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黄弱苗的发生原因及防治对策
小麦黄苗的原因和补救措施

小麦黄苗的原因和补救措施
小麦春季常因病虫害发生而出现黄苗。
根据麦苗长相,确定发黄原因,及时采取补救措施,尽快促进麦苗复壮。
一、根腐病主要表现为病苗矮小、黄弱,叶鞘变褐,生长不良,严重的可萎黄枯死。
防治时可用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倍顺垄灌根。
二、黄矮病主要表现为自叶端向叶基逐渐黄化,不达叶鞘,拔节后叶色褪绿,叶尖呈鲜黄色,植株稍矮。
防治可用3%啶虫脒乳油2000倍,或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500倍,防治蚜虫、灰飞虱等害虫,麦田及周围杂草都要喷药防治;发病初期可用20%病毒A可湿性粉剂500倍、或1.5%植病灵乳剂1000倍液喷雾防治,每7~10天防治1次,连续防治3~4次。
三、丛矮病主要表现为病株严重矮缩,分蘖丛生,心叶有黄白色长短不一的断续细线条,逐步发展成黄绿相间的条纹,多数不能抽穗。
防治方法同黄矮病。
四、金针虫危害春季主要以幼虫咬食小麦茎秆基部,被害部常不全咬断,且断口不齐,常造成小麦地上部分心叶变黄萎蔫,严重的茎秆枯死,造成缺苗断垄。
一般年份4月上中旬为为害盛期,也是防治最佳时期。
如发现断苗或幼虫入土,可用90%晶体敌百虫800倍液,或50%辛硫磷乳油500倍液,或48%乐斯本乳油500倍液灌根,灌根的工具采用去掉喷头的喷雾器,顺着麦垄灌根。
隔8~10天灌1次,连续灌2~3次。
- 1 -。
小麦弱苗形成原因与补救措施

病虫害防治
病害防治
针对小麦常见的病害,如条锈病、叶锈病、白粉病等,选用抗病性强的品种, 合理轮作,减少病原菌的积累和传播。同时,在发病初期及时喷洒药剂进行防 治。
虫害防治
对小麦常见的虫害,如蚜虫、吸浆虫、红蜘蛛等,采用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相 结合的方法,保护天敌,减少虫害发生。在虫害发生初期,及时喷洒药剂进行 防治,控制虫害扩散。
小麦弱苗的田间表现
在田间,小麦弱苗通常表现为以下几个 方面
抗逆性差:小麦弱苗对干旱、低温、病 虫害等逆境的抗性较差,容易受害。
分蘖少:弱苗分蘖能力减弱,分蘖数量 明显减少,影响群体结构。
生长缓慢:相较于正常麦苗,小麦弱苗 的生长速度明显减慢,株高、叶面积等 生长参数均低于正常水平。
叶片黄化:小麦弱苗叶片往往呈现黄绿 色或黄褐色,叶绿素含量降低,光合作 用能力减弱。
土壤贫瘠
土壤养分含量低,缺乏必 要的氮、磷、钾等营养元 素,无法满足小麦生长的 需求。
干旱缺水
水分是小麦生长的关键因 素,干旱条件下土壤水分 不足,导致小麦生长受阻 。
温度过高或过低
高温或低温环境会影响小 麦的正常生长,如夏季高 温可能导致幼苗灼伤,低 温则可能延缓生长。
病虫害影响
病害:如锈病、白粉病等真菌性病害,会破坏小麦叶片,影响其光合作用和养分吸 收,导致弱苗。
种子处理
进行种子消毒、浸种、拌种等预处理,提高种子萌发率和抗 病虫害能力。
改善生长环境
土壤改良
通过施入有机肥、磷肥、钾肥 等营养物质,改善土壤结构和 肥力状况,为小麦生长提供充
足的营养。
灌溉管理
根据小麦生长需要和当地气候条件 ,合理安排灌溉,保证小麦生长所 需的水分。
温度与光照
如何补救小麦弱苗

结合栽培技术
选择适合当地栽培技术的 补救措施,以提高补救效 果。
确定补救时间和频率
及时性
