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苗色异常的原因及其补救办法

合集下载

小麦黄苗的原因和补救措施

小麦黄苗的原因和补救措施

小麦黄苗的原因和补救措施
小麦春季常因病虫害发生而出现黄苗。

根据麦苗长相,确定发黄原因,及时采取补救措施,尽快促进麦苗复壮。

一、根腐病主要表现为病苗矮小、黄弱,叶鞘变褐,生长不良,严重的可萎黄枯死。

防治时可用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倍顺垄灌根。

二、黄矮病主要表现为自叶端向叶基逐渐黄化,不达叶鞘,拔节后叶色褪绿,叶尖呈鲜黄色,植株稍矮。

防治可用3%啶虫脒乳油2000倍,或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500倍,防治蚜虫、灰飞虱等害虫,麦田及周围杂草都要喷药防治;发病初期可用20%病毒A可湿性粉剂500倍、或1.5%植病灵乳剂1000倍液喷雾防治,每7~10天防治1次,连续防治3~4次。

三、丛矮病主要表现为病株严重矮缩,分蘖丛生,心叶有黄白色长短不一的断续细线条,逐步发展成黄绿相间的条纹,多数不能抽穗。

防治方法同黄矮病。

四、金针虫危害春季主要以幼虫咬食小麦茎秆基部,被害部常不全咬断,且断口不齐,常造成小麦地上部分心叶变黄萎蔫,严重的茎秆枯死,造成缺苗断垄。

一般年份4月上中旬为为害盛期,也是防治最佳时期。

如发现断苗或幼虫入土,可用90%晶体敌百虫800倍液,或50%辛硫磷乳油500倍液,或48%乐斯本乳油500倍液灌根,灌根的工具采用去掉喷头的喷雾器,顺着麦垄灌根。

隔8~10天灌1次,连续灌2~3次。

- 1 -。

麦苗叶色异常的成因和对策

麦苗叶色异常的成因和对策

02
麦苗叶色异常成因
营养不足
缺乏氮肥
麦苗缺氮时,叶片会变黄,生长 缓慢,植株矮小。此时需要增施
氮肥,如尿素或硫酸铵等。
缺乏磷肥
麦苗缺磷时,叶片出现紫红色斑块 ,根系发育不良。应增施磷肥,如 过磷酸钙或磷酸二铵等。
缺乏钾肥
麦苗缺钾时,叶片边缘出现黄色斑 块,逐渐扩大至整个叶片,导致叶 片枯死。应增施钾肥,如氯化钾或 硫酸钾等。
冻害
麦苗受冻后,叶片会出现黄化现象。应加强田间管理,采取防寒措施,如覆盖地膜、熏烟等。
03
麦苗叶色异常对策
科学施肥
01
02
03
合理配比肥料
根据麦苗生长需求,科学 配比氮、磷、钾等肥料, 以满足麦苗正常生长所需 的营养元素。
掌握施肥时机
在麦苗生长的关键时期进 行施肥,如分蘖期、拔节 期等,以保证麦苗正常生 长。
分的失衡。
选用适宜的种植密度
02
根据土壤肥力和气候条件等因素,合理确定种植密度,以保证
麦苗正常生长。
加强田间管理
03
及时清除杂草、松土、浇水等田间管理工作,以促进麦苗正常
生长。
04
麦苗叶色异常的田间管 理措施
及时浇水、排水和除草等田间作业
浇水
01
如果麦田出现干旱,叶色会变黄,应及时浇水,但要
避免过度浇水导致根部腐烂。
叶色发红
总结词
叶色发红主要是由于低温、缺磷、缺 钾等原因导致的。
详细描述
在寒冷季节,麦苗可能会因为受到低 温影响而出现叶色发红的现象。此外 ,如果土壤中缺乏磷元素或钾元素, 也会导致麦苗叶色发红。
叶色发绿
总结词
叶色发绿可能是由于养分过剩、水分过多等原因导致的。

小麦苗黄原因及补救方法

小麦苗黄原因及补救方法

小麦苗黄原因及补救方法现在正值小麦播种出苗的季节,但是在这个稍有不当聚会出现小麦苗黄或苗死的现象,但是在出现苗黄现象后,农户先不慌忙,首先要了解造成其苗黄的原因。

