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氨基酸生产方法
各种氨基酸的生产工艺

各种氨基酸的生产工艺1、谷氨酸(1)等电离交工艺方法——从发酵液中提取谷氨酸,即将谷氨酸发酵液降温并用硫酸调PH 值至谷氨酸等电点(pH3.0- 3.2),温度降到10以下沉淀,离心分离谷氨酸,再将上清液用硫酸调pH 至 1.5 上732 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用氨水调上清液pH10 进行洗脱,洗脱下来的高流分再用硫酸调pH1.0 返回等电车间加入发酵液进行等电提取,离交车间的上柱后的上清液及洗柱水送去环保车间进行废水处理。
该工艺方法的缺点是:废水量大,治理成本高,酸碱用量大。
(2)连续等电工艺——将谷氨酸发酵液适当浓缩后控制40℃左右,连续加入有晶种的等电罐中,同时加入硫酸,控制等电罐中PH 值维持在 3.2 左右,温度40℃进行结晶。
该工艺方法废的优点是:水量相对较少;缺点是:氨酸提取率及产品质量较差。
(3)发酵法生产谷氨酸的谷氨酸提取工艺——谷氨酸发酵液经灭菌后进入超滤膜进行超滤,澄清的谷氨酸发酵液在第一调酸罐中被调整pH 值为 3.20~3.25,然后进入常温的等电点连续蒸发降温结晶装置进行结晶,分离、洗涤,得到谷氨酸晶体和母液,将一部分母液进入脱盐装置,脱盐后的谷氨酸母液一部分与超滤后澄清的谷氨酸发酵液合并;另一部分在第二调酸罐中被调整pH 值至 4.5~7,蒸发、浓缩、再在第三调酸罐中调pH 值至3.20~3.25 后,进入低温的等电点连续蒸发降温结晶装置,使母液中的谷氨酸充分结晶出来,低温的等电点连续蒸发降温结晶装置排出的晶浆被分离、洗涤,得到谷氨酸晶体和二次母液。
(4)水解等电点法发酵液-----浓缩(78.9kPa,0.15MPa 蒸汽)----盐酸水解(130℃,4h)----过滤-----滤液脱色-----浓缩-----中和,调pH 至 3.0-3.2(NaOH 或发酵液)-----低温放置,析晶-------谷氨酸晶体此工艺的优点:设备简单、废水量减少、生产成本低、酸碱用量省(5)低温等电点法发酵液-----边冷却边加硫酸调节pH4.0-4.5-----加晶种,育晶2h-----边冷却边加硫酸调至pH3.0-3.2------冷却降温------搅拌16h------4℃静置4h------离心分离--------谷氨酸晶体此工艺的优点:设备简单、废水量减少、生产成本低、酸碱用量省(6)直接常温等电点法发酵液-----加硫酸调节pH4.0-4.5-----育晶2-4h-----加硫酸调至pH3.5-3.8------育晶2h------加硫酸调至pH3.0-3.2------育晶2h------冷却降温------搅拌16-20h------沉淀2-4h-------谷氨酸晶体此工艺的优点:设备简单、操作容易、生产周期短、酸碱用量省。
氨基酸生产——精选推荐

氨基酸⽣产第⼀章氨基酸的概述⼀、氨基酸的物理性质氨基酸系⽆⾊或⽩⾊晶体,具有200℃以上的⾼熔点,熔融的同时也分解。
除了脯氨酸和羟脯氨酸溶于酒精外,⼀般都不溶于有机溶剂,⽽易溶于⽔,在⽔中的溶解度随氨基酸的种类⽽异,在酸性或碱性中溶解度增⼤。
1、氨基酸的酸碱度α-氨基酸中存在α-氨基和α-是他们在结构。
按其酸碱性质的不同,可将其分为三⼤类。
即酸性氨基酸,碱性氨基酸和中性氨基酸。
其中以种性氨基酸的种类最多。
2、两性电解质特性氨基酸分⼦内含有氨基和羧基,汽⽔溶液随PH值不同⽽离解,但是,侧链上的氨基,羧基,咪唑基,酚基等的存在,PK,PI受到影响、氨基酸直接⽤离⼦交换树脂和离⼦交换膜分离,间接⽤溶度差晶析分离都是利⽤氨基酸阴阳离⼦的两性电解质性质。
