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部反射区保健按摩定义和操作手法

合集下载

足部反射区保健按摩

足部反射区保健按摩
足弓 1.内足弓:后跟底至第一跖骨头 2.外足弓:后跟底至第五跖骨头 3.横足弓:由第一至第五跖骨头 内侧足弓中心点位于距骨头部: 即紧贴舟骨的地方。 舟骨位置: 内侧脚眼下前方 后跟成外翻状会更易见
足部简介一只脚:26块骨 一双脚:52块骨 差不多是全身骨骼总数 之1/4(共206块骨) 内及外侧之分别 靠近拇趾为足部内侧 靠近尾趾为足部外侧
二、足部按摩的作用原理 1、神经反射的作用 2、血液循环原理 3、生物全息原理 4、经络原理
神经反射作用
对足部反射区的按摩,实质上是对于机体表面某些 敏感点或敏感带所施加的一种物理刺激(表现为可 使机体局部组织发生形变的压力)。根据神经反射 理论,这种外来的刺激必然要引起机体有规律性的 适应性反应。 对足部反射区所施加的压力,作用于足部的表面, 影响及于皮下。这里分布有许多由神经未梢构成的 触觉感受器、压觉感受器、痛觉感受器,还有毛细 血管和毛细淋巴管。由于施加压力进行按摩,使皮 层中的结缔组织、深层的肌肉组织受挤压,使血管 和淋巴管受挤压。当压力达到一个临界强度(阈值) 以后,触觉及压觉感受器开始通过躯体传入神经向 神经中枢发送神经冲动。
足部的基本结构及名称
足与内脏的关系
反射区分布规 律
一、足底是内脏, 足背是躯面,足内 是脊中,足外是四 肢,足跟是盆腔。
二、上下对应,头 部交叉,同左同右。
反射区分布规律
足底是内脏:
代表的脏腑器官,如心、 肝、脾、肺、肾等。
足背是躯面:
代表躯体和颜面部,如 肋、面部等。
反射区分布规律
促进循环作用
足部按摩所起的作用,最显而易见的就是能促进血液的循环。 据陈茂松先生报告,他们曾测量过一位女性和一位男性,血液 在血管中流动的平均速度为(女)每秒12.5厘米,(男)每 秒14厘米。对足部按摩15分钟之后,血液流速增为:(女)每 秒29厘米。(男)每秒22厘米。与此同时,脚的表面温度也升 高了。据用红外线测量,在按摩之前,脚尖的温度为20一22℃, 脚掌为28℃;按摩15分钟之后,脚尖为26一28℃,脚掌为 34℃;按摩30分钟之后,脚尖为34℃,脚掌为37℃。对足部 的按摩不但使足本身的表面温度上升,而且测出小腿与手部的 温度也升高了。对脚部按摩15分钟之后,被按摩者的手指温度 增为30一32℃,手掌温度为34℃,小腿温度也在34℃以上。 以上数据表明,足部按摩确实促进了血液循环,不仅促进了 局部的循环,而且促进了全身循环。

足部护理—足部反射区按摩

足部护理—足部反射区按摩

足部推拿疗法基本发射区---膀胱
主治 作用
肾、输尿管、膀胱结石、泌尿系统感染及
膀胱疾患等。
反射区 位置
双脚掌内侧舟骨下方的稍凸起处足跟侧。
足部推拿疗法基本发射区---膀胱
膀胱
操作手法:单食指扣拳法
足部按摩禁忌症
1.患有活动性结核病、梅毒、淋病及其他传染 病的患者。 2.有出血倾向的造血系统疾病 3.患有心脏病、肝脏病、肾病的患者,患有恶 性肿瘤的患者。 4.孕妇、月经期以及流鼻血的人。 5长期服用激素制剂的患者
足部推拿疗法基本发射区---输尿管
主治 作用
输尿管结石,泌尿系炎症,关节炎,高血
压,动脉硬化、排尿困难,肾积水,尿血
症等。
反射区 位置
位于双脚掌自肾反射区至膀胱反射区之间,
呈线状弧形区域。
足部推拿疗法基本发射区---输尿管
输尿管
操作手法:单食指扣拳法
足部推拿疗法基本发射区---膀胱
膀胱
解剖生理:膀胱位于骨盆腔内, 耻骨联合的后方是储尿的囊状器。 膀胱伸缩性很大, 膀胱的平均容量,最大容量可达800ml 。
足部推拿疗法基本发射区---肾
肾区
操作手法:握足扣指法
足部推拿疗法基本发射区---肾上腺
肾上腺
解剖生理:肾上腺左、右各一, 呈黄色。 位于两肾的上端。 左侧者近似半月形,右侧者呈三角形。
足部推拿疗法基本发射区---肾上腺
主治 作用
心律不齐,昏厥,炎症,过敏,哮喘,风
湿症,关节炎,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
足部反射区按摩
什么是足部按摩护理?
是指人体各脏腑器官在足部均有与之对应的反射区,按 摩这些反射区可以调节人体各脏腑器官的机能,达到预防 治病目的的一种自然疗法。

