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的影像学检查方法教学课件

冠心病的影像学检查方法教学课件
冠心病的影像学检查方法教学课件

冠心病得影像学检查方法教学课件冠心病前面观后面观冠心病定义发病原因发病机制分型解剖影像学检查方法冠心病定义 :

冠心病(coronaryheart disease,CHD)就是指冠状动脉及其分支粥样硬化,使血管管腔狭窄或阻塞,导致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性损害得心脏病。

临床发生得冠状动脉事件90%由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引起,5%-10%由单纯冠状动脉痉挛引起。

我们只讨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故以下内容中得CHD实际上就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脏病得简称。

动脉粥样硬化就是CHD得基本病变、动脉粥样硬化(Catherosclerosis)就是一组称为动脉硬化得血管病中最常见、最重要得一种。

各种动脉硬化得共同特点就是动脉管壁增厚变硬、失去弹性与管腔缩小。

动脉粥样硬化得特点就是受累动脉得病变从内膜开始,先后有多种病变合并存在,包括局部有脂质与复合糖类积聚、纤维组织增生与钙质沉着形成斑块, 并有动脉中层得逐渐退变,由于在动脉内膜积聚得脂质外观呈黄色粥样,因此称为动脉粥样硬化。

继发性病变有斑块内出血、斑块破裂及局部血栓形成,称为粥样硬化-血栓形成。

动脉粥样硬化得发病机制对本病发病机制,曾有多种学说从

不同角度来阐述。

包括脂质浸润学说、血栓形成学说、平滑肌细胞克隆学说等。

今年多学者支持内皮损伤反应学说。

认为本病各种主要危险因素最终都损伤动脉内膜,而粥样硬化病变得形成就是动脉对内膜损伤作出得炎症-纤维增生性反应得结果。

单核细胞黏附在内皮细胞上得数量增多,并从内皮细胞之间移入内膜下成为巨噬細胞,通过清道夫受体吞噬低密度脂蛋白(ox LDL),转变为泡沫细胞形成最早得粥样硬化病变脂质条纹。

在细胞因子得作用下,促使脂肪条纹演变为纤维脂肪病变,再发展为纤维斑块动脉粥样硬化得发病机制在血流动力学发生变化得情况下,如血压增高、血管局部狭窄所产生得湍流与切应力变化等,使动脉内膜内皮细胞间得连续性中断,内皮细胞回缩,从而暴露内膜下得组织。

此时血小板活化因子(PAF)激活血液中得血小板,使之黏附、聚集于内膜上,形成附壁血栓。

血小板可释出许多细胞因子。

这些因子进入动脉壁,也对促发粥样硬化病变平滑肌细胞增生起重要作用。

冠心病病因年龄、性别:

多见于40岁以上中老年人,49岁以后进展较快。

男女相比,女性发病率较低,但在更年期后发病率增加。

血脂异常:

脂质代谢异常就是最重要得危险因素。

在临床中,总胆固醇TC与低密度脂蛋白LDL增高最受关注。

高血压:

60%-70%就是冠脉硬化患者患有高血压,高血压患者患本病叫血压正常高3-4倍。

吸烟:

可使本病得发病率与病死率增高2-6倍,且与每日得吸烟支数成正比。

糖尿病与糖耐量异常:

发病率较非糖尿病者高出数倍,且病变进展迅速。

肥胖:

体重指数BMI=体重(kg)/身高(m) 2 ,一般以20-24为正常范围。

感从事体力劳动少,脑力劳动多,脑力活动紧张,经常有工作紧迫感西方得饮食习惯(长进食较高热量、含较多动物性脂肪、胆固醇与盐得食物) 遗传因素:

家族中有年龄在50岁就是患者病者,起近亲得病得机会可5倍于这种情况得家族;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所致得家族性高血脂症。

性情急躁、好胜心与竞争性强、不善于劳逸结合得A 型性格得者冠心病多发>40岁,男>女,脑力劳动较多。

美国占人口死亡之数1/3-1/2,占心脏病死亡之数50-75%。

我国约占死亡人数10-20%,心脏病人近年增高趋势。

斑块得形成及进展一、无症状冠心病(隐匿性冠心病):

无症状、静息或负荷试验后有缺血,心电图改变。

二、心绞痛型冠心病:

发作性胸骨疼痛,一次性心肌供血不足。

三、心肌梗死型冠心病:

冠状动脉闭塞,心肌缺血,坏死。

冠心病得分型四、缺血性心肌病型冠心病:

心肌增大,心力衰竭与心律失常。

心肌纤维化引起 ,临床表现与原发扩张型心肌病类似。

五、猝死型冠心病:

因原发性心脏骤停而猝死,缺血心肌局部发生电生理紊乱,引起严重室性心律失律。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粥样斑块破裂,继而出血与血栓形成,引起冠状动脉不完全或完全闭塞所致。

其临床表现为不稳定型心绞痛,急性心肌梗塞或心源性猝死等,约占冠心病得30%。

冠心病常用影像学检查方法冠状动脉造影CAG(金标准) 血管内超声IVUS(行内已经认为其取代冠脉造影成为金标准) 冠脉动脉CT造影检查,后面简称冠脉CTA(银标准) 单光子发射型断层显像(SPECT) 根据美国心脏协会(AHA)得分类指南冠状动脉分段正常冠状动脉得分段 1-右冠状动脉近段 2-右冠状动脉中段 3-右冠状动脉远段 4-后降支 5-左主干 6-前降支近段 7-前降支中段 8-

前降支远段 9-第一对角支 10-第二对角支 11-回旋支近段 12-钝缘支 13-回旋支远段 14-后侧支 15-后降支冠脉造影冠脉造影CAG 据美国心脏协会(AHA)得分类指南,冠心病定义为:

经冠状动脉造影(CAG) 检查证实至少一支冠状动脉血管内径狭窄50 %。

血管内超声 Intravascular ultrasound IVUS 血管内超声(IVUS) 血管内超声( Intravascular ultrasound, IVUS)就是将无创性得超声技术与有创性得心导管技术相结合,对心血管病变进行诊断得一种方法。

IVUS分辩率高, 不仅能判断管腔得狭窄程度,而且还能清晰得显示血管壁结构及其斑块性质,已被行内公认为诊断冠脉粥样硬化得金标准 IVUS 通过心导管将微型化得超声探头插入心血管腔内进行探测,再经电子成像系统显示心血管断面得形态与血流图形,可提供血管得横截面图象。

不仅可以了解管腔得形态,还能直接显示管壁得结构,了解管壁病变得性质,被认为就是血管检查得新得金标准。

IVUS 成像原理高频超声从血管壁反射回来并返回系统系统电路处理后形成图像正常血管IVUS图像:

致密回声得内膜,低回声中膜与致密回声得外膜中膜内膜超声探头外膜冠状动脉IVUS在冠心病中得应用 IVUS 对易损斑块得识别 IVUS对冠心病诊断临界病变得诊断价值在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得应用易损斑块易损斑块又称为不稳定斑块,

易于发生血栓,可迅速进展为急性心血管事件,导致急性冠脉综合征,

其特征有:

较大得脂质池、薄得纤维帽、斑块得破裂、斑块内出血、炎细胞

得浸润等易损斑块Vulnerable Plaque Fibrous Cap Lipid Core 冠状动脉IVUS在冠心病中得应用 IVUS对易损斑块得

识别 IVUS 对冠心病诊断临界病变得诊断价值在冠状动脉介

入治疗中得应用 IVUS 对冠状动脉病变得诊断作用对病变性质得

确定斑块性质:

软斑块,纤维斑块,钙化斑块特殊病变:

血栓、斑块破裂、动脉夹层等对病变得定量分析斑块

面积= = 外弹力膜面积-管腔面积,斑块负荷= =斑块面/ / 外弹力膜

面积 100 %血管内超声得斑块分类软斑块(脂质斑块) 纤维斑

块钙化斑块混合斑块斑块得回声性质纤维斑块:

中等回声富含脂质斑块:

低回声声钙化病变:

声影影软斑块斑块得主要成分回声低于血管外膜回

声,超声显示为低回声区域或无回声区域。

纤维斑块斑块得主要成分回声接近于或

者等同于血管外膜回声,回声信号介于软斑块与钙化斑块之间。

钙化斑块斑块内有强于血管外膜得回

声且后面伴有声影,视为钙化,测量钙化最大角度,若钙化范围>90,

则为钙化斑块。

血管内超声显示得钙化斑块得影像表现:

