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图数据源及数据分类编码属性数据的分类分类分级及编码是许多地理信息进入数据库前必须完成的一项任务

地图数据源及数据分类编码属性数据的分类分类分级及编码是许多地理信息进入数据库前必须完成的一项任务
地图数据源及数据分类编码属性数据的分类分类分级及编码是许多地理信息进入数据库前必须完成的一项任务

地图数据源及数据分类编码属性数据的分类分类分级及编码是许多地理信息进入数据库前必须完成的一项任务。属性数据的分类分类分级及编码是许多地理信息进入数据库前必须完成的一项任务。建立要素的分类分级体系是认识地理要素的基本方法;编码则是为了获得科学的存储、建立要素的分类分级体系是认识地理要素的基本方法;编码则是为了获得科学的存储、管理和快速查询地图数据的效果。两者的联系体现在编码反映了分类分级体系的特征,理和快速查询地图数据的效果。两者的联系体现在编码反映了分类分级体系的特征,而分类分级系统可以从编码中产生。类分级系统可以从编码中产生。虽然目前人们对各种地理要素的研究深度与广度不同,虽然目前人们对各种地理要素的研究深度与广度不同,提供的分类分级与编码的依据也不一样,还没有一个统一的分类编码方案,但还是有一些应共同遵循的原则和常用方法。一样,还没有一个统一的分类编码方案,但还是有一些应共同遵循的原则和常用方法。分类是人们认识事物的一种方法,是将具有共同属性特征的事物归并在一起,分类是人们认识事物的一种方法,是将具有共同属性特征的事物归并在一起,二把具有不同属性特征的事物分开的过程。同属性特征的事物分开的过程。分类中最常用的方法是层次分类法。分类中最常用的方法是层次分类法。层次分类法是将初始的分类对象按所选定的若干个属性或特征一次分成若干层目录,层次分类法是将初始的分类对象按所选定的若干个属性或特征一次分成若干层目录,并编制成一个有层次、逐级展开的分类体系。其中,同层次类目之间存在并列关系,制成一个有层次、逐级展开的分类体系。其中,同层次类目之间存在并列关系,不同层次类目之间存在隶属关系,同层次类目互不交叉、互不重复。层析分类法的优点是层次清晰,类目之间存在隶属关系,同层次类目互不交叉、互不重复。层析分类法的优点是层次清晰,使用方便;缺点是分类体系确定后,不易改动,当分类层次较多时,代码位数较长。使用方便;缺点是分类体系确定后,不易改动,当分类层次较多时,代码位数较长。考虑到人对图形符号等级的感受,编码的基础是分类分级,到人对图形符号等级的感受,分级数不宜超过8 级。编码的基础是分类分级,而编码的结果是代码。代码的功能体现在三个方面,代码表示对象的名称是对象唯一的标志;示对象的名称,果是代码。代码的功能体现在三个方面,即:代码表示对象的名称,是对象唯一的标志;代码也可作为区分分类对象类别的标志;代码还可以作为区别对象排序的标志。代码也可作为区分分类对象类别的标志;代码还可以作为区别对象排序的标志。该编码有9 大类,再依次分小类和一二级代码和标志嘛。位数字组成,从左到右为:大类,再依次分小类和一二级代码和标志嘛。分类代码由 6 位数字组成,从左到右为:大类码、小类码、一级代码、二级代码、标志码。类码、小类码、一级代码、二

级代码、标志码。地图数据具有定性、定位和时间性三大特点。与此相适应,地图数据具有定性、定位和时间性三大特点。与此相适应,地图数据包含了几何数据和属性数据两大类,其中:几何数据描述了地理物体或现象的空间分布,即定位特性,性数据两大类,其中:几何数据描述了地理物体或现象的空间分布,即定位特性,而属性数据描述了地理物体或现象的种类、质量和数量等特征,即定性特征,数据描述了地理物体或现象的种类、质量和数量等特征,即定性特征,有时候也可将时间信息隐含在属性数据中表示。信息隐含在属性数据中表示。地图数据采集的任务是将地理实体的几何数据和属性数据输入到地图数据库中去务是将地理实体的几何数据和属性数据输入到地图数据库中去。地图数据采集的任务是将地理实体的几何数据和属性数据输入到地图数据库中去。由于地图数据源的多样性,在几何数据采集中,可以使用不同的方法,由于地图数据源的多样性,在几何数据采集中,可以使用不同的方法,对于由外业测量仪器获取的几何数据,只需把测量仪器的数据传输进入数据库即可,如果是已有的数字数据,器获取的几何数据,只需把测量仪器的数据传输进入数据库即可,如果是已有的数字数据,可经过转换后输入数据库。而从遥感影像提取专题信息,必须使用几何纠正、图像变换、可经过转换后输入数据库。而从遥感影像提取专题信息,必须使用几何纠正、图像变换、影像分类和信息提取等技术,这些主要属于遥感图像处理的内容。影像分类和信息提取等技术,这些主要属于遥感图像处理的内容。地图数据主要包括几何数据和几何数据,属性数据主要用来描述地图要素的属性特征。地图数据主要包括几何数据和几何数据,属性数据主要用来描述地图要素的属性特征。例在计算机地图制图中,如,在计算机地图制图中,河流可以数字化为矢量表示的一串有序的坐标或以栅格表示的组连续的像元,即相应的几何数据;儿河流的属性数据则是指河流的宽度、等级、一组连续的像元,即相应的几何数据;儿河流的属性数据则是指河流的宽度、等级、流量这些数据都与河流这一空间实体有关。等,这些数据都与河流这一空间实体有关。属性数据可以通过给予一个公共标识符与空间实体的几何数据联系起来。实体的几何数据联系起来。属性数据的采集较为简单,主要使用了键盘输入的方式。分为两种:属性数据的采集较为简单,主要使用了键盘输入的方式。分为两种:当属性数据的数据量较小时,可以在输入几何数据的同时,当属性数据的数据量较小时,可以在输入几何数据的同时,根据数字化软件的提示用键盘输入。输入。当属性数据的数据量较大时,可与几何数据分开输入,经检查修改后再转入到数据库中。当属性数据的数据量较大时,可与几何数据分开输入,经检查修改后再转入到数据库中。当地图要素的属性数据与几何数据分开输入时,当地图要素的属性数据与几何数据分开输入时,把属性数据和几何数据

联系起来的方法是在属性数据与几何数据之间建立一个唯一的公共标识码立一个唯一的公共标识码,在属性数据与几何数据之间建立一个唯一的公共标识码,该标志码可以在输入几何数据或属性数据时手工输入,也可以由系统自动生成。属性数据时手工输入,也可以由系统自动生成。当几何数据或属性数据没有公共标志码时,必须通过人机交互的方法,当几何数据或属性数据没有公共标志码时,必须通过人机交互的方法,如选取一个地图要再指定其对应的属性数据来确定两者之间的关系,并生成公共标志码。素,再指定其对应的属性数据来确定两者之间的关系,并生成公共标志码。地理信息可视化可视化是指运用计算机图形学和图像处理技术,可视化是指运用计算机图形学和图像处理技术,将计算过程中产生的数据及计算结果转换是指运用计算机图形学和图像处理技术为图形和图像凸显出来,并进行交互处理的理论、方法、技术。为图形和图像凸显出来,并进行交互处理的理论、方法、技术。它的主要功能是从复杂的数据产生图形图像,并可以分析和理解存入计算机的图形图像数据。它使许多抽象的、数据产生图形图像,并可以分析和理解存入计算机的图形图像数据。它使许多抽象的、难以理解的原理、规律和过程变得更加容易理解可视化涉及的领域包括计算机图形学、和过程变得更加容易理解。以理解的原理、规律和过程变得更加容易理解。可视化涉及的领域包括计算机图形学、图像处理、计算机视觉及人机交互技术等多方面。像处理、计算机视觉及人机交互技术等多方面。地理信息可视化的最主要形式是地图,它是地学信息的图形符号模型。地理信息可视化的最主要形式是地图,它是地学信息的图形符号模型。构成地图的主要内容是图形符号,也可以说地图是图形符号的空间集合,容是图形符号,也可以说地图是图形符号的空间集合,因此符号化在地理信息可视化的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这里,符号化指的是地图符号的符号化。程中具有重要意义,这里,符号化指的是地图符号的符号化。地图符号是在地图上用来表示各种地理事物和现象的图形符号。地图符号是在地图上用来表示各种地理事物和现象的图形符号。地图符号是地图的主要表达形式,它是地图区别其他表示地理环境方法的一个重要特征。达形式,它是地图区别其他表示地理环境方法的一个重要特征。地图符号不仅能反映地图要素的存在、类别及其数量及其质量特征,且通过它们的组合,要素的存在、类别及其数量及其质量特征,而且通过它们的组合,还能反映出地图要素的空间分布、结构、联系以及变化等。空间分布、结构、联系以及变化等。地图符号采用便于空间定位的形式来表示各种地理事物与现象的性质和相互关系,地图符号采用便于空间定位的形式来表示各种地理事物与现象的性质和相互关系,地图符号是一种用来传递各种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的工具,号是一种用来传递各种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的工具,在地图上形成模拟客观实际的空间形

