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化发展驱动因素的实证研究_南京市与同类城市比较分析

合集下载

南京 调研报告范文

南京 调研报告范文

南京调研报告范文南京调研报告一、引言南京作为江苏省省会,素有“六朝古都”之称,是中国重要的历史文化名城。

本次调研旨在了解南京市的发展情况,探讨其在经济、教育、文化等方面的特色和优势。

二、南京市概况南京市位于江苏中部,长江下游南岸,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

市区总面积6,598.8平方公里,辖11个区县。

南京市历史源远流长,是中国古代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和自然资源。

三、经济发展情况南京市是江苏省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经济发展水平较高。

2019年,南京市的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41万亿元,人均GDP超过13万元。

该市的主要经济产业包括电子信息、新能源、生物医药、汽车制造等,近年来发展迅速。

南京还是重要的交通枢纽,有丰富的物流资源和完善的交通网络。

四、教育发展情况南京市是中国教育中心之一,拥有一流的高等教育资源。

目前,南京有8所“双一流”高校,包括南京大学、东南大学等,这些高校在国内外享有较高的声誉。

南京的中小学教育也十分重视,各种教育资源充足,并且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五、文化特色和旅游资源南京作为历史文化名城,有着丰富的文化特色和旅游资源。

南京有许多历史遗迹和文化景点,如夫子庙、雨花台、总统府等,吸引着大批游客。

每年的樱花季节,南京的紫金山樱花园也成为人们赏花的好去处。

此外,南京还是中国新四军抗日战争的重要纪念地,许多纪念馆和陈列馆记录了这段历史。

六、未来发展趋势南京市在未来的发展中将继续注重经济发展和改善民生。

计划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发挥更大作用,吸引更多的外资。

此外,南京还将继续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提升自身的竞争力。

七、结论通过本次调研,我们了解到了南京市的发展情况和特色优势。

南京在经济、教育和文化方面有着显著的优势,在未来的发展中将会继续充分发挥这些优势,推动南京市的更好发展。

我们期待南京市在未来能够取得更大的成就,成为中国乃至世界的重要城市之一。

南京市房价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

南京市房价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

南京市房价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南京市作为中国东部发达城市之一,房地产市场一直备受关注。

近年来,由于房价一直居高不下,吸引了大量关注。

南京市房价的影响因素也成为了研究的热点之一。

本文将从宏观经济因素、政策因素、土地供应因素和需求因素等方面进行实证研究,以期找出南京市房价的影响因素及其相互关系。

宏观经济因素是影响南京市房价的重要因素之一。

南京市的宏观经济状况直接影响到房地产市场的供求关系,从而影响房价水平。

在宏观经济因素中,南京市的GDP增长、居民收入水平、就业情况等都会对房价产生一定的影响。

通过实证研究,我们可以分析南京市房价与GDP增长率、居民收入水平和就业率之间的相关性,找出它们之间的正负相关程度和影响大小。

政策因素也是南京市房价波动的重要原因。

近年来,政府对于房地产市场的调控政策不断出台,如限购、限贷、限售等措施,这些政策的实施直接影响着南京市房价的波动。

我们可以通过实证研究,分析政策因素在南京市房价中的作用机制和影响程度,以期找出政策对南京市房价的影响规律。

土地供应因素也是南京市房价波动的重要原因之一。

土地供应的增减直接关系到房地产市场的供求关系,从而对房价水平产生一定影响。

我们可以通过实证研究,分析南京市土地供应量与房价之间的关系,找出土地供应对南京市房价的影响机制,从而有效预测房价的波动。

南京市房价的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需要综合考虑宏观经济因素、政策因素、土地供应因素和需求因素等多个方面进行实证研究。

通过分析这些因素在南京市房价中的作用机制和影响程度,我们可以更好地预测南京市房价的波动,为市场参与者提供参考依据。

希望本研究可以为南京市房地产市场的稳定和健康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毕业论文的实证研究和案例研究的比较分析

毕业论文的实证研究和案例研究的比较分析

毕业论文的实证研究和案例研究的比较分析一、引言毕业论文是高校学生在完成学业的重要任务之一,旨在通过研究和分析一定领域的问题,为学术和实践界提供有关知识、见解或建议。

在毕业论文的研究方法中,实证研究和案例研究是常用的两种方法。

本文将比较分析这两种方法,并评估其在不同情境下的适用性。

二、实证研究实证研究是通过收集和分析可观察的事实数据,以验证或推翻研究假设的一种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通常使用定量方法,以统计数据为依据,通过回归分析、实证模型等手段来分析问题。

