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休克

合集下载

新生儿休克~

新生儿休克~
新生儿休克
概况
新生儿休克(shock)是指机体受到任何急重症损害导致全身器官的微循环
灌流量不足,组织中缺氧和营养物质的供应降低到细胞可以耐受的临界水平以 下,发生代谢产物积聚,细胞结构和功能损害,最终导致脏器功能不全。 特征:氧传输减少、氧耗增加、氧利用障碍所导致的组织细胞缺氧
特点:
1、病因更加复杂; 2、早期症状不明显; 3、病情进展迅速; 因此,休克是新生儿期常见的急症,是导致新生儿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
分类
1、代偿性和失代偿性
(1)代偿性:休克早期或称微循环痉孪期。
此期特点:①血管收缩的表现:皮肤苍白,肢端发凉,CRTs
>3s;呼吸增快、心率增快;
②意识、肌张力和血压多正常。
③血压不是判断休克的早期指标。
分类
1、代偿性和失代偿性
(2)失代偿性:微循环淤血期至微循环衰竭期。 此期特点: ①皮肤颜色由苍白转为发绀甚至出现花纹,肢端发凉超过膝肘以上。
体液再分配性休克
感染为常见原因,也可见于 NEC、大量的腹腔或胸腔积液等。
病理生理
1.微循环障碍
毛细血管前括约肌 及后微动脉收缩
真毛细血管网关闭, 血流减少
局部代谢产物及 组胺积聚
平滑肌对缩血管物 质反应性增高
平滑肌对缩血管物 质反应性降低
局部代谢产物及 组胺被稀释冲走
真毛细血管网开放, 血流增加
分类
2.低动力性和高动力性
(1)高排低阻型: 也称高动力性,血管反应以扩张为主,故皮肤温暖、干燥、色红,尿量不减,
此种类型称为暖休克,常见于休克早期。 (2)低排高阻型:
也称低动力性,血管反应以收缩为主,出现皮肤苍白、湿冷,甚至有发绀、 尿少或无尿等,故又称此种类型为冷休。 (3)低排低阻型:

新生儿休克ppt课件

新生儿休克ppt课件

04
新生儿休克的诊断与鉴别 诊断
诊断标准
临床表现
新生儿休克通常表现为反应差、 嗜睡、皮肤苍白或发绀、肢端发
凉、呼吸心率增快等。
血压下降
新生儿休克时,血压常低于同年龄 正常值,但需注意血压不是诊断休 克的唯一标准。
其他指标
如尿量减少、毛细血管充盈时间延 长等,也可作为辅助诊断指标。
鉴别诊断
新生儿窒息
06
新生儿休克的护理与康复
护理原则
迅速恢复有效循环血量
通过扩容、输血等方式,及时补充血容量, 改善血液循环。
纠正酸中毒
根据血气分析结果,给予碱性药物,纠正酸 中毒,维持酸碱平衡。
改善心功能
应用强心药物,增强心肌收缩力,提高心输 出量。
控制感染
针对病因,选用有效抗生素,控制感染,防 止病情恶化。
护理措施
02
新生儿休克的病理生理
休克的发生机制
01
02
03
微循环障碍
休克时,新生儿微循环会 出现明显障碍,导致组织 缺氧和代谢紊乱。
有效循环血量减少
新生儿休克时,有效循环 血量会显著减少,导致血 压下降和器官灌注不足。
神经体液调节失衡
休克时,新生儿神经体液 调节功能会出现失衡,导 致心率加快、呼吸急促等 症状。
05
新生儿休克的治疗与预防
治疗原则
01
02
03
04
早期识别与干预
对新生儿休克进行早期识别, 及时采取干预措施,防止病情
恶化。
病因治疗
针对导致休克的病因进行治疗, 如感染、失血、过敏等。
改善循环
通过补充血容量、应用血管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性药物等措施,改善新生儿血

新生儿休克紧急预案

新生儿休克紧急预案

一、预案背景新生儿休克是一种危及生命的紧急情况,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如感染、出血、脱水等。

为了提高抢救成功率,降低新生儿死亡率,特制定本预案。

二、预案目标1. 确保新生儿休克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2. 降低新生儿休克患者的死亡率;3. 提高医护人员对新生儿休克的抢救能力。

