情严重程度评估
❖ 包括新发生的哮喘患儿和既往已经被诊断为哮喘而长时间未应用药物治疗的患儿 ❖ 一般根据治疗开始前1个月内喘息发作的频率、程度、肺功能情况进行评估,分为4级
哮喘炎症发展过程
急性炎症
慢性炎症基础上的急性加重
激素反应
时间
慢性炎症
结构改变
诊断标准—咳嗽变异性哮喘
❖ (1)持续咳嗽>1月,常在夜间和(或)清晨发作、运动、遇冷空气或闻到特殊气味
后加重,痰少,临床上无感染征象,或经较长时间抗生素治疗无效
诊断标准—咳嗽变异性哮喘
❖ (2)支气管舒张剂治疗可使咳嗽发作缓解(基本诊断条件) ❖ (3)有个人或家族过敏史,过敏原(变应原)检测阳性可作辅助诊断 ❖ (4)排除其它原因引起的慢性咳嗽
儿童哮喘分级管理
ISAA C Phase One
Wheeze in last 12 mths 13-14 yr age grp
20% 10 to <20% 5 to <10% <5%
1998;12:315-335
1998
哮喘诊断和治疗不足 是一个普遍的问题
❖ 全世界范围内都存在哮喘未能得到充分诊断的问题
哮喘的病理生理
黏液栓
巨噬细胞/ 树突状细胞
Th2 细胞
黏液腺 分泌增加 增生
血管扩张 新血管形成
过敏原
肥大细胞
嗜酸粒细胞 神经激活 上皮脱落
中性粒细胞
血浆渗漏
上皮下纤维化 感觉神经C激活
胆碱能反射
支气管平滑肌痉挛 增生 / 肥厚
哮喘的长期管理——
❖ 向病人或家属询问:病人是否有下列情况? ❖ 喘息反复发作? ❖ 夜间或晨起是否有剧烈的咳嗽或喘息? ❖ 运动后咳嗽或喘息? ❖ 暴露于空气中的过敏原或花粉后出现咳嗽,喘息或胸闷? ❖ 感冒“下侵胸部”或需要十天以上才能好转? ❖ 服用哮喘药物?病人需要多长时间服用一次? ❖ 用呼吸量测定法或峰流速仪测定肺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