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城市隧道日常养护管理措施

现代城市隧道日常养护管理措施
现代城市隧道日常养护管理措施

现代城市隧道日常养护管理措施

[摘要]: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现代城市公路林立,一方面促进了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的步伐,另一方面也造成了许多负面影响,像城市隧道内的排水沟、照明灯、智能交通、通信、高压变电柜等非管辖设施经常出现问题,严重影响交通安全。因此,为了确保城市隧道的正常运营,本文首先分析了我国城市隧道养护的关键技术问题,然后探讨了做好现代城市隧道日常养护管理的措施。

[关键词]:城市隧道;日常养护;管理

城市隧道常常出现病害,如果不及时预防和治理,就会诱发其它病害的发生,极不利于隧道的正常运营。在当代城市中,由于公路数量多,人口密集,交通拥挤,大大降低了隧道的使用寿命,进而降低了其稳定性,威胁结构安全。毫无疑问,作为单位养护管理人员,必须采取科学的现代城市隧道日常养护管理方法,做好本职工作,确保城市隧道的正常运作,这也是我国现代城市建设中必须深入研究的重要课题。

一、我国城市隧道养护的关键技术问题

近年来,我国城市隧道建设工作取得了瞩目成就,但也产生了许多现实问题,比如隧道建设周期短、工程质量堪忧等等。当然,一部分隧道具有先天性缺陷,运营不了多长时间,这些缺陷就会恶化而形成病害,直接给隧道日常养护管理工作带来许多困难。下面主要介绍一下我国城市隧道日常养护管理的关键技术问题。

1.1养护工程技术

从城市隧道工程技术上看,如果要增强城市隧道养护质量,就要把握好它的关键技术,一般包括检测技术、决策技术、维修技术等。关于检测技术,即如何更加便捷地了解隧道土建结构和各型机电设备的技术情形;关于决策技术,即如何结合城市隧道的实际和经济投入情况,科学地对技术状况进行评定,以便更好地制定养护计划;关于维修技术,即如何依据隧道病害外观表象来推定病害的成因,如果在日常养护管理过程中不干扰交通的一种维修技术。

1.2养护管理技术

从管理活动方面来看,如何从根本上提高城市隧道日常养护管理的成效,需要重视城市隧道日常管理技术,基本包括管理体制、管理理念、管理手段等。关于管理体制,即如何定位城市隧道日常养护机构及管理人员,如何制定相应的管理措施;关于城市隧道日常养护管理理念,即如何更好地实施预防性养护理念;关于城市隧道日常养护管理手段,即如何高效地确保城市隧道日常养护管理活动的顺利开展。

二、做好现代城市隧道日常养护管理的措施

2.1交通运输管理方面

一般来说,超限运输和危险品运输车辆都会通行隧道,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法》,该类车辆不得在有限定标准的隧道内行驶。根据《公路安全保护条例》,载运易燃、易爆等危险物的车辆,应当符合有关安全管理规定,避免通过特长公路隧道;如果一定要通过特长隧道,应当提前将行驶时间、路线通知特长公路隧道的养护管理单位,使其进行现场监管。在我国,通常采用降低公路隧道危险品运输事故风险的控制措施有几点:完全禁止通行、规定车辆间距、禁运特殊货物、限定物品数量等等。

2.2交通安全管理方面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法》规定,在城市隧道上方和洞口外一百米范围内,任何人不得挖砂、采石、取土和倾倒废弃物,也不能进行爆破作业,杜绝一切影响城市隧道安全的活动。《公路安全保护条例》也做出相应规定,严格禁止在城市隧道上方和洞口外一百米范围内设

立易燃、易爆、放射性等危险物品的设施;严格禁止利用城市公路隧道的不良行为,比如:有的人随意堆放物品,有的人随意搭建设施,有的人随意铺设高压电线,有的人随意输送易燃物品等等,都对城市公路交通安全管理造成了威胁。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制定了消防安全责任制,比如:作为现代城市隧道运营管理机构,一定要严格遵守该项法规,任何人都要严以律己,人人都有维护消防安全、保护消防设施、预防火灾、灭火的义务。另外,根据我国《公路隧道养护技术规范》的基本要求,高速公路的长隧道、特长隧道每年至少进行一次消防演习活动。作为日常养护管理工作人员,在城市公路隧道内进行养护作业时,应当严格执行《公路养护安全作业规程》的相关规定。再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做好城市公路隧道交通安全工作,还应当严格遵循依法管理、方便群众的基本原则,以便从根本上保障城市隧道交通的畅通运行。

2.3交通事件管理方面

据调查了解,影响现代城市隧道正常运行的交通事件包括七类,即恶劣气象、交通事故、火灾事故、危化事故、计划事件、紧急事件及其他事件,一旦发现事故,都是大重大事故,需要引起相关人员的高度重视。所以,作为现代城市公路隧道运营管理单位,需要从实际出发,根据城市隧道的道路通行能力和交通组织管理办法,将可能发生的交通事件按照“分类、分级、分段、分区”的思路来制定应急预案,以便科学地解决交通事件。与此同时,一旦形成城市隧道应急预案体系,就可以针对一切可能出现的交通事件和一切危险源来制订专项应急预案,日常养护管理人员要尽职尽职,努力处理好事前、事发、事中、事后的工作。

2.4日常运营管理方面

在现代城市隧道日常运营管理方面,应当包括日常巡查管理、设施控制管理、物品管理、职工培训管理、宣传教育管理、服务质量统计管理等全方位的工作。具体地讲,在日常运营管理过程中,需要把重点放在机电设施管理养护、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和机电设施节能减排方面;在城市隧道日常管理的宣传教育方面,可以采用媒体宣传方式、展示宣传方式等等,不断向广大市民介绍城市隧道的防火安全知识、行车管理规定、逃生方法、自救方法等内容。

2.5养护维修管理方面

做好现代城市隧道日常养护管理工作,特别要重视隧道的养护维修管理工作,这一点是至关重要的。作为城市隧道管理人员,需要养护维修好土建结构和机电设施,严格根据我国的《公路隧道养护技术规范》守则。一般来说,对土建结构进行养护时,需要做到清洁维护到位、结构检查到位、保养维修到位等等;对机电设施进行养护时,需要做到日常检查到位、经常性检查到位、定期检修到位、应急检查到位等等。进一步讲,加强城市隧道养护维修管理工作,可以大大减少或消除诱发安全事故的潜在隐患,相关人员一定要严格遵守《公路安全保护条例》的规定,一方面要定期对现代城市隧道进行检测和评定,确保其技术状态符合一定的技术标准;在检测过程中,如果发现不合乎车辆通行安全细则的问题,一定要及时维修,并向社会公告,通知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进行处理。除此以外,管理人员还要定期检查城市隧道的排水、通风、照明、报警、消防、救助等设备。

结束语:

总之,通过探析现代城市隧道日常养护管理措施,我们加深了对城市隧道管理工作的重视。城市安全运行是一个永恒的主题,做好城市隧道的日常养护管理工作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现代城市隧道维养单位一定要精心管理、精心养护,不断创新品牌服务,从根本上确保隧道的安全畅通。由于造成公路隧道存在问题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这就要求相关养护管理人员把握全局、注重细节,尽量采用创新技术,应用多种措施进行综合防治,一旦发现运营中出现病害问题,必须查明原因,严格按照《公路隧道养护技术规范》的方法进行科学处理。

参考文献:

[1]胡锡岭.保障城市公共安全探索隧道运行管理[J].城市道桥与防洪.2012,(1).

