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设计-大连理工大学校园慢行系统景观设计
专业论文:大连理工大学校园慢行系统景观设计---毕业论文提升篇

大连理工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大连理工大学校园慢行系统景观设计Slow-traffic system design in Dali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学部(学院):建筑与艺术学院专业:环境艺术设计学生姓名:学号:指导教师:评阅教师:完成日期:大连理工大学Dali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摘要本次设计是从慢行系统这一概念出发,结合校园文化,将城市的慢行系统的规划方式应用到了校园以及周边环境中,将周围的居住者的活动从室内引向附近的海边。
用柔软的手段,改变周围居民以及周边校园的生活方式。
从景观角度出发,设计时力求将目光放大,最终要考虑到远近结合、区域绿道和城市慢行系统并进。
慢行系统要突出大连的特点、注重为民所用。
纵观大连市滨海的特点和大工周围的防洪河道整治的实际情况,利用防洪河道作为本次毕业设计校园周边慢行系统的主骨架,主要串联沿线开放的海边码头、学校、山脉,尽快在高新区区立若干条连续、通达的自行车步行道。
本次设计还要充分利用现有河道、道路(次干道及支路)、校园内的开放空间和慢行系统,按照自行车、步行道基本要求在地面铺装、配套设施等方面进行简单改造,改造应遵循简洁实用的原则。
将一些景观节点串连起来,配合慢行系统建设的试点改造,例如允许自行车驶入,设臵自行车和步行路径,增设避难设施,配套自行车停放点等。
设计试图建构适用于大学校园的慢行景观系统,并且将设计蔓延到周边的社区和街道,并建设相应的绿色基础设施,提高功能性。
关键词:慢行系统、连接、绿色基础设施、海边码头、校园、交流Slow-traffic system design in Dali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AbstractThis design is starting from the concept, the combination of campus culture, the city slow traffic system planning method is applied to the campus and the surrounding environment and their activities around the occupants from indoor lead to near the seaside. Using soft means to change the lifestyle of the residents around and around the campus.Starting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landscape, design strived to be the eyes of amplification, and ultimately to considering the combination of distance and regional greenway and urban pedestrian system and. Slow line system to highlight the characteristics of Dalian, focusing on the use of the people. Throughout the coastal city of Dalian,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work around the actual situation of flood control regulation using river flood control as the graduation design around the campus slow system main skeleton, mainly in series along the open sea terminal, the school and the mountains, as soon as possible in the high-tech district made a plurality of continuous, bicycle access road to walk.The design should make full use of the existing River Road, (sub trunk roads and branch), the campus open space and slow system, in accordance with the bicycle, walking road basic requirements in paving the ground, facilities, andother aspects of a simple transformation. The transformation should be follow the simple and practical principle. Will some landscape nodes connect with the slow system construction of the pilot reform, such as allowing the bike to enter, set the bike and walking path, add refuge facilities, matching the bicycle parking spots.The design tries to construct the slow line landscape system which applies to university campus, and will spread the design to the surrounding communities and