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观音频测试规范介绍

主观音频测试规范介绍

目录

1、测试环境的要求

2、测试样机要求

3、语速语调的要求

4、测试人员要求

5、金机库

6、主观全方位测试

7、主观测试的其它要点

8. 提交问题的关注点

1.测试环境的要求

1. 网络环境:

A:测试方案应该覆盖手机支持的网络环境(主观测试GSM 手机运营商应使用较稳定的CMCC)

B: 测试环境应该覆盖好的网络环境和比较差的环境(差网络环境如:半开的屏蔽室)

C: 测试方案应该包括网络兼容性测试,如:移动和联通网的兼容,移动电话网和固定电话网的兼容。(兼容性测试比较容易出现,声音断续,回音等问题)

2. 测试环境:

应尽可能多模拟用户使用的各种普遍环境:办公室环境,安静的居家环境,嘈杂的公交车站,运行的公交车或出租车上,空旷的广场等。而对于噪声环境一定要覆盖到安静的,与嘈杂环境,来测试手机噪声抑制的程度

2.测试样机要求

2台或更多的样机,一台性能良好稳定的对比机(声学器件的物理性能应和样机比较接近),一台性能稳定的固话。GSM (CMCC)卡两张,联通卡一张。

3. 语速语调的要求

1.快语速,正常语速,慢语速的情况应该被包括到.

2.大声说话,正常声音说话,小声说话的情况应该被包括到.

3.男声女声的情况应该被包括到.

4.测试人员要求

建议建立一个音频主观测试团队:2人专职测试人员进行全方位测试,(性别搭配男女各一人,考虑到男女之间感官的差异),10以上的兼职测试人员,对出现问题进行确认,要求具备一定的主观音频测试知识,10人有3人中提出主观音质问题,就必须给予关注,另外还应拥有若干大众人员进行直观的感觉测试.

5.金机库的建立

对于最终量产版本的应该留下一个性能稳定的优良样品以便以后测试随时用来做参考,对比。

6.主观全方位测试

需要覆盖的范围参见主观测试的判定方法和标准,如下对测试手法需要注意的地方做一些说明:

1.以下3种情况应该被包括:样机之间通话,样机分别和对比机通

话,样机和对比机分别和固话通话。

2. 以下3种模式必须包括:手持模式,耳机模式,免提模式。

3.手机的各种主要内制声音应该包括如:铃音,开关机铃音,按

键音等

7.主观测试的其它的关注要点: 7.1. 回音

7.2.电流声(Tdma noise)

7.3.来电铃音主观测试

7.4. POP音

7.5.对于手机三种工作3种模式的一些注意点 7.6.啸叫

7.7. FM主观感受

7.1. 回音

a.大声说话容易产生回音,但小声说话也有可能产生回

音(EC芯片的建模).

b.在网络兼容性测试容易出现回音(虽然这并不一定是

音频问题),

c.对于不同的手持电话方式有可能因为声学回路而产

生回音,因此要故意制造一些可能产生回音的手持方式。

d.MIC的密封性决定了回音的好坏(空旷性)。测试中应注意到MIC的位置和它的密封结构特性。

7.2电流声(Tdma noise)

因为射频干扰是产生电流声的主要原因(在TDMA(时分复用)传输系统中,手机只在基站设置的某个时隙接收或发送。例如,在GSM 中,手机每隔4.615ms与基站通信。这也叫做GSM脉冲。因为脉冲信号的频率

f=1/4.615≈217Hz ,而TD发,所以应在一个射频号良好且安静的环境下测试(我们的客观测试可以提供良好的参考)

7.3 来电铃音主观测试

除了常规的主观感受,音量,音质。还应注意其声音的穿透能力,应模拟手机在抽屉,前后口袋的情况来测试来电铃音声音的大小。

7.4 POP音

PA开关,隔直电容,会引起POP音,因此要注意手机模式切换,及耳机插拔时的POP音。

7.5 对于手机三种工作3种模式一些注意点

a.耳机模式下正常使用,自然垂下的情况,耳机MIC 离嘴5-10厘米使用的情况还有只有一只耳朵佩戴耳机的情况应该被包括。

b.免提模式下。手机应离45度倾斜离嘴20厘米进行主观感受,并且应注意手拿的方式,除了正常情况以外,还应该模拟可能容易产生啸叫,或回音的手持情况,用来验证手机对啸叫,和回音的理想余量储备。

c. 因为每个人手持电话的方式有差别,因此尽量模拟的常见的持话方式,或通过多人测试来实现多种差别的模拟。

7.6 啸叫

啸叫是因为各种声学回路产生的自激励震荡,因此手机的密封性,手机的长度,手机上下行增益,决定了是否手机容易产生啸叫,而我们主要检测在一些不正常使用的情况手机(音量应调至最大)是否出现啸叫,检测样品是否具备的理想的余量储备

两部测试手机建立通话后,均打开免提,在测试环境内走动

1、双方正常的对话,关注是否产生啸叫

2、将手轻轻的罩在手机的Mic处,关注是否会产生啸叫

7.7 FM主观感受要点

样品和竞品应在同一频段下进行对比测试,应该包括到:高,中,低频段,男歌声,女歌声,男声谈话,女声谈话。

8.提交问题的关注点:

在提交的问题的描述中,应尽可能的详细,应包括在什么网络模式,是那种手机模式(免提,手持,耳机),是上行还是下行,在什么样的测试地点和环境下出现的问题,以便研发更好地定位问题,解决问题。

小结

主观测试的主要思想是:充分对比,发散用例,尽量不放过任何可能存在的问题,以尽可能详细的描述,尽可能多的数据,来为研发定位问题,解决问题提供最大的帮助,能做到这样对我们产品的品质也会有很大的提升,作为一个测试人员这也是我们应有的责任和素质,虽然,这会对我们测试部人力物力的投入带来一些压力,同时也会对产品研发部门和项目进度和成本带来新的挑战。