实证研究可以通过实验、问卷调查、统计分析等途径进行。

实证研究的优点是可以提供客观和可量化的结果,因此更加符合科学的研究要求。

它可以通过大样本的数据收集和分析,使研究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并提供普遍性的结论。

实证研究还可以提供对因果关系的深入理解,有助于解决实际问题。

然而,实证研究也存在一些限制。

实证研究往往忽视了个体差异和情境因素的影响,可能更加注重一般规律的发现,而无法提供特定案例的深入解析。

此外,实证研究往往需要较长的时间和大量资源,对于时间有限或资源有限的研究者来说,可能不太适用。

三、案例研究案例研究是一种以实际案例为研究对象,通过深入调查和详细分析个别或少数案例来获取知识的研究方法。

案例研究可以采用定性方法,通过对案例的详细描述和解释来分析问题,并从中提炼出理论或模式。

案例研究的优点是可以提供对个案的深入理解和描述,揭示出个案的独特性和特殊性。

案例研究还可以帮助研究者深入了解特定情境下的因果关系和相互作用。

此外,案例研究相对于实证研究来说,成本和时间要求较低,适合小规模研究或具有特殊个案的研究。

然而,案例研究也存在一些限制。

由于案例研究的个案数量有限,所获取的结论和模式可能不具有普适性,缺乏一般性的指导意义。

案例研究容易受到研究者主观偏见的影响,而导致结论不准确或有限。

此外,案例研究的可重复性和验证性相对较低,可能无法满足科学研究的要求。

四、比较分析实证研究和案例研究是两种不同的研究方法,各自有其独特的优点和限制。

江苏省服务业发展、城市化与要素集聚的实证研究

江苏省服务业发展、城市化与要素集聚的实证研究
摘 要 : 文研 究 了城 市化 与 服 务 业 互动 发 展 的 现 实问题 , 并对 城 市 化 水 平提 升促 进 服 务 业 产 值 增 加 以 及 服 务 本
业发 展 水 平 提 高推 动城 市化 进程 的深 入 的 微观 机 制 做 了探 讨 和 分析 ,研 究发 现 两 者之 间 的 互 动 关 系在 本 质 上 都 是
孔 善右 ,唐 德 才 。 ,程 俊 杰
( . 南 大 学 经济 管 理 学 院 ,江苏 南 京 209 ;2 南 京 机 电产 业 ( 团 )有 限公 司 ,江 苏 南 京 210 ; 1东 106 . 集 110
3 南 京 信 息工 程 大 学 国 际教 育 学 院 ,江 苏 南 京 20 4 ;4 南 京 大 学 经济 学 院 ,江 苏 南 京 20 9) . 104 . 10 3
1 文 献 综 述
国 内学 者 对 城 市化 、 服务 业 以及 两 者 之 间 的 关 系 的 研 究 也 非常 多 , 括 定 性 的分 析 和 定 量 的 计 算 。 有 许 多 精 彩 地 分 包 析 都 是从 经 济 结 构 转 变 角 度 , 工 业 化 动 态 演 进 进 行 解 释 , 对
要 素 集 聚的 结 果 。在 此 基 础 上 ,本 文 构 建 了计 量模 型 对 服 务 业 与城 市化 的相 关 关 系做 了定 量 检 验 ,发 现 从 短 期 来
看 .服 务 业 发展 对 推 动 城 市 化水 平 提 高的 作 用 小 于城 市 化 水 平提 高促 进 服 务 业发 展 的 作 用 ;而从 长 期 来 看 服 务 业 发展 对推 动 城 市 化 水平 提 高的 作 用要 大 于城 市 化 水 平提 高对 服 务 业发 展 的促 进 作 用 。 进 而 针 对 目前 城 市 化 与 服 务 业 互动 发 展 现 状提 出一 系列 政 策 建议 。

南京可行性研究报告书

南京可行性研究报告书

南京可行性研究报告书一、研究背景南京作为江苏省省会城市,拥有良好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是中国八大古都之一,也是长江三角洲经济区的重要组成部分。

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南京市正在迅速崛起成为一个现代化的国际大都市。

为了更好地推动南京市的经济发展,提高城市的综合竞争力,我们有必要进行一项南京市的可行性研究,以明确南京市未来发展的方向和重点,为南京市的发展提供科学的指导和支持。