[2]郑佳艳,邹宗良,刘海京,林志.重庆市6座城市隧道病害分析及思考[J].公路交通技术,2011,(2).

[3]王少飞.论公路隧道运营管理[J].现代隧道技术,2010,47(S):45—50.

[4]丁浩.张琦.刘永华.王芳其.我国公路隧道养护工程技术与管理技术之思考[J].公路隧道.2015,(1).

[5]王少飞,李科,邓欣.单洞四车道大断面公路隧道防火安全对策[J].工业安全与环保. 2011,37(9):56—57.

项目质量管理措施

邯郸市邯一建筑工程有限公司项目质量管理体系 编制人: 审核人: 审批人: 邯郸市邯一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时间:年月日

第一章:施工项目质量控制 一、施工项目经理及经理部的质量管理职责 1、施工项目经理是工程质量的第一责任者,对工程质量、方针、目标的制订和实施全面负责。 2、制订工程项目质量方针目标、作出承诺,形成文件,并组织全员进行全过程的贯彻执行,质量方针目标应是: 1)、满足使用要求,具有适用性、安全检查性、可靠性 2)符合国家环保、城市规划、安全消防等强制性要求 3)符合公司的质量目标要求 3、对质量目标进行分解,明确其基本要求,控制要点,并要求责任部门和单位制订实施措施,质量管理的重点部位有: 主要分项分部工程、功能性施工项目,关键与特殊工序、现场主要管理工作。 4、定期组织对工程项目质量方针目标管理进行诊断和综合性考评,并将考评结果与经济承包责任制挂钩。 5、建立完善实施质量体系所必须的组织机构、责任、程序、过程,促进质量体系有效运转。 6、加强质量成本、材料质量、质量检验、安全生产、施工进度各职能的协调,重视对质量要素和有关费用的核算、评价、分析,降低质量损失费用。 二、质量体系的组织机构 1、质量体系的主要环节: 1)施工准备

2)材料采购 3)施工生产 4)试验与检验 5)功能试验 6)竣工验收 7)、回访与保修 2、质量体系结构 (1)质量责任和权限 1)明确规定工程项目领导和各级管理人员质量责任 2)明确规定从事各项质量管理活动人员的责任和权限 3)规定各项工作之间的衔接、控制内容和控制措施 4)定期、不定期地检查工程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情况,并做出客观的评价报告 5)对施工中出现或可能出现的质量偏移、采取积极补救措施 (2)组织机构 见附图 3、成立由生产计划、施工技术、安全、材料、等部门组成的QC质量活动管理小组和由各工种、各班组技术骨干组成的QC质量活动小组。 (三)质量控制程序 1、施工准备工作质量: 1)了解施工项目质量保证协议 2)施工项目质量管理领导小组有关职能部门进行图纸会审

市政道路、养护工作总结

2017-2018年市政道路养护工程 2017年养护维修情况年终总结 2017年,市政道路养护工程在xxxx的正确领导下,进一步学习科学发展观和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扎实推进市政道路养护工程建设的开展,贯彻“团结、务实、敬业、创新”的企业精神,按照管理处的要求及时、准确开展工作计划,脚踏实地的开展各项工作。“撸起袖子加油干”把各项工作深化开来、深入下去,做到克服各种困难、解放思想、团结协作、苦干实干,在各自的岗位上勤勤恳恳、任劳任怨、不折不扣地完成各级领导分配的任务。现将年度工作总结汇报如下:一、完成情况 主要完成养护工作量如下: 市政道路:(文字) 主要完成养护工作量:(数据) 1、养护管理 在市政道路养护方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在养护行业中充分发挥我们自身的优势,树立起一面鲜明的旗帜。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养护范围不断扩大、各类材料、新工艺和新设备的不断推广、市场经济下同行业的竞争等等诸多因素,我们深知,必须在充分掌握往年养护经验的基础上还须在诸多方面予以加强,为此公司在年初就2017年度的养护工作进行了专门的部署。 在内部人员管理方面,年初均与各层管理人员签定了责任书,明确工作职责,并制定了相应的奖罚制度,以体现管理人员的自身价值,

提高责任感和荣誉感。在养护作业工人安排方面,由于我们多数的一线工人均为外地来苏州园区的农民工兄弟,流动性较强。为克服这一矛盾,我们年初就对准备上岗的员工签订了常年用工合同,还在福利上予以保障,以促进员工的就岗积极性和稳定性。同时还注重员工的业务素质培训,通过参加岗位培训和技术比赛等形式来提高养护员工的操作技能,以确保其对养护工艺的充分掌握,来更好地服务于我们的市政养护行业。 2、日常巡视 日常巡视是我们市政养护中最为关键的工作之一,通过日常巡视,可以及时的掌握道路的用状态,是我们养护维修工作的前哨和基础,是确保市政道路安全、正常运行的有力保障。为此,我们首先将日常巡视定位为养护工作的重点,今年我们按道路状况编制了合理的路况巡视计划,并安排数名专业的巡视员每日对设施进行巡视,并详细填写好路况巡视记录,为我们的养护工作开展做好第一手资料。 在巡视检查中,损坏类型主要分为三类: 第一类:道路有突发事件、明显破损或影响车辆和行人安全的。如路面坑塘、沉陷的、雨水井盖、明沟盖板破损严重的,暴雨天路面积水的严重的,无证开挖占用等遇此类现象发生,巡视员便在第一时间对现场、明沟盖板安全围护,并立即通知养护班长,以组织力量及时进行修复。 第二类:零星小面积的破损。如人行道的松动和缺损、车行道的局部沉陷和轻微坑塘等现象。针对此类病害,巡视员将填写好设施损