显示血管内超声得断层成像得原理,以及钙化与斑块分布得对应标记(A);钙化病变其超声影像,靠近管腔面,呈像较亮,而钙化得后部则因为超声能量被遮挡,无超声影像呈现(B) 血管内超声显示得表浅钙化:

钙化影像更靠近血管内膜。

血管内超声显示得深层钙化影像:

钙化影像更靠近外弹力膜(EEM)。

Ⅳ度钙化:

近乎360弧度范围内得钙化影像:

其表面呈像较亮,其后得超声能量被完全遮挡而呈黑色影像。

混合斑块斑块成分有多种回声,难于确定主要为哪种类型,则定义为混合斑块。

坏死核心纤维帽钙钙化化病病变变典型得表现为纤维帽出现破口,斑块内部见到血流灌注斑块破裂血栓在超声上显示为管腔内团状物,分层、分叶,相对为低回声区域动脉夹层动脉夹层冠状动脉IVUS在冠心病中得应用 IVUS对易损斑块得识别 IVUS对冠心病诊断临界病变得诊断价值在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得应用临界病变得诊断价值定性分析斑块性质稳定且狭窄程度没有造成病变远端血动学障碍,不宜介入不稳定斑块导致临床症状,早期干预定量分析: 对病变进行更精确得测量左主干病变:

最小管腔面积 6、0mm 2 2 或面积狭窄率 50% 非左主干病变:

最小管腔面积4、0mm 2 2 或面积狭窄率60% 应当进行介入治疗冠脉造影得不确定病变左前降支远端得脂质斑

块冠造正常而 IVUS 有血管狭窄伴钙化斑块 CAG :

前降支近端不确定病变 IVUS: 前降支近端严重狭窄病变冠脉

CTA 冠脉CTA 冠脉造影对狭窄病变显示直观,但就是对于引起狭

窄得斑块结构不能显示,而且它就是一种具有潜在严重并发症得有创

检查,操作复杂,费用较高,不能广泛应用。

不管冠脉造影还就是血管内超声就是冠心病检查得诊断金标

准,它们都就是有创检查,对冠心病患者本身就就是一个刺激,易导致

不稳定斑块破裂、出血等并发症,导致心肌供血不足,引起一系列临床

症状。

冠脉CTA就是一种无创、操作简单冠状动脉成像方法,它可清

晰显示冠状动脉主干及其主要分支,能准确得评估管腔狭窄程度,足

以评价直径超过1、5mm 以上得冠状动脉有无狭窄;对管壁斑块主

要成分及其冠脉CTA 稳定性做出较好得判断,其准确性可以与CAG

及IVUS媲美,且没有创伤,重复性好,能为临床早期干预、选择冠脉病

变治疗手段及预后评价提供可靠依据,就是评价冠脉病变重要得诊断

与筛选方法。

对减少急性冠脉事件,提高冠心病生活质量、减少冠心病死亡率有

重要得临床价值。

同时,我们认为冠状动脉CTA 一般作为冠状动脉病变高危人群筛

查得首选方法。

特别就是随着近年来CT得迅猛发展,使得冠脉成像时间显著缩短,图像质量明显提高。

冠脉CTA已经成为临床首选冠心病辅助诊断得无创性检查。

冠脉CTA 通过测定斑块得密度,将粥样硬化斑块分为软斑块、纤维斑块及钙化斑块:

CT值分别为50,50-120 与120Hu,3组斑块类型间平均CT值无重叠。

冠脉钙化冠状动脉钙化(CAC)就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得标志与早期征象之一。

CAC得测量可以定量反映冠状动脉粥样斑块得严重程度。

CAC现已广泛应用于评价斑块负荷与预测冠脉事件得风险,有些研究还利用CAC测量检测斑块得进展。

冠脉钙化CAC 钙化评分一般采用Agaston 法(将至少2个相邻像素90Hu得病灶定义为冠脉钙化),CT阈值为90 Hu,向上每100 Hu 为一段,将钙化灶按密度值高低分4级计为14分分。

另外一种就是容积度积分法:

Brodeick等用公式F=(D/100)-0、5来计算(D为钙化灶CT值,F 为加权因子),将加权因子F乘以钙化灶面积。

并与连续多层面数值相加即得到冠脉钙化积分、(这些都可经钙化积分软件直接计算得出) 现在得冠脉CTA扫描分为,前瞻性心电触发序列扫描与回顾性心电门控螺旋扫描,一般来说大多采用后者;

并且回顾性心电门控MSCT增强扫描能显示心脏在完整心动周期内得情况,这使MSCT冠脉成像所得得三维容积数据可同时用于计算各种心功能参数,如舒张末容积(EDV), 收缩末容积(ESV)、每搏量(SV)与射血分数(RF)等,为患者提供更多诊断与判断预后得资料,而不必增加额外得扫描。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得负荷使用冠脉CTA评估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得负荷, 使用Total Plaque Score (TPS), Segment Stenosis Score (SSS)两种评分系统,定量评估粥样硬化斑块得负荷。

TPS 评分系统:

将冠状动脉按标准分为15个节段,评估每个节段就是否存在斑块,若有斑块则记一分,不考虑冠脉狭窄程度,将每个节段得分相加得到总分为0~15 ,根据随访研究结果,将得分>5分者归为高危个体,5为低危个体。

SSS 评分系统:

将冠状动脉按标准分为15个节段,评估每个节段斑块得狭窄程度,无狭窄为0分,狭窄程度<50%为1分, 狭窄程度50% ~69%为2分, 狭窄程度70%为3分,将每个节段得分相加得到总分为0~48分,根据随访资料结果,>5分则为高危个体,5为低危个体。

PA LAA SVC PA LAA SVC PV PV PV PV D、 Aorta D、 Aorta A、Aorta A、 Aorta 横断位图像心脏解剖 A、 Aorta PA SVC SVC LAA PA D、 Aorta D、 Aorta A、 Aorta PV PV PV PV LAA 横断位图像心脏解剖 LMA LMA LAD A、 Aorta A、 Aorta D、 Aorta D、

Aorta SVC SVC LA PA PA LAD LAA LAA LA LMB LMB RAA RAA 横断位图像心脏解剖 LAD LMA LCX A、 Aorta SVC LA RAA D、 Aorta LAA LMB PA LAD LMA LCX A、 Aorta SVC LA RAA D、 Aorta LAA LMB PA 横断位图像心脏解剖 LAD LCX A、 Aorta SVC LA RAA D、 Aorta LMB PA PV GCV LAD LCX A、 Aorta SVC LA RAA D、Aorta LMB PA PV GCV PV PV 横断位图像心脏解剖 LAD LCX A、Aorta SVC LA RA D、 Aorta LMB RV PV GCV PV LV RCA LAD LCX A、Aorta SVC LA RA D、 Aorta LMB RV PV GCV LV RCA 横断位图像心脏解剖 LAD LCX A、 Aorta LA RA D、 Aorta LMB RV PV GCV PV LV RCA LAD LCX A、 Aorta LA RA D、 Aorta LMB RV PV GCV PV LV RCA 横断位图像心脏解剖 LA RA D、 Aorta LMB RV GCV LV RCA LA RA D、 Aorta LMB RV GCV LV RCA PV LCx LAD 横断位图像心脏解剖冠脉重建图像冠状动脉正常解剖、 66岁,男性,急性冠脉综合征,胸痛发作后一周;LCX左回旋支远段斑块,致管腔明显狭窄、 67岁,女性,稳定性心绞痛,LCX左回旋支近段显著狭窄 LAD左前降支近端钙化斑块 Chang Gung Med J、 2019 May-Jun;34(3):268-77 冠状动脉循环得类型:

主要瞧左心室下壁、后壁 , 由右冠状动脉还就是回旋支供血均衡型左右心室膈面得血液分别有左右冠状动脉供应,互不越过十字交叉,右侧冠状动脉远段在后室间沟延续为后降支而终止。

国人中该型占28、7%。

右侧优势型右侧冠状动脉远段跨越十字交叉后继续走行于左房室沟内,依次发出右室后支,后降支,左室后支,左室膈面由右侧冠状动脉供血。

国人中右侧优势型占65、8%。

当其分出来得左室后支数目多于三支时称为超右优势型,占5%。

左侧优势型回旋支越过十字交叉后继续走行于右房室沟内,终止于右房室沟,依次发出左室后支,后降支与右室后支,左右心室膈面均由回旋支供血。

国人中该型占5、5%。

冠状动脉循环得类型右侧优势型均衡型左侧优势型、正常冠状动脉CTA 图像右冠优势型左冠优势型冠脉CTA得优点无创性检查可以诊断冠脉软斑块对冠脉钙化病变感性较高冠脉 CTA 对心肌桥与冠脉开口异常得检出率较高对于合并糖尿病患者得冠脉血管介入治疗得指导意义。

有研究表明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得冠脉多为弥漫性病变,很多不能行介入治疗,而冠脉 CTA 得结果可为临床医师选择治疗方案提供依据冠脉CTA得缺点但冠脉 CTA 本身也有其一定得局限性,特别就是心率较快患者,还有房颤患者不适合性冠脉 CTA 检查,否则会影响到图像得清晰度。

冠脉 CTA 最大得缺点就是:

对确诊得冠心病需要介入治疗得患者不能同时进行介入治疗。

所以对高危得冠心病患者还就是首选行冠脉造影及介入治疗。辐射剂量较高 END THANKS!

