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转换生化标志物在慢性肾脏病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合集下载

骨转换标志物三项

骨转换标志物三项

骨转换标志物三项一、引言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也越来越精准。

骨转换标志物三项是指血液中的碱性磷酸酶(ALP)、骨钙素(BALP)和羟基脯氨酸(OH-Pro)三种指标。

这三项指标可以反映出人体内骨代谢的情况,对于一些与骨相关的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有着重要的意义。

二、碱性磷酸酶(ALP)1.概述碱性磷酸酶(ALP)是一种存在于细胞膜上的酶,其主要作用是催化有机磷物质水解反应。

在人体内,ALP主要存在于肝脏、胆道、肠道、成骨细胞和胎盘等组织中。

2.临床意义ALP在临床上被广泛应用于对于肝功能和肝胆系疾病的判断。

同时,在诊断某些与骨相关的疾病时,ALP也具有重要意义。

例如,在诊断成人型软骨发育不全症和儿童型软骨发育不全症时,血清ALP的水平会显著升高。

此外,在诊断骨转移性癌症、骨质疏松症和骨折等方面,ALP也有着重要的作用。

三、骨钙素(BALP)1.概述骨钙素(BALP)是一种存在于成骨细胞中的蛋白质,其主要作用是促进骨组织的生长和再生。

在人体内,BALP主要存在于成骨细胞和成软骨细胞中。

2.临床意义BALP在临床上被广泛应用于对于与骨相关的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例如,在诊断儿童型软骨发育不全症时,血清BALP的水平会显著降低。

此外,在评估患者是否适合接受抗骨吸收治疗时,BALP也具有重要意义。

四、羟基脯氨酸(OH-Pro)1.概述羟基脯氨酸(OH-Pro)是一种存在于胶原蛋白中的氨基酸,其主要作用是维持胶原蛋白的结构和稳定性。

在人体内,OH-Pro主要存在于皮肤、骨骼、肌肉和软骨等组织中。

2.临床意义OH-Pro在临床上被广泛应用于对于与胶原蛋白相关的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例如,在评估患者是否患有骨质疏松症时,血清OH-Pro的水平会显著升高。

此外,在评估患者是否适合接受胶原蛋白治疗时,OH-Pro也具有重要意义。

五、总结通过对于骨转换标志物三项(ALP、BALP和OH-Pro)的介绍,我们可以看出这三项指标在诊断和治疗一些与骨相关的疾病方面具有着重要的作用。

骨标记物临床意义

骨标记物临床意义

骨标记物临床意义一、骨标记物的概述骨标记物是一类反映骨代谢和骨形成过程的生物标志物,其在临床诊断、病情监测和治疗评估等方面具有重要价值。

骨标记物可以分为以下两类:1.骨形成标志物:如骨钙素(BGP)、Ⅰ型胶原羧基端前肽(P1NP)等,它们在骨形成过程中起到关键作用,水平升高表明骨形成活跃。

2.骨吸收标志物:如抗酒石酸盐酸性磷酸酶(TRAP)、钙离子浓度等,它们与骨吸收过程密切相关,水平升高提示骨吸收增加。

二、骨标记物的临床应用骨标记物在临床应用中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诊断骨质疏松症:通过检测骨形成和骨吸收标志物,有助于评估患者骨质疏松症的风险和发展程度。

2.评估骨折风险:骨标记物水平低下时,提示骨折风险增加,需采取相应预防措施。

3.监测骨代谢性疾病:如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骨代谢异常等,骨标记物检测有助于病情监测和治疗效果评估。