音频指标简介及测试原理方法

音频指标测试均是针对有输入和输出的设备而言,就是声音信号经过了一个通道以后,输出与输入之间的差别。两者差别越小那么性能越好,而且在一般情况下声音经过某一个通道或某一系统后,一般都有对原信号的放大和衰减。 信噪比、失真率、频率响应这三个指标是音响器材的“基础指标”或“基本特性”,我们在评价一件音响器材或者一个系统水准之前,必须先要考核这三项指标,这三项指标中的任何一项不合格,都说明该器材或者系统存在着比较重大的缺陷 1、信噪比SNR(Signal to Noise Ratio): (1)简单定义:狭义来讲是指放大器的输出信号的电压与同时输出的噪声电压的比,常常用分贝数表示,设备的信噪比越高表明它产生的杂音越少。一般来 说,信噪比越大,说明混在信号里的噪声越小,声音回放的音质量越高,否 则相反。信噪比一般不应该低于70dB,高保真音箱的信噪比应达到110dB以 上。音频信噪比是指音响设备播放时,正常声音信号强度与噪声信号 强度的比值 (2)计算方法:信噪比的计量单位是dB,其计算方法是10LG(PS/PN),其中Ps 和Pn分别代表信号和噪声的有效功率,也可以换算成电压幅值的比率关系:20LG(VS/VN),Vs和Vn分别代表信号和噪声电压的“有效值”。 (3)测量方法:信噪比通常不是直接进行测量的,而是通过测量噪声信号的幅度换算出来的,通常的方法是:给放大器一个标准信号,通常是0.775Vrms 或2Vp-p@1kHz,调整放大器的放大倍数使其达到最大不失真输出功率或幅度(失真的范围由厂家决定,通常是10%,也有1%),记下此时放大器的输出幅Vs,然后撤除输入信号,测量此时出现在输出端的噪声电压,记为Vn,再根据SNR=20LG(Vn/Vs)就可以计算出信噪比了. 或者是10LG(PS/PN),其中Ps和Pn分别代表信号和噪声的有效功率 计权:这样的测量方式完全可以体现设备的性能了。但是,实践中发现,这种测量方式很多时候会出现误差,某些信噪比测量指标高的放大器,实际听起来噪声比指标低的放大器还要大。经过研究发现,这不是测量方法本身的错误,而是这种测量方法没有考虑到人的耳朵对于不同频率的声音敏感性是不同的,同样多的噪声,如果都是集中在几百到几千Hz,和集中在20KHz以上是完全不同的效果,后者我们可能根本就察觉不到. 这样就引入了权的概念。噪声中对人耳影响最大的频段“权”最高,而人耳根本听不到的频段的“权”为0。这种计算方式被称为“A计权”,已经称为音响行业中普遍采用的计算方式。 2 、频响范围: (1)频率响应是指在振幅允许的范围内音响系统能够重放的频率范围,以及在此范围内信号的变化量称为频率响应。 (2)测试方法:要求输入信号幅值为一个固定值(要在动态范围之内,音响设备我们可以取100mv)。当输入信号为正常频率时(不能有失真,可以定位1KZ),记录这个时候的输出电压的大小V1。然后开始逐渐降低输入信号的频率,当降低到一定程度时,输出信号的幅值会开始减小。继续降低频率,直到输出电压为0.707V1

APP测试规范

app客户端测试规范 APP测试流程 目录 1.测试基本流程图 (3) 2.测试要点 (4) 2.1测试资源 (4) 2.2接收版本 (4) 2.3UI 测试 (4) 2.4功能测试 (4) 2.5兼容测试/性性能测试 (5) 2.6后台数据统计测试 (5) 2.7用户行为统计测试 (5) 2.8回归测试 (6) 3.App测试点 (6) 3.1安全测试 (6) 3.1.1软件权限 (6) 3.1.2安装与卸载安全性 (7) 3.1.3数据安全性 (7) 3.1.4通讯安全性 (8) 3.1.5人机接口安全性 (8) 3.2安装、卸载测试 (8) 3.2.1安装 (9) 3.2.2卸载 (9) 3.3 UI 测试 (9)

3.3.1导航测试 (10) 3.3.2图形测试 (10) 333内容测试 (10) 3.4功能测试 (10) 3.4.1 运行 (11) 342应用的前后台切换 (12) 3.4.3免登录 (12) 344数据更新 (13) 345离线浏览(无网测试) (13) 3.4.6 App 更新 (13) 3.4.7定位、照相机服务 (13) 3.4.8时间测试 (14) 3.4.9 PUSH 测试 (14) 3.5性能测试 (14) 3.6交叉事件测试 (14) 3.7兼容测试 (15) 3.8回归测试 (15) 3.9升级、更新测试 (15) 3.10用户体验测试 (16) 3.11硬件环境测试 (16) 3.11.1手势操作测试 (16) 3.11.2网络环境 (17) 3.11.3服务器宕机或出现404、502等情况下的测试 (17) 3.12接口测试 (17) 3.13客户端数据库测试 (17)

音频测试方法

STB音频测试操作手册 STB音频测试项目和指标 表1音频测试指标

测试信号 表2 0.33:01测试序列

在音频测试时,首先很重要的要对测试项目所对应的测试信号要十分清楚。目前测音频的指标用的信号基本上是CCITT0.33:01测试序列的各种码流,在.33测试序列中包含了表1所提到的所有测试指标用到的信号,而且每个测试信号都非常短,只有1秒,而我们测不同的指标要Freeze不同的曲线,所以先要十分熟悉每秒要播的信号,然后通过不断操作把自己培养成快手。 测试方法 1音频输出幅度和失真度 测音频输出幅度和失真度用的信号是CCIT0.33:01中的1020Hz,0dBm的信号,VM700T用Audio Analyzer进行测试,下面几个测试项目除了噪声用Audio Spectrum之外,都是用Audio Analyzer进行测试的。在1.020kHz,0dBu信号出现时,按Freeze,然后读出Level和THD+N的值,Level值为左右声道中较小的 值,失真度为左右声道中较大的那个。本例子中Level=-0.03dBu,失真度=0.016%.