普通干线公路隧道养护管理办法详细版

文件编号:GD/FS-9266 (管理制度范本系列) 普通干线公路隧道养护管 理办法详细版 The Daily Operation Mode, It Includes All Implementation Items, And Acts To Regulate Individual Actions, Regulate Or Limit All Their Behaviors, And Finally Simplify The Management Process. 编辑: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

普通干线公路隧道养护管理办法详 细版 提示语:本管理制度文件适合使用于日常的规则或运作模式中,包含所有的执行事项,并作用于规范个体行动,规范或限制其所有行为,最终实现简化管理过程,提高管理效率。,文档所展示内容即为所得,可在下载完成后直接进行编辑。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提高公路隧道养护管理水平,保证公路畅通和隧道运行安全,延长隧道使用寿命,适应公路交通运输发展需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法》、《公路安全保护条例》、《公路隧道养护技术规范》(JTG H12-2003)的要求,结合我市实际,按照科学、实用的原则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普通国省干线公路隧道的养护管理,农村公路隧道的养护管理参照执行。 第三条隧道养护工作必须贯彻“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安全至上”的工作方针,根据隧道的实际情

况,以及当地水文资料、围岩地质条件、气候、交通量,采取预防性、经常性的保养和维修措施,使公路隧道始终处于良好的技术状况。 第四条隧道养护管理工作人员应按照《公路隧道养护技术规范》(JTG H12-2003)的要求和规定,及时全面地掌握隧道技术状况,保障公路畅通。 第二章隧道养护管理职责划分 第五条隧道养护管理实行三级负责制。 区县(自治县)交通主管部门设专职隧道养护工程师(也可由本单位桥梁养护工程师兼任),具体负责本辖区内隧道养护管理工作的监督和管理。 公路管理机构(或管养单位)应设专职隧道养护工程师(技术员),负责辖区内隧道的检查和保养维修工作。 养护道班(工区)设固定隧道养护工,协助专职

施工项目的安全与质量管理措施

施工项目的安全与质量管理措施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抓安全,保质量”。在施工项目管理中安全和质量是相辅相成、相互统一的,工程质量形成于施工项目,是企业形象的窗口,在项目施工过程中安全管理疏忽不得,它伴随在工程质量形成过程中。工程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安全事故发生与否,质量视为企业的生命,安全作为企业的卫士,以名优工程当作市场竞争的法宝,安全、质量管理则是企业管理的重中之重。 一、抓好项目安全与质量管理要解决和落实的问题 我认为要结合企业管理的现状和特点,采取得力措施解决和落实好八个方面的问题。 (一)宣传 企业施工项目安全生产、质量管理与全体工作人员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是构造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企业全体员工的安全、质量意识,最重要的手段是宣传。做到施工企业全体员工对有关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的内容深思熟记,并把基本精神广泛宣传贯彻落实。要注重宣传的效果,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从公司总部到施工队,运用多种方法教育职工,切实达到人人皆知的目的。 (二)教育 企业严格、彻实地做好三级安全、质量教育,重点加强对施工队一线作业人员的教育培训,增强他们的安全、质量意识和安全操作技能、技巧。不能走过场,应付了事,特别是施工队担负着安全生产的

首要职责,他们需要全部、正确、熟练掌握安全操作技术技能。因此,企业对他们的安全教育培训要制度化、级别化。有条件尽可能地让他们学会运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加大教育力度,提高作业人员的素质,把安全、质量技术技能等级与一定的工资等级挂钩。经培训教育合格后,发给安全生产作业证、技术水平等级证,实行持证上岗。 (三)责任 企业安全与质量管理工作要紧紧咬住安全生产和质量管理目标责任不放松。由企业安全、质量管理机构严格按规定办事,一级对一级负责,一级对一级签订责任书,将安全、质量控制指标层层落实下去,同时做好跟踪检查,全面落实安全生产和质量管理责任。 (四)制度 安全、质量管理工作离不开制度的落实和建设。要严格落实好安全生产质量管理制度,保障一线操作人员的合法权益。同时结合实际,建立健全工作例会、巡查和不良安全行为及质量缺陷记录和公示、安全技术交底、安全准用、黄牌出局等制度。具体由专职安全员和质检员贯彻落实到位,为有效地抓好项目安全质量工作提供有力保证。 (五)经费 加强经费的管理,合理使用经费,主要设立安全生产、安全措施、质量管理专项费用,专款专用。同时项目工程技术、安全主管部门要积极向项目领导汇报安全与质量监督的工作情况,争取项目领导的支持,从而解决经费不足等问题。

浅谈城市道路养护维修的重要性

浅谈城市道路养护维修的重要性 隨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家不断加大对城市基础建设的投资,城市道路作为城市经济发展的载体,其在城市发展过程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城市道路在运行过程中,由于多种因素导致出现质量病害,需要进行养护管理。在城市道路的养护维修上,道路养护部门一直习惯待路面损坏严重后再进行养护维修,很少对城市道路沥青路面进行预防性养护维修。现代城市车辆的不断增加,城市道路维修养护工作的重要性更加明显。 标签:城市道路养护维修重要性 城市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出行环境有了更高的要求,道路功效日益加大,从而对城市道路养护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再加上对城市道路交通的要求越来越高,道路养护成为关键一步。城市道路路面养护是指道路养护部门对城市道路路面其进行养护与保养,不让病害侵蚀道路,从而达到延长路面使用寿命、保持道路完好率和平整度、提高道路质量、降低道路寿命成本、延长中修或大修期限目的的作业方式和实用手法。 一、城市道路养护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城市的道路是我们城市发展的基本保障,城市道路的好与坏,关键是道路的养护,路面养护的预防是行之有效的道路养护技术。新的《城镇道路养护技术规范》正在积极倡导预防性养护,努力改变过去“坏了再修”的旧观念。在维护城市道路的过程中,我们要确保城市道路维修的正常化、制度化、规范化,其实就是要对城市道路进行科学、合理的管理和相应的道路养护,这也是对保障城市道路通畅、路面完整的有效保护。 对城市道路采取养护,有利于降低城市道路的全寿命成本。城市道路全寿命成本,不仅考虑初期修建费和该道路路面结构的使用寿命,还应考虑预定分析期内可能采用的各种维修方案所发生的费用,这些方案包括各种养护和改建措施的不同组合。一条质量合格的道路在使用寿命前75%的时间内性能下降40 %,这一阶段正是需要养护的阶段,如未得到及时养护,在随后12%的使用寿命时间内,性能将再下降40%,从而造成养护成本大幅度的增加。 通过大量的研究和养护维修实践,调查统计得出,每投入 1 元钱预防性养护资金,可节约3 -10元后期矫正性养护资金的结论。整个城市道路路面使用周期内进行3 - 4次的预防性养护,可节约养护费用45%-50% 。而传统的道路养护理念、方式与城市交通拥挤的现状不相协调。因此加强对城市道路的科学养护非常重要。 二、当前的城市道路路面养护状况分析 1.交流量剧增,加快了道路的老化。客车量、货运车量大幅提高、重型车、