二、研究目的本次研究的目的是为了深入了解南京市的社会经济现状和发展趋势,明确南京市发展的优势和劣势,找出南京市发展的瓶颈和障碍,提出有效的发展策略和措施,促进南京市经济的健康发展和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三、研究内容1.分析南京市的区位优势和资源禀赋,评估南京市特色产业的发展潜力和竞争优势;2.研究南京市的经济结构和产业布局,分析南京市现阶段发展存在的问题和挑战;3.探讨南京市未来发展的重点和方向,提出南京市转型升级的发展战略和政策建议;4.考察南京市对外开放的情况和外商投资的态势,评估南京市与周边地区的合作潜力和机遇。

四、研究方法本次研究将采用实地调研、文献资料搜集、专家访谈和统计分析等方法,全面、系统地收集和整理南京市相关的经济社会数据和信息。

通过数据分析和模型建立的方式,深入研究南京市的可行性问题,为南京市的发展提出科学、可行的建议和措施。

五、研究成果1.深入了解南京市的经济社会现状和发展趋势,明确南京市的发展方向和目标;2.发现南京市的优势和劣势,找出南京市发展的瓶颈和障碍,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3.制定南京市的发展规划和政策措施,促进南京市经济的健康发展和城市的可持续发展;4.为南京市的转型升级和外部合作提供科学的指导和支持,推动南京市成为一个现代化的国际大都市。

六、结论与建议本次研究得出如下结论和建议:1.南京市具有良好的区位优势和丰富的资源禀赋,有望成为长江三角洲经济区的中心城市;2.南京市已经形成了一些特色产业和优势产业,应加大支持力度,提升产业竞争力;3.南京市的发展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需要制定有针对性的政策措施,加快转型升级;4.南京市应进一步加强对外开放,吸引更多的外商投资,拓展对外合作的广度和深度。

南京市场调研报告

南京市场调研报告

南京市场调研报告《南京市场调研报告》一、市场总体概况南京市是中国东部地区的重要城市,是江苏省的省会,也是长江三角洲地区重要的经济中心之一。

南京市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同时也是一个现代化的大都市,拥有先进的制造业和发达的金融贸易业。

市场规模庞大,市场需求多元。

二、市场消费特点南京市场消费特点多样,涵盖了各个行业和领域。

在餐饮行业,南京人喜欢粤菜、川菜、海鲜等口味鲜明的美食;在服装行业,南京年轻人注重时尚和品味,对时尚潮流有一定的需求;在房地产行业,南京楼市一直是热门,尤其在城市中心地段和近郊地区。

三、市场竞争情况南京市场竞争激烈,各行各业都有不同程度的竞争压力。

在餐饮行业,餐厅数量众多,不同品牌之间的竞争十分激烈;在房地产行业,开发商们争夺土地资源,楼盘之间的竞争也非常激烈;在零售业,各大商场、超市之间展开了激烈的比拼。

四、市场调研发展趋势南京市场的发展趋势是多元化和个性化。

消费者对产品和服务的需求越来越多元化,不再局限于某一特定领域;同时,个性化的定制和服务也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关注和追捧。

此外,南京市场也在逐渐向数字化和智能化发展,各行业都在积极引入互联网和大数据技术,以提高服务质量和用户体验。

五、市场调研建议针对南京市场的特点,我们建议企业要根据市场消费特点,开发出符合消费需求的产品,加强与消费者的互动和沟通,提高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同时,要关注市场竞争情况,找到自己的定位和优势,提高自身竞争力。

还要紧跟市场发展趋势,加强创新,引入新技术,提高服务水准,以赢得市场份额。

六、结语总的来看,南京市场拥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和广阔的市场空间,但同时也面临着激烈的市场竞争和多变的消费需求。

只有把握市场的特点和发展趋势,找准自身的定位,才能在南京这个重要的市场上取得成功。

南京市场调研报告

南京市场调研报告

南京市场调研报告一、引言本报告旨在对南京市场进行调研,了解市场规模、竞争情况、消费者需求等信息,为商业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调研方法包括数据收集和实地调查,数据来源主要为相关政府部门公开发布的统计数据以及各类市场研究机构的报告。

二、市场概况2.1 市场规模根据南京市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截至2020年底,南京市常住人口达800万人,GDP总量超过1万亿元。

