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宜万铁路齐岳山隧道629高压充水溶腔处理技术

合集下载

齐岳山隧道629溶腔地下水分析与判断

齐岳山隧道629溶腔地下水分析与判断

齐岳山隧道629溶腔地下水分析与判断
汪继锋
【期刊名称】《铁道勘察》
【年(卷),期】2010(036)002
【摘要】通过对齐岳山隧道629溶腔的探测及放水试验,分析和判断溶腔地下水放水量与水压的关系,结合溶腔的水文地质条件,预测溶腔段的涌水量.
【总页数】3页(P64-66)
【作者】汪继锋
【作者单位】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湖北武汉,430063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U452.1+1
【相关文献】
1.利万高速公路齐岳山隧道充泥溶腔处理技术 [J], 段本强;段英杰
2.宜万铁路齐岳山隧道DK363+629高压充水溶腔处理技术 [J], 黄鸿健;张民庆
3.齐岳山隧道+626溶腔综合施工技术研究 [J], 骆文学;刘丽花
4.齐岳山隧道深埋动水溶腔注浆堵水加固施工技术 [J], 刘丽花;骆文学
5.宜万铁路齐岳山隧道629高压充水溶腔处理技术 [J], 骆文学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结合宜万铁路浅谈铁路隧道高压富水充填溶腔处理技术

结合宜万铁路浅谈铁路隧道高压富水充填溶腔处理技术

1 工 程 概 述
宜 万 铁 路 东起 宜 昌 , 西至万州 , 全长 3 7 7 k m。宜 昌至 土 城 约
3 0 k m 为 长江 中下游 平 原构 造 侵 蚀丘 陵区 。土 城 至 齐 岳 山约 3 0 0 k m为清江与长江 分水岭靠北侧地带 , 属构造溶蚀侵蚀 中低 山
区, 岩溶 极其 发 育 。 齐 岳 山至 万 州 约 5 0 k m 为 川 东 红 层 构 造 侵蚀 、
2 . 2 . 1 完 全释 放
( 3 ) 反坡 施 工 时 , 先迂回贯通, 实 施顺 排 。
. 4 . 5 洞内相邻洞室分 隔专项设计 这种情况下 , 溶腔 处理极其容易, 主要采取回填 , 在 隧道结构 2 为减 少 释 能 降压 时水 及 充 填 物进 入 相 邻 洞 室 , 保 证 相 邻 洞 室 外形 成 护 拱 。 2 . 2 . 2 水释放、 介质未释放
防设计, 一 般 来 说 主 要有 以下 几 个 方 面 : 2 . 4 . 1 水 文监 测 专项 设 计 包括 降雨 量 、 涌水量 、 水压力 、 地表水位四个方面。
图5 c 情况路线示意 图
3 总 结
通 过 上 述 分 析 我们 可 以看 出 , 释 能 降 压法 能够 有 效 的 解 决 高
处理是安全的。
. 2 释 能降压 后 处理 铁路建设初期 , 对 岩 溶 隧 道 高风 险 采 取 地 质 素 描 、 T S P 、 地 质 2
雷达 、 红 外探 水 、 超 前 钻探 五种 方法 , 后期采取“ 地质素描 、 T S P先
溶腔释能 降压后, 由于受充填介质特征 、 水压力 高低 、 水量大
2 . 4 - 3 洞外警戒系统 专项设计 区域 、 警戒时段、 警戒标识等 。 2 . 4 . 4 洞 内排 水线路专项设计

(2014年一等)齐岳山隧道控制性封堵岩溶水施工技术

(2014年一等)齐岳山隧道控制性封堵岩溶水施工技术

技术总结、论文申报评审表题 目 19-齐岳山隧道控制性封堵岩溶水施工技术申报单位中铁十四局集团第二工程有限公司作者姓名工作单位职 称、职 务李志鹏 利万高速项目部工程部长论文依托项目背景利万高速公路齐岳山隧道左线ZK19+997出水点岩溶水封堵工程完工时间论文发表及获奖记录论 文摘 要结合利万高速公路齐岳山隧道左线ZK19+997出水点岩溶水封堵实例,详细介绍控制注浆技术。