它因此具有抽象的和客观的意义,并与被表示的对象有一定的关系。象,它因此具有抽象的和客观的意义,并与被表示的对象有一定的关系。地图符号既能反映出地理对象种类及其数量和质量特征,又能表达对象的空间位置和现象的分布。映出地理对象种类及其数量和质量特征,又能表达对象的空间位置和现象的分布。地图符号的质量直接影响地图信息的传递效果。设计地图符号,地图符号的质量直接影响地图信息的传递效果。设计地图符号,应在充分考虑地图各要素的分类分级要求的基础上,个图形变量即形状、尺寸、色彩、变量,的分类分级要求的基础上,着重顾及构成地图符号的6 个图形变量,即形状、尺寸、色彩、亮度、密度和方向。其中以符号的形状、尺寸和色彩最为重要,亮度、密度和方向。其中以符号的形状、尺寸和色彩最为重要,他们被称为地图符号的三要素。要素。所谓符号化,是指地图符号的符号化过程。所谓符号化过程,就是利用地图数据库得到有关地图要素的分级分类编码及相应符号和要素实体抽象后得到的定位坐标数据,以形成地图空间空间内的图形符号模型的过程。符号库设计的原则1)应尽量参照现有的地图图式2)在新设计地图符号时应遵循图案化、精确性、对比性、统一性、象征性及自动绘制适用性等一般原则3)选择适当的符号信息块结构4)符号库的可扩充性允许用户自行修改任意一种符号图形,删除过时的符号,增加新设计的符号。计算机地图制图系统的应用计算机地图制图与常规的传统地图制图相比,虽然在技术上有了很大的发展,计算机地图制图与常规的传统地图制图相比,虽然在技术上有了很大的发展,但仍然具有地图制图与常规的传统地图制图相比相当紧密的联系。相当紧密的联系。尽管不同的地图往往在制图区域、比例尺、表现主题和制图方法等方面存在差异,尽管不同的地图往往在制图区域、比例尺、表现主题和制图方法等方面存在差异,但就地图常规编制的总体过程而言,仍然可以归纳出其一般的形式,包括从总体设计、图常规编制的总体过程而言,仍然可以归纳出其一般的形式,包括从总体设计、编辑计划的制定、编稿图的完成,到地图清绘、地图整饰和制印。的制定、编稿图的完成,到地图清绘、地图整饰和制印。在计算机地图制图中,地图主要是通过图层来组织的,不同的类型、主题、在计算机地图制图中,地图主要是通过图层来组织的,不同的类型、主题、比例尺和制图区域的地图往往在图层划分结构、属性上各不相同。划分,区域的地图往往在图层划分,结构、属性上各不相同。图层的性质反映了图层内地图目标的公共特性,图层的顺序决定了各类型地图目标的绘制顺序。可以说,选择、的公共特性,图层的顺序决定了各类型地图目标的绘制顺序。可以说,选择、设置正确的数字化图层方案直接关系到地图绘制的效果和质量。数字化图层方案直接关系到地图绘制的效果和质量。对于普通地图的图层设置,一般以相关地图图式的要素和类型划分

规定为基础,对于普通地图的图层设置,一般以相关地图图式的要素和类型划分规定为基础,结合制图区域的目标类型特点,在原则上按照面状目标图层、区域的目标类型特点,在原则上按照面状目标图层、线状目标图层和点状目标图层的顺序自下而上设置。对于专题地图,基础地图图层设置在下面,专题图层设置在上面,自下而上设置。对于专题地图,基础地图图层设置在下面,专题图层设置在上面,以突出专题要素信息。专题要素信息。图层的性质是关于该图层的编辑、显示、绘制等一系列操作的通用参数设定,图层的性质是关于该图层的编辑、显示、绘制等一系列操作的通用参数设定,如图层默认的目标类型、线型、线画颜色、填充颜色、填充晕线等。的目标类型、线型、线画颜色、填充颜色、填充晕线等。考虑到地图应用的其他方面,如地图量算、地图空间分析等的需要,考虑到地图应用的其他方面,如地图量算、地图空间分析等的需要,地图目标在数字化时也要采取相应的措施。例如:河流、道路遇到桥梁、村庄产生目标的分割,不利于长度、也要采取相应的措施。例如:河流、道路遇到桥梁、村庄产生目标的分割,不利于长度、面积的计算和空间连通性分析,需要在采集时增加辅助线或辅助面加以解决,面积的计算和空间连通性分析,需要在采集时增加辅助线或辅助面加以解决,辅助线或辅助面在地图显示时不绘制。助面在地图显示时不绘制。地图符号应该和地图目标类型相一致,地图符号应该和地图目标类型相一致,即每一个目标类型均对应于一个地图符号地图符号的设计一般有两种形式。地图符号的设计一般有两种形式。一种是采用地图制图过程中经过长期经验累积总结出来的符号约定形式,最典型的是在基本比例尺地形图图式中规定的各种符号规定的各种符号,的符号约定形式,最典型的是在基本比例尺地形图图式中规定的各种符号,这些基本约定的符号在一定的范围内为大家所公认与遵守,例如铁路符号、境界线符号、城墙符号等。的符号在一定的范围内为大家所公认与遵守,例如铁路符号、境界线符号、城墙符号等。另一种是由专业制图人员进行自定义设计,设计时应遵循地图符号设计的一般原则,另一种是由专业制图人员进行自定义设计,设计时应遵循地图符号设计的一般原则,即能够突出地图的主题内容,又能体现地图目标表达的合理性、艺术性和直观性。够突出地图的主题内容,又能体现地图目标表达的合理性、艺术性和直观性。地图符号库是对符号的集中组织和管理。地图符号库是对符号的集中组织和管理。数据处理作为计算机地图制图的核心工作,是联系数据采集和制图输出的桥梁,数据处理作为计算机地图制图的核心工作,是联系数据采集和制图输出的桥梁,它的主要作用是检核所采集的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的错误,从而修正错误,保证数据质量,作用是检核所采集的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的错误,从而修正错误,保证数据质量,并在此基础上构建目标在空间及属性上的联

