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筱原一男学习访谈_长谷川豪_柳亦春_郭屹民_陆少波
采访多木浩二_追忆筱原一男_坂本一成

采访多木浩二:追忆筱原一男Interview With Koji Taki: Remembering Kazuo Shinohara 坂本一成KAZUNARI Sakamoto 翻译:李一纯采访者:坂本一成简介 坂本一成研究室主宰、法政大学客员教授、同济大学客座教授、东南大学客座教授。
被采访者:多木浩二简介 东京大学文学部美学科毕业。
原千叶大学教授。
专攻艺术学、哲学。
同时进行建筑、现代美术、舞台艺术等的批评活动。
主要通过18世纪末至今的政治、社会、艺术、文化等相关方面,集中关注于历史哲学问题。
主要著作:《可以生存的家》;《“物”的诗学》;《西西弗斯的笑——安塞尔姆·基弗的艺术》;《建筑·梦的轨迹》;《杂学家的梦》;《进步与灾难——现代主义梦的百年》。
1 多木、坂本对谈风景(左为是多木浩二,右为坂本一成)摘要 这篇对谈是筱原一男逝世后,东京工业大学建筑学系刊《ka031·筱原一男特集》(2007)的卷首文章。
同时作为该大学教授和前筱原研究室成员的坂本一成对多木浩二进行了采访并被整理成文,这也是第一次。
关于这篇对谈,系刊编辑给出的小标题如下:“最初的相遇”、“看待/思考筱原一男 究竟是怎样一件事?”、“唤醒人类的非合理性”、“与现代建筑相对的异端”、“从‘意义分析’到‘构成分析’”、“确定的事物/不确定的事物”、“形式主义的变迁”、“筱原一男思考过与并未思考过的”。
关键词 筱原一男;异端的空间;可以生存的家ABSTRACT This dialogue transcript was published as the intro article in the periodical ka031 (2007) run by Department of Architecture and Building Engineering i n T o k y o I n s t i t u t e o f T e c h n o l o g y , i n commemorating Kazuo Shinohara. Kazunari Sakamoto, a former member of Shinohara Lab and a professor in Tokyo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at that time, had once engaged a s p e c i a l c o n v e r s a t i o n w i t h c u l t u r a l historian Koji Taki, which unfolded around several interesting topics specified by the editor: such as, “the first meeting with Kazuo Shinohara”, “what does it meanto see / think about Kazuo Shinohara?”, “how to evoke the irrationality of human being”, “as an unorthodox modernist”, “from semantic analysis to compositional analysis”, “the certainty / uncertainty of things”, “an evolving formalism”, “what Shinohara has or has not thought about”.K E Y W O R D S K a z u o S h i n o h a r a ; u n o r t h o d o x s p a c e ; l i v e d -i n h o u s e s (Ikirareta-Ie)中图分类号 TU-80文献标识码 ADOI :10.3969/j.issn.1000-0232.2013.05.042文章编号 1000-0232(2013)05-0042-07作者简介 东京工业大学名誉教授译者简介 东京工业大学理工学研究科,建筑学硕士研究生2 谷川的住宅, 1974年3 白之家,1966年(此图详见P8的图1d)4 花山南的家,1968年1 最初的相遇 坂本:至今已有为数不少的人发表过筱原一男论。