公路隧道的养护及病害防治

0前言 近20多年来,我国公路建设发展十分迅速,截至2004年底,中国公路通车总里程达181万km,高速公路已突破3万km,总里程位居世界第二。伴随着公路建设的快速发展,公路隧道的修建也增长迅速。截至2004年底,我国已建成公路隧道2495座,总长1246km,其中65%的隧道已经进入到养护维修期。但是,由于我国地域辽阔,各地自然条件差异很大,公路隧道所穿越山体的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复杂多变,又由于公路隧道工程的特殊性,受地质、设计、施工及运营管理和维修养护等因素的影响,出现的病害也越来越多,有些隧道的病害已严重影响车辆的正常行使,甚至危及行车和养护人员的安全。针对目前国内公路隧道运营的现状,有必要系统深入地研究公路隧道病害产生原因及相应的防治措施。 1公路隧道的病害检查及养护管理 公路隧道既是道路工程构造物又是地下工程结构。它涉及工程地质、结构力学、空气动力学、光学、自动控制和工程机械等多种学科,技术较为复杂。而且,公路隧道一般都处于崇山峻岭之中,无绕行可能,如果隧道内出现严重渗漏水、衬砌开裂或设施故障等情况,就会妨碍交通,进而使整个交 通线完全处于中断状态,给公路交通造成恶劣影响。隧道主体结构为永久性建筑物,日本统计的隧道平均寿命为50年以上,我国公路隧道的设计寿命为30年,但隧道作为地下工程建设其寿命应该大于100年。对公路隧道运营阶段的病害检测与治理应本着“预防为主、早期发现、及时维护、对症施治”的原则,要经常性的对隧道进行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建立数据库,确定需要整治的技术指标,并采用有效措施整治,对整治完的隧道要制定质量验收标准。力争做到检测程序化,处治规范化,验收标准化。但实现这个目标还有许多专题需要进一步研究。我国交通部于2003年10月发布了《公路隧道养护技术规范》(JTGHl2-2003),其中已经对公路隧道结构检查的基本内容和采取的常规对策给出了明确的规定。 1.1公路隧道的检查 公路隧道的检查是为了掌握隧道的现状,发现对隧道安全和功能有影响的病害,为隧道进行合理的养护管理收集和积累资料,建立隧道养护维修的数据库,为决策提供基础数据,以便尽早采取防治病害的措施,确保隧道安全畅通。公路隧道的检查分为日常检查、定期检查、特别检查和专项检查。 日常检查是为了发现隧道结构的早期破损、显著病害或其他异常情况,日常检查原则上与道路巡回检查一并进行。《公路隧道养护技术规范》规定日常检查的频度应不小于1次/月,高速公路隧道应 公路隧道的养护及病害防治 侯建斌,夏永旭 (长安大学公路学院,陕西西安710064) 摘要:文章针对我国目前公路隧道在养护管理中常见的病害,系统地介绍了公路隧道的病害种类以及所造成的危害,分析其成因、影响因素及规律,指出我国目前治理公路隧道病害所存在的问题。结合新的规范和工程实际论述了在隧道运营阶段防治公路隧道病害的技术和方法。 关键词:公路隧道;养护管理;病害;防治 中图分类号:U457文献标识码:B

(完整word版)项目质量管理及保证措施

1.1.1项目质量管理及保证措施 1.1.1.1项目质量要求 按照国家相关的质量标准规范严格执行 1.1.1.2保证质量目标的措施 1.1.1. 2.1组织措施 实行ISO9001质量保证体系,推行全面质量管理。 1、推行全面质量管理,在施工过程中实行全过程、全方位管理,一切管理都要以搞好工程质量为中心。坚持自检、互检,并做好记录,定期进行评定、评比。 2、实行定人定岗,质量挂牌管理制度,质量责任落实到人,挂牌上岗,严格执行奖优罚劣。 3、对于特殊复杂部位施工,应按照特殊工程分项施工方案进行,对于其他比较困难的施工过程,同样用人、机、料、法、环对其进行讨论与研究,使质量难题消除在施工过程之前。 4、在具体施工中,项目施工管理人员必须严格按交底内容进行施工,对交底不全面的地方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补充,要使PDCA四循环正常运转,最终达到质量要求。 1.1.1. 2.2技术措施 1、质量教育培训制度 对参加工程施工的所有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和工人进行质量意识、质量管理知识、专业技术技能和有关业务知识教育,由质量工程师和技术人员负责对施工人员进行培训,合格后持证上岗,挂牌施工。 2、工程质量一票否决制度 施工中坚持进度服从质量的原则,将工程质量一票否决制贯穿于整个施工管理活动中。 3、测量及技术资料复核制度 工程开工前及施工中认真进行定、复测,对设计、其它专业施工单位所交桩

位及测量结果做详细记录,建立台帐并严格按照台帐进行施工。 工程开工及施工过程中对设计图纸、技术交底、工艺标准实行复核签认制度,由各级技术负责人逐级签字,执行人签收。 4、质量定期、不定期检查及质量分析例会制度 安全质量部门采取定期与不定期相结合的方式,对施工质量进行抽查,关键工序、主要隐蔽工程的重点检查,以及联合检查等,内容包括:工程质量水平及质量评定情况、施工现场操作情况、文明施工及环境保护、原始施工记录、全面质量管理推行情况等。 坚持定期召开质量分析会议制度,根据施工过程中反馈的各类信息进行认真细致的分析、研究、总结,制定针对性的措施;对施工过程中发现的质量隐患,采取措施,限期整改,确保工程质量。 5、工程质量检测试验制度 严格按照操作规程做好施工过程检测试验及材料、设备的进货检验和试验工作,试验原始记录真实齐全,试验工作完成后,由试验人员填写试验报告,要求报告填写完整,结论明确,最后由试验人、复核人签名,技术负责人签发。 6、工程质量自检制度 施工作业工班在完成施工工序后进行自检,自检按验收规范和施工作业指导书进行,并予以记录,记录保存在工班。 下一道工序的施工人员对上道工序进行验证,对发现的不合格项目有权要求上道工序施工人员纠正后再进行施工,并记录在工班日志中。 分项、分部、单位工程完成后,各施工工班在自检合格的基础上,按国标规定和设计文件要求,由专职人员进行检查,并保存检查记录。 安全质量部门采取定期与不定期相结合的方式,以随工检查,关键工序、特殊过程、隐蔽工程重点检查以及联合检查等形式,对工程质量进行全面检查。 7、隐蔽工程检查签认制度 执行关键部位和隐蔽工程的预检和复检制度。隐蔽工程在自检、专检合格后,按业主及相关单位要求填写隐蔽工程验收单,于隐蔽前48小时内通知业主或监理工程师到现场进行检查,并在检查证上签字后方可进入下道工序施工。