控制注浆结合分段前进式注浆工艺,可不需要施工止浆墙,结合分段注浆工艺后,注浆过程由浅入深,由于浅层注浆完成的岩体密实性和强度得到大幅提高,在深处段位注浆时,注浆后围岩可提供一个更牢靠、更密实的止浆墙作用,有利于提高深段位注浆压力,从而提高了深处岩层的注浆效果。

通过齐岳山隧道控制性封堵岩溶水施工技术的成功应用,证明该施工技术对岩溶地区富水隧道的止水施工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用价值。

申报单位对论文的 综合评价该注浆技术在软岩隧道的掘进和安全施工中起到了关键的作用,也为以后类似工程提供借鉴。

单位评审 上报意见及 申报等级推荐申报集团公司优秀论文一等奖。

(盖章)2014 年 12月 15日集团公司评审意见(盖章)年 月 日填报部门:工程管理部 填报人:刘秀芝齐岳山隧道控制性封堵岩溶水施工技术中铁十四局集团第二工程有限公司李志鹏内容提要:结合利万高速公路齐岳山隧道左线ZK19+997出水点岩溶水封堵实例,详细介绍控制注浆技术。

控制注浆结合分段前进式注浆工艺,可不需要施工止浆墙,结合分段注浆工艺后,注浆过程由浅入深,由于浅层注浆完成的岩体密实性和强度得到大幅提高,在深处段位注浆时,注浆后围岩可提供一个更牢靠、更密实的止浆墙作用,有利于提高深段位注浆压力,从而提高了深处岩层的注浆效果。

通过齐岳山隧道控制性封堵岩溶水施工技术的成功应用,证明该施工技术对岩溶地区富水隧道的止水施工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用价值。

关键词:岩溶水;控制注浆;堵水;钻孔;模袋1、概述1.1设计概况利万高速公路齐岳山隧道位于湖北省利川市南坪乡朱家院子和谋道镇筲箕湾之间,属双线分离式特长隧道,隧道走向313°。

宜万铁路野三关隧道高压富水充填溶腔溃口处理技术

宜万铁路野三关隧道高压富水充填溶腔溃口处理技术

p es r n c ae fYea g a u n l n Yih n — a z o i y rsu ea d Rih W tro sn u n T n e c a g—W n h u Ral o wa
ZHANG e ,ZHANG i —q n , UN u —qi g M i M n ig S go n
( . n ier gMa ae e t et , n t f alas e ig10 4 ; .C iaR i a u n l ru o t , 1 E gne n n gm n C nr Miir o R i y ,B in 0 8 4 2 hn a w yT n e G o pC .Ld i e sy w j l
宜 万铁 路 野 三 关 隧道 高压 富水 充填 溶 腔 溃 口处 理 技 术
张 梅 张 民庆 孙 国庆2
(. 1 铁道 部 工程管理 中心 , 北 京 10 4 ; 2 中铁 隧道集 团科研 所 , 河 南 洛 阳 4 10 ) 0 84 . 7 0 9
摘要 : 研究 目的 : 宜万铁路野 三关 隧道 6 2溶腔双层初期 支护完成后 , 0 受地表强降雨影 响, 使溶 腔内形成高压 水 , 而击穿双层初期支护 。通过实施 高位泄水支洞降低水压力 , 从 采取注浆堵水固结溃 口块石堆积体 , 以及超
中图分类号:U5 T 4 文 献 标 识 码 : A
Te h o o y f r Tr a i g Bu s r f Fi i g S l i n Ca iy wi g — c n l g o e tn r t Po t o l n o ut v t t Hi h — l o h
L oa g H nn4 10 ,C ia u yn , e a 7 0 9 hn )