4.评估骨移植和骨科手术效果:骨标记物水平的变化可作为评估骨移植和骨科手术疗效的指标。

三、常见骨标记物的临床意义1.钙离子浓度:钙离子是骨形成和骨吸收的关键调节因子,其浓度变化反映骨代谢状态。

2.骨碱性磷酸酶(BALP):主要来源于成骨细胞,活性升高表明骨形成活跃。

3.骨钙素(BGP):由骨细胞分泌,水平升高提示骨形成增加。

4.Ⅰ型胶原羧基端前肽(P1NP)和Ⅰ型胶原羧基端肽(PYD):为骨胶原降解产物,水平升高表示骨形成增加。

5.抗酒石酸盐酸性磷酸酶(TRAP):来源于破骨细胞,活性升高提示骨吸收增加。

四、骨标记物在临床应用中的注意事项1.骨标记物的检测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等方法进行检测。

2.结果的解释和评估:需结合患者年龄、性别、骨密度等相关因素,综合分析骨标记物水平。

3.与其他检测方法的结合应用:如双能X线吸收法、骨密度测量等,以获得更全面的诊断依据。

五、未来发展趋势与展望1.新型骨标记物的研发: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新型骨标记物将不断涌现,为临床诊断提供更多依据。

透析3年以上不同分期慢性肾脏病患者骨代谢标志物水平检测的临床意义

透析3年以上不同分期慢性肾脏病患者骨代谢标志物水平检测的临床意义
疗 提供 依据 。现 报告 如下 。
1 资 料 与 方 法
mL, 在腹 腔保 留 4 ~6 h , 第 4袋 腹膜 透 析液 夜 间 留
腹, 期 间 控 制血 压 , 积极 纠正 贫 血 , 补充铁剂 、 叶 酸
并 皮下 注射 促红 素 。
于 门诊 当 日或 人 院 次 日采 集 所 有 人 选 患 者 及
者 生命 。研 究 表 明[ 1 ] 长 期 腹 膜 透 析 患 者 普 遍 存 在 微 炎 症状 态 , 可导致机体钙磷代谢失衡 , 致 使 骨 钙
流失 及骨 质 异 常 钙 化 , 产 生 肾性 骨 病 ( R B D) , 进 而
出现 心血 管 钙 化 导 致 心 律 失 常 、 心功能衰竭 、 心肌
能损害、 活 动性 风湿 性疾 病 者 。该研 究 经 我 院 医学
伦 理委 员会 研 究批 准 , 且 所有 患 者 及家 属 均 签署 知
情 同 意书 。
将 所有 进行 透 析 的患 者 ( 透析组) 根 据 临 床 分
期分为 C KD 4期 组 6 5例 和 C KD 5期 组 5 7例 。 C KD 4期 组 男 性 4 2例 , 女性 2 3例 ; 年龄 3 4 ~7 5 岁, 平均( 5 8 ±4 ) 岁; 病程 5 ~1 6年 , 平均 ( 1 1 . 3 6 ± 3 . 1 9 ) 年; 腹 膜透 析 3 . 0~ 3 . 9年 , 平均 ( 3 . 2 8±
2 结 果
本 院 肾内科 收 治 的 C KD 患 者 1 2 2例 , 均 符 合 美 国
肾脏病 基 金 会 K/ D oQI 专 家组对 C K D 的诊 断 标 准_ 2 ] , 纳 入标 准 : 年龄 3 0 ~8 0岁 ; 经诊断均为 C KD 4 ~5期 ; 腹膜 透 析 ≥ 3年 , 且 透 析 方 案 稳 定 在 3个 月 以上 ; 排 除合 并急 慢性 感 染病 史 ; 恶 性肿 瘤 、 肝 功

骨转化指标

骨转化指标

骨转化指标
【实用版】
目录
1.骨转化指标的定义和重要性
2.骨转换指标的分类
3.骨转换指标的临床应用
4.骨转换指标的局限性
5.骨转换指标的研究进展
正文
骨转换指标是用于评估骨代谢和骨丢失的生化标志物,对骨质疏松症的诊断、治疗和预防具有重要意义。