CJJ 36-2016 城镇道路养护技术规范

城镇道路养护技术规范 Technical code of maintenance for urban road CJJ 36-2016 修订的主要技术内容是:1.增加了预防性养护技术的相关要求,包括:预防性养护的概念,预防性养护时机的选择,病害预处置的要求,预防性养护措施及相关规定,以及预防性养护工程检查与验收的标准;2.增加了技术档案管理,包括技术档案管理的一般规定,道路检查及养护工程资料的相关要求以及档案管理及信息化管理的要求。 规范:众智建筑资源 1 总则 1.0.1 为保持城镇道路设施的功能,保证其完好和安全运行,提高服务水平,统一技术标准,规范养护工作,制定本规范。 1.0.2 本规范适用于竣工验收后交付使用的城镇道路(包括车行道、人行道、停车场、广场及附属设施)的养护。 1.0.3 城镇道路中的桥梁养护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城市桥梁养护技术规范》CJJ 99的规定。 1.0.4 城镇道路的养护除应符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 术语和符号 2.1 术语 2.1.1 路面状况指数 pavement condition index(PCI) 表征路面完好程度的指标。 2.1.2 路面行驶质量指数 riding quality index(RQI) 表征路面行驶舒适度的指标。 2.1.3 路面综合评价指数 pavement quality index(PQI) 表征路面完好与行驶舒适程度的综合指标。 2.1.4 人行道状况指数 footpath condition index(FCI) 表征人行道完好程度的指标。 2.1.5 预防性养护 pavement preventive maintenance 在道路结构强度足够、仅表面功能衰减的情况下,为恢复路面表面的服务功能而采取的养护措施。 2.1.6 矫正性养护 corrective maintenance 在道路设施出现明确病害或已部分丧失服务功能的情况下,采取相应的功能性或结构性恢复措施。

质量管理体系及措施

质量管理体系及措施

一、质量目标 如果我公司在本工程的投标中有幸中标,我们保证将完全按照合同条款、设计要求、技术规格书及业主的动态管理进行施工,对施工的全过程按照本公司的质量体系进行有组织、有计划、有系统的质量管理,确保本合同范围内的各项工程的施工质量均达到合格。 质量承诺 工程质量是历史的遗迹,永恒的成就,是全体施工人员辛勤劳动的结晶,是企业综合素质和综合实力的体现。我公司一旦中标,将始终贯彻ISO9000版本的管理标准,将本工程作为ISO9000质量体系的复查点,认真做好施工技术管理和工程质量管理工作;开展质量活动,提高全员质量意识;抓好施工过程管理,使工程施工全过程处于受检受控状态;尊重监理,服从监督,做好质量检查、纠正、评比、总结等质保资料的管理工作,竣工资料的整理归档工作和交工后工程的保修工作。 我公司郑重承诺:本工程的各单位工程质量将全部达到合格等级。 二、质量保证体系 2.1质量方针 我公司早通过了GB/T19002-1994 idt ISO9002:1994质量体系认证。和GB/T19001-2000-ISO9001:2000的换版认证,质量体系完善,运行有效。 我公司的质量方针是“质量是公司的生命,合格的质量是全局职工永恒的追求”。 2.2质量保证体系框图

3.5严格控制采购材料的质量。搞好原材料二次复试取样、送样工作。 3.6凡分项工程的施工结果被后道施工所覆盖,均应进行隐蔽工程验收。隐蔽验收的结果必须填写《隐蔽工程验收记录》。 3.7遵循“谁施工、谁负责”的原则,对各工段、班组进行全面质量管理和追踪管理。凡各工段、班组在施工过程中违反操作规程,不按图施工,屡教不改或发生了质量问题,项目部有权对其进行处罚,处罚形式为整改停工,罚款直至赶出本工地。凡各工段、班组在施工过程中,按图施工,质量优良,项目部对其进行奖励,奖励形式为表扬、表彰、奖金。 3.8确保工程质量满足规范和业主的要求,工程质量达到合格。 3. 9施工质量管理流程 (1)施工物资质量管理流程:

城市道路照明设施养护维修服务规范

城市道路照明设施养护维修服 务规范(总6页) -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 -CAL-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请直接删除

DB37 山东省地方标准 DB37/T —2008 城市道路照明设施养护维修服务规范 2008- - 发布 2009- - 实施 山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山东省建设厅

DB37/T -2008 前言 本标准由山东省建设厅提出并组织起草。 本标准编制单位:山东省市政工程协会路灯照明专业委员会 本标准起草单位:济南市路灯管理处、枣庄市政工程管理处、滨州市路灯管理处、临朐县市政工程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周善东、麻鹏飞、禹方烨、任锡智、唐元生、刘殿富、王佃栋。

城市道路照明设施养护维修服务规范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城市道路照明设施养护维修服务的定义、养护维修要求,施工安全、服务时限、管理责任及监督管理。 本标准适用于全省城市道路照明设施的养护维修服务。 2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城市道路照明设计标准 CJJ45 城市道路照明工程施工及验收规程 CJJ89 高杆照明设施技术条件 CCJ/T3067 城市道路照明设施管理规定 3定义 3.1 城市道路照明设施 本规范所指城市道路照明设施,是指专用于道路照明和景观照明的灯光、配电室、变压器、配电箱、灯杆、地上地下管线、灯具、工作井、附属设备等设施。 3.2 城市道路照明设施养护维修 是指以保证城市道路照明设施正常运行功能为目的的养护维修作业。 4道路照明标准要求 4.1 根据道路使用功能,城市道路照明分为机动车交通照明和人行道路照明两类。 4.2 机动车交通道路照明的主要技术指标按快速路与主干路、次干路、支路分为三级,并符合表1的要求。

