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子推形象流变梳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介子推形象流变梳理-汉语言文学

介子推形象流变梳理

王召君

摘要:介子推故事以《左传》为源头,流传至今,随着故事内容不断演变,介子推的形象也不断丰富,反映出复杂的社会文化心理,本文将对介子推的形象流变予以归类梳理,探讨形象流变所蕴含的文化信息。

关键词:介子推形象流变

介子推的故事,始见于《左传》,全文约两百字,讲重耳复国后,介子推不言禄,携母归隐。以此为基础,介子推的故事不断丰富。历代的正史、笔记、散文等在记述时不断增添内容,后世的文学创作对故事进行了更细致的演绎,加之故事与寒食节的结合,更催生了许多民间传说。因此,在故事的不断演变中,人物形象也呈现出多面性,体现了不同阶层的心理诉求,蕴含了丰富的社会文化内容。

一、隐士

《左传》中对介子推的记载仅一处,见于僖公二十四年,原文如下:

晋侯赏从亡者,介之推不言禄,禄亦弗及。推曰:“献公之子九人,唯君在矣。惠、怀无亲,外内弃之。天未绝晋,必将有主。主晋祀者,非君而谁?天实置之,而二三子以为己力,不亦诬乎?窃人之财,犹谓之盗,况贪天之功以为己力乎?下义其罪,上赏其奸,上下相蒙,难与处矣。”其母曰“盍亦求之?以死,谁怼?”对曰:“尤而效之,罪又甚焉,且出怨言,不食其食。”其母曰:“亦使知之,若何?”对曰:“言,身之文也。身将隐,焉用文之?——是求显也。”其母曰:“能如是乎?与女偕隐。”遂隐而死。晋侯求之不获,以绵上为之田,曰:“以志吾过,且旌善人。”

这段记载以介子推的言论为主体,突出其“不贪天之功”的品质,加之归隐的结局,已展现出一个基本完整的隐士形象。隐士文化在中国起源很早,从传说中尧舜时代的许由到《史记》中记载的伯夷、叔齐,隐士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一个显性的存在成分。在以道德为标杆评判人物的古代社会,隐士以“不言名利、品行高洁”得到认可和赞美。《左传》这段文字,记载的就是这样一个隐士。之后的史家记述延续这一要义,突出介子推“不贪功”而选择“归隐”的品质。《吕氏春秋》评价介子推“离俗远矣”;《史记》丰富了介子推故事的内容,完整沿用《左传》的记载,通过其他情节的补充,介子推的隐士形象更加突出。史家记述以“求实”为要义,故未取“割股”“焚山”等荒诞传奇的情节,后代介子推的故事不断传奇化,后代也多有学者予以辨析,如明代的张大复、清代的顾炎武等。顾炎武在《日知录》中梳理了介子推故事的演变过程之后得出结论:“今当以左氏为据,割股燔山,理之所无,皆不可信。”因此,“高洁隐士”是介子推最原本的形象。

西汉时期刘向的《列仙传》对介子推的隐士形象做了进一步推进,赋予其道家仙化气息:

介子推者,姓王名光,晋人也。隐而无名,悦赵成子,与游。旦有黄雀在门上,晋公子重耳异之,与出居外十馀年,劳苦不辞。及还,介山伯子常晨来呼推曰:“可去矣。”推辞母入山中,从伯子常游。后文公遣数千人以玉帛礼之,不出。后三十年,见东海边为王俗卖扇。后数十年,莫知所在。

在这则记述中,介子推本就是一个隐者,从亡过程略而不记,归国后复归出世,且行踪飘忽难定,俨然一个危难济世的世外高人,如鲁仲连之属。这种形象的介子推在后世道家的典籍中数次出现,以致有学者专门辩驳介子推之“道”非道教

