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流行音乐中的中国风

合集下载

中国流行音乐文化中的“中国风”现象解读

中国流行音乐文化中的“中国风”现象解读

中国流行音乐文化中的“中国风”现象解读随着中国经济的腾飞和文化的崛起,中国风在各种领域中备受关注,音乐界也不例外。

中国流行音乐中的“中国风”现象也随之显现出来,成为音乐文化中的一种独特现象。

那么,究竟什么是“中国风”?它在中国流行音乐中的具体表现是什么?又突显出了哪些特点?接下来,我们将对中国流行音乐中的“中国风”现象进行解读。

我们需要对“中国风”进行一个简单的定义。

在音乐领域中,所谓“中国风”,即指具有鲜明中国文化特色和中国传统元素的音乐作品。

这些音乐作品可能会融合中国传统乐器、古典音乐元素、中国民乐等元素,赋予音乐作品独特的中国风格和韵味。

而在中国流行音乐中,“中国风”现象不仅体现在音乐作品中,也可以在音乐视频、音乐人形象塑造等方面得到体现。

中国流行音乐中的“中国风”现象具有多种具体表现形式。

在音乐作品中,许多音乐人在创作过程中,常常会加入一些中国传统元素,比如古琴、二胡等乐器的使用,中国传统乐曲的引用,甚至是中国古诗词的引用等等。

这些元素的融入赋予了音乐作品独特的中国风格,也使得这些音乐作品更加具有文化底蕴和文化认同感。

在音乐视频的制作中,也常常能够看到“中国风”的元素。

音乐视频中的场景设置、服饰造型、舞蹈编排等方面,常常会融入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如汉服、京剧脸谱、中国传统建筑等。

通过这些元素的运用,音乐视频的整体氛围也会呈现出浓厚的中国风格,给人以视觉上的冲击和文化上的共鸣。

在音乐人形象的塑造中,也能够体现出中国流行音乐中的“中国风”现象。

有些音乐人在舞台表演或者平时造型中,也会融入中国传统服饰、发型等元素,展现出强烈的中国传统造型。

这种打造中国风的形象也是为了更好地凸显出音乐作品的中国文化特色,也可以在视觉上对音乐作品进行强烈的识别。

中国流行音乐中的“中国风”现象还突显出了一些特点。

它注重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

通过融合传统元素,打造具有现代感的音乐作品,将中国传统文化融入到流行音乐当中,实现了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

中国风流行音乐的艺术特色及审美探析

中国风流行音乐的艺术特色及审美探析

中国风流行音乐的艺术特色及审美探析中国风流行音乐是指以传统中国音乐元素为基础,融合了流行音乐的节奏、编曲等特点的一类音乐。

这类音乐在传承和推广传统文化的又符合现代人的审美需求,因此受到了广大人群的喜爱。

中国风流行音乐的艺术特色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传统音乐元素的融合:中国风流行音乐在编曲和演唱方式上保留了传统音乐的元素,如使用乐器如二胡、古筝、琵琶等,采用传统曲调和音乐节奏,给人一种亲切感和独特的韵味。

这些元素与流行音乐的编曲方式相结合,呈现出独特的风格。

2.歌曲主题的中国化:中国风流行音乐的歌曲主题多以中国传统文化为主要内容,如以中国古诗词为歌词的歌曲,以历史故事或传统民间故事为主题的歌曲等。

这种中国化的歌曲主题能够唤起人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记忆和热爱,增强了音乐作品的文化内涵。