系,等等。基础上构建目标在空间及属性上的联系,等等。地图数据的采集、编辑、处理最终是图形输出服务,它将采集、地图数据的采集、编辑、处理最终是图形输出服务,它将采集、处理以后的正确的地图数据转换为地图图形,可以直接通过屏幕显示或打印机、绘图仪输出,据转换为地图图形,可以直接通过屏幕显示或打印机、绘图仪输出,也可以将输出的图形转换为图形转换为图像后进行分版处理,印刷成因。转换为图形转换为图像后进行分版处理,印刷成因。图形输出地关键是为该地图数据提供高质量的地图符号库支持。图形输出地关键是为该地图数据提供高质量的地图符号库支持。地图符号库子系统符号库提供了功能平台,制图人员需要在此平台上将符号设计方案转化为实际的符号库。提供了功能平台,制图人员需要在此平台上将符号设计方案转化为实际的符号库。图形在屏幕上显示后,针对少量地图目标、注记的位置冲突,选择相关的图层,图形在屏幕上显示后,针对少量地图目标、注记的位置冲突,选择相关的图层,应用地图编辑功能进行修改处理,编辑功能进行修改处理,以保证制图质量地图数据1、地图数据具有定位、定向和时间性三大特点。与此相适应,地理数据包含了几何数据和属性数据两大类。其中:几何数据描述了地理物体或现象的空间分布,即定为特性;而属性数据描述了地理物体或现象的种类、质量、和数量等特征,即定性特性。有时也可以将时间信息隐含在属性数据中表示(如时令河等)。2、几何数据由于地图数据源的多样性,在几何数据采集中,可以使用不同的方法。对于有外业测量仪器获取的几何数据,只需把测量仪器的数据传输进去数据库即可。如果是已有的数字数据,如山歌形式的数据,可经过转换后输入数据库。而对遥感影像上提取的专题信息,必须使用几何纠正、图像变换、影像分类和信息提取等技术,这些主要属于遥感图像处理的内容。3、属性数据属性数据主要用来描述地图要素的属性特征,包括质量、数量、等级等。例如,河流可以数字化为矢量表示的一串有序的坐标或以栅格表示的一组连续像元,即相应的几何数据;而河流的属性数据则是指河流的宽度、等级、流量等,这些数据都与何流这一空间实体相关。属性数据可以通过一个公共标识符与空间实体的几何数据联系起来。4、地图数据采集的方法:(1)几何数据的采集几何数据采用矢量数据或栅格数据的格式来描述。矢量数据的采集方法有:外业测量现场采集、由栅格形式的数据转换而成、通过对现有地图数字化跟踪的方法采集、屏幕跟踪数字化。栅格数据的方法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对实地通过遥感技术手段或数字摄影技术获取数字图像,另一类是通过对现有资料处理:矢量数据转换、扫描获得、通过平面上的行距、列距固定的点内插或抽样获取。(2)属性数据的采集属性数据的采集主要是使用键盘输入的方式。分两种情况:一是当属性数据的数据量较小时,可以再输入几何数据的

同时,更具数字化软件的提示用键盘输入;二是当属性数据的数据量较大时,可与几何数据分开输入,经过检查修改后再转入到数据库中。5、属性数据与几何数据的联系方法当地图要素的属性数据与几何数据分开输入时,把属性数据与几何数据联系起来的方法是属性数据与几何数据之间建立一个唯一的公共标识码。该标识码可以再输入几何数据或属性数据时手工输入,也可以有系统自动生成。

基础地理信息要素分类与代码

《基础地理信息要素分类与代码》编制说明张坤肖学年周一马晓萍段怡红吕玉霞 (国家测绘局测绘标准化研究所西安 710054) 摘 要:《基础地理信息要素分类与代码》是在当前采用的多种分类编码标准和方案的基础上进行修订的,对其修订背景、编制原则,以及与相关标准的关系和修订的主要内容进行了详细的说明。该标准的制定解决了当前实际生产过程中急需解决的基本内容问题和矛盾。 关键词:基础地理信息;要素;分类代码;基础标准;比较 随着我国地理信息产业的发展,各省市都在积极加快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的建设。在省级数据库建设中可供1:10 000 DLG要素使用的分类编码标准或方案多达4 种,而各省自订演变的版本则更多,在横向上明显地表现出1:10 000 DLG数据的不一致性。与此同时,国家1:1 000 000、1:250 000 DLG数据库已经建成,1:50 000 DLG数据正在采集,并即将完成。目前1:10 000、1:50 000、1:250 000、1:1 000 000以及1:500~1:2 000 DLG的要素内容、分类代码各自独立,从纵向上体 现出不同尺度地理空间数据的不一致性。除分类代码外,DLG数据还在其他更多方面体现了各省数据的不一致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DLG数据的用途定位不一致(制图,建库,制图与建库); 2)DLG数据选择的要素内容不一致; 3)DLG数据的要素数学模型不一致(面向制图,面向对象); 4)DLG数据的结构体系不一致; 5)DLG数据的取舍原则不一致。 为了从根本上解决DLG的标准化问题,国家测绘局于2003年6月立项,形成了以上述1:10 000 DLG要素分类代码为基础的、统一的全系列比例尺基础地理信息要

固定资产分类与代码(6)-《固定资产分类与代码》(GBT

固定资产分类与代码(6)-《固定资产分类与代码》(GBT

《固定资产分类与代码》(GB/T14885-1994)--(6/6) 代码固定资产分类名称 75 4 时间频率和网络特性测量仪器 75 4 1 时间及频率测量仪器:外差式频率计、谐振式频率计、指针式频率计、频率对比器、时间测量仪、误差倍增仪、比相仪、彩色副载波校频仪、扫频图示仪、通用频率计数器、其他时间及频率测量仪器 75 4 2 网络特性测量仪:网络分析仪、测量线仪器、反射计、比值计、驻波系数测量仪、微波网络特性测量仪、阻抗仪、其他网络特性测量仪 75 5 衰减器、滤波器和放大器 75 5 1 衰减及滤波器:衰减测量装置、衰减器、滤波器、其他衰减器及滤波器 75 5 2 放大器:直流放大器、交流放大器、前置放大器、功率放大器、选频放大器、其他放大器75 6 场强干扰、波形参数测量及电子示波器 75 6 1 场强干扰测量仪器及测量接收机:测量接收机、场强计、干扰测量仪、天线测量系统、漏能仪、场强校准装置、噪声系数测量仪、调制解调器、其他场强干扰测量仪器及测量接收机 75 6 2 波形参数测量仪器:频谱分析仪、快速富里叶变换分析仪、相关仪、失真度测量仪、调制度测量仪、失真度、调制度测量仪、相位计、移相器、相位检定装置、波形分析仪、频偏测量仪、其他波形参数测量仪 75 6 3 电子示波器:通用示波器、取样示波器、时域反射计、存贮示波器、记忆示波器、高灵敏示波器、慢扫描示波器、长余辉示波器、大屏幕示波器、高压示波器、电视示波器、立体声示波器、其他电子示波器 75 7 通讯导航有线电及电视用测量仪器 75 7 1 通讯、导航测试仪器:载波通讯测量仪器、微波通讯测量仪器、收发讯机测试仪、铁路分析仪、雷达综合测试仪、短波电台综合测试仪、单边带电台综合测试仪、通信电缆、线路测试仪器、数字通信测量仪器、传真电报测量仪器、市话测量仪器、数据通信测量仪器、其他通讯、导航测试仪器 75 7 2 有线电测量仪:电平表、振荡器、有线电综合测试仪、电缆故障检测仪、衰耗器、噪声测试仪、数据通讯测试仪、电报通讯测试仪、其他有线电测量仪器 75 7 3 电视用测量仪:传输特性测量仪、电视信号发生仪、插入测试仪、矢量示波器、彩色同步机和逐步倒相编码器、彩色增益与时延不等测试仪、电视综合参数测试仪、其他电视机用测量仪器 75 8 电子和通信声源、声级、声振测量分析仪器 75 8 1 声源、声振信号发生器:校准激励器、声源仪、声振信号发生器、声振信号激励器、激励控制器、多点激励装置 75 8 2 声级计:校准声级计、普通声级计、精密声级计、爆声剂声级计、其他声级计 75 8 3 电声滤波器:倍频程滤波器、可变带宽滤波器、跟踪可变滤波器、外差从动滤波器、数字滤波器、其他电声滤波器 75 8 4 电声放大器:测量放大器、电声用前置放大器、电声功率放大器、其他电声放大器 75 8 5 声振测量仪:累计噪声剂量计、噪声测量仪、振动计、测力、冲击测量仪、测力仪、抖晃仪、听度计、电平记录仪、其他声振测量仪 75 8 6 声振仪器校准装置:特种声振仪器校准装置、活塞发生器、标准超声功率计、声级计校准器、传声器互易校准装置、高强度传声器校准装置、传声器校准装置、灵敏度比较器、加速度计校准装置、听力计校准装置、水听器校准装置、其他声振仪器校准装置 75 8 7 电话测试仪、电声测:试仪、宽带电声测试仪、仿真嘴、仿真喉、仿真耳、仿真乳突、其他电话、电声测试仪器

