膝关节物理检查1

合集下载

膝关节检查(规培讲课)PPT课件

膝关节检查(规培讲课)PPT课件
小腿三头肌
位于小腿后侧,控制踝关节背屈。
02
膝关节检查方法
视诊
总结词
通过观察膝关节的外观和功能来 判断是否存在异常。
详细描述
观察膝关节的皮肤颜色、温度、 肿胀、是否有伤口或疤痕等,以 及关节的活动范围和稳定性。
触诊
总结词
通过触摸来感知膝关节是否存在异常 的肿块、疼痛或温度变化。
详细描述
触摸膝关节周围的组织,检查是否有 异常的硬块、疼痛点或温度异常,以 及关节周围肌肉的紧张度。
听诊
总结词
通过听膝关节活动时的声音来判断是否存在异常。
详细描述
在膝关节活动过程中,听是否有异常的摩擦声、弹响或其他不正常的声音。
特殊检查
总结词
利用特殊的检查工具或方法来进一步评估膝关节的功能和结 构。
详细描述
包括关节镜、核磁共振、X光等影像学检查,以及实验室检查 如血液常规和生化指标等,以帮助医生更全面地了解膝关节 的情况。
治疗建议
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的方法包括药物治疗、物理 治疗、关节腔注射等,对于严重的患者,可能需 要考虑手术治疗。
膝关节半月板损伤
总结词
膝关节半月板损伤是指半月板因外伤或退行性病变引起的 撕裂或损伤。
诊断方法
医生通过患者的病史、体格检查和MRI等影像学检查来诊 断膝关节半月板损伤。
详细描述
膝关节半月板损伤常见于运动或意外跌倒时,患者常感到 膝关节疼痛、肿胀、活动受限等症状。半月板损伤会影响 膝关节的稳定性和正常活动。
治疗
治疗膝关节韧带损伤的方法包括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保守治疗包括休息、冰敷、压迫包扎、支具固定等,手术 治疗包括韧带修复或重建等。
膝关节滑膜炎的诊断与治疗
诊断

膝关节活动度记录方法

膝关节活动度记录方法

膝关节活动度记录方法膝关节活动度是评估膝关节功能和健康状况的重要指标,对于康复训练、运动损伤的评估和治疗进展的监测都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记录膝关节活动度的方法至关重要。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用的膝关节活动度记录方法,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1. 使用关节活动度仪器。

关节活动度仪器是一种专门用于测量关节活动度的设备,通过仪器的测量可以准确记录膝关节的活动范围。

在使用关节活动度仪器时,需要按照仪器的说明书正确操作,将仪器放置在膝关节上进行测量,然后将测量结果记录下来。

这种方法能够提供非常准确的数据,对于临床评估和治疗效果的监测非常有帮助。

2. 视觉估测法。

视觉估测法是一种简便的记录膝关节活动度的方法,它不需要专门的仪器,只需要用肉眼观察膝关节的活动范围。

在进行视觉估测时,可以让患者进行一些简单的动作,比如屈曲和伸直膝关节,然后用眼睛观察膝关节的活动范围,并记录下来。

这种方法虽然简单,但是在一些情况下也能够提供比较准确的数据,特别适合于一些简单的康复训练和日常监测。

3. 关节测量法。

关节测量法是一种比较常用的记录膝关节活动度的方法,它通过使用测量工具,比如关节测量器或者标尺,来准确测量膝关节的活动范围。

在进行关节测量时,需要让患者进行一些特定的动作,然后用测量工具进行测量,并将测量结果记录下来。

这种方法相对来说比较准确,而且操作简单,适用于临床评估和康复训练中。

4. 体表标记法。

体表标记法是一种比较直观的记录膝关节活动度的方法,它通过在患者的膝关节上标记一些特定的点,然后让患者进行一些动作,用肉眼观察标记点的位置变化,并记录下来。

这种方法虽然比较主观,但是在一些情况下也能够提供一些有用的信息,特别适合于一些简单的康复训练和日常监测。

总之,记录膝关节活动度是非常重要的,它能够帮助医生和康复师更好地了解患者的膝关节功能和健康状况,从而制定更科学合理的治疗方案。

不同的记录方法各有优缺点,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记录。

膝关节活动度测量方法

膝关节活动度测量方法

膝关节活动度测量方法膝关节活动度测量是评估膝关节功能和诊断膝关节疾病的重要手段。

正确的测量方法可以为临床医生提供准确的数据,帮助他们做出正确的诊断和治疗方案。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用的膝关节活动度测量方法。