⼆、氨基酸的化学性质氨基酸的化学性质与其分⼦的特殊官能团如羧基、氨基和⽀链R集团是分不开的氨基酸的羧基具有-羧酸羧基的性质,氨基酸的氨基具有伯胺氨基的性质,NH基与COOH2基共同参加的离⼦交换反应,与⾦属离⼦形成配合物等。
三、氨基酸的⽤途氨基酸是构成蛋⽩质的基本单位,是合成⼈体激素、酶及抗体的原料,参与⼈体新陈代谢和各种⽣理活动,再⽣命中显⽰特殊作⽤。
因此各种不同的氨基酸可以⽤来治疗不同的疾病。
不但氨基酸本⾝有治疗作⽤,氨基酸的衍⽣物也有治疗作⽤。
20多年来,氨基酸在医药、保健⽅⾯的应⽤进展迅速,作为营养剂代谢改善剂、抗溃疡、防辐射、抗菌、治癌、镇痛,以及为特殊病⼈配制⼈⼯合成膳⾷等应⽤越来越多,议案计算为原料的激素,抗菌素,酶抑制剂,抗癌药等⽣物活性多肽,层出不穷。
氨基酸是组成蛋⽩质的基本单位,也是蛋⽩质在体内代谢的基本形式,各种氨基酸的代谢异常往往产⽣蛋⽩质代谢紊乱,可以⽤某些氨基酸治疗这些疾病。
此外,由于胃肠消化系统功能障碍,烧伤、外伤、⼿术等⼤出⾎造成的蛋⽩质缺损或低蛋⽩证,⽤氨基酸复合制剂治疗,具有良好的效果;对⼀些特殊环境下的⼯作⼈员的特殊营养亦需⽤专门的氨基酸制剂。
氨基酸生产ppt课件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活性 超过生理需要量
A合成酶系(E1,E2…) 反馈抑制
A
野生型菌株酶合成水平的反馈阻遏
在日常生活中,随处都可以看到浪费 粮食的 现象。 也许你 并未意 识到自 己在浪 费,也 许你认 为浪费 这一点 点算不 了什么
野生型菌株酶活性水平的反馈抑制
Gene编码酶
效应物位点 过量A 酶活中心
过量A作用效应物位点,酶构型变化,影响酶活性中心而失活
在日常生活中,随处都可以看到浪费 粮食的 现象。 也许你 并未意 识到自 己在浪 费,也 许你认 为浪费 这一点 点算不 了什么
25.1 概述
氨基酸的生产方法
第三类用抗氨基酸结构类似物突变株,如利用乳糖发酵
短杆菌 的S-(2-氨基乙基)-L-半胱氨酸(AEC,赖氨酸结构类食物) 抗性菌株生产赖氨酸。利用黄色短杆菌的5-甲基色氨酸(5-MT,酪 氨酸结构类似物)抗性菌株生产酪氨酸。
在日常生活中,随处都可以看到浪费 粮食的 现象。 也许你 并未意 识到自 己在浪 费,也 许你认 为浪费 这一点 点算不 了什么
25.1 概述
氨基酸的生产方法
2、酶法:利用酶来制造氨基酸。应用完整 菌体或从微生物细胞抽提的酶类合成氨基酸。 天冬氨酸已于1973年应用完整菌体固定化 进行生产,这是世界上最早应用固定化菌体 的例子。赖氨酸、色氨酸、丙氨酸也可以生 产。
同功酶的主要功能在于其代谢调节。在一个分支代 谢途径中,如果在分支点以前的一个较早的反应是 由几个同功酶所催化时,则分支代谢的几个最终产 物往往分别对这几个同功酶发生抑制作用而不致过 剩
在日常生活中,随处都可以看到浪费 粮食的 现象。 也许你 并未意 识到自 己在浪 费,也 许你认 为浪费 这一点 点算不 了什么
(完整版)各种氨基酸的生产工艺

各种氨基酸的生产工艺1、谷氨酸(1)等电离交工艺方法——从发酵液中提取谷氨酸,即将谷氨酸发酵液降温并用硫酸调PH值至谷氨酸等电点(pH3.0- 3.2),温度降到10 以下沉淀,离心分离谷氨酸,再将上清液用硫酸调pH至1.5上732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用氨水调上清液pH10进行洗脱,洗脱下来的高流分再用硫酸调pH1.0返回等电车间加入发酵液进行等电提取,离交车间的上柱后的上清液及洗柱水送去环保车间进行废水处理。
该工艺方法的缺点是:废水量大,治理成本高,酸碱用量大。
