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发酵食品——豆豉

合集下载

发酵豆豉的制作过程

发酵豆豉的制作过程

有时候我觉得,做菜就像做魔法,特别是发酵这种事。

你可能没有意识到,但你身边的一些美食,背后其实是通过发酵这种神奇的过程完成的。

比如豆豉。

说起豆豉,我就想到了那个年头,我在家里做了一次自制豆豉,感觉就像是回到了童年,看着妈妈在厨房里调配各种酱料的那种神秘感。

豆豉,一种发酵过的大豆,经过几天的菌群大作战后,变得香气四溢、口感丰富。

这东西其实是从大豆开始的,没错,就是我们平时做豆腐或者豆浆的那种大豆。

你别小看这颗小小的豆子,经过发酵,它会变得不一样,味道浓郁,带有一种发酵独特的“味道深度”,好像经过时间的沉淀。

制作豆豉的第一步,就是准备好大豆。

你得先把它们洗干净,然后泡水,一般泡个12到24小时。

为什么泡这么久呢?想想,如果你泡豆子不够长时间,它就不容易发芽,发酵也会不充分。

所以泡豆子这一步绝对不能偷懒。

你泡好之后,水分吸得差不多了,就可以开始煮豆子了,通常煮到豆子完全熟透,拿起来能轻松捏碎的程度。

煮豆的过程中,厨房里弥漫的味道就开始让人期待起来,仿佛告诉你:接下来的步骤会很美妙。

豆子煮好后,得把它们晾凉,千万别急着动手。

这里有个小技巧,就是凉的时候把它们分散开来,不然冷却得不均匀,发酵效果就差了。

当大豆变凉后,接下来就是“灵魂”环节:发酵。

你得找到一种叫做“曲霉”的菌种,它是发酵豆豉的关键。

拿到曲霉之后,撒在已经冷却的豆子上,这时候的豆子就像被施了魔法一样,开始进入发酵状态。

每颗豆子都悄悄吸收了菌种,准备开始它们的“变身”之旅。

发酵这个过程可不简单,得找一个温暖、湿润的地方,保持稳定的温度,一般来说,25℃左右的温度比较合适。

你就把它们放进容器里,轻轻盖上,保持适当的空气流通。

大概需要发酵3到5天,期间最好去观察一下,有没有什么不对劲的地方。

如果发酵的过程中温度过高或者湿度过低,豆豉就可能发酵不完全,味道和口感也会大打折扣。

等到发酵完成后,豆豉的外观会发生变化:豆子表面会变得发黑,带有一种淡淡的发酵香味,就像你做酸奶的时候那种熟悉的、微酸的气味,既清新又独特。

豆豉发酵制作工艺及研究

豆豉发酵制作工艺及研究

豆豉发酵制作工艺及研究豆豉发酵是一种传统的中国食品加工工艺,采用黄豆作为原料通过发酵制作而成。

豆豉具有独特的风味和口感,常用于烹饪中增加菜肴的香味和口感。

在豆豉的发酵过程中,会生成一系列对人体有益的物质,如有利于消化吸收的有机酸、维生素和益生菌等。

豆豉发酵制作的原料主要包括黄豆、盐和水。

首先,将黄豆洗净后浸泡在水中,一般需要浸泡12小时左右。

然后将浸泡后的黄豆沥干水分,再将其蒸熟。

蒸熟的黄豆放凉后,将盐均匀地撒在黄豆上,并将其拌匀。

接着,将拌好的黄豆装入发酵容器中,盖上盖子,放置在通风干燥的地方进行发酵。

发酵时间一般需要7-10天,具体发酵时间根据气温和个人口感而定。

发酵过程中,需要每天搅拌几次,以促进豆豉的均匀发酵。

豆豉发酵过程中的微生物主要是各类益生菌。

这些益生菌通过代谢作用产生有机酸等物质,从而改变豆豉的风味和质地。