三、预案组织架构1. 预案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协调、监督新生儿休克紧急预案的实施;2. 抢救小组:负责新生儿休克患者的现场抢救、转运及后续治疗;3. 医护人员培训组:负责对医护人员进行新生儿休克抢救知识的培训;4. 质量控制组:负责对新生儿休克抢救过程进行质量控制,确保抢救措施到位。

四、预案内容(一)预警机制1. 医院应建立新生儿休克预警机制,对疑似病例进行及时识别和报告;2. 各科室应加强对新生儿病情的观察,对有休克症状的患者及时报告;3. 建立应急预案信息发布平台,确保信息畅通。

(二)抢救流程1. 现场抢救(1)立即将新生儿置于温暖、安静的环境中;(2)立即进行生命体征监测,包括心率、呼吸、血压、体温等;(3)对有窒息症状的新生儿,立即进行心肺复苏;(4)对有出血症状的新生儿,立即进行止血;(5)根据病情,给予氧气吸入、静脉输液等支持治疗。

2. 转运(1)选择合适的转运工具,确保新生儿安全;(2)在转运过程中,保持新生儿体温稳定,避免剧烈摇晃;(3)通知接收医院做好接收准备。

3. 接收医院抢救(1)接收医院接到转运通知后,立即启动应急预案;(2)对新生儿进行全面的评估,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3)根据病情,进行相应的治疗,如抗感染、补充血容量、纠正酸碱平衡等;(4)密切观察新生儿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三)质量控制1. 对新生儿休克抢救过程进行全程录像,确保抢救措施到位;2. 定期对抢救流程进行评估,发现问题及时整改;3. 对医护人员进行新生儿休克抢救知识培训,提高抢救能力。

五、预案实施1. 预案领导小组负责组织预案的实施,确保各项措施落实到位;2. 抢救小组按照预案要求,做好新生儿休克患者的抢救工作;3. 医护人员培训组定期对医护人员进行新生儿休克抢救知识培训;4. 质量控制组对新生儿休克抢救过程进行质量控制,确保抢救效果。

预防新生儿休克课件

预防新生儿休克课件

如何预防新生儿休克
确保新生儿饮食营养充足。
新生儿休克症 状

新生儿休克症状
皮肤苍白或出现紫红瘀斑。 体温异常,低于或高于正常温 度范围。
新生儿休克症状
心率严重增快或明显降低。 心肺功能严重障碍,如呼吸急促、呼吸 困难、出现气喘等。
新生儿休克症状
意识状态下降,乏力或烦躁不 安。
新生儿休克应 急处理
预防新生儿休克课件
目录 什么是新生儿休克 什么导致新生儿休克 如何预防新生儿休克 新生儿休克症状 新生儿休克应急处理 新生儿休克的预后
什么是新生儿 休克
什么是新生儿休克
新生儿休克是指新生儿因各种 原因导致的循环血量减少,不 能维持组织和器官的正常代谢 和功能,引起多系统功能衰竭 而危及生命的一种严重病情。
新生儿休克的 预后
新生儿休克的预后
对于早期发现、及时处理的新 生儿休克,预后一般较好。 对于严重休克的新生儿,预后 较差。
谢谢您的观 赏聆听
新生儿休克应急处理
立即安排呼吸、心跳、循环等监护仪设 备进行监控,评估病情并进行处理。 找出病因,对症处理,给予适当药物治 疗。
新生儿休克应急处理
保持呼吸道通畅,保持水电解 质平衡。 留置静脉注射生理盐水或其他 补液剂,纠正血容量不足。
新生儿休克应急处理
保持新生儿体温适宜,避免感染。 对症休息,充分补充营养。
什么导致新生 儿休克
什么导致新生儿休克
缺氧缺血 感染
什么导致新生儿休克
失血 神经内分泌环境紊乱
如何预防新生 儿休克
如何预防新生儿休克
严密监测,及时纠正血容量不足。 分娩过程中注重胎儿保护,避免胎儿窘 迫。
如何预防新生儿休克
孕期保健,避免刺激性、过度 劳累,提高抵抗力。 新生儿每日两次擦浴,注意保 暖。