streets, and construct the corresponding green infrastructure, improve the function of the system..Key Words:Slow-traffic system, connection, green infrastructure, seaside pier, campus, exchange目录摘要 (I)Abstract (II)引言................................................................................................................................... - 1 - 1 景场地现状分析................................................................................................................ - 3 -1. 1校园慢系统不连贯缺乏整体性考虑..................................................................... - 3 -1.2 周边场地人车混行交通混乱................................................................................ - 3 -2 大学校园慢行景观系统.................................................................................................... - 5 -2.1 校园生活与慢行景观系统.................................................................................... - 5 -2.2 慢行系统规划......................................................................................................... - 5 -3 慢行交通一体化设计.......................................................................................................... - 7 -3.1 人行慢行系统......................................................................................................... - 7 -3.1.2 自行车停车场规划 .................................................................................... - 8 -3.1.3 自行车过街设施规划 .................................................................................. - 8 -3.1.4 自行车跨河通道规划 .................................................................................. - 8 -4 设计结合校园文化............................................................................................................ - 9 -5 校园周边公共慢行系统构建 ......................................................................................... - 10 - 结论................................................................................................................................. - 11 - 参考文献........................................................................................................................... - 12 - 致谢................................................................................................................................. - 14 -引言保罗·维利里奥曾说:“手可以抚摸,但也可以通过速度和物质把手变成残暴和破坏的手段。
大学校园生态景观建设分析——以大连理工大学花果山地块为例

大学校园生态景观建设分析——以大连理工大学花果山地块为例作者:魏翠龙,林墨飞,蔡梦琦,刘换换来源:《现代园艺·下半月园林版》 2015年第7期魏翠龙林墨飞蔡梦琦刘换换(大连理工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辽宁大连116024)摘要:介绍了大连理工大学花果山生态改造的项目背景,阐述了生态建设的基本原则,介绍了具体规划思路及设计方案。
关键词:大学校园;生态;景观;花果山1项目概况大连理工大学1949年建校,东部校区位于大连市沙河口区与甘井子区交界的凌水镇内,占地面积为211.4万m2,建筑面积136.6万m2。
周围高校众多,北侧紧邻大连软件园,南侧为大连海事大学,西侧为自然山体,东侧为居住用地。
位于大连理工大学校园中部花果山的山上礼堂,建于20世纪70年代,是大连理工大学举办校园大型文化艺术活动的重要公共建筑。
礼堂正门前山体绿地非常受学校师生以及教职工们欢迎,常用于集散、健身、休憩等活动,使用频率很高。
随着时间推移,目前场地内可活动区域十分局促,功能单一,服务设施亦年久失修,陈旧落后。