2 音频幅频特性 测音频幅频特性时测试信号从1020Hz, -12dBm开始,到15000Hz,-12dBm,VM700T要在1020Hz,0dBm后,点击Erase Plot软键,清除屏幕上之前的打点,然后在信号跑到15000Hz,-12dBm时,按Freeze,可以得到幅频特性曲线。如下图所示。 得到的曲线看似平,但是通过放大后可以得到一根曲线,如下图。通过移动得到1kHz时的电平,记下该值A=-12.026dBu.

手机App测试策略和流程

手机App测试策略和流程目录

1.引言 本文档是长春吉大正元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东北公司手机APP测试的工作指导原则,它为手机APP测试过程中涉及到的测试方法、测试类型等制定标准做出明确的诠释和说明。 测试部门相关人员以此文档作为测试工作的依据和行为准则。 编写目的 本规范规定了东北公司手机APP测试过程中的活动和步骤。为公司测试(活动、产品)的实施和过程情况的各项检查提供依据;为度量被测试产品质量提供验证指标和验证方法。 适用范围 适用于长春吉大正元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东北分公司测试部。 适用于:手机APP项目和产品的系统测试 针对手机APP的验证测试(外包项目)不在此范围之内,如需确保重点项目的手机APP质量度量和评价,需领导特殊审核。 2.测试过程描述 验证测试先决条件 对当前项目测试优先级进行划分: 产品大于项目优先级; 自主项目大于外包项目优先级; 重大项目(领导特批)大于客户化项目; 提前申请优先级大于变更申请优先级。(例如:监狱项目提前申请预留或者安排 测试员提前介入) 对当前测试版本质量进行评级:对于不符合测试准入原则的版本予以驳回。 验证测试三天后对提交版本进行质量预评估和评级:对第一轮发现较严重的问题进行列 举,对版本的整体情况进行评估。(详见BUG清单)对于不能度量质量的项目予以驳回 自测试。(例如:监狱移动OA项目)。 外埠公司提交测试前。应附上测试报告(功能测试报告、兼容性测试报告、性能测试报 告以及app可用性能标准结果);?公司内部提交测试前,需附上缺陷记录和修改状态表。 上述有一项不能满足或不能按时提交予以测试驳回。 总结提交测试版本的内部测试情况(测试BUG列表)。对遗留问题必须列出并记录解决 方案。对性能和稳定性指标要予以详细描述。 测试周期 测试周期可按项目的开发周期来确定测试时间,一般客户化项目手机APP测试时间为三周(即15个工作日),根据项目情况以及版本质量标准可适当缩短或延长测试时间。正式测试前先向测试部经理确认项目排期。 需提供资源 测试任务开始前,检查各项测试资源是否提交,有两项没有提交予以测试驳回。 --产品功能需求文档; --产品原型图; --产品效果图; --用户使用手册; --测试设备确认表(例如:;;及以上;Symbian v3/v5/Nokia Belle等); 轮次报告及产品上线报告

音频测试项目及其主要参数和标准

手机音频测试中常见测试标准与测试项目 (2012-3-30 14:17) 在多技术集成的复杂电磁环境中,越来越多的外界干扰影响着音频的实际使用效果,然而终端产品(如手机)的音频质量是影响用户体验的关键因素,针对近期众多客户咨询音频测试的情况,摩尔实验室(MORLAB)的工程师依据相关标准,跟广大读者解析国内外音频测试的常见主要要求。 音频测试的主要标准: 国内标准:GB/T 15279-2002 YD/T 1538-2011 国外标准加拿大CS-03 Part VIII 美国FCC Part68 欧洲标准EN50332/300903 国际标准TIA-968/810/920和3GPP TS 51.010-1系列等等 测试项名词解析: SLR-发送响度评定值: SLR(Sending loud rating)是计算发射方向的绝对响度,以此判定话音信号是否适合听众,它是一种基于目标单音测量来表示发送频率响应的方法,灵敏度单位为dBv/Pa。根据ITU-T P.79公式 计算频段4至17频段的SLR。并m=0.175,和ITU-T P.79中的发送加权因子。

RLR-接收响度评定值: RLR (Receive Loudness Rating)是计算接收方向的绝对响度, 以此判定话音信号是否适合听众,它是一种基于目标单音测量来表示接收频率响应的方法。灵敏度单位为dBPa/v。根据ITU-T P.79的公式λ 根据标准3GPP TS 26.131,当手机接收响度固定时,STMR应该在13dB到23dB之间。λ 根据标准STMR只能用TYPE1 或者TYPE3.2低泄漏型人工耳来进行测量。λ SSFR-发送灵敏度/频率响应: SSFR(Sending sensitivity frequency response)发送灵敏度/频率响应指解码器输出与人工嘴的输入声压之比。λ 用人工嘴在嘴参考点(MRP)送一个声压为-4.7dBPa的纯单音。测量并评估系统模拟器语音解码器的响应输出声压值。λ 计算测量频率响应到上或下容限的偏移,由对最大最小偏移的均值移动整条曲线, 然后进行极限检测,如果移动后的曲线在极限曲线范围内,输出PASS,否则输出FAIL. 在每个频率点都要进行极限检测。λ

软件测试规范

测试工作规范版本记录: 文件状态:[√] 草稿[ ] 正式发布[ ] 正在修改当前版本:1.1 作者:** 完成日期:2004-9-15签收人: 签收日期: 1编写目的 本文档是测试团队的日常工作规范,主要侧重测试工作流程的控制,明确软件工程的各阶段测试团队应完成的工作。测试技术和策略等问题不在本文档描述范围内。 2测试团队构成 2.1职责 测试是软件开发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如下责任: 在项目的前景、需求文档确立基线前对文档进行测试,从用户体验和测试的角度提出自己的看法。 编写合理的测试计划,并与项目整体计划有机地整合在一起。

编写覆盖率高的测试用例。 针对测试需求进行相关测试技术的研究。 认真仔细地实施测试工作,并提交测试报告供项目组参考。 进行缺陷跟踪与分析。 2.2角色划分 在人力资源有限的情况下,一个团队成员可能会同时承担多个角色。角色名称相关主要责任 测试经理组建测试组 协调测试组内部的沟通 代表测试组与其他角色组进行沟通编写测试计划 测试报告分析 测试用例设计工程师编写测试用例{可以由测试经理兼任}测试实施工程师实施测试用例,执行测试 技术支持工程师为测试工作提供技术支持 3工作流程及规范