齐岳山隧道高压裂隙水注浆堵水技术

齐岳山隧道高压裂隙水注浆堵水技术
21 00年 1 月






Jn 2 0 a 01
第 1 ( 16 期 总 3)
J OURN AL OFRAI WAY E GI E NG S I Y L N NE RI OCET
N 1 St16 O.f e.3 )
文章编号 :0 6— 16 2 1 ) 1 0 6 0 10 2 0 (0 0 O — 0 8— 5
中图 分 类 号 : 4 54 U 5 . 文 献标 识 码 : A
Te h o o y f r c n l g o Bl c i g o k n W a e b Gr u i g o r H i h — r s u e tr y o tn f g -p e s r Cr n y a n
齐岳 山隧 高 裂 隙水 注 浆堵水 技 术 道 压
张 民庆 黄 鸿健 料
( 铁道部 宜 万铁路 建设指挥 部 , 湖北 恩施 4 5 0 ) 400
摘要 : 研究 目的 : 齐岳山隧道 出口平导 P K 36+ 9 D 6 2 5一+ 5 15和正洞 D 6 2 6~+18 为中厚层石英砂 K36+ 9 4段 岩, 隧道纵方向竖 向间隔 3—1 0m为 2 9 m厚的页岩 、 0~ 0c 煤线夹层 , 超前探孔单孔涌水量为 1 0—50i / , 0 h n 水压力为 2 1 3 2MP 。针对高压裂隙水 , . ~ . a 采用何 种注浆液进行注浆施工 , 才能达到 良好 的堵水效果进行研 究与分析, 提出可采用 的注浆材料 和注浆液 , 保证隧道的安全开挖。 研究结论 : 通过现场平导 9个循环和正洞 5个循环的现场实践 , 对高压裂隙水采用普通水泥单液浆 、 通 普 水泥 一 水玻璃双浆液的注浆堵水措施 , 堵水效果很好 , 堵水后隧道 渗漏量可达到 4 9L mi i。当隧道断 面 . / n・ n 不大时( 如平导 ) 可3— 当隧道断 面大时 ( 5 m; 如正洞 ) , 采取全断面注浆堵水 , 堵水范围为隧道开挖轮廓线外 5— 。 8I n 关键词 : 高压裂隙水 ; 注浆 ; 堵水

宜万铁路隧道岩溶规模化处治技术

宜万铁路隧道岩溶规模化处治技术

宜万 铁路 东起 宜 昌 , 西至 万 州 , 长 3 7k 是 我 全 7 m, 国 目前 在建 的地质 条件 最 为 复 杂 的工 程 , 线路 位 于云
贵喀斯 特高原 之东 北缘 的鄂 西 山地 , 流 域 上 主要 位 在
于长江一 级支 流 的清江 流 域 , 流域 在 大 地构 造 上 属 该 于新华 夏系第 三隆起 带北 北东 向构造带 与 长江 中下游 东 西 向构 造 的复合 部 位 。区 内地 质 构 造 复杂 、 酸 盐 碳 岩 广布 , 岩溶 强烈发育 , 势陡 峻 、 地 河谷 深切 , 自然坡 度
文 章编 号 :0 4— 9 4 2 1 ) 8 0 8 4 1 0 2 5 ( 0 0 0 —0 6 —0
深 部循 环带 。垂 向渗流带 以溶蚀 裂 隙 、 溶缝 、 管道 的纵
向渗流 、 管流为 主 ; 季节 变 动 带 以溶 洞 、 道及 地 下 河 管
1 工 程 概 况
紊 流为 主 ; 水平 径流 带 以管 道 、 隙 的层 流 为主 ; 水 溶 饱 缓 流带 以溶隙 、 隙渗 流 为 主 。岩溶 水 在 垂 直循 环 带 裂 或水 平循 环带 内运动 的过 程 中 , 常切穿 各组灰 岩地 层 , 汇集 于各 向斜轴 部 、 斜 的两 翼 、 水 岩层 界 面 、 切 背 隔 深
水 最 发 育 、 复 杂 的 工 程 ,5 最 1 9座 隧道 中岩 溶 隧道 占 9l座 , 取 采
结 构 措 施 处 理 的 岩 溶 共 l0 8 , 溶 的 类 型 主 要 分 为 暗 河 、 8 处 岩 管
总长度 的 座 。
般大 于 3 。 最 高 海 拔 1 0 0, 0余 m, 8 海拔 最 低 处 不 足
10n, O l相对 高差一 般在 2 0~ 0 0 8 0m。 岩溶 隧道 分布 主要集 中在 土城 、 阳至 齐岳 山 , 长 该