南京是全国重要的经济金融中心和交通枢纽城市,市场潜力巨大。

2.2 行业分布南京市的经济结构多元化,涵盖了制造业、服务业、金融业等多个行业。

其中,制造业是南京市的支柱产业,包括汽车制造、电子信息、机械制造等领域。

2.3 竞争情况南京市拥有众多企业和品牌竞争对手。

在制造业领域,本土企业和外资企业都有一定的竞争实力。

在服务业领域,酒店、餐饮、零售等行业的竞争十分激烈。

三、消费者调研3.1 消费行为通过线上问卷调查和实地访谈,我们了解到南京市消费者的消费行为特点。

南京市消费水平较高,消费者注重品质和品牌,追求时尚潮流。

消费者偏好购买高质量的产品和服务,并愿意支付相应的价格。

3.2 消费者需求在调研中,我们发现消费者对于环保、健康、安全等方面的需求越来越强烈。

消费者对绿色、有机食品、无公害农产品的需求逐渐增加,对健康养生、休闲娱乐、旅游度假等领域的需求也在增长。

3.3 品牌影响力在南京市场中,一些本土品牌和国际知名品牌具有较高的影响力。

这些品牌凭借良好的声誉、独特的产品定位和优质的服务赢得了消费者的信赖和青睐。

四、市场机会与挑战4.1 市场机会南京市场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和潜力。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对于品质和服务的要求不断提高,这为各个行业创造了机会。

另外,政府对于经济发展的支持和政策的引导也为市场创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

4.2 市场挑战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企业面临着品牌建设、产品创新、市场营销等方面的挑战。

同时,消费者需求的多样化也给企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南京市调查报告

南京市调查报告

南京市调查报告南京市调查报告一、背景介绍南京市,位于中国东部,是江苏省的省会城市,也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

作为一个重要的经济、政治和文化中心,南京市一直以来都备受关注。

为了更好地了解南京市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我们进行了一次全面的调查。

二、经济发展南京市的经济发展一直以来都非常稳定。

根据我们的调查结果显示,南京市的GDP持续增长,已经成为中国东部地区的经济重要枢纽之一。

尤其是在高科技产业和服务业方面,南京市取得了显著的进展。

许多国内外知名企业在南京设立了分支机构,为南京市的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三、城市规划城市规划是南京市发展的重要一环。

根据我们的调查,南京市在城市规划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就。

城市的交通系统得到了有效的改善,地铁线路的建设进展顺利,为市民提供了更加便捷的出行方式。

此外,南京市还注重绿化和环境保护,许多公园和绿地的建设为市民提供了休闲和娱乐的场所。

四、教育和文化南京市一直以来都被誉为中国的文化名城。

根据我们的调查,南京市的教育和文化事业取得了显著的进展。

南京大学、东南大学等一流高校的存在使得南京成为了中国的教育中心之一。

此外,南京市还有许多博物馆和文化遗址,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和研究者前来参观和研究。

五、社会事业南京市注重社会事业的发展,为市民提供了良好的生活条件。

根据我们的调查,南京市的医疗卫生系统得到了有效的改善,医院设备和医疗技术都得到了提升。

此外,南京市还注重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为老年人和弱势群体提供了帮助和支持。

六、城市环境南京市的城市环境一直备受关注。

根据我们的调查,南京市在环境保护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城市的空气质量有所改善,垃圾分类和处理也得到了有效的推行。

然而,我们也发现南京市的交通拥堵问题依然存在,需要进一步加强交通管理和规划。

七、社会安全南京市一直以来都是一个相对安全的城市。

根据我们的调查,南京市的治安状况良好,犯罪率相对较低。

警察力量得到了有效的加强,为市民提供了安全的居住环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城市化发展驱动因素的实证研究)))南京市与同类城市比较分析王立鹤,钟甫宁,陈卫红(南京农业大学经济与贸易学院,江苏南京210095)摘要:本研究通过虚拟变量的设置和各城市化发展驱动因素的研究,建立起多元线性回归模型。