此外,发酵过程中还会生成一些对人体有益的物质,如维生素B2、B6和B12,有机酸以及多种酶类。

这些物质对人体具有促进消化吸收、增强免疫力等作用。

豆豉的发酵时间和发酵温度是影响豆豉质量的重要因素。

豆豉的发酵时间过长容易导致其变质或变得酸味过重,而发酵时间太短则可能导致豆豉风味不足。

豆豉的发酵温度一般在25-30摄氏度之间,过高的温度会促进腐败菌的生长,而过低的温度则会使发酵速度变慢。

在豆豉发酵制作的过程中,需要注意卫生和安全。

工具和容器应保持清洁,以防止细菌和其他有害物质的污染。

发酵容器的盖子要密封好,以防止外界空气进入造成污染。

此外,切勿在豆豉发酵过程中加入任何添加剂,如防腐剂等,以保持豆豉的天然品质。

豆豉发酵是一项传统的加工工艺,通过发酵可以提高食品的口感和营养价值。

研究豆豉发酵制作工艺,有助于改善豆豉的品质,并且可以应用于更广泛的食品加工领域。

随着人们对健康和营养需求的提高,豆豉这种传统食品在现代人们餐桌上的地位也越来越重要。

通过持续的工艺研究,可以更好地保持豆豉的传统风味,同时提高其的营养价值,满足现代人们不同口味和健康需求的变化。

豆豉发酵工艺

豆豉发酵工艺

感官评定
1.色泽:黑褐色、油润光亮。 2.香气:酱香、酯香浓郁无不良气味。 3.滋味:鲜美、咸淡可口,无苦涩味。 4.体态:颗粒完整、松散、质地较硬。

谢谢大家!

发酵

利用制曲过程中产生的蛋白酶分解豆中 的蛋白质,形成一定量的氨基酸、糖类 等物质,赋予豆豉固有的风味。
优化



1.洗豉:豆豉成曲表面附着许多孢子和菌丝,含有 丰富的蛋白质和酶类,如果孢子和菌丝不经洗除, 继续残留在成曲的表面,经发酵水解后,部分可 溶和水解,但很大部分仍以孢子和菌丝的形态附 着在豆曲表面,特别是孢子有苦涩味,会给豆豉 带来苦涩味,并造成色泽暗淡。 2.加青矾,使豆变成黑色,同时增加光亮。 3.浸焖:向成曲中加入18%的食盐、0.02%的青矾和 适量水,以刚好齐曲面为宜,浸焖12小时。 4.发酵:将处理好的豆曲装入罐中至八、九成满, 装时层层压实,置于28℃~32℃恒温室中保温发酵。 发酵时间控制在15天左右。 5.晾干豆豉发酵完毕,从罐中取出置于一定温度的 空中晾干,即为成品。

制曲
制曲的目的是使煮熟的豆粒在霉菌的作用下产 生相应的酶系。在酿造过程中产生丰富的代谢 产物,使豆豉具有鲜美的滋味和独特风味。 把蒸煮后大豆出锅,冷却至35℃左右,接种沪 酿3· 042或TY-Ⅱ,接种量为0.5%,拌匀入室, 保持室温28℃,16小时后每隔6小时观察。制 曲22小时左右进行第一次翻曲,翻曲主要是疏 松曲料,增加空隙,减少阻力,调节品温,防 止温度升高而引起烧曲或杂菌污染。28小时进 行第二次翻曲。翻曲适时能提高制曲质量,翻 曲过早会使发芽的孢子受抑,翻曲过迟,会因 曲料升温引起细菌污染或烧曲。当曲料布满菌 丝和黄色孢子时,即可出曲。一般制曲时间为 34小时。

豆豉,一种神奇的食材

豆豉,一种神奇的食材

⾖豉,⼀种神奇的⾷材⼀粒⾖⼦的故事⾖豉,是我国传统发酵⾖制品,是以⼤⾖或黄⾖为主要原料,⼀般⽤⼤⾖或⿊⾖蒸煮以后,经发酵制成(利⽤⽑霉、曲霉或者细菌蛋⽩酶的作⽤,分解⼤⾖蛋⽩质,达到⼀定程度时,加盐、加酒、⼲燥等⽅法,抑制酶的活⼒,延缓发酵过程⽽制成)。