足外侧反射区介绍

足外侧反射区介绍

足外侧反射区介绍足外侧反射区介绍(黄永超老师编辑)46 尾骨外侧【反射区位置】位于双足跟骨外侧,沿跟骨结节后外侧呈“L”形区域。

【按摩手法】一手握足,另一手拇指固定在足掌跟部,示指弯曲呈镰刀状,以示指侧缘施力,沿足跟自上而下刮压至足跟部外侧缘,力度以反射区产生酸痛为宜。

【按摩时间】治疗时3分钟,保健时3~5次。

【适应证】坐骨神经痛、骶尾骨软组织损伤、骶尾骨损伤后遗症、神经衰弱、失眠、头痛、痔疮、生殖系统疾病。

47 下腹部【反射区位置】位于双足腓骨外后方,自外踝向上延伸四横指的带状区域,与足内侧的直肠·肛门反射区相对。

【按摩手法】一手握足,另一手以拇指指腹施力,自踝关节后方向上推按,力度以反射区产生酸痛为宜。

【按摩时间】治疗时3分钟,保健时3~5次。

【适应证】痛经、月经不调、闭经、腹痛、腹胀等妇科症状。

48 膝【反射区位置】位于双足外侧跟骨前缘,骰骨、距骨下方形成的半圆形凹陷处。

【按摩手法】一手握足,另一手半握拳,示指弯曲,以示指近侧指骨间关节顶点施力,环绕反射区的半月形周边按摩,力度以反射区产生酸痛为宜。

【按摩时间】治疗时3分钟,保健时3~5次。

【适应证】膝关节炎、膝关节骨质增生、膝关节软组织损伤、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以及髋、肘、肩、踝、腕等关节的疾病。

49 肘【反射区位置】位于双足外侧第5跖骨粗隆前后凹陷处。

【按摩手法】一手握足,另一手半握拳,示指、中指弯曲,以示指、中指近侧指骨间关节顶点施力按压,力度以反射区产生酸痛为宜。

【按摩时间】治疗时3分钟,保健时3~5次。

【适应证】肘关节炎、网球肘、肘关节损伤、肘关节酸痛,以及髋、膝、肩、踝、腕等关节的疾病。

50 肩【反射区位置】位于双足外侧第5跖趾关节后方凹陷处。

【按摩手法】一手握足,另一手半握拳,示指弯曲,以示指近侧指骨间关节顶点施力按压,力度以反射区产生酸痛为宜。

【按摩时间】治疗时3分钟,保健时3~5次。

【适应证】肩周炎、手臂无力、肩背痛、颈椎病、上肢瘫痪,以及髋、膝、肘、踝、腕等关节的疾病。

足部反射区按摩顺序、手法、注意要点

足部反射区按摩顺序、手法、注意要点
55
肩胛骨反射区分叉后下方
拇指指腹往反射区后推一下
61
上身淋巴腺
56
外踝骨下边缘
大拇指指关节内侧用弧度卡住踝周围;另一只手压拇指,直接按压
39
髋关节
下腹部
57
58
外踝骨下边缘、脚外侧后跟向上韧带区域。
拇指指腹压住内踝骨下缘。然后直接土推
两区一次完成
、38
37
坐骨神经(外侧)
59
沿腓骨后缘
从下向上用拇指指腹压推
反射区位置
手法
注意点
反射区名称国际统一编号
尾骨(外侧)
52
与尾骨(内侧)反射区相对应
由下向上双拇指压推
58
生殖腺
53
与子宫或前列腺反射区相对应
指关节骨体从上向下压刮
36
肩胛骨
54
第四、第五脚趾跖骨中间向上延伸,呈人字形
由脚趾问向脚后跟方向,双拇指一前一后同时向后压推,大约在肘反射区相应处分叉
59
肋(外侧)
准确感觉为酸痛
40
髋关节
46
接下身淋巴腺反射区,绕内踝周围
从下身淋巴腺反射区起用拇指指腹压住内踝骨下缘运动
38
肛门和直肠
452
坐骨神经
48
胫骨后缘
由下向上沿骨骼边缘,用拇指指腹向膝内侧下方压推
糖尿病人在此区有结缔组织结节
62
肩关节
49
第五跖骨上端
2.双拇指压进去向上方施力,方向由下向上
第1手法用于鼻子通气,第2手法用于鼻保健
6
大脑
12
大脚趾趾腹中间空白区域
由上向下用指关节直接压刮
脚趾大时两侧也要压刮
l

