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新生儿Apgar评分表
新生儿窒息复苏

4.擦干:然后快速的擦干新生儿全身,并拿掉湿毛巾 5.刺激:可以用手拍打或轻轻的弹宝宝的足底或摩擦背部2次,以诱发婴儿自主呼吸 ,如果无效就表明新生儿处于继发性呼吸暂停,需要正压通气。
正压通气
充分的正压通气是新生儿复苏成功的关键,如果新生儿出 现了呼吸安亭或喘息样呼吸,而且心率每分钟小于100次,就 可以进行正压通气,方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气囊面罩正压通 气,一种是T-组合复苏器,根据情况和实际条件看使用哪种。
咽喉下经口气管插管
1.条件:需要气管内吸引清楚胎粪时;气囊面罩 正压通气无效或要延长时;胸外按压时;经气管注入 药物时;以及特殊复苏情况,比如先天性膈疝或超低 出生体重儿。
2.准备:进行气管插管所需的器械和用品应该放 在一起,常用的气管导管为上下直径一致的直管、不 透射线和有厘米刻度。
3.方法:首先左手拿喉镜,使用带直镜片的喉镜 进行经口气管插管;然后就是暴露声门;之后就是插 入有金属管芯的气管导管,并将管端置于声门和气管 隆凸之间,接近气管中点。整个操作要求在20秒内完 成。
1. 肾上腺素: (1)指征 心搏停止或在30s的正压通气和胸外按压后,心率持续 60次/min。 (2)剂量 静脉:0.1~0.3 ml/kg的1:10,000溶液;气管注入:0.5~1 ml/kg的1:10,000溶液,必要
时3~5 min重复1次。浓度为1:1000肾上腺素会增加早产儿颅内出血的危险。 (3)用药方法 首选脐静脉导管(或脐静脉)注入,有条件的医院可经脐静脉导管给药。如在
2.通气复苏步骤 婴儿经触觉刺激后,如出现正常呼吸,心率>100次,肤色红润或仅手足青 紫者可予观察。如无自主呼吸、喘息和(或)心率100次,出现自主呼吸 者可予以观察;心率在80~100次,有增快趋势者宜继续复苏器加压给氧 ;如心率不增快或<80次者,同时加胸外按压心脏3O秒,无好转则行气管 插管术,同时给予1:10000肾上腺素静脉或气管内注人;如心率仍<100次 ,可根据病情酌情用纠酸、扩容剂,有休克症状者可给多巴胺或多巴酚丁 胺;对其母在婴儿出生前6小时内曾用过麻醉药者,可用钠络酮静脉或气 管内注人。
Apgar评分的再评价——美国儿科学会和妇产科学会“Apgar评分”最新声明简介

声明提出了窒息的定义,即明显的气体交换障碍,
如果时间延长,将导致进行性低氧血症、高碳酸血症和 严重的代谢性酸中毒。窒息描述的是具有不同严重程
Apgar评分越低,提示脑性瘫痪的
发生率越高。有研究报道,与出生后5 rain的Apgar评 分7~10分的新生儿相比,出生后Apgar评分低的新生 儿发生脑性瘫痪的风险高20—100倍…’15。在总体人
score
by American Academy of
American College of Obstetricians and Gynecologists
L/Maojun,耽Qing,Yang Qian,Tang
ofMedical
Sciences,Chengdu 610072,
Binzhi,Chen Changhui Department China Corresponding author:Chen Changhui;Email:chen966888@aliyun.corn
缩略词“Apgar”表示。在出生后l
min、5 min、10
((Apgar评分》,强调恰当使用Apgar评分,建议使用扩展
的Apgar评分表,以便解释同期复苏的干预效果‘4 J。
2015年lo月AAP/ACOG再次更新《Apgar评分》的政 策声明(简称声明)。5引。声明修正了2006年AAP/ ACOG关于(Apgar评分》的意见,其中包括新生儿脑病 工作组报告《新生儿脑病和神经系统结果(第2版)》 (简称报告)‘7剖以及《新生儿复苏指南》(简称指南)归。, 重申科学、合理运用新生儿Apgar评分。为便于国内同
assess
the status of
the newborn infants and the response
早产儿和足月儿1分钟Apgar评分对比观察