理想、艺术与历史的回首茫茫——日本新浪潮著名电影导演筱田正浩专访

大 岛பைடு நூலகம் 、吉田喜重 、筱 田正浩三人 为代表的松
竹 新晋称 作 “ 松竹 新浪 潮”和 “ 日本 的新浪 潮” ,此名词 因富有时代意义而立即被各大报章
公 司当副 导演 ,师从 小津 安二 郎 、涉谷 实等 著 名前辈 。在松 竹 ,筱 田正 浩与 大岛渚 等人 合办 了剧本 刊物 《 七人》。以此 为阵地 表达 电 影观念 。 16 9 0年初 。松竹 公司允诺如若 筱 田 正 浩拍摄 改编 自流 行歌 《 黄樱桃》 的 同名 电 影 ,即可升 为导 演。但 筱 田拒绝 了这 一机 会 。 而坚持创作 自己写 的剧本 《 怒的祭坛》,不 愤
维普资讯
▲n J ur I ,北 影 学 纛 O l o 京电 学院 报 B ra
ejn i Aca m y i g Fl i m de
创作者说
理想、 艺术与历史 的回首茫茫
日本新浪潮著名 电影导演筱 田正浩专访
支菲娜 采访 / 整理
热 爱文学 。高 中时代 和后 来成 为著名 文学 家 的泉镜 花相熟 。 14 9 9年 作为战后 的第一代 高 材 生 .考 入著 名学 府早稻 田大学文学 部 。在 大学 里 ,他 和后 来 的著名 戏剧理论 家 河竹 繁
般 认 为 筱 田 的 代 表 作 是 《 死 天 网 岛》 情 (9 9 。2 0 1 6 ) 0 3年完成 《 间谍佐 尔格》 后 ,筱 田以 《 在洗 手池畔》 一 文宣 告息影 ,回母校
14 8 0年 以来 整个亚 洲的思想 、政 治与艺术 问 题 。我并就荻 生徂徕 的儒法观念对 中日关系的
采访成功人士后的感想

采访成功人士后的感想成功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就看你怎么看,无怪乎成功人士大家都拿他当自家亲戚看。
以下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关于采访成功人士后的感想,欢迎阅读!采访成功人士后的感想1:采访小队:五星小队队长:钱若昀小组成员:章雅璐、邵逸菲、马平洋、黄维、胡刚采访对象:魏巧云性别:女出生年月:1944年9月4日职业:退休教师兴趣、爱好:旅游、钻研小学数学、养花这次,我们采访的是共产党员魏巧云老师,魏巧云老师现在已经退休了,以前,她是建新小学的党委书记,兼数学老师!在很多学生眼里,她就像是一位慈母,教导他们,辅导他们,尽自己的全力,去帮助他们。
下面是我们对魏巧云老师的采访报告:“我出生在一个贫苦的工人家庭里,生在在旧社会,长在新中国,求学读书时学费是免费的。
是共产党把我培养成一个合格的人民教师,我要为党为民更好的工作,要在党内接受更多的教育,因此我参加工作后很快提出了入党申请写了入党报告。
但因为当时是“”时期,直到八十年代,我才入了党。
因为我工作任劳任怨,以优异的工作成绩成为一名合格的优秀党员。
因为共产党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各种民族的利益忠实代表,是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党的根本宗旨,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我要求入党,希望在党组织的培养教育下,使自己不段进步,更好的做好本职工作,为培养共产主义事业接班人,尽自己的一份力量。
