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内部控制设计的原则与方法

第八章  内部控制设计的原则与方法
第八章  内部控制设计的原则与方法

第八章内部控制设计的原则与方法

第一节内部控制设计的原则

企业在设计内部控制的过程中,应当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一、合法性原则

合法性原则指企业在设计内部控制制度时,必须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有关政府监管部门的监管要求。合法性是企业从事经营、创造价值、实现内部控制目标的前提,是一种约束性条件。合法性原则要求:在构建内部控制制度时,企业既要遵循一般法律法规,如公司法、税法、合同法、会计法、企业会计准则、内部会计控制规范,又要根据自身行业特点和性质,遵循行业内部控制规范,如上市公司治理准则、证券投资基金管理公司内部控制指导意见、商业银行内部控制指引等等。

二、适应性原则

内部控制制度必须符合管理者的要求,对其经营管理有用,这是适用性原则的要求。各种控制制度是切实可行的规定,是管理者的控制工具,它既要考虑到国家的要求,更要考虑到单位经营的特点与内外环境的实际情况。由于各企业的营运目标、具体任务、规模大小、人员结构、技术设备等都不相同,内部控制的设计要因地制宜。

内部控制应当合理体现企业经营规模、业务范围、业务特点、风险状况,以及所处具体环境等方面的要求,并随着企业外部环境的变化、经营业务的调整、管理要求的提高等不断改进和完善。

三、全面性原则

企业风险管理控制系统,必须包括控制环境、目标设定、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应对、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监督八项要素,并覆盖各项业务和部门。各项控制要素、各业务循环或部门的子控制系统,必须有机构成企业内部控制的整体架构,这样才能发挥其应有的效用。这就要求各子系统的具体控制目标必须服从于整体控制系统的一般目标。

全面性原则要求:内部控制在层次上,应当涵盖企业董事会、管理层和全体员工,在对象上,应当覆盖企业各项业务和管理活动,在流程上,应当渗透到决策、执行、监督、反馈等各个环节,避免内部控制出现空白和漏洞。

四、相互牵制原则

相互牵制原则,是指一项完整的经济业务活动,必须分配给具有互相制约关系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职位,分别完成。相互牵制原则包括横向和纵向两个方面:①在横向关系上,至少要由彼此独立的两个部门或人员办理,以使该部门或人员的工作接受另一个部门或人员的检查和制约;②在纵向关系上,至少要经过互不隶属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岗位和环节,以使下级受上级监督,上级受下级牵制。相互牵制原则的理论根据是在相互牵制的关系下,几个人发生同一错弊而不被发现的概率等于每个人发生该项错弊的概率的连乘积,因而远远低于单个人独立完成某项任务或工作出现错弊的概率。常见的需要分离的职责主要有:授权、执行、记录、保管、核对。

五、协调性原则

协调性原则,是指在各项经营管理活动中,各部门或人员必须相互配合,各岗位和环节都应协调同步,各项业务程序和办理手续需要紧密衔接,从而避免扯皮和脱节现象,减少矛盾和内耗,以保证经营管理活动的连续性和有效性。协调配合原则是对相互牵制原则的深化和补充,是为了避免一味强调互相牵制而带来的负面影响。贯彻这一原则,尤其要求避免只

管牵制错弊而不顾办事效率的机械做法,必须做到既相互牵制又相互协调,从而在保证质量、提高效率的前提下完成经营任务。

六、有效性原则

内部控制应当能够为内部控制目标的实现提供合理保证。企业全体员工应当自觉维护内部控制的有效执行。内部控制建立和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应当能够得到及时地纠正和处理。

有效性原则包括两层含义:①各种内部控制制度,包括最高决策层所制定的业务规章和发布的指令,必须符合国家和监管部门的规章,必须具有高度的权威性,必须真正落到实处,成为所有员工严格遵守的行动指南;②执行内控制度不能存在任何例外,任何人(包括董事长、总经理)不得拥有超越制度或违反规章的权力。

七、成本效益原则

成本效益原则是指为进行控制而花费的成本与缺乏控制时所遭受的损失相比,当控制的效益大于成本时,该项控制措施才是可行的,否则就是不可行的。控制成本包括便于归属计量的直接成本和不便于归属计量的间接成本,控制效益包括短期效益、长期效益、企业自身效益和社会效益等。在实际中,有些工作的效益是难以用金额表示的,但执行该控制有利于企业各项控制目标的实现,如员工职业操守的培养、经济项目的审核程序、信息的反馈等等。

贯彻成本效益原则,要求企业力争以最小的控制成本取得最好的控制效果。因此,在构建内部控制制度时,应根据企业经营业务的特点、规模的大小、具体的管理情况,既要考虑控制设计成本、执行成本和修订成本,又要考虑企业整体效率和效益的提高,既要把企业的各项经济活动全面置于经济监控之中,又要对经营管理的重要方面、重要环节实行重点控制,力争以最小的控制成本取得最大的控制效果。

八、授权控制原则

授权控制原则,是指企业单位应该根据各岗位业务性质和人员要求,相应地赋予其作业任务和职责权限,规定操作规程和处理手续,明确纪律规则和检查标准,以使职、责、权、利相结合。授权控制原则在实际工作中以岗位工作程式化的方式来体现,要求做到事事有人管,人人有专职,办事有标准,工作有检查,以此定奖罚,以增加每个人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

九、可容性原则

可容性原则,是指内部控制制度不仅要体现公认的管理原则,要能够被外部环境所接受,同时,还要体现一致性原则,即企业内部同类业务在不同部门、不同年度的处理要保持一致。更重要的是内部控制制度的基本构架要保留一定的弹性,以增加其可容性。企业内的制度会因外部经济环境的变化和内部业务流程的改变而得到适时修正,但不能因经常改变其基本框架,而破坏制度的稳定性和连续性。因此,在最初制定制度时要留有充分的余地,适应未来的修订和补充。

十、独立性原则

独立性原则,是指内部控制的检查、评价部门必须独立于内部控制的建立和执行部门,直接的操作人员和直接的控制人员必须适当分开,并向不同的管理人员报告工作。在存在管理人员职责交叉的情况下,要为负责控制的人员提供可以直接向最高管理层报告的渠道。

十一、预防为主原则

内部控制制度的总体性质是属于预防性控制,同时包含部分事后查处性控制。建立内部控制制度,主要是预防经营单位发生无效率或违法行为。既要保证单位各项业务活动有序进行,又要避免在运行中发生浪费、舞弊或混乱而带来经济损失。它是一种事前控制手段,如单位采取的组织控制、人事控制、程序控制等等。当然,有些问题是无法预防的,因此,内部控制制度需要辅以一些事后控制措施。事后控制从某种意义上说是检验预防控制效果的一

种方式,如内部稽核、内部审计等。事后控制所需要耗费的资源要远远大于事前控制。因此,内部控制制度的制定应以预防为主、以查处性控制为辅,这样既可以防范于未然,又可以减少实施控制时的耗费,有利于提高控制的效率和效益。

十二、电子信息技术基础原则

业务运行通过信息系统的反应和衔接,可以极大地提高运营的效率。电子信息系统能够在很短时间内进行更大范围的核查,极大地提高内部控制的效率。充分运用电子信息技术基础原则,要求有条件的企业最好建立一种电子信息平台,能够把各种业务的处理集中到该平台上,通过程序设计来实现控制。就如同建立企业的企业资源计划系统——ERP系统一样。

第二节内部控制设计的方法

具体的内部控制设计可以结合企业的具体情况,以内部控制的一些规范为指导来进行。下面介绍一些设计时会经常采用的五种方法。

一、组织系统图设计

组织系统图主要描述企业内部各阶层的组织机构,显示每一个职位在企业中的地位及其上下隶属与纵横的关系。现代企业组织庞大、部门众多、层次不一、关系复杂,只有以组织系统图的方法描述出来,才能使人一目了然。图8—1是一张完整的企业组织结构图。

图8—1 企业组织结构图

二、职责划分设计

一个企业有很多业务,亦有很多部门,各个部门的职责的划分应详细、明确,使每一事项的发生都有部门负责办理,而且要做到不重复亦无遗漏。如果一项业务需要有两个以上部门共同完成,对各部门应负责任的范围,也应该有明确的规定。下面以图8—1中的部门为例,说明如何对岗位职责进行内控设计。

1.市场部的职责

(1)实现企业销售目标;

(2)制定和实施销售计划;

(3)销售管理,销售政策的制定与施行,销售人员管理;

(4)市场调研与市场预测;

(5)策划;

(6)销售工作的监察与评估。

2.技术服务部的职责

(1)拟订企业年度技术支持、技术服务工作开展计划,并组织协调计划的分解和落实;

(2)负责企业技术支持系统的建立和完善;

(3)搜集国家、地区及行业的相关技术标准、规定,并负责在企业内宣传和推广;

(4)负责企业范围内技术问题的汇总分析,拟订解决方案,并组织、协调各部门;

(5)面向企业其他部门进行技术咨询,提供技术支持和服务,并接受一定范围内的技术投诉;

(6)负责对企业技术服务体系人员的指导、考核和监督;

(7)对企业内其他员工进行技术培训及指导;

(8)负责解答客户的相关技术问题。

3.人力资源部的职责

(1)编写并组织实施企业的人力资源规划,制定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

(2)有效开发与合理配置企业的人力资源;

(3)负责公司企业文化建设的规划,并组织贯彻实施;

(4)参与对企业管理人员的考核与管理;