【编号规则】工程信息编码标准

QB ****公司企业标准 信息分类和编码 第3分册工程信息分类和编码 (初稿) 20XX-XX-XX 发布 20XX -XX -XX 发行 *****有限责任公司 发 布 ICS XXX 备案号XXX

目次 前言 (3) 引言 (4) 1范围 (5) 2规范性引用文件 (5) 3术语和定义 (5) 4分类原则和方法 (6) 4.1基本原则 (6) 4.2分类对象的层面划分 (6) 4.3工程信息分类 (7) 4.4工程信息整体框架 (8) 5编码方法 (9) 5.1基本原则 (9) 5.2码值 (9) 5.3代码组结构和层次 (10) 5.3.1交互定位码 (10) 5.3.2项目编码 (10) 5.3.3管理属性编码 (11) 5.3.4设计属性编码 (11) 5.3.5合同属性编码 (12) 5.3.6档案属性编码 (12) 5.3.7采购、财务、招标信息属性编码 (13) 5.3.8非项目信息编码 (13) 6分类与代码表 (14) 6.1非项目信息分类标识码(30301) (14) 6.2省电网公司及直属单位编码(30302) (14) 6.3工程项目建设管理单位代码(30303) (15) 6.4项目属性代码(30304) (18) 6.5综合指标(30305) (19) 6.6立项时间(30306) (20) 6.7批次项目标识码(30307) (21) 6.8信息属性码分类(30308) (21) 6.9项目阶段代码((30309) (22) 6.10工作分解代码(30310) (22) 6.11信息创建部门代码(30311) (23) 6.12设计资料分类代码(30314) (24) 6.13设计阶段代码(30315) (24) 6.14类目代码(30316) (25)

信息分类与编码

上海亚东国际货运有限公司(企业标准) 信息分类与编码 (草案) 日期:2011年10月

目录 1、前言 2、范围 3、规范性应用文件 4、术语和定义 5、分类 6、编码 7、分类对象表示 8、分类编码表

1、前言 本标准由亚东总部办公会议提出,归口到亚东总部信息管理部。 标准起草部门:总经办、办公室、人力资源部、信息管理部。 标准起草人:劳渝声、张正良、孙海龙、沈锡鹤 2、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亚东物流信息的分类、编码及分类代码。 本标准适用于总部各级管理部门、分子公司以及相关单位对于物流信息的管理及应用。 3、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国标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亚东总部鼓励各部门及子分公司根据本标准使用这些国标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国标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 10113-2003 分类与编码通用术语 GB/T 23831-2009 物流信息分类与代码 4、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4.1 类 category 具有某种共同属性(或特征)的实物或概念的集合。 【引自GB/T 10113-2003,2.1.1】 4.2 分类 classification 按照选定的属性(或特征)区分分类对象(3.4),将具有某种共同属性(或特征)的分类对象(3.4)集合在一起的过程。 【引自GB/T 10113-2003,2.1.2】 4.3 信息分类 information classifying

把具有某种共同属性或特征的信息归并在一起,把具有不同属性或特征的信息区别开来的过程。 【引自GB/T 10113-2003,2.1.3】 4.4 分类对象 objects of classification 被分类(3.2)的事物或概念。 【引自GB/T 10113-2003,2.1.4】 4.5 线分类法 method of linear classification 将分类对象(3.4)按选定的若干属性(或特征),逐次地分为若干层级,每个层级又分为若干类目。同一分支的同层级类目之间构成并列关系,不同层级类目之间构成隶属关系。 【引自GB/T 10113-2003,2.1.5】 4.6 层次码 layer code 能反映编码对象为隶属关系的代码。 【引自GB/T 10113-2003,2.2.22】 5、分类 5.1 原则 本标准按物流信息的业务管理及应用所反映的属性分类,遵循以下原则:5.1.1科学性 选择物流信息最稳定本质属性或特征作为分类的基础和依据。 5.1.2系统性 将选定的物流信息的属性或特征按一定的排列顺序予以系统化,形成一个科学合理的分类体系。 5.1.3可扩延性 设置收容类目,并且在建立物流信息分类体系和代码编码中充分考虑今后的信息分类与代码的扩充、延拓和细化。 5.1.4兼容性 与相关标准的相关内容相兼容。

地图数据源及数据分类编码

地图数据源及数据分类编码 属性数据的分类分类分级及编码是许多地理信息进入数据库前必须完成的一项任务。 建立要素的分类分级体系是认识地理要素的基本方法;编码则是为了获得科学的存储、管理和快速查询地图数据的效果。两者的联系体现在编码反映了分类分级体系的特征,而分类分级系统可以从编码中产生。 虽然目前人们对各种地理要素的研究深度与广度不同,提供的分类分级与编码的依据也不一样,还没有一个统一的分类编码方案,但还是有一些应共同遵循的原则和常用方法。 分类是人们认识事物的一种方法,是将具有共同属性特征的事物归并在一起,二把具有不同属性特征的事物分开的过程。 分类中最常用的方法是层次分类法。 层次分类法是将初始的分类对象按所选定的若干个属性或特征一次分成若干层目录,并编制成一个有层次、逐级展开的分类体系。其中,同层次类目之间存在并列关系,不同层次类目之间存在隶属关系,同层次类目互不交叉、互不重复。层析分类法的优点是层次清晰,使用方便;缺点是分类体系确定后,不易改动,当分类层次较多时,代码位数较长。考虑到人对图形符号等级的感受,分级数不宜超过8级。编码的基础是分类分级,而编码的结果是代码。代码的功能体现在三个方面,即:代码表示对象的名称,是对象唯一的标志;代码也可作为区分分类对象类别的标志;代码还可以作为区别对象排序的标志。该编码有9大类,再依次分小类和一二级代码和标志嘛。分类代码由6位数字组成,从左到右为:大类码、小类码、一级代码、二级代码、标志码。 地图数据具有定性、定位和时间性三大特点。与此相适应,地图数据包含了几何数据和属性数据两大类,其中:几何数据描述了地理物体或现象的空间分布,即定位特性,而属性数据描述了地理物体或现象的种类、质量和数量等特征,即定性特征,有时候也可将时间信息隐含在属性数据中表示。 地图数据采集的任务是将地理实体的几何数据和属性数据输入到地图数据库中去。 由于地图数据源的多样性,在几何数据采集中,可以使用不同的方法,对于由外业测量仪器获取的几何数据,只需把测量仪器的数据传输进入数据库即可,如果是已有的数字数据,可经过转换后输入数据库。而从遥感影像提取专题信息,必须使用几何纠正、图像变换、影像分类和信息提取等技术,这些主要属于遥感图像处理的内容。 地图数据主要包括几何数据和几何数据,属性数据主要用来描述地图要素的属性特征。例如,在计算机地图制图中,河流可以数字化为矢量表示的一串有序的坐标或以栅格表示的一组连续的像元,即相应的几何数据;儿河流的属性数据则是指河流的宽度、等级、流量等,这些数据都与河流这一空间实体有关。属性数据可以通过给予一个公共标识符与空间实体的几何数据联系起来。 属性数据的采集较为简单,主要使用了键盘输入的方式。分为两种: 当属性数据的数据量较小时,可以在输入几何数据的同时,根据数字化软件的提示用键盘输入。 当属性数据的数据量较大时,可与几何数据分开输入,经检查修改后再转入到数据库中。当地图要素的属性数据与几何数据分开输入时,把属性数据和几何数据联系起来的方法是在属性数据与几何数据之间建立一个唯一的公共标识码,该标志码可以在输入几何数据或属性数据时手工输入,也可以由系统自动生成。 当几何数据或属性数据没有公共标志码时,必须通过人机交互的方法,如选取一个地图要素,再指定其对应的属性数据来确定两者之间的关系,并生成公共标志码。

