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大明寺栖灵塔
扬州的风景名胜有哪些值得推荐

扬州的风景名胜有哪些值得推荐扬州,这座古老而美丽的城市,拥有着众多令人陶醉的风景名胜。
无论是自然景观还是人文景观,都散发着独特的魅力,吸引着无数游客前来探寻。
接下来,就让我为您介绍一些扬州值得一游的风景名胜。
瘦西湖,这是扬州的标志性景点之一。
它以其清秀婉丽的风姿,犹如一幅天然的水墨画卷展现在世人面前。
湖水清澈,碧波荡漾,两岸绿树成荫,繁花似锦。
沿着湖边漫步,您可以欣赏到各式各样的园林建筑,亭台楼阁错落有致,桥廊水榭相互呼应。
五亭桥是瘦西湖的代表性建筑,它造型别致,极具美感。
桥上有五个亭子,远看就像五朵盛开的莲花,因此也被称为“莲花桥”。
二十四桥也是不容错过的景点,“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诗句中的浪漫意境让人对这座桥充满了向往。
个园,以叠石艺术著名。
园内的四季假山别具一格,分别用笋石、湖石、黄石和宣石叠成,象征着四季的更替。
春山以石笋为主,竹林相伴,给人以生机勃勃之感;夏山以太湖石堆叠而成,山上有亭,山下有洞,清幽凉爽;秋山由黄石堆叠,山势雄伟,枫叶点缀其间,秋意浓浓;冬山用宣石堆叠,白色的宣石犹如积雪未消,墙后又有几枝腊梅绽放,透出丝丝春意。
漫步在个园,仿佛在时光中穿梭,领略着四季的变幻之美。
何园,又名“寄啸山庄”,被誉为“晚清第一园”。
它的建筑风格融合了中式与西式的元素,独具特色。
复道回廊是何园的一大亮点,它上下两层,将园内的建筑连接在一起,即使在雨天,也能方便地游览全园。
水心亭位于园子中央,四周被池水环绕,通过曲桥与岸边相连,营造出一种宁静而优雅的氛围。
此外,园内还有许多精美的木雕、砖雕和石雕,展现了高超的工艺水平。
大明寺,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
寺内建筑庄重古朴,佛像庄严慈祥。
栖灵塔高耸入云,登上塔顶,可以俯瞰扬州城的全貌,感受这座城市的繁华与宁静。
平山堂也是大明寺的重要景点,这里曾经是欧阳修与友人吟诗作赋的地方,充满了浓厚的文化气息。
扬州古运河,是扬州历史的见证。
沿着运河两岸,您可以看到古老的码头、桥梁和城墙。
扬州有哪些值得一游的特色文化景点

扬州有哪些值得一游的特色文化景点扬州,这座古老而美丽的城市,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长江之畔。
它不仅拥有迷人的自然风光,更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众多独具特色的文化景点,吸引着无数游客前来探寻。
首先,不得不提的是瘦西湖。
瘦西湖在清代康乾时期已形成基本格局,有“园林之盛,甲于天下”之誉。
沿湖建有众多亭台楼阁,如五亭桥、二十四桥、白塔等。
五亭桥造型别致,黄瓦朱柱,宛如一朵盛开的莲花,桥身由十五个桥洞相连,每当月圆之夜,十五个桥洞各衔一月,形成独特的景观。
二十四桥则因杜牧的诗句“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而闻名遐迩,其桥身如玉带飘逸,栏杆古朴典雅。
白塔则仿北京北海白塔而建,比例秀匀,亭亭玉立。