小麦就和专业人士一起来看看小麦苗黄的原因及补救方法吧。

1、缺素苗黄在小麦苗期如果缺乏养分就会期发黄,最为常见的就是缺氮、缺磷以及缺钾,其中缺氮会幼苗会表现出植株矮小细弱,分蘖少而弱,麦苗叶片失绿发黄,严重时叶绿素减少或消失,造成叶尖枯萎和叶下部老叶发黄枯落。

而缺磷会造成幼苗次生根减少,分蘖少,叶色暗绿,叶尖黄,不及时补救会导致穗小粒少,子粒不饱满。

缺钾一般先从老叶的尖端开始,然后沿着叶脉向下延伸,后期幼苗会倒伏贴地。

补救方法:在种植前一定要施足底肥,保证幼苗生长发育所需,在缺素时要针对性的及时施肥,使得幼苗尽快恢复。

2、播种过深在播种时因为机械调制不合理导致播种过深,造成地下茎生长过长,小麦幼苗在出土是消耗种子的养分较大,就会导致幼苗在出土后出现叶片细长、根系发育不良的现象,从而导致幼苗生长瘦弱而发黄。

补救方法:可以将种子上部分土壤扒掉,使得盖土变薄,再集合中耕,改善土壤的通透性,促使幼苗侧根萌发,使麦苗转壮。

3、生长过密、干旱播种过早、播量较大的麦田,常常出现麦苗生长过密,导致麦苗通透性较差,发育较弱而发黄。

另外在田间过于干旱是,幼苗次生根少,分蘖困难,叶片因为缺水而发黄并逐渐干枯。

补救方法:对于生长过密的麦苗要适当地进行人工疏苗,以增加麦田透光度和通风度,减缓生长速度,同时深耕断根,减少水肥吸收,控制分蘖增加和过旺生长。

而对于干旱地要及时浇水,促使麦苗生长正常。

4、药害、肥害麦苗苗期常见是根腐病,会致使麦苗发黄,严重的可使麦苗枯死,根部腐烂。

而麦苗施肥时没有使用腐熟的有机肥,或者幼苗和种子直接接触到肥料被灼伤,致使叶片或叶尖发黄。

补救方法:对于根腐病可用70%的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顺垄灌根防治,发生肥害时及时浇水稀释,缓解肥害。