足部按摩口诀、反射区图片和按摩手法(一)

足部按摩口诀、反射区图片和按摩手法(一)

足部按摩口诀、反射区图片和按摩手法(一)足部是人体最大的药田:中华反射好疗法,保健理疗进万家。

足健之前做心健,轻中重法推三下。

四面梳理多推按,再把足趾来牵拉。

摇足抖足各九下,踝部关节多顺滑。

活动气血推小腿,万里之行始足下。

(在上面的基础上增加一句,视频里有)足部基本反射区:消炎消化泌尿系统保健区首先点按肾上腺,消炎退烧管戒断。

腹腔神经刮压全,腹胀腹泻得安然。

排泄四区成一线,肾管膀胱紧相连。

足跟内侧一斜线,阴道尿道居中间。

足趾反射区:内分泌头面颈肩保健区前额就在五趾端,专管五官与失眠。

垂体拇趾正中间,九大系统司令官。

拇跟小脑连脑干,放治痴呆头脑健。

三叉神经拇趾外,耳鼻牙病与面瘫。

鼻区延着拇甲弯,左鼻不通做右边。

大脑尽在拇腹面,防治痛晕防血栓。

二趾三趾治眼疾,消灭炎症保护眼。

四五趾间治耳病,耳聋耳鸣中耳炎。

左足底前半部反射区:脊背代谢心肺保健区跖趾间甲状旁腺,防治痉挛与癫痫。

甲高甲低甲状腺,代谢失调由它管。

脚底横带斜方肌,舒展脊背健颈肩。

斜方肌下肺带宽,上推支气中趾间。

循环器官重在心,肺带下面向上按。

左足底后半部反射区:脾胃肠胰生殖保健区脾司造血在心下,免疫强身好器官。

胃痛胃胀及胃酸,点柔胃区可消炎。

胰区加强重点按,糖尿顽症防在先。

十二指肠胰区下,消化不良多点按。

四指屈曲刮小肠,胀气腹泻防肠炎。

横降已直大肠全,便秘腹泻肺疾患。

肛门独在左脚底,可治痣瘘和便秘。

足跟中央稍靠前,生殖系统定点按。

足内侧反射区:颈椎腰背妇科保健区拇趾二节是颈椎,双指牵引提与按。

足部内侧有脚弓,颈胸腰骶尾相通。

跟骨内缘骶相连,坐骨神经一弯线。

前列子宫围在内,生殖健康经常推。

内髋踝下半弯月,调治腰背调治髋。

直肠肛门往上行,消化出口保畅通。

内踝前方腹骨沟,盆腔炎症此区明。

足外侧反射区:骨骼生殖保健区跟上踝后生殖腺,安然需要多点按。

坐骨神经跟外缘,调理此处躯病患。

跟骨前缘是膝区,下肢治疗与保健。

股骨前后两点肘,治疗上肢它必选。

外侧趾跖肩关节,肩酸肩痛五十肩。

足部穴位、反射区、按摩、及足诊知识大全!

足部穴位、反射区、按摩、及足诊知识大全!