齐岳山隧道大型充填溶腔处理施工技术

齐岳山隧道大型充填溶腔处理施工技术

齐岳山隧道大型充填溶腔处理施工技术唐雨【摘要】齐岳山隧道进口段有大小溶洞100多个,在DK362+277处的是一个大型溶腔.该处发生了大型突泥、突水,整治此溶腔上半断面前采取108大管棚注浆超前预加固,开挖后全环格栅、网锚喷临时支护,达到了预期的处理效果.【期刊名称】《铁道标准设计》【年(卷),期】2006(000)005【总页数】2页(P61-62)【关键词】铁路隧道;溶腔;处理;施工技术【作者】唐雨【作者单位】中铁十二局集团第七有限公司,长沙,41000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U455.491 工程概况宜万铁路齐岳山隧道全长10 528 m,全隧单面坡(下坡),进口段长3 645 m,线路左侧全长设一平行导坑。

主要穿越齐岳山背斜及得胜场槽谷,主要地层为二迭系茅口组、吴家坪组、长兴组,三迭系大冶组、嘉陵江组、巴东组碳酸盐岩夹碎屑岩地层,其中吴家坪组夹煤层,地表局部发育洼地(局部为深洼地)、消水洞、竖井,地下主要以层间溶洞及溶蚀裂隙为主。

发育有9条断层,其中F3、F4、F5、F6的规模较大,设计正常涌水量139 790 m3/d,最大涌水量565 377 m3/d,涌水特征主要是集中涌水,特别是雨季可能产生较大涌水、突泥。

2 建立超前地质预测预报系统(1)采用TSP203长距离探测隧道工作面前方的地层岩性、软弱层及煤层的位置、岩体完整程度、断裂带位置、宽度、破碎程度等。

(2)在TSP反映出的异常位置、预测的断层带、重要岩层分界线、物探异常体位置附近,采用HSP(水平声波剖面法)或地质雷达等分辨率较高的方法进行短距离(10~40 m)详细预报,必要时两种方法同时应用,相互验证。

(3)采用红外线探水仪探测隧道工作面前方的含水体位置、规模。

(4)在一般地段采用单孔超前水平探测,在重要的TSP、HSP或地震雷达反映异常段、预测的断层带、重要岩层分界线、物探异常体位置、红外探水反映的含水体位置附近采用多孔(3~5孔)进行超前水平钻探,准确探测其位置、规模。