隧道养护管理办法

成都第二绕城高速公路(东段) 隧道养护管理办法 编制: 复核: 审核: 成都龙光二环高速公路有限公司 2016年03月

目录 第一章目的 第二章隧道养护分级管理第三章隧道检查与评定第四章隧道清洁维护 第五章隧道保养维修 第六章应急处置管理 第七章隧道档案管理

第一章目的 1、隧道是公路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影响着行车安全和畅通。为了加强高速公路在运营中的隧道养护管理工作,保持隧道完好的工作状态、并延长其使用寿命,依据交通部《公路隧道养护管理工作制度》、四川省交通厅《公路(隧道)养护管理办法》、四川省《高速公路养护管理规范》等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结合成都第二绕城高速公路(东段)隧道养护管理工作实际,特制定本办法。 2、高速公路隧道养护管理贯彻“预防为主,安全至上”的工作方针,实行“统一领导,分级管理,责任清晰”的原则,努力提高隧道的耐久性和安全性。 3、隧道养护部门应高度重视隧道养护管理工作,严格执行隧道养护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采取科学有效的管理手段和技术措施,对所辖公路隧道及时组织检查、检测和养护维修,确保公路畅通和隧道安全。 4、高速公路隧道养护维修应贯彻国家的技术经济政策,积极而慎重地采用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新工艺,使养护维修达到安全实用、质量可靠、经济合理、技术先进、满足养护新需求。 第二章隧道养护分级管理 1、公路隧道的养护管理工作实行监管、养护单位责任制。 2、监管单位是指依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由主管全省的隧道养护管理工作的省高速公路管理局,负责对全线高速隧道养护管理工作进行监督检查,负行业监管责任。

3、养护单位是指具体承担公路隧道养护管理任务的高速公路运营管理单位,负责组织实施所管辖高速公路的隧道养护管理工作,负主要责任。 4、隧道养护、监管单位必须明确建立公路隧道养护管理工作由主要领导、分管领导、专职工程师和相关技术人员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机制,保证隧道养护管理的各项职责落到实处。 5、隧道养护管理机构应参与隧道有关工程设施的交工和竣工验收,接受、整理和了解隧道竣工资料和工程技术档案,为养护工作提供技术依据。 隧道日常常养护目标: ①保持和恢复隧道良好的技术状况,保持隧道外观整洁; ②保证隧道内路面平整,衬砌无损坏等; ③标志、标线及轮廓标等安全设施清晰醒目;洞口、衬砌结构无开裂、错台等; ④人行和车行横洞清洁畅通等; ⑤隧道内外排水设施保持良好,排水畅通等; 第三章隧道检查与评定 1、隧道检查分为日常巡查、经常检查、定期检查和专项检查。 2、经常检查、定期检查、专项检查的结果分为三类判定: ①情况正常(无异常情况,或虽有异常情况但很轻微); ②一般异常情况:但不明确,应作进一步检查或观测以确定对策; ③严重异常情况:危及行人、行车安全,应采取处治措施或特别对策。 3、日常巡查是指对隧道内、洞口外观及附属设施进行巡视和检查,周期为每日不少于一次。目的是发现病害和隐患及

隧道养护管理制度

隧道养护管理制度 XX隧道管理站

隧道养护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 第二章隧道养护分级管理制度第三章隧道检查与评定 第四章隧道清洁维护 第五章隧道保养维修 第六章应急处置管理 第七章隧道档案管理 第八章责任追究

第一章总则 1.1 隧道是公路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影响着行车安全和畅通。为了加强隰县隧管站在运营中的隧道养护管理工作,保持隧道完好工作状态并延长其使用寿命,依据交通部《公路桥梁养护管理工作制度》、山西省交通厅《公路桥梁(隧道)养护管理办法》、山西省《高速公路养护精细化管理规范》(DB14/T565-2010)、《高速公路信息监控与机电设备精细化管理规范》(DB14/T568-2010)等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结合我隰县隧道养护管理工作的实际,特制定本制度。 1.2 高速公路隧道养护管理贯彻“预防为主,安全至上”的工作方针,实行“统一领导,分级管理,事权一致,责任清晰”的原则,努力提高隧道的耐久性和安全性。 1.3 隧道养护部门应高度重视隧道养护管理工作,严格执行隧道养护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采取科学有效的管理手段和技术措施,对所辖公路隧道及时组织检查、检测和养护维修,确保公路畅通和隧道安全。 1.4 隧道养护部门应加强对隧道养护管理工作的领导,设置满足需要的专职养护工程师人员,经常性监督检查隧道养护及管理情况。 第二章隧道养护分级管理制度 2.1公路隧道的养护管理工作实行监管、管理和养护单位责任制。 2.1.1 监管单位是指依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由主管全省的隧道养护管理工作的省高速公路管理局,负责对全省高速高速公路桥梁、

隧道养护管理工作进行监督检查,负行业监管责任。 2.1.2 管理责任单位是指具体承担公路隧道养护管理任务的高速公路运营管理单位,负责组织实施所管辖高速公路的桥梁、隧道养护管理工作,负主要责任。 2.1.3 养护单位是指具体承担公路隧道养护任务的养护管理单元,由高速公路运营管理单位派出的机构,负责按照《公路隧道养护技术规范》(JTG H12-2015),具体组织所管辖高速公路的隧道养护管理工作,负直接责任。 2.2隧道养护、管理和监管单位必须明确建立公路隧道养护管理工作由主要领导、分管领导、专职工程师和相关技术人员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机制,保证隧道养护管理的各项职责落到实处。 2.3 隧道养护管理机构应参与隧道有关工程设施的交工和竣工验收,接受、整理和了解隧道竣工资料和工程技术档案,为养护工作提供技术依据。 2.4 隧道日常养护目标: 2.4.1 保持和恢复隧道良好的技术状况,保持隧道外观整洁; 2.4.2 保证隧道内路面平整,衬砌无损坏; 2.4.3 标志、标线及轮廓标等安全设施清晰醒目;洞口、洞身无松动岩石和危石; 2.4.4 人行和车行横洞清洁畅通; 2.4.5 隧道内外排水设施保持良好,排水畅通。 第三章隧道检查与评定

