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川木雕艺术

合集下载

剑川白族木雕艺术的展示与传播

剑川白族木雕艺术的展示与传播

保 留 了 明 代 格 局 , 西 门 、北 门 、 南 门 护 城 河 桥 依 然 完 整 保 存 ,是 云 南 省 格 局 和 风 貌 保 存 比 较 完 整 的 古 城 之 一 。 古 城 区 内 明 、 清 、 民
可 是 在 现 代 市 场 经 济 的 冲 击 下 ,剑 川 的
木 雕 产 业 却 一 度 陷 入 了 一 种 尴 尬 — — 作 为 一
依 托 古 建筑 展 示 传 播木 雕 艺 术
剑 川 古城 始 建 于 明 洪 武 二 十 三 年 ( 30 1 9
农 牧 、商 品 、工 艺 技 术 有 着 大 量 接 触 和 交 流 ,
为 剑 川 木 雕 艺术 的发 展 提 供 了极 好 的 文 化 平
台。
年 ),迄 今 已  ̄ 6 o 年 的 历 史 。 至 今 完 整 地 fo多
石 家 具 ,堪 称 家 具 中 之 上 品 。 大 理 石 , 石 质 细 腻 ,花 纹 美观 ,色 彩 绚 丽 ,经 过 打 磨 ,光
滑 如 脂 ,还 能 显 露 出 千 姿 百 态 的 花 纹 。 明 代
徐 霞 客 曾赞 美 它 “ 绝 妙 著 色 山 水 ,云 皆 能 俱
何 可 及 故 居 的 正 房 , 为 二 层 楼 房 , 穿 斗 式 的
个 文 化 品 牌 或 是 文 化 符 号 , 它 享 誉 千 年 ;然 而 作 为 一 个 产 业 ,剑 川 木 雕 却 一 直 在 其 名 气 与经 济 效 益 的 夹缝 中徘 徊 , “ 名 无 市 ”是 有 剑 川 木 雕 在 产 业化 之 路 上 不 得 不 面 对 的 一 个 问 题 。 究 其 原 因 ,一 是 木 雕 产 业 开 发 面 临 现
整 保 存 了景 风 公 园 明 清 古 建 筑 群 ,以 及 沙 溪 寺 登 街 。沙 溪 寺 登 街 被 世 界 纪 念 性 建 筑 基 金 会 ( wMF 收 入 世 界 濒 危 建 筑 遗 产 名 录 , 是 ) 剑 川 木 雕 的 另 一 大 系 列 产 品 是 云 木 大 理 播剑川木雕艺术 。

剑川木雕研究

剑川木雕研究

剑川木雕研究分析来源:木雕网1.云南剑川木雕的价值分析1.1 艺术价值剑川木雕作为云南特色工艺,其形态、风格多样、审美意识淳朴,有着较高的艺术价值,其艺术价值主要体现在材质、艺术形式和制作工艺等方面。

(1)天然的材质美剑川木雕材料种类丰富、质地纯朴、自然纹理富于天趣,这些木材赋予了剑川木雕天然材质的美感。

在剑川木雕中,有一类木雕作品是不进行上漆或上色的,直接表露出木材固有的纹理和本质色泽,木雕艺人们在创作过程中,往往会根据木材本身的性质、形态进行创作,雕刻出来的作品除了具有工艺品的艺术形态之外,还保留了木材本身的自然形态特征,作品朴质、生动,在使用过程中让人产生一种温馨的自然情怀。

(2)独特的艺术形式剑川是通往兰坪、丽江、中甸和西藏等地的交通要道,这里主要居住着白、汉、傈僳、彝、回等民族。

受多元文化的影响,剑川木雕在保持了白族文化的同时,还吸收了众多地区,众多文化的艺术涵养,与其它地区的木雕相比,剑川木雕具有较大的融合性,在融合了众多民族的雕刻艺术后,呈现出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

从形态上来看,剑川木雕形态多样,既包括了建筑、家具、摆设等三维空间艺术作品,也包括了门窗、雀替、枋额、壁画等浮雕艺术作品,它没有中规中矩的固定形式,不讲求庄严、稳重、对称的格局,力求摆脱呆板模式的束缚。