把南京市与同类城市城市化发展的驱动因素进行比较分析。

本文通过实证研究的形式,采用比较分析的方法,研究了南京市在城市化发展中的相对速度以及城市化发展中资源利用的效率。

并根据所得结论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城市化;驱动因素;比较分析中图分类号:F29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9753(2004)01-0126-05The Empirical Resesrch on the Driving Factors of Urbanization)))Take the Comparison between Nanjing and the Other EquivalentCities as An ExampleW ANG Li-he,ZHONG Fu-ning,CHEN Wei-hong(Nan j ing Agricultu ral Unive rsity,Economics&Tra de College,Nanjing210095,China)Abstract:The research establis hes a liner multi-factor model,on the consideration of dumb variables and driven factors, to compare the driven factors of urbanization between Nanjing and the other equivalent cities.On the base of empirical re-search,the paper,by comparison,focuses on the relative speed of the urbanization,and the relative efficiency in u tilizing the resource in Nanjing.The paper pu ts forward s ome policy sugges tions according to the conclusions reached.Key words:urbanization;driving factors;comparison一、引言改革开放20年来中国经济发生了巨大变化, GDP从1978年的5800多亿元增加到2001年的87000多亿元,但城市化进程却一直比较缓慢,步履维艰,严重地影响了中国经济的现代化步伐[1]。

为改变城市化发展的滞后状态,我国把加快城市化作为重要的战略目标,各城市也制订了相应的加快城市化发展的战略。

南京市提出在/十五0期间进一步推进城市化和城市现代化,全面增强中心城市的综合功能,2010年市域城市化水平提高到70%以上的总体目标。

在此背景下,学术界对城市化展开了一系列研究。

有关南京城市化的研究多半关注某些重要影响因素的作用。

如吴海瑾(2002)从南京市城市化与第三产业协调发展的角度进行的研究,通过对具体发展数据的比较研究提出:南京市人口城市化与第三产业的发展基本呈现一种相互促进的正相关关系,南京市第三产业吸纳就业人员日益增多,但潜力尚未充分发挥,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与第三产业的偏离率为5.7个点[2]。

程晓蔚(2001)等人对南京市城市化的模式选择与制度创新进行了研究,提出南京市宜选择协调的人口城市化发展模式,走城区、中、小城市及小城镇协调发展的道路,同时着重研究了推进南京市人口城市化主要涉及的人口户籍管理制度、社会保障制度、就业制度、土地流转制度等制度创新[3]。

陈家宝(2002)从资金占用结构、投资结构、财政收入结构等角度对城乡/二元结构0的成因及其对策分析[4]。

在城市化道路的比较研究中,现有的一些研究通常将南京市放入整个苏南地区,对/苏南模式0与/珠江模式0进行比较[5],或对/苏南0、/鲁北0进行比较[6]而且此类比较多强调以/小苏南0(苏州、无锡、常州)为主要特征的/苏南模式0,很少涉及南京的具体情况。

通过以上文献回顾可以看出,目前,对南京市城市化进行的研究多局限在南京市自身特点,这类分析虽然能得出南京市城市化影响因素及各影响程度,但缺乏比较,无法回答各因素是否充分发收稿日期:2003-05-07基金项目:南京科技局资助、南京建委承办课题5南京城市化决策支持系统研究6(课题编号:20025016)的部分成果作者简介:王立鹤(1977-),女,黑龙江人,南京农业大学经济与贸易学院硕士研究生。

126挥了其作用。

实际上,要真正认识一个地区的发展状况、特点和潜力,必须将他与类似的、可比的地区进行对比。

对南京城市化的研究也不例外,也需要进行比较研究。

本研究拟对与南京市¹具有相似人口规模、经济发展水平、地理区位等的同类城市城市化º发展的影响因素进行比较分析。

从而得出南京市城市化进程的特点:城市化进程中资源利用的效率;城市化的主要推动力。

为南京市制订城市化发展政策提供依据。

二、研究范围与模型设计(一)研究范围本研究主要是对南京市与同类城市的城市化影响因素进行比较,因此,在城市的选择上必须具有可比性。

一般来说,一个城市的城市化发展与其具备的经济发展水平、城市规模、地理区位等有明显的关系。

具体选择原则有:1)市区»人口规模:根据我国关于城市规模的划分标准¼,南京市市区人口289.52万人,属超大城市。

因此,本研究选择了市区人口在100万以上的城市作为研究对象。

2)经济发展水平:GDP总量和人均GDP是与城市化密切相关的一个指标,南京市的GDP总量和人均GDP在2000年分别达到1021亿元、18743元(按当年价格计算),在同类城市选择中本研究选择了GDP总量和人均GDP在分别在950亿元、15000元以上的城市。