很多⼈以为⾖豉是近代以来发明的调味品,殊不知⾖豉约创制于春秋、战国之际。

在屈原《楚辞.招魂》中有“⼤苦咸酸”的记载,根据注释⼤苦即为⾖豉。

当然另有⼀种说法认为先秦⽂献⽆⾖豉,真正出现是在秦汉之际。

因为《史记.货殖列传》就有了有关⾖豉的记述。

《齐民要术》载有制作⾖豉的技法,到了东汉开始,⼜将其⽤作药物。

以后历代⾷籍、药籍均有关于⾖豉的记述。

⾄今仍为重要调味料之⼀。

以上⼏种说法都是根据⾖豉见于古⽂献记载来判断的。

由于⼈们对⽂献的认识不同,必然会出现不同的结论。

不管是在先秦还是秦汉,它总归是我国独创的特⾊。

直到隋唐时期,佛教的传播,⾖豉的制作技术先后流传到朝鲜、⽇本、菲律宾、印尼等东南亚国家和地区。

现在发展成了各国当地的特⾊产品,如⽇本的“滨⾖豉”,“拉丝⾖豉”,印尼的“⽥北⾖豉”等。

其实⾖豉在古代有个⾮常好听的名字,名为“幽菽”。

宋周密在《齐东野语·配盐幽菽》记载,江西有⼀⼈去求见当时的⼤诗⼈杨万⾥,此⼈⾮常的⾃负,认为⾃⼰才华不在杨万⾥之下。

到了杨⽒府上,等了⼏天,杨万⾥约见此⼈,只简单问了⼀句:'听说您从江西来,可有赠与⽼夫⼀些“配盐幽菽”?’此⼈听完,满脸茫然,不知道此为何物。

连忙尴尬地请教道:'先⽣,我读书不多,实在不知这配盐幽菽是什么东西。

’杨万⾥笑笑没有答话,拿来《礼部韵略》,以'豉’字⽰之,注云:'配盐幽菽也。

’众⼈才恍然⼤悟。

为什么要叫做这名字呢?⼀来是⾖豉可替换⾷盐,作为调料;⼆来⾖豉常年盛在瓮盎中,所以被称为“幽菽”。

(菽本⾝就是⾖类的古称谓)古代如何制作豉汁?⾖豉是“⽆味调和须之⽽成的重要调味品”。

豆豉发酵工艺技术

豆豉发酵工艺技术

豆豉发酵工艺技术豆豉是一种古老的中式调味品,它是以黄豆为原料,经过一定的发酵工艺制成的。

豆豉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并且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