3.歌唱方式的表现力:中国风流行音乐在歌唱方式上充满了表现力,歌手在传统编曲基础上进行自由的发挥,能够展示出丰满的音色和感情。

歌手通过声音的变化和情感的表达,使歌曲更加动人和感染力。

4.时尚的音乐制作:中国风流行音乐在制作上注重音乐的时尚感和流行元素的融入,如电子音乐、流行曲风等的运用,使音乐更具有现代感和音乐市场上的竞争力。

这种时尚的音乐制作让中国风流行音乐在传播时更易被年轻人接受和喜欢。

1.传统与现代的结合:中国风流行音乐既保留了传统音乐的独特韵味,又融合了现代音乐的时尚元素,使得音乐作品既具有传统的文化底蕴,又有现代人的审美需求。

这种传统与现代的结合能够满足不同年龄层次的观众的审美需要。

2.华丽而不失内涵:中国风流行音乐的音乐制作往往非常华丽,使用了大量的乐器和声音效果,给人一种奢华感。

但与此歌词也往往充满深度和内涵,能够引发人们对自己内心情感和人生价值的思考。

3.催泪的情感表达:中国风流行音乐在情感的表达上往往非常动人,通过歌手的婉转嗓音、悲伤的音调和歌词的诗意,能够触动人的情感。

这种催泪的情感表达让人们能够真实地感受到音乐所传递的情感和思想。

浅谈“中国风”流行音乐

浅谈“中国风”流行音乐

浅谈“中国风”流行音乐随着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和国际地位的提升,中国文化也在国际舞台上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中国风音乐作为中国文化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逐渐受到了国内外音乐爱好者的青睐。

那么,究竟什么是“中国风”流行音乐?它又是如何在国际舞台上发挥作用的呢?本文将就此展开一番讨论。

“中国风”流行音乐并不是一个全新的概念,它可以追溯至上世纪80年代。

当时,中国开始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国内外文化交流日益频繁,一些受西方音乐影响的中国音乐人开始尝试将传统民族音乐元素融入到流行音乐中。

这种音乐形式逐渐得到观众的认可,并在90年代初取得了辉煌的成绩。

但在当时,由于种种外部因素的影响,这股音乐潮流并没有持续太久。

随着中国经济崛起和国际地位的提升,中国文化也得到了更多的关注。

而中国风音乐作为中国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在这一背景下再次崭露头角。

如今,中国风音乐已经成为了国际上的一个热门话题,也在国际市场有了不俗的表现。

中国风音乐的突出特点之一就是将传统民族音乐元素巧妙地融入到流行音乐当中。

这种融合不仅仅让音乐更具中国特色,也为传统民族音乐赋予了新的生命力。

歌曲中可以听到传统民族乐器的演奏,也可以感受到中国古典音乐的旋律。

这种独特的音乐风格让中国风音乐在国际上备受瞩目,也让更多的国际音乐爱好者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浓厚兴趣。

中国风音乐的歌词也多是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从历史故事、诗词歌赋到民间传说,这些都成为了中国风音乐的灵感来源。

歌曲的歌词多以古风诗词为蓝本,既有时代感,又有传统文化底蕴,这让歌曲既具有现代气息,又不失中国传统文化的韵味。

这也为国际观众提供了一个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窗口,让他们通过音乐的方式更深入地了解中国。

中国风音乐在国际上的发展离不开一些杰出的音乐人和作品的推动。

近年来,一些中国风音乐的代表作品相继问世,受到了国际音乐市场的高度赞誉。

如李荣浩的《年少有为》、邓紫棋的《光年之外》等歌曲,都在国际上引起了轰动,也为中国风音乐在国际舞台上赢得了更多的关注。

中国流行音乐文化中的“中国风”现象解读

中国流行音乐文化中的“中国风”现象解读

中国流行音乐文化中的“中国风”现象解读中国流行音乐文化中,“中国风”现象是指在音乐元素、歌曲主题、歌词表达等方面借用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以现代化的方式进行创新、融合和呈现的一种现象。