在骨代谢中,骨形成和骨吸收是一个动态平衡的过程。

骨转换指标可以反映这种平衡状态,从而帮助我们了解骨代谢的情况。

骨转换指标主要分为两类:骨形成指标和骨吸收指标。

骨形成指标包括骨形态发生蛋白 -2(BMP-2)、骨钙素(OC)等,它们反映了骨形成的活性。

骨吸收指标包括血清钙(Ca)、磷(P)、酸性磷酸酶(ACP)等,它们反映了骨吸收的程度。

骨转换指标在临床应用中具有很高的价值。

对于骨质疏松症患者,定期检测骨转换指标可以帮助医生了解治疗效果,调整治疗方案。

此外,骨转换指标还可以用于预测骨折的风险,对骨折的预防具有积极意义。

然而,骨转换指标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例如,它们的水平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年龄、性别、疾病状态等,因此需要综合考虑。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骨转换指标的研究取得了很多成果。

目前,研究人员已经发现了许多新的骨转换指标,如骨碱性磷酸酶(BALP)、骨保护蛋白(OPG)等。

这些指标为骨代谢的研究提供了更多的手段。


时,研究人员还在探索骨转换指标与其他骨代谢疾病之间的关系,以期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更多的依据。

总之,骨转换指标在骨代谢的评估、骨质疏松症的诊断和治疗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骨转换标志物

骨转换标志物

骨转换标志物
骨转换标志物是指能够评估骨代谢的特定生化物质,其在体内的含量变化可以用来预测骨疾病的发生或骨密度的变化。

这些物质可以在不同的组织中发现,并根据它们在血液和尿液中的浓度来评估骨代谢情况。

骨转换标志物有助于诊断骨疾病,因为它们可以有效地评估骨吸收和骨形成的活性水平。

这些物质的浓度能够反映出破坏性骨疾病的存在,例如骨质疏松症,而它们同时也能够反映出骨折的可能性,以及骨病变的活动性。

常用的骨转换标志物有胱甘肽、碱性磷酸酶、骨蛋白和共轭类固醇等,它们可以在血液和尿液中检测到。

胱甘肽是一种细胞因子,可以促进骨细胞的分化,并参与骨折愈合过程。

碱性磷酸酶是一种酶,可以检测骨吸收的活性,并可作为活动性骨病变的指标。

骨蛋白是一种蛋白质,它可用于监测骨的形成情况,主要参与骨细胞的分裂和结构的定义。

共轭类固醇是一种激素,它可以抑制骨细胞的分裂和凋亡,这可以用来监测骨的损伤情况。

此外,还有一些试剂盒可以用于检测多种骨转换标志物,这些试剂盒可以在实验室中使用,用于识别多种疾病,例如骨质疏松症、高钙血症和甲状腺素异常等。

总之,骨转换标志物是一种重要的工具,它可以有效评估病人骨代谢的状况,帮助诊断骨疾病,从而为临床治疗提供重要的参考。

《骨代谢生化标志物临床应用指南》要点

《骨代谢生化标志物临床应用指南》要点

《骨代谢生化标志物临床应用指南》要点骨代谢生化标志物是从血液、尿液中可检测出的骨代谢生化产物或相关激素,骨代谢生化标志物可反映骨代谢状态,是协助代谢性骨病的诊断、鉴别诊断、治疗以及疗效评价的重要指标。

近年来,骨代谢生化标志物的检测发展迅速,临床应用日益广泛。

然而,在实际应用中,各医院对于标志物的选择、实验室检测方法标准化、参考值制定、临床意义解读等存在着较大差别,亟需规范。

骨骼是一种代谢相当活跃的组织,与全身其他组织器官一样,存在生长发育、衰老、病损等生命现象。

骨组织在合成与分解代谢过程中产生许多代谢产物,并以不同浓度和结构方式分布于骨骼、血液、尿液或其他体液中; 调节骨代谢的内分泌和旁分泌激素不但影响骨塑建与骨重建,也反馈调控骨代谢的多个环节,维持骨代谢平衡和内环境稳定。