1. 伸展度测量。

膝关节的伸展度是指膝关节在伸直状态下的最大活动范围。

测量方法是让患者平躺在检查床上,保持下肢伸直,用测量工具(如角度测量器)测量膝关节的伸展角度。

正常成年人的膝关节伸展角度应该在0°到5°之间。

2. 弯曲度测量。

膝关节的弯曲度是指膝关节在弯曲状态下的最大活动范围。

测量方法是让患者平躺在检查床上,将下肢弯曲,用测量工具测量膝关节的弯曲角度。

正常成年人的膝关节弯曲角度应该在130°到150°之间。

3. 侧方稳定度测量。

膝关节的侧方稳定度是指膝关节在外力作用下的稳定性。

测量方法是让患者坐在检查床上,医生用手掌向内外侧施加压力,观察膝关节的稳定性。

正常的膝关节应该能够承受一定的外力而不产生过度移位或疼痛反应。

4. 活动度比较测量。

膝关节的活动度比较测量是指通过比较两侧膝关节的活动范围来评估膝关节功能。

测量方法是让患者坐在检查床上,医生分别测量两侧膝关节的伸展度和弯曲度,然后进行比较。

如果两侧膝关节的活动度相差较大,可能提示存在膝关节功能不全或疾病。

5. 影像学测量。

除了以上几种常规的测量方法外,影像学测量也是评估膝关节活动度的重要手段。

常用的影像学检查包括X线片、CT、MRI等,这些检查可以直观地显示膝关节的结构和活动度,为临床医生提供更直观的诊断依据。

总结。

膝关节活动度的准确测量对于评估膝关节功能和诊断膝关节疾病至关重要。

合理选择测量方法,正确操作测量工具,可以帮助医生获取准确的数据,为患者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提供重要参考。

希望本文介绍的膝关节活动度测量方法能够为临床医生和相关医学工作者提供一些帮助,为患者的康复和治疗提供更科学的依据。

膝关节专科查体[内容详细]

膝关节专科查体[内容详细]

膝关节专科查体[内容详细]膝关节专科查体摘要膝关节是人体的重要关节之一,也是易受损伤和疾病侵袭的部位。

膝关节专科查体是帮助医生判断膝关节健康状况和诊断相关疾病的重要步骤。

本文将介绍膝关节专科查体的步骤和常用方法,以及可能出现的异常情况和相应的处理建议。

一、查体步骤步骤一:病史采集首先,医生需要详细询问患者关于膝关节的病史,包括受伤时间、症状的起始和发展过程、有无相关家族病史等。

病史采集有助于医生了解患者的病情背景,指导下一步的查体和诊断。

步骤二:观察检查在膝关节专科查体中,医生首先通过观察患者的站立姿势和行走方式来初步判断膝关节的问题。

观察时需要注意膝关节是否肿胀、畸形、色泽异常等情况,并观察双侧膝关节对比。

步骤三:触诊检查接下来,医生会通过触诊来检查患者的膝关节。

触诊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检查关节肿胀:轻轻触摸膝关节四周,感受是否有肿胀或骨性突起。