场地内绿地仅植有大量黑松、刺槐等,种植层次不足,缺少季相变化,植被维护欠佳。
该场地越来越不能满足大连理工大学快速发展所带来的对校园景观环境的要求,亟待重新改造景观,拓展多样性使用功能,诠释校园文化精神和历史文脉,提升高校校园生态环境的格调与质量。
2生态建设原则随着信息社会和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以及高等教育体制和理论的重大变革,我国大学校园建设进入一个前所未有的大规模、高速发展时期。
在大学校园景观中包含了丰富的生态内涵,因此,应用生态学原理分析大学校园景观,具有必然性。
生态文明的核心是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致力于构造一个以环境资源承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社会经济文化政策可持续发展为手段的环境友好型社会。
具体到高校的层面上,建设生态文明,就是建设“生态校园”。
“生态校园景观”是“生态文明”在高校环境下的基本体现,是顺应国家政策形势,符合生态文明发展的需求,必将成为高校建设的重要内容和发展趋势。
基于城市慢行系统的景观设计探索r——以天津滨海新区于家堡为例

基于城市慢行系统的景观设计探索r——以天津滨海新区于家
堡为例
雷燚;汪耀龙;孔然
【期刊名称】《中国房地产(学术版)》
【年(卷),期】2018(000)007
【摘要】在我国城市化发展进程中,城市核心区中出现的人口无序增长、交通拥堵、环境恶化等现状一直备受关注,城市居民迫切希望营造舒适、安全、便捷、宁静、
优美的城市环境.研究城市慢行系统与绿地系统的有机结合,加强核心区各地块与整
个城市交通联系,营造舒适优美的城市环境,化解城市核心区中人与环境的矛盾.
【总页数】7页(P73-79)
【作者】雷燚;汪耀龙;孔然
【作者单位】厦门大学嘉庚学院;厦门大学嘉庚学院;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建设和交
通局园林景观科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U956
【相关文献】
1.城市形象塑造与城市色彩规划——天津滨海新区于家堡金融区色彩形象系统规划[J], 涂俊
2.贴近市场规避开发风险强化城市规划与管理——天津滨海新区于家堡中心商务区行动规划工作体会 [J], 彭博
3.浅议超高层建筑密集区域消防规划设计编制——以天津滨海新区于家堡金融区为例 [J], 吴正平
4.公共图书馆助力城市文化建设实践探索——以天津滨海新区图书馆为例 [J], 潘丽凤
5.基于数字信息化的低碳城市规划设计研究——以天津于家堡金融区为例 [J], 李波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大连理工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大连理工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本篇论文以《基于机器学习的智能推荐系统设计与实现》为主题,对智能推荐系统及其机器学习算法进行了深入研究。
本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 研究背景和意义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电商市场的快速发展,人们对商品的需求也越来越多样化。
在这种情况下,智能推荐系统应运而生。
智能推荐系统是一种依托计算机技术和机器学习算法,对用户行为进行分析,从而根据用户的兴趣和偏好推荐相应的商品。
智能推荐系统既可以提高用户的购物体验,也可以增加电商网站的销售额。
因此,对智能推荐系统及其机器学习算法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
2. 智能推荐系统的原理和分类智能推荐系统通过对用户行为的分析和学习,为用户推荐与其兴趣和偏好相符合的商品。
根据推荐算法的不同,智能推荐系统可以分为基于内容的推荐、基于协同过滤的推荐、混合型推荐等多种类型。
3. 基于机器学习的智能推荐系统设计与实现本文以基于协同过滤的推荐算法为例,对智能推荐系统的设计和实现进行了详细阐述。
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步骤:第一步,搜集用户和商品数据,包括用户浏览历史、购买历史、评分历史等信息。
第二步,对数据进行预处理,包括数据清洗、特征提取等操作。
第三步,利用机器学习算法进行模型训练。
本文选用了基于最近邻居的协同过滤算法,并采用Python语言实现。
第四步,通过实验对模型进行评价和优化。
实验采用了RMSE和MAE两种评价指标,并通过调整不同参数来进一步提高模型的准确性。
最后,本文对智能推荐系统的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并提出了一些改进和优化的思路,以期进一步提高智能推荐系统的性能和用户体验。
4. 总结本文着重介绍了智能推荐系统及其机器学习算法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并以基于协同过滤的推荐算法为例,对智能推荐系统的设计和实现进行了详细阐述。
本文对智能推荐系统和机器学习算法进行了深入剖析和研究,并提出了一些可行的优化和改进思路,为智能推荐系统的未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大连理工大学新校区规划设计任务书案例

大连理工大学新校区规划设计任务书案例12月1日,走进即将揭开面纱、拥抱八方学子的大连理工大学城市学院新校区,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栋栋崭新的大楼,感受着处处跃动的音符,新校区的各个亮点已脱颖而出。
一年前,这里还仅仅是一片山地果园。
一年后,这里已经形成一座现代化的大学城,巨变正在悄然发生。
东校区:自然山谷中的生态学习生活区
新校区共分东西两个区域进行规划建设,每个校区内形成一套相对完整的功能体系。
东校区地势南高北低,位于狭长的山谷中,为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宗旨,规划将宿舍生活区分布在中段,南北是教学区集中分布的位置。