“中国风”现象早在20世纪80年代就已经出现,但在近年来,随着整个国家的文化自信看重,以及“亚文化”成为主流文化的趋势,中国流行音乐中,“中国风”现象愈加盛行。

以下从音乐特征、文化背景、社会意义三个方面来解读“中国风”现象。

一、音乐特征:传统文化元素与现代化风格融合“中国风”现象在音乐拍子、旋律、歌曲类型、演唱风格等方面表现出多样性。

在旋律方面,“中国风”可能会有中式古典乐器的加入,如二胡、琵琶,也可能加入现代化的电子声效,在整体音乐中营造出中国风韵味。

歌曲主题方面,“中国风”可以围绕中国传统文化元素来进行创作,如《花木兰》、《赛马》、《京剧》等,这些歌曲通常从一些具有代表性的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入手,例如民间传说、民间艺术、历史人物等。

演唱风格方面,“中国风”歌曲可以采用中国传统歌唱方式进行演唱,如京剧唱腔、民歌演唱,也可以融入流行音乐中的唱腔和节奏。

总体来说,“中国风”现象创造出了多层次的音乐形态,既包含了传统文化元素,又囊括了现代社会的审美趣味和音乐制作手法。

二、文化背景:文化自信与亚文化成为主流“中国风”现象背后,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元素被重新发掘和重视的趋势。

近年来,由于文化自信的提升和国家文化政策的支持,传统文化逐渐回归人们的视野。

同时,亚文化的出现,也成为了主流文化的引领者。

在年轻人群体中,沉迷于漫画、动漫、游戏等亚文化成为了一种趋势。

然而,在亚文化的创作过程中,“中国风”文化元素的引入则是一种很自然的选择。

因而,“中国风”现象得以在音乐领域中迅速普及并深受年轻人喜爱。

三、社会意义:文化传承与宣传“中国风”现象在表现出音乐风格的多样性的同时,也承载了一定的社会意义。

其一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现代流行音乐中运用传统文化元素能够让现代年轻人重新认识和了解传统文化,进而对之产生兴趣。

浅谈“中国风”流行音乐

浅谈“中国风”流行音乐

浅谈“中国风”流行音乐近年来,“中国风”元素在流行音乐中越来越受到关注和追捧。

从华语流行歌曲到国际音乐舞台,都可以看到“中国风”元素的融入。

那么,究竟什么是“中国风”流行音乐?它为何如此受欢迎?下面就让我们来浅谈一下“中国风”流行音乐。

什么是“中国风”流行音乐?简单来说,这是指在流行音乐中融入了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一种音乐形式。

这些元素包括中国传统乐器、古风歌词、中国传统旋律和中国传统的审美观念等等。

而这些元素的融入,让流行音乐也拥有了一种独特的韵味和情感,让听众在享受音乐的也可以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目前,“中国风”流行音乐在华语乐坛已经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存在。

许多著名的歌手都开始尝试在自己的音乐中加入“中国风”元素,比如华晨宇、周笔畅、李宇春等等,他们在自己的作品中融入了中国传统音乐元素,比如二胡、古筝等,从而让他们的音乐更加具有独特的魅力。

而且,在一些音乐节目中,也可以看到许多选手在参赛作品中选择了中国风的歌曲,比如《中国好声音》等,这些作品也都受到了观众们的喜爱。

除了在华语乐坛中,“中国风”流行音乐也开始走向国际舞台。

一些海外的歌手也开始尝试在自己的音乐中融入中国风元素,比如美国的歌手蕾哈娜,她在自己的专辑中加入了中国风的元素,这些音乐在国际舞台也收到了很好的反响。

而且,一些国际音乐节目也开始邀请中国风音乐的演出,这也让更多的人可以欣赏到这种独特的音乐形式。

那么,“中国风”流行音乐为何如此受到欢迎呢?中国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国家,而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音乐元素自然也具有了独特的魅力。