足部穴位、反射区、按摩、及足诊知识大全!人体脚底集合了身体的全部器官,我们将此称为反射区。

但反射区并不仅存于脚底,在手、耳、颜面中也有存在。

最近,已开始研究一种并不直接治疗身体生病部分,而是治疗对应部分的反射区,令其产生疗效的方法,这就是所谓反射区治疗法。

对比人体经络穴位图,脚底经络穴位图只能是一部分,但是在穴位学上却不可分割,脚底经络穴位图有很重要的作用。

人体上穴位多得不计其数,而每一种穴位都映射身体的某一部位,掌握常见的穴位每天进行按摩,可以预防小病,使身心都感到舒服。

那么接下来大家看一下关于脚部的穴位。

涌泉穴寻找方法:取穴时,可采用正坐或仰卧,跷足的姿势,涌泉穴位于足底部,在足前部凹陷处,第二、三趾趾缝纹头端与足跟连线的前1/3处。

主治疾病:涌泉穴的主治疾病为:神经衰弱、精力减退、倦怠感、妇女病、失眠、多眠症、高血压、晕眩、焦躁、糖尿病、过敏性鼻炎、更年期障碍、怕冷症、肾脏病等。

穴道指压法治疗脑溢血后的复原、穴位按摩治疗膀胱炎、指压法治疗白发等等。

大敦穴取穴方法:取穴时,可采用正坐或仰卧的姿势,大敦穴位于大拇趾(靠第二趾一侧)甲根边缘约二毫米处。

主治疾病:大敦穴的主治疾病为:目眩、腹痛、肌肋痛、冷感症。

除此之外,自古以来亦被视为镇静及恢复神智的要穴。

此穴位为人体足厥阴肝经上的主要穴道之一。

太冲穴定位方法:取穴时,可采用正坐或仰卧的姿势,太冲穴位于足背侧,第一、二趾跖骨连接部位中。

以手指沿拇趾、次趾夹缝向上移压,压至能感觉到动脉映手,即是此穴。

主治病症:太冲穴的主治病症为:肝脏病、牙痛、眼病、消化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生殖系统疾病。

此穴位为人体足厥阴肝经上的重要穴道之一。

太白穴定位方法:取穴时,可采用仰卧或正坐,平放足底的姿势,太白穴位于足内侧缘,当第一跖骨小头后下方凹陷处。

主治病症:太白穴的主治病症为:胃痛、腹胀、吐泻、痢疾等。

此穴位为人体足太阴脾经上的重要穴位之一。

太溪穴定位方法:取穴时,可采用正坐,平放足底或仰卧的姿势,太溪穴位于足内侧,内踝后方与脚跟骨筋腱之间的凹陷处。

足部反射区保健按知识分享

足部反射区保健按知识分享

(七)双指拳法 用一手握扶足部,另一手半握拳,以食指、
中指的近节指间关节顶点施力按摩。 适用反射区:小肠、肘关节等。
(八)食指刮压法 食指弯曲呈镰刀状,以食指桡侧缘同时
施力刮压按摩,拇指固定足部。 适用反射区:膈(横膈)。
六、足部反射区的区, 配区
四、足部按摩的注意事项
五、足部按摩手法
(一)单食指扣拳法
一手握扶足部,另一手半握拳,食指弯曲, 拇指固定,以食指的近节指间关节为施力点压刮 足部反射区。
适用反射区:额窦、垂体、头部、眼、耳、 斜方肌、肺、胃、十二指肠、胰脏、肝脏、胆囊、 肾上腺、肾脏、输尿管、膀胱、腹腔神经、大肠、 心脏、脾脏、生殖腺、肩关节、膝关节、上身淋 巴结、下身淋巴结等。
三、足部的基本结构及名称
一只脚有三个足弓 1.内足弓:后跟底至第一跖骨头 2.外足弓:后跟底至第五跖骨头 3.横足弓:由第一至第五跖骨头 内侧足弓中心点位于距骨头部: 即紧贴舟骨的地方。 舟骨位置: 内侧脚眼下前方 后跟成外翻状会更易见
足部简介一只脚:26块骨 一双脚:52块骨 差不多是全身骨骼总数 之1/4(共206块骨) 内及外侧之分别 靠近拇趾为足部内侧 靠近尾趾为足部外侧
19、用单食指叩拳或拇指指腹在横结肠、降 结肠、乙状结肠及直肠反射区压刮5~7次。
20、用单食指叩拳在肛门反射区定点按压 5~7次。实际按摩中,横结肠、降结肠、 乙状结肠及直肠、肛门反射区可作为一组 反射区一次操作完成。
21、用双食指叩拳在小肠反射区定点按压并 由前向后刮压5~7次。
22、用单食指叩拳在生殖腺反射区定点按压 5~7次。
2、用拇指指尖或单食指叩拳在肾上腺反射区 处定点向足趾方向按压5~7次。
3、用单食指叩拳法在肾反射区处定点按压并 由前向后推按5~7次。