东校区主入口是北门,作为第一展示面,以轴线式设置图书馆及主教学区,体现仪式感和庄重性。
北门正对的是201国道,北门与图书馆之间是草坪广场。
作为城市学院新校区入口景观的草坪广场与外侧的综合教学楼、信息楼等相映成景,担负着表现学院精神及形象的任务。
广场采用规则式的设计方式铺设了一个规则对称的草坪,整个设计体现了高校的庄严、大气。
东部校园以图书馆、体育馆为中心设计校园景观轴线。
两馆也是整个东校区中主要景观区,是具有地标性的景观。
在体现景观性质的同时,也将南北区域作了有效分隔,使学习区与生活区互不影响。
“快生活”下的慢行街区景观人性化设计探究

“快生活”下的慢行街区景观人性化设计探究作者:朱琪来源:《现代园艺·下半月园林版》 2016年第5期朱琪(大连工业大学,辽宁大连116034)摘要本文通过以城市街区所需要的人性化景观设施为切入点,对国内的快速发展所带来的快生活压力进行解压,为快生活带来效益的同时给予人们不一样的慢性体验。
关键词快生活;休闲空间;慢行街区;生态;人本;人性化作者简介:朱琪(1991-),女,汉,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现代景观规划设计方法与实践。
1 慢行街区景观的发展20世纪20年代受现代主义城市规划思想的影响,城市的规划主要考虑增加建筑的高度、扩大道路的宽度、减少交叉口、竖起立交桥等,重点是解决交通问题,因此街道上成了车的天下,导致很多被街道隔分的街区被人们当成一个“过道”,破坏了一个街区应有的轻松生活气氛。
20世纪80年代,新都市主义提倡回归城市,重建“以人为本”的街道,这样一来,之前枯燥乏味的街区空间便有了一些生机,逐渐演变成一个在提供方便之余供人休闲健身的场所。
再接着出现的景观都市主义则强调景观是所有自然过程和人文过程的载体,这样追求生态的、可持续发展的绿色慢行街区景观才逐渐被人们重视。
营造一个系统的慢性街区景观空间,不仅可以吸引人们参与多彩的慢行生活来缓解城市的交通压力,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因交通造成的污染,更是可以引导人们走出室内,参与到室外空间,体验户外活动带来的身心舒适的体验。
2 慢行街区设计的目标和趋势2.1 人文化人处于街区的主角地位,在规划设计时应从人的需求出发,无论是整体的布局还是局部的公共艺术、基础设施的设计都要以人为主,让人们对街区产生归属感、幸福感和认可感。
在慢行街区景观设计中也应该尊重历史,要保持历史文化的延续性,不宜改变太多场地原有的气质,不能够因一味地追求现代化的景观效果让它的文化历史被完全隔断。
2.2 生态化将街区打造成一片绿色的世界,使街区成为“绿色街道”。
提倡加强雨水再利用,使雨水尽可能地景观化和资源化,利用科学的自然规律来管理收集雨水。
大连理工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模板(2015年12月修订)

大连理工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大连理工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论文)题目业:学生姓名:学号:指导教师:评阅教师:完成日期:大连理工大学Dali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摘要“摘要”是摘要部分的标题,不可省略。
标题“摘要”选用模板中的样式所定义的“标题1”,再居中;或者手动设置成字体:黑体,居中,字号:小三,1.5倍行距,段后11磅,段前为0。
摘要是毕业设计(论文)的缩影,文字要简练、明确。
内容要包括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
单位采用国际标准计量单位制,除特别情况外,数字一律用阿拉伯数码。
文中不允许出现插图。
重要的表格可以写入。
摘要正文选用模板中的样式所定义的“正文”,每段落首行缩进2个汉字;或者手动设置成每段落首行缩进2个汉字,字体:宋体,字号:小四,行距:多倍行距 1.25,间距:段前、段后均为0行,取消网格对齐选项。
摘要篇幅以一页为限,字数为400-500字。
摘要正文后,列出3-5个关键词。
“关键词:”是关键词部分的引导,不可省略。
关键词请尽量用《汉语主题词表》等词表提供的规范词。
关键词与摘要之间空一行。
关键词词间用分号间隔,末尾不加标点,3-5个;黑体,小四,加粗。
The Subject of Undergraduate Graduation Project (Thesis) of DUTAbstract外文摘要要求用英文书写,内容应与“中文摘要”对应。
使用第三人称,最好采用现在时态编写。
“Abstract”不可省略。
标题“Abstract”选用模板中的样式所定义的“标题1”,再居中;或者手动设置成字体:Times New Roman,居中,字号:小三,多倍行距1.5倍行距,段后11磅,段前为0行。
标题“Abstract”上方是论文的英文题目,字体:Times New Roman,居中,字号:小三,行距:多倍行距 1.25,间距:段前、段后均为0行,取消网格对齐选项。
大连理工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理工类) - 副本

第
7
次
本周工作进展情况(学生填写)
指导教师检查意见
指导教师(签字)年 月 日
第
8
次
本周工作进展情况(学生填写)
指导教师检查意见
指导教师(签字)年 月 日
第
9
次
本周工作进展情况(学生填写)
指导教师检查意见
指导教师(签字)年 月 日
毕业设计(论文)过程检查情况记录(记录内容需手写)
大连理工大学
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
(理工类)
题目名称
基于数字锁相放大原理的光强信号测量系统设计
学部(学院)电 信专 业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
学生姓名霍昶全学号
指导教师巢 明职称讲师
下发年月日上交年月日
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须知