在当下,随着人们对传统文化的关注和热爱,中国风音乐也成为了一种迎合当下需求的音乐形式。

中国风音乐的加入也为流行音乐注入了一种新鲜的元素,它让流行音乐具有了更多的可能性,从而获得了更多的听众。

中国风音乐还可以让人感受到一种独特的情感和韵味,它带给人们的是一种身心灵的享受。

中国风流行音乐的出现是符合时代发展潮流的,并且得到了广大听众们的喜爱。

中国风流行音乐的艺术特色及审美探析

中国风流行音乐的艺术特色及审美探析

中国风流行音乐的艺术特色及审美探析中国风流行音乐是中国传统音乐与流行音乐元素的结合,具有独特的艺术特色和审美魅力。

它追求着古典与现代的融合,将传统的音乐元素与现代流行音乐的节奏和编曲相结合,以及以中国风的元素为主。

下面将从编曲、歌词以及表演形式三个方面对中国风流行音乐的艺术特色及审美进行探析。

中国风流行音乐的编曲表现出独特的艺术特色。

编曲上,中国风流行音乐注重古典乐器和流行乐器的结合。

传统的古琴、二胡、笛子等乐器与现代的吉他、电子乐器等流行乐器共同出现在中国风流行歌曲中,营造出独特的音乐风格。

这种结合可以体现中国传统音乐的古朴和纯粹,同时又融入现代流行音乐的活力和吸引力。

编曲上的巧妙搭配,使得中国风流行音乐在乐曲的音色上更具丰富性,增加了音乐的层次感和魅力。

中国风流行音乐的歌词也体现了独特的艺术特色。

歌词上,中国风流行音乐常以中国传统的文化、诗词、历史等为主题,展现了中国文化的深厚底蕴。

这些歌词常常反映出对传统文化的赞美和传承,通过歌声传达出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崇敬之情。

中国风流行音乐的歌词也注重情感的表达。

歌手通过歌词,将自己的情感和经历融入使得歌曲更加真实、贴近人心。

这种情感的表达使得歌曲更具感染力,能够引起听众共鸣。

中国风流行音乐的表演形式也有其独特的审美魅力。

中国风流行音乐在表演形式上常常融入了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舞蹈、服饰等。

舞蹈上,常常运用传统的舞蹈动作和编排,通过舞蹈的形式来展现歌曲的主题和情感。

服饰上,也常常选用传统的中国服饰,给人以视觉上的美感。

这些表演形式的融入,使得中国风流行音乐更具观赏性和表现力,使得观众在欣赏音乐的还能够享受到一种视觉和审美的享受。

中国风流行音乐的艺术特色及审美魅力主要体现在编曲、歌词以及表演形式三个方面。

编曲上的结合使得音乐更有层次感和丰富性,歌词上的情感表达给人以共鸣感,表演形式上的融合则给人以观赏性和审美享受。

中国风流行音乐以其独特的魅力和风格,在国内外都受到了广泛的追捧和喜爱。

中国流行音乐文化中的“中国风”现象解读

中国流行音乐文化中的“中国风”现象解读

中国流行音乐文化中的“中国风”现象解读【摘要】中国流行音乐领域近年来不断涌现出大量融合传统中国元素的作品,即所谓的“中国风”。

本文从中国风的流行起源、在流行音乐中的表现、文化内涵、影响力和原因分析等方面进行了解读。

通过分析中国风现象的发展趋势、对流行音乐的意义以及文化传承与创新等方面,揭示了中国风在流行音乐文化中的重要性,探讨了其对音乐产业和文化传统的影响和推动作用。

中国风并非止于表面的外观元素,更深层次的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和活力,在当下全球化的背景下,有助于增强中国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和传播力。

中国风的崛起受到了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而如何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传承,将是未来中国流行音乐文化发展的关键所在。

【关键词】中国流行音乐文化,中国风,流行起源,表现方式,文化内涵,影响力,原因分析,发展趋势,意义,文化传承,创新。

1. 引言1.1 背景介绍中国风现象的火爆背后,离不开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和传承。

中国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文化的国家,五千年的文明史留下了丰富多彩的文化遗产,其中音乐文化是其中之一。

传统音乐作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流传至今,仍然有着广泛的影响力。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变迁,中国人对自己的文化传统有了更多的认识和理解,中国风音乐作为其中的一部分,自然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和喜爱。