(2)连续等电工艺——将谷氨酸发酵液适当浓缩后控制40℃左右,连续加入有晶种的等电罐中,同时加入硫酸,控制等电罐中PH值维持在3.2左右,温度40℃进行结晶。
该工艺方法废的优点是:水量相对较少;缺点是:氨酸提取率及产品质量较差。
(3)发酵法生产谷氨酸的谷氨酸提取工艺——谷氨酸发酵液经灭菌后进入超滤膜进行超滤,澄清的谷氨酸发酵液在第一调酸罐中被调整pH值为3.20~3.25,然后进入常温的等电点连续蒸发降温结晶装置进行结晶,分离、洗涤,得到谷氨酸晶体和母液,将一部分母液进入脱盐装置,脱盐后的谷氨酸母液一部分与超滤后澄清的谷氨酸发酵液合并;另一部分在第二调酸罐中被调整pH值至4.5~7,蒸发、浓缩、再在第三调酸罐中调pH值至3.20~3.25后,进入低温的等电点连续蒸发降温结晶装置,使母液中的谷氨酸充分结晶出来,低温的等电点连续蒸发降温结晶装置排出的晶浆被分离、洗涤,得到谷氨酸晶体和二次母液。
(4)水解等电点法发酵液-----浓缩(78.9kPa,0.15MPa蒸汽)----盐酸水解(130 ℃,4h )----过滤-----滤液脱色-----浓缩-----中和,调pH至3.0-3.2(NaOH或发酵液) -----低温放置,析晶-------谷氨酸晶体此工艺的优点:设备简单、废水量减少、生产成本低、酸碱用量省(5)低温等电点法发酵液-----边冷却边加硫酸调节pH4.0-4.5-----加晶种,育晶2h-----边冷却边加硫酸调至pH3.0-3.2------冷却降温------搅拌16h------4 ℃静置4h------离心分离--------谷氨酸晶体此工艺的优点:设备简单、废水量减少、生产成本低、酸碱用量省(6)直接常温等电点法发酵液-----加硫酸调节pH4.0-4.5-----育晶2-4h-----加硫酸调至pH3.5-3.8------育晶2h------加硫酸调至pH3.0-3.2------育晶2h------冷却降温------搅拌16-20h------沉淀2-4h-------谷氨酸晶体此工艺的优点:设备简单、操作容易、生产周期短、酸碱用量省。
氨基酸生产

(二)pH对氨基酸发酵的影响及其控制
• 作用机理:主要影响酶的活性和菌的 代谢。 • 控制pH方法:流加尿素和氨水 • 流加方式:根据菌体生长、pH变化、 糖耗情况和发酵阶段等因素决定。
控制:
• (1)菌体生长或耗糖慢时,少量多次流加尿素, 避免pH过高
• (2)菌体生长或耗糖过快时,流加尿素可多些, 以抑制菌体生长。 • (3)发酵后期,残糖少,接近放罐时,少加或 不加尿素,以免造成氨基酸提取困难。 • (4)氨水对pH影响大,应采取连续流加。
氨基酸生产工艺
氨基酸的用途
1. 食品工业:
增鲜剂:谷氨酸单钠和天冬氨酸
苯丙氨酸与天冬氨酸可用于制造低热量二肽甜 味剂(α -天冬酰苯丙氨酸甲酯),此产品1981年 获FDA批准,现在每年产量已达数万吨。
2. 饲料工业:
甲硫氨酸等必需氨基酸可用于制造动物饲料
3. 医药工业:
多种复合氨基酸制剂可通过输液治疗营养或代 谢失调
七、非糖质原料的谷氨酸发酵
• 醋酸发酵谷氨酸 • 机理:醋酸形成乙酰CoA,再进入TCA, 因此凡能利用葡萄糖原料的菌种也可作 为醋酸发酵谷氨酸的菌株。
• 以醋酸钠或醋酸铵与醋酸的混合液为原 料,且浓度不超过4%。发酵过程中也需 流加以保持pH。
• 3、菌体生长停止期:谷氨酸合成。
• 措施:提供必须的氨及pH维持在7.2-7.4。大量通气, 控制温度34-37 ℃。
• 4、发酵后期:菌体衰老,糖耗慢,残糖低。
• 措施:营养物耗尽酸浓度不增加时,及时放罐。 • 发酵周期一般为30h。
四、谷氨酸发酵控制