我入党以后,工作上任劳任怨,敢挑重担。
我工作三十六年,小学五六年级便教了二十多年,特别是毕业班连续教了好多年。
平时以党员的要求要求自己,努力做到吃苦在前享受在后。
学校重大事情做在前,如暑假台风来了,主动到学校值班,在办公室里,每次捐款都比其他老师多捐一点。
”主要事迹:魏老师是我们建新小学的退休教师。
在职期间,一直担任我校的党委书记的职务,并且担任数学教学任务。
她严格要求学生的同时,更是真心爱着学生,坚持做到从思想上、生活上、学习上全面关心和爱护学生。
魏老师在认真备课、精心批改作业的同时,还给每个学生建立学习档案,记下每个学生的情况,侧重学生的薄弱环节,尤其是中下等学生的弱点。
2023年全国高考满分作文(7篇)

2023年全国高考满分作文(精选7篇)高考是一种相对公正、公平、公开的人才选拔形式,是为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设置的统一考试,通常每年6月7日至8实施。
以下是小编准备的2023年全国高考满分作文范文,欢迎借鉴参考。
2023年全国高考满分作文精选篇1各位同学:大家好!九合诸侯逐鹿成,一匡天下牛耳执。
读书会讨论至此,同学们大都对齐桓公和管夷吾感触更深,而我,则独感动于隐于历史帷幕之后的鲍叔。
或许,他不是在丹墀之上问鼎中原的国君;或许,他不是在帷幄之中运筹决胜的宰辅;但他凭借着自己的识人之眼和举荐之心,为国家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因此,请允许我谈一谈:炬眼识英,海心荐秀。
首先,我要为鲍叔能够识别英才的如炬之眼击节称赞。
管鲍本为旧交,后各事其主,当己方已经获胜之时,鲍叔还能关注到失败者、阶下囚管仲更超于己的才华。
在凝望着这如炬之眼时,我仿佛看到了那能够发现无人赏识的左思“构思十年”而写出的《三都赋》的亮点并着力推荐的皇甫谧写下的暖心序文;仿佛听到了那为政敌骆宾王声讨自己的《讨武氏檄》而感叹“有如此才,而使之沦落不偶,宰相之过也”的武则天发出的由衷赞赏;仿佛触到了那被王勃抢了女婿风头、仍在看过《滕王阁序》之后惊呼“天才也”的闫都督举起的真诚酒杯。
慧眼如炬,可以助我们不畏迷雾乱花,识别出真正英才。
其次,我要为鲍叔能够举荐秀杰的如海之心弹剑高歌。
明知管仲之才更胜自己,仍能荐诸主公,这是何等宽广、无私的胸襟。
在鲍叔如海洋一般的心胸中,还飘荡着贺知章在看过晚辈李白一首《蜀道难》便大呼“子,谪仙人也”并金龟换酒、荐于玄宗的高仁;还飘荡着梁启超在为清华国学院推荐刚学成归国、手无文凭的陈寅恪时说出“我的等身著作,加起来也没有陈先生的三百字有价值”的大义;还飘荡着爱默生在与自己哲学理念相悖的梭罗英年早逝后为其出版、推广《瓦尔登湖》的至善。
宽心如海,可以助我们放下内心私念,推荐出真正秀杰。
揆诸现实,在当今时代,有的人一叶障目,不见泰山,无法识别人才;有的人精致利己,怀抱私心,不愿他人在前。
叩问·探秘 实验戏剧《敲门叩问》断想

叩问探秘实验戏剧《敲门叩问》断想
周明
【期刊名称】《福建艺术》
【年(卷),期】2024()3
【摘要】纪蔚然说:“所谓‘叩问’,可以是轻如‘厕所里有人吗’的询问,亦可为重如人类存在意义的大哉问。
”显然,剧作家在这部实验戏剧中是有所追求的。
至于在追求什么,在探索什么,或许每个人有不同的体会,也会有不同的答案,但强烈的追索信念和独特的构剧方式从戏一开幕便扑面而来却是毫无疑问的。
实验剧场提供的是一个演剧空间,是力图在有限的物理空间内营造出无限的表演空间和心理空间。
【总页数】3页(P43-45)
【作者】周明
【作者单位】不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3
【相关文献】
1.叩问“教育之上”——访四川师范大学附属实验学校校长邱华
2.生死边缘的情爱叩问——韩国导演许秦豪爱情四部曲探秘
3.家族文化叙事下的人性叩问——试论曹禺前期戏剧中的人性剖析
