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光华夏令营经验

时间过得真快,一晃又到九月了,不禁回想起去年那段紧张忙碌的准备保研的时光。当时在光华人上曾得到很多有用的信息和师兄们热情的帮助,很惭愧保研成功后没有实时作出贡献,正巧前几天同学Torrent Lee说光华人在做这方面的电子书,乘这个机会我把自己的经历写出来,希望能起到一些参考作用。

首先介绍一下自己吧,我是北大信息管理系02级本科生,保送的是管理信息系统方向。前几天得知今年管信的保送名额从2个升到了4个,足以看出系里更加重视保研生源,而这也是保送到管信来的绝佳时机。

下面就讲我的经历,虽然我很早就开始关注保研信息,但真正决定该如何行动的时候是在大三暑假,这时保研的硬件基本上已经尘埃落定,就看下步棋怎么走了。我对自己进行了一次全方位的定位,自己有哪些资本?自己的兴趣在哪?哪些地方可以去等等。

当时是这样分析的,首先,本系的GPA还可以,排名应该不低,同时也修过经济学双学位,有一定的经济学基础。研究方面,参加过挑战杯并有获奖,也参与过老师的一些科研项目,并且发了几篇论文。实践方面,有一些学生工作经历和外企实习,再加上比较好的英语和计算机技能,差不多就构成了自己的硬件。关于我的兴趣定位,动手能力还可以,不太喜欢理论,学经济觉得自己没有什么优势,而计算机学得又没有他们本专业那么深,所以我最终还是决定搞老本行——MIS,属于管理科学工程下面的应用方向,也正是我兴趣所在。

再就是地方的选择了,对口的地方有清华经管的管科和公管的管科,中科院系统所和光华管信。清华经管的管科很好,系比较大,偏研究型一些,但竞争非常激烈,每年从外校基本只招1个;清华公管的管科没有那么正统,主要是偏能源分析和工程的,和我们专业隔得比较远。中科院的系统所研究实力非常强,但由于要读3年,并且我更倾向于留在清华北大,所以这个也只是考虑;再就是光华管信,偏Business偏应用,年轻但很有活力的一个系。权衡了这几个地方后,我把目标定在了光华管信,我熟悉北大,也喜欢北大,但我面对的一个挑战是,之前我们系还没有人保送到管信,成绩好的舍近去远清一色地去了清华,这种怪异现象一度让我觉得管信是否有某种招生偏好,但不管怎样,这个螃蟹始终是要有人吃的,不试试怎么知道呢!

定好目标后,我就开始忙活了。当时我正在西门子的IT部门实习,因为预计到管信会有笔试,我提前结束了实习,回到学校全身心进行充电。从图书馆借了十来本规定的考研书以及研究生教材,一直看到开学,把书基本上

过了一遍。

开学后便是申请材料的准备,成绩单、排名证明、简历、个人陈述和推荐信等等,我在这些材料上都投入了很多的精力,文字反复修改多遍,力争在这个环节上面做得完美无缺,直到小心翼翼地将档案袋交到光华教务。很幸运,我通过了残酷的第一轮筛选,这个环节刷人是特别多的,只有几个人能参加综合面试。虽然最终笔试环节取消了,但我不为暑假付出的复习时间而感到惋惜,我相信这对面试肯定有好处的。