新生儿休克的认识与治疗

新生儿休克的认识与治疗

Blood Volume (mL/kg)
Barr et al, J Pediatr; 1977
Blood Volume (mL/kg) Blood Volume (mL/kg)
Bauer et al, Arch Dis Child; 1993
Wright et al, Arch Dis Child; 1994
病因分类
1.低血容量休克
循环血量不足
2. 心源性休克
心肌功能不全
3. 体液重新分配休克
血管调节功能不全
4.阻塞性休克
左房、左室流出道阻塞
1.低血容量休克
• 新生儿休克最主要的原因 • 全血,血浆,细胞外液的丢失均可导致
胎盘出血:胎盘破裂或前置胎盘 胎-母输血 胎-胎输血 颅内出血 腹腔内出血 大量肺出血 DIC或其它严重的凝血异常性疾病 血浆丢失:毛细血管漏出综合症 细胞外液丢失:脱水,不适当利尿
实验室检查
• 血常规+分类:Hct?WBC?PLT?凝血全套:DIC? • 血糖、电解质和钙:有无代谢性疾病;细菌培养 • 动脉血气?有无窒息,酸中毒,缺氧等。 • 胸腹x线检查:心脏?肺?气漏? • 颅脑超声:颅内出血? • 心电图:心律失常? • 超声心动图:心肌功能?CHD? • 中心静脉压测定:
低血压早产儿晶体液和胶体液输注比较
Mean Blood Pressure (mm Hg) MAP x FiO2 (cm H2O)
5% 白蛋白 (n=32) 59% 需要升高血压药物 生理盐水 (n=31) 58% 需要升高血压药物
平均血压 (mm Hg)
MAP x FiO2 (cm H2O)
40
• 改善肾灌注 2-5 ug/kg/min • 提高轻到中度的心源性和再分配性休克病人 心输出量:5-10ug/kg/min • 复苏后稳定病人合并低血压 (循环血量足够时) 10-20ug/kg/min

新生儿休克标准(一)

新生儿休克标准(一)

新生儿休克标准(一)
新生儿休克标准
什么是新生儿休克?
•新生儿休克是指新生儿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严重循环衰竭的状态。

•新生儿休克是新生儿最常见的危重病之一,需要及时诊治。

新生儿休克标准
新生儿休克的判定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血压指标
1.收缩压低于 gestational age(GA)的正常值。