3.1计划与设计阶段 在项目组成立的同时,测试组也将同时成立。团队成立的工作与责任如下:

图表 2

划。测试计划中应该至少包括以下关键内容: 测试需求——需要测试组测试的范围,估算出测试所花费的人力资源和各个测试需求的测试优先级 测试方案——整体测试的测试方法和每个测试需求的测试方法 测试资源——本次测试所需要用到的人力、硬件、软件、技术的资源 测试组角色——明确测试组内各个成员的角色和相关责任 里程碑——明确标准项目过程中测试组应该关注的里程碑 可交付工件——在测试组的工作中必须向项目组提交的产物,包括测试计划、测试报告等等 风险管理——列举出测试工作所可能出现的风险 测试计划编写完毕后,必须提交给项目组全体成员,并由项目组组中各个角色组联合评审。 测试计划由项目组评审通过. 在项目开发过程中,要适时的对测试计划进行跟踪,以评估此计划的完整性、可行性,在项目结束时还要最后

音频测试-示波器-使用方法

★目的:介绍示波器的使用方法,使相关人员能正确操作示波器。 ★示波器的概述 示波器是利用电子束的电偏转来观察电压波形的一种常用电子仪器,主要用于观察和测量电信号。下图1为我厂常用的20MHz的双踪示波器。 ★示波器的操作方法 第一步骤:示波器的连接 1)连接电源线 用220V AC线把示波器连上220V市电。(如上图2) 2)连接信号线 将探头插入到示波器左边的CH1接口并顺时针扭动半圈(如上图3)。当探头接在示波器的CH1通道上时,模式开关须打在CH1上(如下图4)。当探头接在示波器的CH2通道上时,模式开关须打在CH2上。(如下图5) 图 1 图 2 图 3 探头接在 CH1通道上

3) 信号耦合开关的选择(AC GND DC ) 信号耦合开关一般紧挨着输入通道,CH1通道和CH2通道各有1个。当只用来观察被测信号中的交流成分时,将开关拔至AC 档(本厂一般选择此档);当信号的直流成份和交流成分都要观察或信号的频率较低时,将开关拔至DC 档;当开关拔至GND 档时,输入端处于接地状态,用以确定输入端为零时光迹所在位置。(如下图6) 第二步骤:开机与光迹调节 上述步骤完成后,接下来需要开机预热和调节光迹。(如下图7和图8) 1) 开机(POWER ) 按电源键开机,开机后电源指示灯会亮。电源按键旁一般标有英文单词power 。 2) 亮度调节(INTENSITY ) 如果光迹的亮度正常,就不需要调节。当亮度不正常时,我们就左右调节亮度旋纽,顺时针旋转为增亮,逆时针为调暗。亮度调节旋纽旁一般会标有“INTE ”的字样。亮度的英文单词为 intensity 。注意亮度不宜太高,以免影响示波器的使用寿命。 3) 聚焦调节(FOCUS ) 用以调节示波管电子束的焦点,使显示的光点成为细而清晰的圆点。当光束正常时,我们也不需要调节,只有在光束太粗或不清晰时,我们左右调节聚焦旋纽,使光束处于细而清晰的状态。聚焦调节旋纽旁一般会标有“FOCUS ”的字样。聚焦的英文单词为focus 。 4) 光迹平行度调节(TRACE ROTATION ) 图 5 电源开关 电源指示灯 亮度调节 聚焦调节 图 7 光迹平行度调节 光 迹 图 8 正弦波信号光迹 模式开关选择 CH1通道 图 6 图 4 模式开关选择 CH2通道 探头接在 CH2通道上 信号耦合 选择开关

测试手机APP流程规范标准

关于手机APP 测试流程规范 1、流程图 仍然为测试环境

测试周期 测试周期一般为两周(10个工作日),根据项目情况以及版本质量可适当缩短或延长测试时间。正式测试前先向主管确认项目排期。 1.1测试资源 测试任务开始前,检查各项测试资源。 1.产品功能需求文档 2.产品原型图 3.产品效果图 4.行为统计分析定义文档 5.测试设备(ios3.1.3-ios5.0.1;Android1.6-Android4.0;Winphone7.1及以上; Symbian v3/v5/Nokia Belle等) 6.其他(例如有秒杀专题的项目,需要规划秒杀时间表;有优惠券使用的 项目,需要申请添加优惠券数据;支付宝/银联支付功能的项目,需要提前申请支付宝/银联账户等等) 1.2测试要点 1.接收版本 A)接收测试版本的同时,需要查看程序填写的《App测试版本提交质量规范》,若符合则开始测试任务,若不符合规范,可拒绝测试。 B)日常接收版本时需要注意测试版本规范,如不符合,请开发人员重新修改合适的版本号后再次提交测试。 2.UI测试 A)确保手头的原型图与效果图为当前最新版本。 B)确保产品UI符合产品经理制定的原型图与效果图。 C)一切界面问题以效果图为准,若有用户体验方面的建议,必须先以邮件或口头的形式询问产品经理。 D)由于测试环境中的数据为模拟数据,测试时必须预先考虑到正式环境中可能出现的数据类型 3.功能测试 A)确保手头的功能需求文档为当前最新版本。 B)确保所有的软件功能都已实现且逻辑正常。 C)一切功能问题以需求文档为准,若有用户体验方面的建议,必须先以邮件或口头的形式询问产品经理。 D)若有些功能在技术上难以实现或者由于排期的原因无法在短时间内实现,必须得到产品经理的确认,而不是单单只听开发人员的技术解 释。 E)P MS上所有的“外部原因”问题,都需要尽早地督促开发人员与客

