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影像学诊断比较
冠脉CTA成像技术与冠状动脉造影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比较

HEILONGJIANG MEDICIAE AND PHARMACY Apr.0090,Vol.44No.0・113・冠脉CTA成像技术与冠状动脉造影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比较①杨阳(河南宏力医院影像科,河南新乡453405)摘要:目的:探讨在冠心病诊断中应用冠状动脉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造影(CTA)技术与冠状动脉造影(CAG)的效果。
方法:选择我院2018-08〜202-08接收的冠心病患者23例作为观察对象,在入院时均由同一组医师进行冠脉CTA成像与CAG检查。
记录两种检查方式对冠心病患者对右冠状动脉、左回旋支、左前降支、左冠主支病变的检查结果,并分析冠脉CTA成像检查的准确性、灵敏度和特异性。
结果:23例冠心病患者的4个主要冠脉共272支,其中冠脉CTA成像检查阳性90支,阴性120支;CAG检查阳性94支,阴性158支;冠脉CTA成像与CAG结果均为阳性88支,阴性155支;冠脉CTA成像检查的准确性、灵敏度和特异性分别为9673%、93.62%、9310%;两种检查方法的一致性极好(K=0.923)。
结论:在冠心病诊断中应用冠脉CTA成像技术具有较高的价值,诊断效能高,为病情诊断、预后评估提供可靠依据。
关键词: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成像技术;冠状动脉造影中图分类号:R540.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024(2291)09-0118-09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又称冠心病,是临床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病情终末期易并发心肌梗死、心力衰竭等,发病率及死亡率较高,严重危害患者生命安全[]。
因此,为早期确诊治疗,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寻找一种高效的诊断方尤为重要法。
目前,临床主要采用冠状动脉造影(camnamandioy-mphy,CAG)诊断冠心病,检查结果具有较高的准确性,但检查耗时长、费用高,且创伤性大,患者接受度不高4]。
冠状动脉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造影(Computed Tomoyuphy Angmyuphy,C TA)技术简称冠脉CTA,属于新型无创检查方法,而随着CT技术的不断更新,冠脉CTA在冠状动脉疾病诊断中优势凸显[]。
医学影像学: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

❖ 区域性肺纹理稀疏、纤细,肺透过度增加 ❖ X线检查只对典型病例有提示意义,特异性低。
CT表现:螺旋CT增强可显示
①肺A腔内偏心性/类圆形充盈缺损,位于管腔中 央呈轨道征和管腔闭塞;
②附壁性环形充盈缺损导致管腔不同程度狭窄; ③间接征象:主肺A增宽,局限性肺纹理稀疏,肺
梗塞和胸腔积液
❖ 管腔狭窄大于76%
狭窄程度:Ⅳ级
❖ Ⅲ级以上,可引起程度不等的心脏损害。
❖ 临床表现:心绞痛,心肌梗死及梗死后并发 症,心律紊乱,心力衰竭和原发性猝死。
❖ 临床诊断主要依靠症状体征,心电图和生化 酶学检查。
X线表现: 隐性冠心病和心绞痛者,X线平片多无异常
发现。 心肌梗死者少数可有以下表现: ①心影不同程度增大,以左心室增大为主,
❖ 临床常见突发剧烈的胸、背痛,可向颈及腹 部放射。常伴心率增快,呼吸困难、恶心、 呕吐,晕厥及肢体血压、脉搏不对称。
【影像学表现】
X线表现:
❖ 急性,短期内纵隔或主A阴影明显增宽,搏 动减弱或消失,边缘模糊。
❖ 慢性时,主A局限或广泛扩张,有时外缘呈 波浪状,主A内膜钙化明显内移,左室因主A 瓣关闭不全而增大。
消失,矛盾运动/不协调) ④整体及节段射血分数减低
MRI表现
❖ 对冠心病可从形态、功能、心肌灌注 及延迟期心肌存活方面进行评价
1)心绞痛(心肌缺血,未发生心梗) ❖ 心脏形态、大小正常 ❖ 心肌灌注首过缺血心肌灌注减低
2)急性心肌梗死
❖ 梗死心肌信号强度增强,T2WI明显(水肿) ❖ 梗死心肌壁变薄 ❖ 节段性室壁运动减弱、消失,收缩期室壁