面试那天,装备好准备的一身行头进入301会议室,7个人围坐一圈,有说有笑,以缓解面试前紧张的气氛。面试官是李老师、龙老师和蔡老师,首先是英文自我介绍,blabla一番后,蔡老师问了我几个英文问题,围绕我的简历和个人陈述提的,有印象的一个是问我西门子的知识管理系统的构架是什么(这个我狂汗,没料到会有这么刁砖,因为我对这个不熟,即使用中文也说不出来,只好如实解释了),另一个是因为考虑到我学过经济双学位,问我经济学和自然科学有什么不同,这个能侃的话多一些,但总的来说,感觉英文答得不太好,所以建议大家多多练习口语。接着是李老师问我管理信息系统领域都知道哪些著名学者和期刊,因为我当时正好看过一些这方面的书,还能说出几个来。后来,龙老师问我本科在信管系学到的最有用的是什么东西?我不假思索地说是“搜索”,遇到问题,懂得如何利用各种途径来找到信息,并快速学习,从而解决问题,然后举了一些个人经历作补充。在现场做笔录的芳芳师姐后来和我聊说,我这个问题答到非常好,因为龙老师经常给她们灌输的观点正是如此。其它的一些问题,有专业背景的,有人生规划的等等,我就记得不清楚了,基本上没有问专业问题,和之前一届的面试风格有很大差异,也说明管信的面试正如管信考研的专业题一样变化无常,所以平时多多积累是正道。

结果在面试后一个小时就出来了,我在名单之列。当然,为了尽可能减少风险,我在准备申管信的同时,还尝试了清华经管的管科,但那儿只答应给我直博名额,权衡之下我选择了光华,我也很感激本系的老师,在我外保结果还没确定的情况下,一直给我保留了一个名额来保底。10月初在光华教务那拿到接收函,给保研划下了圆满的句号。

保研后,经过一个月的修整,我联系进了系里老师的研究小组,开始阅读经典文献,和师兄师姐讨论,也正是此时,我才发现自己对学术是那么的无知,还有那么多的知识需要去掌握。在老师和师兄师姐的指导和激励下,我主动去看了不少研究方法论的书,并提前选修了两

门研究生的课程,最终写出了一篇比较满意的毕业论文。然而,很懒散的我,相比同班的同学来说,在大四一年和这个暑假错失了很多学习和实践的良机,因而,我非常期待开学步入研究生的正规后能够整装再发!

关于保研,我还写了如下一些小Tip,以供大家参考。
〔个人硬件〕
1. GPA和排名。这是最关键的东西,它的重要性我想大家都清楚。这是老师可以观察到的衡量一个人四年学习情况的最客观的指标,是光华的第一轮筛选的主要依据。不出意外的话,一般能进入面试的都是各学校各院系的第一名,再差也至少Top 5级别的。所以GPA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就决定了你是否能够拿到面试的入场券。

2. 科研。这个能力应该是老师最看重的了,如果有学生在这上面有非常突出的能力,它的效果不亚于GPA,能表现出这个能力的主要有这几方面:
a) 科研比赛和研究基金。在北大来说,主要是指挑战杯和校长基金,这是北大比较传统的本科生科研项目,我觉得如果真正用心来做项目的话,收获是蛮大的。不管最终文章的学术价值有多大,你自己经历那样一个研究过程就是一个很大的收获。所以,我建议大家有机会多多参与这些科研项目,如果能获奖的话,对保研是很有帮助的。
b) 老师项目。系里很多老师都有自己申请下来的科研基金项目,大家可以去跟老师说说,参与进去,老师都是很乐意接受的。如果能够联系到你想保过去的院系的老师的项目的话,自然是最好不过的情况了。就我的体会,跟着老师读一些国外经典文献,讨论一些模型,做一些调研之类的,对自己的帮助是挺大的。而指导老师也一般很乐意在保研的时候推荐你,如果老师之间相互很熟的话,这种推荐就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c) 发表论文。这一般是前面所说的两项的结果,当然也不排除你能够独立写出论文来的。我想说的是,发表一篇出色的论文是非常困难的,它需要你对以往文献要非常熟悉,掌握严格的方法论,通过设计出好的研究模型,采集到很好的数据以佐证理论的结果,这一过程一般都比较漫长,同时,还需要等待较长的接收周期和出版周期,所以,如果在这方面想要有所成果,一般需要很早就开始起步,而回报便是在保研时能为你提供重要的砝码。

3.社会活动与实习。虽然这个对保研的帮助不是太大,但最后老师也是会参考的。我没有什么社会活动经历,唯一说得出口的是大二在系学生会网络部当过部长,实际上做的事情也不多。关于实习,如果你能够找到和你要保的那个专业相关的实习还是比较有用的,我是大三暑假去过西门子的IT服务部门做过1