豆豉发酵技术是制作豆豉的核心环节,它不仅影响豆豉的质量和口感,还直接影响到豆豉的保质期和保存效果。

豆豉的发酵工艺技术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第一步是豆豉的准备工作。

首先,选用优质的黄豆作为原料。

黄豆要先用水浸泡,时间一般为10-12个小时,然后再加水烧开,用火焯水,使其表面的脱皮物质去除,达到去异味的目的。

接下来,将焯水后的黄豆晾干备用。

第二步是豆豉的发酵。

将晾干的黄豆放入大盆内,加入一定比例的食盐和豆曲进行混合。

食盐的加入可以起到抑菌的作用,而豆曲则是发酵的起始剂,可以帮助黄豆的蛋白质发酵成为豆豉的主要成分。

此外,还可以根据个人口味的喜好,加入一些调味料提升豆豉的风味,比如辣椒粉、五香粉等。

混合均匀后,将豆豉放入专用的发酵箱内进行发酵。

第三步是豆豉的压制和贮存。

一般来说,豆豉的发酵时间为5-7天,过程中需要定期搅拌和翻动,以促进发酵均匀。

当豆豉的颜色变为深黑色,并且散发出独特的香味时,表示发酵完成。

然后将发酵好的豆豉放入木制或塑料制的豆豉桶内,用重物压制,使其排出水分,同时又能保持豆豉的形状。

最后,将豆豉放置在干燥通风的环境中晾干,以保持豆豉的质量和口感,然后可以封装贮存,以延长保质期。

豆豉发酵工艺技术的成功与否,关键在于掌握好发酵的时间和温度。

发酵时间过短,豆豉的口感较硬,发酵时间过长,会导致过度软化,影响口感。

发酵温度过低,会导致发酵时间延长;发酵温度过高,会导致豆豉内部腐败。

因此,在发酵过程中严格控制好时间和温度是至关重要的。

综上所述,豆豉发酵工艺技术是制作豆豉的重要环节,它直接影响到豆豉的质量和口感。

只有合理掌握好发酵的时间和温度,才能制作出色香味美的豆豉产品。

在这个过程中,也需要具备一定的发酵知识和经验。

希望通过不断的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能够提升豆豉发酵工艺技术水平,进一步推动豆豉产业的发展。

豆豉是一种用黄豆或黑豆泡透蒸

豆豉是一种用黄豆或黑豆泡透蒸

豆豉是一种用黄豆或黑豆泡透蒸(煮)熟,发酵制成的食品,主要产于湖南浏阳。

豆豉,是我国传统发酵豆制品。

古代称豆豉为“幽菽”,也叫“嗜”。

最早的记载见于汉代刘熙《释名·释饮食》一书中,誉豆豉为“五味调和,需之而成”。

公元2至5世纪的《食经》一书中还有“作豉法”的记载。

古人不但把豆豉用于调味,而且用于入药,对它极为看重。

《汉书》、《史记》、《齐民要术》、《本草纲目》等,都有此记载。

据记载,豆豉的生产,最早是由江西泰和县流传开来的,后经不断发展和提高,使豆豉成为独具特色,成为人们所喜爱的调味佳品,而且传到海外。

我国台湾人称豆豉为“荫豉”,日本人称豆豉为“纳豉”,东南亚各国也普遍食用豆豉。

豆豉按原料分有“黑豆豆豉”和“黄豆豆豉”两种。

以黑褐色或黄褐色、鲜美可口、咸淡适中、回甜化渣、具豆豉特有豉香气者为佳。

豆豉含有丰富的蛋白质 (20%)、脂肪(7%)和碳水化合物 (25%),且含有人体所需的多种氨基酸,还含有多种矿物质和维生素等营养物质。

豆豉还以其特有的香气使人增加食欲,促进吸收。

我国在抗美援朝战争中,曾大量生产豆豉供应志愿军食用。

豆豉不仅能调味,而且可以入药。

中医学认为豆豉性平,味甘微苦,有发汗解表、清热透疹、宽中除烦、宣郁解毒之效,可治感冒头痛、胸闷烦呕、伤寒寒热及食物中毒等病症。

豆豉一直广泛使用于中国烹调之中。

可用豆豉拌上麻油及其他作料作助餐小菜;用豆豉与豆腐、茄子、芋头、萝卜等烹制菜肴别有风味;著名的“麻婆豆腐”、“炒回锅肉”等均少不了用豆豉作调料。

广东人更喜欢用豆豉作调料烹调粤菜,如“豉汁排骨”、“豆豉鲮鱼”和焖鸡、鸭、猪肉、牛肉等,尤其是炒田螺时用豆豉作调料,风味更佳。

豆豉用陶瓷器皿密封盛载为宜。

这样可保存较长时间,香气也不会散发掉。

但忌生水入侵,以防豆豉发霉变质。

我国较为有名的豆豉有:广东阳江豆豉、开封西瓜豆豉、广西黄姚豆豉、山东八宝豆豉、四川潼川豆豉、湖南浏阳豆豉和永川豆豉等。

豆豉的性味归经和宜忌【性味】性平,味咸。

豆豉的发酵过程

豆豉的发酵过程

豆豉的发酵过程豆豉是一种古老而独特的中国食品,其发酵过程既需要科学的知识,也需要一定的手艺和技巧。

在我国的农村和城市,很多家庭都会自己制作豆豉,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豆豉的发酵过程。