通用手机软件测试用例及编写规范和流程

手机软件测试用例编写规范和流程 为什么要写测试用例啊?对于功能测试用例,只是针对项目的需求,是不是很浪费的这样写来写去,既浪费时间又没有什么实际意义?测试用例是——体现软件的开发目标和可接受条件,软件设计的一种实际体现。设计用例在于明确验证需求(功能)的输入数据和步骤,书面化便于重现BUG,另一方面用于回归测试。无论ISO9000还是CMM都要求做任何事情要有记录、书面文档。如果不设计用例,那是随机测试,很难度量是否做的完全。对于开发和测试的沟通,一个是指明测试的方向,和文档的规范,bug可以接受的描述方法和用词,bug的分类,一个好的测试用例可以在开发和测试以及其他阅读此case的部门人员建起桥梁并传递很多信息。 测试用例主要来自三个方面: 1.设计文档中的USE CASE。将设计文档中的Use Case按照步骤纪录下来,可以用于软件的可接受性测试。 2.按照界面功能区或者系统功能模块,按照用户可能的操作,分块或跨模块,形成系统的功能性测试(可能包括Normal-通常操作,Exceptional-异常操作,Boundary-边界测试)。 3.将曾经发生过的Bug纪录下来,形成测试用例,可以成为Regression Testing的一部分。 编写测试用例一般有2个模板。Excel模板和 Word模板,编写功能测试用例一般用Excel 模板。 测试用例编写一般包括4个部分:测试环境(即在测试过程中用使用到的环境) 测试数据(测试过程中用到的有效无效的数据) 测试步骤(你怎么做的) 预期结果(你所希望出现的结果) 功能测试又可以分成好多种如逻辑功能测试、兼容性测试、易用性测试等。 1、编号:也可以是流水号,也可以自己定义规则,方便程序员与测试人员之间的用例查找和归档 2、描述:说明本次测试用例所要测试的内容;例:本测试用例用于测试系统管理员新增二级管理员 3、前提:说明本次测试的前提条件,例:系统管理员已使用admin身份登录系统并且已进入用户管理界面 4、备注:说明本次测试用例的其他相关信息,例:新增二级管理员成功后,需使用该二级管理员ID进行登录,验证该二级管理员帐号是否正式开通 上面的是测试用例说明内容,下面的是测试用例详细内容: 5.1、步骤:也就是操作的步骤编号;例: 1 2 3 5.2、步骤描述:对本步操作进行详细描述;例:系统管理员输入二级管理员用户ID 5.3、输入值:本步所输入的内容值:例:user001 5.4、期望结果:对本步操作的系统反应的期望结果,也就是说正确的结果是什么;例:正常成功输入二级管理员ID,并且正常显示 5.5、实际结果:测试人员本测试用例进行测试后,系统给出的实际操作结果;例:二级管

软件测试的测试规范_很全面啊

测试工作规范 版本记录: 1编写目的 本文档是测试团队的日常工作规范,主要侧重测试工作流程的控制,明确软件工程的各阶段测试团队应完成的工作。测试技术和策略等问题不在本文档描述范围内。 2测试团队构成 2.1职责 测试是软件开发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如下责任: 在项目的前景、需求文档确立基线前对文档进行测试,从用户体验和测试的角度提出自己的看法。 编写合理的测试计划,并与项目整体计划有机地整合在一起。 编写覆盖率高的测试用例。 针对测试需求进行相关测试技术的研究。 认真仔细地实施测试工作,并提交测试报告供项目组参考。 进行缺陷跟踪与分析。 2.2角色划分 在人力资源有限的情况下,一个团队成员可能会同时承担多个角色。

3工作流程及规范 3.1计划与设计阶段 3.1.1成立测试团队 在项目组成立的同时,测试组也将同时成立。团队成立的工作与责任如下: 图表 1 3.1.2测试预通知 在正式测试任务下达前,开发团队应提前一周左右向测试团队下达预通知,告之较为确切的测试日期,提供当前最新的相关资料。测试部门经理可视具体情况决定是否需要调整人力。测试人员可预先熟悉必要的背景资料,协助测试经理编写《测试计划书》初稿。

图表 2 3.1.3召开测试启动会议 图表 3 3.1.4编写测试计划文档 需求分析文档确立后,测试组需要编写测试计划文档,为后续的测试工作提供直接的指导

图表 4 3.1.5设计测试用例 在需求分析文档确立基线以后,测试组需要针对项目的测试需求编写测试用例,在实际的测试中,测试用例将是唯一实施标准。在用例的编写过程中,具体的任务和责任人如下: 图表 5 3.2实施测试阶段 3.2.1实施测试用例 实施测试用例将花费测试组绝大部分时间,这些工作都是建立在前期很多计划工作的基础上。 图表 6 3.2.2提交报告

音频测试-示波器-使用方法

音频测试-示波器-使用方法

类别音频设备版本R1文件编号C304-OSCILL- 制定部门品保部制定日期2011年11月30日页次2/7 ★目的:介绍示波器的使用方法,使相关人员能正确操作示波器。 ★示波器的概述 示波器是利用电子束的电偏转来观察电压波形的一种常用电子仪器,主要用于观察和测量电信号。下图1为我厂常用的20MHz的双踪示波器。 ★示波器的操作方法 第一步骤:示波器的连接 图 1 图 2 图 3 探头接在 CH1通道上

类 别 音频设备 版 本 R1 文件编号 C304-OSCILL- 制定部门 品保部 制定日期 2011年11月30日 页 次 3/7 1) 连接电源线 用220V AC 线把示波器连上220V 市电。(如上图2) 2) 连接信号线 将探头插入到示波器左边的CH1接口并顺时针扭动半圈(如上图3)。当探头接在示波器的CH1通道上时,模式开关须打在CH1上(如下图4)。当探头接在示波器的CH2通道上时,模式开关须打在CH2上。(如下图5) 3) 信号耦合开关的选择(AC GND DC ) 信号耦合开关一般紧挨着输入通道,CH1通道和CH2通道各有1个。当只用来观察被测信号中的交流成分时,将开关拔至AC 档(本厂一般选择此档);当信号的直流成份和交流成分都要观察或信号的频率较低时,将开关拔至DC 档;当开关拔至GND 档时,输入端处于接地状态,用以确定输入端为零时光迹所在位置。(如下图6) 第二步骤:开机与光迹调节 上述步骤完成后,接下来需要开机预热和调节光迹。(如下图7和图8) 图 5 电源开关 电源指示灯 亮度调节 聚焦调节 光迹平行度调节 光 迹 正弦波信号光迹 模式开关选择 CH1通道 图 6 图 4 模式开关选 择 探头接在 CH2通道上 信号耦合 选择开关