2.检查关节温度:用手掌触摸膝关节的温度,判断是否存在感染或炎症反应。

3.检查疼痛点:用手指轻压膝关节的不同区域,寻找患者的疼痛点,以确定疼痛的具体位置。

步骤四:功能检查膝关节的功能检查是判断关节活动度和稳定性的重要环节。

医生通常会进行以下功能检查:1.活动度检查:医生会让患者主动屈曲和伸直膝关节,以评估关节的活动范围和是否受限。

2.稳定性检查:医生会做一系列的稳定性测试,如前后抽踢试验、内外侧抽踢试验等,以评估膝关节的稳定性和韧带的完整性。

步骤五:辅助检查如有必要,医生还会根据患者的病情需要进行一些辅助检查,如X线、MRI等。

这些检查结果可以帮助医生更全面地了解膝关节的状况,确诊相关疾病。

二、常见异常情况及处理建议1.膝关节肿胀若患者的膝关节出现肿胀,可能是炎症反应或关节腔内积液所引起。

处理建议包括:尽快找到肿胀的原因,针对炎症或积液进行治疗。

建议患者休息、卧床保持关节相对高位,减轻关节的负担和压力。

如有必要,对肿胀部位进行冷敷,以缓解炎症反应。

2.关节疼痛膝关节疼痛可能由多种因素引起,如韧带损伤、滑膜炎、骨关节炎等。

膝关节活动度记录方法

膝关节活动度记录方法

膝关节活动度记录方法膝关节活动度记录是评估膝关节功能和康复进展的重要手段,对于康复治疗和运动训练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用的膝关节活动度记录方法,希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

1. 测量膝关节活动度的工具。

在进行膝关节活动度记录之前,需要准备相应的测量工具。

常见的测量工具包括活动度测量仪器、测量尺、角度测量器等。

在选择测量工具时,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来确定,确保测量的准确性和便捷性。

2. 直接测量法。

直接测量法是一种简单直观的膝关节活动度记录方法。

具体操作是让患者或被测者保持放松状态,然后通过测量尺或角度测量器直接测量膝关节的活动度。

这种方法操作简单,不需要额外的仪器,但需要注意测量的准确性和标准化。

3. 视觉估测法。

视觉估测法是通过肉眼观察患者或被测者的膝关节活动度来记录。

操作时,可以让患者进行相应的动作,观察其膝关节的活动度,并以大致的角度来进行记录。

这种方法适用于一些简单的康复训练和功能评估,但对于精确的活动度记录则有一定的局限性。

4. 仪器辅助法。

仪器辅助法是利用专业的活动度测量仪器来进行膝关节活动度记录。

这种方法可以通过仪器直接测量膝关节的活动度,并且可以得到更加精确的数据。

在康复治疗和运动训练中,仪器辅助法可以提供更为客观和科学的数据支持,有利于指导后续的康复方案和训练计划。

5. 记录方法。

在进行膝关节活动度记录时,需要将测量的数据进行准确记录。

可以采用表格、图表或者文字描述的方式进行记录,确保记录的内容准确清晰。

同时,需要将记录的数据与患者的康复情况和功能状态进行对比分析,以便更好地指导后续的康复治疗和训练计划。

总结。

膝关节活动度记录是康复治疗和运动训练中的重要环节,选择合适的测量工具和方法对于记录的准确性和科学性至关重要。

在进行活动度记录时,需要注意测量的准确性、数据的记录和分析,以便更好地指导后续的康复治疗和训练计划。

希望以上介绍的膝关节活动度记录方法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谢谢阅读!。

中轴关节物理检查

中轴关节物理检查

中轴关节物理检查中轴关节是人体中枢神经系统与神经末梢之间的重要连接部位,对于人体的运动和姿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因此,对中轴关节进行物理检查是非常必要的,可以帮助医生了解患者的运动功能情况,及时发现异常,制定相应的治疗计划。

中轴关节的物理检查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观察、触诊、活动度测试、疼痛评估和特殊测试。

首先是观察。

医生需要仔细观察患者的姿势、站立和行走的方式,以及关节的外形和对称性。

例如,对于膝关节的检查,医生会观察患者是否有X型腿或O型腿的畸形,以及膝关节是否有肿胀、红肿等异常表现。

接下来是触诊。

医生会用手轻轻触摸患者的关节,检查是否有皮肤温度异常、肿胀、压痛等症状。

触诊可以帮助医生初步判断关节是否有炎症或其他异常情况。

然后是活动度测试。

医生会要求患者主动活动关节,或者医生passively 活动患者的关节,来评估关节的活动范围和灵活性。

例如,对于肩关节的测试,医生会要求患者做前后、内外旋等动作,来评估肩关节的活动度。

疼痛评估是中轴关节物理检查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医生会询问患者是否有关节疼痛感觉,以及疼痛的性质、程度和时间等。

同时,医生还会进行一系列的疼痛诱发测试,例如压痛测试、牵引测试等,以帮助确定疼痛的原因和位置。

最后是特殊测试。

这些测试主要针对特定的关节疾病或损伤,用来确定诊断或评估治疗效果。

例如,对于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损伤的检查,医生会进行前抽松检查和拉伸试验,以评估前交叉韧带的稳定性。