早产儿和足月儿1分钟Apgar评分对比观察
杨兴华;何亚娟
【期刊名称】《西部医学》
【年(卷),期】2007(19)5
【摘要】目的对比观察早产儿和足月儿1分钟Apgar评分的差异.方法分析173例早产儿1分钟Apgar的评分结果,并与同期随机抽出的189例足月新生儿进行比较.结果早产儿组一分钟Apgar评分(8.15±2.36)明显低于足月儿组(9.32±1.23).结论在早产儿治疗及预后评估中应考虑早产儿1分钟Apgar评分低于正常儿的诸多因素与不良影响,有助于临床对早产儿治疗与护理水平的提高.
【总页数】2页(P880-881)
【作者】杨兴华;何亚娟
【作者单位】南充市中心医院护理部,四川,南充,637000;南充市中心医院护理部,四川,南充,637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22.16
【相关文献】
1.低Apgar评分足月儿动态随访和脑性瘫痪的预测 [J], 江克文;余小锋;水泉祥;陈彤
2.早产儿Apgar评分与脐动脉血气的关系 [J], 孟爱菊;王秀玲;李爱琳;曹国敏;倪春霞
3.早产儿Apgar评分与心肌酶谱变化关系的分析 [J], 吉玲;程秀永
4.Apgar评分与早产儿窒息相关因素的研究 [J], 李坚;叶绍伟;程冰梅;宋燕燕;黄志坚
5.125例早产儿1分钟Apgar评分结果分析 [J], 高树生;余梅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医院心肺脑复苏操作规范

医院心肺脑复苏操作规范心跳骤停的原因和诊断【原因】1.急性心肌梗塞、冠状动脉缺血;2.突发意外事件:如触电、溺水、窒息、创伤、中毒、大出血等;3.药物过敏、过量的有害反应,手术及麻醉意外、心导管刺激、急性高血钾症等。
【诊断】当病人突发意识丧失、无自主呼吸、无颈动脉搏动,即可诊断心跳骤停。
切勿反复测血压及描记心电图,丧失抢救时间。
初期复苏急救的步骤可按ABC顺序进行。
【A(Airway)开放气道(保持呼吸道通畅)】呼吸道通畅是人工呼吸的先决条件。
应迅速将病人摆成合适体位(仰卧、去枕、背后应有硬板支持或移至地面),使病人抬头、后仰、提起下颌呈半张口状清除口腔内异物,发现仍无呼吸或慢而浅,即立即作口对口(鼻)呼吸,开始连续吹二口气,以后16-20次/分,800-1200ml/次(成人),胸廓抬起为有效,亦可用简易呼吸囊面罩法人工呼吸,均须保持气道开放和防止漏气。
【B(Breathing)人工呼吸】1.口对口人工呼吸:为现场有效的人工呼吸方法。
2.空气人工呼吸法:应用简易呼吸器和面罩加压人工呼吸。
3.纯氧人工通气法:面罩或插管后使用T型管装置、JacksonRess回路、麻醉、呼吸机进行人工呼吸。
【C(Circulation)建立人工循环】人工呼吸必须与人工循环同时进行,才能达到复苏的目的。
1.心前区叩击法:此法应在心跳骤停1分钟内进行,对心脏尚有潜在反应能力的反射性心跳骤停效果最佳。
若叩击无效(1-2次),则应立即进行心脏按压。
2.人工胸外心脏按压:抢救者立于或跪于病人胸侧,以一手食指、中指由肋弓向中间滑移止于胸骨下切迹,以另一手食指、中指并拢横放于该切迹上方,二指上方即为标准心脏按压位置(成人胸骨中下1/3交界处)。
先以一手掌根置于按压部位,再将另一手掌根重叠其上,双手指上翘,使手指脱离胸壁,双臂绷直与胸壁呈90°角,双肩在病人胸骨上方正中,然后以自己的髋关节为支点,以肩、臂部力量垂直向下有节奏按压与放松(任胸廓回弹、掌根不离开胸壁)。
新生儿阿氏评分标准