项目质量管理措施方案

1、质量管理体系 1.1、项目质量目标概述 我公司始终坚持“质量第一”的方针,确保施工全过程始终处于受控状态,质量活动规范有序,保证工程施工质量。 (1)质量方针 规范受控,贯彻始终,质量第一,确保履约。 (2)质量目标 ①保持按GB/T19001-2000idtISO9001-2000建立的质量保证体系持续有效的运行。 ②确保产品质量合格率100%。 ③杜绝重大质量责任事故。 1.2、项目质量管理原则 (1)、以顾客为关注焦点:项目组织依存于其顾客的需求。因此,项目组应理解顾客当前的和未来的需求,满足顾客要求并争取超越顾客期望领导作用。 (2)、领导作用:在这里要突出项目经理的作用,以项目经理为组织核心并协调各个部门来开展工作。 (3)、全员参与:产品质量是企业活动的各个环节、各个部门全部工作的综合反映。企业中任何一个环节、任何一个人的工作质量都会不同程度地、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产品质量。因此必须把企业所有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充分调动起来,不断提高人员的素质,上自厂长、下至工人人人关心质量问题,人人做好本职工作,才能生产出用户满意的产品。 (4)、过程方法:过程方法实际上是对过程网络的一种管理办法,它要求组织系统地识别并管理所采用的过程以及过程的相互作用。 (5)、管理的系统方法:在质量管理中采用系统方法,就是要把质量管理体系作为一个大系统,对组成质量管理体系的各个过程加以识别、理解和管理,以达到实现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

(6)、持续改进:制定改进目标和寻求改进机会的过程是一个持续过程,该过程使用审核发现和审核结论、数据分析、管理评审或其他方法,其结果通常导致纠正措施或预防措施。 (7)、以事实为决策基础:基于事实的决策方法指有效的决策是建立在对数据和信息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它要求尊重客观事实,尽量用数据说话。 1.3、项目质量管理原理: (1)系统原理; 项目是由不同的环节、不同的阶段、不同的要素所组成的,项目的各环节、各阶段、各要素之间存在着相互矛盾又相互统一的关系。因此在项目质量管理过程中,应运用系统原理进行系统分析,用统筹的观念和系统个的方法对项目质量进行系统的管理,使得项目总体达到最优。 (2)PDCA循环管理; PDCA循环可分为四个阶段 图

道路日常巡查养护规范

道路日常巡查养护规范 1、日常巡查 1.1 道路养护管理单位应设置专职道路管理人员,负责所管辖道路的日常巡查工作,未设置专职道路管理人员的路段,应由有经验的养护技术人员负责日常巡查。 1.2 巡查周期应根据实际需要制定,重要道路可加大巡查频率。 1.3本条对日常巡查的内容作出了规定。 巡查人员应记录道路范围内施工作业情况,并作出评估。确定其影响程度,对违反《城市道路管理条例》的情况应报管理单位处理。 1.4本条为强制性条文。对可能危及设施安全和交通安全的情况作出的强制性规定。要求巡查人员在巡查中发现道路损坏已严重到影响交通安全时,应立即进行现场栏护,设置警示标志,按程序上报,在现场看护,起到警示和引导车辆、行人绕行作用,等待处置人员到场,并办理现场交接手续。 2、定期检测 2.1 本条对常规检测的内容作出了规定。 车行道、人行道、广场设施的病害与缺治的类项见本规范表1。 2.2 快速路和主干路进行抗滑性能检测主要因为车速较快,道路的抗滑性能对车辆的行驶安全有较大的影响,所以规定了检测要求:次干路和支路如有需要也应进行检测。抗滑性能检测属于常规检测。 2.3 弯沉值:(0.01mm) 以车轴重100KN车为标准。

3、特殊检测 3.1 本条方强制性条文。对需要进行特殊检测的情况做出的强制性规定,对设施安全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①、道路改扩建前进行特殊检测,能够便于及时发现和消除隐患。 ②、对沉陷和冒水地段,为保障安全防止事故发生,除应对道路结构进行检查、检测外,还应对可能引起的其他原因(如道路下管道破裂漏水或塌陷形成空洞)进行检查。 ③、道路下的顶进、暗挖等挖掘施工,应先申报并在过程中由相关机构监测路面是否下沉、路基是否发生空洞等病害。检测出病害要及时处理,杜绝因病害造成交通事故和中新交通。在施工完成后应进行特殊检测,以便评价施工对道路的影响。 道路养护作业安全防护 1、一般规定 1.1 本条为强制性条文,养护作业属于高风险作业行为,安全技术培训、作业人员的安全防护用品的使用对保障作业人员的人身安全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条对作业人员的安全技术教育和穿戴防护用品做出了强制性规定。在保证车辆通行情况下进行的城镇道路养护维修作业,具有较高的风险性。此条是对养护作业人员人身安全的基本保证,养护作业人员应接受安全技术教育,遵守各项安全技术操作规程,要有最基本的防护用品的投入。对养护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教育时,应有事故隐患分析和安全防患的内容。 1.2 在城镇道路上进行养护维修作业,除了通常的施工操作的安全问

项目质量和安全管理措施方案

1.1质量和安全管理措施方案 1.1.1项目安全施工管理保障 1 完善的项目管理组织结构 我司制定了专门的项目知识体系,培养专业项目经理人,指导项目实施,协调项目资源,监控和评估项目阶段成果的公司级项目管理部;各部门设有辅导项目管理,跟踪项目实施过程,提供项目支持的项目执行部,在每个项目执行部还配备项目信息收集、数据统计、协调配合的专职项目管理接口人员。我司经过多年项目实施的经验积累,并在实施工程中总结规范,已经形成了一个完善的项目组织管理机制,该机制为有效管理和实施项目提供了有力保障。 2 切实可行的项目管理知识体系 我司项目管理部参照PMBOK,结合行业项目特点,制定了一整套切实可行的项目管理知识体系,其中包括《项目管理实施制度》、《项目管理和实施流程》、《项目管理和实施规范》、《项目管理和实施模板》、《项目绩效评估办法》、《项目经理队伍建设规划》等。通过项目管理知识体系的有效运用,为本项目实施提供了指导性的方法论,同时通过规范化管理项目的实施,有效保证了本项目在预算范围内按时保质实现建设目标。 3 专业化项目经理队伍 我司从引进项目管理开始,就注重对项目经理资质的培养。目前我司有多名通过国际项目管理专业PMP资格认证的专业项目经理或IPMP项目经理,多名通过信产部项目经理认证资质的人员。 4 先进的项目管理信息平台 在项目管理流程化、模板化、规范化的基础上,自行开发并投入使用了项目管理信息系统,为项目资源的高效调度,项目信息的及时沟通反馈,项目进度的定期监督控制,项目风险的预防应对,项目问题的把握解决,项目质量的保证和项目总结、评估等提供了信息化解决手段和平台,逐步实现项目的体系化、规范化和科学化管理。 5 有效的项目管理考评体系 我司已经建立了从部门、项目、里程碑和人员的全方位的考评体系。 对各个部门的项目管理考评:由公司的项目管理部每半年对各部门的项目管