个多月的实习,接触到了它们企业内的各种信息系统,我把这个经历写进了个人陈述里面,后来老师也围绕这个问了我一些问题。不过有没有实习也是无所谓的,这只是起到一个锦上添花的效果。

4. 英语。硬性英语就是六级了,这个一定是要过的。如果有时间,考个TOEFL,GRE之类更好。另外,我想说的就是英语口语的重要性,现在保研一般都会有英文个人自述,有的还会问很多英文问题,如果你能用非常标准、流利的口语表达自己的观点,那肯定能给老师增添不少印象分的。

〔后期准备〕
1.申请材料。主要是指推荐信、个人陈述和简历。推荐信是越牛的老师签越好,但我觉得那种只签个名的推荐信的用处是不大的,最好的是你和老师能很熟,他能用私人关系推荐你,不过这种机会比较小。个人陈述在申请出国时是非常重要的(改几个多月都不为过),但在国内好像不是很重要,反正尽量写得热情洋溢点吧。至于简历,可以早一点学会给自己做简历,因为这在什么地方都能用得上啊!

2.套瓷。如果能套上当然是最好的啦,至少现在保研是老师想要你就可以了,这一条基本上在哪个地方都适用。特别是在中科院,你把简历发给老师,然后和老师谈谈,老师觉得OK就要了。像清华经管、光华这些只招几个人的地方,套瓷就相对难了。老师基本上不吃这一套,后来招的人也确实都不是套过瓷的,但如果你本身已经很牛的话,套过瓷后肯定能增加印象分的。

3.专业背景知识。如果保经济,最好之前修个经双,保计算机,就修个计算机双学位,总之,要注意平时慢慢积累。实在是没时间,也要在面试前找一些该专业的基础书看看。

4.面试能力。如果能够比较早地注意提高自己这方面的能力是非常重要的,这个能力在各个方面都是非常有用的。可以注意锻炼一下自己的表达能力,说话的逻辑,言谈举止等。感觉光华在进面试后,基本上就只看面试表现了,成绩之类的都只能是参考了。至少要在面试时做到不紧张,自信,谈吐清楚。


〔信息搜集〕
这是非常重要的环节,贯穿于整个保研之中。拥有信息最多的人也将是笑到最后的人。我毕业论文就是做的Information Scanning的研究,Scanning也就是扫描,研究证明,越强的企业,其扫描信息的频率和效率越高。所以大家要学会在周围环境中扫描到信息。

首先是网络信息,信息量非常大,最容易获得,但也最需要技巧。最基本的是各学校、院系的官方网站,可以知道一些招生政策,还有老师的情况等。然后是各学校的BBS的保研版(例如未名的BAOYAN,水木的AIMGRADUATE),精华区都有非常

有用的数据和保研经历,再就是各个院系的论坛等(例如光华人)。最后,还可以在Google或 Baidu上用关键词搜索到相关的信息。这样,你就可以有一个坚实的信息基础来作出自己的判断。

其次是各种物理场所的信息。例如在各院系的教务处,图书馆等地方,看看有什么最新的公告,有什么需要的资料等,经常跑跑这些地方肯定没有坏处的。

再次是人际信息的扫描,也即向人打探信息。最有用的就是问一下你想去的院系的师兄师姐,他们之前经历过这个流程,因而经验会很丰富。如果你去的那个院系没有认识的人,你也可以通过前2种方法获取他们的联系方式,然后向他们请教,他们一般都会很乐意帮助的。我保研时就得到很多认识的不认识的师兄师姐的帮助。另外,就是同学之间的信息交流,有时候同学可能会提供一条意想不到的招生信息也说不好。

最后,就是对老师的扫描了,尝试着给老师多发发邮件,交流一些学术问题等等,也能获得很关键的信息。

祝保研的同学能够成功!

YanFan 管信0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