瘦西湖的湖水清澈,两岸绿树成荫,漫步其间,仿佛置身于一幅天然的山水画卷之中。
其次,个园也是扬州的一张文化名片。
个园以叠石艺术著名,采用分峰用石的手法,运用不同石料堆叠而成“春、夏、秋、冬”四景。
步入园中,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春景”,以石笋和竹子象征春天的生机勃勃;“夏景”以太湖石叠成,奇峰林立,绿树成荫,营造出夏日的清凉氛围;“秋景”以黄山石堆叠而成,山势雄伟,色彩斑斓,宛如秋日的丰收景象;“冬景”则选用白色石英石,地面铺以白色地砖,仿佛寒冬的积雪。
个园的建筑也别具一格,有清颂堂、丛书楼、住秋阁等,体现了江南园林的精致与典雅。
何园则是晚清园林建筑的代表作品。
何园的主要特色是把廊道建筑的功能和魅力发挥到了极致,1500 米的复道回廊,左右分流、高低勾搭、衔山环水、登堂入室,形成全方位立体景观和全天候游览空间,被誉为“晚清第一园”。
此外,园中的片石山房相传为石涛和尚叠石的“人间孤本”,其独特的叠石手法和艺术风格令人叹为观止。
何园的建筑风格融合了中式与西式的元素,如“玉绣楼”采用了法式的百叶窗和壁炉等,展现了当时中西文化交流的痕迹。
大明寺是扬州的著名古刹,始建于南朝宋孝武帝大明年间。
寺内建筑庄重古朴,有大雄宝殿、平山堂、栖灵塔等。
扬州旅游有哪些必打卡景点

扬州旅游有哪些必打卡景点扬州,这座拥有着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底蕴的城市,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吸引着无数游客前来探寻。
如果你准备踏上扬州之旅,那么以下这些必打卡景点一定不容错过。
瘦西湖瘦西湖可以说是扬州的标志性景点。
它的景色秀丽,湖水碧波荡漾,两岸绿树成荫。
漫步在瘦西湖畔,仿佛置身于一幅优美的江南水乡画卷之中。
这里有着众多的园林景观,如徐园、小金山、五亭桥、二十四桥等。
徐园是一处精致的江南园林,园内建筑古朴典雅,花木繁茂。
小金山则是瘦西湖中的一个小岛,山上有一座风亭,登亭远眺,瘦西湖的美景尽收眼底。
五亭桥是瘦西湖的标志性建筑之一,它造型别致,黄瓦朱柱,极具特色。
而二十四桥更是充满了诗意,“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让这座桥充满了浪漫的色彩。
个园个园以叠石艺术著名,是中国四大名园之一。
走进个园,你会被那独具匠心的叠石所吸引。
园内用笋石、湖石、黄石、宣石叠成的春夏秋冬四季假山,构思巧妙,各具特色。
春天的假山以石笋为主,仿佛雨后春笋般生机勃勃;夏天的假山以太湖石为主,营造出清幽凉爽的氛围;秋天的假山用黄石堆叠,呈现出秋山的壮美;冬天的假山则以宣石为主,让人感受到冬日的宁静。
除了假山,个园的建筑也别具一格。
园内的住宅部分依照传统的四合院形式布局,秩序井然。
何园何园被誉为“晚清第一园”,有着独特的建筑风格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何园的回廊曲折迂回,贯穿全园,将各个建筑巧妙地连接在一起。
这种回廊式的建筑布局,既方便了人们的行走,又增加了园林的层次感。
园内的片石山房更是一绝,是石涛大师叠石的人间孤本。
