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民族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一章第三节《民族第2课时民族分布特点》教学设计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一章第三节《民族第2课时民族分布特点》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民族第2课时民族分布特点》是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一章第三节的内容。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了解我国的民族分布特点,包括大杂居、小聚居和相互交错居住的特点,以及我国民族的分布格局。
教材通过生动的地图和案例,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一知识点。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了解了我国共有56个民族,以及民族分布的基本概念。
但学生对于民族分布的特点和格局可能还不够深入理解,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来进一步掌握。
此外,学生可能对少数民族的分布情况较为陌生,需要通过案例和地图来加深理解。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我国的民族分布特点,包括大杂居、小聚居和相互交错居住的特点。
2.使学生掌握我国民族的分布格局,能够通过地图和案例进行分析。
3.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提高学生对我国民族分布的理解和认识。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我国的民族分布特点和格局。
2.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深入理解大杂居、小聚居和相互交错居住的特点,以及如何通过地图和案例进行分析。
五. 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究我国的民族分布特点。
2.使用案例分析和地图观察法,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和掌握民族分布的格局。
3.运用小组合作讨论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地理思维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地图和案例资料,以便进行分析和讨论。
2.准备PPT课件,展示我国的民族分布特点和格局。
3.准备问题清单,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探究。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我国各民族的风俗习惯和特色,引导学生对我国的民族分布产生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2.呈现(15分钟)使用PPT课件,展示我国的民族分布特点和格局。
让学生了解我国民族分布的大杂居、小聚居和相互交错居住的特点,以及各民族的分布情况。
3.操练(15分钟)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民族,通过查阅资料和地图观察,分析该民族的分布特点和原因。
1.3 民族【习题课件】八年级上册人教版地理

11
第一章 第三节 民族
知识梳理 基础通关 能力突破 素养达标
(3)赛场边的吊脚楼是当地特色民居。影响其呈阶梯状依山而建的主要
因素是 ( C )
A.气温
B.降水
C.地形
D.河流
(4)比赛中场休息时,生活在这里的苗族、侗族等少数民族会进行民族歌
舞表演。我国民族分布具有的特点是 大杂居、小聚居、交错居住 。
我国的省级行政区域分布图 某民族体育活动剪纸图
7 8 9 10
第一章 第三节 民族
知识梳理 基础通关 能力突破 素养达标
(1)我国人口分布以 黑河—腾冲 一线为界,①省级行政区域位于该线 以东,人口密度 大 (大/小)。 (2)图中②③表示的两个省级行政区域中,人口密度较小的省级行政区域 是 ② (填序号),该省级行政区域主要的少数民族是 藏族 。 (3)剪纸图(右图)中的民族分布最集中的省级行政区域是 内蒙古 (填简 称),摔跤、射箭、赛马是该民族传统节日 那达慕节 的必有项目。
知识梳理 基础通关 能力突破 素养达标
9.某地童谣演唱者头戴黑色头帕,身穿拼接百褶裙,该集的拍摄地可能
位于 ( C )
A.黑龙江省 B.青海省 C.四川省
D.海南省
7 8 9 10
第一章 第三节 民族
知识梳理 基础通关 能力突破 素养达标