首先,制作豆豉的第一步是选材。

一般来说,豆豉是用黄豆制作的,黄豆具有丰富的蛋白质和微量元素,对人体健康有很大的好处。

选材时,要选用饱满、干燥、无虫蛀的黄豆,确保豆豉的品质和口感。

第二步是清洗。

将选好的黄豆放入水中浸泡8-10个小时,让其吸饱水分后,再用清水彻底冲洗,去除豆壳和杂质。

清洗时还要注意把豆豉中的坏豆子、霉豆子等筛选出来,以免影响发酵过程。

第三步是蒸煮。

将清洗好的黄豆放入蒸锅中,加入足够的水,用中小火蒸煮1-2个小时,直到黄豆变软。

这个过程中,要时常搅拌,以免黄豆粘锅。

蒸煮好的黄豆要放在通风的地方晾凉,直到温度下降到30-35摄氏度。

第四步是接种。

将清洗好的豆豉放入发酵容器中,一般选用瓷罐或玻璃罐作为发酵容器,这样可以避免金属容器对豆豉的影响。

在豆豉表面均匀撒上一层轻微发酵的旧豆豉,然后用手按压豆豉表面,增加接种的均匀性。

第五步是发酵。

将接种好的豆豉放在阴凉通风的地方进行发酵,一般需要7-10天左右。

发酵过程中,要注意保持室温在25-30摄氏度,湿度保持在60-70%左右。

同时,每天要搅拌一到两次,以提高发酵的均匀性和速度。

发酵后,豆豉会产生浓郁的豆香味,表面也会形成白色霉菌。

第六步是晾干和贮存。

发酵完成后,要将豆豉晾干,使其含水量控制在10%以下。

可以将豆豉挖出,用纱布包裹起来,晾晒5-7天,直到豆豉完全干燥。

然后将晾干的豆豉装入干燥、清洁的玻璃瓶中,密封保存。

在贮存过程中,要定期检查豆豉是否有霉变或异味,遇到有问题的豆豉要进行及时处理。

豆豉的发酵过程虽然简单,但其中的细节和要求却很严格,需要掌握发酵的机理和技术。

例如,在接种前要确保豆豉的温度在合适的范围内,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发酵效果;发酵期间要控制好室温和湿度,以避免不必要的发酵问题。