(5)审核、办理机关员工出差任务单;

(6)拟订并审核企业的人员招聘计划,负责组织员工的招聘和培训工作;

(7)审核企业的定员编制、工资总额、经营管理者的薪酬分配;

(8)负责拟订企业的岗位设置、人员编制及工资分配方案;

(9)负责员工培训费用的计划与监控;

(10)检查人力资源规划和有关制度的贯彻落实情况;

(11)办理企业员工人事关系的转移,职称评定及因公出国人员的审批手续;

(12)负责企业员工的工资发放、社会保险的缴费、劳动合同的签续订和人事档案的管理工作。

4.财务部的职责

(1)严格遵守国家财务工作规定和公司规章制度,认真履行其工作职责;

(2)组织编制公司年、季度成本、利润、资金、费用等有关的财务指标计划。定期检查、监督、考核计划的执行情况,结合经营实际,及时调整和控制计划的实施;

(3)负责制定公司财务、会计核算管理制度;

(4)负责按规定进行成本核算,定期编制年、季、月度财务报表,搞好年度会计决算工作;

(5)负责编写财务分析及经济活动分析报告;

(6)负责固定资产及专项基金的管理;

(7)负责流动资金的管理;

(8)负责对公司低值易耗品盘点核对;

(9)负责公司产品成本的核算工作,制定规范的成本核算方法,正确分摊成本费用;

(10)负责公司资金缴、拔,按时上交税款;

(11)负责公司财务审计和会计稽核工作;

(12)负责进销物资货款把关。

三、工作说明书设计

工作说明书是描述工作性质的文件,是职工工作的说明。其表示方法是将单位的每一个工作职位,编制一份详细的说明,用来反映担任那个职位的人应该履行的职责。工作岗位说明书应包括:岗位名称、岗位要求、工作内容、薪酬标准、工作条件等等。表8—1是财务总监岗位的工作说明书。

表8—1 财务总监工作说明书

四、方针和程序手册设计

方针和程序手册,主要是指以书面形式来表达管理层的指令及同类业务处理方法的形式,也可以说是以书面形式详细描绘业务处理的方针与程序。下面以销售和收款业务为例,说明如何设计方针和程序手册。

1.企业接受订单,同时编制销售计划

销售部门承接客户订单,根据订单和生产计划、库存等情况,编制产品销售计划,并经部门领导审核签字,将该计划传递给企业负责人审定批准。

2.编制、审定销售实施方案和信用政策

销售部门根据经过审定的销售计划及企业有关产品价格管理等规定和产品生产、库存、销售情况,提出销售产品的品种、规格、型号、数量、价格、货款支付方式等具体销售实施方案。销售产品拟采用赊销方式的客户,信用管理部门要对其进行信用审核,重大赊销方案需要报总经理审批。

3.签订销售合同

法律部门、财会部门根据本部门职责对销售合同进行审核,企业负责人、总会计师依据审核部门的意见审定销售合同,并按内部授权交由授权人员签订。销售部门将签订的合同分别送交财会、仓储等部门。若销售合同需要变更或提前终止,应获得企业负责人、总会计师的同意。

4.组织销售与收款

销售部门根据已签销售合同、销售订单向仓储部门传送发货通知单,仓储部门组织发货。财务部门向销售部门开具收款通知单。采用赊销方式销售的产品,销售部门及其主管人员应负责货款的按时回收。

5.开发票及记账

财会部门依据销售合同、核准的发货单等相关单据开出销售发票,并加盖印章。财会部门据此编制、录入相应会计凭证,经复核后过账。

6.销售折让及退货处理

销售部门受理客户提出的折让或退货申请,根据折让或退货理由组织相关部门检查、核实,提出处理意见,交由企业领导及总会计师审定,并将审核意见分别传递给财会部门及仓储部门。仓储部门审核退货通知单后,将退回货物验收入库,财会部门审核销售折让通知单或退货通知单及退货产品入库单,编制、录入折让或退货会计凭证,经复核后过账。

7.盘点对账

销售、财会、仓储等部门定期对产品销售及存货情况等进行对账和实物盘点,核实产品库存,对差异情况应及时查明原因并进行处理。财会部门应及时结清赊销货款,未按合同结清的,及时通知销售部门采取措施。期末,财会部门应对应收账款进行账龄分析,合理计提

坏账准备,并提出催收措施及建议,报企业负责人及总会计师审核同意后实施。

8.关闭合同

合同执行完毕,销售部门应对合同执行情况进行清理、关闭,并建立客户信用档案。

五、业务流程图设计

业务流程图是利用图解形式描述各经营环节业务处理程序的一种图示。它显示了凭证和记录资料的产生、传递、处理、保存及其相互关系,从而直观地表达内部控制的实际情况。对于无法在图中表示的问题,可用简要的文字进行说明,作为流程图附件。图8—2是产品销售业务流程图。

图8—2 产品销售业务流程图

所谓流程,是指企业经营过程的一个阶段,由若干项作业组成,而作业由若干项任务组成。在典型的制造企业中,其经营过程包括研究开发、设计、制造、营销、配送和售后服务等项流程。每项流程都包括若干项作业,如制造流程,包括材料入库,材料存储,材料搬运、加工,半成品搬运、加工,成品入库存储,成品包装发运等项作业。每项作业都包括若干项任务,如材料入库,包括卸载、验收、盘点、移动、摆放、记录等项任务。特别重要的是,任务是由组织成员经由授权完成的,授权和责任在这里可以体现出来。任务还可以细分为若干步骤。在流程设计中,就是要遵循这种相对的“流程→作业→任务→步骤”四个因素的顺序进行。

流程设计所要解决的是如何干的问题,即既定的治理主体、内部单位和岗位如何完成各自的功能作业。只有企业把流程理顺,才能更有效地完成任务。按照内部控制的观点,任何业务的处理必须经过申请、授权、批准、执行、记录、检查等控制程序,而这些程序都应经由不同部门或人员去完成,任何一个人不能独揽业务处理的全过程。衡量一个企业的业务流程控制是否有效,主要在于考核其是否实施了严密的内部牵制,而其前提条件是要有完善的流程设计。因此,内部控制制度的设计要注重流程设计,以防止混乱及错弊的发生。

(一)业务流程图设计标准

每个流程的设计要符合一定的标准,以便在企业内部达成一致,有利于内部控制的实施。下面,我们就简要介绍一下流程设计的基本顺序及标准。

第一步,编制流程目录。流程目录可分为几级,编制规则为:一级流程·二级流程·三级流程……,企业可根据实际需要选择流程级数。新增的一级流程或二级流程,添加在原有流程目录的最后,并顺延编号。

第二步,选定流程图的符号。本书流程图描述全部采用纵向垂直方式,自上而下表示流程发展的时间或逻辑等顺序,职能带区设置为纵向。流程图的命名规则为:子流程编号+子流程名称,当一个流程图需要多页才能绘制完成时,则以-1、-2等区分。流程图符号是流程图的语言,它由一系列几何图形符号组成。目前,我们还没有全国统一的流程图符号,世界各国的流程图符号也不一致。本着简易、形象和共识的原则,本书采用了如图8—3所示的一套符号。

图8—3 流程图符号

在步骤内容描述中,负责人员应尽量细化到岗位,企业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步骤描述格式为:“步骤编号(从01开始)+文字描述”;如果多个步骤同时开始,并且内容相同或类似,可以出现重复的步骤编号;如果出现多个文件或表单,无需使用多个文档符号,只需在一个文档符号中顺序填列即可,但是每个文档名称前需要加编号;在判断框后如果出现两个以上分支流程,编号规则为,从左边的分支流程开始,对其中的每个步骤按顺序编号,然后对第二个分支流程中的每个步骤按顺序编号,依此类推;文字描述体现岗位人员实行的动作和结果。

判断框至少有两个出处:通过、未通过;是、否。如果判断框的内容是审批、审核等,则内容描述和编号规则与步骤的内容描述和编号规则相同。

若一个步骤中出现多个风险控制点,应该在一个图形框中体现,无需增加图形框。控制点的描述格式为:“x.xM,x.xM”或“x.xA,x.xA”,“M”表示人工控制,“A”表示自动控

制。

第三步,编制风险控制文档。鉴于在流程图中难以显示各控制点的控制措施,应另行编制文字说明表,以使流程图更容易理解。该文字说明表,应主要反映各控制点的控制措施以及对应的控制目标。

以上流程图的绘制标准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企业可根据自身的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流程图符号、模版。最重要的一点是,企业需要统一自己所采用的符号,并使员工理解控制流程,达到绘制流程图的最终目的。

(二)业务流程目录

企业在划分业务流程时,遵循从下至上、逐层汇总的原则,即从业务流程的最低级作业层开始编制流程图,较低层级的流程图汇总形成上一层级的流程图,直至形成一级流程图。确定最低级作业层的标准是:在一张流程图中能够清晰地显示业务处理涉及的部门、关键控制点以及相关文档。所有业务流程汇总后即形成业务流程目录。表8—2是标准的关键控制业务流程目录。