10.【学科素养▪区域认知】读我国的省级行政区域分布图和某民族体育 活动剪纸图,完成下列问题。
第一章 第三节 民族
知识梳理 基础通关 能力突破 素养达标
3.各民族的文化特色:傣族 泼水节、蒙古族 那达慕 节、苗族 苗 年、 藏族 雪顿 节、高山族 丰收 节、汉族 元宵 节等。 二、民族分布特点 4.我国民族分布具有“ 大杂居 、 小聚居 、 交错居住 ”的特点。 汉族人口遍布 全国各地 ,少数民族人口主要分布在 西南 、 西北 和 东北 地区。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一章第三节民族课件-(共20张)

壮 族满 族回 族维吾尔
族 西北
彝 族 傣族
蒙古 族
藏 族
东北
西南
少数民族: 东北 西南 西北
汉我和族国—主 的 —中要——东部分——部地布——地区在——区。
分析汉族的分布
特点: 中部 地区
东 部
地
区
9/21/2024
2、这说明我国各民
1、族请的大分家布在仔有细什观么察特一下点
《看呢中 在?国少民数族民分族布 地区》有图没,有看
看他取得什么。做个明媚的女子。不倾国,不倾城,只倾其所有过的生活。生活就是生下来,活下去。人生最美的是过程,最难的是相知,最苦的是等待,最幸福的是真爱,
最后悔的是错过。两个人在一起能过就好好过!不能过就麻利点分开。当一个人真正觉悟的一刻,他放下追寻外在世界的财富,而开始追寻他内心世界的真正财富。人若软弱
去的习惯,决定今天的你,所以,过去的懒惰,决定你今天的一败涂地。让我记起容易,但让我忘记我怕我是做不到。不要跟一个人和他议论同一个圈子里的人,不管你认为
他有多可靠。想象困难做出的反应,不是逃避或绕开它们,而是面对它们,同它们打交道,以一种进取的和明智的方式同它们奋斗。他不爱你,你为他挡一百颗子弹也没用。
就是自己最大的敌人。日出东海落西山,愁也一天,喜也一天。遇事不转牛角尖,人也舒坦,心也舒坦。乌云总会被驱散的,即使它笼罩了整是单行线,一条路走不通,你可以转弯。给我一场车祸。要么失忆。要么死。有些人说:我爱你、又不是说我只爱你一个。生命太过短暂
坐在电脑前,不知道做什么,却又不想关掉它。做不了决定的时候,让时间帮你决定。如果还是无法决定,做了再说。宁愿犯错,不留遗憾。发现者,尤其是一个初出茅庐的
年轻发现者,需要勇气才能无视他人的冷漠和怀疑,才能坚持自己发现的意志,并把研究继续下去。我的本质不是我的意志的结果,相反,我的意志是我的本质的结果,因为
人教版八上地理1.3民族 教学设计

1.3民族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和要求1.运用中国民族分布图说出我国民族分布特征。
2.了解我国的民族构成、民族共性和差异,养成各民族和睦的情感。
二、重点和难点1.我国民族构成、民族分布。
2.运用中国民族分布图,说出我国民族分布特点。
三、教材设计思路本节教材内容设置“中华民族大家庭”和“民族分布特点”两个黑字标题。
“中华民族大家庭”这一黑字标题,不但说明我国民族众多的国情,还指出各民族共同造就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共建伟大的祖国,特别指出我国宪法规定的民族平等国策,扩展了知识范围,提升了情感教育层次。
“民族分布特点”这一黑字标题,不但根据地图描述我国的民族分布,还分析地图归纳出我国民族分布的特点,上升为理性认识,并基于民族分布特点,说明我国实行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四、教学过程设计【导入新课】情景导入:多媒体展示一组“央视主持人”的图片。
问题引领:你知道他们属于我国哪个民族吗?教师小结:同学们的知识储备还真不错,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个大家庭。
出示课件—第三节《民族》(承转)在我们伟大祖国辽阔的土地上,到底有多少个民族,组成了我国统一和谐的中华民族大家庭呢?【讲授新课】学习活动一:知中华民族大家庭方法指导:自主阅读课本15页的图文资料,了解我国民族构成、所占比例、民族政策。
问题引领:1.我国共多少个民族?多少个少数民族?2.汉族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比例是多少?其他民族呢?3.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是哪个民族?4.人口超过500万的少数民族有哪些?我国的民族政策是什么?小组讨论回答:......(教师一边幻灯片展示,一边讲解。
)教师小结: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大家庭,共有56个民族。
在我国各民族中,汉族人口最多,约占全国人口总数的91%,其他55个民族人口较少,称为少数民族。
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是壮族,主要分布在广西壮族自治区。
人口超过500万的少数民族有9个。
我国宪法规定,民族不论大小,一律平等。
幻灯片展示图片:几种民族文字“我是中国人”的写法。
八年级上册 地理 人教版 第一章第三节民族