CT表现:
❖ 平扫:可显示钙化内膜内移,假腔内血栓,及主 A夹层血液外渗、纵隔血肿、心包和胸腔积血等。
常见疾病影像学诊断

常见疾病影像学诊断
常见疾病影像学诊断
1. 肺炎
肺炎是指肺部组织发生炎症引起的疾病。
常见的影像学表现包括:
X线胸片:可见肺实变、扩张的小叶间隔、渗出灶等。
CT扫描:可见炎性渗出导致的肺实变、斑片状渗出灶、结节等。
2. 肺结核
肺结核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慢性传染病。
常见的影像学表
现包括:
X线胸片:可见肺部浸润阴影、空洞、钙化灶等。
CT扫描:能更准确地显示病灶的范围和分布,包括浸润性病灶、空洞、纤维化等。
3. 脑卒中
脑卒中是指脑血管疾病引起的脑功能受损,包括缺血性脑卒中
和出血性脑卒中。
常见的影像学表现包括:
CT扫描:可见梗死灶的低密度区、出血灶的高密度区。
MRI:能更清晰地显示梗死灶的范围和形态。
4. 冠心病
冠心病是指冠状动脉疾病引起的心肌缺血和缺氧。
常见的影像学表现包括:
冠状动脉造影:通过插管将造影剂注入冠状动脉,可显示冠状动脉的狭窄和阻塞情况。
心电图:能反映心肌的电活动情况,包括ST段改变和陈旧性心肌梗死的Q波。
5. 肺癌
肺癌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分为小细胞肺癌和非小细胞肺癌。
常见的影像学表现包括:
CT扫描:可见肿瘤的大小、位置、边缘、浸润性生长情况。
PET-CT:结合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和葡萄糖代谢物示踪,能更准确地显示肿瘤的代谢活动情况。
常见疾病的影像学诊断在临床工作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通过对病变的特征和表现进行观察和分析,能够帮助医生做出准确的诊断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及时进行影像学检查对于早期发现疾病和进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2023冠心病诊断标准

2023冠心病诊断标准
冠心病,又称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是由于冠状动脉硬化导致心脏供血不足的一种心血管疾病。
2023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对冠心病的诊断标准进行了更新,以便更准确地识别和评估患者的病情。
2023年冠心病诊断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病史与症状:患者可能出现心绞痛、心肌梗死、心律失常等症状。
病史中应注意询问家族史、吸烟、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危险因素。
2.临床检查:包括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实验室检查(如心肌损伤标志物、血脂、血糖等)。
心电图可以显示心肌缺血、心肌梗死等表现;超声心动图可评估心脏功能和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实验室检查有助于评估患者的危险程度。
3.影像学检查:主要包括冠状动脉造影和心脏磁共振成像(MRI)。
冠状动脉造影是诊断冠心病的金标准,可清晰显示冠状动脉狭窄部位和程度;心脏MRI可显示心脏结构和功能。
4.心脏康复与预防:对于确诊冠心病患者,应进行心脏康复治疗,包括康复训练、心理干预、生活方式调整等。
同时,预防措施至关重要,如控制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危险因素,戒烟限酒,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
5.病情评估与分级:根据冠心病的病情,可分为稳定性冠心病、不稳定性冠心病和急性冠心病。
病情评估有助于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和预后预测。
总之,2023年冠心病诊断标准强调了病史、临床检查、影像学检查等多方面的综合评估。
确诊冠心病后,患者应根据医生建议进行规范化的治疗和康
复,降低心血管事件的风险。
冠状动脉斑块的影像学分析

冠状动脉斑块的影像学分析引言冠状动脉斑块是指在冠状动脉血管壁上的一种异常沉积物,是冠心病的主要病理基础之一。