宜万铁路隧道复杂岩溶及断层处理技术

宜万铁路隧道复杂岩溶及断层处理技术
超过 1 0万 m 的发 生 过 7次 。
图 2 马 鹿 箐 隧 道 9 8溶腔 横 断面 ( 7 单位 : m)
岩溶 地 质 最 复 杂 的 隧 道 为 野 三关 、 支 坪 、 雾 大 云 山、 马鹿箐 、 齐岳 山隧道 等 5座 , 在施工 过程 中 , 遭遇 了
罕见 的地质 灾害 。
水 最发 育 、 复 杂 的 工程 , 中 , 三 关等 5座 隧 道 岩 溶 及 断层 最 其 野 处 理 又 最 为 复杂 。野 三 关 6 2溶 腔 、 支 坪 9 0溶 腔 、 雾 山 0 大 9 云 6 7组 合 溶 腔 、 鹿 箐 9 8溶 腔 、 1 马 7 齐岳 山 F 1断层 等 工 程 难 点 的 1 处 理措 施 主要 有 : 立 水 文观 测 来分 析 降 雨 、 量 、 压 之 间 的 建 水 水 关 系 ; 前 地 质 预报 特 别 是 钻 探 判 断 溶 腔 规 模 ; 立 避 险 预 警 超 建
文 章 编 号 :0 4— 9 4 2 l ) 8 0 2 6 1 0 2 5 ( 0 O 0 —0 6 —0
1 工 程 概 况 及 难 点
宜 昌
宜万 铁 路 东 起 宜 昌 , 至 万 州 , 长 3 7 k 西 全 7 m, 20 0 4年元 月开工 ,0 9年 1 20 2月 1 日全 部 隧 道 贯 通 , 0 21 0 0年 1 1月底将 建成开 通运 营。 宜万铁 路所经 区 域广 泛 出露 碳 酸 盐 岩地 层 , 占 约
2 马 鹿 箐 隧 道 9 8溶 腔 7 2 1 溶 腔 情 况 及 规 模 .
收 稿 日期 :0 0— 5—2 ;修 回 日期 :0 0— 6—0 21 0 6 21 0 7 作 者 简介 : 申志 军 ( 9 1 ) 男 , 级 工 程 师 ,9 6年 毕 业 于 西 南 交 通 17 一 , 高 19 大 学地 下 工 程 与 隧 道工 程 专 业 , 程 硕 士 。 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由水压力变化曲线来看,放水试验可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2006年9月1日至9月5日,通过钻孔采取以3000m3/h的速度进行放水,在无降雨的条件下,水压力由0.43MPa降低到0.18MPa,之后开始稳定。
第二阶段:2006年9月5日,地表降雨33.1mm,在排水条件下,溶腔内水压力处于缓慢上升。由此来看,溶腔内水量与地表降雨的关联性较好,采取3000m3/h的速度进行放水,很难在短时间内将水压力再继续降下来。于是,9月8日停止放水。停止放水后,水压力迅速上升,随着地表降雨55.3mm,水压力升高到0.68MPa,随后,水压力下降至0.52MPa。
每孔药/kg
小计/kg
1
掏槽眼
0.9
6
4
0.8
4.8
1
1.6
6
6
1.2
7.2
3
2
辅助眼
上部孔1.6m
中部孔1.2m
下部孔0.8m
9
6
1.2
10.8
5
3周边眼104来自0.887
4
底板眼
4
2.5
0.5
2
9
合计
35
32.8
开挖面积/m2
4.981
炮眼密度/(个/m2)
7
预计进尺/m
1.5
单位用药量/(kg/m3)
宜万铁路齐岳山隧道DK363+629高压充水溶腔处理技术
黄鸿健1,张民庆1
(1.铁道部宜万铁路建设指挥部,湖北恩施445000)