信息分类编码

四、分类编码 (1)国民经济行业 代码行业分类 农林牧渔业 0101 农业 0102 林业 0103 畜牧业 0104 渔业 0105 农、林、牧、渔服务业 采矿业 0206 煤炭开采和洗选业 0207 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 0208 黑色金属矿采选业 0209 有色金属矿采选业 0210 非金属矿采选业 0211 其他采矿业 制造业 0313 农副食品加工业 0314 食品制造业 0315 饮料制造业 0316 烟草制品业 0317 纺织业 0318 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 0319 皮革、毛皮、羽毛(绒)及其制品业 0320 木材加工及木、竹、藤、棕、草制品业0321 家具制造业 0322 造纸及纸制品业 0323 印刷业和记录媒介的复制 0324 文教体育用品制造业 0325 石油加工及煤焦及核燃料加工业 0326 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 0327 医药制造业 0328 化学纤维制造业 0329 橡胶制品业 0330 塑料制品业 0331 非金属矿物制品业 0332 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 0333 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 0334 金属制品业 0335 通用设备制造业 0336 专用设备制造业 0337 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 0339 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 0340 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0341 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0342 工艺品及其他制造业 0343 废弃资源和废旧材料回收加工业 电力、煤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 0444 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 0445 煤气生产和供应业 0446 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建筑业 0547 房屋和土木工程建筑业 0548 建筑安装业 0549 建筑装饰业 0550 其他建筑业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0651 铁路运输业 0652 道路运输业 0653 城市公共交通业 0654 水上运输业 0655 航空运输业 0656 管道运输业 0657 装卸搬运及其他运输服务业0658 仓储业 0659 邮政业 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0760 电信和其他信息传输服务业0761 计算机服务业 0762 软件业 批发和零售业 0863 批发业 0865 零售业 住宿和餐饮业 0966 住宿业 0967 餐饮业 金融业 1068 银行业 1069 证券业 1070 保险业 1071 其他金融活动 房地产业 1172 房地产业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1273 租赁业 1274 商务服务业 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 1582 居民服务业 1583 其他服务业 2100 其他行业 (2)企业登记注册类型 代码分类 内资企业 110 国有企业 120 集体企业

信息技术服务分类代码解读

《信息技术服务分类与代码》解读 刘宏 2017-03-09 《信息技术服务分类与代码》标准为信息技术服务分类提供了分类方案,为信息技术服务体系的建立和维护提供了依据。目前公司的业务基本上是按照《信息技术服务分类与代码》进行分类,因此本文介绍了《信息技术服务分类与代码》主要内容。 信息技术服务需求包括纵横两个维度的内容,一是横向的由管理体系、人员、信息资源、技术支撑等组成的信息化体系要素,二是纵向的系统生命周期过程,即系统的概念、开发、生产、使用、支持、退役等六个阶段。 应对需方信息技术服务需求的各项内容,在供方层面产生了八项信息技术服务业务,包括咨询服务、培训服务、数据处理服务、软件开发和部署服务、测试服务、集成服务、IT运维服务和租赁服务。这八种信息技术服务应对需方信息技术服务需求全部要素的同时,也涵盖了系统生命周期过程的全部六个阶段。 运营 图 1 信息技术服务框架图 图1中,八类信息技术服务业务与信息技术服务需求的基本对应关系如下: 1)咨询服务,包括规划、设计、管理咨询、监理、评估认证和技术培训等,应对于 需方信息技术服务需求中的管理体系、人员、信息资源,以及技术支撑中的概念 和开发等阶段。 2)设计与开发服务,包括硬件、软件等设计开发,应对于需方技术支撑需求中的设

计开发阶段。 3)系统集成试试服务,包括基础环境、硬件、软件、安全等集成实施,以及集成实 施管理等,应对于需方技术支撑需求中的集成实施阶段。 4)运行维护服务,包括基础环境、硬件、软件、安全等运行维护服务,以及运行维 护管理等,应对于需方技术支撑需求中的运行维护阶段。 5)数据处理和存储服务,包括数据加工处理、存储等,应对于需方的信息资源需 求。 6)运营服务,包括软件、平台基础设施等运营服务,应对于需方的租用服务需求; 7)数字内容服务,包括数字动漫、游戏设计、地理信息等内容的加工与整合,应对 于需方的数字内容服务需求。 8)呼叫中心服务,包括业务咨询、信息查询、数据查询等信息服务,应对于需方的 信息服务需求; 在《信息技术服务分类与代码》标准编制中对信息技术服务框架的中的信息技术服务分类进行了调整。表1是目前使用的信息技术服务分类。 特别注意的是在2010年前,由于认知上的失误,将“系统运行与维护”定义为“IT服务”,即所谓“大IT服务(覆盖IT全生命周期阶段的服务)”与“小IT服务(覆盖系统运行与维护阶段的服务)之争。基于《信息技术服务分类与代码》标准,目前公司的业务都属于信息技术服务范围内。公司目前个别业务单元名称冠以“IT服务”(其核心业务为“系统平台运行维护”等),在国内进行业务沟通与交流时可能存在一定的误解,需要特别关注。 信息技术服务的分类与代码内容如下: 表1 信息技术服务分类与代码

国家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分类编码.

附件2: 国家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分类编码表附件2: 国家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分类编码表

附件2: 国家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分类编码表

附件2: 国家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分类编码表

附件2: 国家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分类编码表

附件2:国家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分类编码表 040105扫频仪 040106集成电路测试仪 040107图示仪 040108频谱分析仪 040199其他 040200射频和微波测试仪器040201EMI/EMC测试系统 040202天线和雷达截面测量系统 040203信号开发和截获测量系统 040204射频和微波测量系统 040299其他 040300通讯测量仪器 040301无线通讯测量仪 040302有线通讯测量仪 040303数字通讯测量仪 040304光通讯测量仪 040399其他 040400网络分析仪器 040401矢量分析仪 040402逻辑分析仪040499其他 040500大规模集成电路测试仪器 040501数字电路测试系统 040502模拟电路测试系统 040503数模混合信号测试系统 040599其他 049900其他 050000 海洋仪器 050100海洋水文测量仪器 050101波浪测量仪器 050102潮汐测量仪器050103海流测量仪器 050104海水温盐测量仪器 050105海洋深度测量仪器 050106海冰测量仪器 050107水色及透明度测量仪器 050108综合测量仪器 050199其他050200多要素水文气象测量系统 050201锚系水文气象资料浮标系统 050202水下多参数综合观测系统 050203台站水文气象自动观测系统 050204船用水文气象自动观测系统 050299其他 050300海洋生物调查仪器 050301叶绿素与初级生产力调查仪器 050302微生物调查仪器 050303浮游生物调查仪器 050304底栖生物调查仪器