通过影像学分析,可以对冠状动脉斑块进行定量和定性的评估,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重要依据。
影像学检查方法目前常用的冠状动脉斑块影像学检查方法包括:1. 冠状动脉造影:通过导入造影剂,观察冠状动脉血管的情况,包括斑块的位置、数量、大小和形态等。
2. 血流峰值速度:通过超声心动图检查,测量冠状动脉内血流的速度变化,以评估斑块对血液流动的影响。
3. 冠状动脉CTA:利用计算机断层扫描技术,对冠状动脉进行三维重建,观察斑块的位置、形态和密度等。
4. 核素显像:通过注射放射性示踪剂,观察斑块所在的位置和范围,用于评估心肌供血情况。
影像学分析参数在冠状动脉斑块的影像学分析中,常用的评估参数包括:1. 斑块负荷:反映斑块的数量和程度,可以通过计算斑块总面积、最大截面面积等指标来表征。
2. 斑块类型:根据斑块内部的成分和形态特征,将其分为软斑块、钙化斑块和混合斑块等。
3. 斑块内部特征:包括斑块内部密度、斑块边界的清晰度以及斑块内钙化的程度等。
4. 斑块进展:通过对多次影像学检查的比较,可以评估斑块的生长速度和进展情况。
影像学分析的临床应用冠状动脉斑块的影像学分析在临床应用中具有重要意义:1. 诊断冠心病:通过观察斑块的位置、数量和程度,可以判断是否存在冠心病,并对病情做出评估。
2. 评估斑块稳定性:根据斑块内部特征和斑块进展情况,可以预测斑块的稳定性和破裂风险,为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依据。
3. 指导介入治疗:通过冠状动脉造影等影像学检查,可以明确斑块的位置、形态和程度,为介入治疗(如冠脉支架植入)提供指导。
4. 随访和预后评估:通过定期进行影像学检查,可以监测斑块的变化和进展,评估治疗效果和预后情况。
冠状动脉斑块的影像学分析是冠状动脉疾病诊断和治疗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通过对斑块的定量和定性评估,可以更准确地评估斑块的性质和进展情况,为临床决策提供重要依据。
冠脉CTA与冠脉造影诊断冠心病对比分析

冠脉CTA与冠脉造影诊断冠心病对比分析【摘要】目的:针对冠脉CTA与冠脉造影诊断冠心病的价值展开分析。
方法:选取我院2021年12月-2022年8月期间收治的86例疑似冠心病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统一进行冠脉CTA检查,以冠脉造影为金标准,比较两种诊断方式的敏感度、准确率以及特异率。
结果:冠脉CTA检查准确率为95.35%,灵敏率93.75%,特异率为97.37%,冠脉CTA与冠脉造影诊断结果无明显差异,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冠脉CTA在冠心病的诊断中具有准确率高、安全性高、创伤较小等优势,并且费用相对较低,患者接受度更高,具有较高的临床使用价值。
【关键字】冠脉CTA;冠脉造影;冠心病冠心病是临床较为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主要发病原因是冠脉粥样硬化导致血管发生阻塞,引起心肌缺氧或者缺血性坏死,诱发心脏病,具有发病率高、死亡率高、病残率高的特点,对患者的生活质量甚至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威胁[1]。
目前,冠脉造影是诊断冠心病的主要诊断方式,但是此诊断方式会对患者造成较大伤害,并且费用较高,所以在使用上面存在一定限制。
近年来冠脉CTA诊断技术临床应用逐渐增加,且诊断效果收到临床工作的认可。
本文就针对冠脉CTA与冠脉造影诊断冠心病的价值进行探讨,主要报告内容分如下。
1对象和方法1.1对象本次研究对象来自我院2021年12月-2022年8月期间收治的86例疑似冠心病的患者,其中男45例,女41例,平均年龄55.78±3.16岁,所有患者年龄、性别等基本资料对比(P>0.05)。
纳入标准:(1)存在冠心病症状。
(2)精神状态正常,可以正常沟通交流。
(3)均了解本次研究内容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1)合并其他严重器官疾病。
(2)严重心律不齐或者心律失常患者。
我院伦理会对本研究完全知情,并批准开展研究。
(3)中途退出研究或者死亡的患者。
