氨基酸生产工艺

合集下载

各种氨基酸的生产工艺设计

各种氨基酸的生产工艺设计

各种氨基酸的生产工艺设计
氨基酸是生命体中重要的化学物质,有多种生产工艺设计可用于其制备。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氨基酸生产工艺设计。

1.天然氨基酸提取工艺:天然氨基酸可从天然蛋白质中提取。

首先,将天然蛋白质源材料(如大豆、动物骨骼等)进行粉碎和溶解。

然后使用酶(如蛋白酶)或酸(如盐酸)将蛋白质水解为氨基酸。

接下来,通过过滤、浓缩、结晶等步骤来分离和纯化氨基酸。

2.化学合成工艺:化学合成是一种常用的氨基酸生产方法。

首先,选择合适的起始原料,如甘氨酸和苯丙氨酸,然后经过一系列的化学反应,如取代反应、羧酸酯化反应等,逐步构建氨基酸的分子结构。

最后,通过结晶、溶解、过滤等步骤来纯化合成的氨基酸。

3.微生物发酵工艺:微生物发酵是一种使用微生物(如大肠杆菌、酵母菌等)合成氨基酸的生产方法。

首先,选择合适的微生物菌种,并调节培养基中的营养成分,如碳源、氮源和微量元素等,以促进菌种的生长和代谢。

然后,通过发酵过程中的菌种培养、酶促反应等控制酶的活性和代谢产物的合成。

最后,通过纯化步骤来提取和纯化发酵产生的氨基酸。

4.生物转化工艺:生物转化是一种使用转基因生物的工艺,通过修改和调节其代谢途径来合成氨基酸。

首先,选择适合的转基因生物并导入目标氨基酸的合成途径相关基因。

然后,通过培养和生长转基因生物,并调节培养条件(如温度、PH值等)来控制氨基酸的产生。

最后,通过纯化步骤来提取和纯化生物转化产生的氨基酸。

第11章氨基酸生产工艺

第11章氨基酸生产工艺
• 利用此方法发酵的有:苏氨酸、赖氨酸、 异亮氨酸、组氨酸和精氨酸。
4 体内及体外基因重组的方法
• 基因工程包括细胞内基因重组方法和试管内 的体外基因重组方法。
• 体内基因重组在应用上又称为杂交育种,主 要方法包括:转化、转染、接合转移、转导 和细胞融合等,这都是在细胞内暂时地产生 染色体的局部二倍体,在两条DNA链之间引 起两次以上的交叉,是遗传性重组现象。
2. 饲料工业:
甲硫氨酸等必需氨基酸可用于制造动物饲料
3. 医药工业:
多种复合氨基酸制剂可通过输液治疗营养或代 谢失调
苯丙氨酸与氮芥子气合成的苯丙氨酸氮芥子气 对骨髓肿瘤治疗有效,且副作用低。
4. 化学工业:谷氨基钠作洗涤剂,丙氨酸制造丙氨 酸纤维。
二、氨基酸的生产方法
• 发酵法: 直接发酵法:野生菌株发酵、营养
• (2)菌体生长或耗糖过快时,流加尿素可多些, 以抑制菌体生长。
• (3)发酵后期,残糖少,接近放罐时,少加或 不加尿素,以免造成氨基酸提取困难。
• (4)氨水对pH影响大,应采取连续流加。
温度对氨基酸发酵的影响及其控制
• 菌体生长达一定程度后再开始产生氨基 酸,因此菌体生长最适温度和氨基酸合 成的最适温度是不同的。
• 酶法糖化:以大米或碎米为原料时采用
• 大米进行浸泡磨浆,再调成15Bx,调 pH6.0,加细菌a-淀粉酶进行液化,85 ℃30min,加糖化酶60 ℃糖化24h,过滤 后可供配制培养基。
• 糖蜜原料:不宜直接用来作为谷氨酸发 酵的碳源,因含丰富的生物素。
• 预处理方法:活性碳或树脂吸附法和 亚硝酸法吸附或破坏生物素。也可以在 发酵液中加入表面活性剂吐温60或添加 中青霉素。
• ②一级种子培养:由葡萄糖、玉米浆、尿素、 磷酸氢二钾、硫酸镁、硫酸铁及硫酸锰组成。 pH6.5-6.8。1000ml装200-250ml振荡,32℃ 培 养12h。