医学影像学 自测题 答案

§6.2 医学影像学一、X线成像 (一)透视【原理】 X线通过人体后,在荧光屏上形成明暗不同的荧光影像,称为透视,亦称荧光透视。荧光屏上的亮度较弱,故透视需在暗室中进行。如应用影像增强器,可显著地提高图像的亮度,故能在亮室内从电视屏上进行透视检查。【优缺点】透视的优点是设备简单,操作方便,可任意转动病人进行多轴透视,并可观察器官的活动功能;而且费用低廉,可立即得到检查结果。其缺点是影像的对比度差,对细小病变和厚实部位例如颅骨、脊椎等的观察困难,且不能留下客观性记录。【适应范围】 1.胸部的自然对比好,胸部透视应用最广泛。2.腹部透视适用于急腹症,较大的结石或钙化、金属异物、避孕环以及胃肠造影透视等。 3.骨折整复和异物摘取。 4.各种插管和介人性治疗操作。【注意事项】 1.掌握透视的适应证和限度,做到目的性明确,有的放矢。2,提供有关的病史资料,特别是以往X线检查情况,供诊断时参考。3.早孕妇女、婴幼儿应尽量避免盆腔和性腺区透视。(二)摄影【原理】普通X线摄影又称平片检查,即X线透过人体后,投影于胶片上,产生潜影,经过显影、定影及冲洗手续后,在胶片上产生不同灰度的黑白影像。【优缺点】照片的优点是对比度好,成像清晰,细微病灶或厚实部位显影清楚,并留有客观记录,供复查对比和会诊讨论用。缺点是操作较复杂,不便于观察器官的活动功能。【适应范围】应用广泛,包括四肢、脊椎、

骨盆、颅骨、胸部和腹部等。腹部照片因缺乏自然对比,限于急腹症及结石、钙化等观察。【注意事项】 1.认真填写照片申请单,包括简要病史、检查部位和目的要求等,供投照和 X线诊断时参考。复查照片应提供老照片号码或照片,以利对比。急诊照片标准掌握要适度。2.危重病人应作适当处理,待病情平稳后,再进行摄片检查3.作好必要的照片前准备如镇静、清洁灌肠等。 (三)造影检查【原理】 造影检查系人为地将对比剂引入器官内或其周围,造成人工的对比影像。对比检查可使平片或体层摄影不能显示的组织和器官对比显影,因而扩大了X线检查的应用范围。对比剂可分为两大类:高密度或阳性对比剂和低密度或阴性对比剂。阳性对比剂有钡剂和碘剂。钡剂用于胃肠道检查,钡胶浆用于支气管造影。碘剂的种类繁多:①无机碘剂如碘化钠溶液可用于逆行尿路造影、“T”管胆管造影、膀胱和尿道造影等。②有机碘制剂口服或血管内注射后,可使分泌脏器管道显影。也可采取直接穿刺或导管法将对比剂引入脏器内及其周围。非离子型对比剂如碘海醇(欧乃派克)、优维显等,其神经毒性很低,可用于神经系统的造影检查。③碘油类有碘化油用于支气管、瘘道、子宫和输卵管造影,碘苯脂适用于脑室和椎管造影。阴性对比剂有空气、氧气、二氧化碳等,可用于脑室、关节囊、胸腹腔等造影。使用时应防止气体栓塞。【优缺点】造影检查可使许多自然对比缺乏、平片上不能显影的组织器官显影,

医学影像学选择题库及答案

医学影像学 选择题库及答案 A型题: 1、女性生殖器结核最常见的是:() A.输卵管结核B.子宫膜结核C.子宫颈结核 D.卵巢结核E.结核性子宫膜炎合并卵巢结核 2、在骨盆平片上,子宫输卵管区域出现钙化影:() A.无价值B.有定量定性价值C.有一定价值 D.有定性价值E.有定量价值 3、下列哪种检查方法常兼有治疗作用:() A.子宫输卵管碘油造影B.盆腔充气造影C.盆腔动脉造影 D.盆腔静脉造影E.腹部平片 4、输卵管结核的X线表现中哪项描述不妥:() A.输卵管僵直呈锈铁丝状B.管腔干酪坏死显示不规则充盈缺损C.壶腹部积水扩呈桑椹状或腊肠状D.多段性狭窄呈串珠状E.输卵管边缘毛糙,见细小壁龛或闭塞 5、X线片上有节育器但宫腔探查无节育器,应考虑:()A.节育器过大B.节育器过小C.节育器变形 D.节育器入腹腔E.节育器低位 6、关于乳腺纤维瘤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好发于青年妇女B.多位于乳腺外上象限C.肿块边缘光滑,

密度均匀D.压痛明显,与月经周期有关 E. 肿块边缘可出现细窄的透明晕 7、对泌尿系阳性结石,应选何种检查为宜?() A.腹部平片B.CTC.腹膜后充气造影 D.逆行肾盂造影E.静脉肾盂造影 8、婴幼儿最常见的肾肿瘤是:() A.肾腺癌B.肾盂乳头状瘤C.肾胚胎瘤 D.神经母细胞瘤E.肾盂乳头状癌 9、碘制造影剂可发生过敏反应,除哪项外均属于轻度反应:()A.恶心、呕吐B.气喘、呼吸困难C.荨麻疹 D.头昏、头痛E.面色潮红 10、体层摄影最常用于:( ) A.骨骼B.气管、支气管、肺C.头颅 D.腹部E.四肢及关节 11、正常人左肺一般由几个肺段组成:( ) A.7个B.8个C.9个D.10个E.11个 12、用X线证实少量胸水时,以下哪种摄影方法最好?( ) A.健侧向下侧卧后前位B.健侧向下侧卧侧位 C.患侧向下侧卧侧位D.患侧向下侧卧后前位 E.仰卧前后位 13、婴幼儿在胸片上见两肺沿肺纹理呈现小三角形或斑点状致密影和泡性小透亮区,首先应诊断:( )

冠心病原理和防治方法

(coronary artery heart disease, CHD)简称冠心病(guān xīn bìng),是一种最常见的心脏病,是指因冠状动脉狭窄、供血不足而引起的心肌机能障碍和(或)器质性病变,故又称缺血性心脏病(IHD)。症状表现胸腔中央发生一种压榨性的疼痛,并可迁延至颈、颔、手臂、后背及胃部。发作的其他可能症状有眩晕、气促、出汗、寒颤、恶心及昏厥。严重患者可能会发生心力衰竭。

疾病别名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所属部位 胸部 就诊科室 心血管内科 症状体征 多在活动时出现胸痛、胸闷,休息或含化硝酸甘油可缓解,多持续几分钟至十几分钟。 疾病分类 (1)无症状性心肌缺血型(2)心绞痛型(3)心肌梗死型(4)缺血性心肌病型(5)猝死型 身体检查 心电图动态平板实验64排双元CT 冠状动脉造影 疾病用药 辛伐他汀硝酸甘油阿司匹林倍他乐克卡托普利阿托伐他汀钙片薯蓣皂苷片 冠心病分类 世界卫生组织对冠心病分类如下:(1)无症状性心肌缺血(2)心绞痛(3)心肌梗死(4)缺血性心肌病(5)猝死 无症状性心肌缺血型:又叫无痛性心肌缺血或隐匿性心肌缺血,指确有心肌缺血的客观证据(心电活动、左室功能、心肌血流灌注及心肌代谢等异常),但缺乏胸痛或与心肌缺血相关的主观症状。 心绞痛型:是指由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心肌急剧、暂时缺血与缺氧所引起的以发作性胸痛或胸部不适为主要表现的一组临床综合症。 心肌梗塞(死)型:是指冠状动脉出现粥样硬化斑块或在此基础上血栓形成,导致冠状动脉的血流急剧减少或中断,使相应的心肌出现严重而持久地急性缺血,最终导致心肌的缺血性坏死,属冠心病的严重类型。 缺血性心肌病型:是指由于长期心肌缺血导致心肌局限性或弥漫性纤维化,从而产生心脏收缩和(或)舒张功能受损,引起心脏扩大或僵硬、充血性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等一系列临床表现的临床综合症。 猝死型:目前认为,该病患者心脏骤停的发生是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基础上,发生冠状动脉痉挛或微循环栓塞导致心肌急性缺血,造成局部电生理紊乱,引起暂时的严重心律失常(特别是心室颤动)所致。 病因 供应心脏本身的冠状动脉管壁形成粥样斑块造成血管腔狭窄所致心脏病变。由于冠状动脉狭窄的支数和程度的不同,其临床症状也有不同。