供水行业管理信息分类编码与图式标准

供水行业管理信息分类编码与图式标准 Classification Codes and Drawing Standards for Management Information of Water Supply (试行稿)

2003-11-01发布2003-11-01试行 上海市水务局发布 目次 1范围 (4) 2规范性引用文件 (4) 3术语 (4) 4信息分类、编码原则和方法……………………………… … … ..6 4.1信息分类 (6) 4.1.1信息分类原 则 (6) 4.1.2信息分类方 法 (6)

4.2信息编码 4.2.1信息编码原 则 (6) 4.2.2信息编码对 象 (7) 4.2.3信息编码目 的 (7) 4.2.4信息编码方 式 (7) 4.2.5分类 码 (7) 4.2.6标识 码 (7) 5分类编码表 (8) 6标识码 6.1行政区划代码表…………………………………………… 9 6.2要素实体代 码 (10) 7供水制图符号 (10) 7.1一般规定 (10)

7.1.1 范 围 (10) 7.1.2 协调…………………………………………………... 10 7.1.3 图例尺 寸 (10) 7.1.4 图例定位点和定位 线 (10) 7.2其他规定和说明……………………….…………………… 10 7.3给水制图图 例 (11) 8 属性信息设计标 准 (13) 前言

供水行业分类编码与图式标准化是实现信息共享和资源整合的一项基础工作。为推进供水信息标准化工作,上海市给水管理处按照市水务局信息化建设工作要求,主持完成本分类与编码。 根据国家标准《给水排水制图标准》(GB/T50106-2001)、《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规则》(GB/T1.1-2000)等编写本标准。 本标准是按照供水行业管理需求制订,同时充分考虑了上海市各区县供水管理部门、各供水企业等供水管理要求及市水务局信息统计要求。 本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供水行业管理术语: ------供水行业管理信息分类标准体系: ------供水行业专业制图符号标准: ------供水行业管理属性信息设计标准: 本标准为全文推荐。

中国石化信息分类编码标准-设备分类标准与编码

中国石化信息分类编码标准 Q/SH005-01-2006 设备分类标准与编码 (2006年试用版) 不作为正式发布 先由相关企业试用 2006年- 8月制订 2006年- 10月试用

目录 Q/SH005-01-2006 (1) 前言 (3) 设备分类标准及编码说明 (4) 一、编制目的 (4) 二、编制依据 (4) 三、适用范围 (4) 四、编码对象 (4) 五、术语定义 (4) 六、设备分类标准制定原则 (5) 七、设备分类标准说明 (5) 八、编码规则 (5) (一)编码规则 (5) (二)代码表结构 (6) 九、油品销售企业《设备分类标准》填报说明 (6)

前言 本标准内容包括:中国石化设备分类与编码 本标准由中国石化信息标准化领导小组提出并归口管理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石化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经营管理部 中国石化股份有限公司信息部 石化盈科信息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 本标准负责单位:中国石化股份有限公司设备编码组 本标准由中国石化信息标准化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专家审核

设备分类标准与编码说明 一、编制目的 本标准编制的目的是为了统一规范设备分类,统一编码,满足石化总部及上、中、下游设备管理和ERP集中建设的需要。 二、编制依据 1、中国石化23大类《设备分类与编码》(2002年版) 2、《石油天然气行业设备分类与编码》(第四版) 3、油品销售EAM分类 三、适用范围 “设备分类标准及编码”适用于中国石化股份公司本部及所属单位。 四、编码对象 设备分类编码对象为28大类1037小类的设备分类。 五、术语定义 1、工业管道系指企业、事业单位所属的用于输送工艺介质的工艺管道、公用工程管道及其他辅助管道。 2、公用管道系指城市或乡镇范围内的用于公用事业或民用的燃气管道和热力管道。 3、长输管道系指产地、储存库、使用单位间的用于输送商品介质的管道。

《交通信息服务 信息分类与编码》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交通信息服务 浮动车数据编码》 编制说明 (征求意见稿)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设计院有限公司 二00九年 十二 月

《交通信息服务浮动车数据编码》 编制说明 一、制定标准的目的和意义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信息化建设的不断深入,智能交通系统开始在交通领域深入而广泛的应用。已经成为解决该领域内诸多难题的有效手段。所谓智能交通系统(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System,简写为ITS),是将先进的信息技术、数据通讯传输技术、电子传感技术、电子控制技术及计算机处理技术等有效的集成运用于整个地面交通管理系统而建立的一种在大范围内、全方位发挥作用的,实时、准确、高效的综合交通运输管理系统。 智能交通的主要目标就是实现整个城市交通运输系统现代化,而城市交通运输现代化关键环节就是提供实时动态交通信息服务以缓解交通拥堵,满足公众越来越迫切的交通信息需求,道路的实时交通信息已经成为ITS大规模应用发展的重要基础。道路实时交通信息处理系统是通过将采集到的交通信息源(包括浮动车信息,道路线圈数据等)进行分析处理,最后以通过WEB发布平台、公共移动网等向公众提供道路路况信息、旅行时间信息和最优行车路线等出行帮助信息。 浮动车是目前国际上ITS领域中一种先进的道路交通信息采集技术,具有应用方便、经济,覆盖范围广的特点。在国内的一些城市也已经有了相关的应用。通过采集浮动车的信息,经过处理后得到实际的路况信息,用以为出行者服务。目前还没有全国的浮动车方面的标准体系,本标准制定的目的是为了将浮动车数据的采集、传输进行规范化,统一各种不同的浮动车系统,更好的服务于智能交通的需要。 二、任务来源及简况 推荐性国家标准《交通信息服务浮动车数据编码》(以下简称本标准)是质检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交通信息服务系列标准研究”项目中的一个子项目。 为保证本标准能作为国家标准正式发布,交通部公路科学研究院于2008年

科学仪器分类标准及编码规则

附件5 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项目 大型科学仪器设备资源的建设与整合 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分类标准 及编码规则 (征求意见稿V1.0) 国家科学技术部条件财务司 二00六年三月

目录 ........................................................................................ I 1. 术语与定义 (1) 2. 大型科学仪器设备的分类标准及编码 (1) 2.1. 分类标准的体系结构及说明 (1) 22 分类编码规则及说明 (2) 23 分类标准与编码详述 (3)

1. 术语与定义 “大型科学仪器设备”是指在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及其他科技活动中使用的,价格在一 定数值以上的单台或成套科学仪器设备资源(含配套附件及软件)。本次标准规范中的“大 型科学仪器设备” 没有包括下面一些“仪器”和“设备”。 1.实验室设备 2 ?大科学工程 3. 专用在线仪器 4. 自动化仪器仪表 2. 大型科学仪器设备的分类标准及编码 2.1.分类标准的体系结构及说明 本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分类标准采用应用领域和仪器原理相结合的分类原则,即“先按大 的应用领域分大类;然后在每一大类内先按原理分;按原理不好分时,再按具体应用分”的分类原则。根据这一原则,本分类标准按大的应用领域分了十三个大类,其中第十三大类“其 他”是指前十二大类所不能包括的科学仪器。在前十二大类中,前三类:“分析仪器”、“物 理性能测试仪器”和“计量仪器”属通用型“科学仪器”;后九类则属专用型“科学仪器”。 因此,后九类应用领域中涉及到的通用型“科学仪器”,在前三类中已列出的就不再列了。 本分类标准采用三个层次,即每一大类根据仪器的原理或应用先分成若干中类,每一中 类再根据原理或应用分成若干小类,每一小类中虽然还可以再继续分,但为了编码工作的方 便,就不再继续分了,所以每一小类中都包括了很多种仪器。 为便于分类标准的扩展,对于大类、中类、小类中都设置“其他”类,将上述分类不能包含的设备,暂时归于相应的“其他”类。 “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分类标准”中一些问题的具体说明 1?医学诊断仪器中与生化分离分析有关的仪器放在“生化分离分析仪器”中。 2?特种检测仪器是指与安全有关的一些大型检测仪器。 3?“气象仪器”和“地质勘探仪器” 分别放在“大气探测仪器”和“地球探测仪器”中。