一旦发现小麦弱苗,应立即采取 补救措施,避免症状恶化。
频率
根据弱苗的症状和环境条件,确 定合理的补救频率,以保证补救 效果。
调整补救措施以适应环境条件
气候变化
在补救过程中,密切关注气候变 化,如干旱、降雨等,及时调整
如何补救小麦弱苗
汇报人: 2023-12-02
contents
目录
• 了解问题 • 制定补救计划 • 实施补救措施 • 监控补救效果 • 总结经验和教训
01
了解问题
定义弱苗
01
弱苗是指小麦植株生长缓慢、矮 小、叶片颜色浅黄或绿色不均, 有时还伴有根系发育不良、分蘖 少等症状。
02
弱苗的产生原因可能是播种质量 差、土壤肥力不足、水分不足、 病虫害等因素所致。
05
总结经验和教训
分析成功和失败的原因
成功原因
及时发现弱苗问题,采取了正确的补救措施,如加强灌溉、合理施肥等,同时加强了田间管理等。
失败原因
未及时发现弱苗问题,或采取的补救措施不当,如过度灌溉导致土壤湿度过大、施肥过多导致烧苗等 ,同时缺乏有效的田间管理等。
总结补救措施的优缺点
优点
及时采取补救措施可以有效地改善弱苗情况,提高小麦的产量和品质。
量。
叶面喷肥
在小麦生长后期,采用叶面喷肥 的方式,喷施磷酸二氢钾、尿素 等肥料,增加叶片光合作用,提
高小麦粒重。
调整播种深度和密度
调整播种深度
根据土壤质地和小麦品种特性,合理 调整播种深度,有利于小麦根系生长 和水分吸收。
合理密植
根据小麦品种特性和土壤肥力状况, 确定适宜的播种密度,保证群体结构 合理,提高个体生长空间。
小麦黄苗弱苗形成原因及其防治对策

关 键 词 :小 麦 ; 黄苗弱苗 ; 形成 原因 ; 对 策
陕西 省宝鸡 市 位于关 中西部 , 光热 资源 丰 富 , 土壤 肥 沃 , 水 利 条 件 良好 , 常 年 种 植 小 麦 面 积
田发 生 的地 下 害 虫 主要 是 蝼蛄 、 金针虫和蛴螬。 多 以幼 虫和 成虫 咬食 小 麦种 子 造 成 不 出 苗 , 或 咬 食 小麦 幼苗 造成 植 株 长 势 较 弱 , 严 重 的导 致植 株 死亡 , 造 成缺 苗 断垄 。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按 照“ 秸 秆 还 田必 须 深 耕 , 旋 耕 播 种 必 须 压 实” 的技 术要 求 , 精 细整 地 , 耕深 达 2 5 c m 以上 , 耕 后及 时 压实 、 耙平 。旋 耕 田块要 压实 土壤 , 采取旋
溉, 麦苗 吸水 困难 致使生长 缓漫 , 叶色灰绿 , 心 叶迟
长 势弱 。
1 . 2 脱 肥 脱 水
近年 来 的暖冬 气 候 使 小 麦 生育 进 程 加 快 , 部
分早 播或 抢墒 播种 麦 田小麦 容易 旺长 , 形 成 弱苗 , 抗寒 能力 降低 , 极 易导致 小麦 受冻 。
小麦 播种时 , 未 施 或 少 施 种 肥 可 致 种 子 根 部 缺
I . 5 土 壤 板 结
1 8 . 6 7 万h m , 总产 8 O万 t 。近 年 来 , 通 过 小 麦 高 产创建 项 目的实施 带 动 , 全 市小 麦 已连 续 九 年 实
现丰 产丰 收 。但 是 , 据 我们调 查 , 小麦 进入 越冬 期 前后 , 部 分 麦 田出现 麦 苗 叶 片发 黄 、 干尖 , 苗 黄 苗 弱等 现象 , 对小 麦生 长不 利 。分 析其原 因 , 主要 有
小麦出苗不全、苗黄、死苗的原因及防治措施

小麦出苗不全、苗黄、死苗的原因及防治措施作者:史风琴来源:《河南农业·综合版》2023年第11期河南省是中国小麦的主产区之一,小麦种植面积和产量多年位居全国前列,河南省小麦丰产与否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非常重要。