音频CTA测试指标

手机音频测试的测试项如下: 1、Sending sensitivity/frequency response发送灵敏度/频率响应 2、Sending loudness rating发送响度评定值(SLR) 3、Receiving sensitivity/frequency response接收灵敏度/频率响应 4、Receiving loudness rating接收响度评定值(RLR)最大音量下测试 5、Side Tone Masking Rating (STMR)侧音掩蔽评定值(STMR) 6、Stability margin稳定度储备 7、Distortion Sending发送失真 以上测试项又分为几种测试情况,如手持,头戴,桌面等。下面只取其一种情况。 1、Sending sensitivity/frequency response发送灵敏度/频率响应 测试目标如下: 频率 (Hz) 上限 (dB) 下限 (dB) 100 -12 200 0 300 0 -12 1000 0 -6 2000 4 -6 3000 4 -6 3400 4 -9 4000 0 问题:发送灵敏度/频率响应的物理含义是什么,根据什么来的,测这个值有什么作用。其上下限取值的依据是什么,量化到电压,其值大概是多少? 2、Sending loudness rating发送响度评定值(SLR) 测试目标如下: ?SLR在8 +/- 3 Db 问题:发送响度评定值的物理含义是多少。取值8 +/- 3 Db的依据是什么,测这个值有什么作用。要达到一个什么标准,人感觉起来是个什么响度 3、Receiving sensitivity/frequency response接收灵敏度/频率响应 测试目标如下: ?频率 (Hz) 上限 (dB) 下限 (dB) 100 -12 200 0 300 2 -7 500 * -5 1000 0 -5 3000 2 -5 3400 2 -10 4000 2 问题:接收灵敏度/频率响应的物理含义是什么,根据什么来的,测这个值有什么作用。其上下限取值的依据是什么,量化到电压,其值大概是多少?为什么与发送灵敏度/频率响应差别。 4、Receiving loudness rating接收响度评定值(RLR)最大音量下测试 测试目标如下: RLR在2 +/- 3 dB

软件测试基本流程及要求

软件测试基本流程与要求(提纲) 1目标 制定完整且具体的测试路线和流程,为快速、高效和高质量的软件测试提供基础流程框架。 最终目标是实现软件测试规范化,标准化。 2测试流程说明

3测试需求分析 测试需求是整个测试过程的基础;确定测试对象以及测试工作的范围和作用。用来确定整个测试工作(如安排时间表、测试设计等)并作为测试覆盖的基础。而且被确定的测试需求项必须是可核实的。即,它们必须有一个可观察、可评测的结果。无法核实的需求不是测试需求。所以我现在的理解是测试需求是一个比较大的概念,它是在整个测试计划文档中体现出来的,不是类似的一个用例或者其他. ·测试需求是制订测试计划的基本依据,确定了测试需求能够为测试计划提供客观依据; ·测试需求是设计测试用例的指导,确定了要测什么、测哪些方面后才能有针对性的设计测试用例; ·测试需求是计算测试覆盖的分母,没有测试需求就无法有效地进行测试覆盖; 3.1测试方法与规范 3.1.1测试方法 随着软件技术发展,项目类型越来越多样化。根据项目类型应选用针对性强的测试方法,合适的测试方法可以让我们事半功倍。以下是针对目前项目工程可以参考的测试方法: ?β测试(beta测试)--非程序员、测试人员 β测试,英文是Beta testing。又称Beta测试,用户验收测试(UAT)。

β测试是软件的多个用户在一个或多个用户的实际使用环境下进行的测试。开发者通常不在测试现场,Beta测试不能由程序员或测试员完成。 当开发和测试根本完成时所做的测试,而最终的错误和问题需要在最终发行前找到。这种测试一般由最终用户或其他人员完成,不能由程序员或测试员完成。?α测试(Alpha测试)--非程序员、测试人员 α测试,英文是Alpha testing。又称Alpha测试. Alpha测试是由一个用户在开发环境下进行的测试,也可以是公司内部的用户在模拟实际操作环境下进行的受控测试,Alpha测试不能由该系统的程序员或测试员完成。 在系统开发接近完成时对应用系统的测试;测试后,仍然会有少量的设计变更。这种测试一般由最终用户或其他人员来完成,不能由程序员或测试员完成。?兼容性测试--测试人员 兼容性测试是指测试软件是否可以成功移植到指定的硬件或者软件环境中,例如在B/S项目中各个不同浏览器之间的测试。 ?用户界面测试-UI测试--测试人员 用户界面测试,英文是User interface testing。又称UI测试。 用户界面,英文是User interface。是指软件中的可见外观及其底层与用户交互的部分(菜单、对话框、窗口和其它控件)。 用户界面测试是指测试用户界面的风格是否满足客户要求,文字是否正确,页面是否美观,文字,图片组合是否完美,操作是否友好等等。UI 测试的目标是确保用户界面会通过测试对象的功能来为用户提供相应的访问或浏览功能。确保用户界面符合公司或行业的标准。包括用户友好性、人性化、易操作性测试。

智能手机音频测量与测试指南

Smartphone Audio Measurement&Test Guide 智能手机音频测量与测试指南 Viking Zhang/09JUL2014 [1-1]正确驳接仪器Connect Audio Analyzer Correct 1:Prism Sound dScope III 2:Audio Precision System-2322/2522/2722 3:Audio Precision APx525

[1-2]正确驳接负载电阻32RZ Load Resistance [1-3]配置音频分析仪输入Audio Analyzer Input Configuration 1:Prism Sound dScope III