• 1、生物素:作为催化脂肪酸生物合成最初反应的关键 酶乙酰CoA的辅酶,参与脂肪酸的生物合在,进而影响 磷酯的合成。 • 当磷酯含量减少到正常时的一半左右时,细胞发生变 形,谷氨酸能够从胞内渗出,积累于发酵液中。 • 生物素过量,则发酵过程菌体大量繁殖,不产或少产 谷氨酸,代谢产物中乳酸和琥珀酸明显增多。
氨基酸生产工艺流程

氨基酸生产工艺流程氨基酸是生物体内重要的有机物质,是蛋白质的构成单位,也是生物体内的重要代谢产物。
而氨基酸的生产工艺流程则是指在工业生产中,通过一系列的化学方法和生物工程技术,合成氨基酸的过程。
下面将介绍氨基酸生产的工艺流程。
首先,氨基酸生产的原料主要包括碳源、氮源和能源。
碳源可以是葡萄糖、玉米浆等含糖物质,氮源可以是氨水、硝酸钠等含氮物质,能源可以是石油、天然气等。
这些原料经过一系列的前处理,如脱盐、脱色、除杂质等,得到纯净的原料液。
其次,原料液经过发酵反应。
发酵是氨基酸生产的关键步骤,通过微生物菌种的作用,将原料液中的碳源和氮源转化为氨基酸。
在发酵过程中,需要控制好温度、pH值、氧气供应等参数,以保证发酵反应的顺利进行。
发酵反应通常持续数天至数周不等,待反应结束后,得到含有氨基酸的发酵液。
然后,对发酵液进行提取和精制。
发酵液中除了目标产物氨基酸外,还会有其他杂质和微生物残余物。
因此需要对发酵液进行提取和精制,将氨基酸从发酵液中分离出来,并去除杂质和微生物残余物。
提取和精制的方法有很多种,如溶剂萃取、结晶、膜分离等,选择合适的方法可以得到高纯度的氨基酸。
最后,对精制后的氨基酸进行干燥和包装。
精制后的氨基酸通常是液体或浓缩液体,需要经过干燥处理,将其制成粉状或颗粒状固体产品。
然后再进行包装,以确保产品的质量和保存期限。
总的来说,氨基酸生产工艺流程包括原料处理、发酵、提取精制和干燥包装等步骤。
每个步骤都需要严格控制各项参数,以确保产物的质量和产量。
同时,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氨基酸生产工艺也在不断优化和改进,以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生产成本。
希望通过不断的研究和实践,能够进一步完善氨基酸生产工艺,为人类健康和生活质量的提升做出更大的贡献。
氨基酸生产工艺 ppt课件

力
α-酮戊二酸脱氢酶
α-酮戊二酸
琥珀酰CoA
琥珀酸
若α-酮戊二酸脱氢酶活力很弱,就使糖代谢流进入TCA循环后受阻在 α-酮戊二酸处
α-酮戊二酸
NH4+、谷氨酸脱氢酶
谷氨酸
2.DCA循环
乙酰CoA 草酰乙酸
苹果酸酶
丙酮酸
苹果酸
±CO2
苹果酸脱氢酶
草酰乙酸
NAD+ NADH+H+
1,6-二磷酸果糖
PEP
丙酮酸激酶 CO2 +PEP羧化酶 CO2
PEP羧化酶对PEP的表现亲和力约是丙酮酸激酶的1/10
PEP浓度低
所以在谷氨酸发酵 中,糖的分解代谢 途径与CO2固定的 适当比例是提高谷 氨酸对糖收率的关 键问题。
有机酸浓度低 DCA循环运转 乙醛酸、草酰乙酸 异柠檬酸脱氢酶抑制
DCA循环运转 TCA循环有机酸过剩 异柠檬酸裂解酶抑制 乙醛酸浓度降低 异柠檬酸脱氢酶抑制解除 TCA循环运转
• 在糖质原料的谷氨酸发酵中,在谷氨酸生成期,
如果葡萄糖先转化为醋酸,再由DCA循环提
供C4二羧酸合成谷氨酸,谷氨酸对糖的转化 率就大为减少。
天冬甜肽(Aspartom): L-Asp和L-phe合成 美国Searle公司30年前低热量营养性甜味剂 口感近似蔗糖,甜度为蔗糖的25~30倍,热量仅为 蔗糖的1/160,全球总销量已1.5万吨
阿丽泰(Alitame):由天冬氨酸与丙氨酸合成 甜味更纯正,耐热性更好,最适用于面包、饼干、 蛋糕等焙烤食品
• 色氨酸 • 5-羟基-色氨酸 • 赖氨酸
氨基酸生产工艺