表8—2 关键控制业务流程目录表

【案例8—1】中远货运内部控制设计

一、中远国际货运风险管理组织

中远国际货运公司(简称中远货运)为适应风险管理的需要,构建了如图8—4所示的组织结构。

图8—4 中远国际货运公司风险管理组织结构图

二、财务风险识别与控制

中远货运对财务风险进行了分析、评估后,形成了风险控制矩阵文档(见表8—3)。表8—3 财务风险控制矩阵表

三、关联交易风险识别与控制

中远货运对关联交易风险给予特别关注,根据证监会和财政部发布的有关规定,对公司的关联方及交易进行梳理,识别、评估风险,编制风险控制矩阵(见表8—4)。

表8—4 关联交易风险控制矩阵表

四、信息风险识别与控制

企业对信息系统进行风险评估,形成风险控制矩阵(见表8—5)。表8—5 信息风险控制矩阵表

【案例8—2】中小企业内部控制设计特点1

根据我国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八次会议于2002年6月29日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小企业促进法》的精神,原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原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财政部、国家统计局于2003年2月19日发布了《关于印发中小企业标准暂行规定的通知》(国经贸中小企(2003)143号),对主要行业的中小企业的标准作出了明确的界定。该标准是根据企业职工人数、销售额、资产总额等指标,结合行业特点制定的。中小企业的发展是我国企业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

一、我国中小企业内部控制现状不容乐观

(一)管理者对内部控制的认知严重不足

我国很多中小型企业对内部控制的认识还停留在比较原始的阶段,认为内部控制就是内部监督,企业大多把内部控制制度认为是做给别人看的,或者认为内部控制就是增加管理人员,对内部控制的目标和方法不清楚,或者认为企业由于受规模、财力和人力的限制很难进行内部控制。

(二)财务报告数据严重失真

一些单位或因为内部管理松弛而削弱了会计基础工作,导致账目混乱,财产数据失真,或为了掩盖真实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任意伪造、变造虚假的凭证、会计账簿、财务报表。不少企业管理层对会计制度的认识和重视远远不能满足现实的需要,他们简单地认为做账不过是为了应付各主管机关的检查,只需要摆摆样子。遇到具体问题,以强调灵活性为由而不按规定程序办理,大事小事领导说了算,有时甚至为了谋取个人利益或企业集体的利益而不择手段,弄虚作假、改账目,无视会计法律法规的存在,有章不循、执法不严,使会计制度失去严肃性,流于形式,纸上谈兵。

1夏志勤:《内部控制理论在中小企业的应用研究》,南京林业大学硕士论文,2008。

(三)没有充分认识到内外审计的重要性

我国现行的内部审计主要是在行政干预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1985年,国务院发布的《国务院关于审计工作的暂行规定》要求,“大中型企事业组织应当建立内部审计监督制度”。我国内部审计迅速发展,这说明我国内部审计的组建带有很浓厚的行政命令色彩,而这种过多依靠行政干预建立起来的内部审计机构受到企业重视,被调查企业的内部审计人员大多是从财会部门转来的,也有的是从其他部门调来的,而且一般未经过专门培训,缺乏审计专业知识,这种情况下组建起来的内部审计机构很难发挥其应有作用。内部审计作为内部控制的再控制,本身就应从第三者的立场上客观公正地对企业的经济监督进行再监督,它理所应当是超然独立的。而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署1995年第1号令规定:“内部审计机构在本主要负责人直接领导下,独立行使内部审计监督权,对本单位领导负责。”这说明我国内部审计实行的是单一的厂长经理模式。由于指导思想上的区别,多数审计人员未能摆正自己的位置,有些人将自己等同于厂长经理的行为工具,处处依厂长经理的旨意行事,有些则由于工作不好开展而心灰意冷或充当好人,使内部审计形同虚设。

外部审计包括政府审计、社会审计,政府审计带有目的性、强制性,主要是针对国有大中型企业,很难顾及到中小型企业,特别是中小型的民营企业,而外部审计对企业的内部控制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二、中小企业内部控制的设计原则

中小企业内控制度的设计必须依据政府法令、会计法规和企业会计准则,根据企业所处的经济背景、单位管理的需要,以及内部控制的要求与处理方法等进行设计。内控制度的设计前提和基础是企业的生产经营特点和管理要求。内控制度设计的出发点和归宿是企业的根本利益和理财目标。基于以上要求,中小企业内控制度设计应当考虑以下原则:(一)原则性和灵活性协调配合

企业在制定内部控制时必须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和政策,但同时也必须注意到企业运转特点,即企业人、财、物、信息各种因素,产、供、销各个过程,筹资、投资、收入与分配各个环节,都要综合发挥作用。在各项经营管理活动中,各部门或人员必须相互配合,各岗位和环节都应协调同步,各项业务程序需要紧密衔接,从而避免相互扯皮和脱节现象,以保证经济管理活动的连续性和有效性。因此,中小企业内控制度的设计不仅要有原则性,而且还应根据其目标、任务、环境、人员素质的高低等因素的变动而具有灵活性。

(二)讲究成本效益原则

内部控制的任何分工、审核、制衡,都必须考虑是否符合成本效益原则。如果分工和制衡的成本高于其效益,则不应当采用该项控制。内部控制设计的目的就是要规范企业经济行为,保证企业经营管理目标的实现。因此,在设计内部控制时要考虑其设计和运行成本与效益的关系,才能实现成本与效益的最佳组合。对重要经济业务活动要进行重点控制,对每一项经济业务活动的关键环节实行重点控制。

三、中小企业内部控制的目标设计

内部控制目标是内部控制所要实现的目的或收到的效果。企业内部控制的目标与其经营目标紧密相关,企业经营目标一般包括:提供良好的产品与服务,超越竞争对手,为员工提供合理的待遇,维持正常的发展,维持合理的投资报酬,重视社会整体利益等。与之相对应的内部控制的目标主要有维护资产安全、完整并保证其能得到有效使用,以最少的成本获得最多的盈利,提高企业的效益或效率。

在设计内控时,要明确控制目标。要依据企业的长远目标制订公司的近期方案,并细分至相关部门,各部门再据以制定更详细的目标,如销售任务分解落实到具体业务员、成本分解落实到具体班组、费用包干至具体部门落实到各个项目上等等。有了控制目标,企业的一切工作才能有的放矢。更重要的是必须在计划的执行过程中强化控制目标的刚性。企业的生

产经营总是处于动态之中的,实际的运行会与计划有所偏差。当实际工作没有达到计划目标时,不能轻易容忍差距,而应认真分析执行过程,寻找原因。这样坚持下去,一方面可以督促企业全体人员施展才干、各负其责,为完成总体计划尽最大努力,另一方面也可以使制定的控制目标更科学。

四、中小企业内部控制的设计重点

(一)以人为本

人是管理创新的根本和灵魂,企业制定经营目标、设置核算机制,以及企业中具体业务的运作,都必须依靠具体的工作人员来完成。如果一个企业的员工素质较高,那么即使内部控制管理制度制定得不是十分完善,员工也会主动去适应和调整,从而减少不必要的损失。反之,如果一个企业的员工素质不高,总是想方设法钻管理上的漏洞,那么再完备的法规也不好防范这些员工。所以,如何全面提高企业员工的素质,成为一个企业领导者工作的重中之重。强调以人为本,要求企业内部控制要充分发挥人的作用,依靠提高人的综合素质、道德水准和法规意识,充分发挥控制者和被控制者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从而达到内部控制的最佳效果。内部控制的成败取决于企业员工的控制意识和行为,而企业领导者的内部控制意识和行为是关键。企业领导者应注重内部控制,经过系统化培训机制,全面提高员工的综合素质,促进整个企业健康、持续、快速地发展。

(二)建立、健全内部控制体系

1.实行预算控制

企业的经济业务一般情况下必须由工作人员编制预算,并报经领导批准后方可执行。企业编制的预算必须体现其经营管理目标,并明确责权,在执行后,需将执行结果与原预算相核对,严重偏离预算的应查明原因并追究当事人责任。

2.实行实物控制

企业的资产是内控管理的主要对象,为防止企业资产被挤占、挪用和贪污,企业应做好如下两方面的工作:首先,应严格控制对实物资产的接触,只有经过授权的人才能接近现金、存货等,以减少资产的损失;其次,定期进行财产清查,做到账实相符,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3.建立一个有效的会计系统

实施会计控制是内控制度的关键,在企业以会计准则为指导,自行设计会计制度日渐成为我国对会计管理体制要求的情况下,会计系统的建立也就是企业会计制度的设计,在进行会计制度设计和会计机构及岗位的设置时,要综合考虑企业所有的经济业务,考虑企业中其他各部门和经营管理活动的影响,还要考虑发生在企业各部门之间各类经营管理活动中财务处理程序的具体规定,把内部控制制度的抽象性和具体业务的程序性融合为企业会计制度中具体可操作的方法和程序。

4.建立内部审计机构

条件允许的中小企业,可以在企业内部设立独立的内部审计机构,分派专职人员从事审计工作。在设置内部审计机构时,要给予其充分的权力,使其直接受最高权力机关的领导,以保证其在行使职权时不受其他方面的影响。内部审计机构是强化内部控制制度的一项措施,其职责应不仅包括审核会计账目,还包括稽查、评价内部控制制度是否完善和企业内各组织机构执行指定职能的效率,并向企业最高管理部门提出报告,从而保证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更加完善和严密。