1.2方法冠脉CTA检查操作方法如下:所有患者检查前服用β受体阻滞剂对心率进行调节,合并糖尿病患者检查前2d需要停止服用二甲双胍等相关药物,检查需要在空腹状态下进行,采用宝石能谱CT进行检查,调整患者体位为仰卧位,通过肘静脉注射非离子对比剂碘帕醇(国药准字H20174099 规格:50ml:15g(I) 北京北陆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注射速度为4-5ml/s,然后保持同样的速度注射20-30ml生理盐水,同时进行智能追踪扫描。
冠心病影像学诊断比较

冠心病诊断标准

冠心病诊断标准冠心病是一种常见的心脏疾病,严重威胁人们的生命健康。
准确的冠心病诊断标准是确保患者得到正确诊断和及时治疗的基础。
下面我们就来探讨一下目前常用的冠心病诊断标准。
冠心病的诊断主要依靠临床症状和体征、心电图、血清生物化学指标以及影像学检查。
首要的临床症状是胸痛,常以剧烈压迫性疼痛为主,常常放射至左手、颈部、下颚及背部。
体征方面,冠心病患者可出现心脏听诊异常、颈动脉内翻(Crile征)和下肢水肿等症状。
心电图在冠心病的诊断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常规心电图的指标包括ST段压低或抬高、Q波、T波倒置等,这些指标可以提供冠心病的初步诊断线索。
然而,它只能反映某一时期心肌的变化,不能提供全面和敏感的诊断信息。
因此,血清生物化学指标的检查就显得尤为重要。
血清生物化学指标主要包括肌钙蛋白、心肌肌钙蛋白T、高敏肌钙蛋白I以及心肌酶谱等。
这些指标在心肌缺血、心肌坏死和心肌重塑过程中产生变化,可以判断冠心病的严重程度及预后。
同时,这些指标的变化也能够与冠脉造影结果进行对照,提高冠心病的诊断准确率。
冠心病的影像学检查也是诊断的重要手段之一。
最为常用的是冠脉造影,它能够直接观察冠脉的狭窄程度和血流情况。
但这项检查存在一定的创伤性和风险性。
近年来,随着计算机断层扫描(CT)技术的发展,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CTA)在冠心病诊断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它具有无创、快速、准确的特点,可以直接显示冠状动脉的解剖结构和狭窄情况,为冠心病的早期诊断提供了一种新的选择。
除了上述常见的诊断手段外,还有一些辅助性的检查可以用于冠心病的诊断,例如运动试验和核素显像等。
运动试验可以评估心肌的耐力和心血管系统的功能,判断是否存在心肌缺血。
核素显像可以动态观察冠状动脉供血情况,对冠心病的诊断和分型有一定参考价值。
对于冠心病的诊断,需要综合考虑临床症状、体征、心电图、血清生物化学指标和影像学检查的结果。
因为冠心病的症状和体征缺乏特异性,所以只凭一项指标往往无法做出准确的诊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1/3/7
Zhu Wenling
24
AMI
左 室 心 尖 室 壁 瘤
Zhu Wenling
2021/3/7
25
AMI左室假性室壁瘤
Zhu Wenling
2021/3/7
26
2021/3/7
AMI并发症
右图:室间隔穿孔 左图:左室血栓
27
超声心动图和多普勒超声
不足之处
超声窗的限制 操作者对成像的主观影响 图象质量影响心功能定量测定 重复性差
2021/3/7
10
64排CT冠状动脉成像 MSCT
适应症
症状不典型的可疑冠心病患者,如果CT检查阴性,基 本可以排除冠心病
没有冠心病症状的瓣膜病患者心外科换瓣前,替代常 规的经导管冠状动脉造影
冠状动脉功能显像不确定的患者
暂不愿接受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冠心病患者,64排CT 初步评价病变严重程度及预后
血液灌注障碍或瘢痕状态时形成相应部位放射性缺损区判断心肌 缺血或坏死
静态SPECT放射性缺损区:坏死心肌 静态正常,运动或药物(腺苷)负荷SPECT放射性缺损区:心肌
缺血(用于诊断冠心病) 诊断冠心病的敏感性80%,特异性90%
2021/3/7
30
核素心肌显像
2021/3/7
31
核素心肌显像
E/E’=8, PCWP正常, E/E’>15, PCWP>20mmHg
Ho CY et al. C2ir0c2u1la/t3io/n7. 2006;113:e396-398e. DT<130ms, PCWP>20mmHg
22
心肌存活(小剂量多巴酚丁胺试验)
5g和10g多巴酚丁胺使左室后壁室壁运动改善
2021/3/7
32
What the images mean
Thickened, brighter images on SPECT scans indicates viable heart tissue.
Thinner image indicates that there is possible scarring or infarction of the heart.