发酵豆制品-腐乳、豆豉等

发酵豆制品-腐乳、豆豉等
¾菌种分类
毛霉型豆豉、根霉型豆豉、曲霉型豆豉和细菌型豆豉
¾营养价值
保留了大豆原有营养成分,去除了大豆中对人体不利的胰蛋白酶抑制物质和 植物血凝素,味道醇香可口,而且营养丰富,是人们喜爱的一种具有独特风 味的发酵食品。
同腐乳。一般浸泡 4~5小时,浸泡程 度以豆粒膨胀无皱 纹,手指能将豆瓣 分离即可。
装坛
辅料
封口 储藏
将前期培养好的豆腐坯放入已有园形木板垫底的缸 中,腌制时,注意将腐乳胚的切口(指未长菌丝的 一面)统一朝缸边,逐层加入食盐,下层腐乳坯少 放些食盐,上层腐乳坯多放些食盐。
后期发酵
酒酿卤 食盐 腌坯 红曲 水泥
装坛
辅料
封口 储藏
装坛是后期发酵工序的主要一关,先移去缸表面重 物,抽干腌渍卤,装坛时不可装得过紧,过紧发酵 不完全,中间有夹心。也不能装歪,如果装歪,直 接影响产品外观。装坛后,根据不同腐乳品种的要 求加入不同的辅料。
可使腐乳染成红色,加快腐乳的成熟
5. 甜味剂:蔗糖、萄萄糖和果糖
6. 胶凝剂
(1) 盐卤(MgCl2) (2) 石膏(CaSO4·2H2O)
7. 香辛料:胡椒、花椒、八角茴香、小茴香、桂皮、五香粉、
咖喱料、辣椒、姜等
8. 其他辅料:玫瑰花、桂花、虾料、香菇等
豆腐坯的制作工艺
水 大豆
胶凝剂 浸泡 磨豆 滤浆 煮浆 点浆 上厢
菌种制备 ① 纯种的斜面培养 ② 扩大的种子培养
③ 孢子悬液制备
前期发酵
豆腐坯 毛霉菌
接种
培养(又称发花)
凉花
搓毛
将摆好的豆腐坯,采用喷洒接种,使豆腐坯 的五个面均匀喷洒到菌悬液
前期发酵
豆腐坯 毛霉菌
接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简述发酵食品——豆豉(chǐ )
• 发酵食品是利用微生物作用制作的食品, 是食品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微生物不仅能 在液体食品原料中发酵,而且也能在固体 食品原料中生长繁殖。前者产生了液体发 酵食品,如酸奶、酒类、调味品类、菌类 饮料;后者产生了固体发酵食品,如面包、 干酪、意式和德式香肠、发酵蔬菜、发酵 咖啡、发酵可可等。本次将简要介绍发酵 食品之一,日常可见的食品——豆豉
• 色泽:黑褐色、油润光亮。
• 香气:酱香、酯香浓郁无不良气味。
• 滋味:鲜美、咸淡可口,无苦涩味。
• 体态:颗粒完整、松散、质地较硬。
• 3.2、理化指标
• 水分:不低于18.54%;蛋白质:2761g/100g; 氨基酸:1.6g/100g;总酸(以乳酸计) 3.11g/100g;盐分(以氯化钠计)14g/100g; 非盐固形物:29g/100g;还原糖(以葡萄糖 计):2.09g/100g。
• ——赵德安. 《 豆豉的医疗生理作用[J]》 中国调味品. 1998(07)
• 3、豆豉的图片
• 二、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
1、工艺流程: 黑豆→筛选→洗涤→浸泡→沥干→蒸煮→ 冷却→接种→制曲→洗豉→浸FeSO4→拌 盐→发酵→晾干→成品(干豆豉)
• 2、操作要点
• 2.1原料处理
• 原料筛选:择成熟充分、颗粒饱满均匀、皮薄 肉多、无虫蚀、无霉烂变质、并且有一定新 鲜度的黑大豆为宜。
• 洗涤: 用少量水多次洗去大豆中混有的砂粒杂 质等。
• 浸泡: 浸泡的目的是使黑豆吸收一定水分,以 便在蒸料时迅速达到适度变性;
• 蒸煮:蒸煮目的是破坏大豆内部分子结构,使 蛋白质适度变性,易于水解,淀粉达到糊化 程度,同时可起到灭菌的作用。确定蒸煮条 件为1kgf/cm2,15分钟或常压15煮以后,经发酵
制成,多用于调味。北魏贾思勰 (xié)《齐民要术·作豉
》“作麦豉法”自注:“香美乃胜豆豉。”杨明显《故都风味
小吃》:“它(指卤煮小肠)的作法是……用清水淘洗几次,然后用一开的沸水煮,配上去腥味的八角和茴香
,花椒大料瓣儿,快熟时再放落上好的口蘑酱油,豆豉。
功效:解肌发表;宣郁除烦。
主治:外感表证;寒热头痛;心烦;胸闷。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5-15g;或入丸剂。外用:适量, 捣敷;或炒焦研末调敷。
来源:豆豉为豆科植物大豆的黑色的成熟种子经蒸罨 (yǎn)发酵等加工而成。
• 豆豉是大豆的酿造制品,豆豉的生理作用 来源于大豆又优于大豆。豆豉经过酿造, 破坏了大豆原来含有的对生理有害的物质, 提高营养素被利用的可能性,增加营养成 份,并有药用效果。
2.3、发酵 豆豉的发酵,就是利用制曲过程中产生的蛋白酶分
解豆中的蛋白质,形成一定量的氨基酸、糖类等物质, 赋予豆豉固有的风味
• 洗豉:豆豉成曲表面附着许多孢子和菌丝,含有丰富的 蛋白质和酶类,如果孢子和菌丝不经洗除,继续残留在 成曲的表面,经发酵水解后,部分可溶和水解,但很大 部分仍以孢子和菌丝的形态附着在豆曲表面,特别是孢 子有苦涩味,会给豆豉带来苦涩味,并造成色泽暗淡。
• 4、细菌型干豆豉的制作(例)
• 从发酵条件、香辛料选择、干燥条件和功 能性因子分析等方面对细菌型干豆豉的制作 工艺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适宜制作工艺为:
• 将蒸煮后的黄豆冷却至40℃,1 kg黄豆接入枯草芽
孢杆菌枯草亚种DC8种子液50 mL,于40℃发酵18
h,再于4℃后熟12 h,然后边搅拌边混入食盐20