地理学科集体备课活页纸2.师友读2020年人口普查数据统计表,找出我国人口超过500万的少数民族和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
壮族、满族、回族、苗族、维吾尔族、彝族、土家族、蒙古族、藏族人口都超过了500万人,壮族是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
第二步互助释疑【环节2:教师点拨】各民族只有人数的多少,没有地位的高低。
我国宪法规定:各民族不论大小,一律平等。
第二步互助释疑【环节1:师友释疑】师友合作:联系已经学过的世界地理知识,比较我国的民族组成与日本的差异。
差异: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有56个民族,除汉族外,还有55个少数民族。
日本民族构成比较单一,大和民族占绝对优势。
第二步互助释疑【环节2:教师点拨】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明是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在中华民族的大家庭里,各民族文化既相互交融,又多元发展。
下面我们从语言、文字、服饰、节日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几个方面来了解我国的民族文化。
第二步互助释疑【环节1:师友释疑】1.师友读课本阅读材料,提取有效信息,了解我国的民族语言。
1.看图1.17几种民族文字“我是中国人”的写法。
举例说明生活中除了汉字,还见过哪些少数民族的文字。
认一认人民币上有哪几种文字?师友交流展示,相互补充。
3.根据提供的图片,介绍是哪个民族的服饰。
4.结合图文资料,说出每张图片是哪个民族的什么节日,试将图中的代号与其代表的民族及节日进行连线匹配。
5.结合图文材料,介绍入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几项少数民族项目。
第二步互助释疑【环节2:教师点拨】在中华民族的大家庭里,各民族文化都是中华文化的一部分。
各民族在建筑、饮食、服饰、风俗、节庆、艺术、体育、宗教等方面的文化精粹,共同组成了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
我国宪法规定,各民族都有保持或者改革自己风俗习惯的自由。
每个少数民族都很有特色,我们要尊重少数民族的民俗风情。
第二步互助释疑【环节1:师友释疑】二、民族分布特点1.师友合作:阅读教材图1.19“中国民族的分布”,完成下列问题:(1)汉族主要分布在我国的哪些地区?(2)说说维吾尔族、蒙古族、藏族的主要分布地区。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第一章第3节《民族》知识要点及重点题型讲解

4.我国下列省级行政区域(图1-3-2)中,属于少数 民族自治区的是( A )
根据省级行政区域轮廓可以判断出:A是内蒙古自 治区,B是黑龙江省,C是甘肃省,D是云南省;
5.[中考·锦州]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各民族文化既相互
B.汉族——端午节、赛龙舟 日,开斋节是回族的传统
C.彝族——火把节、手鼓舞
节日,赛龙舟是中华民族 的传统节日——端午节的
D.白族——那达慕大会、斗牛 重要活动内容;
[中考·绵阳]我国某地区校园地理室由土家族和苗族文化、
黔东北地域文化、地理学与生活、地理学风采展示等板块
构成;据此完成4~5题;
4.该校所在省(区)的行政中心是( B )
1.[中考·庆阳]第十一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于 2019年在河南省郑州市举行;若按民族人口数分配 参赛名额,参赛运动员人数最多的民族是( A ) A.壮族 B.汉族 C.维吾尔族 D.回族
本题考查少数民族人口的数量,壮族是我国人口 最多的少数民族;
2.欣赏少数民族舞蹈,领略维吾尔族风情,应该前往 的省级行政区域是( B )
A.①
B.②
C.③
D.④
由图先识别省级行政区域;①是浙江省,②是新疆 维吾尔自治区,③是山东省,④是广西壮族自治区, 再进行判断;
3.[中考·云南]我国民族众多,各民族都有自己的风俗习惯;
下列搭配正确的组是( B )
“那达慕”在蒙古语中是
A.蒙古族——开斋节、摔跤
娱乐、游戏的意思,那达 慕大会是蒙古族的盛大节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
第一章 从世界看中国
第三节 民族
重点题型讲解
第一章 第三节 民族 基础知识讲解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

第一章 从世界看中国第三节民族知识点1: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明,是我国各民族共同创造的。
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各民族文化既相互交融,又多元发展。