冠心病疑难病例讨论

2014年7月护理疑难病例讨论(冠心病) 姓名:xxx 性别:女 年龄:60岁 住院号:14050411 时间:2014年7月25日 地点:护士办公室 参加人员: 主讲人:xxx护士长 责任护士xxx汇报病例: 病例特点: 患者xxx,因"反复心悸、头晕20+年,加重3天"入院,其病程特点如下: 1、老年女性患者,起病急,病程迁延。 2、20+年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心悸、头晕,活动后明显,在重庆第二人民医院诊断为"冠心病、高血压",治疗好转出院,此后上诉症状时有反复,间断药物治疗。3天前,无明显诱因再次出现心悸、头昏加重,休息或运动时均可出现,每次持续约3次/分,休息后可自行缓解,无明显肩背部及左上肢放射性疼痛,无心前区压榨感,无夜间呼吸困难,无恶心呕吐,无黑蒙,无耳鸣及晕厥。 3、既往史:20年前诊断为"高血压病",既往血压最高达214/97mmHg一直口服"拉西地平"控制血压,血压控制不详。患慢性胃炎10年,未正规治疗。2014年3月因头晕于重庆市大坪医

院住院诊断为"腔隙性脑梗塞、2型糖尿病、高血压3级极高危、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1年前因流泪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永川医院诊断为"泪囊炎",行手术治疗。 4、入院查体:T:36、8℃,P: 107,R: 21/分,BP: 142/84mmHg。发育正常,营养中等,意识清楚,精神欠佳,扶拐进入病房,自动体位,查体合作。全身粘膜未见黄染。咽无充血,双扁桃体无肿大。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啰音;心前区无隆起,心尖搏动位于左锁骨中线第五肋间外1、0cm处,叩诊心界向左扩大,心率107次/分,律齐,心音有力,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腹平坦,软,中上腹轻微压痛,无反跳痛及肌紧张,双肾区无叩击痛;肠鸣音5次/分。双下肢无水肿。 5、辅查:随机血糖:11、9mmol/L。 初步诊断:1、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1、1左心室肥大1、2心功能2级2、原发性高血压病3级极高危3、2型糖尿病。4、脑动脉供血不足5、脑梗塞后遗症6、慢性胃炎。 诊断依据:1、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3、1左心室肥大3、2心功能2级依据:(1)老年女性患者,起病缓,病程长;(2)以"反复心悸"为主要表现;3)查体:P心前区无隆起,心尖搏动位于左锁骨中线第五肋间外1、0cm处,叩诊心界向左扩大,心率107次/分,律齐,心音有力,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4)既往诊断支持,故诊断。进一步完善动态心电图及心脏彩超等辅助检查。 2、原发性高血压病3级极高危;依据:(1)老年女性患者,起病急,病程较长;(2)既往血压最高达214/97mmHg一直口服"拉西地平"控制血压。故诊断。 3、2型糖尿病依据:老年女性患者既往诊断已明确,入院时随机血糖:11、9mmol/L。故诊断。

完整版医学影像学试题答案

医学影像学试卷 适用范围:___________ 出题教师: ____________ 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书写要工整、清楚、标点符号使用正确。 、填空题,根据题意,将正确答案补充完整(本大题满分10分,每小题2 1.在CT纵隔窗图象上主肺动脉窗平面,显示的主要大血管有:( )、( 2.骨膜增生又称骨膜反应,是因骨膜受到刺激,其内层的(呈三角形或袖口状,称为( )、)活动 增加而产生的()。X线上常表现为与骨皮质平行的线状、层状或()状,已形成的骨膜新生骨可重新被破坏, 破坏区两端残留骨膜反应 3. 输尿管结石的好发部位)、( 4. 胃溃疡之龛影在切线位X线片上的特征是(),边缘光整,形状较规则,(),可有()、狭颈征、项圈征出现。

5. MRI 对()、()的显示不如X线和CT 二、单选题,以下各题有多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请选择正确答案( 本大题满分30 分, 每小题1.5 分) 1. 列哪种方法为颅脑疾病诊断的基本方法:( ) A. 脑室造影 B. 计算机体层 C. 头颅平片 D. 磁共振成像 E. 脑血管造影 2. 形成正位肺门阴影最重要的的解剖结构是:( ) A.淋巴组织 B.支气管动脉 C.支气管 D.肺动脉 E.肺静脉 A.不通过血液循环,全身反应少 3. 下列哪项不是逆行肾盂造影的优点:( )

B.禁忌症少 C.造影剂量少,显影清楚 D.能同时了解肾功能情况 E.碘过敏者同样可以运用 4.下列那项不是成骨肉瘤的X线表现:() A.死骨形成 B.骨膜反应 C.软组织肿块 D.溶骨性骨破坏 E.瘤骨形成 5. 对冠心病室壁瘤诊断最可靠的方法是:() A.透视 B.冠状动脉造影 C.左心室造影 D.右心室造影 E.摄片 6.用X线证实少量胸水时,以下哪种摄影方法最好:() A. 健侧向下侧卧侧位

冠心病的影像学检查方法教学课件

冠心病得影像学检查方法教学课件冠心病前面观后面观冠心病定义发病原因发病机制分型解剖影像学检查方法冠心病定义 : 冠心病(coronaryheart disease,CHD)就是指冠状动脉及其分支粥样硬化,使血管管腔狭窄或阻塞,导致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性损害得心脏病。 临床发生得冠状动脉事件90%由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引起,5%-10%由单纯冠状动脉痉挛引起。 我们只讨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故以下内容中得CHD实际上就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脏病得简称。 动脉粥样硬化就是CHD得基本病变、动脉粥样硬化(Catherosclerosis)就是一组称为动脉硬化得血管病中最常见、最重要得一种。 各种动脉硬化得共同特点就是动脉管壁增厚变硬、失去弹性与管腔缩小。 动脉粥样硬化得特点就是受累动脉得病变从内膜开始,先后有多种病变合并存在,包括局部有脂质与复合糖类积聚、纤维组织增生与钙质沉着形成斑块, 并有动脉中层得逐渐退变,由于在动脉内膜积聚得脂质外观呈黄色粥样,因此称为动脉粥样硬化。 继发性病变有斑块内出血、斑块破裂及局部血栓形成,称为粥样硬化-血栓形成。 动脉粥样硬化得发病机制对本病发病机制,曾有多种学说从

不同角度来阐述。 包括脂质浸润学说、血栓形成学说、平滑肌细胞克隆学说等。 今年多学者支持内皮损伤反应学说。 认为本病各种主要危险因素最终都损伤动脉内膜,而粥样硬化病变得形成就是动脉对内膜损伤作出得炎症-纤维增生性反应得结果。 单核细胞黏附在内皮细胞上得数量增多,并从内皮细胞之间移入内膜下成为巨噬細胞,通过清道夫受体吞噬低密度脂蛋白(ox LDL),转变为泡沫细胞形成最早得粥样硬化病变脂质条纹。 在细胞因子得作用下,促使脂肪条纹演变为纤维脂肪病变,再发展为纤维斑块动脉粥样硬化得发病机制在血流动力学发生变化得情况下,如血压增高、血管局部狭窄所产生得湍流与切应力变化等,使动脉内膜内皮细胞间得连续性中断,内皮细胞回缩,从而暴露内膜下得组织。 此时血小板活化因子(PAF)激活血液中得血小板,使之黏附、聚集于内膜上,形成附壁血栓。 血小板可释出许多细胞因子。 这些因子进入动脉壁,也对促发粥样硬化病变平滑肌细胞增生起重要作用。 冠心病病因年龄、性别: 多见于40岁以上中老年人,49岁以后进展较快。 男女相比,女性发病率较低,但在更年期后发病率增加。 血脂异常:

医学影像学试题附答案

医学影像学试卷 适用范围: ____________ 出题教师: ______________ 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书写要工整、清楚、标点符号使用正确 一、填空题,根据题意,将正确答案补充完整(本大题满分10分,每小题2 分) 1.在CT纵隔窗图象上主肺动脉窗平面,显示的主要大血管有:(上腔静脉),(升主动脉),(降主动脉) 2.骨膜增生又称骨膜反应,是因骨膜受到刺激,其内层的(成骨细胞)活动增加而产生的(骨膜新生骨)。X线上常表现为与骨皮质平行的线状、层状或(花边)状,已形成的骨膜新生骨可重新被破坏,破坏区两端残留骨膜反应呈三角形或袖口状,称为(骨膜三角或Codma三角)。 3.输尿管结石的好发部位(肾盂输尿管移行部),(骨盆入口处)和(膀胱入口处)。 4.胃溃疡之龛影在切线位X线片上的特征是(突出于轮廓线外),边缘光整,形状较规则,(多呈乳头状),可有(粘膜线)、狭颈征、项圈征出现。 5.MRI对(钙化),(细小骨化)的显示不如X线和CT 二、单选题,以下各题有多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请选择 正确答案(本大题满分30分,每小题1.5分) 1.下列哪种方法为颅脑疾病诊断的基本方法:() A.脑室造影 B.计算机体层

C.头颅平片 D.磁共振成像 E.脑血管造影 2.形成正位肺门阴影最重要的的解剖结构是:( ) A.淋巴组织 B.支气管动脉 C.支气管 D.肺动脉 E.肺静脉 3.下列哪项不是逆行肾盂造影的优点:( ) A.不通过血液循环,全身反应少 B.禁忌症少 C.造影剂量少,显影清楚 D.能同时了解肾功能情况 E.碘过敏者同样可以运用 4.下列那项不是成骨肉瘤的X线表现:() A.死骨形成 B.骨膜反应 C.软组织肿块 D.溶骨性骨破坏 E.瘤骨形成 5.对冠心病室壁瘤诊断最可靠的方法是:( )

医学影像学选择题

选择题1、下列哪项检查属于间接引入造影剂方式:() A、支气管造 影 B、心血管造影 C、胃肠造影 D、口服法胆囊造影 2、下列哪项检查属于直接引入造影剂方式:() A、钡剂灌肠 B、 口服法胆囊造影 C、静脉肾盂造影 D、静脉胆道造影 3、CT较 X线的优越性:() A、空间分辨率 B、密度分辨率 C、检 查费用 D、X线损伤 4、以下各项中CT值最低的组织为:() A、 水 B、骨 C、肌肉 D、脂肪 5、MRI成像 中图像的基础为:() A、信号 B、回声 C、密度 D、速度 6、CT成像中图像的基础为:() A、信号 B、回声 C、密度 D、速度 7、以下各项中人体组织结构中被归纳为低密 度的是:()A、软骨B、肌肉C、神经 D、脂肪 8、下列各项中属于MRI检查的优越性的是:() A、成像时间 短 B、无放射线损伤 C、检查费用低 D、设备便宜便于 普及9、X线诊断时应与临床相结合,下列各项中可不考虑到患者的: () A、年龄 B、性别 C、职业史 D、 10、 下述分辨率的有关说法中哪项欠妥:() A、空间分辨率,平片高于CT B、密度分辨率,平片高于CT C、密度分辨率,MRI高于CT D、 密度分辨率,CT高于平片 11、EBCT是哪种CT的缩写:() A、高分 辨力CT B、普通CT C、电子束CT D、螺旋CT 12、 青枝骨折常见于:() A、老年 B、儿童 C、男性 D、女性 13、脊柱骨折不常见的椎体为:() A、颈椎5、6 B、 胸椎1、2 C、胸椎11、12 D、腰椎1、2 14、Colles骨折常

见于:() A、尺骨近端 B、桡骨近端 C、尺骨远端D、桡骨远端15、以下各项中不属于根据骨碎片情况进行骨折分型的是:() A、撕脱性 B、嵌入性 C、粉碎性 D、螺旋形 16、局限性骨质被病理组织所代替而造成骨组织消失称为:()A、骨质疏松 B、骨质软化 C、骨质破坏 D、骨质坏死 17、腰椎X线检查时,下列各项中不能显示的是:() A、椎弓根B、棘突 C、上、下关节突 D、椎间盘 18、脊椎结核以()多见,常累及相邻的两个椎体。A、颈椎B、胸椎C、腰椎 D、骶椎 19、急性起病,患肢大围的骨质破坏和一定程度的骨质增生。主要见于下列何种疾病:()A、急性化脓性骨髓炎B、长骨结核 C、骨肉瘤 D、骨巨细胞瘤 20、只有一个骨骺者属于:() A、掌骨 B、腕骨 C、指骨D、锁骨 21、人体最大、最复杂的关节是指:() A、踝关节 B、肩关节 C、肘关节 D、膝关节 22、腰大肌阴影起始于:() A、第11胸椎下缘 B、第12胸椎下缘 C、第1腰椎上缘D、第1腰椎下缘 23、下述均为引起全身性骨质疏松的原因,但应除外:() A、肢体失用 B、分泌紊乱 C、先天性疾病 D、营养性疾病 24、纵隔分区一般用:() A、三区法 B、四区法C、六区法 D、八区法 25、中央型肺癌的直接征象是:() A、阻塞性肺气肿 B、阻塞性肺不 C、阻塞性肺炎 D、肺门肿块26、不属于继发性肺结核中常见的基本病变的是:()A、钙化B、空洞 C、纤维化 D、空腔 27、不属于浸润性肺结

冠心病的影像学检查方法教学课件

冠心病的影像学检查方法教学课件冠心病前面观后面观冠心病定义发病原因发病机制分型解剖影像学检查方法冠心病定义: 冠心病(coronaryheart disease,CHD)是指冠状动脉及其分支粥样硬化,使血管管腔狭窄或阻塞,导致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性损害的心脏病。 临床发生的冠状动脉事件90%由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引起,5%-10%由单纯冠状动脉痉挛引起。 我们只讨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故以下容中的CHD实际上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脏病的简称。 动脉粥样硬化是CHD的基本病变. 动脉粥样硬化(Catherosclerosis)是一组称为动脉硬化的血管病中最常见、最重要的一种。 各种动脉硬化的共同特点是动脉管壁增厚变硬、失去弹性和管腔缩小。 动脉粥样硬化的特点是受累动脉的病变从膜开始,先后有多种病变合并存在,包括局部有脂质和复合糖类积聚、纤维组织增生和钙质沉着形成斑块, 并有动脉中层的逐渐退变,由于在动脉膜积聚的脂质外观呈黄色粥样,因此称为动脉粥样硬化。 继发性病变有斑块出血、斑块破裂及局部血栓形成,称为粥样硬化-血栓形成。 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机制对本病发病机制,曾有多种学说从

不同角度来阐述。 包括脂质浸润学说、血栓形成学说、平滑肌细胞克隆学说等。 今年多学者支持皮损伤反应学说。 认为本病各种主要危险因素最终都损伤动脉膜,而粥样硬化病变的形成是动脉对膜损伤作出的炎症-纤维增生性反应的结果。 单核细胞黏附在皮细胞上的数量增多,并从皮细胞之间移入膜下成为巨噬細胞,通过清道夫受体吞噬低密度脂蛋白(ox LDL),转变为泡沫细胞形成最早的粥样硬化病变脂质条纹。 在细胞因子的作用下,促使脂肪条纹演变为纤维脂肪病变,再发展为纤维斑块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机制在血流动力学发生变化的情况下,如血压增高、血管局部狭窄所产生的湍流和切应力变化等,使动脉膜皮细胞间的连续性中断,皮细胞回缩,从而暴露膜下的组织。 此时血小板活化因子(PAF)激活血液中的血小板,使之黏附、聚集于膜上,形成附壁血栓。 血小板可释出许多细胞因子。 这些因子进入动脉壁,也对促发粥样硬化病变平滑肌细胞增生起重要作用。 冠心病病因年龄、性别: 多见于40岁以上中老年人,49岁以后进展较快。 男女相比,女性发病率较低,但在更年期后发病率增加。 血脂异常: 脂质代异常是最重要的危险因素。