2:Audio Precision System-2322/2522/2722 3:Audio Precision APx525

[1-4]仪器自检Audio Analyzer Loopback Test(AP2722) 1:回路性能检测/Loopback Performance 2:查看可用模拟滤波器模块/Check Analog Filter Module

[1-5]配置扫描器的分析源Sweep Source Configuration Target:Select Sweep Amplifitude Or Sweep Frequency Sweep Amplifitude=Tracking Test Wave Level Sweep Frequency=Tracking Test Wave Frequency NOTE:Start Sweep(Go)Before Play Test Wave

音频产品测试方法

音频产品测试方法 一、FM指标测试方法 (1KHz 22.5% DEV) (1) 30dB实用灵敏度 (USABLE SENSITIVITY S/N:30dB) 先将机器收正为90MHz(98MHz、106MHz),电平(LEVEL)打在正常dB数(40左右),音量收细至0dB处,然后去掉信号(即打下ON/OFF钮)再扭毫伏表三下,(即30dB,每扭一下为10dB),然后调信号发生器的电平(LEVEL),使没信号时的指针与有信号的指针重复(若没重复也不能超过1个dBm),最后电平(LEVEL)显示的dB数就是此机的-30dB实用灵敏度。 (2) 3%失真灵敏度 (I.F.H. SENSITIVITY 75KHz DEV 3%T.H.D.) 先将机器收正为90MHz(98MHz、106MHz),调制度打在75%,将失真仪打在DIST、10%(-20dB)文件,然后分别调整音量电位器和发生器的电平(LEVEL)dB数,使失真仪指针指在3%的位置(不可超过3%的位置,正常应在3%内波动),这时发生器的电平(LEVEL)dB数就是此机的3%失真灵敏度(例如:电平(LEVEL)dB数为11,那么3%失真灵敏度就是11)。 (3)-3dB极限灵敏度 (-3dB LIMITING SENSITIVITY) 先将机器收正为98MHz,电平(LEVEL)打在66dB数,音量收细至0dB处,然后减少发生器的电平(LEVEL)dB数,到毫伏表指针减少3个dB时停,此时的电平(LEVEL)dB数就是此机-3dB 的极限灵敏度。 (4)信噪比 (S/N RATIO @1mV INPUT) 先将机器收正为98MHz,电平(LEVEL)打在66dB,音量收细至0dB处,然后去掉信号(即打下ON/OFF钮)再打毫伏表,每扭一下为10dB,但毫伏表指针不能超过0dB,最后看指针指数是多少,再加上一共所打毫伏表的次数(每档为10dB),(例:你一共打了三次指针指数为6,那么信噪比就是30+6=36dB)。就是此机的信噪比值。 (5) 中频抑制 (IF REJECTION 600KHz) 将机器收正为90MHz,先测出实用灵敏度的dB数,再将FREQ 90MHz转为10.7MHz(FM中频),然后调节电平(LEVEL)dB数,使指针指在2V时所显示的dB数减去实用灵敏度的dB数就是中频抑制的值。 (6) 中频频率 (INTERMEDIATE FREQUENCY) 先测出中频抑制,然后微调信号发生器的FUNCTION钮,将波形调到最正(最靓)时,发生器所显示的频率就是中频频率(例:发生器显示:10.69、那么中频频率就是10.69) (7) 假(镜)象抑制 (IMAGE REJECTION) 将机器收正为106.0MHz(AM收1400KHz),先测出实用灵敏度的dB数,然后将信号发生器频率改为127.4MHz(10.7x2+106=127.4MHz;但考虑到106.0有的地方有电台,所以一般用105.9MHz;10.7x2+105.9=127.3MHz),然后调节电平(LEVEL)dB数,使指针指在2V,再用此dB数减去实用灵敏度的dB数就是假(镜)象抑制的值。(AM应输入0.455x2+1400=2310KHz) (8) AM限幅(抑制);(AM SUPPRESSION)

音频性能测试指引

音频性能测试用例 一、仪器设备: VA-2230音频分析仪;负载(4欧或8欧);32欧耳机负载 二、准备工作: 2.1、对即将测试的机器升级最新软件,并确认喇叭和耳机均可以正常输出。 2.2、将测试用音频文件拷贝到机器中, 2.3、接线:左声道的两个红线分别接喇叭(或耳机)的左声道输出,其余两根黑线接 主板上的地。右声道的两个红线分别接喇叭(或耳机)的右声道输出的,其余两 根黑线接主板上的地。以上测试需保证喇叭和耳机均已连接标准的负载。 三、初始设置: 3.1、打开 VA-2230 音频分析仪,待仪器预热 15 分钟后进行以下测试 3.2、按 VA-2230 音频分析仪的←↑按钮或→↓按钮,选中 Input 将输入耦合阻抗设定为: 10KΩ, 耦合方式设定为: balance(即平衡模式)如下图: 注意:数字功放选择balance(即平衡模式),模拟功放选择unbalance(即非平衡模式)。 3.3、按 VA-2230 音频分析仪的←↑按钮或→↓按钮, 选中 SP,并将其设定为 Slow, 将 SS 设定为 1.5s; 四、各测试项测试方法及步骤: 3.1、最大输出功率 A、按 VA-2230 音频分析仪的←↑按钮或→↓按钮,将 HPF,PSO 设置为 OFF,LPF 设置为20KHz(模拟功放LPF要设置为OFF)。

B、播放机器中的《08-1KHz-0dB》音频文件,并将音量调到最大。按音频分析仪(中部上端)的AC-V按钮,音频分析仪屏幕左上方若出现ACV,表明已经选中,调节按钮选中UNIT 项,按钮F3 切换为V。此时屏幕上显示的为左右声道输出的有效值。最大输出功率必须满足总谐波失真的指标,如果总谐波失真超标,需将音量调小重新确 认最大输出幅值。总谐波失真测试方法见3.4。 注:屏幕左上方会显示Freq=1000Hz,或者频率很接近1000Hz。如果此处未显示出数字,说明设置有误。 C、输出功率=输出幅值 /负载阻抗。 D、标准:不要超过喇叭或耳机的额定功率