通过以上的物理检查,医生可以全面了解患者中轴关节的状况,从而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

需要注意的是,中轴关节物理检查只是诊断的一部分,还需要结合患者的病史、影像学检查等综合分析,才能得出最终的诊断结果。

中轴关节物理检查是评估患者运动功能的重要手段,可以帮助医生了解关节的外观、活动度、疼痛情况等。

通过仔细观察、触诊、活动度测试、疼痛评估和特殊测试等步骤,医生可以全面客观地评估中轴关节的状况,为患者提供最佳的治疗方案。

图说膝关节物理检查

图说膝关节物理检查

图说膝关节物理检查
前后抽屉试验
以前抽屉试验为例,患者仰卧位,屈膝90度,一助手固定骨盆,双手用力上提胫骨近端,如胫骨明显前移为阳性,提示前交叉韧带断裂。

后抽屉试验与之相反。

MacIntosh外侧轴移试验以右膝为例,患者取仰卧位,检查者右手握持患者足踝部,使之内旋,伸直膝关节,左手放置于腓骨小头下方,双手施加外翻应力,并使膝关节逐渐屈曲。

此时由于股骨后沉及髂胫束的前向牵拉作用造成胫骨外侧髁的前向半脱位。

当屈膝至20度-30度时,由于髂胫束移位造成前向半脱位复位。

检查者可感觉或看到关节错动。

患者往往存在恐惧感。

第一Steinmann试验
患者屈膝90度,突然外旋胫骨。

如果存在内侧半月板损伤,会产生内侧关节间隙疼痛。

当怀疑外侧半月板损伤时,可通过内旋胫骨进行检查。

侧方应力试验
以外翻应力试验为例,患者取仰卧位,膝关节伸直,检查者一手置于股骨外髁处,一手置于足踝处向外侧推小腿,如内侧疼痛即为膝关节内侧副韧带损伤,膝关节完全伸直位检查内侧副韧带和后外侧关节囊,屈曲30°时行外翻应力试验则仅仅检查内侧副韧带。

内翻应力试验与外翻应力试验相反。

Helfet试验
患者屈髋屈膝,标记髌骨中线及胫骨结节中线,胫骨结节中线此时应该位于髌骨中线的内侧,让膝关节逐渐伸直,胫骨结节中线将移到髌骨中线的外侧,这是由于膝关节在完全伸直时胫骨外旋所致。

如果胫骨结节未移动,或移动幅度明显小于健侧,可考虑外侧半月板损伤所致膝关节绞索。

lachman 试验。

膝关节内翻应力试验

膝关节内翻应力试验

膝关节内翻应力试验膝关节内翻应力试验是一种常用于评估膝关节内侧韧带损伤的临床检查方法。

该试验主要通过施加内翻力量来检测膝关节内侧韧带的稳定性,从而判断是否存在韧带损伤。

本文将详细介绍膝关节内翻应力试验的操作步骤、临床意义以及注意事项。

膝关节内翻应力试验是一种被广泛应用于膝关节损伤评估的检查方法。

在该试验中,患者被要求坐在检查床上,膝关节屈曲约90度,脚掌平放在检查床上。

医生站在床边,用一只手抓住患者的脚踝,另一只手则放在患者的大腿上以提供支撑。

接下来,医生向内用力将患者的膝关节向内翻,并观察关节的稳定性和患者的疼痛反应。

膝关节内翻应力试验主要用于评估膝关节内侧韧带的损伤情况。

膝关节内侧韧带是连接股骨和胫骨的重要组织,起到了维持膝关节稳定性的作用。

当该韧带受到损伤时,会导致膝关节内翻过度,引起关节不稳定和疼痛。

通过进行内翻应力试验,医生可以判断膝关节内侧韧带的稳定性,从而确定是否存在韧带损伤。

在进行膝关节内翻应力试验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医生在施加内翻力量时应该逐渐增加,以避免对患者造成过大的疼痛和不适。

其次,医生需要观察患者的疼痛反应和关节的稳定性。

如果患者感到明显的疼痛或关节内翻过度,可能表明存在膝关节内侧韧带的损伤。

此外,医生还需要注意患者的年龄、性别和体重等因素,这些因素可能会影响膝关节内翻应力试验的结果。

膝关节内翻应力试验在临床上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该试验,医生可以判断膝关节内侧韧带的损伤程度,指导后续的治疗方案制定。