足部反射区疗法图解

足部反射区疗法图解
手法 从外向内 方向刮压按摩3~5次.
编辑ppt
三、足部反射区
• 12、甲状腺 部位 位于双足底第一跖
骨与第二跖骨之间以及第一跖骨 远侧部连成带状;
功能 调节激素分泌,平 衡阴阳;
主治 甲状腺本身的疾患 (如甲状腺机能亢进、甲状腺机 能减退、甲状腺炎、甲状腺肿大 等),能促进小孩长高,治疗心 脏病、肥胖症等;
三、足部反射区
• 19、胆囊 • 部位 右足底第三、
四趾间划一竖线,肩关节反 射区划一横线,两线的交界 处即为胆囊反射区。 • 功能 清热化湿,利 胆止痛。 • 主治 胆囊本身的疾 病(如胆囊炎、胆石症)、 肝脏疾患、失眠、惊恐不宁、 肝胆湿热引起的皮肤病、痤 疮等。 • 手法 定点按压3~5次。
编辑ppt
二、作用机理
• 临床实验证明,人的双脚合并正是人体器官 组织立体分布的缩影。当体内器官或腺体异 常时,其足部反射区就会有结晶沉积而成为 (痛点),每个痛点触觉反应不同,有些像 沙子,有些呈颗粒,有些只有肿胀的感觉。 适当刺激各反射区,自然也会加快排除沉积 在组织周围的毒素和废物,因而达到疗效的 效果,这就是现代医学所称的第三医学:利 用刺激细胞组织的再生能力,让器官自我恢 复并保持正常功能的理疗法。
编辑ppt
三、足部反射区
• 18、肝