基础地理信息要素分类与代码

《基础地理信息要素分类与代码》编制说明 张坤肖学年周一马晓萍段怡红吕玉霞 (国家测绘局测绘标准化研究所西安 710054) 摘 要:《基础地理信息要素分类与代码》是在当前采用的多种分类编码标准和方案的基础上进行修订的,对其修订背景、编制原则,以及与相关标准的关系和修订的主要内容进行了详细的说明。该标准的制定解决了当前实际生产过程中急需解决的基本内容问题和矛盾。 关键词:基础地理信息;要素;分类代码;基础标准;比较 随着我国地理信息产业的发展,各省市都在积极加快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的建设。在省级数据库建设中可供1:10 000 DLG要素使用的分类编码标准或方案多达4种,而各省自订演变的版本则更多,在横向上明显地表现出1:10 000 DLG数据的不一致性。与此同时,国家1:1 000 000、1:250 000 DLG数据库已经建成,1:50 000 DLG数据正在采集,并即将完成。目前1:10 000、1:50 000、1:250 000、1:1 000 000以及1:500~1:2 000 DLG的要素内容、分类代码各自独立,从纵向上体现出不同尺度地理空间数据的不一致性。除分类代码外,DLG 数据还在其他更多方面体现了各省数据的不一致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DLG数据的用途定位不一致(制图,建库,制图与建库); 2)DLG数据选择的要素内容不一致; 3)DLG数据的要素数学模型不一致(面向制图,面向对象); 4)DLG数据的结构体系不一致; 5)DLG数据的取舍原则不一致。 为了从根本上解决DLG的标准化问题,国家测绘局于2003年6月立项,形成了以上述1:10 000 DLG要素分类代码为基础的、统一的全系列比例尺基础地理信息要素分类代码。 此外,国家测绘局于1998年立项对GB/T 13923―92 国土基础信息数据分类与代码进行修订,该项目于2003年形成了征求意见稿并形成了2套方案(方案一和方案二),而该项标准的分类代码也是立足于全系列比例尺的基础地理信息要素分类代码。 鉴于以上2个项目的确立和2个项目的阶段性成果,为了加强标准的适用性和科学性,杜绝以往标准的重复性和不协调性,国家测绘局确定以2个项目的研究成果为基础,形成1+3的模式,即顶层为科学、合理和系统的要素分类(大类和中类),并保持在相当时间内稳定;向下以顶层分类为基础形成大、中、小3个比例尺段的分类代码执行规范,保持大、中、小比例尺执行规范之间在要素名称、分类及编码等方面的一致性,并使其具有可操作性和可扩充性,同时保持与目前正在制定的国家基本比例尺系列地形图图式、基础地理信息要素数据字典之间的充分协调。

《国家标准》国家标准学科分类与代码表

学科分类与代码 共设5个门类、58个一级学科、573个二级学科、近6000个三级学科。 学科分类代码是基于一定原则对现实科学体系按其内在联系加以归类并以符合逻辑的排列形式表述出来且赋予代码的一种学科。《学科分类与代码》国家标准,是科学发展、教育、科技统计、学科建设等方面工作的一个重要依据。鉴于学科分类在科学发展中所具有的特殊地位,联合国、美国、德国和日本等国际组织与世界发达国家都很重视学科分类体系标准化工作,纷纷制定相应的学科分类与代码标准。 《学科分类与代码》使用说明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学科分类与代码表GB/T13745-92。 Classification and code disciplines。 1.主题内容: 本标准规定了学科的分类与代码。 2. 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国家宏观管理和科技统计。 本标准的分类对象是学科,不同于专业和行业,不能代替文献、情报、图书分类及学术上的各种观点。 3. 相关术语: 3.1 学科: 学科是相对独立的知识体系。 3.2 学科群: 学科群是具有某一共同属性的一组学科。每个学科群包含了若干个分支学科。 4. 分类原则: 4.1 科学性原则: 根据学科研究对象的客观的、本质的属性和主要特征及其之间的相关联系,划分不同的从属关系和并列次序,组成一个有序的学科分类体系。 4.2 实用性原则: 对学科进行分类和编码,直接为科技政策和科技发展规划,以及科研经费、科技人才、科研项目、科技成果统计和管理服务。 4.3 简明性原则: 对学科层次的划分和组合,力求简单明了。 4.4 兼容性原则: 考虑国内传统分类体系的继承性和实际使用的延续性,并注意提高国际可比性。 4.5 扩延性原则: 根据现代科学技术体系具有高度动态性特征,应为萌芽中的新兴学科留有余地,以便在分类体系相对稳定的情况下得到扩充和延续。 4.6 唯一性原则: 在标准体系中,一个学科只能用一个名称、一个代码。 5. 分类依据: 本标准依据学科研究对象,研究特征、研究方法,学科的派生来源,研究目的、目标等五方面进行划分。 6.编制原则: 6.1 本标准所列学科应具备其理论体系和专门方法的形成;有关科学家群体的出现;有关研究机构和教学单位以及学术团体的建立并展开有效的活动;有关专著和出版物的问世等条件。

大型科学仪器设备的分类标准及编码样本

大型科学仪器设备的分类标准及编码 分类标准的体系结构及说明 本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分类标准采用应用领域和仪器原理相结合的分类原则, 即”先按大的应用领域分大类; 然后在每一大类内先按原理分; 按原理不好分时, 再按具体应用分”的分类原则。根据这一原则, 本分类标准按大的应用领域分了十三个大类, 其中第十三大类”其它”是指前十二大类所不能包括的科学仪器。在前十二大类中, 前三类: ”分析仪器”、”物理性能测试仪器”和”计量仪器”属通用型”科学仪器”; 后九类则属专用型”科学仪器”。因此, 后九类应用领域中涉及到的通用型”科学仪器”, 在前三类中已列出的就不再列了。 本分类标准采用三个层次, 即每一大类根据仪器的原理或应用先分成若干中类, 每一中类再根据原理或应用分成若干小类, 每一小类中虽然还能够再继续分, 但为了编码工作的方便, 就不再继续分了, 因此每一小类中都包括了很多种仪器。 为便于分类标准的扩展, 对于大类、中类、小类中都设置”其它”类, 将上述分类不能包含的设备, 暂时归于相应的”其它”类。 ”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分类标准”中一些问题的具体说明 1.医学诊断仪器中与生化分离分析有关的仪器放在”生化分离分析仪器”中。 2.特种检测仪器是指与安全有关的一些大型检测仪器。 3.”气象仪器”和”地质勘探仪器”分别放在”大气探测仪器”和”地球探测仪器”中。 4.”计量仪器”中只列入了与”基本量”有关的仪器, 也就是能够直接朔源到”基本量”的仪器。要经过”标准物质”朔源的, 都列入到”分析仪器”。