各种氨基酸的生产工艺

各种氨基酸的生产工艺

各种氨基酸的生产工艺1、谷氨酸(1)等电离交工艺方法——从发酵液中提取谷氨酸,即将谷氨酸发酵液降温并用硫酸调PH 值至谷氨酸等电点(pH3.0- 3.2),温度降到10以下沉淀,离心分离谷氨酸,再将上清液用硫酸调pH 至 1.5 上732 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用氨水调上清液pH10 进行洗脱,洗脱下来的高流分再用硫酸调pH1.0 返回等电车间加入发酵液进行等电提取,离交车间的上柱后的上清液及洗柱水送去环保车间进行废水处理。

该工艺方法的缺点是:废水量大,治理成本高,酸碱用量大。

(2)连续等电工艺——将谷氨酸发酵液适当浓缩后控制40℃左右,连续加入有晶种的等电罐中,同时加入硫酸,控制等电罐中PH 值维持在 3.2 左右,温度40℃进行结晶。

该工艺方法废的优点是:水量相对较少;缺点是:氨酸提取率及产品质量较差。

(3)发酵法生产谷氨酸的谷氨酸提取工艺——谷氨酸发酵液经灭菌后进入超滤膜进行超滤,澄清的谷氨酸发酵液在第一调酸罐中被调整pH 值为 3.20~3.25,然后进入常温的等电点连续蒸发降温结晶装置进行结晶,分离、洗涤,得到谷氨酸晶体和母液,将一部分母液进入脱盐装置,脱盐后的谷氨酸母液一部分与超滤后澄清的谷氨酸发酵液合并;另一部分在第二调酸罐中被调整pH 值至 4.5~7,蒸发、浓缩、再在第三调酸罐中调pH 值至3.20~3.25 后,进入低温的等电点连续蒸发降温结晶装置,使母液中的谷氨酸充分结晶出来,低温的等电点连续蒸发降温结晶装置排出的晶浆被分离、洗涤,得到谷氨酸晶体和二次母液。

(4)水解等电点法发酵液-----浓缩(78.9kPa,0.15MPa 蒸汽)----盐酸水解(130℃,4h)----过滤-----滤液脱色-----浓缩-----中和,调pH 至 3.0-3.2(NaOH 或发酵液)-----低温放置,析晶-------谷氨酸晶体此工艺的优点:设备简单、废水量减少、生产成本低、酸碱用量省(5)低温等电点法发酵液-----边冷却边加硫酸调节pH4.0-4.5-----加晶种,育晶2h-----边冷却边加硫酸调至pH3.0-3.2------冷却降温------搅拌16h------4℃静置4h------离心分离--------谷氨酸晶体此工艺的优点:设备简单、废水量减少、生产成本低、酸碱用量省(6)直接常温等电点法发酵液-----加硫酸调节pH4.0-4.5-----育晶2-4h-----加硫酸调至pH3.5-3.8------育晶2h------加硫酸调至pH3.0-3.2------育晶2h------冷却降温------搅拌16-20h------沉淀2-4h-------谷氨酸晶体此工艺的优点:设备简单、操作容易、生产周期短、酸碱用量省。