对于轻度韧带损伤的患者,可以通过保守治疗(如物理治疗和康复锻炼)来恢复韧带的功能。

而对于严重的韧带损伤,可能需要进行手术修复或重建。

需要注意的是,膝关节内翻应力试验并不能单独用于诊断膝关节内侧韧带损伤。

临床上通常需要结合其他检查方法,如磁共振成像(MRI)或关节镜检查,来全面评估韧带的损伤情况。

此外,膝关节内翻应力试验也不能用于评估其他膝关节损伤,如半月板损伤或滑膜炎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X线应力位摄片分级
• 根据应力位内侧间隙 的开大程度 • I 0-5mm • II 6-10mm • III 11-15mm
• 在完全伸膝位,膝关节内侧的稳定性首 先由紧张的后内侧角来保证,其次为侧 副韧带,再次为交叉韧带。 • 当完全伸膝位有明显外翻不稳时,常意 味着这三组结构同时受损,当仅有内侧 副韧带或者交叉韧带损伤时,由于后内 侧角的完整性,并表现不出外翻稳定性 的变化。
八、抽屉试验——仰卧位
• 前抽屉试验:屈膝90°,检查者坐于患侧足上 以使其固定,双手抱小腿近段向前牵拉,观察 胫骨向前移位程度。 • 分别于小腿内旋位、中立位、外旋位进行检查。 • 在内旋位,外侧韧带结构紧张,主要检查前交 叉韧带和和外侧韧带结构; • 在中立位,主要检查前交叉韧带; • 在外旋位,内侧韧带结构紧张,主要检查内侧 韧带结构和前交叉韧带。
浮髌试验
2.髌后撞击痛
• 屈膝30°-45°,用拇指向后挤压髌骨, 引起疼痛则为阳性。
• 目的:了解髌股关节软骨损伤或者退变 情况。
3.髌骨活动度
• 完全伸膝位,以两拇指置于髌骨外侧缘, 向内推移髌骨。 • 髌骨1/4宽度为一度。正常髌骨内移在12度之间, • 超过二度说明髌骨活动度太大, • 小于一度说明髌骨外侧支持带紧张,即 髌骨内移受限检查阳性。
研磨试验——McMurray试验:
• 一手握住患侧足,另一手置于关节间线, • 如果要检查内侧半月板,则先极度屈曲 膝关节,外旋患侧足并同时施以内翻应 力, • 如果此时出现内侧关节间隙的疼痛及弹 响,则说明内侧半月板后1/3的损伤,
• 然后逐渐伸直膝关节,如果在屈膝90°时出现 膝关节内侧的疼痛和弹响,则说明内侧半月板 中1/3的损伤。
六、轴移试验和反向轴移试验——仰卧位
• 轴移试验:完全伸直膝关节,如同检查 膝关节内侧稳定性时用腋部夹持患侧足, 双手扶小腿施以外翻应力,逐渐屈曲膝 关节,在屈膝接近20°时可以感觉到外 侧胫骨平台向前移位的弹响,继续屈曲 膝关节,在接近40°时可以感觉到胫骨 外侧平台复位的弹响,此为轴移试验阳 性。
6.股四头肌角(Quadricep Angle → Q Angle → Q 角):
• 仰卧,伸膝位。自髂前上棘向髌骨中心 点做连线并向远侧延伸,自髌骨中心点 向胫骨结节做连线为之。 • 正常小于等于15°。一般情况下,对于 习惯性髌骨脱位,如果大于20°,单纯 行软组织手术将不能治愈,而应当结合 骨性手术。
膝关节前侧压痛点
• 髌骨上缘——股四头肌止点病,90° 伸膝抗 阻试验阳性; • 髌骨尖及髌韧带——髌尖炎和髌腱周围炎,伸 膝抗阻试验阳性; • 胫骨结节——胫骨结节骨软骨炎; • 髌骨内侧缘——髌骨半脱位或者习惯性髌骨脱 位; • 髌骨内侧——内侧滑膜皱襞综合症; • 髌骨两侧至胫骨内外髁——伸膝筋膜炎,伸膝 抗阻试验阳性。 • 髌韧带两侧——髌下脂肪垫炎。
膝关节内侧压痛点
• 胫骨结节内侧部——鹅足止点炎,鹅足 滑囊炎,屈膝抗阻试验阳性; • 内侧副韧带走行部——内侧副韧带损伤; • 胫骨平台后内侧部——半膜肌止点炎。 • 关节线平面——半月板损伤,关节囊韧 带损伤,局限性滑膜炎。
四、膝关节活动度——仰卧位
真性交锁:关节间隙内物质嵌夹所引起 的关节伸屈不能。如:断裂的交叉韧带 残端,破裂的半月板,关节内游离体。 • 假性交锁:关节内大量积液而引起的伸 屈功能障碍,因为在膝关节屈曲30°时 关节腔容量最大而痛感最轻,因而患膝 总是保持在屈膝30°位,类似交锁。 • 活动终末受限:伸屈中间过程正常,但 是至完全伸膝或者完全屈膝时因为疼痛 而不能最终完成,常见于膝关节慢性滑 膜炎。
后抽屉试验:
• 方法同前抽屉试验,只是双手将小腿近段向后 推移。 • 在内旋位,内侧韧带结构紧张,主要检查后交 叉韧带和和内侧韧带结构, • 在中立位,主要检查后交叉韧带, • 在外旋位,外侧韧带结构紧张,主要检查外侧 韧带结构和后交叉韧带。 • 后抽屉试验是检查后交叉韧带损伤的最可靠的 方法。