因此,临床上可以通过检测血液或尿液中的骨代谢产物和相关激素,间接推断骨骼的各种代谢状态。

这些可被检测的生化标志物与相关激素统称为骨代谢生化标志物或骨代谢标志物,其中能反映骨代谢转换的指标称为骨转换标志物(BTMs)。

骨代谢标志物可大致分为一般生化标志物、骨代谢调控激素和骨转换标志物3类。

一般生化标志物主要指血钙、血磷、尿钙和尿磷等; 骨代谢调控激素主要包括维生素D及其代谢产物、甲状旁腺素( PTH)和成纤维生长因子23 (亦称排磷因子或排磷素,FGF23)等;BTMs则指反映骨骼细胞活性与骨基质代谢水平的生化产物,通常分为骨形成标志物和骨吸收标志物两类,前者代表成骨细胞活性及骨形成状态,后者主要反映破骨细胞活性与骨吸收水平。

一般生化标志物血钙血钙分为血清总钙和游离钙,是反映钙和磷稳态变化的基本指标。

血液中约50%的总钙与白蛋白及球蛋白结合,因此,血清总钙受血清白蛋白的影响,而未与蛋白质结合的钙称为游离钙。

游离钙受钙调节激素( 如甲状旁腺素、维生素D和降钙素)的严密调控,能更准确地反映钙代谢状态。

血游离钙一般情况下可估算为血清总钙的一半,也可用游离钙测定仪检测,其正常水平为(1.18±0.05)mmol/L。

不同期慢性肾脏病患者骨密度及骨代谢生化指标关系

不同期慢性肾脏病患者骨密度及骨代谢生化指标关系

不同期慢性肾脏病患者骨密度及骨代谢生化指标关系陈燕;孙世竹;高雪艳;候琼;刘俊恒;刘艳红;卞茸文【摘要】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bone mineral density(BMD) and bone metabolic biomarkers in the different stages of chronic kidney disease (CKD). Methods One hundred patients with CKD were enrolled in this study and divided into three groups based on the estimated 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 (eGFR) calculated from MDRD: Group B with eGFR 30-59 ml/min, Group C with eGFR 15-29 ml/min and Group D with eGFR < 15 mL/min. The age-matched non-CKD people were enrolled as control group ( Group A). The level of BMD was measured at the anteroposterior sites of L2-L4 and femoral neck of the patients by using DEXA. Serum creatinin( SCr), high sensitive C-reactive protein(hs-CRP) and bone metabolic biomarkers such as intact parathyroid hormone(iPTH) and alkaline phosphatase(ALP) were measured and compared with BMD. Results BMD and bone metabolic biomarkers showed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among the four groups. BMD was decreased at CKD stage 3, and the loss of BMD was more obviously found at femur than lumbar. BMD was negatively correlated with PTH. PTH was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SCr, P, ALP, hs-CRP and negatively correlated with eGFR.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association between PTH and serum calcium level. Conclusions BMD is continuously decreased and the frequency of renal osteodystrophy is increased during the development of CKD. More attentions should be paid for the active intervention at the early stage ofCKD.%目的观察不同阶段慢性肾脏病(CKD)患者的骨密度(BMD)及骨代谢情况.方法选取100例慢性肾脏病患者,根据MDRD公式计算估计肾小球滤过率(eGFR),按eGFR不同分为3组:B组(eGFR为30~59ml/min)、C组(eGFR为15~29ml/min)、D组(eGFR<15ml/min),并设同年龄非CKD患者作为对照组(A组),应用DEXA骨密度仪测定L2~L4正位及股骨颈正位BMD,4组间进行血肌酐(SCr)、全段甲状旁腺激素(iPTH)、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碱性磷酸酶(ALP)及BMD比较.结果不同组之间BMD及骨代谢指标有明显差异,CKD患者早期BMD已有所下降,股骨比腰椎骨质丢失更明显.BMD与iPTH呈负相关,WTH与SCr、血磷(P)、ALP、hs-CRP呈正相关,与eGFR呈负相关,而与血钙(Ca)不相关.结论随着CKD病程的进展,BMD不断下降,肾性骨病发病增加,应引起足够重视,并于CKD早期积极干预.【期刊名称】《实用老年医学》【年(卷),期】2011(025)004【总页数】4页(P317-320)【关键词】慢性肾脏病;骨密度;全段甲状旁腺素;超敏C反应蛋白【作者】陈燕;孙世竹;高雪艳;候琼;刘俊恒;刘艳红;卞茸文【作者单位】210024,江苏省南京市,江苏省老年医学研究所内分泌科;210024,江苏省南京市,江苏省老年医学研究所内分泌科;210024,江苏省南京市,江苏省老年医学研究所内分泌科;210024,江苏省南京市,江苏省老年医学研究所内分泌科;210024,江苏省南京市,江苏省老年医学研究所内分泌科;210024,江苏省南京市,江苏省老年医学研究所内分泌科;210024,江苏省南京市,江苏省老年医学研究所内分泌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42.2随着人口老龄化,慢性肾脏病(CKD)的发病率显著升高。