此外,何园的建筑装饰也十分精美,木雕、砖雕、石雕等工艺精湛,展现了当时高超的艺术水平。
大明寺大明寺是扬州的一座千年古刹,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
寺内建筑庄严肃穆,大雄宝殿气势恢宏,佛像庄严慈祥。
登上栖灵塔,可以俯瞰整个扬州城的美景。
大明寺还与许多名人有着不解之缘,如唐代的鉴真大师曾在此讲经授戒。
东关街东关街是扬州城里最具有代表性的一条历史老街。
扬州旅游有哪些值得一去的人文景观

扬州旅游有哪些值得一去的人文景观扬州,这座拥有着两千五百多年历史的文化名城,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长江与京杭大运河的交汇处。
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人文景观吸引着无数游客前来探寻。
接下来,让我们一同走进扬州那些值得一去的人文景观。
瘦西湖,无疑是扬州的标志性景点之一。
它原名保障湖,乾隆年间钱塘诗人汪沆慕名来到扬州,将其与杭州西湖作比,赋诗道:“垂杨不断接残芜,雁齿虹桥俨画图。
也是销金一锅子,故应唤作瘦西湖。
”瘦西湖的美,美在蜿蜒曲折的河道,宛如一条飘逸的绸带。
沿湖而行,两岸绿树成荫,亭台楼阁错落有致。
五亭桥,是瘦西湖的标志性建筑,桥上建有五座亭子,黄瓦朱柱,气势恢宏。
从空中俯瞰,五亭桥就像一朵盛开的莲花,浮在水面上。
二十四桥,更是因杜牧的“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而闻名遐迩。
夜晚的二十四桥,在灯光的映照下,显得格外迷人。
个园,这座以竹石取胜的园林,是扬州园林的代表之一。
个园的名字,源于园主对竹子的喜爱,“个”字取自竹叶的形状。
园内四季假山独具特色,分别用笋石、湖石、黄石和宣石堆叠而成,代表着春、夏、秋、冬四季。
步入个园,仿佛置身于一个充满诗意的世界。
春天的假山,笋石林立,仿佛雨后春笋般生机勃勃;夏天的假山,以太湖石为主,玲珑剔透,尽显清凉之意;秋天的假山,黄石堆叠,色彩斑斓,宛如金秋时节的山林;冬天的假山,宣石堆砌,洁白如雪,给人以宁静之感。
何园,又名“寄啸山庄”,被誉为“晚清第一园”。
何园的建筑风格融合了中式与西式的元素,独具特色。
片石山房是何园的一大亮点,相传是石涛和尚叠石的“人间孤本”。
园内的回廊曲折迂回,长达 1500 多米,将各个建筑连接在一起。
漫步其中,既能欣赏到江南园林的精致,又能感受到西方建筑的典雅。
大明寺,是扬州的佛教圣地。
它始建于南朝宋孝武帝大明年间,故而得名。
寺内建筑庄重古朴,大雄宝殿气势雄伟。
平山堂,是欧阳修在扬州任太守时所建,堂前古藤错节,芭蕉肥美,景色宜人。
栖灵塔,高耸入云,登上塔顶,可俯瞰扬州城的全貌,领略这座城市的独特魅力。
扬州古刹寺庙的起源与历史(1)

扬州古刹寺庙的起源与历史(1)大明寺位于扬州西北郊蜀冈中峰,是扬州著名的古刹。
始建于南朝宋孝武帝大明年间(457~464),寺以年号命名。
又曾有“西寺”、“栖灵寺”、“法净寺”之称。
唐代高僧鉴真,曾为该寺住持。
明万历年间,扬州知府吴秀重建大明寺,崇祯十二年(1639)盐漕御史杨仁愿再度兴建。
清乾隆三十年(1765)改为“法净寺”,今寺内保存有他亲笔题写的“法净寺”匾额。
咸丰年间寺毁于兵火,同治年问重建。