浅析麦苗发黄的原因及对策

浅析麦苗发黄的原因及对策

浅析麦苗发黄的原因及对策近年来,小麦死苗黄苗现象时有发生,经过我们长期的田间调查,对其原因总结如下并提出相应的管理措施。

一、整地质量差引起的麦苗发黄。

抢墒播种,整地粗糙,土垡较大,易造成麦苗悬根,水分养分相对缺乏引起麦苗黄小瘦弱。

对这类麦田应先压后划锄。

二、密度过大引起的麦苗发黄。

麦苗过于稠密,麦苗之间发生争肥、争光、争水等现象,这类黄弱苗,可镇压伤大蘖,促使大蘖长的粗壮;另外,要深耕断根,促进分蘖的增加。

三、播种过深引起的麦苗发黄。

由于播种过深,造成麦苗根系发育不良,麦苗瘦弱,可结合浇水每667平方米追施尿素5千克。

已经浇水的麦田,可用1%的尿素液喷施2次,每次间隔7天左右。

四、施肥不当引起的麦苗发黄。

底肥没有充分腐熟,种肥使用过多,幼苗、种子易被烧伤,致使叶片或叶尖发黄。

对这类黄弱苗,可用浇水法冲淡,每天浇一次,连浇3~4天。

五、土壤干旱引起的麦苗发黄。

主要发生于抢墒播种,在墒情不足的情况下还没有浇水的麦田。

表现麦苗基部叶片发黄,逐渐干枯,心叶迟迟不长,次生根少,分蘖困难。

对此情况应及时浇水,促进麦苗及时生长。

六、秸秆还田缺氮引起的麦苗发黄。

施用秸秆腐熟剂的地块没有增施氮肥,易出现秸秆与麦苗争氮现象,表现为小麦矮小细弱,叶片失绿,窄小直立,叶尖枯萎,下部老叶发黄。

可结合浇水每667平方米追施尿素7.5~10千克。

同时用1%的尿素液喷施2次,每次间隔7天左右。

七、地下害虫危害引起的麦苗发黄。

可选用辛硫磷、乐死本等农药灌根。

每667平方米可用50%的辛硫磷乳油400~500毫升,对水500千克,顺垄灌根,能有效防治金针虫、蛴螬。

八、根腐病、纹枯病、土传花叶病等病害引起的麦苗发黄。

1. 根腐病:主要发生在湿度大的麦田,根腐病最好拌种预防。

小麦苗期发病,防治时可选用70%甲基托普津可湿性粉剂100克、或20%的粉锈宁乳油70毫升、或20.5%的烯唑醇可湿性粉剂50~70克。

2. 纹枯病:病状主要发生于叶鞘和茎秆上,叶鞘上病斑梭形,纵裂,病斑扩大连片形成烂茎,引起叶片变黄。

小麦苗色异要尽快补救.doc

小麦苗色异要尽快补救.doc

小麦苗色异要尽快补救
小麦苗色异要尽快补救,下面我们来看看具体的做法:
一、苗色发黄麦苗发黄的原因很多。

1.干旱由于土壤干旱,致使麦苗分蘖慢,叶色灰绿,心叶短小,中下部叶片逐渐变黄干枯,根小而细。

这时应结合浇水,每亩追施碳铵15公斤。

2.缺氮由于缺氮,致使幼苗细弱成直立状,分蘖少,叶片窄、短,下部叶片从叶尖开始变黄,并向上部发展。

发现这种情况,每亩用尿素7~8公斤或碳铵20公斤,在行间沟施。

3.播量过大由于播量过大,致使麦苗生长拥挤。

植株黄瘦、细弱。

这时应抓紧疏苗,再结合浇水,追施少量速效肥。

二、苗色发红麦苗发红的原因也很多。

1.渍涝如果苗期雨水过多或麦田低洼,致使叶片发红,甚至烂根死亡。

这时应及时开沟排水,并追施少量速效肥。

2.缺磷麦苗由于缺磷,根系发育差,次生根少而弱,叶尖及叶鞘呈紫红色,植株瘦小,分蘖很少。

这时应结合松土,每亩用过磷酸钙20~30公斤在行间沟施,时间越早效果越好。

3.受冻气温突然降到0℃以下时,麦苗受冻也会使叶片发红,应结合壅土围根,每亩撒施草木灰75~100公斤,以确保麦苗安全越冬。

此外,麦苗缺硼叶片可能会呈紫色,缺钾时可能会呈褐色,缺锌时可能会呈黄白色。

因此,应根据实际情况,对症进行管理。

小麦麦苗发黄的原因及防治措施

小麦麦苗发黄的原因及防治措施

小麦麦苗发黄的原因及防治措施很多种植小麦的农户都遇到过小麦麦苗发黄的情况,尤其是冬小麦,在三四月份的时候就会出现叶尖或整株叶子发黄的情况,严重的话,还会造成死苗,这是为什么呢该如何防治1、小麦麦苗发黄的原因小麦播种很多种植小麦的农户都遇到过小麦麦苗发黄的情况,尤其是冬小麦,在三四月份的时候就会出现叶尖或整株叶子发黄的情况,严重的话,还会造成死苗,这是为什么呢该如何防治1、小麦麦苗发黄的原因(1)小麦播种时播种密度过大,导致麦苗数量过多,麦苗营养不足,出现发黄现象。