《氨基酸工艺学》7 氨基酸分离提取和精制

《氨基酸工艺学》7 氨基酸分离提取和精制

1、常规过滤
➢ 常规过滤时,固体颗粒被截留在多孔性介质表面形成滤饼,液 体在推动力的作用下穿过滤饼和多孔性介质的微孔,从而获得 澄清的过滤液。
➢ 由于操作阻力较大,且固体颗粒的粒径越小,操作阻力越大, 因此,常规过滤适用于悬浮颗粒粒径在10-100μm范围内的悬浮 液。
➢ 在氨基酸工业中,常采用板框压滤机和真空转鼓式过滤机过滤 预处理后的发酵液。
1、离子交换的基本概念
➢ 树脂颗粒吸附过程大致分为5个阶段:
① 发酵液中的氨基酸阳离子扩 散至树脂颗粒表面(外扩散); ② 氨基酸阳离子穿过树脂颗粒 表面向树脂颗粒内部扩散(内 扩散); ③ 氨基酸阳离子与树脂颗粒中 的H+交换(离子交换);④ 交换产生的游离H+从树脂颗粒 内部向树脂表面扩散(内扩 散); ⑤ 游离的H+进一步扩散至发 酵液中(外扩散)。
聚糖、明胶、骨胶等天然有机高分子聚合物。 ➢ 化学合成聚合物包括有机高分子聚合物和无机高分子聚合物,
其中,常见的有机高分子聚合物有聚丙烯酰胺类衍生物、聚丙 烯酸类和聚苯乙烯类衍生物等,常见的无机高分子聚合物有聚 合铝盐和聚合铁盐等。 ➢ 氨基酸发酵液絮凝操作过程中,影响絮凝效果的因素很多,主 要有絮凝剂的种类和相对分子质量、絮凝剂用量、发酵液pH值、 搅拌速率和搅拌时间等因素。
离子型。 ➢ 离子型絮凝剂带多价电荷,且长链线状结构上的电荷密度会显
著影响其的絮凝效果。 ➢ 通过絮凝预处理过程,可将氨基酸发酵液中的微生物细胞和碎
片、菌体和蛋白质等胶体粒子聚集形成粗大絮凝团,从而提高 氨基酸发酵液的过滤速率和滤液质量。
5、絮凝
➢ 高分子絮凝剂的吸附架桥过程:
5、絮凝
➢ 高分子絮凝剂可分为天然聚合物和化学合成聚合物。 ➢ 天然聚合物包括聚糖类胶粘物、海藻酸钠、壳聚糖、脱乙酰壳

氨基酸肥料生产工艺

氨基酸肥料生产工艺

氨基酸肥料生产工艺
氨基酸肥料是一种供应植物营养元素的肥料,它通过提取或合成氨基酸,提供植物所需要的氮、磷、钾等养分,同时还具有调节土壤、改善植物生长等功能。

氨基酸肥料生产工艺包括原料处理、水解提取、精制干燥等环节。

首先,原料处理是氨基酸肥料生产的第一步。

常用的原料包括蛋白质饲料、油菜籽饼等富含氨基酸的物质。

这些原料需要进行破碎、过筛等预处理,以便提高后续水解提取过程中的效果。

接下来,水解提取是氨基酸肥料生产的核心环节。

将原料加入反应釜中,加水加热进行水解反应,将蛋白质分解为氨基酸。

水解过程中需要控制反应时间、温度、压力等参数,以获得高效的水解效果。

水解后的混合液经过过滤和离心等操作,分离出可溶性的氨基酸。

然后,提取得到的氨基酸需要进行精制处理。

首先是除杂,去除水解过程中产生的蛋白质、脂肪等杂质,以提高氨基酸的纯度。

然后是浓缩,将溶液浓缩,使氨基酸含量更高。

最后是干燥,将浓缩后的液体通过喷雾干燥或真空干燥等方式,将氨基酸转变为颗粒状或粉末状的固体产品。

在氨基酸肥料生产的工艺中,还有一些附加环节。

例如,可根据植物需求添加其他营养元素,如磷酸二氢钾、硫酸锌等,以制备复合氨基酸肥料。

此外,还可根据需要添加保湿剂、抗结剂等辅助剂,以提高产品的应用性能。

总之,氨基酸肥料的生产工艺主要包括原料处理、水解提取、精制干燥等环节,通过控制各个环节的参数,获得高纯度、高效的氨基酸肥料产品。

这些产品可以为植物提供养分,并改善土壤质量,促进植物生长。

酶解法生产氨基酸肥工艺流程

酶解法生产氨基酸肥工艺流程

酶解法生产氨基酸肥工艺流程
1. 原料处理
•筛选、破碎、清洗原料(如豆粕、玉米麸等)•去除杂质和有害物质
2. 酶解
•在反应器中加入原料、酶剂、水和缓冲剂
•控制温度、pH值和反应时间,促进酶解反应•酶解反应将蛋白质分解成氨基酸和小肽
3. 过滤分离
•过滤酶解液,分离出固体残渣
•固体残渣可作为饲料或肥料使用
4. 浓缩
•通过蒸发或反渗透浓缩酶解液,提高氨基酸含量5. 干燥
•将浓缩酶解液通过喷雾干燥或流化床干燥成粉末状6. 后处理
•加入抗结剂或其他添加剂,改善产品性能
7. 包装和储存
•将氨基酸肥粉末包装在袋子或容器中
•储存在阴凉干燥处,避免阳光直射。