实验设计的统计学基本原则

第十一章实验设计的统计学基本原则 实验(Experiment):指由研究者主动地决定给予部分实验对象某种处理,给予另部分对象某种对照处理的研究设计形式,这种处理的分配常常是随机的。 实验设计(Experimental design):是通过良好地计划对象的选择、处理因素的分配、结果指标的测量和资料分析来保证比较组间对象和实验条件是均衡的,实验结果有较好的可比性,并且较好地控制误差以能用较小的样本获取可靠的结论。 一.实验设计的三要素:受试对象、处理因素和实验效应。 1.处理因素(treatment):根据研究目的,对受试对象施加的某种措施,称为处理因素。 注意:①抓住主要因素。 ②控制混杂因素(“非处理因素”在各组中应尽可能相同)。 ③标准化(处理因素应该标准化,即研究过程中处理应该自始至 终保持一致,不能因任何原因中途改变。)

2.受试对象(subject):动物——种类,品系,窝别 人——诊断,依从性 注意受试对象的同质性 (homogeneity) 3.实验效应(effect): 指标选择:有效,客观,灵敏,精确。(头痛,发烧) 指标观察:对人的观察应注意避免偏性,提倡盲法。 主观指标的量化:如划记评分。 完全不满意完全满意 0 1 2 3 4 5 6 7 8 9 10 二.实验研究的分类:根据实验的对象不同,实验分成三类。 1. 动物实验(animal experiment) 2. 临床试验(Clinical trial) 3. 现场干预试验(Intervention trial)

三.实验中的变异及其来源: 在实验中,由于实验对象自身特点、实验条件的变化和实验结果测量的不确定性造成实验结果与真值的差别称实验误差,根据统计分析上的处理不同,实验误差分成两类: 1. 随机误差:由大量、微小的、偶然的因素的共同作用引起的不易控制的误差称随机误差。如在实验中,温度、湿度、风向、振动、试剂、仪器、操作员等都可能造成结果的偏差。 随机变异是没有倾向性的,在大量观察条件下,随机误差的分布呈标准N。随机误差的规律可以用统计方法分析。 正态分布()1,0 2.系统误差(systematic error):由于在对象选择、处理因素分配的不随机、测量结果的不准确造成实验结果有倾向性地偏离真值称系统误差,或称偏倚(bias)。

设计流程及方法

UED设计流程及方法 “用户体验设计”无疑是这两年互联网行业最炙手可热的话题,而从我们成都UCD书友会火爆的现场来看,也的确如此。那么“用户体验设计”为什么会如此火爆呢?这需要从互联网的Web2.0革命说起。 这场革命,代表了互联网应用关注焦点的变迁,从以内容为王的门户型网站时代,转变为以用户为中心的互联网服务时代。以用户为中心的互联网服务,自然就需要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但是要做到真正的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却并不简单。 这是什么意思呢?我想用彩程的实际经历对这个问题做出解释。和很多其它软件企业一样,彩程也是从一些中小型的企业网站、电子商务网站开发业务启程的。当时我们开发一个电子商务类网站的流程是什么样的呢? 首先会由超级打杂老妖出马,跟客户沟通,套出用户的需求,然后由费西或是老妖自己,三下五除二的搞一个首页出来,拿去给用户确认,用户如果点头,那么ok,开始做首页的html切图,然后丢给程序员开始开发,同时,美工继续孤军深入,出各种特征内页,切html,交给程序员开发,如此循环往复。而一旦整个项目开始进行,客户就很少再参与其中了。 于是,这个项目持续运行,直到某一天,程序员说:“好了”,这样,老妖满怀希望的冲到客户那里,很想听到客户对网站认可,但实际的场景往往是: 客户抱怨说,这里我明明是想要个Flash广告,但是却只有一张图片;这个订单系统怎么不好用,为什么不参考淘宝来做呢?我还想要个会员系统,每个会员有自己的个人页面。 这个时候,可怜的老妖只能作出两种选择,要么照单全收,ok,哪里有问题我给你改哪里,要么就是耍死皮,但是后面一种情况一般不会出现,因为老妖不愿因为得罪客户而丢掉奶粉钱。所以,这个原本大家都认为很简单的网站项目就这样被delay下去了。 这样的情况出现的次数多了,让公司首脑小s同学很不满意,于是他开始召集大家思考,这是为什么呢?让我们来看看之前我们的流程:

内部控制》课程标准

江苏省联合职业技术学院 五年制高职审计专业 《内部控制制度》课程标准 郑丙金 徐州财经分院会计系 二0一二年九月 五年制高职审计专业《内部控制制度》课程标准 一、概述 (一)课程性质 在我国会计改革与发展的历史上,2006年值得大书特书的年份,在这一年,随着1项基本准则与38项具体准则的颁布,我国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已经建立,这是我国会计准则改革在经过十多年探索之后的一次大爆发,按照规定自2007.年1月1日起,新企业会计会计准则在上市公司的范围内施行, 鼓励其他企业执行,这对企业的会计核算与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使得企业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会计制度更为重要,会计制度设计显得更有现实意义,搞好企业内部控制制度设计工作不仅有利企业会计准则的实施,更有利于企业加强会计管理工作,针对以上情况并结合财经高等职业技术学校特点,传统的内部控制制度教学手段和方法已显得不太适用。我们提出了以能力为主的教学理念,根据内部控制制度教学的特点,注重课程与教学的实效,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本课程是五年制财经高职会计类专业的一门主干课程,在经济专业教学中属于后期主干课程,专业性较强。其功能在于培养学生全面树立现代内部控制制度的基本理念,初步掌握从事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实践活动必须具备会计制度总则设计、会计组织系统设计、会计核算系统设计、内部控制系统设计及具体业务与核算规程设计等方面的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 (二)课程基本理念 本课程的基本理念以能力为主,根据内部控制制度教学的特点,注重课程与教学的实效,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以发展和促进学生的能力和技能为中心,为他们今后走向社会、参与生活、实现就业、能够为将来走向工作岗位胜任内部控制制度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建筑设计原则和基本方法

浅论建筑设计的原则和基本方法 【摘要】随着城市化建设的快速推进,各种建筑物的体量逐渐增大,对建筑物的使用功能要求也越来越复杂,传统的墨守成规的设计方法已无法适应建筑发展的需要。建筑设计是指建筑物在开始建造以前,设计者按照建筑任务,把施工过程以及使用过程中所可能发生的问题,事先进行设想,拟定好解决这些问题的办法和方案,并用图纸和文件表达出来。这样便于整个工程得以在预定的投资限额范围内,按照周密考虑的预定方案,统一步调,顺利进行。本文针对建筑设计原则和基本方法进行了论述分析。 一、建筑设计的原则 1、“以人为本”原则。以人为本的原则在建筑设计中应考虑三种人的利益。一,甲方,即建设单位的利益。建筑设计中应充分考虑甲方对项目功能及经济性的要求。二,使用者的利益。使用者有时候是甲方,绝大多数情况下不是。使用者的职业各不相同,数量也不同。满足每个使用者的生理及心理需求的建筑师不可推卸责任。三,施工单位的利益。这里面也包含了对施工企业施工的经济性及便捷性、安全性的考量。同时也要照顾到农民工、设备安装人员甚至包工头的利益及安全。 2、整体性设计原则。就是要充分考虑建筑物的各种组成部分和各种功能需要,作为一个整体,体统性的研究其构成及其发展规律,从相互依赖、相互结合、相互制约的整体与部分的关系中体现建筑的特征和规律。

3、综合性设计原则。对建筑系统的研究,我们必须从它的功能、结构、要素、相互关系等方面进行综合地考察。在综合的基础上进行具体的个体分析。每一个个体的分析结果都要反馈到上一层次的综合和整体分析对比中去,按照比较的差异从新进行分析、修改、整合,使部分与整体达到高度的统一。 4、循环利用原则。建筑的循环利用原则包括再利用、再循环两方面内涵。再利用是指将各种建筑产品以初始形式多次加以利用。再循环主要包括对早期建筑的改造利用以及对照明设施、各类设备以及砖石构件的重复利用。再循环是指建筑产品在完成其使用功能后,经过一定加工处理使之变成可再次利用的资源。这表现在对旧建筑中可再生材料的重新加工、合成和利用。 5、绿色环保原则。现在,我们已经越来越意识到生态的重要性,我们也越来越注重生态,环保,越来越追求人与自然科学整体协调发展的社会。我国的大中城市普遍存在林木稀少,楼房与人口日益密集以及大气污染,水污染等一系列的城市环境问题,城市生态环境的恶化,影响居民的健康与生活。建筑师在进行设计时应当充分考虑设计区域的自然条件,利用城市的自然地貌特征和原有的植被、水体、花卉等,本着保护和恢复原始生态的原则,按照体现不同城市特点的要求,尽可能的协调绿地,水体和建筑物之间的关系。 6、刚柔相济原则。合理的建筑结构体系除了以上原则以外,还应该是刚柔相济的。结构刚度过多则可能导致适应变形能力差,强人的破坏力瞬问袭来时,需要承受的荷载很大,容易造成局部受损至最