通过对中国传统音乐进行现代改编和创新,将传统元素与现代音乐相结合,创造出具有中国特色的音乐作品,不仅使传统文化焕发新生命,也使现代音乐更富有魅力和独特性。

中国风音乐也是中国文化在国际舞台上展示的重要方式。

随着中国经济的崛起和国际地位的提升,中国文化在世界范围内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中国风音乐作为中国文化的重要载体,不仅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也向世界传递了中国人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传承。

在世界音乐市场上,中国风音乐也逐渐占据一席之地,为中国文化赢得了更多的国际认可和尊重。

1.2 研究意义中国流行音乐文化中的“中国风”现象是近年来备受关注的话题,其在音乐产业中的影响日益显著。

浅谈“中国风”流行音乐

浅谈“中国风”流行音乐

浅谈“中国风”流行音乐“中国风”是指具有中国元素的文化风格,而“中国风”流行音乐则是指以传统民间音乐、中国古典音乐、中国器乐等元素为主要特色的流行音乐。

随着国家政策对传统文化的推动以及年轻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重新认知和接受,中国风流行音乐在近年来越来越受到欢迎。

首先,“中国风”流行音乐的音乐元素具有中国风格。

经典的中国音乐特点在中国流行音乐中得到了体现,如古琴、笛子、二胡、箫等古乐器的应用,它们在演唱时使用的手法、音调、人声计划等将中国传统音乐特异性展现得淋漓尽致。

同时,这些元素引入现代流行音乐的曲风当中,深受年轻人喜爱和接受。

例如在近年来风靡的音乐节目《中国好声音》和《歌手》中的选手们,都十分善于将传统器乐和唱法融入流行歌曲中。

其次,“中国风”流行音乐也把中国的传统文化、历史、神话等元素融入歌曲中。

歌曲的歌词中,充满了一些富有中国特有文化背景的意象,如古诗、古典神话故事等。

例如,邓紫棋的《光年之外》中,她将“天意”和“道不同不相为谋”等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理念融入到歌曲中,这既体现了传统文化的伟大,又满足了当下听众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

最后,“中国风”流行音乐的特点是有个性和创新。

这种音乐特别注重音乐文化的自我认定和自我突出。

由于其音乐风格和文化特点与通俗音乐风格的不同,因此其受众群也有所区别。

年轻人是其主要听众,他们更独立,个性化,注重审美品位,积极追求自我价值与文化能量,更容易接受中国元素音乐。

因此,演唱者在音乐上表现也需要有更大的自主意识,即将个人风格发挥得淋漓尽致,同时要融合中国传统文化,让更多人喜欢接受。

最后,中国风流行音乐作为新的音乐时尚,既传承了中国传统文化,又开拓了新时代的审美和音乐文化。

它的出现和发展更好地吸收国内外的先进音乐文化,成为中国音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流行音乐中的“中国风”摘要近几年,中国流行乐坛上兴起了一股引人注目的潮流,有不少原创音乐人开始创作带中国古典音乐风味的流行音乐作品,其中古诗词、古文化、传统民族乐器乃至戏曲音乐等各种民族元素的大量运用,无论是音乐的文化内涵还是音乐元素的使用方式,都让人觉得耳目一新,有人把这股音乐潮流叫“中国风”。

正是这一股“中国风”的来袭,使流行音乐焕然一新,所以“中国风”的产生和发展,是这种创作手法进一步的发展,而且这种创作的手法会通过不同的方式一直延续下去。

若我们不再仅仅吸附于其古色古香的歌词与新鲜的曲调,而是在情感上真正放开一切隔阂,那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中国风音乐”的体现。