小麦的苗情好坏关系到后期产量的高低,苗齐、苗壮是小麦丰产高产的基础。
在实际生产中,小麦出苗不全、黄苗甚至死苗的现象屡有发生,针对小麦播种、田间管理等方面分析原因,提出对本文应的防治措施。
一、小麦出苗不全、苗黄、死苗的原因(一)整地质量不好玉米收获后,秸秆粉碎不彻底,抛撒不均匀,旋耕深度不够,耕整粗糙,造成部分地塊坷垃过多,土壤与秸秆不能充分混合,播种后麦苗根扎在秸秆上,不利于小麦生长,植株得不到足够的水分和养分,造成出苗不全、苗弱,黄苗和死苗。
部分地块土壤松塇,播后没有镇压或镇压不实,种子不能与土壤紧密接触,麦苗出土后,根系发育不全,肥水供应短缺,容易漏气、跑风,导致麦田失墒,降低了小麦抗旱和抗寒能力,出现死苗情况。
(二)播种质量差小麦播种期,如遇气候原因播种过晚,未适量增加播种量,且后期管理跟不上,容易造成小麦缺苗、苗黄。
反之,播种量过大,小麦出苗过密,养分、水分和光照供应不足,也会导致苗弱、苗黄。
一般情况下,小麦播种适宜深度为3~5 cm。
播种过深,麦苗在出苗过程中,消耗过多养分,麦苗出土后,出现长势黄、弱、分蘖率偏少的现象,严重时麦苗死亡。
播种过浅,则根系不能深扎,造成麦苗发黄,且分蘖节外露,小麦无法安全越冬而出现死苗。
(三)肥料使用不当氮肥是小麦形成叶绿素必不可少的肥料之一,麦苗缺氮,叶片易变黄、干枯。
玉米秸秆还田腐烂的过程中会吸收大量氮元素化肥,此前若没有补施适量的氮肥,容易造成小麦缺氮,叶片发黄。
小麦缺乏钙、铁、锌等微量元素,会造成小麦不同程度的生理性干尖黄叶,影响小麦的正常生理活动,进而造成小麦的病理性黄叶干尖。
返青期追施尿素过多,造成氮肥过量,抑制磷钾元素的吸收,也会造成小麦黄叶。
小麦黄苗发生原因及补救措施

小麦黄苗发生原因及补救措施咱农民朋友种地,最揪心的就是那小麦苗发黄啊!那一片片黄苗,就像咱心里的一块大石头,沉甸甸的。
你说这小麦苗咋就发黄了呢?原因可有不少哩!就好比说,土壤肥力不够,就像人吃不饱饭,能有劲儿吗?小麦苗自然就长不好啦,发黄那是肯定的呀!还有啊,播种太深啦,小麦苗得费多大劲才能钻出来见阳光啊,那不得累得够呛,发黄也是难免的嘛!再或者浇水不合适,多了少了都不行,水多了会把根泡坏,水少了又不解渴,这小麦苗能不黄吗?病虫害也是个大问题呀,就像一群小坏蛋天天捣乱,小麦苗能好受吗?那咱可不能眼睁睁看着小麦苗就这么黄着呀,得赶紧想办法补救!要是土壤肥力不够,那就赶紧施肥呀,给小麦苗来点营养大餐,让它们吃得饱饱的,精神起来!播种深了的话,那下次可得注意啦,别再犯同样的错误。
要是浇水的问题,那就得掌握好那个度,该多就多,该少就少。
要是病虫害,那可得赶紧买药来治,把那些小坏蛋都赶跑!咱就说,这小麦苗就跟咱的孩子似的,咱得精心照顾着。
咱不能偷懒,得时刻关注着它们的情况。
你想想,要是咱自己的孩子生病了,咱能不急吗?肯定是想尽办法让孩子好起来呀!这小麦苗也是一样的道理呀!咱农民种地不容易呀,一年到头就盼着有个好收成。
这小麦苗就是咱的希望呀,可不能让它们黄着不管。
咱得行动起来,该施肥施肥,该浇水浇水,该防虫防虫。
可别小看这些事儿,每一件都关系到咱的收成呢!咱再想想,等小麦苗都绿油油的,长得壮壮的,那到时候一片丰收的景象,咱心里得多美呀!那可都是咱的汗水换来的呀!所以呀,现在遇到小麦黄苗的问题咱别怕,咱有办法解决!咱农民就是有这股子劲儿,不怕困难,就怕没希望。
只要咱努力了,肯定会有好结果的。
你说是不是这个理儿?咱可不能让小麦苗就这么黄下去,得让它们绿起来,壮起来,给咱带来一个大丰收!咱农民的日子也会越过越红火的!。