内部控制设计步骤

内部控制的设计步骤 设计内部控制的步骤,主要是确定控制目标,整合控制流程,鉴别控制环节,确定控制措施,最终以流程图或调查表的形成加以体现。1.控制目标控制目标,既是管理经济活动的基本要求,又是实施内部控制的最终目的,也是评价内部控制的最高标准。在实际工作中,管理人员和审计人员总是根据控制目标,建立和评价内部控制系统。因此,设计内部控制,首先应该根据经济活动的内容特点和管理要求提炼内部控制目标,然后据以选择具有相应功能的内部控制要素,组成该控制系统。我们将内部控制的基本目标概括为六项:(1)维护财产物资的完整性。(2)保证会计信息的准确性。(3)保证财务活动的合法性。(4)保证经营决策的贯彻执行。(5)保证生产经营活动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6)保证国家法律法规的遵守执行。需要指出的是,以上六项目标均为基本目标或一般目标。在每项基本控制目标下,还可细化为若干具体控制目标。例如,第二项基本目标“保证会计信息的准确性”,即可分解为:(1)保证会计凭证的准确性;(2)保证会计账簿的准确性;(3)保证会计报表的准确性等几项具体目标。而第(1)项具体控制目标“保证会计凭证的准确性”,又可进一步分解为保证会计原始凭证的准确性、保证会计记账凭证的准确性,第(2)(3)项具体控制目标同样也可分解为若干更具体的控制目标。 2.整合控制流程控制流程,是依次贯穿于某项业务活动始终的基本控制步骤及相应环节。控制流程,通常同业务流程相吻合,主要

由控制点组成。当企业的业务流程存在控制缺陷时,则需要根据控制目标和控制原则加以整合。 3.鉴别控制环节实现控制目标,主要是控制容易发生偏差的业务环节。这些可能发生错弊因而需要控制的业务环节,通常称为控制环节或控制点。控制点按其发挥作用的程度而论,可以分为关键控制点和一般控制点。那些在业务处理过程中发挥作用最大,影响范围最广,甚至决定全局成效的控制点,对于保证整个业务活动的控制目标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即为关键控制点;相比之下,那些只能发挥局部作用,影响特定范围的控制点,则力一般控制点。如材料采购业务中的“验收”控制点,对于保证材料采购业务的完整性、实物安全性等控制目标都起着重要的保障作用,因此是材料采购控制系统中的关键控制点;相比之下,“审批”、“签约”、“登记”、“记账”等控制点,即是一般控制点。需要说明的是,关键控制点和一般控制点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相互转化的。某个控制点在此项业务活动中是关键控制点,在另外一项活动中则可能是一股控制点,反之亦然。 4.确定控制措施控制点的功能,是通过设置具体的控制技术和手续而实现的。这些为预防和发现错弊而在某控制点所运用的各种控制技术和手续等,通常被概括为控制措施。如现金控制系统中的“审批”控制点,就设有:(1)主管人员授权办理现金收支业务;(2)经办人员在现金收支原始凭证上签字或盖章;(3)部门负责人审核该凭证并签章批准等控制措施。银行存款控制系统的“结算”控制点则设有:(1)出纳员核查原始凭证;(2)填制或取得结算凭证;(3)加盖

电子系统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电子系统设计的基本原则和设计方法 一、电子系统设计的基本原则: 电子电路设计最基本的原则应该使用最经济的资源实现最好的电路功能。具体如下: 1、整体性原则 在设计电子系统时,应当从整体出发,从分析电子电路整体内部各组成元件的关系以及电路整体与外部环境之间的关系入手,去揭示与掌握电子系统整体性质,判断电子系统类型,明确所要设计的电子系统应具有哪些功能、相互信号与控制关系如何、参数指标在那个功能模块实现等,从而确定总体设计方案。 整体原则强调以综合为基础,在综合的控制与指导下,进行分析,并且对分析的结果进行恰当的综合。基本的要点是:(1)电子系统分析必须以综合为目的,以综合为前提。离开了综合的分析是盲目的,不全面的。(2)在以分析为主的过程中往往包含着小的综合。即在对电子系统各部分进行分别考察的过程中,往往也需要又电子局部的综合。(3)综合不许以分析为基础。只有对电子系统的分析了解打到一定程度以后,才能进行综合。没有详尽以分析电子系统作基础,综合就是匆忙的、不坚定的,往往带有某种主管臆测的成分。 2、最优化原则 最优化原则是一个基本达到设计性能指标的电子系统而言的,由于元件自身或相互配合、功能模块的相互配合或耦合还存在一些缺陷,使电子系统对信号的传送、处理等方面不尽完美,需要在约束条件的限制下,从电路中每个待调整的原器件或功能模块入手,进行参数分析,分别计算每个优化指标,并根据有忽而

指标的要求,调整元器件或功能模块的参数,知道目标参数满足最优化目标值的要求,完成这个系统的最优化设计。 3、功能性原则 任何一个复杂的电子系统都可以逐步划分成不同层次的较小的电子子系统。仙子系统设计一般先将大电子系统分为若干个具有相对独立的功能部分,并将其作为独立电子系统更能模块;再全面分析各模块功能类型及功能要求,考虑如何实现这些技术功能,即采用那些电路来完成它;然后选用具体的实际电路,选择出合适的元器件,计算元器件参数并设计个单元电路。 4、可靠性与稳定性原则 电子电路是各种电气设备的心脏,它决定着电气设备的功能和用途,尤其是电气设备性能的可靠性更是由其电子电路的可靠性来决定的。电路形式及元器件选型等设计工作,设计方案在很大程度上也就决定可靠性,在电子电路设计时应遵循如下原则:只要能满足系统的性能和功能指标就尽可能的简化电子电路结构;避免片面追求高性能指标和过多的功能;合理划分软硬件功能,贯彻以软代硬的原则,使软件和硬件相辅相成;尽可能用数字电路代替模拟电路。影响电子电路可靠性的因素很多,在发生的时间和程度上的随机性也很大,在设计时,对易遭受不可靠因素干扰的薄弱环节应主动地采取可靠性保障措施,使电子电路遭受不可靠因素干扰时能保持稳定。抗干扰技术和容错设计是变被动为主动的两个重要手段。 5、性能与价格比原则 在当今竞争激烈的市场中,产品必须具有较短的开发设计周期,以及出色的性能和可靠性。为了占领市场,提高竞争力,所设计的产品应当成本低、性能好、

年度经营计划的结构制定原则与流程

学习导航 通过学习本课程,你将能够: ●了解年度经营计划的结构; ●掌握制定年度经营计划的原则; ●知道制定年度经营计划需要收集的背景资料; ●正确制定年度经营计划. 年度经营计划的结构、制定原则与流程 一、年度经营计划的结构 年度经营计划的内容由八部分组成,因而可称之为“八股文”。其中的核心部分是立项,此外还要考虑到立项的前因后果,在时间、资源上的配置等。年度经营计划的内容要适中,如果太长,会过于浪费精力;如果太短,说明思考得可能不够深入、完整。 年度经营计划的基本结构与格式,主要包括: 1.战略目标 这一部分是对企业整体战略目标的描述和回顾,目的是保证年度经营计划与企业发展战略一致。该内容中要包括本年度公司的发展战略就下年度在整体战略中的地位和状态,并据此确定本年度的主题—-工作主题。 2.发展目标 这一部分很简略,用几行字简单阐述即可,专门介绍企业为下一年度设定的发展目标。 3.市场分析 这一部分是对整个市场的分析,并提出企业下一年度的经营整体策略。 4.具体立项 这一部分的内容是,基于企业的整体策略应该如何立项,具体要立哪些项目。 5.项目资源需求 这一部分的内容是,为了实行具体项目,企业需要哪些资源,从而做出预算。有时也会涉及人力资源等因素的讨论. 6.执行时间计划 这一部分是关于企业全年所有项目的时间安排。企业要根据具体的时间安排,制定一张总体时间表,对所有项目进行排期。这张表要足够大,能包含所有项目。同时,所有项目的时间安排要科学,避免冲突,保证按时完成计划。 7.监控计划

在这一部分要列出保证计划实施的工具和方法,即为了实现计划,应当如何监控,以保证其质量. 8.风险评估与对策 这一部分是关于计划在执行过程中可能遇到的意外情况,要说明计划在哪些情况下需要调整或重新实行。正所谓计划赶不上变化,再好的计划也可能遇到意外情况,那些每遇到意外就需要重新制定的计划是没有指导意义的。因此,要事先设定修改计划的条件。 二、年度经营计划的制定原则 制定年度经营计划时,需要遵循以下四项基本原则: 1.自上而下的制定模式 年度经营计划不是一项孤立的计划。很多企业在制定年度经营计划时,往往只参考上一年度的计划,这是一种目光短浅的做法。因此,在制定年度经营计划时,要始终以企业的总体战略规划为指导,从全局出发,做好每一项工作。 2.围绕目标 企业一旦确定目标,就要紧密围绕目标制定项目,切忌出现与目标毫无关系的项目,尤其不能看到竞争对手采取行动就盲目跟风,这是一种僵化的思考方式。企业应该围绕目标建立一套自己的逻辑方法,明确具体工作。 3。以市场为导向 企业一定要以市场,即客户和消费者为导向制定年度计划。从根本上说,营销能否成功,不是取决于投入的多少,而是企业生产的产品能否满足客户的需求。以苹果公司为例,它对广告的投入并不比中国的很多公司多,但依然能赢得消费者的信任,最重要的原因是其设计出的产品以客户为导向。 企业要做到“把市场作为所有工作的中心”,在制定年度计划时就要真正从调研客户开始,思考或观察行情以了解行业的发展趋势,并以之为导向决定为客户提供的产品。因此,企业在制定年度经营计划时,必需要考虑的不是竞争对手在做什么,而是要牢牢抓住消费者。 4。整合资源 年度经营计划是一个工业化的专业协作体,它不能由一个部门完成。企业在制定年度计划时,要把公司所有部门的主要负责人聚在一起,进行分工,全部参与。例如,生产计划由生产总监立项,销售计划由销售总监立项,人力资源计划由人力资源总监立项。最后,所有总监要达成协议,并在年度经营计划上签字,相当于对彼此和组织做出的承诺,因此,必须严肃对待。 三、年度经营计划的管理流程