如图1所示,图1中的棂花窗造型简洁大方,巧妙地运用了线条的变化,并与浮雕图案相结合,在局部的不对称中体现出总体的对称,风格朴素自然,活泼生动。

从色彩上来看,剑川木雕的装饰色彩非常丰富,除了木材的固有色之外,还有漆的色彩、镶嵌物的色彩以及金属物件的色彩,众多色彩中,又以民族彩绘最为突出。

如图2所示,图2中的木雕以民族彩绘作为装饰,其色彩包含了红、黄、白、蓝等多种,体现了民族彩绘的风格特征,但它又不似原始民族彩绘那样艳丽,在众多颜色中,它以天蓝色为主导色调,即体现出内地文化的内敛与优雅,也不乏少数民族质朴与奔放的风格。

从题材上来看,剑川木雕的题材多选用和当地地理环境、生活习惯相关的事物,也有的题材来源于佛教、道教和民俗。

中国古建惊艳的七大木雕流派

中国古建惊艳的七大木雕流派

中国古建惊艳的七大木雕流派木雕艺术在古建筑中所独具的装饰作用不容忽视,雕梁画栋,雕饰门楣、屋椽、窗格、栏杆、飞罩挂落……木雕所至之处,可以古朴典雅,也可以富丽堂皇,文人、商户、贵族都喜欢通过木雕来修饰宅院。

木雕艺术同其他雕塑艺术一样,伴随着人类的产生而生,人们有了审美,木雕就真正成为了一门艺术。

经过一代代匠人的传承和创新,渐渐的形成了各式各样木雕流派,它们有各自不同的特点,却无一例外的,满足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对美的诉求。

东阳木雕:画中有画,景中有景东阳木雕因产于浙江东阳而得名,以平面浮雕为主的雕刻艺术。

据东阳《康熙新志》载,唐太和年间,东阳冯高楼村的冯宿、冯定两兄弟曾分任吏部尚书和工部尚书,其宅院“高楼画栏耀人目,其下步廊几半里”。

陆氏墓与唐元和年间进士、宰相舒元舆的墓同在20世纪初被盗,均有精雕的陪葬木俑出土,足以说明东阳木雕当时的水平与风格。

在艺术手法上,东阳木雕以层次高、远、平面分散来处理透视关系并以中国传统绘画的散点透视或鸟瞰式透视为构图特点,它所表现出来的内容可以比西洋浮雕更为丰富,它可以充分展示画面内容,做到“画中有画,景中有景”。

2006年5月20日,该遗产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徽州木雕:徽商的穷奢极欲旧时,徽州木雕多用于建筑物和家庭用具上的装饰。

木雕在徽派建筑上,通常用于架梁、梁托、檐条、楼层拦板、华板、窗后、栏杆等处、雕花撰朵,富丽繁华。

既考虑美观,又重视实用,大凡窗子下方、天井四周上方栏板、檐条,采用浮雕较多;在梁托、斗拱、雀替以至月梁上使用圆雕较多。

在家具方面,应用木雕较多的是床与衣橱。

这些家具一般用高级木材制作,均用朱漆和金箔装饰木雕的表面,使其更加鲜明生动。

明中叶以后,随着徽商财力的增强,炬耀乡里的意识日益浓厚,木雕艺术也逐渐向精朗细刻过渡,以多层透雕取代平面浅雕成为主流。

入清以后,对木雕装饰美感的追求更为强烈,涂金透镂,穷根华丽,虽为精工,但有时反而过于繁琐。

剑川木雕—搜狗百科

剑川木雕—搜狗百科

剑川木雕—搜狗百科据史书记载,剑川木雕起源于唐朝天宝年间,宋代时技艺渐趋精湛,民间能工巧匠甚多,明嘉靖后,豪门贵族大兴土木,修建亭阁水榭,民间儒、佛、道三教俱兴,庙宇祠堂林立,剑川木雕和木匠工艺得到了大力发展,到了清代,剑川木雕达到了鼎盛时期,剑川木雕随着剑川木匠的足迹遍及滇西北各地州而赢得了良好的口碑,至今仍流传于民间的“剑川木匠到处有”之说,充分印证了剑川木雕影响的久远和广泛。