小麦苗黄苗弱形成原因及其预防

河南农业2016年第1期(上)LIANG ZHONG LIANG FA良种良法若遇暖冬年份,有利于小麦红蜘蛛、蚜虫、灰飞虱等害虫的发生。
如果防治不及时,叶片受害后形成黄色斑点,同时受病毒侵害,导致小麦丛矮病发生,影响光合作用,形成黄苗、弱苗,生长发育缓慢。
(六)僵苗发黄主要发生在土质黏重、低洼地块。
整地播种时,土壤湿度大,播种后土壤板结,通透性不良,小麦根系发育不良,麦苗瘦弱,叶片变黄或发白。
(七)干旱如果小麦播种时墒情不足,播后未浇出苗水,造成小麦生长缓慢,叶片灰绿,基部叶片发黄。
(八)冻害或拔节后脱肥2015年暖冬气候使小麦发育进程相结合,667m²于改善其余每667m²产量600kg 的高产田,每667m²用量氮肥(N )15~16kg 、磷肥(P 2O 5)3~4kg 、钾肥(K 2O )5~6kg ;每667m²产量500kg 的中产田,每667m²用量氮肥(N )13~14kg 、磷肥 (P 2O 5)4~5kg 、钾肥(K 2O )4~5kg ; 每667m²产量400kg 的低产田,每667m²用量氮肥(N )12~13kg 、磷肥(P 2O 5)5~6kg 、钾肥(K 2O )4~5kg 。
(三)适期适量匀播小麦适期播种有利于培育壮苗。
宛城区地处南阳盆地,半冬性品种适宜10月10—15日播种, 春性品种适宜10月20—25日播种。
播深3~4cm 。
在适播期内,整地质量好、墒情足的地块每667m²播量9~11kg ;中晚茬或秸秆还田的地块,每667m²播量10~12.5kg 。
另外,因延误播期或整地差的地块,应适当增加播量。
每晚播2天应增加0.5kg 种子,最多每667m²播量不超过15kg 。
(四)加强播期病虫害防治1.搞好种子检疫,防止含有检疫对象的病虫害传播扩散。
2.搞好种子包衣或药剂拌种。
浅谈麦苗大面积枯黄死的原因及对策

浅谈麦苗大面积枯黄死的原因及对策麦苗大面积枯黄死是农田种植中常见的问题之一、在种植过程中,当麦苗出现大面积枯黄死的情况时,农民需要及时找出原因,并采取有效的对策来解决问题。
本文将就麦苗大面积枯黄死的原因及对策展开讨论。
麦苗大面积枯黄死的原因主要有水浸、肥料不足、植物病虫害、气候异常等方面。
首先,水浸是导致麦苗大面积枯黄死的常见原因之一、农田常见的排水系统问题,比如堵塞、不通畅等,导致水分在地表停留时间过长,使麦苗根系长时间处于湿润状态,缺乏氧气,从而根系受到缺氧的伤害,引起早期生长的麦苗大面积枯黄死。
解决这一问题的对策是加强农田排水系统的维护和管理,及时清理沟渠,确保排水系统的畅通。
其次,肥料不足也是引起麦苗大面积枯黄死的常见原因。
缺乏养分的土壤会导致植物生长发育的障碍,而麦苗也不例外。
农田土壤中常见的养分不足包括氮、磷、钾等元素的缺乏,这些元素是植物生长发育所必需的。
农民可以通过施肥的方式来解决这一问题,选择适量合理的肥料并按照肥料的使用规范进行施用,确保麦苗获得足够的养分供给。
植物病虫害也是导致麦苗大面积枯黄死的原因之一、冬小麦种植中,常见的病虫害包括蚜虫、纹枯病、条锈病等。
这些病虫害会对麦苗的生长发育产生负面影响,导致麦苗大量枯黄死。
解决这一问题的对策包括及时发现和识别病虫害,采取合理的防治措施,比如喷洒杀虫剂、使用抗病抗虫的品种等,以保护麦苗的正常生长。
最后,气候异常也常常引起麦苗大面积枯黄死。
极端的气温、干旱、暴雨等极端天气现象都可能影响麦苗的正常生长发育,导致其大面积枯黄死亡。
对抗异常气候的对策包括合理的田间管理,比如灌溉、覆盖等,以维持适宜的生长环境。