(2)田地地势低或者排水受阻,导致麦苗泡在水里,麦苗根部收到影响,会出现麦苗发黄现象。

(3)田地肥力不足,小麦营养不足,一般为缺乏氮、磷、钾。

(4)小麦麦苗受冻严重,导致麦苗严重缺水,从而出现发黄现象。

(5)秸秆还田量大,导致麦苗根部无法很好地深入土壤吸收养分,导致营养不良,出现发黄现象。

(6)土地杂草过多,与麦苗争养分,使麦苗营养不良。

(7)根腐病导致小麦根部腐烂,无法很好地吸收养分,使得麦苗营养不足。

(8)除草剂浓度过大,对麦苗造成药害。

2、小麦麦苗发黄的防治措施(1)及时浇水、补充肥力,促使麦苗根部深入土壤,吸收养分。

(2)秸秆还田时注意秸秆的量,不能超过20cm,注意压平。

(3)及时选用合适的除草剂除草,注意除草剂浓度,还有不能使用阔叶类除草剂。

(4)如果是根腐病导致麦苗发黄,可以使用戊唑醇、丙环唑治理。

以上就是小麦麦苗发黄的原因及防治措施,小麦麦苗发黄会影响小麦的正常生长,造成小麦后期的减产,所以农户们还是要引起重视,希望以上内容能够帮助到农户们。

关于小麦麦苗发黄的内容就讲到这里,欢迎阅读青瓜xx其他农业内容。

小麦黄苗发生原因及补救措施

小麦黄苗发生原因及补救措施

小麦黄苗发生原因及补救措施咱农民朋友种地,最揪心的就是那小麦苗发黄啊!那一片片黄苗,就像咱心里的一块大石头,沉甸甸的。

你说这小麦苗咋就发黄了呢?原因可有不少哩!就好比说,土壤肥力不够,就像人吃不饱饭,能有劲儿吗?小麦苗自然就长不好啦,发黄那是肯定的呀!还有啊,播种太深啦,小麦苗得费多大劲才能钻出来见阳光啊,那不得累得够呛,发黄也是难免的嘛!再或者浇水不合适,多了少了都不行,水多了会把根泡坏,水少了又不解渴,这小麦苗能不黄吗?病虫害也是个大问题呀,就像一群小坏蛋天天捣乱,小麦苗能好受吗?那咱可不能眼睁睁看着小麦苗就这么黄着呀,得赶紧想办法补救!要是土壤肥力不够,那就赶紧施肥呀,给小麦苗来点营养大餐,让它们吃得饱饱的,精神起来!播种深了的话,那下次可得注意啦,别再犯同样的错误。

要是浇水的问题,那就得掌握好那个度,该多就多,该少就少。

要是病虫害,那可得赶紧买药来治,把那些小坏蛋都赶跑!咱就说,这小麦苗就跟咱的孩子似的,咱得精心照顾着。

咱不能偷懒,得时刻关注着它们的情况。

你想想,要是咱自己的孩子生病了,咱能不急吗?肯定是想尽办法让孩子好起来呀!这小麦苗也是一样的道理呀!咱农民种地不容易呀,一年到头就盼着有个好收成。

这小麦苗就是咱的希望呀,可不能让它们黄着不管。

咱得行动起来,该施肥施肥,该浇水浇水,该防虫防虫。

可别小看这些事儿,每一件都关系到咱的收成呢!咱再想想,等小麦苗都绿油油的,长得壮壮的,那到时候一片丰收的景象,咱心里得多美呀!那可都是咱的汗水换来的呀!所以呀,现在遇到小麦黄苗的问题咱别怕,咱有办法解决!咱农民就是有这股子劲儿,不怕困难,就怕没希望。