后抽屉试验
• 如查外侧半月板,先极度屈曲膝关节,内旋患 侧足并同时施以外翻应力,如出现外侧关节间 隙的疼痛及弹响,则外侧半月板后1/3的损伤, 然后逐渐伸直膝关节,如屈膝90°时出现膝关 节外侧的疼痛和弹响,则说明外侧半月板中 1/3的损伤。
麦氏征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麦氏征
Apley 研磨试验
研磨试验需要注意:
• 一、对急性损伤敏感性高特异性低;对 陈旧性损伤,常常难以诱发出典型症状 体征。 • 二、对内侧半月板敏感性高,对外侧半 月板敏感性低。 • 三、在内外侧半月板损伤的鉴别上,该 试验的准确率为85%。 • 四、不能检查半月板前角损伤。
• 屈膝20°内外侧不稳:同上夹持患侧足,以双 手扶小腿,屈膝20°,分别施以外翻及内翻应 力,检查膝关节内侧和外侧的稳定程度。不稳 定程度的分级同完全伸膝位。 • 屈膝20° 时,当出现膝关节内侧不稳时首先 说明内侧副韧带损伤,随着不稳定程度的增加 也可伴发交叉韧带损伤。当膝关节外侧出现不 稳时首先说明髂胫束、外侧副韧带和关节囊韧 带损伤,同样随着不稳定程度的增加也可伴发 交叉韧带损伤。
• 反向轴移试验:一手扶足部,另一手扶 小腿,先屈曲膝关节至最大限度,同时 外旋小腿,如果有后外侧角不稳,这时 会有胫骨外侧平台向后外侧的脱位,此 时施以外翻应力,并逐渐伸膝关节,在 接近40°时,由于髂胫束自股骨外上髁 后侧向前侧的滑动,带动胫骨外侧平台 复位而产生弹响感,此为反向轴移试验 阳性。
1.关节积液——仰卧伸膝位
• 一度:用一横指沿髌骨外侧支持带处施压,另 一手食指于髌骨内侧支持带处检查液压传递感 或波动感,如果有此感觉则为阳性。 • 二度:一手拇食指分别置于髌韧带两侧“膝眼” 处,另一手于髌上囊加压,如果拇食指由于关 节内压力作用而张开,则为阳性。此时关节积 液30ml-40ml,尚不足以浮起髌骨。 • 三度——浮髌征:一手于髌上囊加压,另一手 向后点击髌骨,有髌骨和股骨撞击感即为阳性, 此时关节内约有60ml-80ml积液。
• 轴移试验和反向轴移试验所检查的韧带 结构并非对应。
• 轴移试验检查的是前交叉韧带的受损情 况或者松弛情况;
• 反向轴移试验检查的则是后外侧角的完 整性。
七、半月板检查——仰卧位
挤压试验 动作在检查膝关节侧向稳定性时已实施。 如在施加外翻应力检查膝关节内侧稳定 性时,如果出现膝关节外侧间隙的疼痛, 则说明外侧半月板的损伤。
五、内外侧稳定性检查——仰卧位
• 完全伸膝位内外侧不稳:用腋部夹持患 侧足,双手扶小腿,施以外翻及内翻应 力,分别检查关节外翻和内翻时的松弛 程度。
• 内外侧复合结构的松弛程度可分为三度: • 关节间隙张开达5mm为一度,10mm 为二度,15mm为三度。 • 这需要经过应力位摄片来确定。 • 在临床体检当外翻角度增加至5°时可以 认为膝关节内侧一度不稳,增加至10° 时则确定为二度不稳。
4.内侧滑膜皱襞嵌夹症(Shelf症)
• 伸膝位,向内侧持续推移髌骨,而后逐 渐屈曲膝关节,在屈膝接近45°时产生 髌骨内侧的明显疼痛,进一步屈曲膝关 节则产生弹响感,而后疼痛缓解,此为 内侧滑膜皱襞嵌夹症阳性。
内侧髌股关节滑膜嵌入
5.恐惧症
• 完全伸膝位,向外侧持续推移髌骨,而 后逐渐屈曲膝关节。在屈膝接近45°时 患者产生髌骨脱位的恐惧感而拒绝该检 查继续进行,此为恐惧症阳性。 • 恐惧症检查是检查习惯性髌骨脱位最敏 感方法。
谢谢
膝关节物理检查
一、膝关节力线——站立位
• 脱鞋平地站立,尽可能使踝关节和膝关 节并拢,了解膝关节轴线。 • 解剖轴线(FTA)有5°-7°的外翻角, • 机械轴线为0°(股骨头中心--膝关节中心 --踝关节中心)
• 正常情况下膝关节能够并拢
正常双踝间距 膝关节不能并拢
4-6cm 膝内翻
踝关节间距过大
Lachman 试验
Lachman 试验和前抽屉试验
1. 2. 3. 4. 5. • (-) normal (+) 5mm (++) 10mm (+++) 15mm (++++) 20mm A 1+ Lachman with soft end point is diagnostic of a tear of the ACL.