4.叩问文本探秘妙嫁接秘妙巧实践——浅谈第一学段嫁接于文本秘妙的语用实践探究
5.理想信念教育:中专戏剧表演专业教学的“指南针”——原创毕业剧目《青春叩问》教学创作探索与思考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好作家要无愧于时代——矫健访谈录

给我一副围棋,回来后,我完成了《天局》这篇小说。
作家周梅森看后,对这篇小说很赞赏,“胜天半子”是极棒的艺术品,他说是绝对的文学名篇。
可是小说发表后,就淹没在当时的那一批小说当中了,反响没有《快马》和《独臂村长》这些时代性强的作品好。
《天局》没有引起重视,我心里不服气,回归文学创作后,又把这篇小说找了出来,重新打磨一番,在《青岛文学》发表后,依然没有动静,没有引起重视。
我也就接受了现实,随遇而安了。
没想到,《天局》这篇小说的文运还是不错的,《人民的名义》热播,《天局》获得了热销,“胜天半子”也传遍了大街小巷……我现在再来读这篇小说,内心自然而然地还是有些震动,感觉这是一种坚守,心灵的坚守。
文学作品就应该这样。
娄光:通过《天局》,又回想到当年创作激情高涨的那个时代?矫健:那个时代我们每周末都买上一大堆海鲜,聚集在烟台市福山路文学创作室的集体宿舍里,畅谈文学,抒发激情,交流各自的阅读心得和创作构思,常参加的有王润滋、马海春、滕锦平、卢万成、林深等好多青年作家,小说写得都很好。
那时,肖平和林雨两位前辈特别扶持我们,帮助我们,胶东的文学创作成绩斐然。
我还写了长篇小说《天良》和《河魂》,是创作的高峰期。
作家与商海娄光;可是您却在这样的高峰期转入了商界?矫健:与时俱进,也是一种选择吧。
我的投资意识一直很强。
那时,投资渠道少得可怜,凡是已有的,我都想削尖脑袋去钻一钻。
起先,我做书商,发行了几本书,挖到第一桶金。
我又到邮市上混,囤积了一批邮票,小型张。
后来我发现国库券利率高得惊人,就动用全部现金,买入大量国库券……一路顺风。
有时候,我和一些老生意人交谈,便故意强调:“做生意很容易嘛,是不是?我看很容易!”气得他们直翻白眼。
我是赌气,跟所有小看文人智慧的人赌气!娄光 :我知道您的小说《珍邮》和 《红印花》,就是写的这段生活吧?矫健:其实,这只是开始阶段。
自1986年试点发行飞乐音响股票以来,上海总共发行了八只股票,人称“老八股”。
想象中的租界——石黑一雄与谷崎润一郎的文化态度

想象中的租界——石黑一雄与谷崎润一郎的文化态度
郭霄旸
【期刊名称】《文学艺术周刊》
【年(卷),期】2024()1
【摘要】石黑一雄(Kazuo Ishiguro)是著名的日裔英国作家,曾获得1989年布克奖与2017年诺贝尔文学奖。
谷崎润一郎(Tanizaki Junichiro)是著名的日本唯美主义作家,创作生涯跨越了明治、大正与昭和三个年代。
这两位作家处在不同的时代,有着不同的身世背景,却同样面临着“孤儿”身份的问题。
【总页数】5页(P18-22)
【作者】郭霄旸
【作者单位】四川大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I20
【相关文献】
1.谷崎润一郎和中国文艺界——从谷崎的第二次中国旅行说起
2.浅论谷崎润一郎唯美文学中的日本文化特征
3.东西方文化完美融合的典范——论谷崎润一郎的《春琴抄》
4.文化翻译学视角下谷崎润一郎翻译研究
5.跨文化视域下探究日本文学中的中国古典美学投影--以谷崎润一郎为例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筱原一男的隐力及追随者

筱原一男的隐力及追随者方振宁?北京时间国际策展人,艺术和建筑评论家。
执教于中央美术学院建筑学院和设计学院,北京建筑大学建筑设计艺术中心(ADA)策展与评论研究室教授。
如果不是在第12届威尼斯建筑双年展上,由总策展人妹岛和世的提议,将纪念奖破例颁发给已故的恩师筱原一男的话,恐怕筱原不会在当今的世界建筑界如此火爆。