骨转换生化标志物及应用进展

骨转换生化标志物及应用进展

骨转换生化标志物及应用进展发表时间:2011-12-20T10:37:47.143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1年第34期供稿作者:于怀江1 陈萍2[导读] 骨转换加速是骨代谢疾病发生的重要原因,细胞活动耦联的中断伴随骨转换加速过程。

于怀江1 陈萍2(1新疆库尔勒市第二人民医院 841000;2新疆库尔勒市第一人民医院 841000)【中图分类号】R6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1)34-0301-03【摘要】正常成熟骨骼代谢主要是以骨重建的形式,即骨吸收和骨形成周而复始地循环进行,而该过程中的骨吸收和骨形成分别由破骨细胞和成骨细胞介导。

骨转换加速是骨代谢疾病发生的重要原因,细胞活动耦联的中断伴随骨转换加速过程。

大量研究表明,血清或尿液中的生化标志物与骨丢失率和骨折风险相关,这对于高风险患者的确定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特别关注骨转换生化标志物在药物功效的临床试验和骨量测量的补充这两方面的应用。

有针对性地运用生化标志物可以进一步明确诊断及骨质疏松症治疗,疗效的临床监测。

虽然生化标志物有各种各样的变异性,但已其无创性、易重复性和及时性的优点而被广泛运用。

【关键词】骨形成标志物骨吸收标志物骨密度骨质疏松症检测及治疗近16年来包括亚洲、欧洲、北美洲、和非洲在内的19个国家绝经前后健康女性的骨代谢标志物(包括5种骨形成标志物和7种骨吸收标志物)。