膝外翻
内外翻角度通过目测进行估算。
• 内翻膝伴有内侧痛,外翻膝伴有外侧痛, 提示内或外侧胫股关节骨关节炎。
• 内翻膝出现膝关节外侧的疼痛则常提示 膝关节外侧半月板的损伤,反之亦然。
• 严重膝关节力线异常关节镜下清创及软 骨治疗虽能缓解疼痛,但主要治疗是高 位胫骨截骨。
二、髌骨相关检查——仰卧位
前抽屉试验
• 注意中立位置的选择
前抽屉试验三个缺点:
• 首先,急性损伤的患者无法屈曲膝关节, 不便于检查;
• 第二,在屈膝位时,由于半月板后角阻 挡在股骨髁后部,常出现假阴性结果; • 第三,由于半月板的阻挡和大腿的不完 全固定,无法分辨硬性和软性终止点, 即无法区分韧带的完全断裂、部分断裂 和无韧带断裂的关节囊松弛。
Q角
• 一般大于20度为异 常 • 每增加5度,髌股关 节间压力增加50%。
三、膝周压痛点——仰卧位
• • • • 膝关节外侧压痛点: 腓骨头处——股二头肌止点炎; 外侧副韧带走行部——外侧副韧带损伤; 股骨外上髁——髂胫束炎,行髂胫束牵伸试验 可以进一步确诊; • 股骨外上髁——腘肌腱止点炎,压痛点在外侧 副韧带止点前缘,屈膝位内旋抗阻试验阳性。
九、Lachman试验——仰卧位或坐 位
• Lachman试验是屈膝30° 的前抽屉试验, • 三种不同检查法: • 对于瘦小的患者,检查者一手握持大腿远段, 一手握持小腿近段,在患者仰卧位即可进行检 查; • 对于大腿较粗的患者,不能够用一只手握持, 让患者仰卧,检查者可屈曲自己的膝关节垫于 大腿远段之下,再用一手自上固定大腿进行检 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