2.平均动脉压低于 GA 正常值的 10mmHg。

心率指标
1.心率低于正常水平(一般低于100次/分钟)。

2.心率增加超过正常水平(一般高于160次/分钟)。

尿量指标
尿量明显减少或停止。

血气分析指标
1.pH 值低于正常范围。

2.PaCO2 增加,PaO2 降低。

3.基质失衡,如低钠、低钾等。

中心静脉压指标
中心静脉压低于正常范围。

眼底检查指标
眼底有出血、水肿或渗出等异常现象。

如何处理新生儿休克?
对于疑似新生儿休克的婴儿,应及时进行救治措施,包括: - 维持呼吸道通畅:保持通气道通畅,如有需要进行气管切开。

- 快速纠正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

- 使用血管加压药物,维持血压稳定。

- 给予输血:根据需要进行输血,维持足够的血红蛋白水平。

- 根据病情提供其他相应的治疗措施。

总结
新生儿休克是一种严重危及婴儿生命的病情,需要及时鉴别和处理。

临床医生应根据新生儿休克标准,进行综合评估和救治,以期提高患儿的存活率。

新生儿休克标准

新生儿休克标准

新生儿休克标准1. 引言新生儿休克是指新生儿因各种原因导致的心脏输出量下降、组织灌注不足和细胞代谢紊乱的一种临床综合征。

在婴儿死亡原因中,新生儿休克是一个重要的致死原因。

因此,准确、及时地诊断和干预新生儿休克至关重要。

本文旨在探讨新生儿休克的标准及其临床应用。

2. 新生儿休克的定义2.1 新生儿休克是指新生儿心脏输出量下降、组织灌注不足,导致各种器官功能衰竭的一种严重疾病状态。

2.2 新生儿休克通常表现为血压下降、心率增快、皮肤苍白或发绀等症状。

2.3 新生儿休克常见的病因包括感染、呼吸窘迫综合征、先天性心脏病等。

3. 新生儿休克标准3.1 心率指标3.1.1 心率高于正常范围:新生儿休克时,心率常常高于正常范围,超过180次/分钟。

3.1.2 心率低于正常范围:在休克晚期,心率可能低于正常范围,低于100次/分钟。

3.2 血压指标3.2.1 收缩压下降:新生儿休克时,收缩压通常下降到正常值以下。

3.2.2 舒张压下降:新生儿休克时,舒张压也会下降到正常值以下。

3.3 尿量指标3.3.1 尿量减少:新生儿休克时,尿量通常减少或完全停止。

3.3.2 尿比重增高:尿比重增高是新生儿肾功能受损的表现。

4. 新生儿休克的临床应用4.1 早期诊断和干预4.1 早期诊断和干预是预防和治疗新生儿休克试验的关键。

通过监测心率、血压和尿量等指标可以及早发现并干预可能导致休克试验的病因。

4。

2 治疗原则4.2.1 治疗原则1:纠正休克的原因,如积极处理感染、纠正电解质紊乱等。

4.2.2 治疗原则2: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如补液、使用血管活性药物等。

4.2.3 治疗原则3:维持氧供需平衡,如给氧、改善通气功能等。

5. 新生儿休克标准的局限性5.1 新生儿休克标准是根据临床经验和大量观察得出的,但仍存在一定局限性。

5.2 不同年龄段和不同病因的新生儿休克可能存在不同的表现和指标。

6. 结论新生儿休克是一种严重的临床综合征,早期诊断和干预对预防并发症和降低死亡率至关重要。

新生儿休克预防和措施课件

新生儿休克预防和措施课件

谢谢您的观赏聆听预防和措施Fra bibliotek预防和措施
促进新生儿健康成长,减少疾病和 医疗损伤,包括做好产前保健、优 生优育工作。 提高新生儿识别和处理窒息、休克 等急危重症的能力.
预防和措施
强化临床诊断和监护技术,提高新生儿 抢救技术水平。
新生儿休克的 临床表现
新生儿休克的临床表现
微循环障碍,皮肤苍白、发绀 、流涎、呼吸急促,温度下降 。 血压下降、心率下降、尿量减 少。
新生儿休克的 处理
新生儿休克的处理
建立静脉通路,输入液体,纠正酸中毒 等。 经口或经鼻给氧、排除胃肠道积气、纠 正低血糖、低钙血症、低镁血症等。
新生儿休克的处理
大剂量给予抗生素,避免感染。
新生儿休克的 紧急处理
新生儿休克的紧急处理
新生儿休克是一种急危重症,需要尽快 处理。 马上建立静脉通路,输入生理盐水等液 体, 并积极查找引起休克的病因。
新生儿休克预防和措施课件
目录 导言 新生儿休克的定义 新生儿休克的原因 预防和措施 新生儿休克的临床表现 新生儿休克的处理 新生儿休克的紧急处理 小结
导言
导言
休克是新生儿最常见的急症之一, 导致死亡率较高。 本课件将介绍新生儿休克的预防和 措施,以及紧急情况下的急救方法 。
新生儿休克的 定义
新生儿休克的定义
当新生儿体循环血容量减少,心输出量 下降,周围血管阻力增加,引起组织灌 注不足,并可出现多个脏器功能损害, 称为新生儿休克。
新生儿休克的 原因
新生儿休克的原因
低出生体重、低龄产儿、产伤 、休克。 各种原因使心输出量下降。
新生儿休克的原因
血压下降也是引起新生儿休克的常见原 因。
新生儿休克的紧急处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脉压变小