新生儿阿氏评分标准,只是众多标准中的一个,但其被接受的程度要高于其它标准。
阿氏(VirgiriaApgar,一个麻醉科医生)评分标准是:把描述新生儿基本体征的五项指标列于同一表格中,并对其给予评分(每项评分为0、1、2分),再把五项分数相加,依据其评分之和,对新生儿的状况进行评价。
其评判标准是:0-3分:严重窒息;4-7分:中度窒息,但心率正常;8-10分:正常生儿。
五项体征是:心跳、呼吸、肌张力反应、对刺激反应、肤色五项体征的打分标准是:1.心跳:不能触摸到、也不能听到心跳:0分;心跳少于100次/分钟:1分;心跳超过100次/分钟:2分。
2.呼吸:出生后60秒钟无呼吸:0分;出生后呼吸慢、弱、不规律:1分;出生60秒钟内呼吸良好、哭声响亮:2分。
3.肌肉张力:四肢肌肉完全松弛:0分;四肢略微呈屈曲状:1分;四肢活动有力:2分。
4.对刺激反应:通常在吸净咽部黏液后,弹小儿足底时,或用导管插入鼻孔时:毫无反应:0分;面部稍有活动,如皱额等:1分;反应好,小儿哭闹声响、打喷嚏或咳嗽:2分。
5.肤色:全身青紫或苍白:0分;躯干红而四肢青紫:1分;全身皮肤颜色红润:2分。
具体作法:新生儿出生后1分钟、5分钟及10分钟,各评分1次在宝宝出生后1分钟做一次,5分钟再做一次。
如果在最初的两次检查中,宝宝的得分较低,会在10分钟再次给宝做一次评估。
评定宝宝的状况有5项因素(每项因素的分值为0~2分):心率(脉搏)、呼吸(频率及力度)、肌肉张力、反射应激、外表(皮肤颜色),这5项因素累加起来计算出阿氏评分。
5项因素的具体评分标准如下:①心跳:每分钟心跳数超过100次者为正常,评2分;少于100次者给1分;如果不能触摸到、也不能听到心跳者评0分。
这是对新生儿诊断和估计预后最重要的一项。
②呼吸:呼吸良好、哭声响亮者评2分;呼吸慢、弱、不规律者评1分;无呼吸时,评0分;③肌肉张力:四肢活动有力者评2分;肌肉完全松弛者评0分;四肢略微呈屈曲状,评1分。
(2022年整理)9个单病种质量控制指标和表单

(一)到达医院后即刻使用阿司匹林(有禁忌证者应赋予氯吡格雷) 。
(二)实施左心室功能评价。
(三)再灌注治疗(仅合用于 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1. 到院 30 分钟内实施溶栓治疗;2. 到院 90 分钟内实施PCI 治疗;3. 需要急诊 PCI 患者,但本院无条件实施时,须转院。
(四)到达医院后即刻使用β受体阻滞剂(有适应证,无禁忌证者)。
(五)有证据表明住院期间使用阿司匹林、β受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或者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ARB)、他汀类药物,有明确适应证,无禁忌证。
(六)有证据表明出院时继续使用阿司匹林、β受体阻滞剂、 ACEI/ARB、他汀类药物,有明确适应证,无禁忌证。
(七)血脂评价与管理。
(八)为患者提供急性心肌梗死的健康教育。
(九)患者住院天数与住院费用(十)患者的服务满意度评价结果。
ICD- 10 编码:I21.0-I21.3,I21.4,I21.9(I21.001)、急性前壁心肌梗死(I21.002)、急性前隔心肌梗死(I21.003)、急性前间壁心肌梗死(I21.004)、心内膜下心肌梗塞综合征(I21.451)、非透壁性心肌梗死(I21.452)、冠状动脉闭塞(I21.903)、冠状动脉破例(I21.904)、冠状动脉栓塞伴心肌梗塞(I21.905)、冠状动脉血栓形成伴心肌梗塞 (I21.906)、急性多壁心肌梗塞(I21.907)、室间隔穿孔(I21.908)、心脏破裂(I21.909)、心脏卒中(I21.910)、亚急性心肌梗死(I21.911)、心肌梗塞(急性) NOS (I21.951)。
:1.由外院诊疗后转入本院的病例, 2.参预临床药物与器械试验的病例, 3.18 岁以下的病例; 4.同一疾病 30 日内重复入院, 5.急性小灶心肌梗死(I21.401),6.急性心内膜下心肌梗死(I21.402)、7.非 ST 抬高性 心肌梗死(I21.403),8.非冠心病心肌梗死(I21.901)。
新生儿窒息、呼吸窘迫综合症