目前的剑川木雕在继承发扬的基础上,形成了嵌石木雕家具、古建筑装饰、室内装饰、旅游工艺精品等四大门类产品130多个花色品种。

集艺术价值、观赏价值、收藏价值和实用价值于一身。

产品以其精湛的技艺、古朴典雅的风格和上乘的质量而远销30个国家和地区。

经过千余年发展与积淀,在充分吸收汉族和周边各民族文化技术的基础上,剑川木雕逐渐形成了自己独具一帜的雕凿风格,丰富的艺术想象力、浓郁的民族风格和精湛的技艺是剑川木雕千余年来长盛不衰的关键所在。

剑川木雕题材广泛,造型优美,形象生动逼真,构图严谨统一,工艺精美细腻,尤其是传统的山水、花鸟和人物画,精致细腻,有呼之欲出的真实感。

剑川木雕种类繁多,经过长期的发展,日前已形成四大门类,即:嵌石木雕家具、古建筑装饰、室内装饰、旅游工艺精品、嵌石木雕家具,又称云木雕花镶嵌大理石家具。

此种家具,选用优质硬木,精心雕刻出龙、凤、狮、孔雀、喜鹊、牡丹、梅花、茶花等传统装饰图案,制成各式家具,再镶嵌上苍山特产的彩花大理石,显得古朴大方,新颖高雅,别具一格,富于民族特色,是既实用,又精美的装饰艺术品。

古建筑装饰中尤以格子门出名,被誉为“仙窗”,雕花格子门窗,制作工艺精巧,一般分为上下两层,上节采用多层镂空技法,底层雕出几何图案,表层为表现山石花鸟或人物故事的浮雕,线条柔美,生动活泼;下节则饰以各种动物浮雕,造型朴实,概括洗练;上下节浑然一体,相得益彰,既美观,又稳定,构成一幅完整的艺术品。

木雕室内装饰又称木雕挂屏,是传统格子门的变种,由格子门中的窗体衍变而来,此类室内木雕挂屏,大多采用镂雕法,层层镂空,精雕细作,其图案取材寓意深远,多以儒家经典故事为体裁,重教说理,透着一股浓浓的书墨香味,在室内装饰市场上很受欢迎。

剑川木雕——中国西南第一雕

剑川木雕——中国西南第一雕

剑川木雕——中国西南第一雕剑川木雕是中国西南地区最著名的木雕之一。

它的特点是用一整根木头雕刻成立体的人物或景象,逼真而且细致。

剑川木雕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明朝,经过几个世纪的传承和发展,在当地民间形成了独树一帜的风格和工艺,被誉为“中国西南第一雕”。

剑川木雕的雕刻流程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第一步:选材。

雕刻厂家选用的材料大多为柿子木和竹子。

这些木材由于质地致密和纹理清晰,对于雕刻的细节和效果有特殊的要求。

第二步:制作基础。

在雕刻开始之前,需要先做好木头的基本形状。

通常是一个长条形的木条,经过切割和刨光后,制作成想要的基本形状。

第三步:细节雕刻。

在基础完成之后,开始逐步雕刻细节。

这是整个过程中最重要的步骤。

雕刻师需要用工具和技巧将木头雕刻成具有逼真表现力和动态感的形象。

如果雕刻师在这个步骤中出现偏差,可能会导致整个作品丧失逼真感和美感。

第四步:打磨和上色。

在雕刻完成之后,需要对木头进行打磨和上色。

这个过程需要大量的耐心和细致的操作。

雕刻师需要使用不同的磨砂纸和磨料来达到完美的光洁表面。

上色需要根据木头的质地和工艺来决策,颜色必须清晰、自然、艳丽。

剑川木雕被广泛用于雕刻家具、文物、景观石等领域,是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并不是简单的技术制造,而是艺术的表演形式,它不仅展示了自然界美的外观,更是审美和想象的重要体现。