民国23年邑人王茂如重修。
1957年寺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文化大革命”“破四旧”时,该寺作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成为扬州唯一佛像未被捣毁的寺庙。
1979年,江苏省人民政府再次拨款对该寺进行全面整修,使其面貌一新。
1980年4月,鉴真大师坐像自日本回国“探亲”时,恢复“大明寺”之名。
大明寺前,有一座古朴的牌楼,四柱三檐斗拱托顶,仰如华盖。
下铺白玉石,牌楼上方正中篆刻“栖灵遗址”四字,背面有“丰乐名区”匾额。
牌楼前一对青石石狮。
其南为一高阜,高阜上苍松翠柏,草木葱笼。
大明寺山门殿开大门三洞,正门上端嵌砌唐代扬州书法家李邕题书的“大明寺”石额。
山门殿又叫天王殿,面南三楹。
正中设佛龛,正面供奉弥勒佛,背后站立护法神韦陀。
两旁分列威风凛凛的四大金刚。
大雄宝殿坐北朝南,三楹三重檐,底层设走廊,二层檐下悬“大雄宝殿”横匾。
屋脊嵌宝镜一面,迎面嵌砖刻“风调雨顺”四字,背面嵌砖刻“国泰民安”四字。
大殿内正中佛坛上供奉释迦牟尼等三尊大佛,两侧供形态各异的十八罗汉,北边分塑禅宗六大祖师坐像。
三尊大佛背后是造型别致的观音海岛。
山门殿东侧偏后为平远楼,三楹三层。
底层今为接待室,三楼画《秋山平远图》。
平远楼前一株古琼花,为清康熙年间大明寺住持道宏禅师手植,现列为市级古树名木。
大明寺东侧有鉴真纪念堂紧密相连。
此堂为纪念鉴真大和尚而建。
鉴真为唐代著名高僧,东渡日本,在日本生活了十年,于唐广德元年(763)圆寂于日本奈良。
为纪念鉴真,1963年4月,将大明寺的晴空阁改为“鉴真和尚纪念堂”,堂内供奉由中央美术学院用楠木雕塑的鉴真和尚像。
同乐天登栖灵寺塔和与梦得同登栖灵塔,读后感

同乐天登栖灵寺塔和与梦得同登栖灵塔,读后感栖灵寺即大明寺,在扬州西北,始建于南朝宋大明年间,所以得名大明寺。
隋朝曾在寺内建栖灵塔,因此也称栖灵寺。
唐宝历二年,诗人从安徽和县回洛阳途中,来到扬州和白居易相遇,诗酒流连,同游栖灵寺,这首诗即作于此时。
当时白居易有《与梦得同登栖灵塔》诗:“半月悠悠在广陵,何楼何塔不同登。
共怜筋力犹堪在,上到栖灵第九层。
”从白居易的诗可以看到此行两人的自在悠游和亲密关系。
而刘禹锡的诗除了描写两人同游之乐外,又别开生面。
不直言塔的“高”,却句句体现它的“高”,反复夸张,极面言之。
除写栖灵塔的高耸外,又发出“忽然笑语”,先声夺人,手法新颖,引人注目。
最后两句语言流利俊快,情感愉悦,尤其突出两人的欢笑,两位老人仿佛成了老顽童,一下子成为众人瞩目的对象,让人赞叹不已,体现了诗人的达观精神。
全诗在气韵上显得俊爽流畅,豪气俊迈,突显出刘禹锡“诗豪”的风格特色。
扬州大明寺

扬州大明寺大明寺殿内迎面坐着释迦牟尼等三尊大佛;背面为海岛,上有观音脚踏鳌头的立像。
殿内东西两侧分列着十八罗汉,这里常年香烟缭绕,经声不断,每年元旦前夕,常有日本客人来此撞钟,以求幸福。
栖灵塔西隋朝时,隋文帝杨坚笃信佛教,仁寿元年(601)他过生日,曾下诏在全国建立三十座供养佛舍利的塔,扬州栖灵塔,便是其中之一,唐代大诗人李白曾登临此塔,赞叹道:“宝塔凌苍苍,登攀览四荒,称赞宝塔气势磅礴。
白居易、刘禹锡同游该塔,两人同龄,都是55岁的人了,但精神很好,兴致很高,在扬州玩了半个月,登栖灵塔是他们这次游览的高潮,白居易写诗道:“半月腾腾在广陵,何楼何塔不同登。