氨基酸生产工艺课件

氨基酸生产工艺课件


11、现今,每个人都在谈论着创意,坦白讲,我害怕我们会假创意之名犯下一切过失。21.8.1715:02:2315:02Aug-2117-Aug-21

12、在购买时,你可以用任何语言;但在销售时,你必须使用购买者的语言。15:02:2315:02:2315:02Tuesday, August 17, 2021
➢ 氨基酸原料生产企业约20多家,制剂生产企业30 多家。甘氨酸3000多吨,赖氨酸及其盐酸盐约 1000吨,天门冬氨酸、缬氨酸、谷氨酸、亮氨酸、 丙氨酸等几百吨。
➢ 谷氨酸钠的生产规模最大,居世界首位。
氨基酸发酵
➢ 氨基酸发酵:就是以糖类和铵盐为主要原 料的培养基中培养微生物,积累特定的氨 基酸。
多种。
氨基酸
➢ 氨基酸(amino acid):含有氨基和羧 基的一类有机化合物的通称。
➢ 是含有一个碱性氨基和一个酸性羧基的 有机化合物,氨基一般连在α-碳上。
➢ 侧链不同,氨基酸的性质不同。
氨基酸的用途
➢ 1.食品工业 ➢ 强化食品:赖氨酸,苏氨酸,色氨酸于小麦
中。 ➢ 增鲜剂:谷氨酸单钠和天冬氨酸。 ➢ 苯丙氨酸与天冬氨酸可用于制造低热量二
菌株发酵 ➢ 营养缺陷型回复突变株发酵 ➢ 添加前体法
主要菌种:
➢ 谷氨酸棒杆菌 ➢ 黄色短杆菌 ➢ 乳糖发酵短杆菌 ➢ 短芽孢杆菌 ➢ 粘质赛式杆菌 ➢ 还有采用基因工程菌进行生产的
➢ 往往是生物素缺陷型,也有些是氨基酸缺陷型。
➢ 酶法:利用微生物细胞或微生物产生的酶来制造 氨基酸。
➢ 提取法:蛋白质水解,从水解液中提取。胱氨酸、 半胱氨酸和酪氨酸
肽甜味剂(α-天冬酰苯丙氨酸甲酯),此产品 1981年获FDA批准,现在每年产量已达数万 吨。

第4章氨基酸发酵生产工艺

第4章氨基酸发酵生产工艺

• ⑵酶法转化工艺
利用酶的离体专一性反应,催化底物生产有活性 的氨基酸。
D-氨基酸和DL-氨基酸的手性拆分 工艺简便、转化率高、副产物少、容易精制。 占总量的10%左右
• ⑶全化学合成生产工艺
不受氨基酸品种的限制,理论上可生产天然氨基 酸和非天然氨基酸。
产物是DL-型外消旋体,必须拆分才得单一对映 体。
• 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有20种,多数为L-型,也是 人体能吸收利用的活性形式
• 初级代谢产物 • 根据R基团的化学结构不同,分为:15种脂肪族的, 2种芳香族的,2种杂环的,以及1种亚基氨基酸。 • 根据R基团的极性,分为:12种极性与8种非极性 • 根据酸碱性,分为:2种酸性的,3种碱性的,以及 15种中性氨基酸。 • 根据人体生理生化过程能否合成,分为:(8+2)种必 需和10种非必需氨基酸 • 应用:药品、食品、饲料、化工等
4.1.2 氨基酸的理化性质
• 无色晶体,熔点200~300℃,一般溶于水、稀酸 稀碱,不溶于乙醚、氯仿等有机溶剂,常用乙醇 沉淀氨基酸。 • 除甘氨酸外,有旋光性,测定比旋度可鉴定氨基 酸的纯度。 • 芳香族氨基酸在紫外有吸收峰,可用于鉴别、合 成、定性和定量分析中。
• 氨基酸是弱的两性电解质,在酸性环境,带正电荷; 碱性环境,带负电荷;净电荷为0时的pH值为等电 点pI。由于静电作用,等电点时,溶解度最小,容 易沉定,可用于氨基酸的制备。
氨基酸
分子量
甘氨酸
75.07
丙氨酸
89.10
缬氨酸
117.15
亮氨酸
131.18
异亮氨酸
131.18
丝氨酸
105.09
苏氨酸
119.12
半胱氨酸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缺点:氨基酸结构被破坏,污染环境
2、碱水解
氢氧化钠、氢氧化钡