关键词流行音乐民族音乐元素中国风一什么是流行音乐“流行音乐”一词是根据英语“popularmusic”(有时简称为POP music)翻译过来的。

对流行音乐的解释,在不同国家、不同时期与不同的研究者那里经常各不相同。

我国一般把“popular music”翻译为“流行音乐”或“通俗音乐”,但在实际的音乐生活中,“流行音乐”的称谓更普遍些。

流行音乐等于通俗音乐,一切形式简洁、曲调流畅,易于被大众接受的古今中外的音乐作品都可以包括在内,它可以是民间小调,可以是艺术歌曲,也可以是古典音乐。

同时呢,流行音乐是相对于严肃音乐而言所产生的一种说法。

如果我们欣赏交响乐或古典乐等一些严肃音乐,我们必须要有一定的音乐素养与丰富的音乐知识,才能够真正地听懂大师们所要表达的情感与内容。

但是,聆听流行音乐却没有如此高的要求,因为流行音乐的旋律很简单,并且朗朗上口,很容易被人记住。

正是流行音乐在社会中这种平民化和大众化,才会让听众听起来觉得离自己很近,似乎就是在表达自己的情感,在诉说着自己的心声,是自己心中的独白,每个人都可以根据自己的感情去解读自己喜欢的歌曲。

无论是进行过专门的音乐训练的人还是没有经过正规音乐训练的人都能够唱歌或听歌,这完全是由于流行音乐通俗易懂、易学易唱、旋律清新优美、风格多样的大众性的特征。

如今,我们无论走到哪里,几乎都能够听到流行音乐从耳边想起。

可以说,流行音乐无处不在。

二“中国风音乐”20世纪90年代末,中国流行乐坛出现了多元化发展,各种形式不同、内容迥异的歌曲以铺天盖地之势席卷而来。

一大批具有中国风特色的歌曲萦绕在大家耳边,涌动着一股浓得化不开的中华文化浪潮——中国风流行歌曲。

中国流行歌曲逐渐找到了属于自己的风格,“中国风”正吹拂着流行乐坛(一)中国风音乐的产生。

1989年,由阎肃作词,姚明作曲,著名歌唱家李谷一所演唱的一首歌曲《故乡是北京》,在听众中引起了巨大反响,这种似戏非戏似歌非歌的歌曲让许多人都产生了兴趣。

作曲家姚明所创作的《唱脸谱》、《故乡是北京》、《前门情思大碗茶》、《天桥梦》等一批广为人知的京味歌曲,让我国古老的音乐文化在新的时代又进行了一种演变、发展和传扬,这些作品中有着浓厚的京剧戏曲音乐的特色,但又绝不属于戏曲音乐。

专家给这种崭新的歌曲形式定了一个特别的名称——“戏歌” 1994年由香港歌手周慧敏演唱的粤语歌曲《红颜知己》(作词:向雪怀,作曲:朱德荣,编曲:林广培)中,京剧的运用则与《北京一夜》又有所不同,前奏中使用了京胡演奏盼京刷曲脾《夜深沉》的旋律,但歌手的演唱却是通俗唱法,主旋律也具有香港流行乐的特点,但间奏“天安门,紫禁城,永乐大铮千古鸣”穗“十三陵,大前门,香山红透枫叶林”这两段,展现了京剧的唱腔特色,只是在咬字上使用的是普通话的音麓,不隧类型的费乐泼对蹴静形式进行了展现。

(二)什么是“中国风”音乐近几年来,中国流行乐坛上兴起了一股引人注目的潮流,有不少原创音乐人开始创作带中国古典音乐风味的流行音乐作品,其中古诗词、古文化、传统民族乐器乃至戏曲音乐等各种民族元素的大量运用,无论是音乐的文化内涵还是音乐元素的使用方式,都让人觉得耳目一新,有人把这股音乐潮流叫“中国风”。

对于“中国风”的内涵,不同身份“中国风”的参与者和爱好者,都有着自己的观点。

在一些流行音乐人看来,最近所提到的“中国风”一般指的是近几年来,比如从周杰伦他们开始,有一批新生代的创作人和创作歌手.他们自觉地把中国一些民族元索和民族文化的元素融合在自己的歌里。