5.为了应用上的方便, 在分类时尽可能的与过去的传统分类方法衔接, 如: 质谱仪器分类, 有建议按质量分析器的工作原理分成磁质谱、四极质谱、离子阱质谱、飞行时间质谱、离子回旋质谱等等; 但为了应用上的方便, 并与传统分类方法衔接, 本标准仍按应用领域分为无机质谱、有机质谱、同位素质谱、二次离子质谱等等。又如: 有建议将电子光学仪器改为微束分析仪器, 这是国际上的最新叫法; 可是, 国内当前多数人还是习惯称为电子光学仪器, 故本标准仍保留了电子光学的叫法。 6.这次提出的”科学仪器分类”只是一个试行的分类方法, 在实施的过程中还会不断地听取各方面的意见, 作进一步的修改。 分类编码规则及说明 大型科学仪器的分类编码规则采用六位数字编码, 一般按照大类、中类、小类, 每类用两位阿拉伯数字, 从”01”开始, 顺序递增表示。 为使编码等长, 达到六位数字, 对于大类编码后面补充四个”0”, 对于中类编码后面补充两个”0”。 为便于编码的扩展, 对于各级”其它”类采用”99”进行编码。 按照国家基础条件编码要求编制前6位数, 第7位”进口仪器”填”1”、”国产仪器”填”2”; 后3位为城市区号, 如长沙市填”731”。 □□□□□□□□□□ 1 2 3 4 5 1 ——仪器大类代码, 如分析仪器, 代码为: 01 2 ——仪器中类代码, 如电子光学仪器, 代码为: 0101 3 ——仪器小类代码, 如透射电镜, 代码为: 010101 4 ——仪器产区类别: 进口为1, 国产为2

公共信用信息分类与编码

公共信用信息分类与编码》国家标准(征求意见稿) 编制说明 公共信用信息分类与编码》国家标准起草组 二〇一九年七月 公共信用信息分类与编码》国家标准

(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 一、任务来源 根据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2018 年国家标准制、修订计划的工作安排,由中国标准化研究院等牵头负责组织起草国家标准《公共信用信息分类与编码》,项目编号为:20184259-T-469 ,按照当前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安排,计划定于2019年完成。 本标准由全国社会信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470)提出并归口。 二、目的和意义 信用标准化是建设社会信用体系的基础,是实现信用信息共享和加强管理的关键环节。因此,制定信用信息交换共享等一系列标准规范,对于实现和增进信用信息跨系统、跨行业及跨部门共享具有积极的支撑和促进作用,是实现信用信息资源价值的重要基础,有助于大大提高政府或行业主管部门的工作效率与效能。 国务院2014 年发布的《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纲要(2014—2020 年)》强调,要建立信用信息分类管理制度,制定全国统一的信用信息采集和分类管理标准。制定信用信息分类标准,是规范信用信息征集、发布和应用,实施信用联合奖惩的迫切需要。只有建立系统、全面的分类体系架构,才能将公共信用信息从错综复杂的行政管理信息中有序提取出来,从而破解“信息孤岛”难题,实现信用信息全面共享,并进一步确立各类信用信息的应用规则。

本标准适用于开展公共信用信息分类,并阐明公共信用信息的范围、分类方法和编码规则,对规范公共信用信息的征集,实现公共信用信息的共享,推动公共信用信息的应用,提升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质量和效益,促进信用服务行业的现代化和规范化发展,有着及其重要社会应用效益和作用。本标准的研制将规范和统领公共信用信息标准化建设,支撑建立覆盖全社会的征信系统,有力促进公共信用信息在行业间、区域内和全国范围的互联互通、业务协同和资源共享。 三、编制原则、方法和主要思路 1、注重结合现行国家标准,确保分类的兼容性为保证标准研究成果的实用性、可操作性和兼容性,在标准研制过程中所涉及到的术语、定义等内容在最大程度上参照了现有国家标准,主要包括: GB/T 10113 分类与编码通用术语 GB/T 22117 信用基本术语 GB/T 21063.4 政务信息资源目录体系第4部分:政务信息资源分类 GB/T 4754 国民经济行业分类 GB/T 2260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代码 GB/T 22120 企业信用数据项规范 2、注重结合多种分类方法,提升分类的科学性通过研究现有主流的分类方法,并考虑到公共信用信息具有一定程度的宽泛性和拓展性,采用单一分类法进行信息分类具有一定难度,且不利于编码,因此我们选择通过混合分类法作为对信用信息分类的实现手段,先通过面分类法把具有某种共同属性或特征的信息归并在一起,再在不同分面下通过线分类法把具有不同属性

对地理信息分类编码的认识与思考

收稿日期:2002-08-06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69896250-4);国家“十五”科技攻关项目“中国可持续发展信息共享系统研究与开发”(2001BA 608B -01-02);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项目(kzcx 2-308-02) 作者简介:何建邦(1937-),男,研究员,从事地理信息标准、地理信息共享研究。 对地理信息分类编码的认识与思考 何建邦,李新通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资源与环境信息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101) 摘要:面向GIS 的地理信息分类编码是在概念水平上解决空间信息分层组织与属性数据库结构设计的重要方法。该文从地理实体、地理数据与地理信息概念角度,探讨地理信息分类编码对象的本质特征;简要分析大多数商品化 GIS 软件中属性数据的表达方式,指出地理信息分类编码实质上是从GIS 数据组织的概念层次上对属性信息的分 类分级;提出地理信息分类粒度概念,并建立地理信息分类模型,列举了在不同视图下的粗粒地理信息分类方案和代码用途;提出并讨论地理信息分类编码尚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以及国内长期以来难以形成地理信息分类标准的原因。 关键词:地理信息;分类模型;分类粒度;编码方法 中图分类号:P 20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107(2002)03-0001-07 作为地理信息分类编码对象的地理信息,它表示地理系统中自然、人文现象的空间分布与各种地理过程的数量、质量、分布特征、内在联系和运动规律[1-3]。各种基于地理信息系统技术与方法的应用工程,包括目前热度甚高的“数字省区”、“数字城市”、“数字社区”等大型信息系统建设项目,地理信息都是这些系统的主要数据基础和内容。而统一的地理信息分类编码是实现系统内和系统间信息交换、集成与信息共享的关键问题之一。制定国家地理信息分类编码标准体系便成为十分紧迫的工作。本文从软件工程角度分析地理实体、地理数据与地理信息,探讨地理信息分类编码对象的本质特征,指出地理信息分类实质上是从GIS 数据组织概念层次上对属性信息的分类分级;用图示表达方法说明地理数据的组织方式,并以空间数据基础的框架数据为例,说明数据层与粗粒度信息分类之间的关系;笔者以ArcI nfo 为例说明属性数据的组织方式。从抽象概念上简述了地理信息分类粒度与分类方法,并建立了分类编码过程模型,列举了某些应用工程粗粒度地理信息分类方案、编码方法和分类编码的作用;并就某些与信息分类编码相关的问题进行了讨论。 1 地理实体、地理数据与地理信息 地理信息分类与编码需要把现实世界抽象为概 念世界,再到数字世界与信息世界。要经过地理时空思考、地理概念形式表达、计算机实现以及智能理解等阶段[1-2]。分析地理实体、地理数据与地理信 息的概念和内涵,从而把握地理信息分类编码对象的本质特征。 地理实体 在地理空间认知模型中,实体是有相同属性描述对象的集合。在GIS 软件工程中,地理实体是与空间位置有关、具有一定几何形态的各种事物和现象。分为点状、线状、面状实体三种基本类型,还有体状实体、表面实体等[2,4]。地理实体的最根本特征是任何一个实体都可按某种空间坐标进行数字化表达,并实现对其定位、定性、定量以及拓扑关系的描述。应当指出地理实体可以是客观存在、能看得见的或纯粹是概念上的(如行政区)实体。因此,地理实体是抽象意义上的现实世界地理系统中的事物和现象。地理信息分类就是对实体的本质特征进行分类 。 图1 地理实体、地理数据与地理信息 地理数据 地理实体的位置、属性类型与级别 的符号化表达是地理数据,它是GIS 操作与处理的对象。包含地理空间定位数据与属性描述数据。空间定位数据表现为在经纬度地理坐标、空间直角坐标、平面直角坐标或极坐标中,点、线、面等实体类型 第18卷 第3期2002年8月 地理学与国土研究G eography and T erritorial Research V ol.18 N o.3 August 200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