关于方案设计的基本方法

关于方案设计的基本方法 方案设计是设计中的重要阶段,它是一个极富有创造性的设计阶段段。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关于方案设计的基本方法,喜欢的小伙伴们不要错过啦。 对人类来说,创造空间是对周围环境的有意识的自然行为。 在改造环境的过程中,景观把一些事物连接在一起,它们构成生机勃勃的空间,是精神飞跃的起点,这就是景观的内涵。 与建筑空间不同的是,景观空间没有顶,没有屋面。景观项目,比如花园、公园、庭院,街道等等,它们的尺度与外观都是独立的,只有天空是统一的颜色。景观是在地面,垂直面及天空间创造空间。 人和空间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空间的效果几乎不依赖于测量上的尺寸;实际上空间传达的自然的感觉——狭窄的/宽广的,受保护的/开放的,依赖于观察者与空间中构成边界的实体的距离及观察者眼睛和实体的高差。评价一个空间是否均衡的标准就是人和空间的比例。 对尺度的经验而非尺寸决定空间。空间的效果取决于观察者和被观察物体间的距离。空间的效果取决于观察者的眼睛和被观察物体间的高差。 在欧洲,雕塑的传统经验认为,人的视野决定了观看雕

塑的最佳点。比较建筑美术的视点(比例为3:1,相应的视角接近18°)、严格的建筑视点(比例为2:1,相应的视角接近27°)及观察细节的视点(比例为1:1,相应的视角接近45。 为了防止观察者不小心进入小于观察细节的地带(形式会失真),在许多古老的纪念碑的这个界限边会放置绿篱、栅栏,铁链或高高的台阶 一个空间通常不是从外部而是从面的中部体验的。 在一个2:1的空间,如果站在中间看也会感到1:1空间的局促感。如不希望有这种感觉,空间也不能扩大到3:1,那么在外部布置有吸引力的视觉焦点(如一个小广场、一个长凳)或者至少设计一条穿过空间的小路也是个好主意。 如果要寻求一定的隔离感或安全感,没有局促感,推荐使用2:1的空间。关键是要保证隔离感,边界和地面需要稳固的实体相接,如不透明、封闭的边界墙。 如果使道路、广场等空间和主要空间的排列方向一致,且有通道联系二者,那么有可能在一个小面积里达到“广阔”的效果。 长而狭窄的空间。在面上布置设施,使人最多的时间都花在短的那边上,能减少此空间的局促感。 如果一个空间的比例超过6:1,会显得更开放和广大,边界处的封闭和安全感也大大削弱;这容易使人产生“巨大

设计的基本方法和基础知识

设计的基本方法和基础知识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了解技术设计的种类 理解设计的原则、方法和标准 掌握设计的一般过程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学生自己列举生活中的设计,引起学生对生活中设计的观察与思考 通过评价和鉴赏成功和失败的设计,使学生理解设计的原则、方法和标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使学生认识到设计是一个有计划的创新过程,设计于生活,培养学生注意观察身边的事物,开发创造潜能。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设计的原则,方法,标准 难点:熟悉设计全过程的顺序,正确理解他们之间的含义 三、教学方法:案例欣赏,任务驱动,互动游戏,实物展示

四、教学参考书:粤教版优秀教案教案设计(技术与设计1)、高中新程通用技术教学设计与案例、科学出版社《设计与技术》(英国) 五、教具:多媒体平台、、各种实物 六、教学过程 学生上台展示创意设计,进行简单的评讲。 由学生的改进性创意设计导入题 (一)、技术设计的种类 技术设计三大类:原创性设计、改进性设计、综合性设计。 学生:拿出纸笔写出身边的的设计,并初步进行分类 教师:点评学生的分类,引导学生利用本重点的定义和例子进行辨别 【案例】红酒开瓶器的三种设计 1原创性设计 为了打开红酒瓶塞的软木塞,设计的螺旋状开瓶器。这种最初的设计属于原创性设计,又称为开发性设计提问:想一想这种开瓶器存在哪些不足? 1)、两只手向相反方向拉木塞时,当软木塞突然离开酒瓶时,因酒瓶的突然后退,可能将酒洒出瓶外,甚至因左手握不住酒瓶,造成酒瓶脱手。 2)、有些酒瓶由于软木塞太紧,即使用较大的力也无法

拔出。 提出:想一想如何改进? 2改进性设计 利用杠杆省力的原理以及齿轮改变力的方向的原理进行改进。 在总的方案原理变化不大的情况下,对已有的设计进行局部的变更改进,使其更加合理、完善,或满足某些特定的需要。 举例:以笔作为主体 +鹅毛=鹅毛笔 +电脑=电脑笔 +音乐=音乐笔 +香味=香味笔 +彩色=彩色笔 +磁性=磁性笔 +照明=照明笔 +翻译=翻译笔 +验钞=验钞笔 +玩具=玩具笔 +录音=录音笔 3综合(组合)性设计

《设计程序与方法》课程标准模板

《设计程序与方法》课程标准 课程编码[ ] 适用专业[ ] 课程承担单位[ ] 学时[ ] 制定人[ ] 制定日期[ ] 审核人[ ] 审核日期[ ] 批准人[ ] 批准日期[ ] 一、课程性质与作用 本课程是工业设计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本课程采用任务体系教学,通过学习工业产品设计的任务与原则,将产品形态设计、产品造型的美学法则、产品色彩设计的基本理论、与工业产品造型设计有关的人机工程学知识、产品造型设计的表现技法和主要程序,以及产品造型的质量评价等知识融会贯通,掌握工业产品设计的基础理论和方法,探求人一机一环境相互协调的设计思想,学会一般工业产品的设计程序和方法,能与他人合作完成工业产品设计任务,配合其他人员完成一般家电产品、家具产品、电子设备等工业产品的开发和设计工作。 本课程的主要就业岗位为工业设计师、产品设计师,以“电热水壶设计”、“移动硬盘造型设计”项目为载体,将工业设计方法、程序、市场调研、专利等知识融到项目中进行讲解。本课程是工业设计课程体系中职业技能的重要内容,是工业设计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是学生必须掌握的职业技能要素,是达到工业设计职业标准的前提和基础。 本课程需要前期学习《工业设计概论》、《设计表现技法》课程,完成前导任务是“本专业相关的美术基础训练”,为本课程学习提供理论知识与必备技能。本课程为后续课程《产品造型设计》、《产品结构与创新设计》提供必须的专业基础知识。 二、课程目标 本课程的核心能力是产品的设计流程与设计方法,这就要求学生先掌握必要的设计手段和设计理论知识,继而获得岗位所需的实际产品设计知识和技能,为后续课程的学习,为将来走上社会从事产品设计、工业设计等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知识目标 1.了解工业设计的各种方法; 2.学会使用有效的方法和流程进行工业产品的策划和设计; 3.能与团队协作完成完整的工业产品设计任务。 (二)能力目标 1.学会工业产品形态设计的思维方法和创造方法;

建筑工程框架结构设计的重要原则和设计方法

建筑工程框架结构设计得重要原则与设计方法 【摘要】随着建筑工程框架结构应用得推广,研究其 设计得重要原则与方法凸显出重要意义。本文首先对相关内容做了概述,分析了框架结构设计得重要原则,以及框架结构得设计方法,并结合相关实践经验,提出了提升建筑工程框架结构设计水平得对策。 【关键词】建筑工程;框架结构;设计;重要原则;方法 、前言 作为建筑工程框架结构设计方面得重要内容,其设计 原则及方法在近期得到了有关方面得高度关注。该项课题得研究,将会更好地提升框架结构设计得实践水平,从而有效优化该项工作得整体效果。本文从概述相关内容着手本课题研究。 二、概述结构设计,即对建筑物得结构构造进行设计,首先 真正 瞧懂建筑施工图,了解建筑师得设计意图以及建筑各部分得功能及做法,建筑物就是一个复杂物体,所涉及得面也很广, 所以在瞧建筑图得同时,作为一个结构师,需要与建筑,水电, 暖通空调,勘察等各专业进行咨询了解各专业得各项指标。 在瞧懂建筑图后,作为一个结构师,这个时候心里应该对整个结构得选型及基本框架有了一个大致得思路子,对整个建筑有了一定得了解后,可以利用软件建模了,扌巴心中对建筑 物得构思在电脑上再现出来,在计算得时候我们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调整软件得各种参数,以符合实际情况及安全保证, 如果先前所建模型不满足要求,就可以通过计算出得各种图形瞧出,结构师可以通过对计算出得受力图,内力图,弯矩图等等对电算结果进行分析,找出模型中得不足并加以调整, 反复至电算结果满足要求为止,软件导出得图纸就是不能够指导施工得,需要结构师根据现行制图标准进行修改,施工图就是工程师得语言,结构施工图包括结构设计说明,基础平面图及详图,柱网布置及柱详图,各层结构布置图等,