此外,在互联网上有人把“中国风”的概念界定为三古三新(古辞赋、古文化、古旋律、新唱法、新编曲、新概念)的中国独特乐种。

针对这一概念,笔者认为,它对“中国风”的理解只停留在了音乐形态的层面,而缺少了从观念形态方面对“中国风”特点的总结。

在上述相关认识的基础上,本文对“中国风”的理解如下。

“中国风”指的是于2005年开始兴起的,以周杰伦、王力宏、陶喆为代表的,以R&B音乐风格为主,在创作手法上强调与民族传统文化元素相结合的音乐风格。

作品中蕴含中国传统文化符号,并能引起听众民族审美心理的共鸣。

这里所说的“传统文化符号”指的是所有能体现中国民族特色的文化元素。

“中国风”分为显性与隐性两种,显性的“中国风”指的是作品中包含有鲜明的民族符号;而隐性的“中国风”指的是作品中虽然没有鲜明的民族符号,但整个作品却营造出了一股浓厚的民族文化氛围,而此时,民族审美心理就成了衡量这首作品是否属于“中国风”的标准。

(三)“中国风”音乐的发展1.古今相参的辞赋古文化背景,文言文,古诗词在以往的中国风里得到了很好的表现。

看这首《东风破》的词“……我在门后假装你人还没走,旧地如重游夜圆更寂寞……”我们发现,由于阅读习惯的改变,现代人写出来的辞赋,已经古今掺杂了,如“我在门后假装你人还没走”,若出于古人之手可能会变成:吾立门后忆,闺中人依依。

但我们发现“我在门后假装你人还没走”,更能言简意赅表达出立意矛盾。

古今相掺杂并不是一件坏事,我们继承的是辞赋的意境,而不是语言习惯。

总体来说,中国风对辞赋的要求只有一个,那就是怀古的意境和古文风情操。

2.中古文化的渗透比如中国风作品《苏三说》的词作者借用了古代典故,将《苏三起解》的这段戏展开并描述了戏曲细节,那些古今人物的情感,对真爱追求的执着,相互间是很有联系的,歌曲立意也在于此。

加上歌手陶喆本人的歌词技巧也很出色,内敛而不张扬,很自然地将花腔带出来,而不是刻意地用花腔去套歌曲。

《苏三说》这首歌曲,在以前叫R&B改唱,现在我们给他一个正名——中国风。

原因在于它和古文化的联系,词作者巧妙的古今联系,配上精彩绝伦的一段花腔,让整首歌曲富有立体感。

3.中古旋律的融入(戏曲的加入)有些“中国风”流行歌曲,从中汲取了中国旋律的精髓。

另外,我们惊奇的发现戏曲中的长转音与现代R&B转音唱法可以很好地融合。

比如,王力宏演唱的《花田错》,其中有经典的一句:花田里犯了错,请原谅我多情的打扰。

大家印象很深刻的是“请”字绕了十几个弯,一个字足足顶了很长时间。

《盖世英雄》一开始京剧净角念喊声“哇呀呀”和那段京剧净角浑厚的唱腔“霸气傲中原,王者扬烽烟,力拔山河天,宏威征凯旋”和嘻哈音乐结合在一起形成了一段奇妙的对比。

在他的另外一首作品《在梅边》里,则采用了昆曲元素,剧情和部分唱词旋律取自昆曲名段《牡丹亭》,“这厢是梦梅恋上的仙,那厢是丽娘为爱消香殒碎”,尤其是请了昆曲演员张军演唱其中的昆曲唱段,“他年得傍蟾宫客,不在梅边在柳边”,细腻的唱功和表演,使这个昆曲是很原汁原味的,而不是通俗歌手模仿的“昆曲”。