城市道路照明设施养护维修服务规范

城市道路照明设施养护 维修服务规范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DB37 山东省地方标准 DB37/T —2008 城市道路照明设施养护维修服务规范2008- - 发布 2009- - 实施 山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山东省建设厅 DB37/T -2008 前言 本标准由山东省建设厅提出并组织起草。 本标准编制单位:山东省市政工程协会路灯照明专业委员会 本标准起草单位:济南市路灯管理处、枣庄市政工程管理处、滨州市路灯管理处、临朐县市政工程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周善东、麻鹏飞、禹方烨、任锡智、唐元生、刘殿富、王佃栋。 城市道路照明设施养护维修服务规范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城市道路照明设施养护维修服务的定义、养护维修要求,施工安全、服务时限、管理责任及监督管理。 本标准适用于全省城市道路照明设施的养护维修服务。 2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城市道路照明设计标准 CJJ45 城市道路照明工程施工及验收规程 CJJ89 高杆照明设施技术条件 CCJ/T3067 城市道路照明设施管理规定 3定义 3.1 城市道路照明设施 本规范所指城市道路照明设施,是指专用于道路照明和景观照明的灯光、配电室、变压器、配电箱、灯杆、地上地下管线、灯具、工作井、附属设备等设施。 3.2 城市道路照明设施养护维修 是指以保证城市道路照明设施正常运行功能为目的的养护维修作业。 4道路照明标准要求 4.1 根据道路使用功能,城市道路照明分为机动车交通照明和人行道路照明两类。 4.2 机动车交通道路照明的主要技术指标按快速路与主干路、次干路、支路分为三级,并符合表1的要求。 表1

城市道路日常养护监理制度探讨

城市道路日常养护 监理制度探讨 刘长革李永胜乔晓军张会荣二〇一〇年十二月八日

目录 一、项目背景………………………………………………2-3 二、实行日常养护监理制的必要性………………………3-6 三、日常养护监理制开展情况……………………………6-9 四、日常养护监理工作的特点…………………………9-10 五、日常养护监理设置方案……………………………10-16 六、需完善的工作……………………………………16-17

城市道路日常养护监理制度探讨 城市道路是城市交通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是城市交通系统的基础,设施的完好状况及养护效率体现了养护管理水平和城市交通的服务水平。养护监理制作为重要的质量保证体系,可以促进规范日常养护管理工作,为提高城市道路的养护管理水平提供基本的制度保障。 2010年年初,北京市交通委员会路政局将“市管城市道路日常养护监理制”列入折子工程,重点推进。城市道路养护管理中心根据总体工作要求,年初将其列重点工作,开始在日常养护工作中试推行日常养护监理制。通过试推行工作,以探索其可行性、适用性。 一、项目背景 (一)管养基本情况 1、设施数量:截至目前,我市市管城市道路共448条(其中,快速12条,主干路316条,次干路120条),长度1185公里,面积3771万平方米;桥梁通道共1432座,252万平方米。包括立交桥467座,跨河桥365座,天桥412座,通道186座,隧道2座。 2、养护管理项目划分:一类为日常养护,二类为中修,三类为抢修抢险。一类项目又分为养护实体类项目和管理类项

目,2010年该部分计划资金约6900万元。 3、养护管理组织机构:我市市管城市道路设施的养护管理单位是北京市城市道路养护管理中心,为北京市交通委员会路政局下设的正处级事业单位;养护单位两家企业,均为我市交通行业市级大型国有企业,分别为北京市市政路桥养护集团和北京市公联公路联络线有限责任公司。 (二)道路养护监理实施情况 1、城市道路养护监理是养护管理体制转型改革时期形成的一个亮点。2000年上海市松江区首先对道路养护工程实施养护监理制度;我市从2001年开始对道路大中修工程引入监理制,2003年,在郊区公路开始推行日常养护监理制度,在养护工程管理方面取得了一定的经验和效果。 2、按照城镇道路养护技术规范,道路养护工程分为:小修维护、中修、大修、改扩建四类。目前市管城市道路的养护工程除小修维护部分试行监理制以外,其余全部实行了监理制,在工程质量管理、进度管理、费用管理等方面起到了较好的实际效果,提高了管理规范化水平。为推进日常养护监理工作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3、我市在2005年对二三环路养护进行招标的同时,采取招标的方式确定了日常养护监理,为探索开展日常养护监理制工作积累了经验,为下阶段监理制的开展实施奠定了基础。

隧道新规解读及注意事项 《公路隧道养护技术规范》(JTG H12—2015)

隧道新规解读及注意事项 《公路隧道养护技术规范》(JTG H12—2015) 密码:(改颜色显示) 为进一步健全完善我国公路隧道养护技术体系、提高养护技术水平,近日,交通运输部发布了修订后的公路工程行业标准——《公路隧道养护技术规范》(JTG H12—2015)(以下简称“新《规范》”),在对公路隧道养护技术进行了全面总结分析的基础上,从养护检查、清洁维护、保养维修、病害处置、安全管理等方面对《公路隧道养护技术规范》(JTG H12—2003)(以下简称“原《规范》”)进行了全面修订,补充了技术管理的要求,并重点引入了“养护分级”和“技术状况评定”的内容,为各级隧道管理养护单位把握隧道技术状况和采取对应的养护策略提供了依据和参考。 【修订背景】 满足养护新需求 截至2013年年底,我国公路隧道通车总里程已由2003年年底的1001公里(2175座)增长到9605.6公里(11359座),我国已成为名副其实的隧道大国,积累了大量的隧道养护经验。

原《规范》是2000年开始制定、2003年施行的,当时我国高速公路隧道刚刚大量出现,公路隧道养护技术和管理经验还较缺乏,公路养护技术体系还未形成,原《规范》制定时参考了大量国内外相关技术规范,在发布实施的十多年时间里,对推进我国公路隧道养护规范化和技术进步起到了重要作用。 随着我国公路隧道规模不断发展,公路养护技术逐步提升和体系日趋形成,原《规范》所依托的部分技术和相关规定已不能完全满足目前公路隧道养护管理需要,迫切需要充分吸取实践经验对相关内容进行完善,提高对养护工作具体实施、操作的指导水平。 因此,交通运输部在2011年启动了原《规范》的修订工作。新《规范》编制组以提升公路隧道运营安全为目标、以问题为导向,在原《规范》的基础上开拓思路、兼容并蓄,立足于国内公路隧道养护的成熟技术和成功经验,同时适当吸取国外经验及成果,开展了全面修订工作。 【修订原则】 预防为主 防治结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