其实受筱原一男影响的日本建筑师不少,而实际上真正理解他,和光大他的精神的却是瑞士的建筑师们,从克雷兹(Christian Kerez)上世纪八十年代在ETH的毕业创作,就可以看出他是多么迷恋筱原一男的设计。
而同为瑞士建筑师的奥加提(Valerio Olgiati)则是在2011年东京国立近代美术馆举办个展上,表达了他对筱原一男的敬意。
可以说,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世界建筑的风潮是在刮后现代主义的风时,具有先锋意识的还在ETH就学的年轻瑞士建筑学院的学生,就已经把筱原一男当作自己的偶像。
那么筱原一男到底在日本建筑界是一种什么角色?有人认为筱原一男的设计美学来源于日本的桂离宫和密斯凡德罗,我以为这种猜测是不搭调的,其实筱原一男深受俄罗斯构成主义的影响,他就是日本的构成主义。
没有人能象筱原一男那样,把住宅,特别是室内做的如此粗旷、有力、直接、原生态,在这种充满野生力量的容器中,我们感受到时空的回响。
世界的筱原一男在介绍筱原一男的生平时,显然筱原没有那么多光环,其评价也非常客观,虽然筱原一男不是对世界建筑界产生深远影响的人物,但是他对日本的建筑界却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被誉为是“筱原流派”的创始人,世界上没有多少人知道有一个“筱原流派”,可正是筱原一男给予伊东丰雄、坂本一成和长谷川逸子等建筑师的作品与灵感,如果说伊东丰雄已经是影响世界的建筑师,那么就等于筱原一男间接的影响了世界建筑。
由于妹岛和世是本届双年展总策展人,她不便说筱原一男如何影响了自己,实际上日本的建筑界都知道筱原一男是当时日本建筑界的一面旗帜,没有他提出的住宅理论,日本的住宅设计大概不会有今天这样影响世界的格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要 通过长谷川豪、柳亦春和郭屹民三人的对 谈,从贯穿筱原一男整个创作生涯的“传统”、 “抽象”等关键词出发,通过对谈进而对“构 成”、“即物性”等方面的展开,深入讨论了筱原 一男作品中对于国内读者而言晦涩难懂的阅读障 碍。同时也对诸如教育、海外影响以及对日本当代 建筑的意义等方面触及,试图更加具有针对性地来 呈现筱原一男作品的深度及其意义。 关键词 筱原一男;传统;抽象;即物性;教育 ABSTRACT The dialogue between Go Hasagawa、Liu Yichun and Guo Yiming is focoused on the keyword “tradition”、 “abstract”and thinking deeply of “composition”、“Sachlichkeit”,which is intended to give a highlight on the projects of Kazuo Shinohara,abstruse to understand for Chinese architects.Meanwhile,the education and influence on abroad is discussed to show the
1 架构与存在 郭:中国的读者对筱原一男的作品和思想虽然 有所接触,但对于它的全貌,例如从“第1样式” 到“第4样式”的大致演变经过有一定了解,但对 于具体建筑作品或思想的理解并不是完全清晰。在 这里,我想首先想问一下长谷川,对于你来说,最
2013.5 South Architecture / 南方建筑 / Studies on Shinohara Kazuo 筱原一男研究 35