新生儿休克临床表现
3.后期:主要表现为多器官功能损害和DIC。肺出
血最多见,多死于肺出血及呼吸衰竭
新生儿休克诊断
1.临床表现:在休克的不同阶段有所不同。
早期:微循环痉挛 中期:微循环淤血 晚期:MOF/DIC
新生儿休克诊断
2.实验室检查 (1)动脉血气分析:代酸表现(PH、BE)
(2) 电解质:K+↑
安静时超过160次/min或小于100次/min ;⑤股动
脉博动减弱。脑缺氧表现如反应低下(嗜睡),
肢体肌张力降低。
新生儿休克临床表现
检查前臂内侧皮肤毛细血管再充盈时间,>2s为异 常,结合皮肤颜色及肢端发凉,说明微循环障碍,
对早期诊断休克有重要意义。
新生儿休克临床表现
2.中期:休克的失代偿阶段又称微循环淤血期。由于血流
新生儿休克
主要内容: 【1】常见病因 【2】临床表现 【3】诊断
【4】治疗
【5】护理
休克定义
机体受到任何急重症损害导致生命重要器官的微循环 灌流量不足,有效循环血量降低及心输出量减少,组织中
氧和营养物的供应降低到细胞可以耐受的临界水平以下,
并发生代谢产物积聚,细胞结构和功能损害,最终导致脏 器功能不全,是一种以微循环障碍为特征的危重综合症。
0.03~0.05mg/kg
新生儿对莨菪类药物较敏感,剂量稍大即出现毒性反应 如心率加快、瞳孔扩大等,效量与中毒量接近,难以掌
握,故应慎用。
新生儿休克治疗
5.钠洛酮:
机制:吗啡受体拮抗剂,拮抗β-内啡肽介导的休克,
使血压升高。
剂量:0.05-0.1mg/kg,10-30分重复,可重复2-3次
新生儿休克中注意的问题
新生儿休克病死率高达50%~60%,是导致新 生儿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
新生儿休克病因
新生儿休克常见分类: [1]心源性休克: 最常见于围产期缺氧所致缺血性心肌损害 [2]感染性休克: 受母亲疾病、产程、宫内感染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3]低血容量性休克: 主要见于胎盘出血、胎-胎输血、胃肠道出血 和产伤引起的出血
扩 容 有 效:血压回升,心率平稳,皮肤灌注良
好,尿量>1ml/(kg· h)
新生儿休克治疗
(2)纠酸原则: 时机:根据血气BE值进行纠酸( BE*体重*0.6 ,首 剂给予半量)
改善通气、充分补液后, pH>7.25不必再补碱
药物:1.4%碳酸氢钠
监测手段:血气分析
新生儿休克治疗
4.血管活性药物: 时机:血管活性药物必须在扩充血容量、纠正酸中毒的基础上应
淤滞,回心血量减少,有效循环血量降低。心率减慢至120
次/min,股动脉很难摸到。
新生儿休克临床表现
[1]皮肤颜色由苍白转为发绀甚至出现花纹
[2]表现昏睡或昏迷,心音低钝
[3]前臂内侧皮肤再充盈时间>3s [4]尿量减少连续8h<1ml/kg、水肿,出现低体温、皮肤硬肿 [5]血压下降,收缩压足月儿小于50mmHg,早产儿小于40mmHg,
【4】其他
新生儿休克病因
[1]心源性休克:
(1)缺氧性心肌损害:窒息
(2) 严重心律失常
(3)先天性心脏病 (4)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 (5)代谢性心肌损害:低血糖、低血钙 (6)低体温与硬肿症
新生儿休克病因
[2]低血容量性休克
(1)产时失血: 前臵胎盘、胎儿-胎盘、胎儿-母
亲、胎儿-胎儿间输血 (2)新生儿出血:肺出血、消化道出血 (3)脱水:
完,紧急处理后按如下公式计算输血量: Hb缺失(g/dl)×6×体重(kg)=所需全血毫升数。
新生儿休克治疗
补液:三段补液法。 第一阶段:生理盐水:10~20ml/kg,0.5~1h。 第二阶段:1/2含钠液30~40ml/kg,4~6h。 第三阶段:根据血气结果调整。
新生儿休克治疗
注意:
心源性休克:适当限制液体量,改善心功能为主。 感染性休克:液体体内重新分配,注意限制液量。
系列1Leabharlann 新生儿休克治疗治疗原则: 早期诊断,尽快恢复有效血容量,改善心血管功能, 纠正酸中毒。
新生儿休克治疗
1.去除病因:明确病因,抗休克措施才更有效
2.支持治疗:严密监护,实时记录患儿重要指标变化。
新生儿休克治疗
3.扩容,纠正酸中毒 (1)扩容原则:
失血引起的低血容量性休克:10~20ml/kg,30min输
注* 5分为轻度休克 6-8分为中度休克 9-10分为重度休克 皮肤温度:发凉为凉至肘膝关节以下;发冷为凉至肘膝关节以上
新生儿休克诊断
新生儿休克的评分方法: 吴玉斌等提出新的新生儿休克诊断分度评分方法中,主要诊
断指标异常率:
100%
96%
84%
78%
45%
毛细血管充盈时间
皮肤颜色
肢体温度
脉搏
血压异常
恢复、四肢温暖作为目标。
总结

快速识别休克代偿期,心率增快是是最早期的症状, 低血压是较迟发生的症状,且大多数是不可逆的

快速建立静脉通路 快速补足血容量,切记存在继续丢失的可能 快速纠正酸中毒 快速纠正电解质紊乱和糖代谢紊乱.