100℃

6h
缺点:氨基酸结构被破坏,消旋
3、酶解
优点 缺点:水解不彻底,可用于生产肽、胨等
二、合成法:DL-蛋氨酸、丙氨酸、甘氨酸、苯 丙氨酸。
三、酶法:利用微生物细胞或微生物产生的酶来 制造氨基酸。
传统的提取法、酶法和化学合成法由于前体物的 成本高,工艺复杂,难以达到工业化生产的目的。
⑶工艺条件:
温度
pH 种龄、接种量 氧 生物素 硫酸铵 其他
四、发酵法
直接发酵法:野生菌株发酵、 营养缺陷型突变株发酵、 氨基酸结构类似物抗性突变株发酵 营养缺陷型兼抗性突变株发酵。
1、用野生株的方法
这是从自然界获得的分离菌株进行发酵生产 的一种方法。
典型的例子就是谷氨酸发酵。 改变培养条件的发酵转换法中,有变化铵离子
浓度、磷酸浓度,使谷氨酸转向谷氨酰胺和 缬氨酸发酵
1、结构:2,6-二氨基己酸
2、存在形式:盐酸盐
3、物理性质:相对分子质量:182.65

熔点:263℃

单斜晶系

比旋光度:+21°

水中溶解度:53.6g/ml(0℃)

口服半致死量(LD50):4.0g/kg
二、赖氨酸发酵生产
斜面菌种 种子培养
发酵 上柱

洗脱

浓缩
精制盐
重结晶
2、 用营养缺陷变异株的方法
这一方法是诱变出菌体内氨基酸生物合成某 步反应阻遏的营养缺陷型变异体,使生物合 成在中途停止,不让最终产物起控制作用。
这种方法中有用高丝氨酸缺陷株的赖氨酸发 酵,有用精氨酸缺陷株的鸟氨酸发酵,还有 用异亮氨酸缺陷株的脯氨酸发酵。

谷氨酸

N-乙酰 谷氨酸激酶

氨基酸生产工艺
第一节 氨基酸种类及理化性质
一、氨基酸组成及结构 1、元素:C、H、O、N等 2、通式:
3、氨基酸的一般物理性质
(T2常)yr见熔、氨点Tr:基p氨、酸基P均h酸e为在的无熔近色点紫结极外晶高光,,其区一形的般状最在因大构 (((吸43(51))2的单光在紫紫丙)旋)收型度碱常0光= 溶味无钠性20m可 外 外 氨光酪苯7峰2而 差 中 酒吸℃感a解5味盐,7x性氨丙见 区区 酸=5=(异 别, 精以:收性、有能n1酸氨:和光((.2m上4其λ很能但2<:有鲜使5:的酸x除,72色区1。味2m大把不的味偏n的构00各甘2mma3氨都随-x为,振,氨能0;3成a),氨种xn0不酸没甜是光并基溶蛋酸m和氨0同有有、味平n能酸解外)白摩基均m氨有精面吸光,溶从于质尔酸)基有的的向只收吸氨解其有的消在酸光味主左有光收基于 溶机2有光水苦 要 或吸酪酸0的,稀 溶 液所系中种,成向收都氨能但不酸 剂 中谷分右数的氨。具酸力在同或 。 沉氨。旋ε溶基有在、。远,酸转稀 通 淀旋解酸近苯有的,
二、分类与命名
1、命名: 2、分类:⑴带电状况:酸性、中性、碱性;
⑵侧链结构:脂肪、芳香、杂环; ⑶侧链极性:极性、非极性; ⑷人体需求:必需、非必需。
第二节 氨基酸的生产方法
一、蛋白水解法: 1、酸水解 2、碱水解 3、酶水解
1、酸水解