冠心病诊断与治疗指南

冠心病诊断与治疗指南 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 引言 心绞痛是由于暂时性心肌缺血引起的以胸痛为主要特征的临床综合征,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的最常见表现。通常见于冠状动脉至少一支主要分支管腔直径狭窄在50%以上的患者,当体力或精神应激时,冠状动脉血流不能满足心肌代谢的需要,导致心肌缺血,而引起心绞痛发作,休息或含服硝酸甘油可缓解。 慢性稳定性心绞痛是指心绞痛发作的程度、频度、性质及诱发因素在数周内无显著变化的患者。心绞痛也可发生在瓣膜病(尤其主动脉瓣病变)、肥厚型心肌病和未控制的高血压以及甲状腺功能亢迸、严重贫血等患者。冠状动脉"正常"者也可由于冠状动脉痉挛或内皮功能障碍等原因发生心绞痛。某些非心脏性疾病如食道、胸壁或肺部疾病也可引起类似心绞痛的症状,临床上需注意鉴别。 为了协助广大临床医师在临床实践中更好地运用基于循证医学的诊断、治疗和预防策略及方法,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和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组成专家组制订了慢性稳定性心绞痛诊疗指南。本指南是在收集循证医学证据基础上,参考国外广泛采用的指南,如美国心脏病学院(ACC)/美国心脏协会(AHA)2002年修订的指南、美国内科医师学院(ACP)2004年指南和2006年欧洲心脏病学会(ESC)指南,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制订的,目的在于为临床医师提供一个在一般情况下适于大多数患者的诊疗策略,从而规范慢性稳定性心绞痛的诊断、治疗和预防。 为了便于读者了解某一诊疗措施的价值或意义,本指南对适应证的建议,以国际通用的方式表达如下: I类:已证实和(或)一致公认某诊疗措施有益、有用和有效。 II类:某诊疗措施的有用性和有效性的证据尚有矛盾或存在不同观点。 IIa类:有关证据和(或)观点倾向于有用和有效。 IIb类:有关证据和(或)观点尚不能充分说明有用和有效。 III类:已证实和(或)一致公认某诊疗措施无用和无效并在有些病例可能有害,不推荐应用。 对证据来源的水平表达如下: 证据水平A:资料来源于多项随机临床试验或汇总分析。 证据水平B:资料来源于单项随机临床试验或多项非随机试验。 证据水平C:专家共识和(或)小型试验结果。 诊断和危险分层的评价 胸痛患者应根据年龄、性别、心血管危险因素、疼痛的特点来估计冠心病的可能性,并依据病史、体格检查、相关的无创检查及有创检查结果作出诊断及分层危险的评价。 一、病史及体格检查 1.病史:对胸痛患者的评估,病史是最重要的第一步,医生需详细了解胸痛的特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①部位:典型的心绞痛部位是在胸骨后或左前胸,范围常不局限,可以放射到颈部、咽部、颌部、上腹部、肩背部、左臂及左手指侧,也可以放射至其他部位,心绞痛还可以发生在胸部以外如上腹部、咽部、颈部等。每次心绞痛发作部位往往是相似的。②性质:常呈紧缩感、绞榨感、压迫感、烧灼感、胸憋、胸闷或有窒息感、沉重感,有的患者只述为胸部不适,主观感觉个体差异较大,但一般不会是针刺样疼痛,有的表现为乏力、气短。③持续时间:呈阵发性发作,持续数分钟,一般不会超过10分钟,也不会转瞬即逝或持续数小时。④诱发因素及缓解方式:慢性稳定性心绞痛的发作与劳力或情绪激动有关,如走快路、爬坡时诱发,停下休息即可缓解,多发生在劳力当时而不是之后。舌下含服硝酸甘油可在2-5分钟内迅速缓解症状。

冠心病疑难病例讨论

… 2014年7月护理疑难病例讨论(冠心病) 姓名:xxx 性别:女 年龄:60岁 住院号: 时间:2014年7月25日 地点:护士办公室 · 参加人员: 主讲人:xxx护士长 责任护士xxx汇报病例: 病例特点: 患者xxx,因"反复心悸、头晕20+年,加重3天"入院,其病程特点如下: 1、老年女性患者,起病急,病程迁延。 ( 2、20+年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心悸、头晕,活动后明显,在重庆第二人民医院诊断为"冠心病、高血压",治疗好转出院,此后上诉症状时有反复,间断药物治疗。3天前,无明显诱因再次出现心悸、头昏加重,休息或运动时均可出现,每次持续约3次/分,休息后可自行缓解,无明显肩背部及左上肢放射性疼痛,无心前区压榨感,无夜间呼吸困难,无恶心呕吐,无黑蒙,无耳鸣及晕厥。

3、既往史:20年前诊断为"高血压病",既往血压最高达214/97mmHg 一直口服"拉西地平"控制血压,血压控制不详。患慢性胃炎10年,未正规治疗。2014年3月因头晕于重庆市大坪医院住院诊断为"腔隙性脑梗塞、2型糖尿病、高血压3级极高危、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1年前因流泪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永川医院诊断为"泪囊炎",行手术治疗。 4、入院查体:T:℃,P: 107,R: 21/分,BP: 142/84mmHg。发育正常,营养中等,意识清楚,精神欠佳,扶拐进入病房,自动体位,查体合作。全身粘膜未见黄染。咽无充血,双扁桃体无肿大。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啰音;心前区无隆起,心尖搏动位于左锁骨中线第五肋间外处,叩诊心界向左扩大,心率107次/分,律齐,心音有力,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腹平坦,软,中上腹轻微压痛,无反跳痛及肌紧张,双肾区无叩击痛;肠鸣音5次/分。双下肢无水肿。 5、辅查:随机血糖:L。 初步诊断:1、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左心室肥大心功能2级 2、原发性高血压病3级极高危 3、2型糖尿病。4、脑动脉供血不足5、脑梗塞后遗症 6、慢性胃炎。 诊断依据:1、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左心室肥大心功能2级依据:(1)老年女性患者,起病缓,病程长;(2)以"反复心悸"为主要表现;3)查体:P心前区无隆起,心尖搏动位于左锁骨中线第五肋间外处,叩诊心界向左扩大,心率107次/分,律齐,心音有力,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4)既往诊断支持,故诊断。进一步完善动态心电图及心脏彩超等辅助检查。 2、原发性高血压病3级极高危;依据:(1)老年女性患者,起病急,病程较长;(2)既往血压最高达214/97mmHg一直

医学影像学 选择

呼吸系统 A型题: 1、形成肺门阴影的主要解剖结构是: E. A、肺动脉、肺静脉、支气管、淋巴结。 B、肺动脉、上肺静脉、支气管、淋巴结。 C、肺动脉、上肺静脉、支气管。 D、肺动脉、肺静脉、淋巴结。 E、肺动脉、上肺静脉。 2、不符合气管异物的X线表现是: B. A、X线不透过性异物,在声门下区及气管内,呈矢状位。在正位片上,仅见扁薄的侧面投影。B、X线不透过性异物,在声门下区及气管内呈冠状位,在正位片上,能见其最大宽度的阴影。C、呼、吸两相,肺野透亮度变化小,呼气相时,两肺不能缩小,两肺透亮度仍保持较高。D、胸部压力高,横隔上升轻微,深呼气相时,心影反比深吸气相时为小。E、X线所见阴性,不能除外气管内异物存在。 3、肺不发育,下列叙述中哪项不符合。C. A、一侧性全肺不发育,显示患侧均匀致密,纵隔移向患侧,横膈上升。B、健侧肺过度膨胀,并可跨越中线疝向患侧。C、胸廓两侧不对称,不伴有肋骨脊柱等复合畸形。D、过度曝光片和体层摄影能直接显示较大的支气管畸形。E、胸廓两侧对称,但常伴有肋骨、脊柱畸形,膈疝等复合畸形。5、肺动静脉瘘的X线表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D. A、肺野内可见园形或椭圆形均匀致密阴影(由黄豆到拳大),边缘清晰,略呈分叶状,与肺门间可见相连的粗大血管阴影。B、由于肋间动脉扩大,相应肋骨下缘可出现切迹。C、透视时,瓦尔萨瓦氏试验,病变缩小,米勒氏实验病变增大。D、体层摄影可显示凸入支气管腔内的致密阴影,呈息肉状或菜花状阴