(1)语言和文字:大多数民族有民族语言,有些民族有民族文字。
【注】繁体中文,现主要通用于港、澳、台地区。
(2)各民族在建筑、饮食、服饰,风俗、节庆、艺术、体育、宗教等方面的文化精粹,共同组成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受到世界各国人民的尊重和关注。
乐器举例重大节日或传统活动举例)其他区少数民族的乐器(5)部分民族的特色建筑知识点2:民族分布特点1.民族分布①大杂居:大杂居指汉族和各少数民族分散在全国各地,汇合居住。
②小聚居:小聚居指少数民族主要聚居在边疆地区,且同一民族主要聚居在同一地区。
③交错居住:交错居住指在汉族集中的地区居住着许多少数民族,在某一少数民族聚居区,也有汉族和其他少数民族居住。
我国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设置了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民族乡等行政区域。
各少数民族在自治区域内行使自治权。
我国的民族政策包括:(1)坚持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
(2)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3)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自由。
(4)积极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事业。
(5)尊重和发展少数民族的语言文字。
3.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现状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地方贯彻国家的民族政策,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各个民族对国家统一以及国家的经济建设、社会发展、边疆安定都作出了重要贡献。
2024年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一章第三节民族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2. 民族文化基础知识讲解(10分钟)
目标:让学生了解民族文化的基本概念、组成部分和特点。
过程:
讲解民族文化的定义,包括其主要组成元素或结构。
详细介绍各民族的传统习俗、节日、艺术等方面的内容,使用图表或示意图帮助学生理解。
3. 民族文化案例分析(20分钟)
- 《中国民族舞蹈》
- 《中国民族绘画》
- 《中国民族建筑》
- 《中国民族饮食文化》
2. 鼓励学生进行课后自主学习和探究:
- 调查自己所在地区的民族文化和风俗习惯,了解当地民族的历史、传统和现代生活。
- 研究各民族的传统节日,如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了解其背后的历史渊源和庆祝方式。
- 探索民族艺术和工艺品,如剪纸、泥塑、刺绣、陶瓷等,了解其制作过程和艺术价值。
- 学生可以撰写阅读笔记、观后感、考察报告等,记录自己的学习和研究成果。
- 学生可以与同学、老师进行交流和分享,互相学习和借鉴。
- 教师可以定期组织学生进行展示和讨论,了解学生的学习和拓展情况,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帮助。
- 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参与相关的学术研究、比赛、活动等,提升学生的学术和实践能力。
八、板书设计
2.新课导入:讲解我国民族的分布特点,让学生了解各民族之间的相互关系。
3.课堂讲解:讲解各民族的传统文化和风俗习惯,引导学生了解和尊重各民族的特点。
4.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具体案例,使学生了解各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5.课堂讨论:组织学生讨论各民族文化的保护与传承问题,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6.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尊重和保护各民族文化的重要性。
- 视频资源:CCTV-10《中华民族》、《地理中国》、《探索发现》等栏目的相关节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杂居 小聚居
讨论:我国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的特点,会对 地区经济的发展和文化交融带来哪些好处?
• 促进民族融合 • 增进民族间的互相了解 • 繁荣各民族的文化 • 维护国家的稳定
2、将标有字母代号的省区的主要少数民族“送回家”
⑴.回族
H
⑵.满族
A.