摘要:宜万铁路齐岳山隧道进口施工过程中,通过超前钻孔,探测到DK363+629溶腔,溶腔内充填物以清水为主,含少量泥砂,实测水压力0.68MPa,单孔最大涌水量450m3/h。针对该溶腔,先后进行了注浆试验和放水试验。注浆试验表明,在规模较大的充水溶腔中,注浆量难以确定,且会受动水影响,难以达到理想的注浆效果。放水试验表明,由于溶腔水的补给量难以确定,规模较大的溶腔补给量往往较大,因此仅通过钻孔放水是难以在短时间内达到排泄溶腔水的目的,且排水受地表降雨影响很大。在隧道进出口平导贯通后,通过方案比选,利于平导施作泄水支洞,对溶腔实施释能降压,然后爆开揭示溶腔进行观察,使溶腔处理变暗为明,从而可以得到可靠的处理方案。针对该溶腔,释能降压后,对溶腔基底采取换填,对隧道两侧设置护墙,对岩溶水采取引排、限排措施,隧道结构采取加强措施。
图1齐岳山隧道工程地质图
2
2006年5月25日,齐岳山隧道进口正洞施工至DK363+629里程,采用地质钻机进行超前水平钻探。当钻至DK363+631时,由钻孔内射出高压水,实测单孔最大涌水量450m3/h,水压力0.68MPa。随后加强超前钻探,确定隧道前方发育大型高压富水溶腔。溶腔由右上侧向左下侧发育,横向宽度大于80m,在隧道范围内纵向发育长度约12m。溶腔内充填介质主要为清水,含少量泥砂。溶腔型态如图2。溶腔钻孔涌水照片如图3。
3000
0
0.22
2006-9-8 0:00
3000
0
0.27
2006-9-8 12:00
55.3
0.38
2006-9-9 0:00
0
0.52
2006-9-9 12:00
0
0.68
2006-9-10 0:00
0
0.52
根据测试数据汇制放水试验过程的水压力变化曲线,如图4。
图4齐岳山隧道放水试验水压力变化曲线
在现场注浆施工中,当注浆量达到1613m3时,钻孔过程中仍有高压水喷出,这表明,采取注浆措施,难以在短时间内达到有效堵水效果。同时,考虑到溶腔规模较大,采用大量的注浆材料填充富水溶腔造价高,且可能地下动水会对注浆效果产生较大的影响。因此,停止对该溶腔实施注浆堵水处理方案。
3.2
为进一步查明溶腔的水文地质条件,对该溶腔进行了放水试验。
(a)横断面图(b)平面图
图2齐岳山隧道629溶腔型态图
图3齐岳山隧道629溶腔探孔涌水照片
3
3.1
遭遇溶腔后,对溶腔处理方案进行研究,考虑到隧道进口工期压力大,同时,进口反坡施工,排水条件极其困难,因此,确定对溶腔进行注浆试验。
采用普通水泥-水玻璃双液浆对溶腔进行充填注浆试验。水泥-水玻璃双液浆配比为:水泥浆水灰比0.6:1~0.8:1、水泥浆与水玻璃体积比1:0.3~1:0.5、水玻璃浓度35Be’。浆液凝胶时间控制在15sec~30min。
齐岳山隧道主要地质构造为齐岳山背斜、箭竹溪向斜,以及规模较大的断层15条,其主要不良地质有岩溶、岩溶水、断层破碎带、天然气、煤系瓦斯、高地应力和地温等,其中齐岳山背斜和得胜场槽谷区被称为该隧道施工的两大难题。地勘表明,隧道周围主要发育得胜场地下暗河体系、大鱼泉地下河系统、小鱼泉地下河系统。预测隧道正常涌水量17.6万m3/d,最大涌水量74.2万m3/d。其中齐岳山背斜地段正常涌水量3.7万m3/d,最大涌水量17.7万m3/d。
4.4
4.
溶腔爆破揭示于2009年11月25日实施,通过平导采用视频监控现场释能降压照片如图11。
图11629溶腔实施释能降压视频监控照片
4.4
实施释能降压后进入溶腔观察,照片如图12。
图12释能降压后进入溶腔观察照片
针对该溶腔,采取如图13处理措施。
图13溶腔结构处理示意图(单位:cm)
(1)清除溶腔基底松散填充物,采用C30混凝土换填。换填时,按0.6~1m厚从下到上分层浇筑,每层底部纵向设置I18工字钢,横向间距0.5m,并采用φ22mm钢筋焊接,钢筋间距0.5m。
3000
0
0.25
2006-9-4 12:00
3000
0
0.24
2006-9-5 0:00
3000
0
0.21
2006-9-5 12:00
3000
33.1
0.20
2006-9-6 0:00
3000
0
0.18
2006-9-6 12:00
3000
0
0.18
2006-9-7 0:00
3000
0
0.20
2006-9-7 12:00