企业内部控制设计简述

企业内部操纵设计(一) 清华大学会计研究所陈关亭博士 11月19日,清华大学会计研究所陈关亭博士在国家会计学院开办的第四期财务总监高级研修班上作了题为《企业内部操纵设计》的报告。共分三讲:内部操纵概论、国外内部操纵范例、内部操纵设计。 第一讲内部操纵概论 一、内部操纵的历程 内部操纵,在内部牵制的基础上,由企业治理人员在经营治理实践中制造;并审计人员理论总结而逐步完善的自我监督和自行调整体系。在其漫长的产生和进展过程中,大体经历了萌芽期、进展期和成熟期三个历史时期。 (一)萌芽期一一内部牵制 内部操纵,作为一个专用名词和完整概念,直到本世纪30年代才被人们提出、认识和同意。但在此前的人类社会进展史中,早已存在着内部操纵的差不多思想和初级形式,这确实是内部牵制(Internal check)。例如,在古罗马时代,对会计账簿实

施的"双人记账制"--某笔经济业务发生后,由两名记账人员同时在各自的账簿上加以登记然后定期核对双方账簿记录,以检查有无记账差错或舞弊行为,进而达到操纵财物收支的目的,即是典型的内部牵制措施。 纵观该时期的内部牵制,它差不多是以查错防弊为目的,以职务分离和账目核对为手法,以钞票、账、物等会计事项为要紧操纵对象。其概念差不多如《柯氏会计辞典》(Kohler's Dictionary for Accountant)的定义,即"为提供有效的组织和经营,并防止错误和其它非法业务发生而制定的业务流程。其要紧特点是以任何个人或部门不能单独操纵任何一项或一部分业 务权利的方式进行组织上的责任分工,每项业务通过正常发挥其它个人或部门的功能进行交叉检查或交叉操纵"。 (二)进展期一一内部会计操纵与内部治理操纵 1934年美国《证券交易法》,首先提出了"内部会计操纵" (Internal accounting control system)的概念。其中指出:证券发行人应设计并维护一套能为下列目的提供合理保证的内部 会计操纵系统:a.交易依据治理部门的一般和专门授权执行;b.交易的记录必须满足GAAP或其他适当标准编制财务报表和落实资产责任的需要;c.接触资产必须通过治理部门的一般和专门授权;d.按适当时刻间隔,将财产的账面记录与实物资产进行对比,并对差异采取适当的补救措施。

统计学方法在实验设计中的基本原则与应用

统计学方法在实验设计中的基本原则与应用 摘要:统计学是保证医学研究顺利进行的重要工具,在实验设计、资料收集及数据分析等方面有着广泛地应用。正确应用统计学方法对于有效开展科学研究和提高医学科技论文学术质量有着极其重 要的意义和作用。在实验设计中应遵循统计学的基本原则,即随机、对照、重复、均衡等四个原则。实验设计中如果在这四个基本原则上出问题,其结论很可能就是错误的。本文阐述了在医学实验中运用统计学方法应遵循的原则,并对实际的例子进行分析,并提出注意事项。 关键词:统计学实验设计设计原则 统计学上通过合理的实验设计既能获得实验处理效应与实验误 差的无偏估计,也能控制和降低随机误差,提高实验的精确性。在实验设计时,必须遵循重复、对照、随机及均衡的基本原则。 一、重复原则 重复是指实验中同一处理实施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实验单位上。在动物实验中,一只动物可以构成一个实验单位,有时一组动物也可构成一个实验单位。设置重复主要在于估计和降低实验误差。 由于样本标准误与标准偏差的关系是:,实验重复次数增多可以降低实验误差。但在实际应用时,初始条件不易控制一致即使重复数太多,未必能降低误差。重复次数要根据实验要求和条件而定,若供试个体间差异较大,重复数应多些;差异较小,重复数可少些。

二、随机原则 随机是指在选取样本时,确保总体中任何个体都有同等的机会被抽取进入样本;在对受试对象进行分组时,确保样本中任何个体都有同等的机会被分到任何一个组中,避免实验人员主观倾向的影响,是排除非实验因素干扰的重要手段,以获得无偏的误差估计量。随机化方法应使各组受试对象在重要的非实验因素方面具有极 好的均衡性,以及提高实验资料的可比性。如“小剂量干扰素与三氮唑核苷联合治疗流行性乙脑”实验中,在一般治疗基础上加用小剂量干扰素及三氮唑核苷,采用同期接受一般治疗的48例乙脑患者作为对照。两组患者均采用传统方法对症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选择发病在5天以内的患者,加用干扰素和三氮唑核苷静滴。结论是:两组比较疗效差异有显著意义。 三、对照原则 对照就是指在实验中设置与实验组相互比较的对照组,然后给与不同的处理,分析比较结果。对照组有多种形式:自身对照(处理前、后对照)、完全随机对照(空白对照、相互对照、实验对照、标准对照)、历史对照等。实际研究中,往往多种对照形式同时运用。 常出现的错误如对照不全,就是有些实验组有相对应对照组,而另一些实验组却缺乏相对应对照组。如,研究活血化瘀配伍补肾中药978-1对小鼠放射性脑损伤的作用及分子机制时,以20 gy电子

体验式活动设计的原则与方法

体验式活动设计的原则 与方法 Document number:NOCG-YUNOO-BUYTT-UU986-1986UT

体验式活动设计的原则与方法 我们的教育实践中,以体验活动为载体,关注幼儿活动过程中的种种体验,发挥幼儿自我发展的能动作用,帮助幼儿获得丰富的、积极的自我体验。那要设计这样的体验活动我们需要遵循什么样的原则和方法呢 一、体验式活动设计设计的原则 1、从实际出发原则 从实际出发是活动设计与创意的基本出发点,是首要原活动创意与设计,应从教学实际出发:一是依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的实际;二是依据学生实际;三是结合当前社会实际以保证活动的时代感。只有坚持从实际出发原则,才可能创意和设计出优质活动,才能有针对性,才能保证活动效果,才能保证活动有利于学生学习,有利于教学目标的达成。 2、优化原则 活动创意与设计过程中应坚持优化原则。优化原则要求,在创意特别是在设计时应对活动过程、步骤、形式、手段等等进行认真分析,通过恰当取舍,适当扩展,达到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化繁为简的目的,使活动最巧妙,形式手段最新颖,最易于教师组织、学生参与,解决学生实际问题最多,教学效果最佳。对活动优化有利于保证活动效果,保障活动顺利组织和开展。 3、多种形式、多种媒体配合原则 在进行活动创意和设计时,必然要对活动形式手段进行取舍,从而确定活动形式手段。要保证活动质量和活力,就必须坚持多种形式配合原则,即在确定活动形式时,应根据实际需要结合运用多种形式,克服形式单调、无力等不足。教学内容、教学目标的不同也决定了活动形式应随之转换,使活动形式与内容配合得更和谐更有效。

众所周知,运用多媒体组合教学是当今时代的需要,计算机辅助教学的运用,更使教学走向现代化。在进行活动创意和设计时,应对多媒体运用进行综合思考和选择,一般来说,应坚持多种媒体配合原则,即应根据活动中不同需要选择运用恰当的媒体参与活动,从而达到运用媒体渲染环境、模拟现实、创设情境目的,使活动达到最优化。 4、易操作原则 创意与设计活动的目的,是为了运用于课堂教学。这就必然要求活动必须易于操作,简便易行必然易于组织开展;繁琐、复杂的活动必然难以组织开展,也必然是不可取的。易操作原则要求在进行创意和设计时应充分考虑某个活动组织开展的可能性,要充分考虑学校及班级可能提供的条件,应依据具体条件进行创意和设计,要坚持周期短、投入少、涉及面小、条件准备易的要求。 5、易于参与原则 组织开展活动,目的就要调动幼儿全面参与,没有广大的学生参与,活动就失去存在意义,故而在进行创意与设计时应把是否学生易于参与,是否能吸引多数人参与作为基本原则。 二、体验式活动设计设计的方法 1、研究教材、研究幼儿、从生活中找出创意设计活动的切入点 开展课堂学习活动,究其目的就是为了便于学生学习,便于教学目标实现,故而研究教材、学生、社会是创意设计活动的基础和第一步,这一步需对教材知识进行分析、分解。需对教学目标进行细化,对幼儿实际、社会热点进行综合了解,从而找到教材、幼儿、社会的巧妙结合点,这个结合点就是创意设计活动的切入点。切入点应准、巧、实,要抓住学生实际,强化针对性。 2、运用方法,进行创意

内部控制制度与设计-课后题及答案

项目一内部控制与制度设计基础 一、单选 1.不相容职务相分离的核心是(),要求每项经济业务都要经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部门或人员的处理,使得单个人或部门的工作必须与其他人或部门的工作相一致或相联系,并受其监督和制约。 A.职责分工 B.内部牵制 C.作业程序 D.授权批准 2.授权审批制度是以()为基础,企业权力机构或上级管理者明确规定有关业务经办人员的职责范围和业务处理权限与责任,使所有的业务经办人员在办理每项经济业务时都能事先得到适当的授权,并在授权范围内办理有关经济业务,承担相应的经济责任和法律责任。 A.职务分工控制 B.会计控制 C.程序控制 D.活动控制 3.()是内部控制的一种重要方法,其内容可以涵盖单位经营活动的全过程,包括筹资、融资、采购、生产、销售、投资和管理等诸多方面。 A.授权审批控制 B.会计系统控制 C.预算控制 D.内部报告控制 二、多项 1.内部控制制度设计时应遵循的原则有() A.全方位控制和重点控制相结合原则 B.制衡性原则 C.成本效益原则 D.合法性与实用性相结合原则 2.以下项目中违背了不相容职务分离控制原则的有() A.材料保管员兼材料核算会计员 B.保管员同时负责采购业务 C.出纳员在登记现金和银行存款日记账的同时登记相关总账 D.出纳员在负责货币资金收付的同时登记现金、银行存款日记账 3.内部控制制度的设计程序包括() A.设计前调研分析 B.设计控制流程 C.拟订内部控制制度 D.内部控制制度的试行和修改 4.建立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应当考虑的重点包括()等。 A.关键控制点要准确 B.要使用企业的发展 C.设计目标要明确 D.成本效益要统一 三、判断 1.内部牵制主要包括体制牵制、簿记牵制和价值牵制。() 2.内部控制的设计是越严格越好,越细致越好,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内部控制的作用。() 3.企业设计内部控制制度的目的是差错防弊() 4.设计内部控制制度,首先要适合有关的控制环境。() [单]1.B 2.A 3.C [多]1.ABCD 2.ABC 3.ACD 4.ABCD [判]1.√ 2.× 3. × 4.√ 项目二货币资金控制与制度设计 一、单选 1.现金内部控制的控制点不包括() A.审批 B.余额调节表 C.对账 D.清查