流行病学调查显示,绝经后妇女多发生骨质疏松症及相关的脆性骨折。

目前,工业化国家中60岁以上女性骨质疏松症的患病率为40%,80岁以上女性为70%。

随着社会的老龄化,老年人越来越多,而骨量随着年龄的增大而减少,故患骨质疏松症的人越来越多。

骨质疏松症发生是破骨细胞和成骨细胞的平衡失调引起的。

绝经后雌激素缺乏导致骨转换加速即骨吸收超过骨形成,这就导致了负钙平衡以及脱钙[1]。

骨吸收和骨形成的速率可以通过测定血清或尿液中骨转换生化标志物能够及时、动态地显示骨转换状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B n u n v ri a ins wi r nc Kin y Die s s o e T r o e P t t t Ch o i d e s a e n e h
W a e — n ,Ba ii u nYu fn,e 1 n R n mig oJ- ,L a — l e ta.
Dp r etfNul r d i f teScn o i l C aghu eat n m o c a Mewn e eo h eodH s t o hnzo paf
A i t aj gMew l n e i ,C aghu 23 0 ) C i f l e t N ni d a i rt h nzo (1 03 , hn i do a n U v sy a A src Ob ci T xl etevleo pi tno i hm cl akr f oetroe eer i ns f e a bt t a j t e oepo a f p l a o f o e ia m re n nvrnt al da oi o rnl e v r h u a ci bc ob u i h y g s ot ds oh a et’t hoi kde i ae. to s Att f 0 a et t crnc1 nyd e e C D)ad5 s oyt pyi pt nsvhcrnc inyds ssMeh d a o 2pt ns l hoi d e sa sf K e r n i i e ol 1 i l 0 i s n 2
ha ysb cs( om ot l e c ddi tis d .T e et vlo t rclgnt e I a n — r ia poe t e el j t nr a cnr s r i l e s t y h rm l e fo l oo ae p miot m n rppi h t ue l o )w e n u nh u s l e s tap l y e l d
( )w r aue .R s l C m ae i ehat ujc , ai t wt K ru a ihr PI P ・T ,iT P P e mesrd e us o prdwt t e h sbet pt ns h C D goph dhge N ,BC x P H, e t hh l y s e i T srm l e hc ees nf at ie n crigt M n - i e s ( 0 0 r 0 O ) T e ei a l e i e eu vl w hw r i ic l d r tcodn anWht yUt t P< .5o e s i g in y f e a o n e P< . 1 . h ll C e lnt sF n l v h C D gopW i icn y erae o p e il a i ecn o ( 0 0 ) C n l i T eapi t nott r o ae K ru a s nf at ce dcm a dwt t tnt ot l P< .5 . o c s n h pl a o a po l gn s g i ld s r lh h r uo c i fo l e l

l4 一 8
21 0 2年 第 2 5卷 第 2期 Jo a ii mu oo  ̄ 1 2 f fR dom n l 2 2.5 2  ̄ 0
[ O ]036/. s. 0 8 802 1.207 D I1 .99 jin 10 - 1 .02 0 .3 s 9


著 ・
骨 转换 生 化标 志物 在 慢 性 肾脏 病 患 者 中的 临床 应 用 价值
南 京医科 大学 附属 常州市第 二人 民医院核 医学科 (103 2 30 ) 万仁明 薄静莉 栾玉芬 范光磊 陈杰敏 徐龙宝
摘要 目的 : 探讨骨转换生化标志物在慢性肾脏病患者并发 肾性 骨营养不 良的早期诊断价值 。方 法 : 分别
检测 1 2例慢性 肾脏病 ( K ) 0 C D 患者和 5 2例健康成年人血清 中骨 转换生化标 志物 总 I 型前胶原 氨基端延 长肽
显地低于正常对照组 ( 0 0 ) P< .5 。结论 : 检骨转换 生化指标 T N 联 PI P和 Bc x可有助 于对 C D患者并 发 肾 -T K 性骨营养不 良的早期诊断。 关键词 骨转换标志物 肾性骨营养不 良 慢性 肾脏病
T e Vau fCl ia pia in o o h mia r e s o h le o i c l n Ap l t fBic e c l c o Ma k r f
o T N ) B i m r e abxtr nl rppie( —T ) it t aa yo o n iT , ac m( ) popou f( PI P , —d Bc x , n c p r ri h r e(P H) c i c a t d mo h l u , hshrs
(1I P 、 型胶 原羧基端肽 B , N ) I I P 特殊序列 ( -T )完整 甲状旁腺素( T ) 3 1c x 、 i H 及血清钙( a )血清磷 ( ) P C 、 P 指标
之间 的差异 。结果 :K C D患者 1P P 1C x i H、 ] I 、 -T 、 T P均高于正常对照组( 0 0 N 3 P P< . 5或 P< . 1 , 0 0 ) 血清 c 明 a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