盐酸、硫酸

110-120℃

12-24h
体内基因重组在应用上又称为杂交育种,主 要方法包括:转化、转染、接合转移、转导 和细胞融合等,这都是在细胞内暂时地产生 染色体的局部二倍体,在两条DNA链之间引 起两次以上的交叉,是遗传性重组现象。
细胞内基因重组技术的缺点是,现在只在同 种或有近缘关系的微生物之间进行并较难成 功。
几种方法的比较
左析旋25出7者=。通2.0常x1用02(; -)表示,右旋者用(+)
表=示色2。8氨0n酸m的,max
280=5.6x103;
4、化学通性:
-COOH:成盐、成酯、酰胺化、脱羧、酰氯化; -NH2:成盐、脱氨 两性解离 肽键
酪氨酸酚羟基:米伦反应、福林-达尼斯反应; 精氨酸胍基:坂口反应 色氨酸吲哚基:遇芳醛变红 组氨酸咪唑基:pauly反应
粗盐
1、菌种:北京棒杆菌、钝齿棒杆菌;
2、种子扩大培养:
斜面
一级种子
二级种子
3、发酵工艺及控制要点:
⑴流程:
压缩空气 斜面 淀粉水解糖
油水分离器 摇瓶种子 配料
过滤器
种子罐 灭菌

发酵罐

提取分离

赖氨酸
⑵培养基:
葡萄糖 糖蜜 玉米浆 豆饼 硫酸铵 碳酸钙 磷酸氢二钾 硫酸镁 味液 生物素 硫胺素 铁 锰 pH
利用此方法发酵的有:苏氨酸、赖氨酸、异亮 氨酸、组氨酸和精氨酸。

谷氨酸

N-乙酰 谷氨酸激酶

N-乙酰-γ-谷氨酰磷酸


鸟氨酸

瓜氨酸缺陷型菌株生产鸟氨酸

瓜氨酸

精氨酸缺陷型菌株生产瓜氨酸

精氨酸结构类似物抗性突变株 Nhomakorabea
精氨酸 抗反馈调节突变株生产精氨酸
4 、 体内及体外基因重组的方法
基因工程包括细胞内基因重组方法和试管内 的体外基因重组方法。
N-乙酰-γ-谷氨酰磷酸


鸟氨酸

瓜氨酸缺陷型菌株生产鸟氨酸

瓜氨酸

精氨酸缺陷型菌株生产瓜氨酸

精氨酸结构类似物抗性突变株

精氨酸 抗反馈调节突变株生产精氨酸
3、结构类似物抗性突变株的方法
用一种与自己想获得的氨基酸结构相类似的 化合物加入培养基内,使其发生控制作用, 从而抑制微生物的生长。这样,就可以得到 在这种培养基中能够生长的变异株,而这种 变异株正是解除了调控机制的,能够生成过 量的氨基酸。

合成法 发酵法
酶法
原料
石油 碳源、氮源 底物
产物浓度 高


产物类型 DL L
L
副产物 少


第三节 氨基酸的用途
1.食品工业: 强化食品(赖氨酸,苏氨酸,色氨酸于小麦中) 增鲜剂:谷氨酸单钠和天冬氨酸 苯丙氨酸与天冬氨酸可用于制造低热量二肽
甜味剂(α-天冬酰苯丙氨酸甲酯),此产品 1981年获FDA批准,现在每年产量已达数万吨。
2.饲料工业:
甲硫氨酸等必需氨基酸可用于制造动物饲料
3.医药工业:
多种复合氨基酸制剂可通过输液治疗营养或代谢失调 苯丙氨酸与氮芥子气合成的苯丙氨酸氮芥子气对骨髓肿瘤治
疗有效,且副作用低。
4.化学工业: 谷氨基钠作洗涤剂,丙氨酸制造丙氨酸纤维。
第四节 赖氨酸生产实例
一、概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