作为中国西南地区最著名的手工艺品之一,剑川木雕体现了传统文化的精髓和实践经验。

它的精神内核在于重视细节、注重个性化,强调对自然、历史、文化的体验。

总之,剑川木雕是中国西南地区的一种非常特殊的手工工艺品,凭借着它丰富多彩的历史和鲜明的传统,为全世界的艺术爱好者带来了无穷的乐趣和灵感。

随着社会的发展,未来剑川木雕可望在实践和理论上持续发展,为中国艺术迸发出崭新的光芒。

浅析云南剑川木雕的艺术特色

浅析云南剑川木雕的艺术特色

它不但是对中印与藏文化元素的继承、吸收、 境,他们的信仰习俗,他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异工匠们细腻、逼真的刀法;研究福寿梅花格
消化,同时也融合了本民族文化元素五千多年 与向往。(1)木雕内容的人物多为神话故事人 子门时,你会因那榫卯扣接分毫不差的技巧而
的锤炼,它是多重元素相互作用交织下的产 物、圣人以及英雄题材的人物。并且由于受多 折服。
可见可感的文化。这些少数民族世代繁衍生 法,给人以自然的亲切感。门窗和大门,更是 6
息,默默守护和延续着早就成为我国历史文化 白族木匠工艺技巧以及心血的倾注之地。
[4]杨丽丽.李伦.剑川木雕的创作表现形式[J].
长河中精粹的古老文化。
剑川木雕工艺经历了几次质的飞跃,第一 昆明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28
浅析云南剑川木雕的艺术特色
作者: 作者单位: 刊名:
英文刊名: 年,卷(期):
洪文燕, 胡维平 昆明理工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
美术界 Arts Circle 2013(9)
参考文献(6条) 1.李昆声 云南艺术人类学 2001 2.杨学政 云南宗教知识百问 1994 3.汤兆基 雕塑 2005
4.杨丽丽;李伦 剑川木雕的创作表现形式[期刊论文]-昆明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6(28)
堂,寓福禄之意,艺术表现形式多样,有借喻、
田、云南剑川木雕等。剑川木雕更是木雕界的
三、复杂糅合的素材与工艺特色
拟人、复合布局手法,格扇门是白族木雕工艺
典范。
白族木雕的悠久历史文化背景,奠定了稳 卓 越 的 集 中 体 现 。 它 的 发 展 并 非 一 蹴 而 就
一、特色文化根源
步发展的坚实基础。木雕主题内容鲜明,集艺 的。而是匍匐前进。起初,在明朝初期,只有

剑川木雕实践心得体会

剑川木雕实践心得体会

一、前言剑川木雕,作为中国民间艺术瑰宝之一,历经千年传承,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精湛的工艺技艺,享誉国内外。

我有幸参加了剑川木雕的实践培训,通过这段时间的学习和实践,我对剑川木雕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以下是我的一些心得体会。

二、剑川木雕的历史与技艺1. 剑川木雕的历史剑川木雕起源于唐代,距今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

它源于民间,流传于民间,是剑川地区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剑川木雕以雕刻人物、动物、山水、花卉等题材为主,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情和地域特色。

2. 剑川木雕的技艺剑川木雕技艺独特,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镂空雕刻:在木雕作品中,通过镂空的手法,使作品层次分明,富有立体感。