此外,适应性强的品种选择也是防范气候异常引起枯黄死的重要对策。
综上所述,在面对麦苗大面积枯黄死的情况时,农民需要仔细分析原因,并采取相应的对策来解决问题。
水浸、肥料不足、植物病虫害以及气候异常等都可能导致麦苗大面积枯黄死,农民可以加强农田排水系统的管理、适量施肥、防治病虫害以及合理抗御异常气候等来保护麦苗的生长发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麦黄弱苗的发生原因及防治对策在小麦种植生产中,由于多种原因,如:播量过大,施肥不当,病虫危害等多种原因,导致小麦生长发育严重受阻而出现黄苗,本人根据生产实践经验,将小麦黄弱苗的发生原因与防治对策介绍如下:
一、黄弱苗的发生原因
1.播量过大造成的黄弱苗
播量大出苗后小麦群体过大,养分供应不足,个体发育不良,叶片短窄,下部叶片枯死,叶色黄绿。
2.整地质量差
播前整地不精细,土壤中大块土较多,土壤过松,根系下扎不好,麦苗次生根少,生长缓慢、缩心、黄叶、苗弱,形成的苗黄苗弱。
3.施肥不合理
未施或少施种肥可致土壤严重缺氮、磷,使麦苗瘦弱变黄;或底肥没有腐熟,种肥施用过多,幼苗、种子接触到这些肥料后易被烧伤,导致幼苗叶尖、叶片发黄。
4.天气干旱
天气干旱,土壤中水分缺乏,麦苗根系发育不良,次生根少,生长缓慢,分蘖困难,麦苗矮小,造成小麦中、下部叶片黄化,由基部叶片发黄逐渐干枯。
5.病虫危害造成的黄弱苗
小麦受到蝼蛄、麦圆蜘蛛、蚜虫等虫害咬食麦苗根茎,吸食小麦叶肉组织营,使叶片发黄,受害重的干枯死亡,受到根腐病导致根部腐烂,叶片出现病斑,茎秆枯死等,小麦返青后发病,表现为苗色发黄,株高参差不齐。
6.盐害造成黄弱苗
盐害苗土壤含盐量大,会直接引起麦苗植株瘦小矮挺,分蘖少,叶片窄,基部黄叶多,叶色黄绿,叶梢呈紫红色。
7.冻害
小麦进入返青拔节期以后,如果遇到寒潮温度降到零度以下就会发生冻害,同时造成小麦的抗病能力下降;受害特征为叶片突然发黄,且均匀;或者是叶片的部分被冻死,似开水烫,以后逐渐枯黄。
二、应对措施
1.合理密植
根据品种特性、播种期、土壤肥力等来确定播种密度。
一般原则是:分蘖力强的品种比分蘖力弱的品种基本苗要少些;播种期早的应适当降低基本苗数,播种期晚的应适当增加基本苗数;肥地应适当降低基本苗数,瘠薄地应适当增加基本苗数。
2.提高整地质量
生产上应推广大型机械深耕技术,深耕要超过25cm以上,破除犁底层,加深耕层,整地作业的地块,应结合耙耱,做到上虚下实。
3.根据苗情合理施肥
根据苗情及时追施氮肥,并注意氮、磷配合施用,对底肥不足、旱情严重并且返青以来尚未浇水施肥的地块,要尽快施肥浇水,促小麦复壮,适当增施钾肥,以促进麦苗生长。
4.中耕与镇压
干旱年份对实施给水的田块,必须及时浅锄松土或浅耙,破除土壤板结,防止开裂失墒;镇压应结合土质、墒情、苗情与天气灵活掌握。
5.种子包衣或浸拌种
种子包衣或拌种的主要目的是减少病、虫害发生的机会和降低发生程度,促使苗壮,避免出现黄、弱苗,地下虫危害造成的死苗,用48%毒死蜱乳油500倍液顺垄定向喷淋;小麦根腐病在小麦拔节期、抽穗期和灌浆期,可以亩用50%多菌灵加15%粉锈宁各0.5kg,用药剂浇灌。
6.适时冬灌
冬灌具有贮水防旱,稳定地温、防冻、压盐的作用,有利麦苗安全越冬和返青后生长;冬灌适宜的时间一般以当地平均气温在3-4℃,即“昼消夜冻”时,即北疆在11月上旬,南疆在11月中旬。
7.及早划锄,促壮苗
小麦遇到倒春寒后,四月上中旬以促为主,及早划锄提高地温,每亩追施5-10kg尿素,促进麦苗健壮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