⑶.蒙古族
E C
⑷.藏族 ⑸.苗族
B
⑹.维吾尔族
第一章 从世界看中国
民族
㈠创设情景,导入新课——“中国的民族”
爱 我中华
㈡ 图文结合,自主学习——“56个民族”
学生阅读教材“56个民族” 并结合地图,抢答下面问题。
1.我国一共有多少个民族? 其中人口最多的是哪个民族? 2.我国少数民族有多少个? 其中人口最多的是哪个民族? 3.人口在400万以上的少数 民族有哪些? 4.我国的民族政策是什么?
PPT素材:/sucai/ PPT图表:/tubiao/ PPT教程: /powerpoint/ 范文下载:/fanwen/ 教案下载:/jiaoan/ PPT课件:/kejian/ 数学课件:/kejian/shu xue/ 美术课件:/kejian/me ishu/ 物理课件:/kejian/wul i/ 生物课件:/kejian/she ngwu/ 历史课件:/kejian/lish i/
“大杂居小聚居” (民族分布特点) 少数民族:主要集中在我国东北、
西北和西南 独特的民族风情 傣族-泼水节
蒙古族-那达慕大会
汉族——赛龙舟
总结 民族五十六,汉人居多数。 壮满回苗维,紧跟在其后。 云南民最多,独有十五个。 全国一家人,平等又和睦。
我国的民族概况
汉族(人口比例) 92%
55个少数民族 (人口比例)
人口族、回 族、苗族、维吾尔族、彝族、土 家族、蒙古族和藏族,共9个。
开斋节 回族
搜集一角,两角,五角, 一元,两元,五元,十元人民币, 观察他们左侧图像,你能发现什么吗?
汉族
藏族
维吾尔族
你知道这是那些民族吗?
蒙古
回族
彝族
壮族
朝鲜族
满族
你知道这是那些民族吗?
苗族
布依族 高山族
中国的民族
五. 板书
汉族最多,占92%
56个民族(民族构成) 55个少数民族,占8% 汉族:主要集中在我国东部和中部
认真读图,讨论如下问题。
1.汉族主要分布在哪里? 2.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哪 里? 3.总结我国民族分布的特 点是什么? 4.这种分布特点有哪些有 利的方面?
强调
我国这种“大杂居小 聚居”的民族格局分布 充分体现了社会主国家 各民族和睦共处亲如一 家的新型民族关系。
读图1、19“我国民族的分布”图 回答下列问题:
F GD
⑺.壮族 ⑻.彝族
我国民族众多,各民族都 有自身的民族风俗习惯。 各具特色的民族风情给人
们以美的感受。
民族服饰知多少 朝鲜族 藏族
维吾尔族 壮族
民 族乐器知多少
芦笙 (苗族、侗族)
葫芦丝 (傣族)
长鼓 (朝鲜族)
马头琴(蒙古族)
那达慕大会 蒙古族
泼水节 傣族
民族风情知多少
赛龙舟 汉族
1、图中汉族用什么颜色表示?
2、其他的图例代表的民族我们统称为什么?
3、我国哪种民族的分布最广泛?主要分布在哪里 汉族的分布最广泛,它遍及全国, 以东部和中部最多。
4、我国的少数民族又主要分布在哪里? 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和东北地区。
中国的民族分布和特点
• 汉 族:东部和中部
• 少数民族:东北、西南、西 北
只有2000人的民族 珞巴族(最少)
㈢小组合作,探究学习——“大杂居小聚居”
PPT模板:/moban/ PPT背景:/beijing/ PPT下载:/xiazai/ 资料下载:/ziliao/ 试卷下载:/shiti/ PPT论坛: 语文课件:/kejian/yuw en/ 英语课件:/kejian/ying yu/ 科学课件:/kejian/kexu e/ 化学课件:/kejian/huaxue/ 地理课件:/kejian/dil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