只要咱努力了,肯定会有好结果的。

你说是不是这个理儿?咱可不能让小麦苗就这么黄下去,得让它们绿起来,壮起来,给咱带来一个大丰收!咱农民的日子也会越过越红火的!。

麦苗发黄咋办

麦苗发黄咋办

麦苗发黄咋办
小麦生长发育到冬春季节,麦苗常出现发黄甚至枯死的现象,而靠单一的施肥无法使麦苗转青。

麦苗发黄有几种现象,如不及时采取措施进行补救,就可能造成小麦严重减产。

虫害发黄:麦蚜和麦蜘蛛吸取叶片汁液而造成的叶片发黄,主要发生在越冬期前后。

每667平方米可用40%氧化乐果乳油65~75毫升对水50公斤进行喷雾防治。

病害发黄:小麦纹枯病为害根系和茎秆,阻碍养分和水分的运输而造成小麦叶片发黄。

每667平方米可用12.5%禾果利20克或20%井岗霉素50克对水50公斤进行茎基喷雾防治。

肥力不足发黄:主要发生在土壤肥力差,底肥严重不足的地块,主要表现为色黄、分蘖力差、幼苗弱。

此类麦田除要施足有机肥外,还要增施适量化肥。

每667平方米施尿素7.5~10公斤、磷肥30公斤,开沟深施;每667平方米用尿素1公斤加叶面宝5毫升对水50公斤进行叶面喷雾,可促使叶色迅速转绿。

密度过大发黄:播种不均匀或播量过多,使麦田群体密度太大也会导致麦苗发黄。

其补救措施是迅速间苗并及时追肥。

若已进入拔节期,可采取压苗方法补救。

僵苗发黄:主要发生在土质黏重、地势低洼的田块。

补救措施是及时清理水沟,排除渍水,降低地下水位和田间湿度,及时中耕松土,并追施速效氮肥。

- 1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麦苗色异常的原因及其补救办法
除了干旱、渍水、病虫、盐碱等造成的麦苗叶色异常外,主要是缺乏某一种必需营养元素所致。

1 缺氮黄苗:麦苗缺氮,植株矮小,分蘖少,分蘖弱,幼苗叶片直立发黄,叶尖干枯,下部老叶发黄枯落。

一般播种过早、沙性田、二坡地、基肥不足、种肥未施,均易造成脱肥黄苗。

对于缺氮黄苗田块,应及时追施速效氮肥。

0.067公倾施人粪尿800公斤左右,或碳酸氢铵12~15公斤,条施覆土效果好。

叶面喷施1.5%~2%浓度的尿素水溶液2次,肥效快,效果好。

2 缺磷紫苗:植株矮小,分蘖少,发根差,叶色深绿带紫色,叶鞘上紫色特别明显。

症状从叶尖向基部、从老叶向幼叶扩展。

抗寒力差,越冬死苗多。

对缺磷麦田,0.067公顷追施过磷酸钙20公斤左右,与有机肥料混匀后,开沟条施。

也可喷施2%的过磷酸钙浸出液,连喷2次,间隔5~6天。

3 缺钾黄苗:缺钾黄苗与缺氮黄苗症状不同。

缺钾发黄的麦苗,一般先从老叶尖端开始,然后沿着叶缘向下延伸,黄斑与健部的界线明显,成为镶嵌状黄化。

黄叶下披,后期贴地。

茎秆较细弱,易早衰,易倒状。

根系生长弱,易烂根。

抗旱、抗病性差。

成穗少,籽粒不饱满。

麦苗出现缺钾症状,0.067公顷追施硫酸钾或氯化钾5~7公斤,与碎粪或细土混匀条施。

也可0.067公顷施草木灰150~200公斤。

叶面喷施1%氯化钾水溶液,或0.3%磷酸二氢钾水溶液,或5%~6%草木灰水浸出液2~3次,防效显著。

4 缺锌黄白苗:小麦缺锌,苗叶失绿,心叶泛白,叶缘扭曲皱缩,叶片叶脉两侧由绿变黄发白,边缘仍为绿色,呈黄、白、绿相间条纹。

生长中后期,节间缩短,植株不高,根系发黑,秕粒多,千粒重下降。

麦苗缺锌,应及时喷锌矫治。

宜在苗期至拔节前,叶面喷施0.3%~0.4%的硫酸锌水溶液2~3次,每次间隔5~7天。

5 缺硼顶枯:麦苗缺硼,顶端易枯,即“顶枯症”。

叶鞘紫褐,花药瘦小,不散粉,花粉少,花粉畸形,有时无花粉,子房横向膨大,颖壳前期不闭合,后期枯萎。

根尖膨胀发褐。

呈现缺硼症状,应于苗期至拔节前,喷施0.2%的硼砂水溶液2次。

6 缺锰失绿:麦苗缺锰,叶片柔软下披,新叶脉间条纹状失绿,由黄绿色到黄色,叶脉仍为绿色。

有时叶呈浅绿色,叶脉仍为绿色。

有时叶呈浅绿色,黄色条纹扩大成褐色斑点,叶尖焦枯。

可及时喷施0.1%~0.2%的硫酸锰水溶液2~3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