共怜筋力尤堪任,上到栖灵第九层。
刘禹锡写诗道:“步步相携不觉难,九层云外倚阑干。
忽然笑语半天上,无数游人举眼看。
他们是以登上栖灵塔为自豪的,现在该塔修复,塔身方形,总高度为70米,共9层。
塔为仿唐式塔,东西南北每面四柱三间,一门二窗,平座腰檐,出檐深远,屋面平坡,腰鼓形柱,直棂形窗。
塔雄踞蜀岗之上,气势雄伟,古朴典雅,远观似孤峰耸秀,矗入云霄;登临则眼界顿开,胸襟旷达。
鉴真纪念堂扬州鉴真纪念堂是为纪念唐朝律学高僧鉴真而建。
鉴真是当时淮南地区极有名望的佛教首领,他拜唐代律宗祖师道岸为师,受请东渡日本传法,于奈良东大寺设坛传戒,又创建唐招提寺,成为日本律宗初祖。
鉴真是友好使者,他曾六次东渡,历时十年,虽双目失明而矢志不渝,在日十年不仅辛勤传法,而且把唐代绘画、书法、雕塑、医药、工艺、印刷、建筑等成就的文化带至日本,实际上是一僧团形式的文化代表团。
他使魏晋以来中日两国人民互相友好的夙愿和以圆满的实现。
1963 年鉴真圆寂1200周年,中日双方商定,举行隆重的纪念仪式,我佛教协会主席赵朴初和日本佛教首领大谷莹润分别代表两国鉴真纪念委员会,商定在此建造纪念堂,1973年动工,1974年竣工。
纪念堂分为两组,一组为四松堂构成的清式四合院,南为纪念馆,北为门厅,由游廊周接,天井内有四棵古松,廊悬云板、木鱼,精舍巧建,清幽雅洁。
扬州的特色旅游线路有哪些推荐

扬州的特色旅游线路有哪些推荐扬州,这座古老而美丽的城市,拥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和迷人的自然风光,吸引着无数游客前来探寻。
下面为您推荐几条扬州的特色旅游线路,让您充分领略扬州的魅力。
线路一:历史文化之旅第一站:瘦西湖瘦西湖是扬州的标志性景点,以其秀丽的湖光山色和众多的历史遗迹而闻名。
沿着湖畔漫步,您可以欣赏到五亭桥、二十四桥、小金山等著名景点。
五亭桥造型别致,黄瓦朱柱,具有南方之秀和北方之雄;二十四桥则因唐代诗人杜牧的“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而闻名遐迩;小金山是瘦西湖中最大的岛屿,四周环水,风景优美。
第二站:个园个园是中国四大名园之一,以叠石艺术著名。
园内的假山采用分峰用石的手法,运用不同石料堆叠而成“春、夏、秋、冬”四景,表达了“四季假山”之意,独具匠心。
此外,园内还有古建筑、池塘、花卉等景观,展现了江南园林的精致与典雅。
第三站:何园何园被誉为“晚清第一园”,其建筑风格独特,融合了中式和西式的元素。
园内的回廊曲折,复道纵横,通过巧妙的布局和设计,营造出丰富多变的空间效果。
片石山房更是何园的一大亮点,相传是石涛和尚叠石的“人间孤本”。
第四站:扬州双博馆扬州双博馆由扬州中国雕版印刷博物馆、扬州博物馆新馆组成。
在这里,您可以了解扬州的历史文化,欣赏到精美的文物,如汉代的漆器、唐代的铜镜、宋代的瓷器等,感受扬州的深厚底蕴。
线路二:古街风情之旅第一站:东关街东关街是扬州最具代表性的历史老街之一,全长 1122 米。
街道两旁店铺林立,有众多的传统手工艺品店、特色小吃店、茶馆等。
您可以品尝到扬州的特色美食,如富春包子、牛皮糖、扬州炒饭等,还可以购买到精美的剪纸、漆器等纪念品。
第二站:彩衣街彩衣街是一条以明清建筑风格为主的老街,曾经是扬州的服装一条街。