(2)透雕:在木雕作品中,通过透雕的手法,使作品具有通透感,犹如一幅立体的画卷。

(3)浮雕:在木雕作品中,通过浮雕的手法,使作品表面凸起,层次丰富。

(4)圆雕:在木雕作品中,通过圆雕的手法,使作品呈现出立体感,宛如真实的人物或动物。

三、实践心得1. 学习过程在实践培训过程中,我们首先学习了剑川木雕的历史、技艺和工具。

随后,在师傅的指导下,我们开始动手实践。

从简单的雕刻工具使用,到复杂的雕刻手法,我们都一一尝试。

在实践过程中,我们遇到了许多困难,但在师傅和同学们的帮助下,我们逐渐掌握了剑川木雕的基本技巧。

2. 难点与突破(1)雕刻工具的使用:剑川木雕的工具繁多,包括凿子、刀子、锤子等。

在刚开始学习时,我们对这些工具的使用并不熟练,经常出现工具打滑、刻伤木材等问题。

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和实践,我们逐渐掌握了工具的使用技巧,提高了雕刻效率。

(2)雕刻技巧:剑川木雕的雕刻技巧要求非常高,需要具备一定的绘画基础和审美能力。

在实践过程中,我们不断尝试,逐渐掌握了人物、动物、山水等题材的雕刻技巧。

特别是人物雕刻,需要注重人物的表情、神态和动态,使作品更具生动性。

(3)雕刻细节:在雕刻过程中,细节处理至关重要。

我们需要关注作品的每一个细节,如衣纹、毛发、纹理等,力求使作品更加完美。

剑川白族木雕的艺术特色

剑川白族木雕的艺术特色

剑川白族木雕的艺术特色摘要:剑川白族木雕作为民间美术的一种,有其特有的民族特色,本文以其木雕图案为例说明白族木雕所具有的艺术特色。

关键词:汉文化;图案;民族化;乡土化剑川素有“白族木雕之乡”的美称,木雕艺术蜚声海内外,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与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石钟山石窟”一脉相承,深受中原文化的影响,具有浓郁的地方民族特色。

正如一首传统白族民歌中所唱“雕得金龙腾空舞,刻出雄鸡报五更,凿成百鸟枝头唱,镂花引蜜蜂!”剑川白族木雕正是以其精湛的技艺及特有的文化内涵成为民族民间工艺美术的一朵奇葩!白族木雕源于唐天宝、贞元之际,即公元八世纪。