续的,这种自然和土地连续的空间与建筑虽然是完 全相反的存在,但在这当中形成了一种紧张感。而 我对这样同时创造建筑和自然的基本空间状态也很 感兴趣。其实看“上原的住宅”,单看照片的话会 觉得室内的柱子极其强大,但其实如果你在里面坐 十分钟以上,你会觉得柱子其实也并没有什么特别 不可思议的。在里面喝上十分钟的茶,就会觉得柱 子只是一种存在,它和墙之间并没有什么特别的不 同。无论是它的尺度也好,内部的分割方式也好, 存在的方式也好,跟一般的住宅没有太大的区别。 这就是筱原一男令人感到不可思议的地方。他能够 从一种强大的,视觉上不可思议的空间当中获取一 种非常亲切和存在感的空间。我去过三次了。包括 比例和尺度、天花,一切都很正常,只要进到里面 就会发现那是一个普通的起居空间。从这点而言, 筱原一男的手法是极为了得的。所以看他的房子不 仅仅是架构,而是需要将整体因素作为一种策略来 处理。不同要素间的平衡是非常重要的。 郭:在室内可能会觉得这个结构成为了墙面的 延伸,只是作为一种存在。 长谷川:是的。这种状态应该是“即物性”。 架构的确是异常的,但是实际去看却让人觉得很自 然,这确实是筱原厉害的地方,这正是表现与实际 的差异。所以想告诉中国读者的是,从照片上看到 是这样一种状态,而进入到真实的空间又可以感觉 到到身体尺度的存在,或者可以说那是一种新的自 然状态。筱原在某一时期也曾说过,通过人工的建 筑去创造新的自然空间。这就是我对“上原的住 宅”2层的起居室感到惊讶的地方。 柳:刚好前两天看了长谷川豪和门胁耕三11)对 坂本一成的一次访谈,是关于“地面”12)的。其中 坂本就提到了筱原的“谷川的住宅”中“地面”是 如何存在的。大意说的是“谷川”室内的地面,其 存在是由上部的屋面的覆盖来定义的,也就是说在 那里,覆盖是倾斜的地面能够成立的前提。坂本那 次同时也对长谷川的“樱台的住宅”(图9)中既 是地面又是桌面的定义提出了质疑呢。(笑)关于 “谷川的住宅”,那个直接裸露的生土的倾斜地面 确实有着一种原始感,我想这一定会让身处其中的 人产生关于“活着”这样一个最基本的存在感吧。 长谷川:我觉得筱原一男非常了不起的地方是 他和丹下健三13)的不一样,和柯布也不一样。柯布 是以一种“人体尺度”(human scale)来为身体 服务。而筱原对“人体尺度”(human scale)是 否能够呈现出一种存在的意义,是持有非常质疑态 度的。筱原一男恰恰是通过一种非人类的存在,甚 至是超尺度的存在,来让我们身体重新唤起一种共 鸣,一种生的感觉。从这个意义上来看,筱原一男
1 访谈现场三人合照
2 长谷川豪
3 柳亦春
4 郭屹民
34 筱原一男研究 Studies on Shinohara Kazuo / 南方建筑 / South Architecture 2013.55来自678
原一男艰深的言语和难以解读的形式,并由此能够 更加深入地了解日本当代建筑,了解筱原一男的艰 深的建筑理论和空间形式。 与在日本对筱原一男所具有的广泛认识不同, 对于中国杂志的读者来说,对于中国的建筑师、学 者及学生而言,筱原一男的建筑具有怎样的意义 呢?进一步来说,长谷川豪和柳亦春各自的建筑语 言受到筱原建筑怎样的影响?为了更好地展开今天 的访谈,我设定了以下几个关键词。 首 先 是 筱 原 在 “ 第 1 样 式 ” 4)中 的 主 题 —— “传统”。他的“传统是出发点,而非回归点”对 于我们当代中国建筑而言的确是一个非常重要并且 直面着的课题。某种程度上说日本当代建筑已经跨 越了如何面对“传统”的阶段。那么作为日本新一 代的年轻建筑师又是怎样来理解筱原,又是如何来 超越筱原的呢?它对于我们中国当代建筑所面临的 “传统”课题或许会是一种启发。 第二个是关于“抽象”。因为阅读筱原一男 的建筑显然和隈研吾5)、安藤忠雄6)相比显得非常 难以理解。那么在这些形式表象的背后,存在着
吧。 最后一个是长谷川豪现在瑞士的门德里西奥建 筑学院10)作为客座教授参加教学,因此也想就筱 原一男对于瑞士以及欧洲建筑师的影响展开讨论一 下。 对于这些讨论的关键词,请两位看看还有什么 补充吗? 柳:我对结构在筱原作品中的意义及其作用非 常感兴趣。“第1样式”和“第3样式”当中,都 有一个关于结构的裸形的东西在空间里面出现。 然而,我觉得在“第1样式”中结构出现的意义和 “第3样式”中出现的意义是不一样的。这个应该 也是值得讨论的。