二、技术设计的原则、方法和标准

《设计的一般原则》说课稿 高台一中马育中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第三章“设计过程、原则及评价”第二节“设计的一般原则”。这节内容有两个方面要求:一是理解设计的一般原则及其之间相互关系;二是初步学会用设计的一般原则评价某个技术产品。本节课由设计的创新原则、实用原则、经济原则、美观原则、道德原则、技术规范原则、可持续发展原则七个一般原则组成。 分析课本可以看出,本节内容是全章的重点,也是下一章开始学生进行具体的设计活动体验时,各环节需要遵守的基本准则。学生通过对设计的一般原则及原则之间关系的理解,不仅可以为“能制定符合一般原则和相关设计规范的完整设计方案”作知识准备,而且可以更有效地把握设计的过程,并进行设计的评析。 设计原则既是设计应遵循的标准和规范,同时又是技术评价的基本手段和尺度。“设计的一般原则”则是设计活动经过长期检验所整理出来的合理化现象,其内涵成为通用技术课程思想方法的核心,也成为通用技术课程教学的重点之一。在了解了“技术世界中的设计”之后,通过“设计的一般过程”的初步体验,进入“设计的一般原则”的学习,体现了通用技术课程独具匠心的安排,对后续课程内容的学习具有指导作用,对于提高学生的技术素养有着重要的意义。 2.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目标: (1)通过对实例的分析、归纳,得出设计的一般原则。 (2)理解设计的一般原则。 2. 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对典型案例的分析,理解各设计原则实现的途径和方法。

(2)通过引导学生以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学习,让学生在探究中自主建构知识。 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1)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及学会与他人交流观点的能力。 (2)增强学生对技术设计中人文因素的理解,提高学生审美情趣和技术素养,增强面对技术世界的信心以及对个人、社会、环境的责任心。 3.教学重难点 理解各设计原则实现的途径和方法。 二、说教法 本节课教学主要采用导学式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方法完成教学任务,即各个环节均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学习,让学生在探究中自主建构知识,在设计中发现问题,在活动中体验原则。 三、说学法 作为设计的一般原则的组成部分,七个原则是不可分割的。但是,作为一个学习过程,需要分步学习。因此课堂教学的总体思路为:总分总模式。具体的主要教学思路为:第一课时——购买手机(引入情景)→合作探究(选择理由)→自主发现、理解(选择理由即设计原则)→实例分析(分步学习一般原则)→技术产品评价(回顾)。通过教学设计达到了学生的每一步学习都有针对性的思考或实践,对于学生的理解学习及能力提升是有益的。 四、教学准备 1.教学资源的准备:各种功能晾衣架。 2.教学课件的准备:课件简洁,以生活实例及直观图片呈现,抓住关键知识点,突出中心。 五、说教学过程

工艺流程图标准绘制方法

工艺流程图绘制方法——PID图 PID图图纸规格 采用1号图纸规格(594 mm×841 mm),并用多张1号图分开表示。每张图纸的有关部分均应相互衔接,完善地表示出整个生产过程。少数物流和控制关系来往密切且内容较多,表示在一张1号图中太挤的情况下,可按图纸延长的标准加长1/4或1/2。 PID图的内容 应根据工艺流程图和公用工程流程图的要求,详细地表示装置的全部设备、仪表、管道和其他公用工程设施,具体内容如下: a) 全部设备; b) 全部仪表(包括控制、测量及计算机联结); c) 所有管道、阀门(低高点放空除外)、安全阀、大小头及部分法兰; d) 公用工程设施、取样点、吹扫接头; e) 工艺、仪表、安装等特殊要求。 PID图中设备画法 编号例如E-1由三台换热器并联操作,其编号分别为E-1A,E-1B,E-1C(或E-1A/B/C);如P-1为两台泵(一台操作,一台备用),其编号为P-1A,P-1B(或P-1A/B)。 用细实线画出装置全部操作和备用的设备,在设备的邻近位置(上下左右均可)注明编号(下画一粗实线)、名称及主体尺寸或主要特性。编号及名称应与工艺流程图相一致,编号方法与“工艺流程图”2.4.2规定相同。但同一作用的设备由多台组成(或备用)时,可在编号数字后加A,B,C。 设备的主体尺寸或特性的标注方法按不同外型或特性规定如下: a) 立式圆筒型:内径ID×切线至切线高T/T,mm, b) 卧式圆筒型:内径ID×切线至切线长T/T,mm, c) 长方型:长×宽×高,mm, d) 加热及冷换设备:标注编号、名称及其特性(热负荷、及传热面积) e) 机泵, 设备大小可不按比例画,但应尽量有相对大小的概念,有位差要求的设备,应表示其相对高度位置,例如热旁路控制流程中的冷凝器和回流罐。 设备内部构件的画法与PFD图规定要求相同。相同作用的多台设备应全部予以表示,并按生产过程的要求表示其并联或串联的操作方式。对某些需要满足泵的汽蚀余量或介质自流要求的设备应标注其离地面的高度,一般塔类和某些容器均有此要求。对于落地的立式容器,该尺寸要求也可直接表示在相关数据表设备简图中。 PID图中管道画法 装置内所有操作、开停工及事故处理等管道及其阀门均应予表示,并用箭头表示管内物料的流向。主要操作管道用粗实线表示,备用管道、开停工及事故处理管道、其他辅助管道均用细实线表示。 装置内的扫线、污油排放及放空管道只需画出其主要的管道及阀门,并

第八章 内部控制设计的原则与方法

第八章内部控制设计的原则与方法 第一节内部控制设计的原则 企业在设计内部控制的过程中,应当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一、合法性原则 合法性原则指企业在设计内部控制制度时,必须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有关政府监管部门的监管要求。合法性是企业从事经营、创造价值、实现内部控制目标的前提,是一种约束性条件。合法性原则要求:在构建内部控制制度时,企业既要遵循一般法律法规,如公司法、税法、合同法、会计法、企业会计准则、内部会计控制规范,又要根据自身行业特点和性质,遵循行业内部控制规范,如上市公司治理准则、证券投资基金管理公司内部控制指导意见、商业银行内部控制指引等等。 二、适应性原则 内部控制制度必须符合管理者的要求,对其经营管理有用,这是适用性原则的要求。各种控制制度是切实可行的规定,是管理者的控制工具,它既要考虑到国家的要求,更要考虑到单位经营的特点与内外环境的实际情况。由于各企业的营运目标、具体任务、规模大小、人员结构、技术设备等都不相同,内部控制的设计要因地制宜。 内部控制应当合理体现企业经营规模、业务范围、业务特点、风险状况,以及所处具体环境等方面的要求,并随着企业外部环境的变化、经营业务的调整、管理要求的提高等不断改进和完善。 三、全面性原则 企业风险管理控制系统,必须包括控制环境、目标设定、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应对、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监督八项要素,并覆盖各项业务和部门。各项控制要素、各业务循环或部门的子控制系统,必须有机构成企业内部控制的整体架构,这样才能发挥其应有的效用。这就要求各子系统的具体控制目标必须服从于整体控制系统的一般目标。 全面性原则要求:内部控制在层次上,应当涵盖企业董事会、管理层和全体员工,在对象上,应当覆盖企业各项业务和管理活动,在流程上,应当渗透到决策、执行、监督、反馈等各个环节,避免内部控制出现空白和漏洞。 四、相互牵制原则 相互牵制原则,是指一项完整的经济业务活动,必须分配给具有互相制约关系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职位,分别完成。相互牵制原则包括横向和纵向两个方面:①在横向关系上,至少要由彼此独立的两个部门或人员办理,以使该部门或人员的工作接受另一个部门或人员的检查和制约;②在纵向关系上,至少要经过互不隶属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岗位和环节,以使下级受上级监督,上级受下级牵制。相互牵制原则的理论根据是在相互牵制的关系下,几个人发生同一错弊而不被发现的概率等于每个人发生该项错弊的概率的连乘积,因而远远低于单个人独立完成某项任务或工作出现错弊的概率。常见的需要分离的职责主要有:授权、执行、记录、保管、核对。 五、协调性原则 协调性原则,是指在各项经营管理活动中,各部门或人员必须相互配合,各岗位和环节都应协调同步,各项业务程序和办理手续需要紧密衔接,从而避免扯皮和脱节现象,减少矛盾和内耗,以保证经营管理活动的连续性和有效性。协调配合原则是对相互牵制原则的深化和补充,是为了避免一味强调互相牵制而带来的负面影响。贯彻这一原则,尤其要求避免只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