3)地理区位:一般认为,地理区位是影响城市化发展的重要因素。

就我国经济发展的具体情况而言有着很重要的意义。

我国经济发展呈明显的东、中、西部不平衡性。

东部地区尤其是沿海地区由于地理位置优越、发展基础较好,经济发展水平、城市化水平也处于全国前列。

本研究选择了南京所在的华东地区五个沿海省份的城市作为对比对象。

经过以上三个方面的衡量,本研究选出了7个供比较的同类城市,分别是:无锡、苏州、杭州、宁波、厦门、济南、青岛。

通过以上方法选出的7个同类城市与南京具有相似的外部条件和经济实力,可以在相同的平台上与南京进行比较。

(二)指标选择在指标选择中,本研究选取了如下一些直接影响城市化发展的指标:人均GDP、第二产业GDP 比重、第三产业GDP比重、第二产业就业比重、第三产业就业比重、住宅建设投资总额。

其中,第二、三产业GDP比重同第二、三产业就业比重分别为反映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指标,存在因果关系,即存在多重共线,因此模型选择了就业指标来反映产业结构对城市化的影响。

又由于二、三产业就业比重间的共线性关系,在回归中,选取了第二产业就业比重进行回归。

即本研究选择的参与回归的指标有人均GDP、第二产业GDP比重、住宅建设投资总额。

(三)研究假说与模型设计1.研究假说本文将通过比较分析检验以下两个假说:假说一: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调整、住宅建设是城市化的重要动力,它们组成南京市城市化发展中的重要动力系统。

一般认为,经济发展是城市化的直接推动力。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民的生活方式、消费方式、精神面貌将会随之发生不同程度的提高。

人们将不再满足于基本的生活需求,而对消费品的质量、档次、品种等提出更高的要求,同时,对于娱乐、休闲、教育、生活环境等生活质量的指标也提出更高的要求。

这种需求只有在人口集聚度较高的城市才能得以满足。

因而促进大批人口向城市转移。

另一方面城市经济的发展,又会产生大量的就业需求,为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创造了条件[7]。

本文用人均GDP这一指标来代表经济发展水平。

第二产业是城市化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在城市化过程中,农业比重逐渐下降。

非农产业比重逐渐上升且首先是第二产业的上升,成为城市化的主要推动力量。

随着城市化水平的进一步提高,第三产业不断发展,并逐步取代第二产业成为¹南京市:是地区概念,包括市区及所辖县及县级市。

º本研究中所用城市化水平为按户籍计算非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

»市区:包括城区和郊区,本研究中所用数据仅此一处为市区概念,其余均为地区(包括市区及所辖县及县级市)。

¼城市规模划分标准:按城市市区非农业人口规模分组:1)超大城市:200万人口以上;2)特大城市:100至200万人口;3)大城市:50至100万人口;4)中等城市:20至50万人口;5)小城市:20万人口以下。

127城市化发展的主要推动力量。

第二产业主要体现了城市化/量0的提高,第三产业的发展则体现了城市化/质0的方面[8]。

住宅建设是代表城市化发展所需的硬件设施的指标。

它为城市化进程中转移的劳动力提供了可能的居住空间。

是城市化发展中必要的条件。

假说一的检验主要通过模拟出城市化发展水平与以上几个动力系统组成因素之间的关系而得。

假说二:南京市城市化发展过程中对以上几个驱动因素的利用效率与其它几个城市之间存在显著差异,通过比较分析可以得出南京市城市化发展中各种资源利用的相对效率。

城市化发展中资源的利用效率主要是指各驱动因素在城市化发展中的贡献效率。

本文通过对南京市与其它城市这一效率比较,得出南京市城市化发展中资源的利用效率。

2.模型设计由于是对1990-2000年各经济因素对南京及7个同类城市城市化影响进行比较,本研究设了7个虚拟变量Di(i=1,2,3,,7)分别代表7个供比较的同类城市,并将虚拟变量加在回归方程的斜率上,以区分出各解释变量对南京及同类城市城市化发展速度影响的差异。

模型具体形式如下:Y=C+(A0+A1D1+A2D2,,A7D7)X1+(B0+ B1D1+B2D2+,,+B7D7)X2+(C0+C1D1+C2D2+ ,,+C7D7)X3+EY代表城市化水平X1代表人均GDPX2代表第二产业就业比重X3代表住宅建设投资总额D i(i=1,2,3,,7)为所设的7个虚拟变量,依次代表无锡、苏州、杭州、宁波、厦门、济南、青岛。

三、回归结果分析首先,从表1可以看出:模型整体拟合效果较好(R2=0.987649),结果表明,南京市及各城市的城市化发展受人均GDP水平和第二产业就业比重影响显著,但与住宅建设投资关系不显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