当水量大时,对溶腔处理影响较大。
方案二
正洞正向掌子面
不需要增加工程量。
(1)反坡排水,影响施工;(2)当水量大时,对溶腔处理影响较大。
方案三
泄水支洞掌子面
采取单独洞室进行排水,利于溶腔处理。
需要增加工程量
通过对三个方案进行比选,考虑到溶腔处理是关键,并且通过平导增加泄水支洞工程量不大,因此,现场采取方案三对溶腔进行释能降压处理。
(2)在隧道右侧边墙外溶腔处施作C25混凝土护墙,护墙顶宽1.5m,底宽4m。
(3)对隧道右侧岩溶水,通过在换填混凝土层中埋设5根φ300mm钢管,将水引排到左侧。为防止钢管堵塞,除在钢管端头设置滤网外,并在右侧设置碎石过滤层。
(4)为保证左侧边墙稳定,在隧道左侧设置2m厚C25混凝土护墙。
(5)在泄水支洞中设置厚2m的C25混凝土挡墙,在挡墙上安装12根φ300mm钢管,并设置阀门,对岩溶水实现限排,限排量为500~1000m3/h。
图5齐岳山隧道629溶腔地段工程地质纵剖面图
4.1.2
溶腔地段水文地质如图6。溶腔主要受地表槽谷洼地降雨补给,地表汇水面积6.1km2。预测溶腔五十年一遇最大涌水量10189m3/h。
图6齐岳山隧道629溶腔地段水文地质图
4.1.3
针对629溶腔,通过注浆试验,难以达到理想的注浆堵水效果。分析溶腔的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特征,溶腔处隧道埋深大,地表汇水面积有限,因此,适合于采取释能降压法处理该溶腔。在进出口平导贯通后,对该溶腔实施释能降压法处理。
(6)隧道结构按K1.0MPa抗水压衬砌结构考虑。初期支护采用20cm厚网喷混凝土,内置I18钢架,钢架间距0.5m/榀。二次衬砌采用50cm厚C35防水钢筋混凝土。
5
(1)齐岳山隧道通过超前深孔钻探发现溶腔,之后,相继进行了注浆试验和放水试验,最后通过判释溶腔,采取释能降压技术,从而很好地处理了该溶腔。这种“查找问题→分析问题→现场试验→决策方案→准确实施”的施工模式是解决风险隧道施工难题的最佳模式,通过实施这种模式,解决了工程难题,避免了灾害的发生,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宜万铁路;充水溶腔;注浆;释能降压;处理
作者简介:黄鸿健(1962– ),男,山东蓬莱人,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隧道及地下工程施工与管理。地址:湖北省恩施市东风大道503号铁道部宜万铁路建设指挥部,邮编445000,电子信箱hhj201@,电话:13972403548
1
齐岳山隧道是宜万铁路八座Ⅰ级风险隧道之一,隧道全长10528m(DK361+255~DK371+783),隧道最大埋深670m。隧道进口标高1126m,自进口至出口为单面下坡,坡度依次为-13‰(345m)、-15.3‰(9300m)、-6‰(883m)。为保证隧道施工工期,设置贯通平行导坑(隧道左侧30m处)和斜井各一座。
4.2.2
通过平导实施横向泄水支洞,加强超前探测,锁定泄水支洞溶腔边界如图8。
图8溶腔边界锁定(单位:cm)
由锁定的边界来看,溶腔极不规则,掌子面前方溶腔整体发育偏左,掌子面左下方距离溶腔最近距离为2.35m。
4.3
4.3.1
由于溶腔主要以充填水为主,为了减少释能降压时将溶腔壁附着的破碎岩体大量携带出来,因此,在进出口平导贯通后,通过钻孔进行放水,形成低水位,然后再进行释能降压。
(a)修正前掌子面(b)修正后掌子面
图10修正爆破掌子面示意图
4.3.
根据锁定的溶腔型态,利用修正后的爆破掌子面,对溶腔进行精确爆破设计。爆破设计如图10。爆破参数见表3。
图10溶腔爆破设计图(单位:cm)
表3专项精确爆破装药参数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