1.认真学习理解《大连理工大学大学生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管理办法》。
2.努力学习、勤于实践、勇于创新,保质保量地完成任务书规定的内容。
指导教师签字本周工作进展情况学生填写指导教师检查意见指导教师签字本周工作进展情况学生填写指导教师检查意见指导教师签字可剪辑修改精选文档毕业设计论文过程检查情况记录记录内容需手写本周工作进展情况学生填写指导教师检查意见指导教师签字本周工作进展情况学生填写指导教师检查意见指导教师签字本周工作进展情况学生填写指导教师检查意见指导教师签字可剪辑修改精选文档毕业设计论文过程检查情况记录记录内容需手写本周工作进展情况学生填写指导教师检查意见指导教师签字本周工作进展情况学生填写指导教师检查意见指导教师签字本周工作进展情况学生填写指导教师检查意见指导教师签字可剪辑修改精选文档毕业设计论文过程检查情况记录记录内容需手写本周工作进展情况学生填写指导教师检查意见指导教师签字本周工作进展情况学生填写指导教师检查意见指导教师签字本周工作进展情况学生填写指导教师检查意见指导教师签字可剪辑修改精选文档毕业设计论文过程检查情况记录记录内容需手写本周工作进展情况学生填写指导教师检查意见指导教师签字本周工作进展情况学生填写指导教师检查意见指导教师签字本周工作进展情况学生填写指导教师检查意见指导教师签字可剪辑修改精选文档毕业设计论文指导教师评价表此表可打印指导教师评语工作态度综合能力工作量质量与水平创新点规范化程度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毕业设计-大连理工大学校园慢行系统景观设计大连理工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大连理工大学校园慢行系统景观设计Dali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campus transportation and environmental remediation planning大连理工大学Dali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摘要基于大学校园混杂的交通,快节奏紧张压力的现状,以及师生对交往性校园本质的诉求,提出将景观系统与慢行系统结合的大学校园慢行景观系统。
通过对交通系统的调整与改善、景观系统的丰富与优化及两者协调融合达到慢行的效果,可借此培养健康、平静、和谐、闲适的“绿色”心态,提升精神品质,最终为学生创设多元化交往,促使学生全面发展。
此外大学作为提供教学和研究条件的场所,有别于城市交通复杂多变的景观,合理地规划校园慢行系统,为学生提供更少混合交通流干扰的校园景观,既满足校园环境建设的需要,也是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育人环境的需要。
关键词:大学校园; 景观系统; 慢行系统Dali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campus transportation and environmentalremediation planningAbstractThis paper presented the concept of slow -paced landscape system in campus of the university,which combined the landscape system with the slow-paced system,on the basis of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the mixed traffic on campus,the fast -paced life and the requirements of teachers and students for the communicative nature of the university campus he system was established by means of adjusting and improving the traffic system,enriching and optimizing the landscape system,as well as coordinating the two systems at the same time,which could train the healthy,quiet,harmonious,leisureful and comfortable feeling,promote spirit quality,and at last create the multiple intercourse for students,and promoted students overall development.In addition university as a teaching and research conditions, different from the complex landscape, urban traffic planning campus slow system reasonably, provides students with less interference of mixed traffic flow of the campus landscape, satisfy the need of the construction of campus environment, and promote the healthy growth of students, the need to create a good educational environmentKey Words:the university campus; landscape system; slow -paced system目录摘要 (I)Abstract (II)引言 (1)1 基本概念解析 (2)1.2研究的意义 (2)1.3设计目标 (2)2 大连理工大学校园交通及景观系统的现状 (3)2.1慢行交通系统规划滞后,缺乏功能的整体性考虑 (3)2.2道路断面设置不合理,未能体现人性关怀 (3)3 大学校园慢行景观系统的内涵 (4)3.1大学之道与慢行景观系统 (4)3.2大学校园慢行景观系统架构的理念 (4)4 大学校园慢行景观系统的组成 (4)4.1慢行核 (4)5 大学校园慢行景观系统的架构方式 (5)5.1 交通性慢行景观空间的架构 (5)5.2 非交通性慢行景观空间的架构 (6)5.3 慢行交通系统与景观休憩系统的融合载体———绿道 (7)6 总体规划 (8)6.1项目定位 (8)6.2设计手法 (8)6.3 设计思路 (8)6.4已建成校园慢行景观系统的优化策略 (9)结论 (10)参考文献 (11)致谢 (12)引言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国的城市机动车保有率逐年增长。