影,管壁可不规则增厚。E、体层片可显示病变的清新轮廓,与2—3条肺血管相连,右心插管肺动脉造影可显示病变的部位、大小及数目。7、不符合急性粟粒性肺结核的表现是:E. A、大量结核菌一次或短时间内数次侵入血循环,到达肺部所引起。 B、两肺从肺尖到肺底均匀分布,小点状阴影,约2MM大小。 C、病灶大小、密度基本相同,短期病灶可融合。 D、病灶边缘较清楚,如有渗出性反则较模糊。 E、一周内可出现典型的结节影。8、颅骨骨折14天,现有血丝痰,胸片上右肺下野有一圆形阴影,约8*8CM大小,边缘清楚,复查肿块缩小缓慢,应考虑为:B. A、周围型肺癌。B、肺血肿。C、结核瘤。D、炎性假瘤。E、肺脓疡。 1 9、男性,23岁,低热,右胸刺痛,活动后气促,胸片上:右肺下野有大片致密阴影,上缘呈反抛物线状,该侧肋隔角,横隔被遮盖,应诊断为:C. A、右下肺大叶性肺炎。B、右下肺不张。C、右侧渗出性胸膜炎。D、右下肺脓疡。E、右肺下积液。 10、脓胸的病理变化及X线表现,哪项是错误的:B. A、胸膜感染后渗出液形成脓汁,逐渐机化,纤维组织使两层胸膜发生粘连,形成永久性死腔,肺表面有纤维素包裹不易膨胀。B、阴影呈圆形或椭圆形,边缘光滑,切线位可见基底宽,贴于胸壁向肺野突出的肿块。C、可引起多根肋骨骨膜增生,沿肋骨上下缘有增浓的条状影。D、如伴有瘘管通向支气管,可形成脓气胸。E、早期X线表现胸膜增厚,肋膈角填塞变平,沿胸壁

最新冠心病病案(分析)

张女士,66岁,职业:家庭主妇,有时感头晕、眼花,记忆力下降。年初,干家务活时突发胸部不适,伴有压榨感。疼痛持续15分钟,自行缓解。 近半年来,数次感胸骨后疼痛,多于劳累或饭后发作,每次持续3-5分钟,休息后缓解。 在社区医院内科医生的要求下,到附近医院就诊。 查体:体重80Kg,血压170/100mmHg,脉搏100次/分,律整。 吸烟史:35年,每天1盒。 既往史:近来停止服用治疗绝经症状的雌激素和孕激素。 家族史:母亲60岁时做了5支冠状动脉搭桥手术。 血液: 总胆固醇(TC):260mg/dl 甘油三酯(TG):180mg/dl HDL-C:35mg/dl LDL-C:150mg/dl 血浆肌酐1.5mg/dl 超声心动图:左心室肥厚。 眼底检查:小动脉中度硬化、狭窄,见动静脉交叉压迫征。 尿:蛋白(+)。 5周后,干家务活时再发心前区疼痛,程度较上次严重,向左肩、臂部放射,伴恶心、呼吸困难,咳嗽,咳少量粉红色泡沫样痰。急诊入院。 查体:心率105次/分,血压130/80mmHg。口唇发绀,颈静脉充盈。 心脏听诊:心音弱,第四心音低,余未闻异常;肺部听诊:双肺底闻及湿罗音。 给予经鼻吸氧和舌下含服硝酸甘油后,疼痛不见缓解。 血液检查结果: 白细胞计数16X109/L。

系列肌酸激酶(CK)检查结果如下: 时间总CK CK-MB 入院时916 入院8小时126798 入院16小时4380 387 1小时后疼痛再发,静点rTPA(重组组织型纤溶酶激活剂)。90分钟后,即在静点rTPA 剩余10mg时,疼痛消失。rTPA输注结束后,静脉输注肝素。住院治疗。 入院后3天解大便时,突然死亡。 问题: 1.患者所患什么病?为什么? 高血压、高血压性固缩肾(P196)、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死)、心力衰竭、肺淤血心源性水肿、 2.为什么患者有时感头晕、眼花,记忆力下降。 合并脑动脉硬化脑供血不足、高血压引起视网膜病变 3.患者尿蛋白(+)可能的原因是什么? 肾小球入球小A粥样硬化---血流量减少--基膜损伤(基膜与内皮细胞、肾小囊上皮细胞构成滤过膜)--滤过膜通透性增高--肾小球滤液中蛋白大于肾小管重吸收能力--蛋白质通过滤过膜进入肾小球毛细血管 4.舌下含服硝酸甘油后,为什么疼痛不见缓解? 硝酸甘油用于扩张血管增加血流量。疼痛不见缓解说明血管内血流中断,部分血管完全堵塞,即血栓栓塞。 血液中断--心肌细胞缺血坏死--心肌梗死 5.患者为何咳粉红色泡沫样痰? 心音弱,第四心音低提示心力衰竭,射血力不足心房收缩功能衰弱,尤其是左心房收缩能力减弱--左心房淤血--肺循环回流受阻--肺淤血。肺泡腔内就会出现淡红色的水肿液、红细胞,咳出即为粉红色泡沫样痰。 6.患者突然死亡的原因可能有哪些? 1.冠状动脉性猝死。 解大便过度用力引发心室纤维性颤动,导致致死性心律失常。 2. 3.脑出血。 腹内压力增高--下部血管挤压--流向脑部血液猛增--脑血压升高--血管破裂(脑部动脉硬化,血管变脆) 4.

医学影像学选择题

选择题1、下列哪项检查属于间接引入造影剂方式:()A、支气管造 影 B、心血管造影 C、胃肠造影 D、口服法胆囊造影 2、 下列哪项检查属于直接引入造影剂方式:() A、钡剂灌肠 B、口 服法胆囊造影 C、静脉肾盂造影 D、静脉胆道造影 3、CT较X线 的优越性:() A、空间分辨率 B、密度分辨率 C、检查费用 D、X线损伤 4、以下各项中CT值最低的组织为:() A、水 B、 骨 C、肌肉 D、脂肪 5、MRI成像中图像的基础为:()A、信号 B、回声 C、密度 D、速度 6、CT成像 中图像的基础为:() A、信号 B、回声 C、密度 D、速度 7、以下各项中人体组织结构中被归纳为低密度的是:()A、 软骨 B、肌肉 C、神经 D、脂肪 8、下列各项中 属于MRI检查的优越性的是:() A、成像时间短 B、无放射线损 伤 C、检查费用低 D、设备便宜便于普及 9、X线诊断时应与临 床相结合,下列各项中可不考虑到患者的:() A、年龄 B、性 别 C、职业史 D、姓名 10、下述分辨率的有关说法中哪项 欠妥:() A、空间分辨率,平片高于CT B、密度分辨率,平片高 于CT C、密度分辨率,MRI高于CT D、密度分辨率,CT高于平片 11、EBCT是哪种CT的缩写:()A、高分辨力CT B、普通CT C、电子束CT D、螺旋CT 12、青枝骨折常见于:() A、老年 B、儿童 C、男性 D、女性 13、脊柱骨折不常见的椎体为:() A、颈椎5、6 B、胸椎1、2 C、胸椎11、12 D、 腰椎1、2 14、Colles骨折常见于:() A、尺骨近端 B、桡骨近端

影像诊断学的名词解释

大叶性干酪性肺炎:为一个肺段或肺叶呈大片致密性实变,其内可见不规则的“虫蚀样”空洞,边缘模糊。 占位效应:一般指脑组织病理解剖改变的一种影像学表现,由颅内占位病变及周围水肿所致,表现局部脑沟、脑池、脑室受压变窄或闭塞,中线结构移向对侧。 脑萎缩:萎缩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导致脑组织本身发生器质性病变而产生萎缩的一类神经精神性疾病 脑积水:脑积水(hydrocephalus)是指颅内脑脊液容量增加。脑积水是因颅内疾病引起的脑脊液分泌过多或(和)循环、吸收障碍而致颅内脑脊液存量增加,脑室扩大的一种顽症 10%肿瘤(嗜铬细胞瘤):即约10%肿瘤位于肾上腺外,约10%肿瘤为多发,约10%肿瘤为恶性 基底节:包括豆状核,屏状核,尾状核,其中豆状核包括苍白球和壳,尾状核,丘脑和豆状核的带状白质结构为内囊,分为前肢,膝部和后肢。豆状核与屏状核的带状白质为外囊 戒指征:柱状型支气管扩张时,当支气管和CT层面呈垂直走行时可表现为管壁圆形透亮影,呈戒指征 轨道征:柱状型支气管扩张时,当支气管水平走行而与CT层面平行时可变现为扩张增厚的支气管壁呈平行排列的轨道状为轨道征 半月综合征:进行性胃癌龛影形状不规则,多呈半月形,外缘平直,内缘不整齐而有多个尖角;龛影位于胃轮廓之内;龛影周围绕以宽窄不等的透明带,称为环堤,其轮廓不规则而锐利,环堤上见结节状和指压迹状充盈缺损(指压痕),这些充盈缺损之间有裂隙状钡剂影(裂隙征)。以上表现统称为半月综合征 跳跃征:溃疡性肠结核时,患病肠管痉挛收缩,粘膜皱襞紊乱。钡剂到达病变区时,不能正常停留,而迅速被驱向远侧肠管。因此常见到末端回肠,盲肠,升结肠的一部分充盈不良,只有少量钡剂充盈呈细线状或完全没有钡剂充盈,称“跳跃征” 灯泡征:肝海绵状血管瘤中,T1WI表现为均匀的低信号,T2WI表现为均匀的高信号,并随着回波时间延长,信号强度增高,在肝实质低信号背景衬托下,肿瘤表现为边缘锐利的极高信号灶,似电灯泡 骨质破坏:是局部骨质为病理组织所取代而造成骨组织的消失,可以由病理组织本身或由它引起破骨细胞活动增强所致 医学影像学:是借助影像诊断设备是人体内部结构和器官成像,以了解人体解剖与生理功能状态及病理变化,对人体疾病进行诊断和治疗的一门学科