优美细致的昆曲和急速绕舌的歌词,营造出了古典与现代的碰撞,突显了现代人在快节奏的生活下追求一方宁静与纯美的心理,进而表现了昆曲艺术的精致、高雅、脱俗。

又比如信乐团的《one night in Beijing》这首歌。

前面部分还是很正常的现代歌曲旋律,但到了高潮部分就选用了戏曲的腔调——“人说百花地深处,住着老情人,缝着绣花鞋”。

除此之外,古旋律还可以是中国民乐。

4.现代性的编曲编曲体现出的“中国风”流行歌曲的现代性,分为节奏和配器两个方面。

首先,从“中国风”流行歌曲的节奏上看,其流行的节奏,能够把古老的旋律变得更加现代。

现代节奏讲究低音,而中国音乐“戏曲、民乐”历来是没有“低音”这个概念的,就算节奏乐器也是高音的“滴滴嗒嗒”声。

现在加入了低音的节奏点,让歌曲显得更加富有张力和融合性。

新的节奏,新的低音点,算是中国流行歌曲的新包装吧。

5.中西乐器的配合中国音乐应该起源于中国乐器,一个娱乐性的说法是“有了好听的乐器,人的声音才能从说话变成歌唱”。

中国乐器种类繁多,单一乐器的使用技巧也博大精深,中国乐器都是一般作为主旋律运用,在旋律的编写上要花更多的时间,要请老师录制真乐器;中国乐器要用得精,要跟西方乐器融合在一起。

如吉他,钢琴,弦乐等,在中国风作品里面是不排斥的,但是不能成为主角。

如:羽泉的《辛弃疾》。

这首歌里大量尝试了西洋乐器和中国古典民乐结合编配,一些在流行音乐中极其罕见的乐器也天马行空地组合在一起。

摘选辛弃疾的词,用摇滚乐的方式来表现,整首歌显得更加气势磅礴,加上中国民族音乐的前奏,使整首歌显得很“中国”,另外间奏中的那一声宝剑出鞘也使得整首歌更有中国味道。

6.新唱法的加入陶喆演唱的《望春风》,歌曲演绎上用灵歌的形式表现,给“中国风”音乐带来了新思路。

而《月亮代表谁的心》在原歌曲的基础上加入了一半的新旋律,成为一首新的原创作品,陶喆演唱时展现的是新唱法,当时对这样尝试的反应是震撼的。

这些旋律的处理方法在以前的流行歌曲中是很少见的,如今结合R&B转音,中国戏曲旋律又有了新的市场。

(三)“中国风”音乐的影响1. “中国风”本身存在的文化谬误及其社会反应2008年央视春晚,周杰伦的一曲《青花瓷》无疑是整场晚会的一大亮点.但著名收藏家、鉴定家马未都却指出歌词中有两处错误,其中一处错误堪称“谬误”。

这首《青花瓷》,马未都认为其中谬误最重的一句是“在瓶底书汉隶仿前朝的飘逸”他解释说:青花瓷自诞生之时便迅速成为中国瓷器的霸主,七百年来无人撼动。

可瓶底从未书写过汉隶,仅在明崇祯一朝某些青花器身偶写过隶书,显然写词者并不太懂瓷器。

另一处错误则是那句“临摹宋体落款时却惦记着你”。

马未都解释说,这句歌词的错误之处在于“宋体落款仅见康雍乾三朝珐琅彩瓷器,而青花瓷器中未曾见过。

”当然,方文山虽然贯通古今诗词,但依旧属于非专业人事,出现这种错误应当“纯属正常”,毕竟歌词属于艺术创作,从某方面而言,创作不可能与生活甚至历史完全一致。

因此,在周杰伦的《龙战骑士》专辑中,方文山作词的《兰亭序》,内容与中国书法无任何关联,只是借中国书法名篇为歌曲增添“中国风”。

但吴克群拍摄《老子说》MV却使用孔子的画像;伊能静在《念奴娇》中,将“羽扇纶巾”的“纶”念成“伦”;戴佩妮在新歌《一个人的行李》中唱“我要一个人通宵看完鲁迅的背影”,但《背影》的作者是朱自清。

这种中国文化与文学的谬误,不仅对文化传播也对社会产生了不良影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