同时代背景下,大学校园的规模和内容也在不断地扩大,校园内机动车的数量迅速增加,使校园交通模式从“步行优先”微妙地转变成“车行优先”。
在校园物质空间与人文环境建设提高教学与生活服务水平的同时,由校园及周边城市道路机动化交通使用率增加导致的交通拥堵、人车冲突等交通问题日益凸显,一定程度上影响学生和教职员工的日常学习与工作。
以步行和自行车为主的大学校园交通看似是慢行交通的典型模式,尤其多数校园景色优美,更应让人体会到慢行交通的舒适与惬意。
然而,大多数校园交通及景观并没有使师生感到放松和自在。
慢行交通和景观的结合在校园中还没有得到明显的重视及有效地实践。
大连理工大学经历60余年的发展,正向“建设成为国际知名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目标努力迈进。
同时,校区建设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高速发展阶段。
但随着师生规模的增加、外来车辆涌入、环境设施陈旧落后等问题的出现,使原本宁静的校园在部分时间内变得拥堵起来,校园独有的慢文化氛围逐渐消失。
因此以大连理工大学校园的慢行景观系统为例。
并针对发展现状与存在问题,提出大连理工大学凌水校区慢行系统景观规划的设计。
1 基本概念解析1.1校园概况大连理工大学建校于1949年4月,经过60多年的发展,现已形成一校、两地(大连市、盘锦市)、三区(大连凌水主校区、开发区校区、盘锦校区)的办学格局。
至2013年,总占地面积433.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42.4万平方米(其中,大连凌水主校区站地面积226.5万平方米)。
全日制在校学生34000多名。
大连凌水主校区地处大连西南部大学云集的高新园区,而这一片区的城市路网体系性较差,同时该片区的路口设计存在诸多不足,且校园各校门的交通组织自身具有设计缺陷,这导致校园外部交通与内部交通间产生相互干扰,加剧城市交通问题。
同时,机动化的迅速发展导致原有校园路网体系出现严重的人车冲突问题,主要是学生为主体的步行流线与校园内部的车行流线的冲突。
这种交通流干扰影响道路通行能力的同时,不便于和谐校园氛围的营造。
此外,大工数十年的历史传承留下了很多时代记忆。
但这种记忆在校园的空间环境中少有表现。
现今大学的人文精神与办学理念也少有在外部空间中彰显。
总体而言,景观环境整体呈现层次不高、精细化不够的特点。
1.2研究的意义构建一个充满生机与活力的校园景观,是大学教育深化发展的需要,也是实现大连理工大学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而慢行系统作为校园的“毛细血管”,它的“健康”关系到整个校园环境的“健康”。
而它的空间特征,正是其与使用者——广大师生最密切相关的一部分。
慢行空间是从适合车的尺度的空间回归到适合人的尺度的空间,慢行行为能够让人远离安全威胁和环境污染,通过更加人性的慢行休憩交流空间,能够提升人的舒适度、安全感和归属感。
在这种背景下,校园慢行系统的建立和完善更应该得到普遍重视。
针对凌水校区进行慢行系统的景观规划设计,符合大连理工大学校区可持续建设和发展的根本需求。
一方面,它是改善老校区交通体系建设的优化策略和手段;另一方面,通过慢行系统对校园景观的有效串联,可以满足师生对多样性交往空间的功能需求,进一步提升校园活力,体现校园的人文关怀。
因此,慢行系统的景观规划设计,是对校园总体规划的提升和补充,在发展理念、建设过程和实际操作上,具有深远的意义。
1.3设计目标从创建和谐校园环境角度出发,以大连理工大学凌水校区慢行系统景观作为规划设计对象,归纳整理慢行系统的起源和发展,对慢行系统实践的成功案例进行调研和比较分析;探讨校园慢行系统景观规划设计应遵循的规律、需要反思的不足、有效的解决方案、值得推广的实践经验等问题;以凌水校区现状问题作为切入点,挖掘基地资源,设计根植于此的慢行系统景观。
以期优化校园景观结构体系,重构校园对外交通联系节点,提高校园内部交通使用效率,完善步行系统、休闲空间与道路设施系统;构建合理布局的静态景观体系;构筑校园人文景观环境系统,展现大工精神与历史底蕴;构建以人为本、具有人文关怀精神的现代和谐校园。
2 大连理工大学校园交通及景观系统的现状2.1慢行交通系统规划滞后,缺乏功能的整体性考虑一方面,校园不断扩建凌水河两岸的区域,西山生活区及教学区被凌水河阻断,仅通过一个主要集中架桥互相通行,上下课高峰期就会出现拥挤现象,特别是遇到恶劣天气就会影响到学生的正常上课。
特别是凌水河河岸两侧的景观绿化未经处理,冬天断流,夏天溢水。
作为理工凌水河畔的象征性景观缺少景观特色。
校园景观并未得到充分的利用导致部分景观资源浪费交通路网规划多死角,凌水河流域景观未得到充分利用,由于凌水河的常年修缮导致凌水路的道路封闭多年,对学校附近交通环境造成影响。
急需景观规划重整。
校区整体绿化水平虽然很高,但是大部分绿化资源遭到了浪费。
由于凌水河的阻隔、交通规划等问题导致人行、车行路线混乱特别是上下课高峰期时段。
生活区与教学区第地势高差达6米,冰雪雨等恶劣天气发生时道路人行车行路线更加困难。
高差处理也只是硬质挡土墙设置,并没有考虑生态景观因素。
另一方面,校园对步行及自行车交通更多关注局部的点和线,如各类建筑出入口以及连接主要建筑的主干道路等,缺乏慢行交通的系统规划,尤其是次级道路及游憩性道路的深入细化以及各级道路的衔接、优化,从而使交通系统性较差。
再者,慢行交通空间往往注重了交通联系的功能,而忽视慢行交通空间与周边的公共建筑、休憩空间互相依存的关系,缺乏功能的整体性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