之“道”,如“介子推曰‘谒而得位,道士不居’……不过言有道之人,非道教也。”(清·袁枚《随园随笔》)但不论如何,世外高人形象的介子推一直在流传,在清代传奇《介山记》中得到了登峰造极的发挥。在《介山记》中,介子推身负奇才而不屑仕途,为重耳求贤之诚与好友解张力劝而出世,完成匡扶社稷大业之后,与其母、解张得到天帝的封赏,位列仙班。随之而起的还有各种传奇逸闻,如东晋王嘉《拾遗记》记:“晋文公焚林以求介之推,有白鸦绕烟而噪,或集之推之侧,火不能焚。”增强了介子推形象的神秘性。

对介子推归隐缘由的不同解释,造成了不同的介子推形象,上述的“高洁隐士”和“世外高人”,都出于人物对现实的疏离,或多或少带有道家出世的色彩。若脱离这种色彩,以儒臣的角度来看,介子推又有着不同的形象。宋神宗曾封介子推“洁惠侯”,南宋陈元靓《岁时广记》引《翰府名谈·洁惠侯记》云:“母曰:‘……与其俯就一时之禄,不若成万世之名。’子推乃入绵田山不出。”介子推归隐被解释为对“万世之名”的追求,这是一种典型的求“留名青史、万代流芳”的儒臣思想。结合后代不断增衍的介子推忠臣事迹,对归隐原因做这种处理自有其合理之处。元代杂剧《晋文公火烧介子推》中也有这样的唱词:“奉帝临朝一时荣,背母归山博个万代名。”

对介子推归隐的原因,还有一种更直接的解释——怨怒而隐。这使得介子推成为“功臣无赏”的“怨臣”代表。《庄子》对介子推故事的描述即“子推怒而去”,王逸注《楚辞章句》:“文公得国,赏诸从行者,失忘子推,子推遂逃介山隐。”集中体现介子推怨怒之情的《龙蛇歌》《吕氏春秋》《春秋别典》《琴操》均记作介子推亲作。介子推的怨臣形象没有广泛的流传,但在后世抒发对国君赏罚失当的情绪时,介子推的事例时常被引用。如元杂剧《火烧介子推》就借此发

挥,畅快淋漓地对当权者进行了控诉。

二、忠臣

介子推的“忠臣”形象由《左传》萌芽,仅由“晋侯赏从亡者”一句得知介子推“从亡之臣”的身份,《左传》意本不在此,但后世许多情节都填补在“从亡”的这一段经历之中,介子推的“忠臣”形象甚至压过“隐士”,在后代流传得更广。自《韩非子》的“昔者介子推无爵禄而义随文公,不忍口腹而仁割其肌”和《庄子》的“介子推至忠也,自割其股以食文公”起,介子推“割股”之事渐趋确凿。到宋代的《洁惠侯记》:“昔文公遭骊姬之能,削迹燕赵,窜身齐楚,山潜水伏,昼隐暮兴,周流天下,起居坐卧,跋淑不舍者十九年,惟子推一人而已。”将介子推的功劳又提高了一个层次。到了元杂剧《晋文公火烧介子推》里面,出现了“以子代死”的情节,追兵甚急,介子推之子介林自刎,充重耳之首献出,以家破人亡的惨烈方式实践为人臣的忠诚。明代小说《列国志传》处理“吕甥、郤芮作乱”情节的时候,又将平息叛乱的功劳记在介子推身上。清传奇《介山记》继续扩充介子推的功劳,“重耳逃入齐关,奚齐率兵围困。介立于齐庭七日七夜,恳求齐侯出兵解围,齐侯为其精诚所感,出兵击溃奚齐。”(李修生《古本戏曲剧目提要》)“以子代死”易于让人联想到“赵氏孤儿”,而《介山记》中这种与“申包胥哭秦庭”相类似的情节,更加透露出:在介子推故事的流传中,甚至不断加入其它史传故事的元素,以使得介子推的“忠臣”形象更加突出。

介子推的“义”也多被提及,如《列国志传》在介绍介子推出场时即说他“义气绝人”。“忠义”多连用,且在中国的故事流传中出现频率极高,二者的区别大致在于:“忠”多指君臣、上下之关系;“义”则更强调不计阶层,侧重民间崇尚的人与人相交的义气。对“忠义”内涵发展演变的问题,秦翠红副教授在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