冠心病分级诊疗指南(2015年版)

安徽省冠心病分级诊疗指南 (2015年版) 一、我国冠心病的现状(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3): (一)患病率:2008年中国卫生服务调查研究结果显示:城市地区缺血性心脏病患病率为15.9‰,农村地区为4.8‰,城乡合计为7.7‰,较2003年第三次调查结果大幅度升高。 (二)冠心病死亡率:2002~2011年冠心病死亡率呈上升趋势,城市高于农村,男性高于女性。 (三)急性心肌梗死死亡率:2002~2011年急性心梗死亡率呈上升态势,2005年起,农村急性心梗死亡率快速上升,至2011年已连续3年超过城市,无论城市、农村,男性或女性,急性心梗死亡率随年龄的增加而增加。 (四)冠心病住院情况及费用:2012年中国缺血性心脏病患者出院数为504.74万人次,急性心肌梗死29.52万人次,急性心肌梗死次均住院费用为16802.4元,自2004年以来,年均增长速度为5.78%。 (五)安徽省冠心病介入治疗网上直报数据(安徽省冠心病介入治疗质控中心数据):根据原卫生部规定,2009年起安徽省实行冠心病介入治疗网上直报, 2009年3827例、2010年5372例、2011年7022例、2012年8668例、2013年10137例、2014

年11814例,数据显示冠心病介入治疗年手术例数逐年增加,由此推断安徽省冠心病的发病率与中国心血管病报告是一致的,冠心病规范化防治的重要性及迫切性毋庸置疑。 2000 4000 6000 8000 10000 12000 14000 2009年 2010年2011年2012年2013年2014年 二、冠心病的定义及分类: (一)冠心病定义: 冠心病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简称,是指供给心脏营养物质的血管—冠状动脉发生严重粥样硬化或痉挛,使冠状动脉狭窄或阻塞,以及血栓形成造成管腔闭塞,导致心肌缺血缺氧或梗塞的一种心脏病。 (二)冠心病分类: 按照1979年世界卫生组织(WHO )发表的“缺血性心脏病”的命名和诊断标准,可将本病归类为以下五种:1.隐匿性或无症状性冠心病;2.心绞痛;3.心肌梗死;4.缺血性心肌病;5.猝死。近年来,从提高诊治效果和降低死亡率出发,临床上提出两种综

冠心病病历模板

姓名XXX 性别女 年龄X岁职业务农 婚否已婚民族汉 住址XXXX 籍贯四川武胜 入院时间XXXX年X月X 记录时间XXXX年X月X 可靠程度可靠病史陈术者患者 主述:阵发性心前区疼痛,不适1年,加重3天 现病史:1年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心前区疼痛,不适,胀痛,持续时间几分钟,可缓解,心前区痛,无放射,在我院诊断:“冠心病”,经过治疗后(具体不详),上述症状缓解。以后患者在劳累时或者情绪激动时,患者感心前区不适加重,治疗后患者无心前区痛。3天前患者在休息时突然感心前区不适,胀痛,阵发性,无放射,持续时间几分钟,可缓解,伴咳嗽,咳痰,在家服药(具体不详),上述症状无缓解,于今日来我院,门诊以“冠心病”入院。 发病以来,患者胃纳差,二便正常。 既往史:一般情况健康。 曾患疾病:传染病史无肝炎,结核病史。 呼吸系:无咳嗽,咳痰,咯血史。 消化系:无腹痛,腹泻,呕吐史。 循环系:无心前区痛1年。 泌尿系:无尿频,尿痛,血尿史。 神经系:无瘫痪,抽搐,昏迷史。 预防接种史不详手术史无过敏史无 个人史:出生地四川武胜。生活习惯、嗜好:无吸烟史。职业:务农 家族史:无遗传病史。 体格检查 T:36.3℃R :18次/分P:89次/分Bp:110/80mmHg 发育正常,神志清楚,急性病容,自动体位,步态正常,皮肤粘膜无黄染,出血点,浅表淋巴结不肿大,皮下组织正常。头颅五官正常,双侧瞳孔等大等园D=2.0cm,光反射存在,巩膜无黄染,结膜不充血。耳廓无畸形,外耳道无分泌物,鼻无阻,鼻窦无压痛。口唇不发绀,咽部不充血,扁桃体不肿大。气管居中,甲状腺不肿大,颈静脉不怒张。胸廓无畸形,语颤对称,叩诊过清音,呼吸动度一致,呼吸音对称,双肺未闻及散在的哮鸣音和湿罗音。心前区无隆起,心尖博动在第五肋间隙内0.5cm,心界不扩大,心率89次/分,律齐,心瓣膜无病理性杂音。腹平坦,未见静脉怒张和肠型,腹软,无压痛、反跳痛,移浊(-),肠鸣正常,肝脾不肿大,肾区无叩痛。脊柱、四肢无畸形,压痛。双下肢浮肿。生殖器未查。神经系统:神清语利,颅神经正常,四肢肌力、肌张力正常,病理征(-)。脑膜刺激征(-)。辅助检查:暂缺。 主要诊疗方案初步诊断 1 改善心脏供血,对症治疗。 1 冠心病 医生: 首次病程记录 患者XXXX 女X岁因阵发性心前区疼痛,不适1年,加重3天,病史特点如下 1. 老年女性 2. 起病缓,病程长。 3.1年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心前区不适,胀痛,持续时间几分钟,可缓解,心前区痛,

医学影像学CT选择题

T诊断学 (一)物理基础和仪器设备 1.根据CT工作原理,X线穿过人体后首先被下列哪一部分接收( C ) A.计算机B.阵列处理机C.探测器D.磁盘E.照相机 2.HRCT扫描主要优点是( D ) A.图像边缘模糊B.相对密度分辨率提高C.噪声小 D.相对空间分辨率提高E.以上都是 3.螺旋CT扫描与传统CT扫描相比最重要的优势是( D ) A.扫描速度快B.二维或三维成像效果好C.重建速度快 D.体积扫描E.单层或多连续扫描 4.与平片相比,下列哪一项不是CT的优势( B ) A.密度分辨率高B.空间分辨率高C.解剖分辨率高 D.增强扫描有利于病变定性E.可进行多方位重建 5.与MRI相比,下列哪一项是CT 的优势( D ) A.直接多轴面成像B.化学成像,信息量大C.密度分辨率高 D.空间分辨率高E.无碘过敏危险 6.与MRI相比,下列哪一项是CT 的优势( C ) A.无射线损伤 B.造影剂安全系数较大 C.对钙化和骨质结构敏感D.直接多轴面成像 E.化学成像,信息量大 7.下述螺旋CT扫描优点,哪项不对( B ) A.缩短扫描时间 B.明显提高空间分辨率 C.减少病人接受X线剂量D.容积扫描 E.减少图像的运动伪影 8.CT图像的放射状伪影通常产生于( E ) A.病人的自主或不自主运动B.X射线剂量不足 C.计算机处理故障D.电路不稳定 E.被检者身体上的高密度结构或异物 9.在扫描过程中,扫描部位随意和不随意的运动,可产生( A )A.移动条纹伪影B.杯状伪影C.环状伪影 D.帽状伪影 E.以上都可以 10.对CT图像密度分辨率影响最小的因素是( E ) A.信噪比B.待栓物体形状C.待检物体密度 D.噪声E .扫描参数 11.新鲜出血的CT值范围应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