(1)儿茶酚胺类: ①多巴胺: 5~10µ g/(kg· min) ②多巴酚丁胺: 5~15µ g/ (kg· min) ③异丙肾上腺素:0.1µ g/(kg· min),维持心率在120~160次/min
新生儿休克治疗
(2)抗胆碱能药物: ①山莨菪碱(654-2):0.2~0.5mg/kg
②东莨菪碱:
新生儿休克病因
【3】感染性休克:败血症、宫内或生后病毒感染 【4】其他:神经源性休克:如分娩损伤 药物源性休克:血管扩张药应用不当
新生儿休克临床表现
临床表现:
休克的临床表现在休克的不同阶段有所不同。
新生儿休克可分为代偿期(早期)、失代偿期(中期)
和不可逆期(晚期)。
新生儿休克临床表现
1.早期:休克代偿阶段,又称微循环痉挛期。此 期主要是血管收缩的表现 ①皮肤苍白或青灰;②肢端发凉上肢达肘部,下 肢达膝部;③皮肤毛细血管再充盈时间延长,足 跟部>5秒,前臂>2秒; ④心音低钝,心率增快
(3)应在抗生素应用前抽血行血培养
(4)如怀疑DIC,应行凝血检查
新生儿休克诊断
新生儿休克评分标准

评分 皮肤颜色 前臂内侧皮肤再充盈时间 (Kpa) 0 正常 <3 1 苍白 3-4 2 花纹 >4
皮肤温度 股动脉搏动 血压 正常 发凉 冷 正常 弱 触不到 >8.0 6-8.0 <6
物及扩容治疗的护理。
新生儿休克的护理

迅速建立两个通道以便于及时输入液体及药物, 为抢救病人生命创造条件 体位 保持呼吸道通畅 对症 保持病人安静 随时做好心脏按压及急救药物注射的准备

新生儿休克的护理
1、神志变化 2、皮肤色泽
3、血压、脉搏、呼吸
4、体温
5、尿量及尿比重
6、中心静脉压

新生儿休克的护理

1、掌握药物输注速度 2、严防药物漏于血管外,必要时更换输液 部位

3、应用强心药物、升压药物及扩张血管药
物过程中应密切监测
新生儿休克的护理
安慰家属,做好解释工作,
解除不必要顾虑,使家属能 最大限度地配合治疗。
休克复苏治疗以纠正血压作为终点,
以血压恢复正常、心率下降、尿量
休克治疗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1]呼吸支持 [2]纠酸:2mmol/kg5% 的碳酸氢钠 [3]激素使用: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难于纠正的低血压 [4]肝素:早期应用
指征:中度以上休克,血小板数<100×109/L
剂量:20~40u /Kg q8~12h
新生儿休克中注意的问题
呼吸支持:
维持良好的通气和换气功能,防止组织缺氧和
CO2潴留,维护肺泡扩张,减轻肺水肿是现代休克
治疗的主要进展之一。
新生儿休克中注意的问题
1.呼吸支持治疗的指征
(1)出现呼吸困难和缺氧症状 。 (2)出现呼吸肌疲劳或中枢性呼吸衰竭症状。
(3)有肺出血先兆。
(4) 病情继续加重及恶化。
新生儿休克中注意的问题
新生儿休克的抗休克过程一般为6~8 h,临床 上要求抗休克治疗6~8 h后病情有所好转。若抗休 克治疗效果不理想,且表现进一步加重,应尽快用
呼吸机治疗。
新生儿休克中注意的问题
2.呼吸机撤离: 血气恢复正常不是撤离呼吸机的指征 病情稳定,原发病明显好转,肺无渗出性阴影,在 Fi02≤0.3时,PaO2>6.67 kPa,PaCO2<8.0 kPa,通 气模式改为CPAP 4h后,血气仍在正常范围,方可 撤机
新生儿休克的护理
休克病人的护理重点在急救护 理、病情监测、常规护理、接受药
7、心电监测
8、血气分析及常规、生化测定
新生儿休克的护理

1、保温 2、维持适当舒适的环境 3、防止各种并发症发生
4、做好生活护理保证病人安全
新生儿休克的护理
1、扩容期间保持静脉畅通,最好建立一个 中心静脉输液通道,又可同时监测中心静 脉压。 2、保证扩容期间各种液体输注速度,按时 完成扩容液体输入,在输液过程中观察病 人的反应,防止过快而发生心衰或液体漏 至血管外造成皮下坏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