当时南诏政权处于鼎盛时期,因而大兴土木,大规模的建筑宫殿,城楼。

土著白族工匠受到先进汉文化的影响,成为了地区性的首要职业,剑川因此而成为“木雕之乡”。

民间亦有“剑川木匠到处有”之说。

据清·道光《云南通志》载:“剑川地近雪山,土地硗瘠”。

“民间终岁勤动,往往衣食不给,故横经者不免负耕耘,而业农者必兼习工艺”。

白族男性除务农外,大多数兼务各种匠艺,忙时务农,农闲则外出从事各种匠艺活动,以补农业生产之不足,各种传统工匠较多,尤以木工匠艺为最。

又据清朝张泓《滇南新语》中说:“剑川硗瘠,食众生寡,民俱世业木工;滇之七十余州,县及邻滇之黔、川等省,善规矩斧凿者,随地皆剑民也。

”为了谋生,促使“长于技艺”,在长期的精雕细刻中提升了水平,涌现出了一批手艺超群的木匠,一代传一代,直至如今。

一、内容题材剑川白族从古至今不拒绝外族文化,周边的汉文化、藏文化、彝文化、纳西文化、以至于印度宗教文化,采取兼容并蓄的态度,以充实提高本族文化。

白族民间匠人创作雕刻出了深受白族人民喜爱的作品。

内容题材大致分为三类即人物、动物、花卉。

尤以动物,花卉最为常见,而人物多为大家喜闻乐见的神话传说。

花卉多为写实,通常按四时花序节令把云南八大名花和谐地雕刻在一起。

而荷花牡丹常采用凸凹的雕刻手法,虚实相间,花卉也有含蓄抽象的,大多和动物联系在一起,通过梁木雕刻,就别具风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剑川木雕
——刻在木头上的时光
11B班 114030124 张汝利
一、木质的史诗 二、剑川木雕艺术门类 三、剑川木雕的实用分类
四、制作工具 五、木雕制作技术及工序
一、木质的史诗
剑川木雕发展的源头
❖ 剑川有着悠久的历史,素有“文献名邦”之 称,也有“丽江粑粑鹤庆酒,剑川木匠到处 有”之流传。剑川木匠创造的辉煌历史,可 以追溯到剑川海门口遗址已经存留了五千多 年的木质“干栏式”建筑群落。这一建筑群 是剑川木雕工业所产生的源头。
剑川木匠与昆明“品子三坊”的故 事
公元1883年4月,清政府授岑敏英为云贵总督,上任之后,他 决定重修忠爱坊。他对剑川木匠“大山神”张锡鹏说:“你 给我做一铺云南一流的斗拱。”
1884年,杨文樾接替病重的张锡鹏来昆重建金马、碧 鸡两坊。
碧 鸡 飞 檐
“文化大革命”中,金马、碧鸡被拆,但历史没有忘记剑川木匠, 1997年,市政府再次重建两坊时把木雕部分再次交给剑川木匠。
剑川石窟再创造之佛国因由
大理崇圣寺中的剑川木雕
1栖居的诗意---木雕装饰
室外装饰
室内装饰
1.室外装饰
格子门打开的世界 居者的眼睛-----窗棂
承重的斗拱
<1> 格子门中的艺术
房屋隔扇,白族话称为“格子门”。在大理、洱源、 剑川、鹤庆一带的白族,要评论哪一家的房子盖得漂不 漂亮,先要评他家的格子门。这是白族建房习俗的突出 特征。因此,格子门是剑川产量最多,工艺最讲究的建 筑木雕构件之一。
粗雕
粗 雕
细雕
批土漆灰
打磨
喷 底 漆
擦土漆
成品
四、 制作工具
(1)木工工具
1、大锯,用于分割大型木料; 2、小锯,用于分解木料; 3、钢丝锯,用于挖洞,在钢丝上刻痕作锯条,以弯曲
的竹片作锯弓,是透雕不可缺少的工具; 4、斧子,用于劈砍大形; 5、刨子,用于刨削木材平面使之光滑平整; 6、墨斗,用于划直线; 7、木锉,用于锉削木材,部分代替雕刻刀的功能;
从1957年到2008年的考古证明了,海门口是中国最大 的水滨木构“干栏式”建筑遗址。
“干栏式”建筑遗址,这一建筑群是剑川木雕工业所产生的源头。
二、剑川木雕艺术门类
木雕
浮雕
透雕
嵌雕
贴雕
三、剑川木雕的分类
1.屋檐下的故事---仿古建筑 2.栖居的诗意---木雕装饰 3.唾手可得的快乐---木雕工艺品
雕刻工具
1、木敲锤和铁敲锤——敲打雕刀的工具
2、雕刀:也称凿子,是木雕的主要工具,形 状、大小、功能各异。
常用雕刻工具
五、木雕制作技术及工序
制作工序
选料→放样→粗雕→细雕→表面加工→漆面 1.准备工作:选料备料 2.雕刻过程:
放样→打粗坯→戳坯→雕实坯 →细雕→修细→打磨 3.后期装饰
仿形机
把“福”、“禄”、“寿”、“平安”等吉祥 字眼安进窗户棂子。
1. 承重的斗拱
2.梁、柱、枋额
剑川景风公园
“木框石心”圆凳
屏风
沙溪祖先牌位
白族民居堂屋
环保与优雅并存
细致的喜箱
3.唾手可得的快乐---木雕工艺品
笔筒
野趣
女生很喜欢的小吊坠
整堂格子门造型准确,构图饱满,层次分明,刀工流畅。
雕刻中的白族妇女
格子门结构
上横板 上裙板
中腰板 下裙板 下横板
裙板心图案
百福百寿格子门局部
大理观音塘彩画格子门
巍山文庙崇圣寺
<2>居者的眼睛-----窗棂
剑川石宝山窗格
鸡足山祝圣寺窗格
窗框间各斗扣得牢实, 与抗震理念一致。
百花齐放的花心, 精湛的工艺。
1.仿古建筑
各地为了推动旅游业,纷纷重建寺观庙宇, 这促成了剑川仿古建筑业的发展的飞速发展, 也使得“剑川木匠”大显能手。其中大理古建 园林有限公司承建了岳阳楼的重建工程、宝山 的玉佛寺、会泽的云南会馆、昭通的元宝山公 园、大理的崇圣寺恢复重建国外有缅甸九古大 雄宝殿、腊戌观音寺等重大工程,使得这些名 迹带上了深深的“剑川木雕”的味道。
明清以来,剑川木匠对格子门的分类有两种:一类是 槅心采用木雕,裙板采用浮雕;另一种是格子门密不 透风,从槅心到裙板采用单板。
格子门上常刻有图案“鹤鹿同春”,“鹤”谐音 “合” ”,“鹿”谐音“六”。六合常青代表家庭和睦,
事业兴旺。也有以荷花和鹤构图的,取其与“和和”谐 音,含和和气气、和和睦睦的意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