——杨胜远; 韦锦; 聂挺; 蔡春丽《细
菌型干豆豉的制作》 食品科技2013-12-20
• 三、总结
• 豆豉在中医药学上是一味中药,也是一种传 统的发酵大豆食品,被我国卫生部定为第一 批药食兼用品种。由于豆豉存在高盐且口 味和档次都比较低等原因,多数被做成了调 味品使用。

—— 曾小飞《豆豉系列产品开发与

• 2、豆豉的药用价值
豆豉又叫香豉、豉、淡豉、大豆豉,豆豉分为黑豆豉、 黄豆豉、咸豆豉、淡豆豉,豆豉的功效是解肌发表、宣郁 除烦,豆豉的作用是治外感表证、寒热头痛、心烦胸闷, 豆豉用药禁忌是胃虚易泛恶者慎服豆豉。
药名:淡豆豉
功效分类:解表药。
别名:香豉、豉、淡豉、大豆豉。
性味:苦;辛;平。
归经:肺经;胃经;心经;膀胱经;小肠经;三焦经。
关键技术研究》南昌大学 2011-06-01
• 2.2制曲
• 制曲的目的是使煮熟的豆粒在霉菌的作用下 产生相应的酶系。在酿造过程中产生丰富的代谢 产物,使豆豉具有鲜美的滋味和独特风味。
• 把蒸煮后大豆出锅,冷却至35℃左右,接种 沪酿3•042米曲霉或TY-Ⅱ,接种量为0.5%, 拌匀入室,保持室温28℃,16小时后每隔6小时 观察。制曲22小时左右进行第一次翻曲,翻曲主 要是疏松曲料,增加空隙,减少阻力,调节品温, 防止温度升高而引起烧曲或杂菌污染。28小时进 行第二次翻曲。翻曲适时能提高制曲质量,翻曲 过早会使发芽的孢子受抑,翻曲过迟,会因曲料 升温引起细菌污染或烧曲。当曲料布满菌丝和黄 色孢子时,即可出曲。一般制曲时间为34小时。
• 加青矾:使豆变成黑色,同时增加光亮。 • 浸焖:向成曲中加入18%的食盐、0.02%的青矾和适
量水,以刚好齐曲面为宜,浸焖12小时。 • 发酵:将处理好的豆曲装入罐中至八、九成满,装时层
层压实,置于28℃~32℃恒温室中保温发酵。发酵时间 控制在15天左右。
• 3、质量标准
• 3.1、感官指标
• 一、概述
• 1、豆豉的定义
• 1.1、定义

豆豉是以大豆或黄豆为主要原料,利用毛霉、曲霉或
者细菌蛋白酶的作用,分解大豆蛋白质,达到一定程度时,
加盐、加酒、干燥等方法,抑制酶的活力,延缓发酵过程
而制成。豆豉的种类较多,按加工原料分为黑豆豉和黄豆
豉,按口味可分为咸豆豉和淡豆豉。
• 1.2、详细解释
g/kg、姜粉40 g/kg,静置入味30 min,再于-55℃、
8 Pa冷冻干燥30 h。产品颗粒饱满,豉香宜人,纤溶 酶活性(114.83±10.61)IU/g,总游离氨基酸 (38.89±2.27)mg/g,酸可溶性多肽 (82.79±3.14)mg/g,并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1 mg干豆豉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与 (0.96±0.07)μg的Trolox相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