氨基酸生产工艺概述氨基酸是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在生物体内起到重要的作用。
由于其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氨基酸的生产工艺也受到了广泛关注。
本文将介绍氨基酸的生产工艺,包括原料选择、发酵过程、提取工艺等。
原料选择氨基酸的生产原料主要是碳源、氮源和矿物盐等。
碳源可以是葡萄糖、甘油等,氮源可以是玉米粉、大豆蛋白等,矿物盐则提供了生长所需的微量元素。
选择合适的原料是保证氨基酸生产质量和产量的关键。
发酵过程氨基酸的生产主要通过微生物发酵的方式进行。
常用的微生物包括大肠杆菌、酵母等。
发酵过程中,需要控制温度、pH值、氧气供应等因素,以保证微生物的生长和产酸效果。
一般情况下,发酵时间较长,需要一定的搅拌和通气设备。
提取工艺经过发酵后,氨基酸存在于发酵液中,需要进行提取和纯化工艺。
常用的提取工艺包括酸提法、蒸馏法等。
酸提法是将发酵液酸化,使氨基酸在低pH条件下沉淀,经过过滤、洗涤、干燥等步骤得到纯化的氨基酸产品。
蒸馏法则通过升温使气态氨基酸凝结,再经过冷凝、收集等步骤得到纯化的氨基酸产品。
质量控制在氨基酸生产过程中,质量控制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主要的质量控制包括微生物培养的液体状态监控,原料的质量检验和控制,发酵过程的参数控制,以及提取工艺的操作控制等。
通过建立完善的质量控制体系,可以保证氨基酸产品的质量稳定。
应用领域氨基酸在食品添加剂、养殖业、医药健康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作为食品添加剂,氨基酸可以增加食品的口感和营养价值;在养殖业中,氨基酸可以作为动物的蛋白质补充剂,提高养殖效益;在医药健康领域,氨基酸可以用于合成药物和保健品等。
因此,氨基酸的生产工艺对于促进相关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结论氨基酸的生产工艺涉及到原料选择、发酵过程、提取工艺等多个方面。
通过合理选择原料、控制发酵条件和提取工艺,可以获得高质量的氨基酸产品。
同时,建立完善的质量控制体系,也是确保氨基酸产品质量稳定的关键。
随着相关产业的发展,氨基酸的应用前景将更加广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可用于生产难以用发酵法或合成法制备的光学活性氨基酸,技术工艺简单,产生浓度高,转化率及生产效率较高,副产物少
其过程需以化学合成、生物合成或天然存在的氨基酸前体为原料,同时培养具有相应Βιβλιοθήκη 的微生物氨基酸生产方法及其特点
氨基酸生产方法
特点
优点
缺点
提取法
酸水解法
水解迅速而彻底,产物全部为L-型氨基酸,无消旋作用
色氨酸全部被破坏,丝氨酸和酪氨酸部分被破坏,且产生大量废酸污染坏境
碱水解法
水解迅速而彻底,且色氨酸不被破坏
含羟基或巯基的氨基酸全部被破坏,且产生消旋作用
酶水解法
反应条件温和,无需特殊设备,氨基酸不破坏,无消旋作用
水解不彻底(产物中除氨基酸外,尚有较多较多的肽类),时间较长,易污染菌
发酵法
直接发酵法
原料成本低,反应条件温和,容易实现大规模生产
产物浓度低,设备投资大,工艺管理要求严格,生产周期长
添加前体法
化学合成法
生产的氨基酸品种不受限制,除可以制备天然氨基酸外,还可用于制备各种特殊结构的非天然氨基酸
合成得到的氨基酸都是DL型氨基酸,成本高,反应复杂,步骤多,副产物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