部位 位于右足底第四、
五跖骨间肺反射区的下方及足
背上与该区域相对应的位置。

功能 舒肝利胆,清热
解毒,补益肝血,平肝潜阳。

主治 肝脏本身的疾患、
血液方面的疾病、高血脂、扭
伤、眼疾、眩晕、指甲方面的
疾病、肾脏疾患等。

手法 自足跟向足趾方
向按摩3~5次。
编辑ppt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足部分布着由许多神经末梢构成的触觉、压
觉和痛觉等感受器,它处于人体最远离中枢神 经的部位,其信息传递的途径是足部——脊 髓——大脑,而脊髓有与各个脏腑器官连接。 因此,足部存在着人体各个部位和脏器的信息,
同样足部受到的刺激也可以传递到全身,是一
个反应最敏感的反射地带,所以当人体各部位
脏腑器官发生异常时,足部就会出某些相关的 信息。
使足部的血液循环顺畅,促进全身血液循环,
加速机体新陈代谢、补充营养,使您的机体健 康、正常地运转。
《黄帝内经》的《足心篇》中简述脚底按摩原理:人体器官脏腑 各部位在脚底都有反射区,用按摩刺激反射区,通过血液循环、神经 传导,能调节机能平衡,恢复器官功能,收到祛病健身之效。
中医理论记载,人有“四根”——耳根、鼻根、乳根和脚根,其 中以脚根为四根之本。人老脚先衰,木枯根先竭,可见脚对人体的重 要性。
色、皮下颗粒、索条硬结节等。通过采用足部按摩,可促进局部循环、
血流通畅,最终通过肾脏等排泄器官将这些沉积物排出体外,恢复脏 腑器官的正常功能。
(2)反射学说:人体各个系统能彼此保持密切的联系、合作与协调, 是依靠复杂的体液、神经等能流系统来完成的。人体的体表和内脏到 处都有丰富的感受器,当感受器接受到外界或体内环境的变化就会引 起神经冲动,沿传入神经到中枢神经,中枢神经进行分析综合产生新 的冲动,再沿传出神经传至器官、腺体或肌肉,使之作出相应的反应。 这就是神经反射的过程。
足疗法分为以下三大类:1. 热水足浴法 2. 足部按摩法 3. 中药足疗法。但实际上,我们 知道,中医历来就非常重视足部的保健与治疗。
人体的五脏六腑在脚上都有相应的投影,连接 人体脏腑的12 条经脉,其中有6条起于足部, 脚是足三阴之始,足三阳之终,双脚分布有60 多个穴位与内外环境相通。进行足部按摩,可
(大脑)和各个内脏 器官相联接。由于双足是处于人体最远离中枢 神经的部位,从信息传递的途径来说,是脚到 脊髓再到大脑,而脊髓又与各个脏腑器官相联 接,因此脚上存在着各脏腑器官的许多信息, 脚所受的刺激也会传送到各脏腑器官。又由于 双脚是处于最远离心脏的部位,很容易出现血 液循环障碍,加上地心吸力的影响,一些从身 体各部分带来的有害物质很可能在这里沉积下 来。
心脏,在人体血液循环中是起着动力的保证作用,可是我们的双
脚,远离心脏位置,由于地球引力作用,血液从心脏流向双脚较为容 易,相反脚部血液回流心脏则难些,特别是当大量血液积聚于下肢静 脉时,下肢组织压力增加,必须依靠下肢肌肉泵的作用,即下肢骨骼 肌张力增高和收缩,挤压下肢血管,协助心脏的泵血作用,迫使下肢 静脉血液通过静脉瓣流向心脏,完成血液的体循环过程。
足反射按摩法是通过对双足反射区的刺激,以调 节病变的组织器官的生理功能,并使已退化或功能已 丧失的组织器官或多或少地恢复一些原有的生理功能, 有病治病,无病强身的治疗兼保健的绿色疗法。
同时,人的双足默默无声地左右着机体的健康状况,双足的反射
区就好象反映机体周身健康状况的一面镜子,每时每刻在用无声的语 言回答着其相关的健康情况。专家指出:当病变程度达10%时,足部 反射区就会反映相应的征兆,而人体产生自觉症状,能够被医疗仪器 检测出来时,病已达70%。
按摩能改善血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无病 者得以健身长寿,有病者得以去病养身,补 “根气”,理“精气”,益“宗气”功效卓著。 根据生物全息学说原理,人体所有组织器官足 部都有其相对应的反射区,足部蕴藏着人体的 “根气”所以足部按摩可加强“根气”的固养 作用,提高人体脏器的生理功能,凡气、血、 精、液等耗散滑脱之证,通过足部按摩,可收 到保真秘元的功效。
它起源于我国远古舞蹈保健时期,在祖国古典医学书籍广有记载。
《黄帝内经》中就曾详细介绍了人的足部有38个腧穴与脏腑相通的理 论,在其它古典医学书籍中也曾有对“观趾法”、“足心道”的相关 记载。20世纪80年代,“足部按摩”保健方法盛行于海外。1978年后 随着党的改革开放政策的不断深入,使“足部按摩”这一祖先留给我 们的宝贵遗产得以“回家”。
因此,在人的足部可以找到与身体各部分 器官相对应的敏感位置。当人体发生疾患时, 在这些敏感位置上可能出现压痛、酸痛、肿胀、 硬结等异常现象,而易被人所感知。由原始的、 感性的、偶然的发现,经过千万年的反复验证, 人类终于认识到其中的规律性,即这些敏感位 置与各部分器官的关系:当某一器官发生异常 现象,而当刺激这些敏感位置时,疾患也将得 到缓解或痊愈。刺激这些敏感位置的方法,最 简单最原始的便是用手去按揉或用脚在凹凸不 平的地面、树根上踩踏,以取得治病的效果。 这就是足部反射区按摩法的起源。
足部按摩为什么能保健和治病?
人体足部有足三阴经,足三阴经在足部流
通并交接。足部的腧穴有着重要的作用,如五 腧穴中井、荥、腧穴大多在足部,对头部、腹 部和热病有着重要的治疗价值。经常按摩足部 的经穴,对疏通经络,保障气血运行有着重要 的作用,人体气血运行畅通,疾病就会消失, 身体自然就会健康。足部反射区是人体内部脏 腑组织器官在体表的有规律的特殊对应点。足 部的按摩,按去沉积代谢物,摩松肌肉,滑利 关节。
足部反射区保健按摩定义和 操作手法
足反射按摩法定义
人体的双足合起来恰象人体的整体缩影,人体的 各组织器官在人体双足都有其对应的解剖部位,即反 射区。运用物理手法(如手指、按摩工具)在人体双 足部相应的反射区上施以按、压、刮等手法,就能调 节人体各脏腑器官的生理功能,从而达到诊断疾病、 治疗疾病、自我保健的目的。这种物理疗法称为足反 射按摩法。
足疗的原理
(1)循环学说:由于心脏有节律的搏动,血液不停地在全身循环 流动,成为机体内外物质运输和交换的重要通道。当人体某个器官机 能异常或发生病变时,就会产生一些对人体有害的代谢产物沉积在循 环通道上。由于足部是处于远离心脏的部位,加之地心引力的影响, 这些有害物质
就很容易在足部沉积下来,造成局部皮肤组织变异的现象,如皮肤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