如今,这里依然保留着许多古老的店铺和传统的生活气息。
走在彩衣街上,您可以感受到扬州的市井风情。
第三站:南河下历史街区南河下历史街区是扬州保存最为完好的古街区之一,这里有众多的盐商住宅和会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栖灵塔的东西南北,每面都有四柱三间和一门二窗,为平 座腰檐结构。平座与屋檐由斗拱支撑,出檐又大又平,柱 子是腰鼓形,窗形是直棂的。这样的建筑,现在基本上看 不到。
栖灵塔与我们常见的佛塔有点不一样,是方 形结构,倒有几分类似西安大雁塔的味道。 此塔于唐会昌三年焚毁。有一种说法,说栖 灵塔在唐朝是全国最高的建筑。在被毁之前, 有圣僧抱塔泅渡,使宝塔躲过了一劫。会昌 年间被烧掉的只是塔的外形,精魂早就出走 了。这个传说,赋予了这座宝塔神奇的特质。
隋文帝仁寿元年(601)于大明寺内建 栖灵塔, 塔高九层,雄踞蜀冈,塔内供 奉佛骨,谓之佛祖即在此处。本焚僧大 觉遗灵之言,故称“栖灵塔”。隋唐时 期,扬州的政治经济发展甚快,已成为 全国第三大都会,繁华仅次于长安、洛 阳。
唐代著名诗人李白、高适、刘长卿、 刘禹锡、白居易等均曾登临栖灵塔 赋诗赞颂。唐代大诗人李白登临此 塔后,曾在诗中赞叹道:“宝塔凌 苍苍 ,登攀览四荒”,称赞宝塔气 势磅礴。诗人白居易、刘禹锡在登 栖灵塔后,也有诗歌描述该塔。白 居易写诗道:“半月腾腾在广陵 , 何楼何塔不同登。共怜筋力尤堪任 , 上到栖灵第九层 ”。 刘禹锡诗写道:“步步相携不 觉难,九层云外倚阑干。忽然笑语 半天上,无数游人举眼看 ”。 可惜 在唐武宗会昌三年(843)一代胜迹 化为焦土。古往今来观光者无不感 喟怅惘。
能修法师欲以一流的风采,恢复当年栖灵塔之优峻,专 请扬州市建筑设计院精心设计,塔身方形、平面为22米 ×22米,底层面积484平方米。 九级佛塔置于2.50米高的 承台之上,塔下设地宫4.00米,主体结构为钢筋混凝土, 木构楼阁式,总建筑面积1865平方米。风格仿唐,东西 南北每面四柱三间,一门二窗,平座腰檐,平座与屋檐由 斗拱支撑,出檐大而平,柱以腰鼓形,窗形直棂。塔高各 层不一,第一层8.20米、第二层6.30米、第三层6.20米、 第四层6.15米、第五层6.10米、第六层6.05米、第七层 6.00米、第八层5.95米、第九层8.50米,塔尖10.55米, 总高度为70.00米。该塔设计气势雄伟,建成后雄踞蜀冈, 扬州景观尽收眼底。
1980年,鉴真大师塑像回扬“探亲”,谷界人士 倡议重建栖灵塔,励图宏业。1988年,大明寺方 丈瑞祥法师在该寺东园选址重建栖灵塔并立奠基 石,仪式隆重。端祥法师圆寂后,能修法师主持 大明寺工作,率众僧省吃俭用,募化资金,虔心 操劳。于1993年8月27日开机钻探,12月7日正式 动工打桩,工程桩柱36根,另有锚固桩9很。每根 桩径为0.9米,桩深25米。
栖灵塔中别有乾坤。每一层的层高不一样不说, 每一层还供奉佛国世界不同的教主,他们掌管着 不同层次的教众,但是,他们共同的愿望都一样, 愿尘世中的人们不再受苦受难,奉劝人们,为了 今生和来生,“诸恶莫作”、“诸善皆为”。换 句话说,就是所有的坏事一概不做,所有的好事, 尽力去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