治疗仍有心绞痛症状,或有心衰症状需要血管重建, 主张冠状动脉造影,
2021/3/7
3
冠状动脉造影 CAG
不能提供管壁信息 易损斑块的辨别较弱, 不能提供微循环灌注和存活心肌信息 低估冠状动脉正性重构的狭窄程度
2021/3/7
4
病变血管代偿性扩张
2021/3/7
Zhu Wenling 5
病变血管代偿性扩张
9
64排CT冠状动脉成像 MSCT
不足之处
对狭窄程度的精确定量能力不足,不能满足介 入心脏病医师或心外科医师确切了解冠状动脉 的解剖结构和血液动力学的要求
严重钙化影响冠状动脉CT的准确度 心律失常尤其是房颤影响冠状动脉CT检查,
双源CT的开发可有效避免异常节律和心律不 齐的影响,适应范围提高到95bpm心率
冠心病影像学诊断比较
北京协和医院 朱文玲
2021/3/7
1
冠心病影像学诊断目的
心脏和冠状动脉解剖结构 器官功能 组织灌注 临床诊断、危险分层和治疗策略的选择 冠状动脉造影、心室造影、CT、超声心
动图多普勒、核医学、磁共振 血浆BNP
2021/3/7
2
冠状动脉造影 CAG
诊断冠心病的金标准 精确定量冠状动脉狭窄程度,评价患者预后, 诊断钙化斑块和血管内血栓, 冠状动脉血流状态(TIMI分级)和侧枝循环 高危因素的胸痛患者应行冠状动脉造影明确诊断 AMI直接PCI,ACS尽早PCI,稳定性冠心病患者药物
若CT检查阴性,基本可以排除冠心病
美国心脏病学学会杂志发表研究结果:
● 检测狭窄程度方面,定量冠状动脉造影与64排CT的总相关系
数为0.54
● 狭窄程度 <50%、 >50% >75%
特异性 97%,
敏感性
79% 73% 80%
阴性预测价值高
简便易行,安全可靠,风险小的无创检查
2021/3/7
2021/3/7
11
2021/3/7
右冠状动脉中段狭 窄 右图:CAG 左图:CTCA 下图:三维CTCA
右冠支架
12
超声心动图和多普勒超声
无创、简便、价廉已广泛应用于临床
提供心脏结构和室壁运动信息,定量测定左室收缩和 舒张功能
最快捷,简便,床旁检查,诊断AMI并发症(室壁瘤、 心包积液、室间隔穿孔,乳头肌断裂、乳头肌功能不 全,心衰和左室内血栓等)
2021/3/7
Zhu Wenling 6
冠造正常而IVUS血管有斑块及狭窄
2021/3/7
Zhu Wenling 7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64排CT冠状动脉成像 MSCT
扫描速度快,图像分辨率高,放射剂量低,
64层图像,15秒内完成,
建立三维图像,清晰显示冠状动脉病变,评价狭窄和钙化程度
显示冠状动脉主要节段,远端节段和侧支
18
2021/3/7
左房压逐渐升高
E逐渐增高
疾病晚期E显著增高 (肺充血)
Zhu Wenling
19
左室舒张功能受损
肺静脉血流频谱
左房收缩期逆向血 流A(左房逆流入肺 静脉)
Zhu Wenling
2021/3/7
20
组织多普勒速度评价左室舒张功能
2021/3/7
21
左心室舒张功能超声心动图分 析
运动或药物负荷超声心动图诱发心肌缺血时诊断冠心 病(常用多巴酚丁胺或腺苷)
小剂量多巴酚丁胺超声心动图负荷试验(LDDE)诊 断存活心肌
2021/3/7
16
2021/3/7
左室容量
双平面改良Simpsion法 单平面面积长度法 EF(%)=(EDV-ESV)/EDV
=SV/EDV
Zhu Wenling
应用糖代谢显像(外源性葡萄糖摄入的示踪剂18 F 标 记的氟代脱氧葡萄糖:18F-FDG )—18 F - FDG心肌 PET 显像,测定心肌各节段的葡萄糖代谢即可鉴别其 存活性
2021/3/7
29
核医学
心肌显像
99mTc-MIBI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SPECT) 用于冠心病诊断,提供预后判断
2021/3/7
28
核医学
从静脉注入半衰期短的放射性核素,利用心肌细胞对 某些核素或其标记物的选择性摄取作用可作心肌显像, 协助判断心肌缺血及坏死(99mTc 可以被心肌细胞摄 入胞浆或线粒体,说明心肌细胞膜完整且线粒体功能 正常)
利用核素标记的红细胞均匀地分布在心腔与大血管内 可测心室大小及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