手机软件测试报告(模板)资料

技术文件 技术文件名称:XXX手机软件测试报告技术文件编号: 版本: 共页 (包括封面) 拟制 审核 会签 标准化 批准

目录 1概述...................................................错误!未定义书签。 1.1 编写目的.................................................................................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 术语和缩略语.........................................................................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1 术语、定义:.................................................................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2 缩略语:......................................................................... 错误!未定义书签。 1.3 参考文献................................................................................. 错误!未定义书签。2测试任务说明 .. (2) 2.1 测试活动类别 (2) 2.2 测试级别 (2) 2.3 版本变更情况......................................................................... 错误!未定义书签。 2.4 测试任务列表 (2) 3测试环境描述 (2) 3.1 测试环境描述 (2) 3.1.1 硬件环境描述 (2) 3.1.2 软件环境描述 (3) 3.2 测试环境比较 (3) 3.3 其它说明 (3) 4测试故障描述 (3) 4.1 ××××测试模块 (3) 4.2 ××××测试模块 (3) 5测试结果分析 (4) 5.1 ××××模块测试结果分析 (4) 5.2 ××××模块测试结果分析 (4) 5.3 总体测试结果分析 (4) <2.按实现结果统计:> (4) 6测试结论 (5) 7测试总结和评价 (5) 7.1 测试评估 (5) 7.2 测试总结和改进建议 (5) 8遗留问题报告 (5) 8.1 遗留问题统计 (5) 8.2 遗留问题详细列表 (6) 附录1:测试现场记录 (7)

手机音频测试中常见测试标准与测试项目

手机音频测试中常见测试标准与测试项目 在多技术集成的复杂电磁环境中,越来越多的外界干扰影响着音频的实 际使用效果,然而终端产品(如手机)的音频质量是影响用户体验的关键因素, 针对近期众多客户咨询音频测试的情况,摩尔实验室(MORLAB)的工程师依 据相关标准,跟广大读者解析国内外音频测试的常见主要要求。音频测试的主 要标准: 国内标准:GB/T 15279-2002 YD/T 1538-2011 国外标准加拿大CS-03 Part VIII 美国FCC Part68 欧洲标准EN50332/300903 国际标准TIA-968/810/920 和3GPP TS 51.010-1 系列等等 测试项名词解析: SLR-发送响度评定值: SLR(Sending loud rating)是计算发射方向的绝对响度,以此判定话音信号是否适合听众,它是一种基于目标单音测量来表示发送频率响应的方法,灵 敏度单位为dBv/Pa。根据ITU-T P.79 公式 计算频段4 至17 频段的SLR。并m=0.175,和ITU-T P.79 中的发送加权因子。 RLR-接收响度评定值: RLR (Receive Loudness Rating)是计算接收方向的绝对响度, 以此判定话音信号是否适合听众,它是一种基于目标单音测量来表示接收频率响应的方 法。灵敏度单位为dBPa/v。根据ITU-T P.79 的公式 计算频段4 至17 的RLR,采用下表的接收加权系数,m=0.175。STMR- 侧音掩蔽评定值: STMR(Side Tone Masking Rating)侧音通道指的是麦克风接收到的信号输出

音频测试指标与测试经验

FTA音频测试及测试经验 厦门厦新移动通讯有限公司研发中心测试部厦门海沧新阳工业区厦新电子城 361022 狄德海 didehai@https://www.360docs.net/doc/845211683.html, Tel: 86-0592-*******-3274

1. 音频测试项目 在FTA音频测试中音频测试的项目有30.1,30.2,30.3,30.4,30.5.1,30.6.2,30.7.1参考 GSM11.10注意事项所有的测试项目应在同一天的测试时间里通过但每一项的测试可以有多次测试直到测试通过为止 30.1发送频率响应Sending Frequency Response 30.1.1 定义 发送灵敏度/频率响应用DB表示是指输入测试单音频时数字音频接口DAI的输出电平以PCM比特流代表与仿真嘴中的输入声压之比 30.1.2 指标 发送灵敏度/频率响应MRP-?DAI应处于表1给出的框罩内 在对数频率/线形DB灵敏度坐标上对表1中的间断点之间画直线得到一个框罩如图1 模板如下 表1 发送灵敏度/频率响应

Frequency (Hz) Upper Limit (dB) Lower Limit (dB) 100 -12 200 0 300 0 -12 1000 0 -6 2000 4 -6 3000 4 -6 3400 4 -9 4000 0 30.1.3 测试方法 a) 将手机装在LRGP中耳承密合于仿真耳的刃形边缘上 b) 用仿真嘴在嘴参考点MRP送一个声压为 – 47dBPa的纯单音 c) MS的DAI连接SS操作模式为音频设备及A/D D/A的测试 d) 在100Hz~4000Hz频段内用1/2倍频间隔进行测试 e) 在各个频率测DAI处PCM比特流代表的输出电平 30.2 发送响度评定值Sending Loudness Rating SLR 30.2.1 定义 SLR是一种基于客观单音测试的表示发送频率响应的方法 30.2.2 指标 8 3 DB 经验低dB值对应大的响度5dB对应最大的响度11dB代表最小的响度测试时通过调整手 机的麦克风到人工嘴的距离使测试的值达到标准如果比标准值大则需调小手机麦克风 到人工嘴的距离若比标准值小则调大其距离 30.3 接收频率响应Receiving Frequency Response 30.3.1 定义 接收灵敏度/频率响应用DB表示是指仿真耳中的输出声压与DAI处PCM比特流代表的输入 电平之比 30.3.2 指标 接收灵敏度/频率响应DAI至ERP应处于表2给出的框罩内 在对数频率/线形DB灵敏度坐标上对下表中的间断点之间画直线得出框罩 *的极限处于间断点之间所画的直线上 30.3.3 测试方法 a) 将手机装在LRGP中耳承应密合于仿真耳的刃行边缘上 b) MS的DAI连接SS工作模式为音响设备与A/D D/A的测试 c) SS通过DAI给MS发送一个相当于-16 dBm0纯单音的PCM比特流 d) 在100HZ~40000HZ频段以1/2倍频间隔进行测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