访谈者简介 长谷川豪 长谷川豪建筑设计事务所;瑞士门德里 西奥建筑学院,客座教授。 柳亦春 大舍建筑设计事务所;同济大学建筑与城 市规划学院,客座教授。 郭屹民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规学院,博士研究生。 译者简介 1同济大学建筑与城规学院,硕士研究 生(上海,210092);2东京工业大学理工学研究 科,建筑学硕士研究生;3东京工业大学大学院, 博士课程
郭:很高兴今天能作为2013年10月“南方建 筑”的《筱原一男研究》的特约主持,来跟长谷川 豪和柳亦春两位对于“筱原一男建筑论”进行访 谈(图1~4)。长谷川豪既是东工大1)传承的一 员,同时也作为日本新锐建筑师70后的代表之一, 无论是从哪一方面都与筱原一男而来的影响是分 不开的。柳亦春作为中国当代新锐建筑师的代表之 一,一方面耕耘在国内的设计实践第一线,另一方 面对日本当代建筑抱有很大的关心。这些年通过与 日本建筑界的接触与深入了解,特别是同以坂本一 成2)为代表的“东工大学派”3)的交流,想必也一 定对筱原一男有着自己的理解。因此,我希望通过 今天这个机会能够从中日这两方面的不同视角来探 讨筱原一男建筑论的一些主要问题,看看这其中我 们存在着哪些共识及不同的理解。非常期待这个访 谈能够对我们读者理解筱原一男建筑的理论有所裨 益。同时我也希望今天的访谈以中国读者更好地理 解筱原一男建筑论为目的来展开,帮助他们跨越筱
2013.5 South Architecture / 南方建筑 / Studies on Shinohara Kazuo 筱原一男研究 33
向筱原一男学习
访谈:长谷川豪&柳亦春&郭屹民
Learn From Kazuo Shinohara Interview: Go Hasegawa & Yichun Liu & Yimin Guo
5 谷川的住宅 6 上原的住宅 7 白之家 8 森林中的阁楼 9 樱台的住宅
喜欢筱原的哪个作品。另外,筱原的“第1样式” 到“第4样式”,哪一个样式对你的影响最大? 长谷川:我对两个房子印象特别深,一个是 “谷川的住宅”(图5),一个是“上原的住宅” (图6)。这两个住宅都是“第3样式”的作品,也 都是筱原的名作,当然“白之家”(图7)也是。 我在读大学三年级的时候第一次到现场看了这两个 房子,当时令我相当的震惊。在那之前的作品都 是属于正统的“好建筑”,比如“白之家”就是属 于非常正统意义上的美的建筑。“上原的住宅”是 在一种复杂环境中所取得的一种不可思议的平衡。 当时便被它深深吸引了。当时我还刚刚开始学习建 筑,看到那个著名的拱形屋顶就那么生生地架在上 面。就这样,整个房子虽然具有整体性,但又不像 是处于建筑师控制下的整体性。它让一个房子具有 了复杂性,却并不是混乱,而是获得了某种平衡的 状态。这种体验是我在参观“上原的住宅”时第一 次感受到的。这也是筱原的作品中我最喜欢的地 方,自己也从中受到影响。另外一个是“谷川的住 宅”。与其说它具有抽象性,不如说是它具有一种 即物的美。当然筱原的其他作品也是。不论是面对 自然还是城市,筱原总是会即物地去构筑建筑, “即物性”指的并不是胡乱地建,而是以一种非常 诗意的方式去构筑,但最后建筑又是以一种即物性 的方式得以呈现。面对自然和城市,它似乎是一种 直接的对应,既洗练又粗暴的方式。 郭:我的理解是“白之家”是一种正统的美, 或者说是洗练的,精炼的美。而“谷川的住宅”是 一种即物的,复杂的表现。“上原的住宅”则是通 过复杂来表达某种平衡。 柳:非常有意思的是令长谷川印象深刻的这三
profound meaning of Kazuo Shinohara. KEY WORDS Kazuo Shinohara; tradition; abstract; sachlichkeit; education 中图分类号 TU-80 文献标识码 A DOI:10.3969/j.issn.1000-0232.2013.05.033 文章编号 1000-0232(2013)05-003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