肌肉或 静滴 静滴 严格控制
多巴胺或 多巴酚丁胺 滴速
6*kg=每100ml GS内放入药物 的 mg 数
复苏后观察监护
体温、心率、血压 呼吸、尿量、肤色 神经系统症状 水、电解质、酸碱平衡 感染、喂养
并发症的治疗 呼吸系统
羊水和胎粪吸入综合征 肺出血 肺透明膜病 氧疗、机械通气、加强呼吸管理 反复呼吸暂停:氨茶碱
新生儿 Apgar评分表
体征
0
出生后1分钟内
1 身体红,四肢青紫 <100 有些动作如皱眉 四肢略屈曲 慢,不规则 2 全身红 >100
出生后
5 分钟评分 10分钟评分
皮肤颜色 青紫或苍白 心率 无 弹足底或 插鼻管反应 无反应 肌张力 松弛 呼吸 无
哭、喷嚏 四肢活动 正常,哭声响
临床表现
各器官受损表现:
紫绀
给80~100%氧观察 再有呼吸抑制 再次给药
同时按压心脏30’’
无增快 <80 按压心 无好转
代酸 肾 上 腺 素
碳酸氢钠 HR<100 持续休克 多巴胺
扩容剂 出血、低 血容量
加压给氧
脏30’’
复苏技术
胸外按压心脏:采用拇指法
操作者双拇指并排或重叠于 患儿胸骨体下1/3处,其他手指 围绕胸廓托在后背,按压速率为 120次/分(每按压3次,间断加 压给氧1次)压下深度约为2-3cm
鉴别诊断
B族溶血性链球菌肺炎:
宫内感染所致新生儿肺炎的临床表现 X线表现与HMD相似 孕妇有羊膜早破史或妊娠后期的感染史 需考虑婴儿有发生B族溶血性链球菌感染 的可能
治疗
治疗的重点是:
纠正缺氧 表面活性物质疗法 其他对症和支持疗法
Apgar评分0-1分极重窒息儿的现场复苏

Apgar 0-1分极重窒息儿的现场复苏和技巧朱小瑜南方医科大学深圳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518028)实际上,要区别1分钟Apgar评分究竟是0分抑或1分并非易事,尽管确有文献探讨Apgar 评分仅0分的复苏[1]。
对一个刚刚降临的新生儿,所谓Apgar评分1分,常常是指肤色、呼吸、肌张力、反射这四项评分指标均不得分(即肤色全身青紫或苍白,呼吸无,肌张力无,反射或反应无),而仅剩心率<100次/min,尚存1分,但实际情况是这种接近死产儿的心率绝非有80或60甚至40次/min(否则就不会仅1分),而往往是接近停跳在10次/min以下,于是按6秒听诊法有时都听不到1次心跳(听到1次即为10次min),紧急中也不可能耗更长时间去细数心率,因此完全有可能出现这种情况:复苏者听到了1次微弱心跳算1分,听不到心跳就算0分(也许再听下去可依稀听到一下心跳或完全没有心跳,但情况不允许),所以若评1分往往就是1分,而评0分实际上有可能是0分,也有可能是1分,总之均是窒息中极重的那部分,是一种极端情况,接近死产或干脆就是死产,因此合称Apgar评分0-1分(以下简称0-1分)比较妥当,其复苏的处理方法和手段完全一样,复苏时也没有必要再去细分。
0-1分极重窒息儿能够成功复苏吗?答案是肯定的,因为他们多数还没有死亡,只是“正在死亡”[2],迅速正确的复苏能够拯救他们。
美国第4版新生儿复苏教程称,研究表明接近死产的足月儿有2/3以上的可能对复苏有反应且存活下来,这些存活者2/3以上幼年时都是正常的,甚至<1000克的超低体重儿复苏后也有50%以上的存活机会[3],国内有实践和报道(甚至早在45年前)也说明了这点[4,5]。
可以说0-1分极重窒息儿的成功复苏,乃是新生儿高级生命支持技能的集中体现,也是新生儿复苏程序和水平的最高展示,更是复苏结局和追求的最佳境界,如果把新生儿视为皇冠,它就是皇冠上的明珠和瑰宝,要求复苏现场和人员一丝不乱、秒秒必争、炉火纯青的施救技艺和能力,非心有顿悟刻苦研磨而不能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